2009年12月19日 星期六

教會曆與基督徒

近日,聽另一教會的同工分享,最近大家都在忙著預備聖誕節各項活動與年底的感恩聚餐以及跨年禱告會等活動,接著她說:「等忙完了聖誕節,接著就要準備復活節的活動了!」,我說:「沒這麼快吧!?」,她說:「有!每年都是這樣啊!聖誕節前就要預備待降節的花圈、點蠋、音樂,然後接著佈置聖誕節、預備聖誕晚會和讚美禮拜,過後就是規劃受難週、復活節、然後聖靈降臨節,再來又是聖誕節期,咻一下~一年很快就過了!」,是阿!在許多的教會裡,一年的節期事工與活動都在「教會曆」的週期中安排與規劃;在我們的教會裡,較為注重的是聖誕節與復活節。

基督教節期一般稱為「教會曆」(Church calendar),從傳統初代教會就有了,最早可追溯到第四世紀,它的神學基礎在於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也有人稱教會曆為「基督年」(Christian year),是以耶穌基督一生的事件所排成的時間週期,以等待耶穌降生做為教會曆的開始,接著是耶穌的出生、受難、釘十字架,復活、升天,最後以聖靈降臨結束,作為一整年教會年曆的節期。

「教會曆」可以分成三個週期(cycle),從待降節的第一主日開始:第一週期:聖誕週期(Christmas cycle),包括待降節期(Advent)、聖誕節(Christmas)和主顯節(Epipany)。第二週期:復活週期(Easter cycle),包括大齋節期、受難週、復活節。第三週期:是聖靈降臨週期(Pentecost cycle),包括聖靈降臨節期和三一節期,長達28個主日。

【待降節】又稱為「將臨節」
基督教節期的開始。所謂「待降」就是等待耶穌基督的再度降臨。這個節期共有四個禮拜,是在聖誕節前的四個主日禮拜;強調舊約先知對於將要來臨彌賽亞的盼望。待降節期的傳統裝飾,常以一個「待降花環」、四個紫色的蠟燭、以及一個白蠟燭組成;每個紫色的蠟燭是表示四個主日,第一主日點燃一支,第二主日點燃兩支,以此類推,四支紫色蠟燭分別代表希望、信心、喜樂、和仁愛。等到聖誕節點燃中間的白色蠟燭(又稱『基督燭』代表基督是世界的光)。

【聖誕節】
耶穌基督的生日,但事實上耶穌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早已無可考據,聖經上沒有記載,教會的傳承也不清楚。現在都以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一般認為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該日原是波斯太陽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密特拉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的冬至,崇拜太陽神的羅馬異教徒將這一天作為春天到來、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因為這原因,羅馬教會故選這一天作為聖誕節。這節慶傳統的裝飾是以約瑟、馬利亞與在馬槽裡的嬰孩耶穌,旁邊還有牧羊人、以及東方博士帶來黃金、乳香、沒藥送給耶穌的禮物。


【主顯節】又稱「顯現節」
「顯現」一詞是來自希臘文。它的意思是「展現」或是「顯現」。主顯節是在聖誕節後第十二日。這個節慶的象徵圖案是東方博士跟著星星直行找到嬰孩耶穌,並獻上他們的禮物。這代表著上帝的救贖計畫不僅是給猶太人,也是對非猶太人(從東方來的博士)顯現,是向全人類顯現的救贖恩典,而耶穌成為上帝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的回應也是如同東方博士帶著禮物來到耶穌的面前。主顯節也成為分享禮物的節日,彼此收贈禮物是一種愛的象徵與表達,而最好的禮物就是主耶穌。

【大齋節期】又稱為「四旬節」
在復活節前四十天,共有六個主日,並且是從星期三的「撒灰節」開始,撒灰節的「灰」是象徵「罪」、是罪人悔改贖罪的記號。這四十天象徵耶穌在曠野受試驗、隨後受洗,以及開始祂的傳道事工;是要仿效耶穌四十天晝夜祈禱、禁食抵抗魔鬼誘惑。

【受難週】也稱為「聖週」(Holy Week)
「棕樹節」(Palm Sunday)是受難週的開始,即耶穌為完成上帝的旨意,以及應驗先知之預言,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前,群眾手持棕樹枝夾道歡迎,同時將之鋪於地上,迎接主耶穌進城的主日。耶穌得勝進入耶路撒冷,即是受難的開始。
「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在受難週週五(即復活節前一個週五),紀念耶穌基督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

【復活節】
教會曆的中心,紀念耶穌基督的復活,而「復活」是教會的信仰根基。根據西方教會的傳統,在春分(3月21日)之後遇到了第一次滿月,之後遇到的第一個星期日即為復活節。節慶中常見的象徵有「彩蛋」、「蝴蝶」和「兔子」,蛋和蝴蝶象徵著新生命,代表基督復活的意涵,兔子因為很會繁殖,用來象徵豐盛的生命力。

【聖靈降臨節】又稱「五旬節」
紀念在耶穌復活後第50天,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彼得起來講道後三千多人悔改、決志、受洗歸主,這群人展開一個新的生活方式,教會因而誕生,這是一個歡樂的節日,是教會的生日。有兩個意義︰第一應驗了耶穌的預言和應許聖靈降臨;第二門徒得著能力,建立教會,擔起向全世界宣教的使命。

「教會曆」的產生是歷世歷代教會對於上帝的恩典、耶穌基督的救贖與聖靈工作所經歷的回應,透過不斷回顧追憶這些故事以及傳統慶典,提醒我們上帝行在人間的救贖行動、愛的召喚與繼續創造,幫助我們能與救恩歷史連結,讓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回顧耶穌救贖、再次省思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不斷重新建構我們所認識瞭解、經歷的信心與信仰。

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敬拜神學 (Theology of Worship)

敬拜神學 (Theology of Worship)
蔡茂堂牧師

上帝在尋找真正敬拜祂的人,就是以心靈與誠實來敬拜祂的人。這是主耶穌與撒瑪利亞雅各井旁婦女談話中所提及的一句話。這是上帝差遣耶穌降世的最終目的。救恩 (salvation) 是主耶穌降世為人的重要目的。主耶穌為世人降生,並且為世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他完成了救世的大功並且從死裡復活,要被接升天之前,他吩咐他的門徒,要到普天下去,傳揚福音,叫萬民悔改認罪,相信福音而得救,這是宣道 (mission)。但是救恩與宣道之最終目的何在?上帝盼望與這些蒙恩得救的人建立真正和諧而親密的關係,而那就是敬拜 (worship)。宣道是必要的手段 (necessary means),敬拜是最終的目的 (ultimate goal)。宣道是今世暫時的過程 (contemporary temporary process),敬拜是來世永恆的目的 (future eternal purpose)。

當我們唸到啟示錄第四章的記載,圍繞在上帝寶座周圍的四活物與二十四位長老,在永恆中日夜不停的敬拜坐在寶座上的天父上帝, “四活物各有六個翅膀,遍體內外都滿了眼睛。他們晝夜不住的說: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每逢四活物將榮耀、尊貴、感謝歸給那坐在寶座上、活到永永遠遠者的時候,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主,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啟4:8-11)

到了啟示錄第五章,我們又看到當上帝被殺的羔羊出現時,四活物與二十四位長老又歌頌敬拜上帝的羔羊,他既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我又看見且聽見,寶座與活物並長老的周圍有許多天使的聲音;他們的數目有千千萬萬,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四活物就說:「阿們!」眾長老也俯伏敬拜。(啟5:8-14)

從這兩段經文,我們看到,敬拜的中心是在創造的上帝與救贖的耶穌。敬拜 (worship) 是從配得 (worth it) 的觀念所衍生出來的內心反應。敬拜是以上帝為主要對象與目標的內心態度,所產生的外在活動,可以包括:口中讚美與歌頌,拍手跳舞與俯伏下拜,安靜默想與聆聽上帝話語,開口禱告向上帝傾心吐意,立定心志再次獻上自己。敬拜當中,也可以讓參與敬拜的人,從講道學習真理,從詩歌享受甜密,從請安彼此交誼,甚至可以從影片、戲劇、聲光、樂團獲得心靈的饗宴,但是,這些應該都是屬於次要的目標。敬拜的主要目標是榮耀上帝。

但願和平教會每個主日的敬拜,都能夠將每位兄姐的心帶到上帝的寶座前,讓我們瞻仰上帝的榮美,將一切的榮耀、尊貴、頌讚、感謝都傾倒在上帝的寶座前。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城市神學 (Theology of City)

蔡茂堂牧師

城市化 (urbanization) 是整個世界一個無法逃避的發展過程。1900年,全世界人口約8%住在城市,到了2000年,全世界約有一半的人口住在城市。城市好像一個巨大的磁鐵,強大的吸引力 (magnetism) 把大量的人口 (quantity) 以及多樣的人群 (diversity) 聚集到大都會複合體 (metroplex)。隨著城市化的過程,同時也發展出城市主義 (urbanism) 的哲學思想,強調城市現象的價值 (urban value),城市生活型態 (urban lifestyle) 以及媒體網路串連 (media networking) 的推廣。

面對這樣的巨大變化,基督教會無法置身事外,或是視若無睹。因此,教會歷史中,有不少的神學家逐漸發展出不同的城市神學(theology of city)。根據創世記的記載,亞當與夏娃的兒子該隱,因為嫉妒而殺害弟弟亞伯,被驅逐離開耶和華的面,他為了害怕被殺以及自身與家庭的安全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聖經中出現的第二座城市是建造於示拿地的巴別城。當地的人除了建造城市以外,還在城市中間建造一座高塔 [考古學家在該地區挖掘到類似的宗教高塔建築遺跡,稱為吉古拉(ziggurat)],塔頂企圖通天,與神同等,又想要揚名萬世,而且不願意照神的命令分散到全地。因此,耶和華下來,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彼此無法溝通,巴別城就成了半途而廢的遺址了。有些神學家根據這些聖經的記載,而發展出城市是被上帝審判之後,人類為求自保所產生的結果,或是等而下之,是人類叛逆上帝,驕傲自大的象徵。在啟示錄第十八章中記載的巴比倫城,代表著貪婪、淫蕩、奢侈、浪費,而遭致上帝的審判。

另一派神學家則主張,上帝在創造人類時,賞賜給人類上帝的形像與樣式,並且交待人類要治理與管理全地與地上的萬物。城市正是人類利用上帝所賞賜給人類的創意 (creativity),開發上帝所創造的大自然資源 (nature),而發展出來的文明 (culture)。上帝祝福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城中,為耶和華建造聖殿,作為上帝與以色列民親近與同在的地方。希伯來書11章提到亞伯拉罕在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來11:9-10) 上帝本身是那座有根有基城市的建造者。在啟示錄21章,我們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預備好了,從天而降,上帝將與人類永遠同住。主耶穌告訴他的門徒說,他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太5:14)。

因此,聖經對於城市本身,是持肯定的態度。在創世記,世界是從伊甸園的大自然開始。在啟示錄,世界被帶入由伊甸園發展出來的新耶路撒冷城裡。這個新耶路撒冷城與伊甸園中的生命河以及生命河兩岸的兩排生命樹的關係是和諧的,是自然與文明水乳交融的結晶,是城市中有花園,花園中有城市的美麗新世界。

因此,城市是上帝創造宇宙萬物時,就盼望人類可以運用上帝所賞賜的創意,把上帝所創造的伊甸花園,發展成為新耶路撒冷城。但是,由於人類的墮落,城市被扭曲成為人類驕傲、叛逆、貪婪、淫蕩、奢侈、浪費、墮落的象徵。上帝還是給予墮落人類普遍恩典 (common grace),容許城市成為保護人類免於野獸傷害,或是敵人攻擊的屏障。當以色列人經過曠野流浪四十年之後,終於渡過約旦河,進入耶和華所應許的迦南美地時,上帝親自吩咐他們要建造的第一座城市,是讓意外致人於死者可以逃入該城以求保命,免於被報仇者所追殺,而可以等待公正審判的逃城 (city of refuge) (民35:15)。城市也是墮落人類可以繼續發揮上帝所賞賜創意的舞台。我們從啟示錄十八章所描述那墮落的巴比倫城,也可以看出上帝給予墮落之城還有發展文明的普遍恩典,像是音樂、藝術、工具、家庭、商業等等(啟18:2-23)。主耶穌在被賣那一夜為門徒作了一個很長的禱告,記載於約翰福音17章。在這個禱告中,主耶穌祈求上帝,保守我們脫離那惡者,但是並不是要我們從這世界隔離。主耶穌要我們進入這個世界與城市之內,成為他那救世福音的美好見證。看哪!我們是世上的鹽,我們也是地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讓我們都能夠願意被上帝差遣,進入城市之中,活出美好見證,好像明光照耀。

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盟誓神學 (Covenant Theology)

盟誓神學 (Covenant Theology)
蔡茂堂牧師

盟誓神學 (Covenant Theology) 是屬於聖經詮釋學 (Hermeneutic) 的一支。它採用盟誓 (covenant) 作為中心主題思想 (Central Theme) 來貫穿詮釋整本新舊約聖經的內容,上帝創造天地、人類受造叛逆、亞伯拉罕蒙召、摩西救百姓出埃及、大衛王得應許、以西結盼望新約、主耶穌設立新約、末世後新天新地等等。


與被造物全然不同 (totally other) 的至高超然上帝(transcendent God),願意降卑自己,與他所創造的宇宙萬物,尤其是擁有上帝形像樣式的人類建立相互的盟誓關係。嚴格說來,盟誓關係只能發生於擁有位格主體的雙方,自願進入彼此約束的相互關係。上帝與亞伯拉罕立下盟誓時說, “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創17:7) 上帝派遣摩西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曉諭摩西說,“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是救你們脫離埃及人之重擔的。”(出6:7) 上帝樂意與他所揀選並立下盟誓的百姓建立親密的互動關係。上帝願意住在他們中間 (出29:45),與他們同在同行 (出33:16)。在這樣的盟誓關係中,上帝賞賜供應上帝子民生存的需要 (尼9:20),引導他們前行的方向(出13:21),保護他們爭戰得勝利 (撒上17:47),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轄制 (申33:29)。我們所信奉的上帝是守約施慈愛的信實上帝 (申7:9),雖然以色列人一再的違約與叛逆,上帝卻是一直赦免與施恩。提摩太後書2章13節說:「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

上帝希望祂的百姓能夠對祂持守專一的關係,不要讓別的神明介入他們的中間,更不要自己設立偶像來崇拜。上帝的子民對於上帝應該持有特別的尊重。為了表明上帝選民與上帝這個特殊獨有的關係 (出31:13),上帝在每週七天當中,特別選擇週六做為安息日,在這一天,什麼工都不可以做,也要讓所有的工人與牲畜休息 (出20:10)。在這特別的一天,大家要聚集在一起,舉行敬拜上帝的聖會 (利23:3)。

除了十誡的前四誡是規範上帝子民與上帝間的關係之外,從第五誡開始,就轉為規範上帝子民彼此間的關係。孝敬父母是所有人際倫理關係之首要,接著是要尊重彼此間之界線,不可任意侵犯這些界線,生命生存、財產擁有、夫妻關係、溝通誠信,最後則針對上述這些關係界線的不可跨越,以不可貪心來作總結。當律法師來挑釁耶穌有關律法之輕重緩急時,耶穌以最大誡命中的盡己愛神與愛鄰如己兩條相關的誡命,來總括上帝子民在此盟誓關係中所必須持守的責任。


當尼希米帶領被擄歸回的猶太人在五十二天之間完成城牆重建之後,文士以斯拉就接手進行歸回猶太人的靈命復興運動。他們以聽從上帝經由摩西所頒佈給他們的律法書為開始,同心恢復節日慶典,接著是全體謙卑禁食禱告認罪。在這些宗教儀式行為之後,緊跟著就是生活倫理行為的嚴肅立約,由尼希米帶頭簽名立志,承諾委身,願意盡力遵行上帝藉摩西頒佈給以色列的律例典章,否則願意接受上帝最嚴厲的懲治。這些生活倫理的盟誓內容,包括:在日常生活遵行上帝的律法,在婚姻生活避免異教的影響,在作息安排嚴守安息日的安息與敬拜,在經濟規劃遵行什一奉獻以支持上帝聖殿的聖工。

但願我們和平教會在教堂重建過程中,我們與上帝的盟誓關係也能夠同時經歷上帝的重建。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掃羅、大衛與宗教的關係

掃羅、大衛與宗教的關係
曾昭瑞牧師

大衛與掃羅的不一樣,其中有一點在於他們與宗教的關係。掃羅當王的時候,是處於一個先天不良的狀況下。當以色列人要求立王時,撒母耳並不喜悅(撒上八6)。(撒母耳不支持,掃羅與宗教界的關係就會很緊張)。撒母耳對以色列人提出警告,立王之後,會受到怎樣的管轄、重稅、勞役,但是百姓仍然選擇要求立王(撒上八10-20)。上帝對撒母耳說:「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撒上八7)」儘管上帝對此事並不喜悅,但是卻准許百姓立王。掃羅是以色列人第一個王,這種制度轉變的關係緊張,需要相當的政治智慧來處理。可惜的是,掃羅在這方面表現的並不高明。

掃羅開始作王時,有一段與撒母耳還不錯的蜜月期,但沒有多久後,緊張的關係就出現。掃羅王登基後的第二年,非利士人大軍來犯(撒上十三1),掃羅與撒母耳相約在吉甲,掃羅等了七日,等不到撒母耳,就自行獻祭,剛獻完祭,撒母耳就來到(撒上十三8-10)。為了這件事,撒母耳與掃羅不合,撒母耳當著掃羅的面,宣佈上帝要另立一個王取代他(撒上十三13-14)。

之後與亞瑪力人的戰爭,掃羅又再次沒有遵照上帝的指示,留下許多的牛、羊、與一切的美物,沒有滅絕。這次掃母耳拒絕與掃羅同行,不同他一起獻祭,也沒有為他求赦免。而發生了掃羅扯斷了撒母耳的衣襟。象徵著上帝與掃羅關係的斷絕(撒上十四24-31)。自此撒母而再沒有見過掃羅。掃羅失去撒母耳的支持後,又因為追殺大衛,而殘殺挪伯的祭司亞希米勒全家共八十五口人與全城的人(撒上二十二18-19)。這個舉動,撤底地讓掃羅與宗教界決裂,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帶著以弗得逃到大衛那裡,象徵著宗教界的「倒戈」。自此大衛得以常常「求問」耶和華。掃羅的景況越來越糟,他求問上帝,卻沒有回答,不得已他必須尋求交鬼的婦人(撒上二十八8)。至此我們看到,掃羅與上帝的關係,已經完全斷絕。

大衛清楚明白掃羅的失敗,也清楚明白以色列古代制度的屬靈力量。所以當他在耶路撒冷立穩了腳跟之後不久,便決意要把那個已經被忽視不只一個世代的約櫃,從基列耶琳搬到首都來。為此,他先把一座帳壇築好,然後舉行極大的歡樂儀式,把約櫃抬來,安置妥當,大衛委任示羅祭司的後裔亞比亞他(撒上二十二20,最早投靠大衛的祭司)和撒督為新壇的祭司。這項舉措的意義,相當重大。大衛的目的是要以耶路撒冷為全國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他要藉著約櫃,去把這個新造的國家和以色列古代秩序連結在一起,使他成為這秩序的合法承繼者。並要宣傳這個國家為以往神聖制度所看顧與保護的。可見,大衛顯示出他自己遠比掃羅更為聰明。掃羅忽視約櫃,並且把祭司趕到大衛那裡,但是大衛卻在國家正式的聖壇上,把約櫃和祭司建立起來。大衛這樣做,把各支派的感情連繫到耶路撒冷,為他統治的穩定性提供了越人們所能想像的成功。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種出生命 種出愛

種出生命 種出愛
何淑珍牧師

土地是上帝給人們的禮物。「土地」對猶太人而言,有其特殊的象徵與涵意。在舊約中,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有三:「後裔、土地、國度」其中之一就是「土地」。

路加福音第八章5~15節記載,耶穌向一大群人講論撒種的比喻,這比喻是與土地有關,耶穌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一同生長,把它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裏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

耶穌在聖經中曾講過許多的比喻,但很少有加以解釋,而此段是耶穌少有解釋比喻的其中之一。(11~15節)

有些解經家認為,此比喻是耶穌對當時一些社會低階層的人、沮喪的人們所講的一段鼓勵的話,例如:漁夫、農夫及孤兒寡婦、貧窮殘疾的乞丐…等等,及被趕出會堂的罪人,如:稅吏。當時耶穌被拒於會堂之外,而文士和法利賽人和宗教領袖起來反對祂,因此,門徒們的心深受挫折,耶穌這個比喻乃是為他們說的,當中的意思是:「每一個農夫都明白到其中有些種子必定是會失落的,並不是每一粒都可以茁壯生長,但他不會因此而灰心喪志,停止播種,因為他明白,他的勞苦不會是徒然的,雖然有挫折、阻礙,但都無法阻撓上帝最終的收穫。」

耶穌講完這個比喻後,向他們大聲說:「有耳可聽的,應當聽!」當時耶穌要眾人聽什麼,現在耶穌要我們聽什麼,耶穌在解釋比喻時說,「種子」是指上帝的「信息」、「道」。意思也就是說,我們要聽的就是上帝的信息。第一種比喻,種子灑在路旁的,意思就是聽了信息後,可惜被魔鬼奪走,不能因信稱義;第二種比喻,在石地上,就是聽了並且也相信,但回家後,可能遇到某種阻礙或挫折就不信,如此也不能得救。第三種聽了相信,但被生活中的種種誘惑給綑綁住。第四種比喻,聽了相信且結果子。

耶穌告訴我們,上帝早已應許要賜下拯救的種子─福音,只要我們願意相信,就能得救因信稱義。當我們聽了主的道後,要如何去結果子,我們要如何回應白白得到的恩典。我們是否該背起種子出去,播撒福音的種子,學習這個比喻中,撒種子的態度。

1. 撒種子的人他必須有種子,也就是說,我們要去撒好的種子時,我們的行為是否有見證,在世人面前讓別人看到,願意成為基督徒。

2. 撒種子的人出去撒種子時,是不挑土地,不選好人、壞人。我們是否願像保羅說「不管得時不得時,都願為主傳福音」,不自以為誰有資格得救,誰是好人壞人,不配成為神的兒女。

3. 撒種子的人必須殷勤,甚至是流淚去撒種。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詩篇126:5-6)我們是否為至親、朋友迫切的流淚,代禱,例如:被稱為流淚先知-耶利米,因他為以色列民向上帝呼求:「我眼中流淚,以致失明。」(耶利米哀歌2:11a)「因我眾民遭的毀滅,我就眼淚下流如河。我的眼多多流淚,總不止息。」(耶利米哀歌3:48-49)還有新約的保羅:「我是大有憂愁,心裏時常傷痛;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馬書9:2-3)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說:「……晝夜不住地流淚、勸戒你們各人。」(使徒行傳20:31)傳道書也說:「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道書11:4、6)

聖經有許許多多的地方教導我們,聽後要去信,求神幫助我們,撒出的種子都能結出愛的果實。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以史為鏡

以史為鏡
蔡茂堂牧師

唐太宗器重魏徵的人品學識,禮聘為諫議大夫,可以直接對皇帝的言行過失提出諫言。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對宰相梁公房玄齡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如果翻成白話文,應該是:用銅做鏡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帽儀容;以古人古事當鏡子,可以瞭解一個朝代興盛或衰敗的原因;用人做鏡子,可以從其中明白自己言談行為中的對錯得失。我曾經擁有和珍惜這三面鏡子,一直用他們來防止自己犯錯。現在魏徵已經死了,我失去一面好鏡子了。

西班牙警句哲學家(Aphorist Philosopher) 三大雅納 (George Santayana, 1863-1952) 曾說過這麼一句話:遺忘往事者終將重蹈覆轍 ( 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英國作家赫胥黎 (Aldous Huxley, 1894-1963) 接著講了一句相當諷刺的話:我們從歷史學到的最重要功課就是我們從來沒有從歷史學到什麼功課。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e learn from history is that we never learn from history.) 我們要如何才能從歷史所留下來前人的行為模式 (behavior pattern) 以及所產生的後果學到寶貴的功課呢?我們必須先相信人性的共同性,因此,歷史中所發生的事件才會跟我們的時代有關。首先,我們必須用歸納法 (induction) 從許多的歷史資料當中找出一些原則,然後再用演譯法 (deduction) 將這些原則應用到我們當前所處的時空環境之中。在規納與演譯的過程當中,我們常被迫採取類比 (analogy) 的方法來思考。這種類比思考之理性邏輯過程是否正確,常常須要等到事過境遷、暮然回首之際,才能慶幸猜對,或是頓足誤導。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 之後,歐美的政治家很努力的思考如何防止類似的世界大戰再發生,1920到1930年代之間他們採取姑息政策 (appeasement) 來避免因小失大的世界大戰。那裡知道,納粹德意志、法希斯義大利、以及好戰日本所組成的軸心國卻正好利用姑息政策來奪取其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在1939年爆發了。第二次大戰之後,美國放棄姑息政策,認為蘇維埃俄國在本質上與納粹德國一樣的邪惡,絕對不能對其姑息,因此在兩大強權冷戰當中,對於兩國之間的齟齬,不惜發動戰爭,爆發了韓戰與越戰,造成了韓國的分裂以及越南的淪陷。

我們在觀察情況時,常常會受先入為主的主觀信念所左右,而只看到我們預期要看的現象,卻忽略我們沒有預期會看到的現象,這會產生嚴重的盲點。我們也會發生為了維護那些先入為主的信念,而明知事情之不可為也要硬著頭皮一直堅持下去,直到全面潰敗為止。另外一方面來說,我們手邊所拿得到的歷史資訊,常常包含著作者的個人利益與偏見,因此,我們很不容易看到歷史的真相。最後,我們必須承認,個人觀點之有限與偏差之可能性,因此,採取團隊解讀歷史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比較沒有偏差的歷史解讀與詮釋。

我們在尼希米記第九章唸到整本聖經當中,最長的一篇禱告詞。我們看到一群利未人分成兩組,帶領以色列人,使用類似輪唱的方式,用大哭哀泣認罪以及大聲歌頌讚美來解讀與詮釋以色列人從立國到亡國到歸回的冗長歷史。他們用心研讀聖經中所記載的以色列歷史,從其中發現耶和華創造天地與供應萬物的偉大,選召先祖亞伯拉罕,並賞賜後裔與土地的應許。四百年後,派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脫離為奴之地。在西乃山親自將十誡交與摩西,並且與以色列民立下盟誓,使以色列成為一個國度。在曠野親自住在會幕陪伴、帶領、供應、保護以色列民行走曠野四十年之久。以色列人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硬頸叛逆。上帝仍然是一次又一次的寬容饒恕。進入迦南地之後,以色列人與上帝的互動關係就陷入士師記的惡性循環當中。上帝一次又一次的用周圍的外邦人國度來懲治以色列的叛逆,也一再的施行拯救給與自由。一直到720BC將北國亡於亞述,586BC南國亡於巴比倫。尼希米盼望被擄歸回的以色列民終能從這歷史學到寶貴的屬靈功課。但願我們也可以和他們一同學習。

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住棚節 (Sukkot)

住棚節 (Sukkot)
蔡茂堂牧師

上帝知道人類的生命不能只是工作與賺錢,人類的生命還須要休息與節慶,才能健康快樂。因此,上帝在創造天地時,就立下工作六天之後,「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2:2-3)

上帝是全能的神,他不會疲倦,也不須要休息,但是為了要人類知道,休息與節慶的重要性,上帝就以身作則,設立了每七日就有一天是安息日。在這一天,上帝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安息了,並且定為聖日。上帝如此重視安息日的重要性,當他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在西乃山上與以色列人立下盟約時,將遵守安息日訂為十誡中的第四誡。對於不遵守者甚至訂下唯一死刑的重罰。(出31:14)

安息日的節慶有三個主要的意義,第一,記念並感恩上帝創造天地萬物,供應照顧我們的生活。(出20:11)第二,放下手中一切工作,並且讓所有子女、僕婢、牲畜、異鄉人都可以休息。(出20:10)第三,大家在這一天可以聚會敬拜神,與神親近。(利23:3)

以色列的歷史,可以說是從出埃及的事件開始的。上帝顯出十大神蹟奇事,最後用天使逾越以及以色列人吃無酵餅的事件將以色列人拯救出埃及。然後就帶領以色列人到西乃山,頒佈律法書給他們遵行並且與以色列人立下盟約。同時,指示摩西建立會幕,上帝願意親自降臨,在帳幕裡陪伴住在帳棚中的以色列人繞行曠野四十年之久。因此,耶和華除了訂下每週一天作為安息日作為節慶聖日以外,還特別為以色列人訂下三個重大節慶,作為以色列歷世歷代記念耶和華拯救出埃及,在西乃山立盟約,在曠野陪以色列人住帳棚的極大恩典,讓以色列十二支派經過四十年的光陰,逐漸發展形成一個國家,再帶領他們渡過約旦河,進入應許的迦南美地。

這三大節慶就是:尼散月十四日的逾越節 (Passover) 以及接下來七天的除酵節 (Unleavened Bread),除酵節後一天的初熟節 (First Fruits) 開始起算五十天之後的七七節或五旬節 (Weeks or Pentecost),以及提斯利月十五日開始連續八天的住棚節 (Booth)。根據申命記16章16節的記載,以色列男子一年三次,要在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前往聖殿朝聖獻祭。在這一年三大節慶當中,住棚節是唯一必須為了節慶而搭築場所,也是參與人數最多、最歡樂的節慶。

根據聖經的記載,住棚節有兩大意義,第一個是要記念以色列祖先在出埃及之後,四十年之間在曠野流浪,住在帳棚裡,得到耶和華的同行、保守與帶領。藉著一連七天住在一個臨時搭建的棚子裡,可以讓以色列民族世世代代教導子孫,記念耶和華保守與帶領的恩典。(利23:42-43) 另外一個意義是住棚節是在秋割收成的季節中舉行,是一個將收成獻到耶和華面前,感謝一年來耶和華賞賜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的恩典。(利23:39) 所羅門王在完成建造聖殿工程時,選擇在住棚節舉行獻殿典禮。(王上8:2, 66)

根據利未記23章40-42節,以色列人在住棚節要做三件事,住在臨時搭的棚子裡七天七夜,聚會時要用手捧四樣植物向六個方向搖動,要邀請朋友前來參與歡慶。所搭的棚子拉比有很詳細的規定,特別是屋頂不能是密不透雨的建材,而是使用樹枝來遮蓋,白天遮蔭,但是晚上能夠讓住在棚裡的人抬頭看見天上閃亮的星星。手捧的四樣植物是根據利未記23章40節,由棕樹枝,加上長春花樹枝以及柳樹枝綁成一束,另外還加上一顆檸檬果,這四樣東西必須是經拉比認定合格的才可以使用,在住棚節大家聚集到會堂參與敬拜時,一面吟頌詩篇113-118中的Hoshanah,一面繞行會堂,同時在三個定點,面向東、南、西、北、上、下六個方向搖擺四植物束 (lulav and etrog)。在每個棚子裡面會擺一張特別裝飾的椅子,每天會邀請一個古代的先聖先賢來做特別來賓 (ushpizin)。傳統中最常被邀請的特別來賓包括: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摩西、亞倫、大衛等等。他們也會邀請比較貧困的鄰居來一起享用住棚節的喜宴與歡慶。

但願我們從以色列人的住棚節慶典可以學到我們要如何來舉行我們的聖誕節與復活節的慶典,以及是否要增加其他的節慶,可以讓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以及與鄰舍的關係,更加親近。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靈命復興循環 (Spiritual Revival Cycle)

靈命復興循環 (Spiritual Revival Cycle)
蔡茂堂牧師

尼希米帶領被擄歸回的猶太人在五十二天之內完成了城牆重建的工作。尼希米安排好了領袖的傳承,城門與城牆安全的維護,以及人口名冊與族譜的確認之後,就進入了猶太人靈命復興 (spiritual revival) 的運動。從整本聖經當中,我們發現人類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似乎存在一種起伏不定的循環互動關係。這種靈命復興循環 (Spiritual Revival Cycle) 的現象我們在士師記的歷史中看得最清楚。這個現象可以分為下列幾個階段:

階段一:蜜月期 [百姓都事奉耶和華] (士2:7)
階段二:疏遠期 [百姓行惡事奉巴力] (士2:11)
階段三:苦難期 [百姓遭受欺壓擾害] (士2:14-15)
階段四:呼求期 [百姓困苦哀聲求主] (士2:18b)
階段五:拯救期 [上帝興起士師拯救] (士2:18a)

我們在士師記還可以看到類似的七個屬靈復興循環。每一個循環都由一位被耶和華興起的士師所帶領的屬靈復興運動作為終結。這七個屬靈復興循環是:俄陀聶循環 (Othniel Cycle) (士3:1-11); 以笏循環 (Ehud Cycle) (士3:12-31); 底波拉循環 (Deborah Cycle) (士4:1-5:31); 基甸循環 (Gideon Cycle) (士6:1-8:35); 亞比米勒循環 (Abimelech Cycle) (士9:1-57); 耶弗他循環 (Jephthah Cycle) (士10:6-12:7); 參孫循環 (Sampson Cycle) (士13:1-16:31)。除了上述這七個描述比較清楚的屬靈復興循環之外,士師記還有幾個記載比較不那麼清楚的士師循環。從撒母耳當士師開始,一直到尼希米重建耶京城牆為止,北國以色列以及南國猶大的歷史,也可看到是由幾個屬靈復興循環所組成。尼希米的屬靈復興循環,我們可以從南國被巴比倫帝國滅亡前,最後一次的屬靈復興運動式微之後開始算起。那次的屬靈復興運動是由八歲登基的約西亞王所帶領(代下34:1-2),約西亞王除掉邱壇偶像、拆毀巴力的壇、重新整修潔淨聖殿、公開誦唸律法書、痛哭悔改起誓立約、盡心盡性遵守誡命。(代下34)
但是很遺憾的是約西亞王,在與埃及王尼哥戰爭中不幸陣亡,約西亞王所帶領的屬靈復興運動就此告終。接下來是每況愈下的屬靈情況往下沉淪,接續約西亞為王的約哈斯,被埃及王尼哥所廢,另立約雅敬為王,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之事而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用銅鍊鎖住帶去巴比倫,約雅斤繼位,繼續行惡得罪神,又被擄往巴比倫,尼布甲尼撒王另立西底家為王。西底家也是行惡得罪耶和華,最後落得被巴比倫滅國的悲慘下場。耶路撒冷城牆被拆毀,聖殿被焚燒,百姓被擄到巴比倫。應驗耶和華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地享受安息,地土因荒涼而安息。

一直到滿了七十年(代下36),上帝興起了波斯王古列,讓他下詔通告,允 許猶太人返鄉重建耶路撒冷與聖殿。537BC所羅巴伯帶領四萬兩千三百六十人返鄉,重建聖殿,完成燔祭壇與聖殿的根基之後,卻被附近的異族所阻擾而中斷。521BC大利烏王年間,上帝興起先知哈該與撒迦利亞,鼓勵大家之後,才又動工完成聖殿的重建工程。458BC文士以斯拉又帶領一小批人返鄉,推動屬靈復興運動。445BC尼希米被上帝感動,由書珊城返鄉,並號召猶太人起來,共同完成耶路撒冷城牆的重建。然後就是由尼希米與以斯拉一起合作的屬靈復興運動。文士祭司以斯拉在一群利未人幫助之下,教導百姓明白摩西五經的內容,百姓認罪悔改,重新恭守住棚節的慶典,舉行城牆奉獻典禮,並進行婚姻生活的革新運動。

上帝於六十多年前設立和平教會,現在帶領我們進行聖殿重建的工程。祈求上帝不只是幫助我們大家同心協力的完成聖殿的重建,也求主幫助我們的靈命生活,能夠經歷聖靈帶來的復興。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持守信仰的勇氣

持守信仰的勇氣
陳南州牧師

日本有一個家喻戶曉,有關月亮滿月時能看到兔子搗米的影子的民間傳說。話說「很久很久以前,一隻猴子、一隻兔子,和一隻狐狸住在一起,他們是好朋友。白天在山上玩耍,夜間回到森林。這樣持續地過了幾年。上天之主耳聞這事,便想去看看是否真有其事。他裝扮成一個老流浪漢到他們那裡。『我路過許多高山和深谷,非常疲倦,你們能否給我一點吃的?』他說著,放下手杖要休息。猴子立刻跑去採收一些堅果,呈獻給他;狐狸帶回來河中捕獲的魚。兔子到田間四處搜尋,空手而回。猴子和狐狸取笑他說:「你真的沒用」。小兔子灰心極了,於是請猴子找來一些薊草,又要狐狸在草上起火,他們都照著做了。那時小兔子對老流浪漢說:「請你把我吃掉」,說畢,縱身跳入火中。這個祭獻穿透了流浪漢的心,他流著眼淚說:「你們每位都值得稱讚,沒有輸贏。不過,小兔子的奉獻是愛的特別明證」。這樣說著,他恢復兔子的原狀,帶著他的小小軀體回到天上,將他埋葬在月亮的皇宮裡」。[取自奧村一郎神父,《祈禱的美麗境界》(台北:啟示,2006),160-161頁]

故事中的小兔子,不但相信與人分享是一項美德,也有勇氣持守、實踐這一美善的信念。這是一個很悲壯的故事,但透露出傳說故事所要指出的意義:人為堅持其所相信的信念所必須展現的勇氣是何等的大啊。

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有怎樣的信念?我們檢驗過這些信念的意義和價值?我們如何持守人生的美善信念?若是有更美更善的信念,我們有勇氣轉變信念?新約聖經中所提到的大使徒保羅,曾經為其猶太教的信念大發熱心,甚至逼迫教會和基督徒。然而,在一個特殊的經歷中,他確信、明白耶穌是基督(救主)。他不但轉化信仰,甚至獻身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原先也是猶太教徒,但是在得知福音之後,歸信耶穌。雖然遭受迫害,卻仍然持守信仰,實踐信仰,以愛心辛勞工作,堅守對耶穌基督的盼望。保羅深受帖撒羅尼迦信徒的信仰所激勵,為他們禱告上帝。保羅求上帝幫助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有勇氣,繼續實踐一切美善,也就是有善言善行。

如果一隻小兔子能夠為其美善的信念縱身入火,我們能為我們所堅信的美善信念做甚麼?我們願意為更高、更美、更善的上帝國,就是耶穌的福音,而轉化信仰?我們有勇氣實踐基督信仰的美善?

願那聽保羅祈禱的上帝,也聽你我的禱告,幫助我們。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中,引領、護衛我們,讓我們選擇耶穌基督的福音,又持守基督福音所教導的美善,就是信、望、愛的美德。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領導與管理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領導與管理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蔡茂堂牧師

尼希米在書珊城聽到其兄弟哈拿尼分享故鄉耶路撒冷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的消息之後,在耶和華面前悲哀哭泣禁食。他從神得到重建城牆、再造耶京的異象與使命。四個月後,終於獲得亞達薛西王的恩准與全力支持,經過三、四個月的翻山越嶺、長途跋涉,終於平安返回破落的耶路撒冷城。


尼希米一返回耶京,就遭遇仇敵的藐視與抹黑。尼希米卻勇敢的暗中觀察,了解城牆破壞的現況,召集了猶大平民、祭司、貴冑、官長,與他們分享重建城牆的異象與使命,並且獲得全體人民的支持,有組織與秩序的按部就班,開始城牆重建的工程。


仇敵開始整合結盟,計畫圍攻奇襲,城內的猶大人也開始手酸腳軟,又發生經濟不景氣、貴冑剝削貧困者的內部危機。尼希米一方面改變策略,重新編組,所有工人都一手拿槍,一手拿抹刀,以提防敵人的突襲,召開群眾大會,公開化解貧富兩極化的危機。當城牆修補完畢,只剩下城門尚待安放的最後關頭,仇敵將炮火完全集中在尼希米個人身上,展開凶猛的口水戰爭,採取笑臉攻勢,或是威脅抹黑,或是串通城內祭司,企圖誤導陷害,或是經由裙帶關係,與貴冑裡外相通。尼希米信心堅定,冷靜處理,將這些危機一一化解,城牆重建工程並沒有遭受阻檔,反而快馬加鞭,於五十二天之內完成。


尼希米並沒有因為城牆重建工程的完成而鬆懈下來。他知道城牆重建工程創業維艱、守成不易。他立刻安排組織守城門的團隊,並且交待管理城門開關之大原則。同時,他也沒有忽略城牆看守的重要性,將住在城牆附近的家庭組成守望相助的團隊,分班看守城牆的安全。尼希米同時還記得他對亞達薛西王的承諾,在城牆重建完工之後,便立刻安排耶路撒冷管理領袖之挑選。尼希米內舉不避親,提拔對於耶京安危常懷憂心的內弟哈拿尼,以及曾經有管理經驗,並且為人忠信可靠,對神十分敬畏的哈拿尼雅兩個人,一起負責耶路撒冷城的管理。他同時也著手人口遷入耶路撒冷的計畫,清點當年與所羅巴伯一起從巴比倫返鄉時登錄的名單家族人數。將族譜資料無法釐清的三個祭司家族暫時停職,等待有用烏陵和土明決疑的祭司興起時再決定如何處理。他除了將這些被擄歸回者的族譜名單整理清楚並加以登錄之外,還記下為了重建城牆盡力奉獻者的捐獻記錄。


尼希米知道,城牆的重建並非是最終的目的。人民見證的復興才是主要的目標。因此,尼希米在安排耶京管理者以及城門看守者之同時,也重新組織帶領會眾敬拜讚美的歌唱隊,以及教導民眾知道並遵行上帝律法的利未人。從第一章到第六章記載尼希米重建城牆的硬體建設,從第八章到第十三章則是記載尼希米如何從事人民更新的軟體建設。第七章則是從硬體建設轉到軟體建設的樞紐。

從上述的討論來看,尼希米不僅是一位優秀的領袖,他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管理人才。根據貝尼斯與郭斯密(Warren Bennis and Dan Goldsmith)的研究,領袖與經理(Leader and Manager)是兩種不同的才幹。他們把領導與管理(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之間的差異列明如下:領導必須能創新發展,管理則強調效法與維持。前者必須有勇氣挑戰現況 (status quo),後者則採取保持現況以求穩定。前者是以異象吸引群眾的信靠來影響這群跟隨的人,後者則是用組織中的地位來掌控推動系統的運作的策略。


領導重視做對的事(do right thing),管理則強調採用對的方法(do thing right)。前者強調何事與何由(what and why),後者則主張何時與何法(when and how)。領導高舉理想與遠見之機會(the opportunity of ideal in the horizon),管理則強調現實與底線的危機(the crisis of real bottom line)。


我們教會正在選舉新任的長老與執事,須要上帝賞賜給我們領袖與管理的人才。我們須要有異象與理想的領袖,同時也須要能面對現實策略的管理。領袖與管理之間,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與健康的緊張關係,必須要學會互相尊重,彼此學習,歧異中尋求愛的合一(respect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reaching for unity in diversity with the spirit of love),如此,我們的教會,才能夠在質與量上,朝著更健康的方向,同步成長。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重要與緊要 (Importance and Urgency)

重要與緊要 (Importance and Urgency)
蔡茂堂牧師

尼希米領受從上帝來的呼召與使命,放棄書珊城功名富貴的生活,迢迢千里從巴比倫回到故鄉猶大省,重建耶路撒冷破落的城牆。他雖然獲得國王的諒解與支持,但是卻須要面對四週異族的反對與阻擾,以及耶路撒冷城內為了個人利益之互相剝削所產生的衝突。當尼希米帶領返鄉的同胞,齊心努力,已經將城牆完全修補好了,只剩下安放城門就大功告成時,仇敵眼看著城牆的重建就快要完工了,於是將攻擊焦點集中於尼希米這個領袖身上,盼望能夠在城牆重建完工之前,讓尼希米分心於其他的事務,好叫這個工程可以為山九仞,功虧一簀。

仇敵讓尼希米分心的方法,就是發動口水戰爭,先採取軟球柔攻策略,邀請尼希米前往位於海邊,在撒瑪利亞與猶大之間的中性地區的阿挪平原的休閒聖地,大家拋開歧異,坐下來互相討論分享,來取得共識與和平。尼希米是一位觀察很敏銳的領袖,他深知道,參巴拉、多比雅、與基善這一票人,打從他自書珊城返回耶路撒冷開始,就沒有給他好臉色看。他才回來,他們就造謠生非、冷嘲熱諷、陰謀破壞、甚至不惜圍攻突襲。尼希米所帶領的團隊,大家同心一意的,一手拿兵器提防敵人突襲,一手拿抹刀繼續修補城牆。後來,由於饑荒而經濟大蕭條,貴冑官長趁機放高利貸想撈一筆橫財,造成那些被高利貸壓得必須把子女典當為僕婢以償債的窮戶集體發起罷工抗議。尼希米當機立斷,並且以身做則,有效的化解了內部分裂的危機。因此,當城牆的修補已經完成,只剩下安放城門就大功告成之際,這群敵對的領袖派遣專人所送來的聯誼餐會邀請函,對尼希米來說,不折不扣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懷好意;口蜜腹劍、笑裡藏刀。敵人只不過希望能夠把尼希米引誘離開防守嚴密的耶路撒冷城,讓他一個人去到離開耶路撒冷很遠的阿挪平原,使尼希米落單,失去同伴的支持與保護,好找機會對尼希米下手擊殺,好去掉心頭禍患,使得耶路撒冷城牆之重建工程功敗垂成。

尼希米心思細密、觀察仔細,絕對不會落入敵人所設下的笑臉圈套。敵人發現尼希米推三阻四、不願上鉤,就發起信海攻術,一口氣連續發出四張限時快遞的邀請信,疾如星火,營造〝緊要〞(urgency)之氣勢,盼望能給尼希米帶來心理的壓力,讓尼希米覺得,對方過去雖然表現充滿敵意,但是現在,卻是願意放低身段,尋求和解,如此姿態,三番兩次,尼希米如果一再嚴拒,難免會使人覺得尼希米這個人不通情理,不會把握機會,尋求和解。尼希米對於這種〝緊要暴君〞(The Tyranny of Urgency),卻是胸有成竹,知道如何應付。因為,尼希米的一生,對於上帝有絕對不可妥協的忠誠。這種絕對的忠誠,成為尼希米衡量身邊事務優序的準繩(criteria of priority)。對於尼希米來說,完成上帝的旨意與國度的建立是最高的優序,因此,世界上所有一切其他的事務,都無法讓尼希米分心旁騖。

這種對上帝絕對忠誠所帶出來的生命優序,讓尼希米不會掉入敵人所陰謀設計的陷阱,不管那是笑臉攻勢的柔攻策略,或是後來逆轉而採取的抹黑威脅強硬策略,還是收買尼希米所尊敬的祭司來恐嚇誤導策略,以及最後採用婚姻關係而形成的內神通外鬼、第五縱隊策略,尼希米的回應始終如一,就是完成上帝託付他,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使命。尼希米專心一意的,要盡快速、盡完善的完成這個來自上帝的重要使命,他全神貫注的投入,不願丟下重建城牆的使命,去修好與仇敵間的緊張關係,或是為自己的清白名聲費時辯解,或是被先知欺騙而躲入聖殿,為了自身生命的安全而冒犯律法(民18:7),或是為了城裡有人因為與仇敵通婚而通敵,就嚴加處理,以致於讓城牆重建中止。由於尼希米對於上帝所託付的重建城牆使命的絕對忠誠,成為尼希米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使命(importance),使得尼希米不會被仇敵陰謀所策畫的各種緊要(urgency) 暴君所宰制,能夠帶領返鄉的猶大同胞,在短短的五十二天之間,完成了一百多年來沒有人可以完成的耶路撒冷城牆重建工程。

使徒保羅也是跟尼希米一樣,當他在大馬色城外被主耶穌的大光所照射,而從馬上掉到馬下時,保羅肉身的眼睛,由於那大光的照射而瞎了,但是保羅心靈的眼睛,卻由於與復活的主耶穌簡短而直接的對話而打開了,保羅發現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更清楚的認識主耶穌,更深沉的熱愛主耶穌,更竭力的服侍主耶穌,完成主耶穌交託給他的使命,就是把福音傳到地極(腓3:8)。
各位親愛的弟兄姐妹,您的生命是否也像尼希米或是保羅一樣,清楚抓住了來自上帝的生命使命,成為您一生中最重要的事。這樣,您對於身邊的一切事務,就能夠有清楚的優序,您也不會陷入被許多不重要,但是很緊要的眾多事務所纏身,以致於無法向著您生命的標竿直跑。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普珥節(Purim)

普珥節(Purim)

李晶晶牧師


一、猶太人七大節期
猶太人所守的節期在舊約律法中,神定了七個節期(申命記16章):

(1)逾越節(The Feast of Passover)
(2)除酵節(The Feast of Unleavened Bread)
(3)七七節(The Feast of Weeks):又稱為五旬節(Pentecost)
(4)吹角節(The Feast of Trumpets)
(5)贖罪日(The Day of Atonement)
(6)住棚節(The Feast of Tabernacles)
(7)嚴肅會(The Feast of the Last Great Day)。

其中逾越節、七七節、和住棚節三大節期最受重視,猶太男丁每年要在這三個大節上示羅守節(申命記 16:16),聖殿完成後上耶路撒冷守節(約10:22)。

後來猶太人加多兩個民間節日:普珥節和修殿節(光明節);這兩個節期,是與猶太人民息息相關的歷史事件之記念節慶,而非舊約律法書上規定的節期,雖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兩千多來,猶太人一直遵守著。修殿節(The Festival of Lights):記念馬加比愛國的猶太家族戰勝褻瀆聖殿的敘利亞人,光復猶太地和聖殿。普珥節(Purim):記念和慶祝猶太人在波斯帝國統治的時代中,神藉以斯帖王后拯救他們逃過滅族的危機。

二、普珥節 (Purim)
普珥節(Purim),
希伯來語「פורים」抽籤的意思,是一個猶太教歡樂的節慶,也是猶太人最喜歡的團體節日。在第二世紀,普珥節已經在猶太人的曆法(參圖一)中佔有重要地位,在收集拉比律法最早文獻《密西拿》(Mishnah)中,有一篇稱《密基拿》(Megillah)的短文,內容是討論守普珥節的正確禮儀。

(1)節日由來
關於「普珥節」的由來及其意義,記載在舊約《
以斯帖記》中,描述主前473年,波斯的猶太人如何免於滅族的危機,以斯帖王后(Queen Esther)把握在位的機會勇敢違例進見亞哈隨魯王,機智將族人從哈曼(Haman)手中解救出來,免除哈曼滅族陰謀的歷史「普珥」是「籤」的意思。原本哈曼掣普珥擇亞達月(Adar12月)13日為吉日要滅猶大族,卻反為猶大人所殺,成為猶大人的大歡慶的「吉日」(帖9:12-13),末底該事後寫信告訴所有猶太人這一事件的經過,要求世代傳述並紀念這個日子(帖9:20-22)。由於哈曼當初是以抽籤(Pur普珥)決定殺害猶太人的日子,因此定這個節日的名字為「Purim普珥節」,又由於猶太人對敵人的反撲進行了二天,因此「普珥日」的假日有二天:亞達月14、15兩日,猶大人歡呼慶祝,因為轉憂為喜,轉悲為樂,因此猶大定為遵守之「普珥節」。今年(2009年)的「普珥日」是在3月9日,猶太曆5769年亞達月(Adar12月)月13日,耶路撒冷則在3月11日(亞達月15日慶祝)。

(2)慶祝活動
末底改記錄這事,寫信與亞哈隨魯王各省遠近所有的猶大人,囑咐他們每年守亞達月十四、十五兩日,以這月的兩日為猶大人脫離仇敵得平安、轉憂為喜、轉悲為樂的吉日。在這兩日設筵歡樂,彼此餽送禮物,賙濟窮人。」(帖9:20-22)

a. 直到今天猶太人們普遍以諷刺、詼諧和象徵性的娛樂節目來慶祝普珥節,包括飲酒、歡宴、盛裝假面、向窮人施捨和互贈食品。

b. 饗宴:「普珥日」當天午禱後準備餐飲,要在日落前食用完畢,進食前讀猶太戒律的Torah經。

c. 讀經:「普珥日」當天猶太人在會堂集體守普珥節時,都要聆聽正宗的《密基拿》(Megillah為捲軸式經文,由手寫而成的羊皮紙卷),由十名男子組成的主禮組在會堂一起朗讀舊約中「普珥日」的故事二次,日、夜各一次,讀經前向會眾祝福三次,聆經期間不可以說話,但讀到或是聽到「哈曼」的名字時,必需作出訕笑和叫囂聲或撥動特製的噪音產生器(參圖二),使噪音掩蓋他的名字,表示厭惡此人;讀經人在噪音完全中止後繼續讀經。

d. 食物:傳統上會吃一種三角形狀的油酥餅,裡面的餡多數是罌粟籽,也有李子乾和其他果子作的餡,稱為「Humantaschen」(希伯來語意即“哈曼的耳朵),此乃以哈曼口袋命名,以哈曼的帽子為型,可能是受到舊時的插圖中哈曼都是頭戴三角形的帽子所影響。每逢普珥節,焗製這些酥餅成為受歡迎的家庭活動。

e. 禁食:普珥節的另一個傳統特色,是「以斯帖的禁食」,在普珥節前一日禁食,是跟猶太人險被除滅有關;當末底改告訴以斯帖,哈曼計劃殺害所有猶太人的時候,她便請他向族人宣告禁食三天。為紀念這件事,有些猶太人仍然在這一天禁食。禁食之後,便是慶祝、歡宴和快樂的時間。

f. 施捨:「普珥日」當天,每一個猶太人都必須給二個窮人每人二份贈予,可以是食物或金錢。

g. 贈禮:「普珥日」當天,每一個猶太人都必須贈送給另一猶太人二份立即可用的食品當禮物,還要附上一封信。


h. 戲劇表演:普珥節的表演,透過諷刺的手法講述以斯帖記原來的故事、表演項目和宗教活動,為猶太社區探討一些最為敏感的題材,提供基本和一定程度的創作空間。記錄普珥節戲劇的文獻,最初出現在歐洲時,已經是西元十四世紀,但是,它們有可能在遠古時代已經存在。

i. 化裝舞會:在普珥節當天,會為兒童舉行特別的嘉年華會或是化裝舞會,孩子們都會盛裝打扮,紀念普珥日事件中的不同歷史人物、唱歌和背誦幽默的詩句,也會在宗教學校內表演普珥節的話劇(幽默戲劇),內容多數是諷刺故事中的人物及猶太人社區中的領袖們。

在世界各地的猶太社區慶祝普珥節時,都會在當天假日擺設筵席,大家高興快樂,彼此贈送禮物,周濟窮人,甚至狂歡豪飲,直至他們分不出誰是末底改,誰是哈曼。

《塔木德經》說:「普珥節當天,各人應該飲酒狂歡,興奮得連“咒詛歸予哈曼”和“祝福歸予末底改”也弄不清。」;「弄不清」是慶祝普珥節的其中一個主題,飲酒則與以斯帖設宴款待亞哈隨魯王和哈曼,而擊敗哈曼的事情有關。猶太人以歡樂表達他們得拯救的事實。




圖一:猶太年曆與節期


圖二:吵鬧聲產生器


圖三:普珥節傳統餅乾(humantaschen)

失和 (Discord)

蔡茂堂牧師


尼希米帶領一批流亡在巴比倫的猶太人,返回故鄉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他以勇敢來面對外來仇敵的嘲諷與威脅,他以信心來處理內部對困難的灰心與喪志。城牆的重建工程並沒有受到這些來自內外的挫折所攔阻,而繼續往前推動。但是當問題的重點不在於城牆本身,而是參與重建城牆的團隊彼此間的失和與埋怨時,整個城牆重建的工程就無法繼續進行了。

尼希米知道這個團隊成員彼此之間失和問題的嚴重性,他仔細聆聽他們的痛苦與抱怨。這些參與城牆重建的猶太人在經濟上都面臨很大的壓力。最可憐的是那些沒有田產,卻有眾多子女嗷嗷待哺的家庭,他們為了讓全家人糊口免於捱餓,必須設法到處打工賺錢,無法繼續參與城牆重建的工程。另外一些家庭是有一些田產,但是由於遭遇饑荒,收成不好,只好將田產典當變現來購買食糧。還有一些家庭的田產收成勉強可以足夠家庭的須要,但是所剩無幾,不夠繳納高額的稅金,因此,必須向人借錢來繳稅。讓這些陷於經濟困境的猶太人所無法接受的是,他們為了生存糊口而典當的田產,由於無力按時繳付高額的利息,田產已經被債主所沒收。有些家庭甚至為了要償還借貸之金額與利息,只好將子女出賣,去做別人家裡的僕婢。這些債主,就是一起參與重建城牆的貴冑與官長。

這些貴冑與官長,趁著那些猶太人在遭遇饑荒與重稅的困難下,以高利貸 [年息12%] 的方式借錢給他們,圖謀自己的利益。這種對於遭遇困難的弟兄趁火打劫以圖利自己的行為是耶和華所禁止的。耶和華很清楚的交待摩西,教導以色列人,〝我民中有貧窮人與你同住,你若借錢給他,不可如放債的向他取利〞(出22:25)。耶和華還希望他們能夠對於遭遇經濟困難的弟兄伸出援手。〝你的弟兄在你那裡若漸漸貧窮,手中缺乏,你就要幫補他,使他與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樣。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神,使你的弟兄與你同住。你借錢給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糧給他,也不可向他多要(利25:35-37)〞。只有借貸給外國人的情況之下才可以收取利息。〝你借給你弟兄的,或是錢財或是糧食,無論什麼可生利的物,都不可取利。借給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給你弟兄不可取利。這樣,耶和華你神必在你所去得為業的地上和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申23:19-20)〞。

尼希米當代的貴冑與官長,對於摩西這麼清楚的三令五申,似乎是充耳不聞,或是馬耳東風,毫不在意。尼希米在瞭解狀況之後,心中怒火上升,但是他並沒有立刻爆炸,先冷靜思考,並自我反省。在他確認貴冑與官長所作所為是違反耶和華的旨意之後,尼希米很勇敢的當機立斷,當面斥責這些貴冑與官長向遭難弟兄借貸取利是不對的行為。我們的主耶穌在進入耶路撒冷聖殿時,發現聖殿的管理者將外殿地區給予販賣祭牲以及兌換殿銀的商人經商營利,使得外邦人沒有可以安靜禱告親近上帝的地方。主耶穌也是非常憤怒的用繩作鞭,將祭牲趕出去,並推翻兌換殿銀的桌子(約2:14-17)。


尼希米之所以敢如此公開的譴責這些貴冑與官長之高利貸行為,乃是因為他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完全遵照摩西所吩咐的。尼希米借錢給遭遇困境的同胞,是不收利息的。他甚至願意出錢將那些被賣為僕婢的猶太人買贖回來,帶返耶路撒冷參與聖殿重建的工程。他雖然被波斯皇帝任命為猶大的省長有十二年之久,他可以照以前的省長一樣,從百姓中間徵收身為省長的薪俸。但是,當尼希米看見百姓之貧困狀態之後,他存著敬畏上帝的心,憐憫百姓之困境,自願放棄支領省長的薪俸。尼希米具以獨立判斷的智慧與勇氣。他不會因為別人如何的做,他就跟著照樣去做。就像孟子說過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我們平常容易犯的一個道德軟弱就是跟著群眾走。我們常常會以大家都這樣做來自欺欺人。有人說,道德是不能用投票來決定的。耶穌在格拉森所趕出來的鬼的名字就叫作〝群〞,因為他們的數目很多(可5:9)。另外我們也看到尼希米是一位敬畏上帝的人。他對於那些貴冑與官長的挑戰就是問他們:我們行事不當敬畏我們的神嗎?(尼5:9) 在他自己的日記中,他也坦白承認,他之所以不敢以身為省長的職位而加重百姓的經濟壓力與負擔,主要的動機是他敬畏上帝(尼5:15)。聖經對於舊約中約伯的描述,從一開始就說:約伯敬畏神,遠離惡事(伯1:1)。當我們敬畏上帝時,我們就不會怕別人的批評與壓力。


尼希米個人的生活表現使得他向那些貴冑與官長挑戰時,他們都啞口無言,而且自覺慚愧,大家異口同聲表示願意慟悔前非,歸還以前對於陷於貧困弟兄不當且過度的剝削所得。大家也願意在祭司與上帝面前發誓。結果這個造成重建城牆團隊失和的問題獲得圓滿的解決,所有的猶太人,不論貧富都能夠再同心一意的敬拜讚美上帝,並且重建城牆的事工得以繼續進行下去。

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聽道與行道

聽道與行道─何淑珍牧師

「所以,所有聽我這些話而實行的……」馬太福音七章24-27節是耶穌在向群眾講話的結論。馬太福音第五章有人稱為山上寶訓、登山寶訓或八福等,馬太福音五~七章的內容是:耶穌論福、論鹽和光、論法律、論發怒、論姦淫、論休妻、論發誓、論報復、論愛仇敵、論施捨、論禱告、論禁食、論天上的財寶、論身體的燈、論上帝和財物、論不評斷人。第七章開始說:「你們要祈求、尋找、叩門…;你們要從行為認出假先知…;不是每一個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天國…。以上這些話,若有聽而實行的,就像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可是那些聽見我這些話而不實行的,就像一個愚蠢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一遭受風吹、雨打、水沖房子就倒塌,而且倒塌的很慘重。」耶穌向群眾講了這些話,即是有聽而內化,內化後有行為,那就是—智者,被耶穌稱為「聰明人」。耶穌要我們行這些話的內容,是要一個基督徒在世上要有品格、影響力、委身、實行上帝的愛、上帝的公義、與天父的關係的要求。

聽道就像建造房子,耶穌在此講道,聽道的人有兩種,兩種人同樣像在建造房子,表面上看來相同的聽道,就像房子建造是相同的設計、外觀、造型、精緻度、所付出的心血一樣。接著耶穌警告群眾,這房子是要受雨淋、水沖、風吹的試煉,看其結果是如何?耶穌講道很清楚,相同的房子因根基的不同,下場則是截然不同。立在磐石上的房子將不會倒塌,立在沙土上的房子將會倒塌慘重,此時也可看出,不是你花多少心血建造,重點是你的根基。房子若是人的生命,你會將自己生命的根基蓋在哪裡?

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精心的在計畫、規劃我們的人生,從小就要開始鋪陳人生的道路,要讀什麼、要作什麼,盼望我們的生命是充滿豐富的色彩。有一首詩歌如此說:不要想天色常晴朗,有時遇狂風巨浪,人生道路崎嶇不平…。所以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不管你願不願意,總是會遇到挫折、失敗,最終還必須面對死亡,就像耶穌所講房子必要被雨淋、風吹、水沖,耶穌在向我們提出一個警告,房子終要面對風暴的考驗,耶穌在暗示人終須面對最後審判的考驗,不管你是否喜歡或願意與否,你所建造房子的根基最終將會顯露出來。因此若你的房子是建造在磐石上,那可安然度過試煉,不然,你的房子將倒塌慘重。

同樣的道理,你生命的根基若非建立在基督的磐石上,你最終的結果將是倒塌慘重。然而感謝主祂已為我們立好了根基,且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相信祂、倚靠祂、順服祂、遵守祂的話、去實踐祂的話做在最微小的身上,去多結果子、讓你周圍的人認識基督,在世上活出是光是鹽,去影響你周圍的人,且將你的財寶積聚在天上,讓你的心也在基督裡。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是否願意省察、願意改變、願意順服?除了看重今生之外,也願意思考永生的根基?我們必須非常認真的去面對一個課題:「我的房子蓋在哪裡?」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墨菲定律 (Murphy’s Law)

墨菲定律 (Murphy’s Law)
蔡茂堂牧師

墨菲定律 (Murphy’s Law) 的起源是來自美國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 (Edwards Air Force Base) 1949年進行的MX981有關人類所能忍受的地心引力急速降低試驗,盼望結果有助於將來飛機的設計。他們使用火箭推動的雪橇在半哩長的鐵軌上以時速200哩進行,於一秒內突然停止。斯塔伯上校 (Colonel John Stapp) 是空軍軍醫,志願親自坐上該雪橇來接受這個危險的試驗。愛德華墨菲 (Edward Murphy) 負責設計電子感應器,綁在斯塔伯固定帶子上面以測量快速減速下所承受的壓力。測試的結果顯示完全沒有壓力。事後才發現原來是研究助理把每一條電線的接線都接錯了。墨菲在這種挫折情況下說了一句話:如果有兩種作法,其中一個是錯的,那傢伙總是會選擇錯的作法。後來在一次的研討會上,斯塔伯醫師將空軍實驗室之良好安全記錄歸功於對於此墨菲定律的注意,他說:墨菲定律是指〝出差錯的事是無可避免的〞(Whatever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墨菲定律就此在航太工業界開始流行,不久逐漸的滲透到普羅文化的各個領域。1970年甚至有人為這個定律出版專書討論其歷史淵源與含意。這種傾向悲觀的宿命論其實在墨菲定律被提出之前就在各文化與哲學中流傳。

彼得原則 (Peter Principle):所有的人終必每況愈下成為一無所能。
依託勒觀察(Etorre’s Observation):塞車時,別條車道總是看來比較暢通。
阿克通定律(Acton’s Law):權力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敗。
卜伯定律(Boob’s Law):東西總是在最想不到的地方找到。
法蘭克林規則(Franklin’s Rule):毫無期待者最為幸福,因為總不會失望。
埃索伊定律(Issawi’s Law):捷徑往往是兩點間最長的距離 (欲速則不達)。
孟更定律(Mencken’s Law):有能力者實際去做,無能力者則去當老師。
巴頓定律(Patton’s Law):今日之好計畫總比明日的完美計畫更好。
基卜玲定律(Kipling’s Law):一塊土司麵包掉到地上,總是塗奶油那一面著地。

這些定律所要表達的是,人類在自由意志選擇之中,似乎冥冥之中有宇宙有一個力量會將人類帶往錯誤挫折的方向,而人類對此現象是無能為力。這是一種宿命論 (Fatalism)。墨菲定律似乎也被自然界的第二熱學動力定律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所支持。第二熱學動力定律主張,我們的宇宙是趨向於最大亂度 (chaos or disarray)。

墨菲定律對於太空工業與電腦程式業最大的貢獻是:所有的系統都可能發生故障。為了減少墨菲定律的情況發生,許多 〝保障無誤〞(fail-safe) 的設計被發明出來。舉例來說:為了避免造成墨菲定律之原始接錯電線事件的重演,許多插座接頭將兩極設計成為不同大小或形狀。為了防止割草機在無人操作情況之下自己亂跑闖禍,有的割草機就設計在手把上面有一個槓桿,必須用手抓起那個槓桿割草機才會發動。

在屬靈的世界裡面,是否也存在著墨菲定律呢?

當上帝創造伊甸園,並且將亞當與夏娃放在伊甸園中,讓他們修理看守時,亞當與夏娃是否無可避免的遲早會伸手去摘那顆上帝所嚴嚴禁止的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呢?

這個事件是否就對全體人類帶來無法去除的犯罪傾向 [神學家口裡所說的原罪]呢?整個宇宙的第二熱學動力定律是否與此事件也有關係呢?羅馬書八章19-22節所描述的是否可以說是一種屬靈的墨菲定律呢?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所描述的內心掙扎,是否也算是屬靈墨菲定律的一部份呢? 〝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所不願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做的。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歡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感謝主,在基督裡,我們就可能脫離屬靈墨菲定律的綑綁了。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大衛定都耶路撒冷

大衛定都耶路撒冷
曾昭瑞牧師

大衛為了致力於以色列人內部的團結,便於希伯崙登基後數年,設法攻取了耶布斯人的耶路撒冷城,搬入去居住。藉此,大衛一方面在國土的中央消除了迦南人餘下來的居地,一方面也得著統治全國的首都。位在南方又在猶大領內的希伯崙,是難於被北方各支派接受為永久首都的。但若把首都設在北方,則又難被猶大所接受。耶路撒冷位於兩者的中央,又不在任何一個支派的領土之內。便自然成為優美的折中辦法了。

大衛是怎樣攻取耶路撒冷,事實上我們不是很清楚。因為撒下五6-10的這段經文的意含並不明確,我們無法從經文本身得到足夠的說明與證據,只能根據可能的推測。耶布斯人對大衛說:『你若不趕出瞎子、瘸子,必不能進這地方』,這句話引來許多不同的解釋。1有人說這是嘲笑大衛的軍隊都是老弱殘兵。2也有另一種說法,就是說縱使派瞎子、瘸子看守這個城池,也能守得住。3猶太史家約瑟夫認為,耶布斯人為了戲謔大衛,真的把瞎子、瘸子擺在城牆上。4拉比傳統則認為瞎子、瘸子指的是迦南的偶像。5近代有關赫人文化的研究發現,瞎女、聾男在士兵宣誓儀式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有人主張耶布斯人真的把瞎子、瘸子排列在城牆上,作為宣誓儀式中的一部份。誓言說:「除非你能趕出瞎子、瘸子,否則你不能進城。」而誓言的下半部是:「如果有人傷害瞎子、瘸子,他也會變成殘廢。」6一些猶太人的拉比、解經學家認為經文上的「瞎子與瘸子」實際上是兩個巨大恐怖的神像,這兩個神像高高地倚立在進入耶路撒冷的城門口,利用險要的地勢控制著進入耶路撒冷的門戶。

總之大衛不是從正面攻擊耶路撒冷,而是繞過去攻打耶路撒冷水道,這水道中的秘密我們也不得而知,只能用想像推測。而且他是用自己的軍隊,不是各支派的人馬。耶路撒冷後來成為大衛自己的產業(大衛的城)。原本住在城中的耶布斯人即沒有受到屠殺,也沒有被趕出去(參廿四18-25),這就是說,當時並沒有大量的以色列人一次擁進城裏去,雖然在以後的歲月中,越來越多以色列人進入耶路撒冷城。但,最初之時,除了大衛自己的家人和一些扈從和保護他的衛隊遷入以外,大概是很少人遷入這個新都。而這個新都無疑地能把政府的地位提高,超然於各支派間的猜忌之上。

但是以色列受治一個有非以色列背景的首都,這個首都又是王的私產,這些現象都表示,這個國家已經漸漸脫離過去支派同盟的舊秩序了。這種現象是掃羅在當以色列王時所沒有的,掃羅在當王的時候,雖然以色列已經是一個王國了,但是舊的支派同盟的力量還是很大,掃羅王不過是支派同盟共同推舉的一個共主。但是到了大衛時期,大衛所擁有的力量,明顯超越支派同盟,他成功地將以色列人團結在王的力量之下,打破了支派同盟對各支派的控制力,而全心全意共同效力於王的統治之下。

而耶路撒冷正是大衛實踐他統一以色列人的重要首都,事實上聰明的大衛,不但在地理上藉用耶路撒冷來作為政治的中心,他更進一步地設法將耶路撒冷轉變為宗教的中心。大衛熱心地將約櫃迎接到耶路撒冷,使得耶路撒冷頓時成為以色列人地理、政治、宗教、經濟的中心。從團結以色列人的角度來看,大衛在耶路撒冷建都的這件事情上,取得驚人的空前成功,耶路撒冷自此成為猶太信仰的中心,至今仍然沒有改變。

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尼哥底母與井旁婦女 (Nicodemus and Woman at Well)

尼哥底母與井旁婦女 (Nicodemus and Woman at Well)

蔡茂堂牧師

自從布郎寧 (Don Browning) 於1986年提出〝全球化聖經詮釋學〞(Globalization of biblical hermeneutics)的議題之後,大家才發現過去被奉為釋經圭皋的傳統歷史批判釋經 (historical critical hermeneutics) 很明顯的具有歐洲中心與男性中心 (Eurocentric and androcentric) 的傾向。大家願意從過去被忽略或邊緣化族群的處境與角度,再度詮釋經文的可能含意,以及經文對被邊緣化族群所面對問題的可能回應。

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重新檢視約翰福音第三章與第四章所記載,主耶穌與尼哥底母以及井旁婦女的兩段對話。這兩段對話被包含於迦拿的兩個神蹟之間。第一個神蹟是主耶穌在一個婚宴中將水變為酒,第二個神蹟是主耶穌為迦百農大臣兒子治病的故事。尼哥底母與井旁婦女被擺在兩個迦拿神蹟之間,形成非常強烈的對比。尼哥底母是猶太男性、法利賽官長、在夜間主動來請教耶穌;井旁婦女是撒瑪利亞無名式女性、社會邊緣人、在正午到井旁打水時耶穌向其搭訕。

尼哥底母雖然被耶穌稱為是以色列人的先生,但是在整個對話過程當中,他對於主耶穌的認識,一直停留在拉比的尊敬態度。他對於主耶穌所提出的重生議題,或是從水與靈所生 (參閱結36:25-27) 的事情,似乎完全無法領會,只提出兩個很物質性 (physical) 的簡單問題。對於信耶穌得永生的邀請與挑戰,也沒有做出任何正面的回應。尼哥底母在這次與耶穌短暫的面談之後,除了後來有兩次經文提到他之外,我們無法瞭解他對於救恩是否有進一步的回應。這兩次經文的第一次是約翰7章50-51節,他向法庭提醒審判耶穌時應該注意程序正義問題。第二次是約翰19章39-40節,他提供一百斤沒藥沉香幫助暗中作主耶穌門徒的亞利馬太人約瑟為耶穌的遺體安葬。因此,從整個聖經的資料來看,尼哥底母是對耶穌有興趣,離天國不遠,但可能還是在天國門外的耶穌同情者。


井旁婦女的背景與尼哥底母比較之下,好像更不可能對於主耶穌所傳的福音,會有任何正面的回應。故事一開始,主耶穌是一個經過長途跋涉、走過沙漠曠野、忍受烈日曝曬、又累又渴的出外猶太客旅。他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在沒有旁人在場之時,開口向一位獨自前來井旁打水的撒瑪利亞婦女開口搭訕,藉口要討一口水來喝。在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中,這個突兀的動作,讓這位孤獨的撒瑪利亞婦女,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他對於主耶穌的第一句話〝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他對於耶穌的認識,只是一位陌生的猶太男子。
但是主耶穌對於這位井旁婦女如此的反應,並不以為忤,反而更進一步向他提及有關活水的議題。井旁婦女從耶穌自己根本沒有打水器具,馬上聯想到自己所屬文化的偉大傳統,向耶穌提出猶太與撒瑪利亞傳統之爭議。耶穌對於這兩個文化傳統之爭議並不回應,而是進一步帶領井旁婦女,從對於水的物質性 (physical) 詮釋轉到心靈性 (spiritual) 含意的瞭解,並且激起這位井旁婦女對這個可以直湧到永生的活水的渴慕與追求。

井旁婦女對於主耶穌的認識也從陌生猶太男子轉為拉比先生。主耶穌並沒有順著這位井旁婦女對於永生活水的渴慕而立刻將天國福音傳給他,反而更突兀的要求這位井旁婦女回去請他的先生也來到井旁。井旁婦女對於主耶穌如此唐突侵犯個人隱私性的問題並不想正面回應,想要四兩撥千斤的輕輕閃過。他萬萬想不到主耶穌並不想讓他就這麼輕易的閃避他生命當中的傷慟與黑暗。主耶穌就更直截了當的指出井旁婦女婚姻生活的挫折與無奈,並且肯定其答話的表面真實性。主耶穌展現出如此超然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對於井旁婦女部份真實回答的溫柔接納態度,使得井旁婦女對於主耶穌的認識,從凡人的拉比先生,進一步成為神人先知。井旁婦女就將討論的話題從活水再轉到有關敬拜上帝的爭議。主耶穌在此提出一個嶄新的敬拜神學,就敬拜上帝而言,所有的文化、時空的差異都變得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心靈與真誠的敬拜態度。主耶穌並且宣告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井旁婦女對於主耶穌的認識,從一般的傳達上帝旨意的神人先知,更進一步提升為摩西所曾經提到的 “那一位先知” [參閱申18:15],也就是他們所長遠等候的彌賽亞。主耶穌在此向這位井旁婦女講出他對於自己角色身份最清楚的啟示:egw eimi, o lalwn soi,我們如果從希臘文直接譯為英文,應該是 I am, who spoke to you. 中文則應該譯為:我是,向你說話的。主耶穌不只坦白表示他就是井旁婦女所期待的彌賽亞,他更是與那位差遣彌賽亞降世的耶和華具有相同的位格與尊榮。井旁婦女對於此並沒有非常清楚的認識與肯定,但是他的生命整個被翻轉,他把水罐子留在井旁,迫不及待的奔跑回敘加城,毫無保留的把他生命的傷慟與主耶穌給他帶來的轉變與眾人分享,他成為第一位宣道士。

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羊門 (Sheep Gate)

羊門 (Sheep Gate)
蔡茂堂牧師

尼希米從波斯王國的書珊城,經過四個月的流淚禱告,以及至少三個半月的千里跋涉,終於返回故鄉首都耶路撒冷。尼希米夜半起身,輕車簡從,從谷門出城,向南繞了半個城牆,親自勘察城牆與城門的受損現況。在蒐集好所有相關資料,並且擬妥重建組織分工計畫之後,尼希米才召集所有耶城裡面與近郊的鄉親,與他們分享他對於重建耶路撒冷城牆與城門的負擔與規畫。尼希米的決心與熱忱,激起全體鄉親熱切的回應。他們異口同聲回應尼希米說〝我們起來建造吧!〞於是大家捲起衣袖,同心合意、奮勇重建耶路撒冷城牆與城門。

尼希米很詳細的把這次耶路撒冷城牆與城門重建的參與者姓名身世,以及專業背景,還有各自所負責區段的相關位置,都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甚至連偷懶而袖手旁觀的,以及熱心而加倍投入的,尼希米也鉅細靡遺的一筆一筆留下記錄。由於尼希米這麼仔細的留下這個寶貴的工作日誌,讓我們今天可以從當中,看出尼希米當年的耶路撒冷城門的名字與相對位置。

在尼希米記第三章所記載的耶路撒冷城牆與城門的重建施工日誌裡面,我們看見尼希米把羊門的重建擺在第一位置以及最末的收尾處。可見尼希米認為羊門有其重要的地位。羊門位於尼希米時期耶路撒冷城牆的東北角,當年要被獻為祭物的羔羊都是由羊門被牽入耶路撒冷城,在進入城門之後,有兩個相靠的水池,稱為畢士大池,其中較大的水池是讓貧窮的人以及生病的人來這裡沐浴洗身,較小的水池是供給將被獻為祭物的羔羊與牲畜在裡面洗淨。根據以色列人的傳統,每一年天使會奉耶和華差遣,前來攪動畢士大水池的池水,當池水被天使攪動的時候,第一時間進入畢士大水池的病人,不論他所患的是什麼疑難雜症,都會立刻不藥而癒。到了耶穌的時代,這個傳統還是被大家所相信與遵守。根據約翰福音五章的記載,有一位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被人放在褥子上抬到畢士大水池邊,盼望當池子的水被天使攪動時,他有下水而得到醫治的機會。但是,很遺憾的是,三十八年來,當池子的水被天使攪動時,總有別的病人比他早一步進入池子而得到痊癒。當時又沒有排隊掛號的系統,因此,這位動作比別的病人緩慢的病人,每年都失望的離開畢士大池。當耶穌看見他又來躺在畢士大水池旁,等候天使來攪動池水時,耶穌問他說:你要痊癒嗎?他抱怨別人總比他早一步捷足先登。耶穌對他動了憐憫的心,吩咐他拿起褥子來走。他的病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走了。因此,有人稱此羊門為恩典之門(Gate of mercy)或是醫治之門(Gate of healing)。

在尼希米第三章所記載的十個城門當中,只有羊門是由大祭司所重建,並且被分別為聖(consecrated)。另外一個讓我們注意到與別的城門不同的地方,是羊門並沒有設閂或鎖。有聖經學者根據尼希米記後來關於大祭司以利亞實與敵人勾結的記載[參閱尼13:4-7,28],認為這是大祭司以利亞實為了將來好讓敵人多比雅與參巴拉容易由此門滲透進入耶路撒冷城而動了手腳。我們雖然不必否認這個歷史解讀的可能性,但是,從屬靈意義的角度來看,這個由羔羊犧牲獻祭而帶來我們蒙恩典得醫治的羊門,沒有閂鎖正代表主耶穌為我們犧牲捨命所帶給我們的救贖醫治恩典是向所有的人都開放的,是不設下門檻的,邀請所有願意領受的人,都可以從羊門進入。主耶穌說他就是羊的門(約10:7-9),當我們存著信心走入羊門時,就可以得救,得到保護與帶領,得到親近與供應。

主耶穌在被門徒猶大出賣的那一夜,就是在耶路撒冷城東的橄欖山上的客西馬尼園禱告時,被差役所捕捉,從羊門被帶入耶路撒冷城,開始走上為世人受苦之路(via dolorosa),穿過耶路撒冷城,最後在古門附近的各各他髑髏地被釘上十字架。司提反也是被拖到羊門外,因為他的信仰而被石頭打死,成為第一位殉道士。因此,羊門又被稱為司提反門(Gate of St. Stephen)。我們也應該根隨主耶穌的腳步,以及效法司提反的榜樣,將自己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羅12:1)。

奧圖曼帝國蘇丹蘇萊曼(Sultan Suleiman the Magnificent of Ottoman Empire)於1517年為了慶祝征服曼魯克 (Mamluks)而在羊門的城門兩邊各刻上兩隻獵豹(panther),但是被誤認為是獅子,因此,羊門現在也被稱為獅門(Lion Gate)。主耶穌第一次降世為人時,成為神的羔羊,是為了背負世人罪孽而上十字架犧牲捨命。主耶穌第二次降臨時,是猶大支派的獅子,是萬王之王,要降臨來審判並統治全世界(啟5:5-6)。

羊門是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起首,也是城牆重建的末後。主耶穌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是人類歷史的阿拉法,也是俄梅戛(啟22:13)。主耶穌也是我們信心的創始者與成終者(來12:2)。

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大衛與押尼珥

大衛與押尼珥
曾昭瑞牧師

大衛與押尼珥是相互認識的。大衛曾經在掃羅軍隊打過好幾次勝仗,贏得了許多的尊敬。而且押尼珥是元帥常常坐在掃羅王的旁邊,大衛也常常在王的面前,(二十25)。但是押尼珥在哥利亞事件中的角色,當哥利亞在陣前叫陣聖經說,以色列的全軍都非常害怕。對此這位指揮官完全是束手無策。

當掃羅王追殺大衛時,押尼珥支持掃羅王的決定,甚至他帶兵參加追捕大衛的行動。(撒上二十六3-5;13-16)從大衛第二次饒了掃羅的事件中,我們知道押尼珥也在現場。從大衛與他的對話中,我們知道押尼珥不單單負責指揮以色列的軍隊,也負責掃羅王的安全警衛。而大衛竟然可以在押尼珥順利地在眾人熟睡中,取走了王的頭旁的槍和水瓶。事後大衛也公然指出押尼珥的嚴重失職,沒有盡到保護王的責任。

大衛曾經兩次問掃羅「你為何聽信人的讒言,說大衛想要害你呢?」二十四9;「若是人激發你,願他在耶和華面前受咒詛」(二十六19)這兩節經文讓我們看出,大衛認為有人在掃羅的面前激發掃羅王去追殺大衛。聖經沒有說那個人是誰,但是押尼珥極有可能就是大衛口中那個煸動王去追捕大衛的那始作蛹者。這是個可能的懷疑,大衛的存在,對押尼珥就是一個威脅,因為大衛是一位偉大的戰士,也是一位優秀的指揮官,大衛比誰都更適合作為以色列人的元帥?

另外押尼珥是一位與王親近的人,也有直達天聽的權力。事實上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以色列人的元帥,看起來並不是因為他有顯赫的戰功,聖經沒有提到他有什麼戰功,他之所以當元帥是因為他是掃羅的堂兄弟(撒上14:50掃羅的元帥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兒子;尼珥是掃羅的叔叔。)如果大衛真的起來做王,他很可能就失去元帥的這個職位。這一點押尼珥不會不擔心。如果押尼珥是那個在掃羅面前進讒言,要掃羅王非致大衛於死地的人,我們也不用覺得意外。另外有一點,讓我們覺得很驚奇,當掃羅與他的三個兒子帶領以色列人與腓利士人爭戰,他們都戰死在戰場上了,但是聖經對於這位以色列人的元帥卻隻字未提,以色列的元帥,在一場最重要的會戰中,就這樣消聲匿跡了,當王在戰場上力戰身亡,他不在掃羅的身旁,這位元帥在那裏?當掃羅王死了,押尼珥卻活下來,而且挾天子以令諸候,成了北方支派的實質掌權者,也是唯一有能力對抗大衛統治的力量。

當我們把所有的元素放在一起後,我們看見他是一個面對危機無力處理,不敢起身對抗哥利亞;他是一個失職在沉睡中沒有盡力保護掃羅,將王陷入險境;在戰場上,他沒有角色,敗戰後,卻設法想要讓自己得到最大的權力。

不過對於亞撒黑被殺的事件中,我們卻看到押尼珥頻頻勸亞撒黑不要追他,否則殺了亞撒黑被殺,他將很難面對約押。這一點來看他其實是出無奈而不得已殺了亞撒黑。只不過押尼珥後來與掃羅的嬪妃發生關係,這一點,是他最大的污點,也顯示他的不忠、不義。

後來押尼珥果然被約押所殺,報了殺弟之仇。大衛卻為他舉哀,事實上像押尼珥這種人,實在不值得大衛如此舉哀。但是大衛為了考量國家早日統一對於政治上的效應,卻不能不考慮。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團隊(Team)

團隊(Team)
蔡茂堂牧師

尼希米在經過四個月的流淚禁食禱告之後,得到波斯王亞達薛西的恩准,而拿到國王頒發的詔書而得以通行無阻、國王派遣的軍兵而得到沿途保護、國王特准的木料而能夠進行重建。當尼希米從波斯首都的書珊城,沿著幼發拉底河谷往西北走去,翻過巴旦亞蘭高地,經過大馬色,終於經過迢迢千里的長途跋涉,而抵達耶路撒冷。經過三天三夜的休息,尼希米在夜半輕騎簡從的從耶路撒冷的谷門出城,騎馬沿著推羅皮翁山谷(Tyropoeon Valley)往南走,經過龍井,一直到城最南端的糞廠門。這裡是耶路撒冷城最低的地方,也是城西的推羅皮翁山谷與城東的汲淪山谷(Kidron Valley)匯流到最低的欣嫩山谷(Hinnom Valley)的交匯點。尼希米發現這一段的城牆被拆毀、城門被焚燒,情況相當惡劣。繞過城最南端之後,尼希米來到東南角的泉門,汲淪山谷太狹窄以致於尼希米的座騎無法通過。尼希米便下馬步行,沿著東邊城牆外的汲淪溪谷往北,溯溪而行。一直走到水門才入城,而回到谷門處,完成他的實地勘察,並且也開始他重建城牆的藍圖規劃。當他規劃好之後,他就召集已經返鄉居住在耶路撒冷以及附近村莊的猶太人,與他們分享他心中的負擔、迫切的禱告、領受的託付、上帝的施恩、國王的支持、勘察的結果,最後,他向這些猶太人發出誠懇的邀請,來吧,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免得再受凌辱!很清楚的提出工作的內容與目標。我們看見,尼希米是位很成功的領袖,他如此登高一呼,便立刻獲得全體民眾的熱烈響應。我們似乎可以聽見他們異口同聲的回應:我們起來建造吧!他們的回應,並不是只有在那次大會中熱情的喊喊口號就算了,而是回去之後,就按照尼希米很詳細的規劃與分配,各自認領一個區段,大家捲起衣袖,同時開步,奮勇做這善工!尼希米記第三章,就看到尼希米很詳盡的記載他們分區負責、嚴密組織、緊密連接、互相合作的工作記錄。根據韋式新世界字典(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的定義,團隊(Team)是一群人從事聯合的動作(joint action),其中每個人會將個人的利益與見解拿來服從並支持團隊的合一與效率。在團隊的侍奉當中,個人的成就與看法並非不重要,但不是最重要,而是大家願意放下個人成就與看法之追求與堅持,以達到團隊關係之和諧,並最有效率的一起達成團隊的共同目標。團體(Group)與團隊(Team)是不同的。一群人在共同的處境中,遵守共同的規則,從事協調的工作,這是團體,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面行駛的一群汽車一樣,團體當中,個體之間,不一定有親密的關係與合作的互動,更沒有共同的理想與目標。團隊則是除了具有團體的特徵之外,團隊成員之間,會有共同的理想與目標,彼此間為了達成團隊的目標,願意互相忍讓,彼此幫助,而且有互相歸屬之生命共同體之團隊自我意識的產生(Team Identity)。這就好像高速公路上面有一群要一起開往宜蘭去溯溪泛舟的車隊。

表面上看來,這一個車隊的車子和其他在高速公路上開的車子似乎沒有什麼兩樣。每部車子都照著高速公路所規定的速限與號誌,保持安全的車間距離,向著同一個方向行駛。但是,如果我們再詳細觀察,便會發現他們彼此之間,似乎都有一台對講機在保持連繫。如果有別的車子插入他們的車隊當中,他們會設法轉到隔壁的車道,好讓拖太遠的車子可以跟上。當到了一個休息站時,他們會互相招呼,一起開到休息站,上廁所或喝點飲料。這當中,如果有一部車子出狀況,其他的車子會設法留下來幫忙處理。這就是團隊。團體中的個體是各自獨立的(independent),團隊中的個體是互相扶持的(interdependent)。團體中的個體是有各自的目標,團隊中的個體是有共同的目標。團體中個體有各自的工作職責須要獨自去完成,團隊中的個體是有共同的工作職責,而且會協力(collaborate)去完成。團體中個體之間是沒有互相信任的關係,團隊中個體之間的互相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團體中個體之間是不會有互相教導與學習的互動,團隊中個體之間會常常有互相教導與學習的機會。當團體中個體之間有不同看法時,常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就此分道揚鑣。當團隊中個體之間有不同看法時,團隊會彼此坦誠溝通,互相聆聽,以尋求共識。團體中的個體各自對事情作判斷與決定。團隊中的個體會經由討論與表決的過程,以達到共同的決定。

尼希米的耶路撒冷城牆重建是一個很好的團隊,盼望和平教會的教堂重建,也是一個合神心意的團隊。讓我們一起來建造!

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

聽者取向溝通 (Receptor Oriented Communication)

聽者取向溝通
(Black SpiritualsLocomotionChronos & KairosReceptor Oriented
Communication)

蔡茂堂牧師

尼希米聽見來自故鄉猶大省與耶路撒冷的同鄉哈拿尼,與他分享被擄歸回鄉親遭大難,受凌辱;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 (尼1:3)。他愛故鄉的心感到有如刀割般的錐心之痛。從基斯流月 (大約十一月) 一直到尼散月 (大約三月),前後四個月之間,他在耶和華面前悲哀哭泣、禁食禱告 (尼1:4)。在亞達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當尼希米在波斯國王面前奉酒給他飲用時,終於讓國王發現他滿面愁容。經過四個月的禁食禱告,尼希米無法在國王面前掩飾他心中的悲哀。
尼希米關心的是故鄉耶路撒冷的聖殿以及城牆的被焚燬以及拆毀。但是當國王詢問他心中悲哀的原因時,尼希米完全不提他的信仰、敬拜耶和華的聖殿、以及聖城耶路撒冷的城牆。這些是尼希米心中最關心的地方,卻不是波斯國王亞達薛西所能明白或認同的。尼希米的回答是: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荒涼,城門被火焚燒,我豈能面無愁容嗎? (尼2:3) 這是波斯國王所能夠瞭解認同的表達方式。這種表達方式被稱為聽者取向溝通 (Receptor Oriented Communication)。

聽者取向溝通是近年來溝通理論中一個討論的重點。根據福樂神學院宣道學教授克拉夫 (Charles H. Kraft) 的研究,上帝向人類的溝通一直是採用聽者取向溝通的方式。當亞當夏娃犯罪之後,上帝主動的前來在樹叢中尋找他們,並且向他們開口對話 (dialogue) (創3:9)。上帝所採用的語言與詞彙,是亞當夏娃所能夠瞭解與領受的地上語言,也就是舊約聖經的希伯來文。上帝並沒有採用上帝的語言,或是天使的話語,來與亞當夏娃溝通。上帝也沒有採用現代科技的溝通設備,像麥克風、電視台、或是網路平台,以進行大眾傳播的工作。上帝所採取的是,差遣他的僕人,進入所要宣揚的文化圈內,以個人與個人互動的方式,來進行對話溝通。主耶穌更是花他在世上最主要的時間,與他的十二個門徒一起生活與對話,將天國的福音,深深的栽入他們心底的深處。好在主耶穌離開世上之後,他的這些門徒,可以將這個天國的福音,代代相傳到普天之下。主耶穌與耶路撒冷的猶太學者尼哥底母在夜間的對話,以及與撒瑪利亞的邊緣化無名式婦女在雅各井旁的對話,所用的方式,都不是採用獨白方式的單向溝通 (monologue one way communication),而是對話方式的雙向溝通 (dialogue two way communication)。主耶穌的溝通不是只有採用言語字詞的表達,而是同時採用實地行動示範的行為表達。主耶穌要教導他的學生如何彼此相愛與互相服侍時,他在最後的晚餐,親自挽起衣袖,一個一個的替他的每一位門徒洗腳。然後,他才告訴他們,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 (約13:14)。主耶穌為了達到他要向門徒溝通的目的,常常要打破他們原來既有的預期思想模式,也就是所謂的定型思想 (stereotype),而採用讓門徒跌破眼鏡的出人意料之外的溝通方式,好幫助門徒能夠印象深刻的學到新的功課。主耶穌說: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約12:25) 就是這一類的教導。當主耶穌在溝通時,他會設法將一般性的原則問題巧妙的轉化為個案性的實際處境,以加深聽眾的印象,達到溝通的目的。

舉例來說,當律法師以一般原則的問題:誰是我的鄰舍來問主耶穌的時候,主耶穌拒絕也用一般原則性的答案來回應他所提出的問題。主耶穌用一個比喻故事來將這個有關鄰舍的原則性問題巧妙的轉化成為可能在當地實際發生的個案。主耶穌用一個從耶路撒冷要下耶利哥的猶太人,在途中遭遇強盜強劫傷害的故事來回應。主耶穌很技巧的安排一個祭司與一個利未人,讓他們先從犯罪現場走過,但是,他們卻沒有停留下來幫助這位遭搶生命垂危的同種族與宗教信仰的弟兄,視若無睹的繞道而過。這樣故事的發展已經讓這些聽眾覺得焦慮不安,因為在他們的刻板印象中,祭司與利未人是教導百姓如何敬拜上帝與彼此相愛的老師與榜樣,可是在這個故事中,他們的實際表現,卻是與聽眾的期待有很大的落差。主耶穌最叫人跌破眼鏡的是這個故事的往下發展,故事中上場的第三位,是一位被猶太人鄙視的雜種撒瑪利亞人,這個人不只駐足下驢,查看這位受害者的生命跡象,並且給予簡單的急救包紮,還將此受傷者扶上驢背,送往附近的醫療收容所,預付急救費用,還簽下願意付清所有相關款項的保證書。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整全的照料。我相信到這個時候,主耶穌的故事已經在聽眾的心裡,激起了許多出人意外的驚奇。最讓我感到吃驚的是,在故事的結尾,主耶穌是用問句的方式來結束他的教導。主耶穌反問這位以請教來挑戰耶穌的律法師,請教他:這三個人當中,那一位是這為受害者的鄰舍呢?這個結尾的問題,把律法師在起頭時所發出的問題,一百八十度的翻轉過來。律法師問的是,誰是我的鄰舍,我好幫助他呢?主耶穌問的是:誰是幫助你的鄰舍。最後,主耶穌提醒這位律法師,光是知道誰是鄰舍是不夠的,你去,照這樣去行吧!主耶穌要求的是實際生活的改變。

2009年7月18日 星期六

工作與工人(Work and Worker)

工作與工人(Work and Worker)
蔡茂堂牧師

在管理學的研究上,管理者常被分為是工作取向(Task Oriented),或是工人取向(Person Oriented)。在管理學上來看,領導力(leadership)就是能夠讓別人有意願以有效率(efficient)與有效果(effective)的方法來完成所被指定任務的影響力。
根據Lewin, Lippit與White有關領導力的研究,領導可以分為三種型式(leadership style):第一種是威權型(autocratic)。第二種是民主型(democratic)。第三種是放任型(laissez-faire)。

1.威權型:告知下屬該如何做事,稱讚或指責下屬時,並不說明其原因。
2.民主型:與下屬討論可能方案讓下屬做抉擇,對下屬的批評給與解釋。
3.放任型:領導完全授權給下屬自己決定,領導者垂衣拱手、無為而治。

三種不同的領導型式會帶出三種不同的下屬表現。威權型領導所帶領的下屬會表現出彼此間有攻擊性,但是對於上司會巴結討好。民主型領導所帶領的下屬彼此的關係比較友善,工作完成率會比較差一點,下屬對於上司比較會有就事論事的態度。放任型領導所帶領的下屬彼此間會你爭我奪,而且常常一事無成。他們認為,放任型的領導實際上是領導者怠忽職守,放棄領導。因此,真正的領導只可以分為威權型與民主型兩大類。

威權型領導是工作取向的領導。領導者最關心的是工作任務的完成。領導者對於工作任務的成敗負完全的責任。領導者用威權的方法來達成任務,對下屬的溝通是單向的溝通。

民主型領導是工人取向的領導。領導者最關心的是工作團隊的和諧。領導者盡力維持工作團隊的向心力。領導者會尋求下屬的建議並且努力促進彼此的瞭解。
Douglas McGregor於1960年出版〝企業的人力面〞(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一書,探討企業員工努力工作的兩種可能的動機。這兩種不同的動機理論分別被稱為X理論與Y理論。

X理論主張:大家都不喜歡工作,必須要威迫利誘才會工作。一般人不喜歡負責,寧可享受被清楚規定的安全感。相信這個動機理論的領導者常會採用威權型領導。

Y理論主張:人們天生俱有喜歡工作與休閒的兩個傾向。一般人會喜歡有機會發揮創意與想像力來解決問題,並且盼望能夠學習與長進。相信這個動機理論的領導者常會採用民主型領導。

Fred Fiedler提出伴發模式(contingency model)來說明不同領導型式所帶出來的結果是伴發於不同的團隊情境。當團隊情境是很理想或是很惡劣的情況,威權型領導會比較有效。當團隊情境是處於中間階段時,則是民主型領導會帶出比較好的效果。影響團隊情境的因素有三個:

第一、 上司下屬關係:彼此間的互相信任、尊重、與信心關係。
第二、 工作任務組織:工作內容與步驟是否非常清楚而有組織。
第三、 領導地位權威:領導所居地位是否俱有很明顯的地位權威。

威權型領導在大災難救災工作(團隊情境很惡劣)以及藍領工人的工廠工作(團隊情境很理想)比較能產生好的果效。民主型領導在科學研究團隊的情境下比較會產生好的效果。

因為每位領導者的人格個性是相當固定且不易改變,要改善領導的效果,只能經由改變團隊情境,使其與領導者的人格特性比較配合,才能提高團隊的表現。
從這些有關管理學的研究看起來,傳福音以及建立教會的事工,同工之間或許彼此可以有信任與尊重的關係,但是在工作任務組織方面,則是相當的模糊不清(ambiguous),主耶穌又刻意的壓低領導者的地位權威,因此,民主型的領導可能會比較有效。

另一方面從神學的角度來看,上帝是看重每位工人的品格造究,遠遠超過對於工作完成效果之期待。保羅說,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秘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1-2)上帝期待我們盡忠於所被託付的工作,遠遠超過我們完成工作的結果。主耶穌講過一個比喻,有三個僕人從主人領到不同的資金,一個領了五千,一個兩千,一個一千。領五千的賺了五千,領兩千的賺了兩千,領一千的把錢埋起來,到時候再將那一千交出來。結果主人對於那個賺五千的僕人與賺兩千的僕人所給予的褒獎是完全一樣的。主人對他們都是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由此可見,主耶穌所看重的,也是工人的忠心與良善的品格,而不是賺五千或是賺兩千的數額多寡。

2009年7月11日 星期六

拆毀與建造 (Breaking and Building) (2)

拆毀與建造 (Breaking and Building) (2)
蔡茂堂牧師


上帝所創造的生命,必須不停地從外在環境中攝取養分與氧氣,然後經過新陳代謝(metabolism)的過程,舊的身體物質氧化拆毀,再使用所攝入的養分合成創造新的身體所須的各種元素。保存我們每種生物以及每個生物個體生命特質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在將這些生命相關的訊息轉譯為核糖核酸(RNA)之前,DNA必須的雙鏈必須先拆開,才能進行轉譯的工作。在生命細胞要產生下一代的生命之前,DNA雙鏈也必須先拆開,才能夠複製成為兩套子細胞所需要的DNA染色體。拆毀與建造,似乎是生命生存與傳承之基本法則。

人類身體的細胞,也不停的進行拆毀與建造的更新過程,來維持生命的修補與活力。做為身體與外在環境界限之皮膚系統,由於必須長期接受來自外在環境的物理性、放射性、或化學性侵襲與傷害,其表皮細胞層,自從基底層細胞分裂繁殖而向外推展時,即不斷進行自我拆毀,基底層所分裂形成的角質細胞(keratinocyte),會長出棘狀突起,彼此緊密連結,形成棘細胞層,接受來自黑素細胞所製造的黑色素(melanin),阻隔吸收來自外在環境的紫外線幅射以保護底層的細胞。棘狀細胞則自己不斷的被外推前往顆粒層(stratum granulosum),細胞內部開始製造角質透明蛋白(keratohyalin)。在比較厚的皮膚,這些細胞逐漸將自己的細胞核融解而死亡,細胞質中充滿了透明的角母蛋白(eleidin),最後被推到最外面的角質層(stratum corneum),細胞完全死亡,形成很緊密堆疊的二、三十層扁平鱗狀細胞,其細胞質所含的角質蛋白(keratin),具有防水、抗菌、耐磨的特性,以保護身體免受外來各種傷害。當外在環境對於我們身體產生侵害性攻擊時,首當其衝的就是這個角質層的細胞,他們也會自己從最外層逐漸剝落,好讓基底層所產生的新角質細胞可以連綿不絕的更新我們的皮膚。

如果外在環境的異物或微生物衝破我們皮膚的第一道防線,進入體內,我們的身體便會發動固有免疫系統加以阻絕於該局部組織區域。如果不幸又被該微生物連闖二關,而侵入我們的淋巴與血液循環系統,我們的身體便會緊急發動最後一道防線,也就是由白血球、淋巴球、以及各種免疫蛋白所組成的大軍,與入侵者做殊死戰。這些身經百戰的防衛部隊,只有約十到十五天的壽命,就會被脾臟分解。脾臟也同時負責老化紅血球之分解以及其重要成分的再回收。這些再回收的成分,可以提供骨髓繼續製造新的白血球與紅血球所須要的材料。因此,我們身體氧氣運送系統的紅血球以及全身免疫系統的白血球與淋巴球,都是經由脾臟的拆毀以及骨髓的建造過程來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

讓我們最感到意外的是支撐我們全身器官組織的骨骼系統。在我們去世死亡之後,所有的組織器官很快的便會被微生物所分解而回歸大自然,只有我們的骨骼,是那麼的堅強剛硬,可以保存數千年而不朽。

最近的生理學研究發現,我們的骨骼,是我們身體各系統當中,最有計畫與規則的進行不斷拆毀與建造的系統。這個拆毀建造團隊是個非常緊密結合的骨骼重塑(remodeling)更新(renewal)團隊。

這是由蝕骨細胞(osteoclast)與成骨細胞(osteoblast)所組成的雙簧小組。最近研究發現,這個雙人小組成員之間有很好的配搭機制。成骨細胞會製造兩種促進蝕骨細胞分化的生物元素 RANKL 以及M-CSF,以及會阻礙蝕骨細胞形成的OPG。反過來看,蝕骨細胞也會製造一種生物元素PDGF-bb/PDGFR-β來影響成骨細胞的化學趨向行為(chemotaxis)。這種緊密互動的關係就像現在的柏油路面維修團隊。先由一組打碎路面的工人將有裂痕或破洞的柏油路面鄰近區域的柏油挖掉清除,成為一塊整齊乾淨的凹下區域,接著馬上由鋪柏油的工人來將那塊已經整理乾淨的凹下區域補平。這也像牙科醫師在治療蛀牙時常常須要先將蛀牙病灶附近的牙齒磨掉一部份,好將蛀牙病灶清理乾淨,接著才是用補牙的材料將清理乾淨的地方補平。

聖經中的雅各在毗努伊勒與神摔跤的經歷正是上帝要在雅各身上進行一次徹底的拆毀與建造的過程。雅各天生的個性是很會在與人摔跤(wrestle)的時候運用他有力的雙手抓住對方,再用其聰明與體力來取勝對方。他萬萬沒有想到在這次與神摔跤的過程中,神會出手觸摸他身體最強壯有力的大腿窩的筋。這是上帝對雅各的徹底拆毀。使得雅各無法再繼續與人或與神摔跤。但是雅各的雙手還是緊緊的抓住神,不過,這時候的抓住不是為了摔跤,而是要攀靠(cling),他祈求上帝給他祝福。上帝給雅各的祝福是改變雅各的名字,從靠自己的力量抓取上帝祝福的雅各,改為靠上帝的恩典來依靠祝福的上帝。這是雅各一生靈命的最大建造。

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拆毀與建造 (Breaking and Building)

拆毀與建造
(Black SpiritualsLocomotionChronos & KairosBreaking and Building)

蔡茂堂牧師

聖經開宗明義在創世記一章一節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

這一句簡單的開場白,就把一切的存在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在起初,將天地創造出來的創造者(creator),被稱為上帝;第二類是在起初,被上帝所創造出來的被造者(creature),被稱為天地。在創世記第一章的前三節,也隱約的把這位創造天地的創造者上帝的身份組成,透露出來。上帝似乎有三個位格,非常緊密的結合成為一體,也就是系統神學家所稱的,〝三位一體〞(trinity)的神學觀念。從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看來,這位創造天地的創造者上帝,是一位與被造者絕然不同的超然自存者(transcendent essential being),是被造者所無法瞭解與接近的存在。他是一切其他被造依存者(created contingent being)生存的來源與依靠。這是上帝的超然面。我們稱他為天父上帝。這位超然的天父上帝,是經過如何的過程,來進行宇宙萬物的創造呢?

創世記第一章第二節說: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這裡描述到上帝在起初所創造的天地,可以分為屬靈界存在的天,以及屬物界存在的地。聖經所關心的是我們人類所生存的宇宙,也就是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所說的屬物界存在的地。有關屬靈界存在的天的創造過程,聖經似乎就略過不討論了。根據創世記第一章第二節的描述,在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時,地的狀態是空虛與混沌。空虛代表沒有內容,混沌代表沒有秩序,在這樣的狀態之下,三位一體上帝中的第二位持續進行運行孵育的工作,他被成為〝上帝的靈〞(Spirit of God),也就是聖靈上帝。當聖靈上帝運行孵育到了合適的時機(kairos),三位一體上帝的第三位,也就是被使徒約翰稱為〝上帝的道〞(Logos of God)(約1:1),就開口說話,給這個空虛混沌的黑暗淵面帶來一道光明。關於這一道光明,創世記第一章第三節說: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根據使徒約翰的描述,這一道光明是宇宙萬物創造的參與者(約1:3),也是人類生命的源頭(約1:4),這個上帝的道,世界之光的第三位上帝,在日期滿足(可1:15)的時候,藉著童女馬利亞而道成肉身、降生為人,帶給人類來自上帝的恩典與真理,並彰顯出天父上帝獨生愛子的榮耀(約1:14),他被稱為〝聖子上帝〞。雖然,當他在約旦河裡接受施洗約翰洗禮時,天父上帝親自從天上發出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3:17)。但是,他並沒有被全部的人類所歡迎接納(約1:5,11)。

根據創世記第一章第一到第三節,我們不僅知道,創造天地的創造者上帝是包括:聖父上帝、聖靈上帝、以及聖子上帝的三位一體上帝。被上帝所創造的被造者也可以分為屬靈界的天以及屬物界的地。我們也看到創造天地的過程似乎可以分為兩階段的創造。第一階段的創造記載於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我們可以說是無中生有(creatio ex nihilo)的創造;在第一階段的創造時,創造者上帝從他獨立自存的三一真神的地位創造出相對依存的靈界與物界的存在。

可是這個第一階段的創造所造出來的物界 (地),是屬於沒有內容與秩序的空虛混沌。三一真神上帝中的第二位聖靈上帝就在空虛混沌的黑暗淵面裡面運行孵育,進行第二階段創造的預備,到了最適當的時機,第三位聖子上帝就開口說話,將一道光明帶入這個空虛混沌的黑暗淵面,給空虛(void)帶來能量,給混亂(chaos)帶來秩 (cosmos)。空虛混沌的黑暗淵面被這道光明所拆毀,有晝夜晨昏輪替的時間(chronos)被建造出來。因此,第二階段的創造是亂中生序(cosmos ex chaos)的再創造(recreation)。

整本聖經可以說是記載上帝如何把陷入空虛混沌的宇宙萬物經過拆毀與建造的再造過程來給予更新與成長。我們身體中與外在環境分界的皮膚系統,支持全身各器官系統的骨骼系統,以及將氧氣送往全身以及保護全身免受外來侵犯的血球系統都有很健全的拆毀與建造的更新成長機序。我們的人格組成,也是經過一系列的拆毀與建造的更新成長過程,經歷階段性的成熟演化。保羅說: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林前13:11)。耶穌基督所帶來的救恩,也是一個拆毀與建造的過程。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羅6:6),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加5:24)。這是拆毀老我的過程。接著是穿上新人的建造,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4:24)。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西3:10)。當宇宙萬物結局來臨時,上帝也是經由將舊天地像舊衣服一樣捲起的拆毀(來1:11-12),再帶入新天新地與新耶路撒冷的建造(啟21:1-2),將我們帶入天父永恆榮耀的國度。

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時間與時機

時間與時機

蔡茂堂牧師

在古希臘的神話中,有兩個與時間相關的神明,其中一位長著白髮長鬚的老者,稱為克羅諾斯Chronos (Xrovnos)。他代表每天二十四小時、每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時間。這是上帝起初創造天地時所最先創造出來的秩序。「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 (創1:1-5)


上帝在創造宇宙之初,第一天是從〝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中毫無內容的空虛(void)與毫無秩序的混沌(chaos)創造出第一個秩序,也就是光明與黑暗的分開,在這同時,也創造出光明與黑暗輪流出現的時序,晚上與早晨。第二天上帝才從混沌的淵面造出含有空氣的空間,將該淵面分為空氣之上與空氣之下的水面。因此,中文的宇宙就包括時間與空間的兩個部份。《文子·自然》: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人類自古就學會利用地球的自轉來測量每天的二十四小時的時間秩序(chronological order),用地球繞太陽的公轉來區分一年四季的自然季節(natural seasons)。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離世,上帝都量給我們一定份量的時間。保羅在雅典的雅略巴古神廟面前,對著當地的各派哲學家說:「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徒17:26-27)


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要靠著這個由鐘錶來呈現的時間秩序來安排我們的起居作息,這個社會的各種功能才會順利的往前進行。上帝給予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很公平的,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對每一個人是鐵面無私的。大家在時間的壓迫之下,努力的搶時間、省時間,因為,時間似乎永遠都不夠用。時間像流水一樣,是不會停止的。論語子罕篇記載孔子曾經在河川上面這樣的感嘆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光一去是永不回頭的,往事只能回味,過去的事已經無法改變,將來的事則是尚且未到面前,只能憧憬。只有現在的剎那是我們所能把握的一刻。


古希臘神話中代表時間的神明,除了剛才所提到的長髮白鬚老者克羅諾斯Chronos以外,還有另外一位年青活潑,健步如飛的凱羅斯Kairos(Kaivros)。希臘神話有關凱羅斯的描述比較詳細。他是以腳尖踏在地球上,鞋子上面各長有兩隻翅膀,表示他常是快跑前進,健步如飛。他的頭髮只在前額長成一束長髮,後腦袋瓜卻是光禿無髮。當他跑到你面前時,你很容易就可以一把抓住他的長髮束,可是他一旦跑過你的身旁,你就完全無法抓住他了。這個時間的觀念應該稱為時機(opportune time)。時機的含意比時間更為豐富。

時機是處理某事的最恰當時間點(perfect moment, best timing),在該時間點所作的決定或動作會給個人或環境帶來決定性的重大影響。因此,時機所強調的是可以決定或動作的現在,而且是該時刻的決定或動作對於個人所賦予的意義與價值,遠比該時刻的長短為重要。當該時刻對於個人的意義是很深遠時,個人會全神貫注的完全投入(engaging),甚至會完全無視於時間的流逝。這個時刻的抉擇或動作,常常對個人或環境的將來帶來重大的影響或改變,因此,也常被稱為是危機(crisis)。演講學(rhetoric)主張一個會把握時機的演講者,會注意聽眾的反應與現場的氣氛而決定演講的內容與表達的方式。


主耶穌基督出來傳福音時,他呼喊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5),這個日期,在希臘文聖經,就是用Kairos這個字。因此,就聖經來說,時機就是當永恆切入時間的那一個時刻。這是一個攸關緊要的時刻,是上帝要拯救世人的重要時機,也是每一個人在聽到福音時,要決定是否要勇敢的作信心的跳躍,冒險來抓住這個得救的機會。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兄姐說: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前6:2)


主耶穌勸告他的門徒說:要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約9:4)主耶穌也勸告當代的人們說: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約12:36)


在舊約末底改對以斯帖說: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帖4:14)但願我們都能夠把握上帝給我們的寶貴時機,來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

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重返「樂園」

重返「樂園」
何淑珍牧師

有一個孩子問母親說:「什麼是愛?」,母親要這孩子取一杯水來,再拿些糖加入水中攪拌後,請孩子喝看看是什麼味道?孩子說:「是甜的」;母親對他說:「你在水中看不見糖,糖已變成水,它無私的奉獻給對方,當它們相溶在一起時,是那麼甜美,這就是『愛』」。

聖經創世記一開始就記載上帝的創造,上帝創造後宇宙六天說:「上帝看是好的」,上帝在伊甸園中所創造的人是照著祂的形像及樣式造的,原來,人能明白「愛」,是因為有上帝的形象。人本來與「愛」的本體在一起,然而人因罪的緣故不能再自由的愛那位「愛」的本體,但「愛」的本體卻因著愛祂所創造的人而將自已代替了人所不能承擔的過錯(罪),甚至以自己的生命換生命的方式,以無罪代替有罪獻上自己來完成救贖的功效。

上帝差遣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傳講悔改的信息,叫相信福音的人可以重返伊甸園的好消息,當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時,祂向相信祂的那個犯人提出邀請,與祂同進入「樂園」。在路加福音二十三:39-43:「那同釘的兩個犯人有一個譏誚他,說:你不是基督嗎?可以救自己和我們吧!」那一個就應聲責備他,說:「你既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神嗎?我們是應該的,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做的相稱,但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好的事。就說:「耶穌啊,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我們姑且不論這個犯人對彌賽亞的認識有多少,但在此時,我們看見耶穌已經為他打開在他死後可以與基督同在的那地方—樂園。

「樂園」一詞譯自波斯文,後來希臘文就採用此指「伊甸園」,「樂園」二字在新約中有出現二次: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4節中,保羅稱「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祕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以及啟示錄二章7節「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啟示錄所描述「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的「生命樹」是表示永遠的生命,這生命樹以前是在伊甸園,現在則是「神的樂園」,在此是指神住的地方,也是指在基督裡蒙恩的人所居住的地方—就是天堂。

耶穌基督已經來過世上,祂已經為我們戰勝了一切,祂已經在樂園裏,因此,在祂要升天時,祂要祂的門徒去傳講悔改的福音,無非就是要讓祂所創造的每一個人都能重返「樂園」,再次享受與愛融合在一起的甜美。

上週主日蔡牧師講道中提到「屬靈的生殖」—耶穌的門徒生門徒;現今是2OO9年,我們是耶穌的第幾代門徒?想必很難回答這問題,而我們是第幾代門徒應該不是那麼重要,要緊的是我們是否有遵照祂的吩咐傳悔改的福音,去生殖屬靈的後裔,帶他們回到「樂園」。

上帝一直深愛和平教會,賜給和平許許多多的新朋友(這是別的教會所羨慕的),然而,我們是否願意一起努力陪伴他(她)們走二里路,讓他(她)們因著我們的擺上而認識上帝的愛,領他(她)們一同回到愛的「樂園」。

2009年6月13日 星期六

生殖 (Reproduction)

生殖 (Reproduction)
蔡茂堂 牧師
生物的生命都有一定的長度,死亡是所有生物都必須共同面對的最終結局。因此,為了讓生物不致於絕種,上帝讓每個生物都有產生下一代生命的能力,這就是生殖(reproduction)。每一個生物的生命特質是保存在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所組成的基因(gene)裡面。因此,生物要產生下一代的生物,就必須進行基因的複製(duplication),如此才能達到生命繁衍、生生不息。

生物細胞中的DNA,有的是赤裸裸的躺在細包質中,稱為原核生物(prokarya)。他們除了細胞膜以外,細胞裡面並沒有其他由細胞膜所包裹的器官,DNA所組成的染色體是單套(haploid)環狀的染色體。他們可以生存在極熱或極冷的環境,也可以生存在極酸或極鹼的環境。他們進行生殖時,只是將染色體的DNA複製成兩個單套,再將細胞質一分為二,稱為二位分裂法(binary fission),分裂的過程,並沒有產生拉動染色體的細絲。目前我們所知道的原核生物,包括細菌(bacteria)與古菌(archaea)兩大類。這是地球上面最早出現的生物,古菌類出現於約三十八億年前,細菌出現於約三十五億年前。他們是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

我們目前所認識的生物,絕大部份是屬於真核生物(eukarya)。他們在地球上面出現的年代比較短,大約出現於十億年前。剛開始也只是單細胞生物,約在五千五百萬年前,他們開始形成多細胞生物,結果是產生了類似生物大爆炸的現象,在短短的期間,演化出各色各樣的物種。目前分類為五大類:紅藻類、褐藻類、綠色植物、黴菌類、動物類。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在細胞質中,產生了內膜系統(endomembrane system)。他們可以將細胞膜向內凹陷,將體外的食物顆粒包入體內[內吞作用(endocytosis)],形成液泡(vacuole),該液泡的膜就是在細胞質內的內膜了。除了液泡之外,真核細胞還含有內膜所包圍形成的功能各不相同的小體,像高式器 (Golgi apparatus)、溶小體(lysosome)、粒線體(mitochondria)、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等等。在這些內膜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染色體包成細胞核的核膜(nuclear membrane)。被包入核膜的染色體,也從單套環狀演化為雙套線狀(diploid linear)。真核細胞在生殖時,細胞質內都會產生細絲,用以牽引複製後成對的染色體前往兩端的中心粒(centrioles)。
真核生物的生殖可以再分為無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與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無性生殖是由母細胞經由有絲分裂(mitosis),產生兩個子細胞。兩個子細胞的遺傳基因染色體與母細胞完全相同。這種生殖方法比較簡單、經濟、方便、快速。但是,由於所產生的子細胞在基因的組成上面,缺乏差異性,因此,當環境有巨大變化,或是可以侵入該無性生殖生物之致病生物有所突變,以致於母細胞對其無抵抗力時,整個族群將會因為缺乏應變力或抵抗力而很快的被消滅。大部份的植物都有經由其葉、莖、或根而進行無性生殖的能力。

上述各種原核生物的二位分裂法也是屬於無性生殖的一種。有些黴菌是以發芽(budding)方式進行無性生殖,海星類動物當被切成碎片時,每一個碎片都可以獨自再長成一個完整的海星。這是碎片(fragmentation)生殖法。另外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無性生殖法稱為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母體所產生的卵子,或經過有絲分裂(mitosis),或經過減數分裂(meiosis),所產生的雙套或是單套的卵子,沒有經過授精,就自己發育成為一個個體。這種生殖方法可見於水跳蚤(water flea)、蚜蟲(aphid)、蜜蜂(bee)、蠍子(scorpion)、甚至某些鯊魚(shark)。

有性生殖的方法是在遺傳演化上面最進步的生殖方法。這類生物會分為雄性與雌性兩種。他們的生殖細胞會經過減數分裂,從雙套染色體細胞,產生單套染色體細胞,稱為配子(gamete)。雄性配子再經由體外授精或是體內授精的過程,與雌性配子相結合,產生結合子(zygote)或稱為授精卵(fertilized egg),再由授精卵發育成為成熟的個體。這種有性生殖看來好像增加很多代價與麻煩。但是所產生的後代,卻有各種基因組合而產生對於環境變化的高適應力。感謝上帝的恩典,我們人類的生殖是屬於這種有性生殖。

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行動 (Locomotion)

行動 (Locomotion)
蔡茂堂 牧師

上帝所創造的各種生命當中,有介於生物與無生物之間的濾過性病毒(virus),有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一生永不動搖的植物(plant),還有可以到處奔跑行走、自由行動的動物(animal)。

在動物當中,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像草履蟲,是用其細胞膜上面的許多纖毛(cilia)在水中不停的擺動來移動自己。比較複雜的多細胞動物則須要靠經過分化的行動系統(locomotion system)來幫助自己在環境中移動。

行動系統是由會收縮的肌肉與可以作為槓桿支架的骨骼系統所組成。骨骼系統又可以再分為靜水骨骼(hydrostatic skeleton),外骨骼(exoskeleton),以及內骨骼 (endoskeleton)三類。靜水骨骼是由充滿體液的密閉腔室所組成,像海葵與蚯蚓,靠縱行肌肉與環狀肌肉的交互收縮與伸張來移動其身體。外骨骼則是節肢動物 (arthropod)的昆蟲類所使用的行動器官。外骨骼形成盔甲般籠罩著節肢動物的外面,有很優良的保護作用,再靠附著其內側面肌肉的收縮來移動。外骨骼的重量以及機械性約束,使得節肢動物體型一定要保持嬌小,而且堅硬的外殼會阻礙身體的成長,因此,牠們每隔一段時間就須要進行金蟬脫殼的換殼動作。

脊椎動物(vertebrate)發展出最進步的內骨骼系統,包括位置在最裡面的軟骨與硬骨(cartilage and bone)作為槓桿(lever),骨頭與骨頭相接處的各種關節(joint)作為支點(fulcrum),還有經由肌腱(tendon)附著於關節兩邊骨頭,可以收縮放鬆的肌肉作為施力點(effort)。這種由骨骼、關節、肌肉所組成的槓桿系統(lever system)可以根據支點、施力點以及阻力點(resistance)之相對位置再分為三種。

第一類槓桿(first class lever):
支點在中間,施力點與阻力點在兩邊。這是翹翹板式的關節。頸背肌肉經由寰椎枕骨關節(occipital atlas joint)保持頭部直立乃屬於這一類。

第二類槓桿(second class lever):
阻力點在中間,支點與施力點在兩邊。這是手推車式的關節。跳芭蕾舞的舞者墊起腳尖時,小腿肌(calf muscle)經由腳跟腱(Achilles tendon)將全身重量由腳跟提起的優美姿勢乃是使用第二類槓桿。

第三類槓桿(third class lever):
施立點在中間,支點與阻力點在兩邊。這是我們身體中最常見的關節類型。一個舉重選手在拿啞鈴訓練臂力時,其上臂的二頭肌(biceps)就是藉著肘關節作為支點,來舉起啞鈴(阻力點)。這一類的槓桿最費力,但是卻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造成最大距離的移動。

這幾種槓桿原理只是能夠將肌肉收縮的力量,轉為各種行動的表現。讓我們可以行動的最主要施力點之能量來源乃是肌肉的收縮。肌肉的收縮是我們的肌細胞把三磷酸腺苷(ATP)中所含的化學能量轉換為肌細胞裡面肌凝蛋白(myosin)與肌動蛋白(actin)相互滑動的機械性能量的結果。

生物學者的研究所提出的滑動細絲模式(sliding filament model)是目前解釋肌細胞如何進行收縮與放鬆的最廣為大家接受的模式。根據這個模式的理論。當運動神經元將大腦要有行動的決定傳到肌細胞時,運動神經元軸突終末(axon terminal)會將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釋出在神經突觸(synapse),刺激肌細胞膜的鈉幫浦(sodium pump)作用,將此刺激傳到整個肌細胞,使其中的肌漿質網(sarcoplasmic reticulum)所含的鈣離子大量釋出進入肌細胞中,與肌動蛋白上的旋轉素(troponin)結合,拉動旋轉肌球素(tropomyosin)的位置,而使肌動蛋白的結合點(binding site)曝露出來,可以和肌凝蛋白的頭部(myosin head)的橫橋(cross bridge)結合。再加上三磷酸腺苷(ATP)的作用,而將肌動蛋白(actin)所組成的細絲(thin filament)向一方滑動,因此,產生肌肉收縮的現象。

感謝上帝的恩典,為我們預備了這麼完美的行動系統,讓我們用我們的每一個行動來榮耀祂的聖名。

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生之冒險

生之冒險
李晶晶牧師

看到「冒險」這兩個字,你會想到什麼?
想到高山峻嶺,還是衝鋒陷陣?想到勇氣挑戰或是超越極限?
冒險與信仰有關嗎?你曾否經歷過信仰的冒險?那又是什麼?

十九世紀哲學家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喜好將他的哲學思想訴之文學,他善使用反諷的寓言來表達信仰與哲思,在他的寓言中有兩則,說:「有一顆每個人都想擁有的寶石,放置在遠方一個結凍的湖上,而湖上的冰很薄,由危險死神監視著,但走近去看,冰顯得十分安全…。如果在一個熱情的時代,有人冒險去拿那顆寶石,那麼群眾會為他的勇氣喝釆;他們看到他的決定性行動很危險,會為他而顫慄,跟他一起顫慄;如果他溺死了,他們會為他悲傷;如果他拿到了,他們會發出羨慕讚嘆的眼神。但在一個沒有熱情而沉澱的時代,情況就不同,人們會共同認為冒險去那麼遠的地方是非理性甚至是不值得的行為;他們會互相嘉許成為聰明及有著共同的集體想法及觀點,所以把一些非常規的行為,例如「熱心」、「冒險」、「忘我」……變成「技藝」,在安全網中表演一下,極其量在安全網邊緣來個看似危險的動作,而群眾就屏息的說﹕「天啊!多麼瘋狂,他正冒著生命的危險。」(齊克果寓言)

齊克果曾說:「冒險造成焦慮,不冒險卻失去自己。」是的,冒險就會有焦慮,處理那些焦慮不安則是冒險的必修課程;在信仰上帝之旅,從懷疑到信心,從信心到感謝的中間過程就是冒險,是要親身經驗並要堅持到底,信心的本身就是一個冒險,成功或失敗是一個人的信仰成熟與人生功課。

齊克果另一則寓言,說:一個人所訓練的一群鵝每主日都會來到教會聆聽牧師的訊息,講道的內容都是說到飛行的好處與奇妙,只要飛起來就可以到想去的地方,拜訪想要見的朋友。聚會結束之後,這群鵝就嘎嘎地阿們,然後離開教會,下主日再次來到教會,聆聽牧師所說飛行的奧妙。而這些鵝所沒有做的是:沒有拍打翅膀起飛。你覺得這群鵝為什麼沒有做呢?被動式的「聽」是容易的、安全的、舒適的,積極主動式地「體驗」則是需要勇氣,是一種冒險。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指出:〝勇氣總是包含一種冒險,這種冒險或者失去自我而變成整體事物中之一物,或者是在空虛的自我相關中失去自己的世界,但是,勇氣還有另一種冒險,這種冒險是不願意世界被喪失,而願意體驗世界那個永恆、絕對與無限的根源本身,有著這種冒險的勇氣就是接納「我們被那根源本身接納」這一事實的勇氣。這樣的勇氣成就一種信仰的超越,使得我們願意冒險用無限的熱情與終極的關懷來相信那個存在的根源,也使得我們把對命運和死亡的焦慮、對空虛和無意義的焦慮、對罪過和譴責的焦慮,給納入自身,在擔當它們的過程之中肯定自己。〞(存在的勇氣)

在「生之冒險」一書中,作者保羅‧杜尼耶(Paul Tournier)牧師,也是一位心理分析醫生,將冒險當成人類特有的本能,是每個人內心需要滿足的渴望,是人生創新求變的生命歷程。因此,從人類各項科技的發展演變、歷史上的革命創舉,一直到人性時常無法抗拒的賭博、藥癮,這些現象都是冒險心理的外在表現。對基督徒而言,上帝是一位最有創意的冒險家,祂創造天地、介入歷史與人相遇;不但如此,上帝最偉大的冒險之舉就是讓耶穌來到世上,為了愛的緣故祂付出重價、帶來一個邀請。

在我們的內心是否也有著這樣的本能、需求,接受這樣的邀請「生之冒險」,冒險地將自己投諸於「祂」、在生活每事上尋求祂的旨意與引導,並且冒險地跟隨祂而「拍打翅膀而飛」…
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牧師,在「何必上教會」(Church: Why Bother)一書中的前言提道一位約翰‧繆爾(John Muir)登北美黃杉(Douglas fir)頂端的事蹟:〝他是位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北美洲西部邊陲地帶最勇敢、最受人崇敬的探險家。1874年間,繆爾到鋸齒山脊尤巴河(Yuba)支流的山谷拜訪朋友。某個十二月天,太平洋上颳來一陣暴風雨,繆爾應該在此時乖乖地待在朋友家中,一個非常溫暖舒適的環境中,靜等暴風雨過去。然而,繆爾的想法卻與一般人不同,此時他卻到了一個極為危險之處,體會在暴風雨下的生命經歷,在一般人的想法,會認為繆爾是個傻子,竟拿自己的血肉之軀來抵擋大自然。結果是他平安返回他朋友所住之溫暖小木屋,與朋友分享此段奇妙的經歷。畢德生認為繆爾只是不願意作一個生命的旁觀者,而是期望與造物主面對面,體會生命中豐富的變化。〞(何必上教會)

在這生命旅程,我們是在尋找適當的避難所躲過風雨,還是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往後回看,我們反省生命;往前瞻望,我們活出生命」(齊克果)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掃羅的失敗

掃羅的失敗

曾昭瑞牧師

掃羅的名字是「求問」的意思,但是很可惜的是,掃羅雖然是以色列人的王,但是他並沒有在許多的事情上求問耶和華,他常常以自己的方式來面對人生。當他順利的時候,他會自己決定;而當他與上帝關係破壞後,想要再修補時,卻找不到方法。對掃羅而言,撒母耳是最有影響力的人,也是他與上帝的關係的一個重要橋樑。但是掃羅在登上王位後,卻與撒母耳關係絕裂,這也連帶影響了掃羅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因為掃羅從來不是一個能夠自己與上帝建立正確互動的一個人。失去了撒母耳的協助,掃羅就失去了上帝與他同在的有力證明。在舊約,一個王沒有上帝的同在,幾乎就是失敗的同義詞。

掃羅的失敗,不單單是他個人的失敗,也是以色列人要求立王這種信念的失敗。以色列人經過長期士師的治理,國家一直沒有形成,致使他們受到亞瑪力人、非利士人、亞捫人的侵擾。以色列人慢慢的相信,自己沒有辦法對抗外力,是因為缺少一個王來治理他們,如果有一個王能夠治理、團結、指揮他們,以色列人必然有能力來抵擋這些外力。在這種心態下,掃羅成了以色列人的第一任王。事實上,掃羅一開始表現的很不錯,他取得了對亞捫人的勝利(撒上十一),之後又打敗宿敵非利士人(撒上十三、十四),以色列人控制了整個中央山地,以色列人的安全得到了空前的保障。

我們可以這樣說,掃羅在位的整個時間,大多數的精力都放在戰爭之中,而掃羅也像以前的士師們一樣,是以舊式的「靈力」的英雄身份興起的,他有上帝的同在,當掃羅被認為有上帝的同在時,就吸引許多人來跟從他。這證明了他是上帝的戰士領袖,是祂所「指定」的人。掃羅的失敗也是因為他失去了「靈力」,當他與撒母耳絕裂時,上帝的同在已經轉移到大衛的身上了。掃羅對於這一點也相當的敏感,他意識到,他的王位即將不保,於是他對大衛百般的追殺。

一開始掃羅是成功的,但是他的失敗卻是全盤的,以色列人後來的情況幾乎比任何一個時期都壞。以色列人在基利波的潰敗,使自己落入非利士人之手,因為非利士人乘勝追擊,把他們在掃羅登基之前所佔領的土地都收回了,以色列人失去了中央山地,國土被分割成南北兩地,最慘的是,掃羅的三個兒子被殺,而掃羅自己也因重傷而伏刀自盡了,非利士人找著掃羅的屍體,把他的頭砍下,連同他兒子們的屍體,一同釘在伯善的城牆上。後來,還是基列雅比的居民,感於掃羅從前對自己的恩惠,冒險去把這些屍體取下來。

此時的以色列似乎是絕望了,以色列人的第一個王,卻是落得如此失敗的下場。以色列人要求立王來改變自己民族命運的信念受到空前嚴重的打擊,掃羅家族的菁英全部戰死,以色列人失去了中央山地的控制權,國土遭到南北分割,以色列人陷入無人領導的真空狀態,面臨被各個擊破,甚至發生滅族亡種的可能。但是非利士人並沒有馬上採取進一步的行動,這使得以色列人有了喘息的空間,很快的她便立即捲土重來,在數年內,以令人難以致信的速度成為了巴勒斯丁與敘利亞最前進的國家,而這是另一個王,大衛的成績。

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免疫 (Immune)

免疫 (Immune)
蔡茂堂牧師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生命的世界是個殺戮戰場,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對於一個生物而言,它的生存環境可能是另外一個生命的體內環境。這種寄生的關係常常會造成被寄生者的疾病,甚至死亡。因此,被寄生之宿主生命為了保護自己,免於疾病或是死亡,會在自己的身體中,設下層層的防衛體系,來阻檔外來寄生生命的入侵,或是對於入侵者加以消滅,以保持自己生命的健康。

這個防衛體系,從最原始單細胞生命的半透性細胞膜,形成細胞內部環境與外在環境之間的阻隔(barrier)開始,一直到最複雜的有頜脊椎動物(jawed vertebrate)的防衛體系為止,可以分為防止入侵的阻隔體系(barrier system),真核生物(eukaryote)就具有的固有免疫體系(innate immune system),以及有頜脊椎動物的適應防衛體系(adaptive immune system)。人類的防衛體系,就包含了上述三大體系在內。我們的皮膚是保護身體免於被外來異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表皮層有二、三十層已經死亡的扁平麟狀角質細胞(flat squamous keratinocyte)彼此很緊密的連結在一起,除非有外傷破壞這個保護膜的完整性,否則異物是無法侵入的。但是人類為了維持生命,必須從環境得到養分與氧氣,也必須將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排出到環境,就必須另外有一個區域,是以黏膜(mucosa)來做阻隔。黏膜的阻隔能力,就不像表皮細胞那麼嚴密,因此,消化系統與呼吸系統的黏膜表面,都會再分泌一層黏液,以增強其阻隔力。我們的呼吸系統與外界最接近的鼻子,就有很多鼻毛,先將空氣中大顆粒的異物過濾,鼻腔裡面還有彎彎曲曲的鼻岬骨,造成吸入空氣在鼻腔中形成亂流,提高異物被過濾的機會,呼吸道的黏膜細胞表面佈滿微纖毛,所有微纖毛都朝向鼻孔的方向擺動,將被黏在黏膜表面黏液中的入侵異物掃出去,大部份的異物與黏液就一起被掃到喉咽交會處,被嚥入胃裡面。在胃裡面所分泌的胃酸就把所有的入侵生物殺死了。呼吸道的黏膜層也有很敏感的神經系統,一有異物入侵,就會產生噴嚏或咳嗽的反應,用強有力的氣壓,將這些異物排出體外。我們的泌尿系統,則是在排尿時,膀胱用大水沖龍王廟的方法,將入侵的生物沖到體外去。我們的皮膚與黏膜,也都會分泌一些有殺菌效力的分泌物,將附著於其表面的微生物殺死。另外,我們的大腸,則住滿了對於我們的身體有益無害的共生菌,這些共生菌為了自己的生存,也會將外來入侵的致病菌排擠。

當外來入侵的微生物,躲過了上述的層層阻隔,而終於侵入體內之後,我們身體就會動員第二道防衛體系,也就是比較沒有辨別力與學習力的一般性、即刻性防衛體系。這包括我們身體裡面到處巡邏的巨噬細胞(macrophage),他們一見到這些入侵的異物,二話不說就一口將他吞下去。被入侵地區的細胞,也會立刻拉警報,釋放出發炎化學物質,使得該地區產生紅腫熱痛的現象,吸引更多的巨噬細胞與白血球集中到這個地區來圍勦這些入侵者。我們的血清中有一連串的小蛋白質,稱為補體(complements),會被發炎訊息所吸引群集,依附在入侵微生物的表面,並且啟動一連串的活化作用,最後形成一個尖銳的圓柱,刺破該微生物之細胞膜,使其爆裂而死亡。這一道防衛體系是所有的真核生物都具備的能力,被稱為固有免疫體系。

如果入侵的微生物還是躲過第二道防衛體系的追殺,我們的身體就會動員第三道防衛體系,這是最進步的防衛體系,它的啟動最慢,但是對於入侵微生物之辨識力最強,可以集中攻擊該微生物,而不會殃及無辜,而且會將這些識別力保存在記憶細胞的基因裡面,下次再有同類微生物膽敢入侵,這些有案在檔的微生物會立刻引起很快、很激烈、很有效的反制動作,將再度入侵者在最短時間內完全殲滅。這個體系被稱為適應免疫體系(adaptive immune system)。我們的醫學界就利用這個特殊的適應免疫體系而發展出各種疫苗。

感謝上帝的恩典,賞賜給我們這麼完備的三層防衛體系,讓我們可以平安健康的生活。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母愛 (Mothering Love)

母愛 (Mothering Love)
蔡茂堂牧師

母愛是我們在大自然中到處可以觀察到的現象。近日新聞報導,在宜蘭頭城農場,有剛孵育幼鳥的藍鵲,為了保護幼鳥而奮不顧身,攻擊過度貼近鳥巢的遊客。農場主人在藍鵲鳥巢附近,掛上〝殺很大—小心鳥友〞的警示標語,以提醒遊客,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動物學家、人類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一直很有興趣,想要解開有關母愛現象的謎底。到底這是經由環境學習的影響,還是經由生物基因的遺傳?

根據最近的研究報告,母愛對於兒女的身心靈健康與人格行為都有很重大的影響。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生物學家香檳(Frances Champagne)的研究指出,母親的母愛行為會傳給她的女兒。如果母親常常擁抱女兒,這位女兒將來長大生子之後,也會常常擁抱她自己的女兒。就像以西結16章44節所說的:母親怎樣,女兒也怎樣。香檳與她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盼望能夠釐清這個女兒如同母親的現象,是經由基因遺傳,或是經由環境影響。她研究的結果顯示,母親的行為,會影響女兒某些基因的表現,進而影響女兒的體內荷爾蒙,以及其將來的母愛行為表現。因此,過去一直在學者之間爭辯不休的自然或養育(nature nurture debate)的議題已經成為歷史了。養育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基因的表現,再經由荷爾蒙而影響下一代的行為表現。繯境與基因之間呈動態互動的關係。這種現象稱為〝表觀基因原則〞(epigenetics)。

香檳與她的研究團隊觀察母老鼠對於她所生的小老鼠表現出來的母愛行為。有些母老鼠會發很多時間去舌舔以及梳理小老鼠的毛髮,有些母老鼠則比較不會做這些動作。他們研究比較這兩組小老鼠的基因表現,那些比較少被母老鼠舌舔與梳理毛髮的小老鼠的某些基因,會發生甲基化(methylation)的現象。這些被甲基化的基因,就無法被轉錄(transcription)成為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再進一步在細胞質中被轉譯(translation)成為有各種功能的蛋白質,包括:會引起母愛行為的雌性激素(estrogen)與催產激素(oxytocin)。這些雌小老鼠在長大之後,懷孕生出下一代的小老鼠時,由於雌性激素與催產激素的缺乏,就無法表現出舌舔或梳理下一代小老鼠的母愛行為了。

如此,母老鼠的母愛行為,就經由〝表觀基因原則〞而代代相傳下去了。香檳與她的研究團隊將比較不會舌舔或梳理小老鼠的母老鼠所生出的小老鼠分成兩組。一組由這隻母老鼠繼續乳養,另外一組則轉交給比較會舌舔或梳理小老鼠的母老鼠來乳養。結果這些第二代的小老鼠長大以後的母愛行為,是會依照他們養母的母愛行為,而不是照他們生母的母愛行為來表現。

出生時母親對於子女的母愛行為表現是很錯綜複雜的,香檳與她的研究團隊所研究的只是其中有關愛撫與觸摸的部份。我們相信,上帝賞賜給每一位母親,有足夠的智慧與愛心,知道並且願意做出各種母愛的行為,給子女帶來身心靈的健康,以及可以代代相傳的愛心行為與互動。每一位敬畏上帝的母親,在知道自己已經懷有身孕之後,會不停的替肚子裡的胎兒禱告,會注意自己的生活起居以及飲食運動的習慣,來為胎兒預備一個最為理想的成長環境。在新生兒出生之後,母親除了按時餵奶與換尿布之外,會常常將新生兒抱在自己的胸前,唱歌給他聽,說故事給他聽,以慈愛的眼神注視著他的眼睛,逗他笑與逗他玩。相信這些母愛的動作都與新生兒的身心靈健康成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感謝上帝的恩典,賞賜給我們每一個人一個如此疼愛我們,褓抱我們的母親或是養母,我們才有我們今天的生命。

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

皮膚 (Integument)

皮膚 (Integument)
蔡茂堂牧師

皮膚(skin)是我們身體最大的器官。它的面積最大,約有兩米平方。它的重量也最重,佔體重的百分之七,約是五公斤左右。它含有全身約三分之一的血量。它貯存全身五分之四的脂肪。我們的皮膚系統除了表皮(epidermis)以外,還包括了真皮(dermis),以及皮下組織(hypodermis)。在這三層組織當中,還埋藏了毛髮、脂腺、汗腺、微血管、以及末梢神經的各種受器(receptor)。

皮膚對身體最大的功能是保護身體,免於受到來自環境的侵襲與傷害。皮膚覆蓋我們全部的身體,成為我們身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的界線(boundary)。來自外在環境的物理侵襲,包括:磨擦、重壓、拉扯、穿刺、切割等,我們的皮膚總是首當其衝。表皮的最外層是由25-30層已經死亡的扁平鱗狀細胞緊密的連結成完整的一片薄膜,稱為角質層(stratum corneum)。角質層細胞裡面含有堅韌的角質(keratin),具有抵抗摩擦,防水滲透,以及抗菌入侵的功能。老化的角質層細胞會不斷的從身體表面剝落,再由基底層(stratum basale)不斷分裂增殖的角質細胞(keratinocyte)往外推送補充。基底層除了角質細胞之外,還含有8%的黑素細胞(melanocyte),它負責製造黑色素(melanin),傳送到位於其上方的角質細胞內。當有害的紫外線(ultraviolet light) 射入皮膚時,這些黑色素會移位到角質細胞核的近光區,將這些紫外線吸收,以免角質細胞的細胞核,因為紫外線的刺激,而產生致癌的變化。基底層除了90%的角質細胞以及8%的黑素細胞之外,還含有1%的默克細胞(Merker cell),默克細胞與傳導輕觸覺的知覺神經末梢相連,將來自環境接觸到皮膚的異物資訊快速送到大腦,好讓大腦及時啟動適當的反應措施。當這個來自環境的異物不是你所熟悉或歡迎的東西,你會採取斷然的攻擊或逃避反應(fight or flight)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另外還有最後1%的細胞是與細胞免疫有關的朗格漢細胞(Langerhans cell),這些細胞是屬於巨噬細胞(macrophage),他們會與T型淋巴球合作,將入侵的細菌與微生物消滅,以防止他們更深的侵入體內。表皮層完全不含任何的血管。

在表皮層的下面與其緊密相連的是真皮層(dermis)。真皮層可以再區分為佔約1/5厚度的乳突真皮(papillary dermis),以及佔約4/5厚度的網狀真皮(reticular dermis)。乳突真皮呈指狀突起,與表皮的基底層有廣大而緊密的接觸。乳突真皮的微血管將養分與氧氣充分的供應基底層的細胞,以維持他們的生命與活力。乳突真皮還有自由神經末梢(free nerve endings),把痛覺快速傳往大腦,以動員全身採取適當的防衛反應。除了自由神經末梢之外,乳突真皮還有一種稱為麥氏微粒(Meissner’s corpuscle)的神經末梢受器。這個受器由神經末梢迂迴繞行在一些扁平的支持細胞所組成。他們遍佈全身,對於輕微的接觸特別敏感,除了保護身體之外,他們特別密集的分佈在情慾區(erogenous zone)的皮膚,例如:指尖、手心、腳底、臉龐、嘴唇、舌頭、乳房等等。

麥氏微粒對於我們享受兩情相悅的肌膚之親具有很重要的功能。網狀真皮含有很豐富並且交叉分佈的膠原纖維(collagen fiber)以及彈性纖維(elastin fiber)。這些纖維讓我們的皮膚可以對來自環境的外力拉扯具有足夠的張力(extensibility)[當外力拉扯時,皮膚可以具有展延性,而不會輕易的被扯破或拉開。]以及彈力(elasticity)[當拉扯的外力消失時,皮膚具有恢復原狀的能力,而不會因被拉扯展延而永久變形。]

除了上述表皮與真皮對於身體有各種保護作用之外,皮下層的脂肪可以貯存能源物質,以供緊急必要時維持生命,汗腺則有調整體溫的功能,脂腺的分泌物可以使表皮及毛髮保持柔軟溼潤,不會因為乾燥而容易斷裂,並且具有殺菌的功能。

感謝上帝,賞賜給我們這一件終身不會壞的保護層來保護我們的身體。上帝還賞賜給我們誡命與良心,以及屬靈的敏感性來保護我們的屬靈生命。讓我們存感恩的心,保守自己在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各種保護層當中。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排毒(Toxin Excretion)

排毒(Toxin Excretion)
蔡茂堂牧師



所有的生物都須要經由新陳代謝的過程,才能夠維持生物的生存與成長。新陳代謝包括該生物與環境之間物質與能量的交換與轉變。這些交換與轉變又可以分為同化合成(anabolism)與異化分解(catabolism)兩方面。同化合成是生物從外在環境中獲取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並且儲存能量的過程。異化分解是生物把自身的一部份物質加以分解,以釋放出能量,供生物進行各種功能以維持其生命。

就同化合成的角度來看,有些生物可以從外在環境攝取無機物質,經由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製造其生存所須要的有機物質,並儲存能量,例如:大部份的綠色植物,稱為光合自養性生物(photoautotroph)。另外有些生物,則可以從外在環境的無機物氧化過程而獲取能量,並製造他本身所須要的有機物質,像硝化細菌,稱為化學自養性生物(chemoautotroph)。他們是生態食物鏈中的生產者。動物或是寄生、腐生的菌類,則須要依靠從外在環境中,攝取有機物質,來製造本身所須要的生命物質或儲存能量,就稱為異養型生物(heterotroph)。少數生物,如紅螺菌,則是在環境找不到有機物時,能夠用光合作用自養,當環境中存在有機物質時,則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自己生命的須求,稱為兼性營養型生物(combined auto-heterotroph)。

就異化分解的角度來看,大多數的動物與植物,必須不停的從外在環境取得氧氣的供應,才能分解體內的有機物質,釋放出能量,維持其生存所須各種功能的運行,稱為需氧型代謝(aerobic metabolism)。乳酸菌與少數寄生蟲,可以在無氧的情況之下,將體內的有機物質分解,以產生能量,稱為厭氧型代謝(anaerobic metabolism)。酵母菌則是在有氧環境之下,可以進行需氧型代謝,但是在缺氧環境之下,也可以進行厭氧型代謝,算是兼性代謝(combined aerobic-anaerobic metabolism)。

生物在異化分解的過程中,醣類與脂肪的分解,最後所產生的廢物是水與二氧化碳,可以從肺部或是皮膚蒸發而排到環境之中。但是由蛋白質與核酸被分解而產生的廢物,則是含有氮的有機分子,不能經由肺部或是皮膚而蒸發,而是溶於體液的水中,再經由各種排泄器官而排出體外。含氮的有機分子可以分為下列三種:氨(ammonia)、尿素(urea)、以及尿酸(uric acid)。

這三種含氮有機分子當中,氨的毒性最強,水中的溶解度最高,一公克的氨就須要300-500毫升的水才能排出體外。因此,這是水中生物較常使用的排泄方法。尿素的毒性較氨為輕,其溶解度較低,一公克的尿素約須使用50毫升的水來能排出體外。在陸上行動的動物大部份是使用尿素的途徑來排毒。飛鳥、昆蟲等則是使用毒性最低的尿酸來排毒,尿酸幾乎是不溶於水,有時甚至是以白色結晶的方式排出。

從屬靈的角度來看,由於教會中的弟兄姐妹都是蒙恩的罪人,因此,在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過成當中,也會由於彼此之間的摩擦與誤會,而產生或多或少的傷害與傷痛。這些傷害與傷痛,如果沒有妥善的處理與排除,則可能在我們的心靈中或是彼此的互動中,逐漸轉變為怨懟與苦毒(bitterness)。這些苦毒如果不排出體外,會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甚至在我們的言行關係中,突然冒出讓人無法預料的爆發性衝突,或是成為彼此間互動的冷淡與隔閡。心中懷有怨懟與苦毒的人,自己的心情也會被這些苦毒所影響而失去快樂與平安。
保羅說: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或作:陰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弗4:31)。讓我們在神面省察,也求神幫助我們,除去個人或彼此間一切的苦毒。

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換心(Heart Transplantation)

換心(Heart Transplantation)
蔡茂堂牧師

上帝為我們每個人預備了一個心臟。我們在母親肚子裡第十八天,心臟就成形了。第二十一天,心臟就開始起跳,將我們的血液送往全身各處。心臟就這樣日夜不停的,每分鐘跳約72次,送出約五公升的血液。我們的心臟每天跳約十萬次,每年跳約三千七百萬次。如果我們活到七十歲,我們的心臟就忠心的跳了二十六億次。當我們的心臟停止跳動的一刻,也是醫師宣告我們離世的一刻。

心臟如果生病了,我們就無法正常的生活與工作。心臟病如果無法有效的治療,最後就會導致死亡。對於無法治療瀕於死亡的患者,外科醫師就考慮是否有換心之可能。換心也稱為心臟移植(cardiac transplantation)。醫學史上人類的第一次換心手術是在1964年1月23日舉行,是由哈蔕醫師(Dr. James D. Hardy),在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Medical Center)將一顆取自黑猩猩的心臟,移植到一個瀕死病人胸腔,這個心臟在移植之後只跳了九十分鐘就壽終正寢了。第一次將心臟從一個人移植到另外一個人身上的手術,是在1967年12月由巴納醫師(Dr. Christiaan Barnard)在南非格魯特殊爾醫院(Groote Schuur Hospital)所完成。捐心者名叫達瓦(Denise Darvall),因車禍被判為腦死,受心者名叫瓦施坎斯基(Louis Washkansky),他在接受換心手術後又多活了十八天,才因為肺炎過世。到2007年底為止,換心之後活得最長的是修斯曼(Tony Huesman),他於1978年20歲時因為感染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而導致心臟衰竭。換心手術是由美國心臟移植早期拓荒者森威醫師(Dr. Normaqn Shumway),在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所進行的。

在人類歷史記載中最早提到換心手術的,是記於列子湯問。神醫扁鵲為了改善他的兩個病人,魯國的公扈以及趙國的齊嬰,個性上的缺點,而建議他們交換心臟。沒想到換心之後,他們就跑到另外一個人的家裡去了,卻被另外一個人的老婆所拒絕接受,而鬧上公堂,經扁鵲說明才下幕。我們如果不討論這個有關神醫扁鵲傳說的史實性,單就這個故事的情節,讓我們知道,華人很早認為心臟與人格有密切的關係。

根據先知以西結從上帝所領受的啟示,〝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結36:26)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上帝要為以色列人進行的一個換心手術。上帝要將以色列人已經完全硬化、不能跳動的石心移走,換上一個柔軟可以跳動的新心。

保羅也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2:20)這也可以從換心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在決志信主的時候,經歷了來自聖靈的重生(約3:7-8),願意將舊人與邪情私慾與基督同釘於十字架上(羅6:6;加5:24)。換心手術的過程,捐心者要願意讓他的心臟被取出來,他也因此而接受死亡的結局。受心者也必須同意先將他那個已經壞掉、瀕於死亡的心臟被取出來,然後才能夠將捐心者,那顆健康的心臟移植進去受心者的胸腔。願意接受主耶穌的心成為我們的心(腓2:5)。受心者在接受心臟移植以後,要終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immunosuppressive medicine),他的身體才不會將這顆移植進去的心臟排斥。我們也是須要一生聽從聖靈的聲音,才能不將主耶穌的心排斥。從今以後,不再是那個生病的心,在我裡面跳動,而是主耶穌那充滿愛的心,在我的身體裡面跳動。使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有主耶穌基督的樣式,能夠活出榮耀上帝的生活。

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

黑人靈歌 (Black Spirituals)

黑人靈歌 (Black Spirituals)
蔡茂堂牧師

黑人靈歌(Black Spirituals)是美國歷史中最黑暗的黑奴制度下,所產生最閃耀的靈性遺產。美國的黑奴制度從1619年在維吉尼亞州雅各鎮 (Jamestown, Virginia),第一批二十位來自非洲的黑人,被出售為奴隸展開歷史的一頁。1661年維吉尼亞州法律規定來自非洲的黑人,可以終生為奴。1787年美國聯邦政府確認,來自非洲的黑奴,只具有五分之三的人性。從此,來自非洲的黑人,被1607年來自歐洲的白人視為次人類,並不具有任何的人權,也不受到法律的任何何保護。
這個黑奴制度所記錄的,是從非洲西海岸被歐洲船長所擄獲的黑人的悲慘故事。他們的手腳被鐵鍊綑綁,成群的被擁塞在髒臭的船艙,漂洋過海,來到新大陸。他們被拉到奴隸市場的拍賣台上,從此妻離子散,音訊杳然。黑奴每天要在炙熱的太陽烤曬下,不停地工作十五到二十小時以上。如果稍顯疲累,就立刻受到主人無情的鞭打。如果膽敢對主人稍微反抗,就馬上被私刑處死。他們辛苦工作,卻常常三餐不繼、衣不蔽體。他們的孩子無法接受教育,他們的女人,還要常常成為男主人洩慾的工具,不幸因而懷孕,所生下來的混血兒,又被棄如敝屣。

這些黑奴既不識字,也沒有上教堂聽福音的機會。他們的主人,週間虐待黑奴,週日就西裝革履的上教堂敬拜上帝。這當中,有一些主人,稍微受到聖經中有關愛的教導所感動,開始願意讓黑奴,也認識創造宇宙的上帝。當代教會對於聖經的詮釋,認為黑奴是源自於挪亞對於迦南的咒詛(創9:25),同時還用使徒彼得對羅馬奴隸的勸告(彼前2:18),來要求黑奴,對於主人,應當百依百順,才能得到上帝的祝福。在基督裡得釋放與自由(加5:1)的信息,被解讀為誠心相信的黑奴,他們的靈魂將被耶穌基督十架所流寶血,從罪惡的綑綁中得釋放,並且能夠得到,來自復活的主所賞賜的愛來服侍主人。但是,這些認字不多、拼字不準的黑奴,從他們站在教堂門外所聽見的隻字片語,卻慢慢的將他們自己,對於聖經所記載上帝的一知半解,以及他們生命中所經歷那悲慘的遭遇,加上他們,來自非洲西岸的音樂天份,結合成為一首首的黑人靈歌。每當夜幕低垂、繁星高掛天際,這些黑奴拖著疲憊的身軀,想念被活生生拆散的家人,不知被賣到何處浪迹,看到自己的身體,佈滿被主人鞭打所留下的疤痕遺跡,聽到一些逃到北方,獲得自由的黑奴所傳來的盼望信息,禁不住流出清淚滴滴,低聲吟唱出自己所編出的靈歌曲曲,飄向暗夜的黑漆,成為內心誠懇的禱祈,獻給看不見的上帝。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開始,展開解放黑奴的慘烈戰役。當戰場逐漸逼近黑奴所居住的南方土地,一些黑奴有機會趁著戰亂逃離農莊,逃到北軍的營房,卻把自己陷入在大砲子彈、在身旁亂飛的恐怖戰場,心中充滿恐懼徬徨,那首描述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踏過約旦河水的黑人靈歌〝踩入河水〞(Wade in the Water)帶給他們心中很大的鼓勵與力量。有一位勇敢的女黑奴哈利土曼(Harriet Tubman),憑著一股追求自由的意志,逃出南方,到達自由的北方。但是,她卻似乎聽到上帝,當年對摩西的呼召一樣,每年都設法潛回她曾經為奴的南方,十年當中,出入南方十九趟,救出黑奴三百人以上。她被稱為〝摩西〞,那首有名的「下去吧!摩西」(Go Down, Moses),成為許多黑奴可以得到釋放的盼望。但是,在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黑奴完全被解放之前,有許多黑奴並沒有得到,逃離南方為奴之地的機會,他們的苦難似乎永無止境,但是他們的心靈,卻從另外一首黑人靈歌得到安慰與寧靜。這一首黑人靈歌,就是〝你是否在場?〞(Were You There?)。他們從主耶穌基督,所遭遇的極端殘酷的十架酷刑,以及死後復活的故事中,知道主耶穌基督親身經歷,像他們一樣的苦難。他們相信在困境中,他們是與主耶穌同受苦難。他們相信,主耶穌會明白並且瞭解,他們心中極度的憂傷。主耶穌的死裡復活,也給他們帶來無限的盼望。

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從洗革拉到比梭溪

從洗革拉到比梭溪
曾昭瑞牧師

大衛率領自己的人馬,回到根據地洗革拉,從亞弗到先革拉的距離剛好接近一百公里,大衛的人馬,很顯然不容易在一天內走完這樣的路程。事實上從亞弗撤下來的大衛沒有什麼理由需要拼命趕路,相反地他們避開一場刀劍之災,提前可以回到家園與親人團聚,心情應該是愉快又輕鬆的。可以想見在這種心情底下,他們有時間可以用散步的態度一路走回來。

只是在大衛還在路上的時候,亞瑪力人已經侵入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燒,擄了城內的婦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並且都帶著走了。關於亞瑪力人,耶和華曾吩咐掃羅去擊打亞瑪力人,把他們滅盡殺絕,報復他們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攻擊以色列人的惡行。但是掃羅和百姓因憐惜上好的牛羊,不肯滅絕,以致他被上帝棄絕。後來撒母耳把亞瑪力人的王亞甲殺死,這不等於說亞瑪力人消失了,只能說當時的亞瑪力人已無力在正面上與以色列人正面對抗,當以色列人逐漸興起時,亞瑪力人的生存空間就受到了相對的擠壓。事實上像亞瑪力人這種游牧民族,他們一直到王國時期才逐漸消失,因為南地的貿易完全被王國所控制,使他們再無立足之地。

亞瑪力人能輕易地攻破洗革拉,最重要的原因是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去了亞弗。所以他們來到洗革拉,如入無人之境,留在那裡的都是一些老弱婦孺。亞瑪力人很容易就控制了這座城,他們一把火把城燒了,擄了城內的婦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這是上帝的憐憫大衛,游牧民族在擄掠城鎮的時候,他們要的是財物和糧食,不是人丁,所以他們的習慣,是不論大小,一律殺光。也許是因為進攻洗革拉時意外的順利,沒有受到抵抗,讓亞瑪力人不動一刀一槍就拿下這座城,致使他們決定把城裡的人統統擄走。也有可能當時亞瑪力人缺乏奴僕,不然這些婦孺將成為累贅。

遊牧民族的行蹤飄移不定,這群入侵者攻破洗之後,沒有人料到他們會往那裡去,事實上大衛出去追擊時,也完全不知道該往那裡走,只能盲目地追趕,越過了比梭溪。這個時候,在田野間遇到了一個生病的埃及人,或許大衛的直覺非常敏銳吧!從他過去軍旅生涯的經驗中,他知道軍隊在外出需要情報、嚮導,才能有效地打勝仗。沒有可靠的情報、嚮導,一群人在曠野中,很難去追擊亞瑪力人。

這個埃及人出現在比梭溪的田野,本是就是一個不尋常的訊號,埃及人不應該獨自一個人出現在此地。於是大衛下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停下追擊的腳步,來照顧這個埃及人。這件事需要相當大的決斷力,因為很可能這個埃及人根本無法提供任何有效的情報,救他只是浪費時間,而這個停下來的動作,極可能讓他們錯失追上敵人的最後一絲機會;但另一方,一但這個埃及人與敵人有任何關聯,大衛馬上就可以獲得重要的情報。於是大衛在此刻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停留下來,並且等候這個埃及人恢復。果然這個埃及少年人提供了大衛所需要的重要情報,讓大衛可以停止在曠野中盲目地追擊,轉為目標明確地直撲亞瑪力人而去,及時地在緊要關頭,出奇不意地突擊了亞瑪力人,以寡擊眾,取得了重大的戰果。這個勝利不但得以救回自己的家人,並且獲得了大量財富,得以用來結交猶大南方的以色列人,這些人後來一直都是大衛王朝最有力的支持者,大衛就是在他們的支持下,在希伯崙再次受膏登基為王的。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呼吸禱告 (Breathing Prayer)

呼吸禱告 (Breathing Prayer)
蔡茂堂牧師

我們的主耶穌在世上所吐出的最後一口氣是向上帝的一個禱告。「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說了這話,氣就斷了。」(路23:46)主耶穌在復活之後、升天之前,在門徒所聚集、因為害怕而大門緊閉的房間裡面,向十個門徒顯現,願他們平安,並且向他們吹了一口氣,將聖靈賜給他們,並且要差派他們到普天下,去完成上帝差派主耶穌到世上來所要完成的赦罪救贖的大功(路20:21-23)。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呼吸與聖靈、禱告之間是有很密切的關係。

在聖經的用語當中,描述聖靈所用的希伯來文是(xwr)[ruah],希臘文則是(pneu¥ma)[pneuma],這兩個字同時都含有聖靈與氣息或是風的意思。這個來自上帝的氣息或風或靈,是可以給人類帶來生命的。創世記第二章7節,記載耶和華創造人類始祖亞當的過程,是這樣的:耶和華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人類的生命是由來自大地母親的物質土壤,以及來自天父上帝在他鼻孔裡,所吹的那第一口生命氣息的結合而誕生的。在以西結書37章,我們讀到上帝的靈帶領以西結,前往遍滿枯乾骸骨的平原中。耶和華將氣息吹在這些骸骨上面。讓以西結吃驚的是這些已經枯乾的骸骨,居然又長出筋與肉,並且包上皮膚,然後就有風(或氣息)來自四方,這些枯乾的骸骨就重新獲得新生命,並且成為極大的軍隊。由此可見,神的靈或氣息是可以給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生命。

主後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受洗成為基督徒,並且頒佈米蘭勒令(Edict of Milan),停止對基督徒的政治迫害,結果是大量的百姓擁入教會,接受洗禮皈依基督,但是在他們的思想與行為上面,卻沒有被基督的愛所轉化,造成教會世俗化。許多敬虔的基督徒,選擇離開已經世俗化的教會與城市,遁往沙漠中去建造修道院,在那裡尋求討神喜悅的屬靈生活。這些修道士當中,有一部份逃往埃及的沙漠。他們強調沉思默想上帝在聖經中話語(meditation on God’s words in the scriptures)的操練。他們所留給我們許多屬靈遺產當中的一個,就是效法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後一口氣是向上帝的禱告,而發展出所謂的〝呼吸禱告〞(breathing prayer)。將聖經中很簡短的經文作為禱詞,與自己緩慢的呼吸相配合,而反覆默禱。他們認為,這樣的禱告,正是可以避免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六章七節中教導門徒,所要避免的禱告:「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沙漠教父所留下來許多呼吸禱告詞當中,最為有名的是〝Kyrie Eleison〞(Lord, have mercy),這一句非常短的禱詞,有人認為是來自在主耶穌所說的一個有關禱告的比喻。有兩個人到聖殿中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他是站在那裡,沾沾自喜的向上帝述說他的宗教儀式行為表現,還趁機會在上帝面前數落同來聖殿禱告的一位稅吏。至於那一位稅吏,則是不敢前來,遠遠站著、低頭垂胸,向上帝輕聲訴說他那很簡短的禱告: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沙漠教父就將這句簡短的禱告詞更加簡化,成為只有兩個字的禱詞:主啊!施恩!

我們的呼吸可以再分為三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吸氣,第二個動作是在吸氣之後的一個極為短暫的屏息,第三個動作則是呼氣。當我們吸氣時,是把上帝所創造新鮮空氣中的氧氣吸入我們的身體裡面。然後,就是一小段完全沒有動作的靜默,接著是把我們身體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吐出來。因此,埃及沙漠教父就從聖經找出許多簡短的經文,前半句是描述上帝的恩典,我們用吸氣來領受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各種恩典,然後,我們給自己一小段靜默的時空,來默想與享受上帝的這些恩典,接著是呼氣時,把我們心靈中的一切欠缺與困難,都傾訴在上帝的面前。有人也用這種呼吸禱告的方法來唸詩篇23篇。

但願在忙碌生活中的我們,也可以從埃及沙漠教父所遺留下來的呼吸禱告中,學習用這個方法來親近主,並且操練上帝的同在。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營養 (Nutrition)

營養 (Nutrition)
蔡茂堂 牧師

上帝所創造的生命,從單細胞的阿米巴,到萬物之靈的人類,都須要從周遭的環境,獲取生存所必須的養分(nutrition)與氧氣(oxygen),才能夠產生元氣(energy)以進行生命現象的各種功能;並且吸收元素 (elements) 以進行細胞本身的修補與成長。養分的攝取是由消化系統,一條彎彎折疊的管狀器官(tube organ)來負責,氧氣的吸入則是由呼吸系統的複雜分叉的囊狀器官 (sac organ) 來負責。管狀器官有一個與體外相通的入口,負責由環境攝取食物,然後食物通過這條消化管,其所含之養份被消化與吸收,最後,無法消化吸收的殘渣,以及消化管所產生的廢物,則由消化管的另一端出口排出體外,這是一個很有效率,單向進行的分解吸收線(disassembly assimilation line)。呼吸系統的囊狀器官,則是從環境吸入新鮮空氣的入口,以及將體內所產生廢氣排出的出口,是相同的。因此,在這個複雜分叉的囊狀器官中,氣體的流動是雙向循環的。

元氣(energy)的獲得方法可以分為三種。化學營養生物(chemotrophs)可以從環境中的無機化學反應攝取能量,大部份的化學營養生物是屬於細菌類。光合營養生物 (phototrophs)則是可以把太陽光所含的能量,經過光合化學反應,儲存於糖分或是其他的有機化合物,大部份的光合營養生物是屬於植物類。異體營養生物(heterotrophs)則須要從環境攝取食物,經由消化作用將其分解吸收,再運用從呼吸系統取得的氧氣,進行氧化作用,將食物中所含的能量釋出。

異體營養生物從環境獲取食物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單細胞生物會向食物顆粒伸出偽足(pseudopod),將食物顆粒包到細胞內,形成液泡(vacuole),再將消化酵素送入液泡中,將食物顆粒分解成養分,然後於吸取養分之後,液泡又移到細胞膜,打開液泡,將不能消化吸收的殘渣排到細胞外面。這種細胞內消化(intracellular digestion)稱為吞噬作用(Phogocytosis)。多細胞動物從環境獲取養分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蚜蟲(aphid)是將其口器刺穿宿主動物或植物的身體,直接吸取其體液中的養分。蚯蚓(earthworm)與白蟻 (termite)則可以從他們所生存其中的土壤或木頭中,分解並吸取養分。牡蠣(oyster)與河蚌(mussel)從水中濾取浮游微生物,加以分解並吸收其養分。鞗蟲(tapeworm)則寄生在動物的小腸中,把宿主動物小腸很辛苦已經消化分解好的養分,直接就吸收進去。大部份的動物,則是從環境攝取大塊的食物,經由消化系統的物理與化學作用,來將食物分解成養分,再將養分吸收進入體內。

為了讓這個很複雜的消化作用能夠順利進行,人類的消化系統與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須有很密切的協調互動關係。在人類的下視丘(hypothalamus)的外側區域(lateral),有一個饑餓中心,腹內側(ventromedial)則有一個飽足中心。食物的色香味,會直接影響我們的食慾。胃腸中充滿食物時,會經由迷走神經,回饋刺激腹內側下視丘而產生飽足感。當食糜(chime)從胃被推入十二指腸時,十二指腸璧會分泌膽囊收縮素(cholecystokinin),一方面讓膽囊收縮,以釋出膽汁,進入十二指腸,幫助脂肪的乳化(emulsification)與消化;另一方面,它也經由血液到達腦部,刺激飽足中心。當胃中沒有食物時,胃壁細胞會分泌一種〝生長激素釋放肽〞(ghrelin),除了會刺激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以外,也會刺激外側下視丘的饑餓中心。

主耶穌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可見人的生命所須要的,比物質的食物還要多。物質的食物是靠著神在創造宇宙時所說出的話,而產生的果實五穀菜蔬以及各種動物。以色列人在曠野,依靠耶和華所賞賜的嗎哪來維持生命,耶和華同時也說話,交待以色列人須要每天清晨太陽尚未出來之前,到營外收取嗎哪,而且只能收取自己一日所須的份量。但是以色列人還是有人不知感恩、順服,甚至抱怨要吃肉,以滿足口腹之慾,以致於遭致上帝的審判。但願我們每天清晨都能讀經、靈修,從上帝領取一天的屬靈嗎哪。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足夠收拾的恩典

足夠收拾的恩典
林文哲牧師

「五餅二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浮現我們腦海中的可能是一幅眾人群聚等候分餅,或耶穌虔誠祝禱;眾人希奇驚嘆用餐的壯觀景象。的確;增量式的神蹟總是讓人拍案叫絕,它的神奇之處在於超自然的量變結果,但是神蹟除了效果性的現象之外,目的在揭露真理的教導與信仰實踐的意義,在量增的表象中更富含質粹的超越性真理。

神蹟是上帝的作為,我們不只受神蹟景象的吸引,更要從神蹟中學習經驗上帝;尋思神蹟過程中所揭露的真理教訓。

1.超越自我憐恤眾人;概括承受被愛的需求
經文的開始提到「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這透露一件事情「五餅二魚」神蹟的不是某種既定情境過程中醞釀發生的結果,而是意料之外;臨時起意而行的神蹟。原來耶穌「聽見」一件事情而退出眾人;獨自到曠野,而且耶穌聽見的這件事讓他內心非常激動,需要一段獨處來平復情緒。從14章第一節讀來我們就知道耶穌聽見的事就是:施洗約翰被斬頭死於非命的事。施洗約翰與耶穌有親戚關係(路1:36),是耶穌的啟蒙老師,於公於私都有非常親密的關係。聽到他的死訊必定非常傷心,尤其是死於奸人讒言;身首異處;更教人情何以堪,耶穌受此打擊也不免情緒起伏,需要暫時避開眾人給自己一些喘息空間。

但是當眾人聽見;不知是聽見耶穌的去處或者聽見施洗約翰的死訊,又都擁到耶穌所在的野地來而耶穌「就憐憫他們,治好他們的病」。意思是耶穌並不因情緒低潮、對人性絶望而棄絶跟隨尋求他幫助的人。耶穌將自我的情緒挫折與心靈的創傷暫時擺下,關心;而且醫治跟隨而來的人心靈和肉體病痛。

愛人是一種美德,但是出於情感或意志來愛人仍嫌不夠,我們聽過「施比受更有福」;施愛予人與蒙神祝福好似一種因果關係,付出愛心的人擁有屬天的祝福,收受別人愛心者得到現實需求的供給,兩者之間各取所需,宛如互利互惠的共生結搆。基督對世人的愛與世人出於德行人情之愛不同之處在於耶穌視愛世人為一種責任,一種全然的承擔,這種愛的實踐不但沒有預期對方的回報,也沒有設定自我的前提。

2.收拾碎屑,恩典周全
耶穌的福音不只是心靈的力量也是供給肉體飽足的食糧。「五餅二魚」的神蹟不只玄妙神奇,祂也平凡實際,更重要的兩者都是生命所需,都是上帝靈恩彰顯,耶穌深知這點也設想周全,他憐恤眾人的疾病也供給生命所需食糧。所以當門徒建議耶穌解散眾人好讓大家用餐時耶穌嚴正的交代學生「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吃吧!」當學生面有難色表示只有五餅二魚時,耶穌很堅定的說:「拿過來給我。」然後拿餅對天祝謝。小量的物質食物滿足眾多飢餓的需求。

除了供給眾人吃飽,耶穌交代門徒收拾碎屑有12筐,(意謂12人份)正好供給12門徒所需。當耶穌教導眾人時門徒為餵飽眾人而焦急,當發放食物時門徒自己也餓著肚子,當眾人吃飽門徒收拾碎屑,這一切從人看來;做耶穌的門徒吃力不討好,一點好處也撈不到,然而這個神蹟中收集碎屑所的12筐正好為門徒取用,他們雖然較多付出較慢享用,但是他們不但臨場經驗神蹟也參與締造神蹟,除了見證「爆量」的神蹟,更享受收拾碎屑-「控量精準」額外的神蹟。

耶穌珍惜每一份得自上帝成就的祝福,也為那些同工的門徒留下最神奇或是神蹟最完美的部分,門徒不但經驗神蹟也參與締造神蹟,享受神蹟更享受額外的神蹟。這表示耶穌珍惜每一份得自上帝成就的祝福,也為那些同工的門徒留下最神奇或是神蹟最完美的部分。

結論
跟隨耶穌本不是一條易路,與主同工有時更常多犧牲付出,但是甘美在於我們能夠體驗平凡中有珍奇,零碎中有完整,更深刻的信仰而覺豐盛甘甜。

神蹟不在於玄妙驚異之處而在於平凡無奇卻意境深遠。耶穌為愛世人而降世為世人仰求而施捨耶穌不但行神蹟,祂本身就是「神蹟」,透過上帝的恩典我們其實早已領受諸多的神蹟,問題在於我們未嘗細數珍惜,或是將神蹟視為神奇炫惑的效果以致眼明心盲,更有甚者;濫解神蹟真義,以輕重貴賤計量得自上帝的神蹟,以致竊取上帝的榮耀誇示自我,不然就是好大喜功;輕忽「行在至微小」的微言大義。

南神的懇求與邀請
1. 南神一百三十餘年過往的歷史充分見證了上帝的神蹟,也讓我們更珍惜來自教會信徒的關心,在有限的資源以及經營上面臨的各項挑戰,我們更仰賴上帝帶領也迫切懇請教會一如過去關心;繼續成為南神屬靈與經營的伙伴。

2. 台南神學院是培養教會傳道人的學院;需要與眾教會共同分享上帝的恩典,也需要回應教會對傳教者的期待與需求,神學院與教會的關係猶如人體的頭腦與心臟,彼此需要也相互分享。

3. 南神邀請教會兄姐參與神學教育為台南神學院代禱,也需要得自教會的奉獻-金錢與人才(有志獻身)的支持,共同經歷上主奇妙的作為。

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使徒彼得與使女羅大的故事

使徒彼得與使女羅大的故事

林輝彥神學生

在使徒行傳中12:1-17中,是有關使徒彼得與使女羅大的故事。這個字在新約中出現13次(福音書6次,使徒行傳2次,加拉太書5次),都是指作服侍工作的年輕女子。這個字在四本福音書出現的地方,幾乎都是用在指那位在大祭司的庭院中,指認出彼得是與耶穌同伙的那個人(馬太26:69;馬可14:66, 69;路加22:56;約翰18:17)。很奇妙的,這個字在使徒行傳出現的另一個地方,也是與使徒身份的確認有關,記載在使徒行傳第16章。在這一章的前半,我們看到了另一個家庭教會在呂底亞的家中形成。16:16節描述一個使女在宣傳著保羅這一行人是上帝的僕人,向人們傳講得救的道路。但保羅這群人似乎對於這樣的傳講不勝其煩,他拒絕接受她傳講的信息,並不允許她再加以推廣。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的作者用了三次這樣類似的故事場景,用最微小的使女角色,能夠認出使徒的身份,但也都不被接受,被否認、被拒絕。

跟據勞委會的統計,台灣目前有合法引進的外籍勞工有超過30萬人,其中外籍幫傭和外籍監護工約12萬人,外籍監護工、外籍幫傭在台北市約有3萬人,推算台灣有10萬家庭聘請外籍監護工或外傭,台北市則有2萬多家庭與外籍監護工、外籍幫傭。在我們鄰近的國家菲律賓,是一個勞務輸出非常大量的國家,因為近幾十年經濟落後,就業機會減少,只能勞力向外輸出。在海外工作的菲律賓人有八百多萬人,佔了他們國家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台灣最早引進菲勞、菲傭,雇主與菲傭間常用英語溝通,算是台灣最早一代的外傭。曾在一個國外的營會中,聽到一名菲律賓的基督徒學生分享說,在他們國家中,政府非常鼓勵人民出國任勞務,許多人民雖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國家,也希望政府能夠改善國內的就業環境,但還是要向現實低頭,必須出國工作。於是有一個基督徒的勞工組織,認為這是一個很好傳福音的機會,於是開始規劃一系列的課程,訓練這些即將要出國工作的人,如何利用在家庭幫傭,或是任監護工時,有基督徒的見證,將福音傳給服侍的人。


那麼,台灣有這麼多外籍勞工,我們怎麼看待他們呢?一般人對於外勞的印象都不好,會搗亂、喝酒鬧事等。其實許多外勞在當地都是受良好教育的人,但許多顧主的心態把他們當成粗工、雜技團,什麼都要他們會,也認為這些外勞很喜歡賺錢,就讓他們拼命加班,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回想阿公、阿媽在世時,家中也有請一名外籍看護來照顧生病的阿公。雖然相處融洽,但有時我們也會有一些不好的對待。例如,她們喜歡打扮地漂漂亮亮,就算是在工作,也會妝飾自己。但阿媽就會罵她說,妝扮這麼漂亮是要出去勾引男生喔!還有她們的主要工作是照顧生病的親人,但是有些親戚會要求她到家中打掃等等。再看看教會內做禮拜的時候,也看到愈來愈多的外籍看護隨著被照顧的人一起來教會做禮拜,但我們真的是讓這些外籍看護做禮拜嗎?還是她們是來工作的,順便做禮拜呢?


保羅說:「你們大家都藉著”信”跟基督耶穌合而為一,成為上帝的兒女。你們受洗跟基督合而為一,正像穿上基督,有他的生命。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在基督耶穌的生命裏,你們都成為一體了。」(加拉太書3:26-28,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我很喜歡在高派的聖公會領聖餐的方式,無論在社會上是什麼地位的人,什麼膚色、性別的人,都一同跪著與耶穌同桌,領受聖餐。在那一刻,我們在耶穌基督的生命裏,成為一體了。

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教會系列(五)—恆定(Homeostasis)

教會系列(五)—恆定(Homeostasis)
蔡茂堂 牧師

上帝所創造的生命,有許多指標都必須保持在一個相當狹窄的目標範圍內,才能夠繼續生存,甚至健康成長。每個生命努力地把自己生命中這些重要的指標,保持在該狹窄的目標範圍內的過程,就叫做恆定 (homeostasis)。舉例來說,我們的體溫,必須保持在攝氏36.1-37.8度之間,過高就是發燒,過低就是失溫,不只會帶來不適,嚴重的話,還會導致生病與死亡。我們血液中納離子 (Na) 的濃度正常範圍是135-146 mEq/L,氯離子(Cl) 是95-112 mEq/L,二氧化碳 (CO2) 應該是22-32 mEq/L,鉀離子(K)的正常範圍最狹窄,是 3.5-5.5 mEq/L。我還記得在當實習醫師的時候,老師們三令五申,要我們大夜值班為住院病人做靜脈注射時,一定要非常注意那隻黃色的氯化鉀(KCl)針劑,只能夠打進點滴瓶中,讓它慢慢的滴入病人的靜脈中,絕對不可以一下子就打入病人的靜脈中,因為,病人血中鉀離子的濃度會立刻上升,很快的就超過5.5 mEq/L的濃度,病人的心臟會馬上停止跳動。

單細胞生物的細胞質所含成份組成的恆定狀態主要是靠半透性細胞膜的選擇性滲透來維持。因此,單細胞生物維持恆定的功能相當簡單,因此他們能夠生存的體外環境(external environment)就很受限制,大部份單細胞生物必須在滲透壓接近水的液體環境中才能生存。多細胞生物的恆定狀態就比較複雜了。多細胞生物的絕大部份體細胞,是被包圍在表皮組織的裡面,浸泡於表皮組織所包圍而形成的體內空間的組織液(tissue fluid)當中。多細胞生物就發展出一個更為複雜而特殊化的系統來負責維持體內組織液[包括淋巴液與血清在內]所組成的體內環境(internal environment) 的恆定狀態。

就人類而言,這個複雜而特殊化,負責維持體內環境於恆定狀態平衡的系統主要是內分泌系統。內分泌系統最重要的是位於大腦底部的腦垂腺(pituitary gland),腦垂腺受到來自視丘下部(hypothalamus) 神經細胞分泌物直接間接的影響來調整。腦垂腺的分泌物經由血液循環,送到全身各個組織與器官。但是只有對於擁有與該分泌物結構相對應受器的器官或組織會對其有反應,其個別特殊性(specificity)非常高。腦垂腺所影響的內分泌腺體,包括:甲狀腺(影響新陳代謝)、腎上腺(負責壓力反應)、生殖腺(掌管生殖機能)。除此之外,腦垂腺的分泌物還調整脂肪與水份的代謝、身體的成長、分娩與泌乳等生理功能。貼近甲狀腺四個角落有四個小小的副甲狀腺,負責鈣的新陳代謝與骨格的健康。位於胃背面的胰臟有胰島腺,調整糖分的新陳代謝。腎上腺除了負責壓力反應之外,還調整免疫與發炎反應、鈉與鉀的代謝、以及心跳與血壓等功能。生殖腺 (男性的睪丸與女性的卵巢) 調整兩性的生殖功能。

除了上述這些傳統的內分泌腺體之外,近來的醫學研究發現,我們的消化系統本身,也自成一個相當完整的內分泌系統,除了胰臟以外,胃、十二指腸與肝也都會分泌物質影響胃口、消化、膽囊、凝血等功能。我們全身的皮膚與肌肉以及心臟等也都有內分泌的功能。由此可見,人類的身體多數的細胞都參與維持體內環境恆定狀態的功能,使得人類可以在各種不同巨變環境之中生存。

上帝拯救以色列民出埃及進入迦南之前,在西奈山上藉著摩西頒發十誡給予以色列民,要他們遵行這些律例典章,好在外邦人環繞的環境下,還能夠維持他們屬靈生命的恆定狀態,而不會隨著外邦的風俗,左右擺蕩、反覆不定,甚至到了與神關係斷絕的處境。上帝透過摩西與亞倫的教導與帶領,以及後來歷世歷代先知與祭司的教導,來幫助以色列民保持他們屬靈生命專一侍奉耶和華的恆定狀態。可惜的是以色列民並不接受上帝僕人的教導與警告,保持對於耶和華專一侍奉的恆定狀態,而陷入拜偶像的混亂當中,導致於家破國亡的悲慘下場。

主耶穌基督降世之後,呼召人到他面前來作門徒,跟隨他的腳蹤與榜樣,學習專一侍奉上帝。耶穌為了保護我們的屬靈生命,賞賜給教會有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1-13)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教會系列(四)—領袖 (Leader)

教會系列(四)—領袖 (Leader)
蔡茂堂 牧師


一個健康的教會首先必須有一群健康的領袖來帶領這個教會。屬靈的領袖須要具備一些領袖的恩賜。不少的教會學者嘗試從世俗的領袖學或是企業界的公司管理學找到一些領袖的原則,然後再從聖經中尋找一些經節來支持這個原則。這種先有結論、再找理論的作法 (被稱為 text proofing) 可能會導致斷章取義、削足適履、引喻失義的危險。

有些學者主張,屬靈的領袖必須具備處理教會事務,解決教會問題的能力,在教會握有被大家認定的屬靈權柄,最好還能顯出來自上帝的超然能力。有一位來自荷蘭的天主教神父盧雲 (Henri Nouwen, 1932-1996) 對此論點持不同的看法。盧雲曾經在頂尖的大學與機構擔任教職近二十年,包括堪薩斯州梅寧格基金診所 (Menninger Foundation Clinic in Topeka, Kansas)、諾特丹大學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以及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等等。他受到上帝的感動,決定接受加拿大多倫多城破曉鎮一個專門照顧心理重度殘障者的拉阿契社區 (L’Arche community of Daybreak in Toronto, Canada) 的邀請,前往擔任該社區的輔導神父。他並且被指派長期照顧一位名為亞當的心理殘障兒童。當他在這裡服侍這一群主耶穌 “最小的弟兄” 們的前三年當中,有機會受邀請對一群神父與牧師們作有關二十一世紀基督徒領袖的專題演講,他把這三年當中他從這些心理殘障者身上所學習到寶貴的屬靈功課整理出來,成為演講的內容。他甚至帶一位心理殘障者比爾 (Bill) 到講台上與大家分享。事後這些講稿被整理出來,於1989年由十字路出版公司出版,書名為『奉耶穌之名:基督教領袖之省思』( Nouwen, Henri JM, In the Name of Jesus: Reflections on Christian Leadership. New York: Crossroad, 1989)。

盧雲使用馬太福音第四章所記載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故事,以及約翰福音二十一章所記載耶穌呼召彼得牧養主的羊群那段令人感動的故事作為指引來討論二十一世紀基督教屬靈領袖必須小心面對的三大試探。

盧雲說,目前多數的學者都認為必須具備解決困難的能力、廣受歡迎的名聲、以及超然屬靈的權柄才能夠成為成功的屬靈領袖。但是盧雲從耶穌在曠野受撒旦試探的故事,指出這三樣也可能成為屬靈領袖的三大試探。

第一個試探,是當耶穌因為禁食四十晝夜而饑腸轆轆時,撒旦引誘耶穌展現出他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耶穌拒絕掉入撒旦所設下的自恃能力的圈套,而回答說,一個屬靈的領袖必須依靠的是出於上帝口中的應許與教導,而不是依靠自己所擁有的才幹或能力。

第二個試探,是撒旦帶領耶穌到聖殿的頂端,引誘耶穌衝動的一躍而下,讓上帝派天使來保護他,使他安全著地,如此,可以立刻贏得群眾的掌聲與愛戴。但是,耶穌知道,屬靈的領袖是不可以企圖要操控上帝 (manipulation),來譁眾取寵。

第三個試探,是撒旦用世上萬國的榮華來引誘耶穌離棄上帝,屈服於撒旦。耶穌清楚的告訴撒旦,屬靈的領袖必須能夠專一敬拜侍奉上帝,不能三心兩意,或是拿敬虔作為謀取個人財富利益的手段或工具。

然後盧雲用約翰福音二十一章,復活的主耶穌向三次否認主的彼得,以及其他的門徒在提比哩亞海邊顯現,為他們預備豐盛的早餐,教他們打到許多的大魚,然後主耶穌與彼得有一段很令人感動的對話。主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與主愛的關係比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當彼得很慚愧的回答:主啊!你知道我愛你時,主耶穌就把很重要的責任交託彼得:你餵養我的小羊。這是屬靈領袖最大的職責,而不是展現個人魅力來譁眾取寵。最後,主耶穌溫柔的對彼得說,一個真正成熟的屬靈領袖是願意完全放下自己的偏好,順服上帝的帶領,甚至願意為此犧牲生命,而不是追逐個人的利益。但願我們都願意學習成為好的屬靈領袖。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教會系列(三)—健康 (Health)

教會系列(三)—健康 (Health)
蔡茂堂 牧師

自從德國的教會成長學者史華茲 (Christian Schwarz) 於1996年出版《自然教會發展》(Natural Church Development)而掀起教會健康運動(Church Health Movement)之後,健康便成為基督教界非常熱門的討論主題。

健康本來是屬於醫學的觀念。世界六十一個國家在1948年4月7日於美國紐約開會,決定成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時,便在其組織章程的前言中,對「健康」下了這樣的定義:
『健康是身體、心理、與社會的完全安適感,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這個定義在六十二年來並沒有被更新,或是修訂。只是在2008年12月10日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社論,出現一篇由加達教授與歐格拉地(Alejandro R Jadad & Laura O’Grady)聯名著作的文章,探討如何定義健康的議題。他們並且在英國醫學雜誌網站開闢了一個專用的部落格,(http://blogs.bmj.com/bmj/2008/12/10/alex-jadad-on-defining-health/)
馬上引起全世界許多學者的反應。到2009年2月9日已經有34篇回應文章上傳。從這些回應文章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有關健康的觀念,至少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健康是終極理想盼望 (Health as Ultimate Ideal Hope)
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出健康定義的觀點。健康不應該只是消極的去除身體的疾病與虛弱。健康應該是積極的追求身體、心靈、與社會的完全安適感狀態(complete wellbeing state)。這個定義是無法用可操作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來加以客觀測量(objective measurement)的主觀理想盼望。有人主張這個定義比較接近「幸福感」(happiness),而非健康。有人批評這種定義把絕大多數人排除在健康之外,不切實際。

健康是最佳現實適應 (Health as Optimal Real Cope)
這種主張的學者認為健康應該是能夠面對當前個體本身與環境的現實狀態作出最佳的適應。健康的要求是會隨著個體的成長階段、成熟程度、與殘障限制而變化的。健康是個體與環境之間持續性不斷變化相互影響與適應的動態互動過程(a continuous changing dynamic coping interaction process between an individual and the environment)。

這個新的定義,把世界衛生組織在六十二年前的定義,從靜態的狀態(Static State)改為動態的過程(Dynamic Process);從理想的盼望(Ideal Hope),改為現實的適應 (Real Cope);從兩分法的類別 (Dichotomous Category)改為連續性的程度(Continuous Grade)。在這個新的定義之下,一個因病被截肢的病人,也可以過著健康的生活。健康還包含有不斷成長與成熟的成分。

除了上述兩種不同的健康觀之外,最近還有學者指出,健康是一個很複雜複合體的側影(The Profile of a Complicated Complex),健康是個多向量且各向量間又會互相影響的複合體。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有考慮到這一層面,除了身體以外,還要考量心理的向量,以及社會關係的向量。很遺憾的是當時並沒有發現,靈性的向量以及生態的向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定義是:健康成熟的標誌是具有去愛與工作的能力(The two hallmarks of a healthy maturity are the capacities to love and to work.),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健康應該是我們努力去獲得的一個能力或資源(capability or resource),我們可以使用它來追求我們人生的目標。保羅說:「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

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

大衛危機中的轉機

大衛危機中的轉機
曾昭瑞牧師

當腓利士人的軍隊來到亞弗時,掃羅王是相當不安的,所以他在夜間化妝深入敵軍後,來到隱多珥,在那裡尋找交鬼的婦人,想要知道戰爭的結果。同一個時間,大衛也是相當不安的。因為這場腓利士人與以色列人的戰爭,亞吉給大衛出了一個難題:「你和跟隨你的人都要隨我出戰。」如果大衛出戰,那麼他就必須直接與掃羅對陣,大衛所要面對的,不是誰勝誰敗的問題。而是,無論勝負如何,他都必須背負叛逃的罪名,同時他變成一個為了效忠腓利士人而不惜殘殺以色列人的叛亂武力集團首腦。這是大衛想要極力避免的事。但是如果他拒絕出戰,又不符合作為亞吉分封為王應有的責任。在這樣的一個情勢下,大衛似乎沒有任何行動,來謀算自己的下一步,聖經在這裡留下了空白,我們不知道大衛的心意是什麼。但是很有趣的,事情的發展,卻是往大衛最有利的方向去展開。

這段經文記錄了腓利士眾首領出於實際的考量,他們拒絕大衛與他們一同出陣,這樣的決定,讓大衛逃開了兩面不討好的窘境。這樣的結果,雖然聖經的作者沒有提到這是上帝的作為。但是,絕大多數的聖經學者都認為,這不是偶然,而是上帝在背後的安排。以色列人在描述大衛興起的過程中,他們用一種方式來形容大衛王朝來臨的必然性,就是「耶和華與他同在」。從他被撒母耳膏立開始、到受詔進入宮中為掃羅王彈琴、擊倒巨人哥利亞,發生在大衛身上的事件都有一個特別的記號,就是「耶和華與他同在」,或是上帝在暗中幫助支持大衛。所以大衛得以做什麼事情都能夠順利,即使當面對掃羅王發動國家機器來追殺大衛時,大衛還是可以在夾縫中取得生存,一次又一次地逃過掃羅王的行動。聖經的作者,在這些發生的記載中,固然明白的指出來大衛在某些情況下,似乎顯得對上帝不太夠有信心,所以選擇了投靠腓利士人。但是上帝並沒有因為這樣就離他而去,反而這大衛最危急的時候,適時地拉了大衛一把,讓他有一條退路。

事實上,腓利士眾首領拒絕大衛一同出戰,不但解決了在戰場上進退兩難的的困境,適時的退出戰場,讓他能夠及時回救洗革拉,因為亞瑪力人利用大衛與跟隨他的人隨軍出戰時,攻入了洗革拉。大衛若沒有及時從戰場上退回,其後果是不堪設想。很可能,那些跟隨大衛的人會怪罪於他,造成大衛力量的分崩離析,這樣,大衛無論如何無法取得足夠力量來與掃羅家族的人爭奪王位。正因為及時地從戰場撒回,所以大衛得以在與亞瑪力人的戰役中,出其不意,得到重大的勝利。這場勝利,也是大衛流亡生活的一個轉捩點。他不僅贏得跟隨他的人更大的信任與愛戴,也讓大衛找到了更上一層樓的舞台,他掠得大量的財富,使得他能夠用來交好在南地的以色列人,從而取得這些人的好感與信任,這對他往後的興起,與掃羅家族的競爭中,南方族群一直是他堅定有力的支持,因著有這些人的支持,使得大衛一步一步地贏得(收買)民心。讓他成為接續掃羅王之後的統治者有著莫大的助益。

2009年1月24日 星期六

金牛犢 (Golden Calf)

金牛犢 (Golden Calf)
蔡茂堂 牧師

以色列人在摩西帶領之下,蒙耶和華拯救脫離法老王的奴役,浩浩蕩蕩地走出埃及。聖經記載,他們除了攜家帶眷、扶老攜幼,還趕牛驅羊、連鍋帶杓的,另外還從以前壓榨欺負他們四百三十年的埃及鄰居,搜括了許多金器、銀器,和衣裳 (出12:35)。

摩西被耶和華呼召,登上西乃山頂,領受耶和華所親手刻寫十誡 (Decalogue) 的兩塊石版,以及如何建造讓耶和華能夠與以色列人相會的會幕 (Tabernacle) 藍圖 (出24:12-31:18)。在山下的以色列人,枯等摩西四十天之後,由於沒看到摩西下山,開始產生焦慮不安。他們便強迫亞倫為他們鑄造一個神像,來取代摩西,帶領他們走過曠野沙漠之地。亞倫要他們將家人身上的金耳環拿來給他,他們很快就收集到足夠的金耳環,讓亞倫鑄成一隻金牛犢 (Golden Calf)。一大清早他們便簇擁到這隻金牛犢神像之前,膜拜獻祭,接著展開歌舞慶宴 (出32:6)。

猶太拉比一致認為,除了創世記亞當與夏娃伸手摘食耶和華所禁止他們染指吞食的分別善惡果之外,這是猶太民族集體冒犯耶和華最嚴重的罪孽。有些聖經學者認為這個罪的重點在於使用埃及或是迦南等外邦人所拜的牛犢做為神像。另外一些聖經學者則主張這個罪的重點在於使用黃金做為神像的材料。

埃及人所拜的牛神稱為阿必斯 (Apis)。他是由天上降下之一道光芒成孕。他的行徑具有預言的能力。他的氣息能使疾病痊癒。他的出現會給周遭的人們帶來生生不息的精力。迦南人所拜的男性神明巴力 (Baal) 的神像是公牛神 (Bull),女性神明亞斯他特 (Astarte) 的神像則是牝牛神 (Cow)。這些牛的神像代表迦南神明的力量、堅忍、精力、以及給人類帶來福祉。

黃金則是古今中外幾乎所有民族都渴望且膜拜的對象。古希臘的神話米達斯的碰觸 (Midas Touch),描述人類對黃金既愛慕又害怕的矛盾關係。米達斯照顧酒醉迷路的西勒奴 (Silenus),因此,迪歐耐斯 (Dionysus) 答應要成全他的一個願望。米達斯要求他可以點物成金。當他回到他的花園裡,將手指碰一根樹枝或是一塊石頭,樹枝與石頭立刻變成黃金。米達斯感到非常高興,立刻叫僕人擺設宴席慶祝。可是,好景不常,米達斯一拿食物,那個食物立刻變成無法下嚥的金塊。米達斯拿一杯水,那杯水馬上變成一杯黃金液體而不能入口。更可怕的是他的女兒跑出來要他抱抱,但是他的手一碰到他女兒的身體,女兒頓時成為黃金雕像。米達斯害怕的向迪歐耐斯禱告,請他收回這個禮物。迪歐耐斯答應他的禱告,要他到帕克多祿 (Pactolus) 河中洗手,就可以脫離這個魔咒。米達斯從此搬到鄉下過田園生活,遠離黃金榮華世界。

在以色列人拜金牛犢事件之後,耶和華指示摩西,在建造會幕的至聖所時,需要用黃金來包裹至聖所的約櫃並且用整塊黃金打出約櫃上方的施恩座,聖所裡面的金燈臺也是用整塊黃金打成的,陳設餅桌與金香爐則都用黃金包裹。聖所與至聖所的牆板也是用黃金包裹 (出36-37)。

由此,我們知道,黃金是上帝所創造的寶貴禮物,可以用來敬拜侍奉上帝。但是,我們如果把上帝所賞賜給我們這個極寶貴的禮物,視為比上帝還重要來膜拜,黃金就會變成為金牛犢的偶像。黃金也常常被拿來當作財富的象徵。財富也是上帝給人類的賞賜。但是,我們如果貪戀錢財,把上帝所賞賜給我們所有的其他恩典都想要轉成黃金,我們便會陷入米達斯的魔咒當中。保羅在提摩太前書六章10節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但願我們都學會用感恩的心來領受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錢財,也學會用愛心將錢財和貧窮的人分享,並且小心不要將這些錢財變成膜拜的金牛犢。

2009年1月17日 星期六

獻個鐵釘錢…

牧函:獻個鐵釘錢…
李晶晶牧師

李阿嬤說:「我吃的很簡單,大家也常常會送些食物給我,生活這樣也是過得去,只是為教會出個鐵釘錢…」,阿嬤口中這個為和平建堂奉獻的「鐵釘錢」,是她賴以維生每月所領老人年金的三分之一。

她是供應者
在舊約(王上17:10-24),旱災遍地之時,一對撒勒法的寡母幼子,接待一個長途跋涉、飢餓求食的陌生旅客以利亞,抱著必死的心將家中僅剩的麵與油做成小餅,給這個逃難者得以裹腹。一個饑貧無援的寡婦,仍願意供應另一個需要者的要求;一個需要別人關懷的家庭,卻成了接待上帝僕人的避難所;在那一點點的「僅剩」上全然拿出供給之時,她經歷了上帝「不減少、不短缺」每日夠用的恩典與祝福;一個寡婦在飢荒之年成為一個「供應者」。
詩人說:「但我是困苦窮乏的,主仍顧念我;你是幫助我的,搭救我的。」(詩40:17)

她是奉獻者
在新約(路加21:1-4),熙嚷往來的聖殿婦女院中,此起彼落從各處奉獻箱傳來嘩啦啦銅幣連響聲中,一個寡婦無聲無息地投下了她僅有的兩錢,靜靜地離開了。「咚-咚-」幾乎聽不到的兩聲卻敲響了天上門,迴響至今。耶穌開門見山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她對神的愛毫無保留、她將明日吃喝的憂慮全然交託;在兩錢上她沒有和上帝平分,不是一人一個,而是所有全獻上;她不是哀嘆等候救濟的人,她因信成為最多的「奉獻者」。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前5:7)

她是建堂者
在和平(和平傳奇001),也有這樣的故事...,由建堂推廣組同工明豪兄前往訪談一位七十八歲的李阿嬤:
李阿嬤出身在大戶人家,她的家族原是名極一時的成功商家,擁有自己的商船,在大陸沿岸及台灣艋舺都有店舖。但由於上一代把家中的祖產一盡敗光,父親也沾染鴉片惡習,最後,在四歲那年她被賣去當養女,阿嬤說:「就像是放去自生自滅,但感謝主在那段時期的保守。」。在那時常常沒東西吃、沒有體力,卻仍要作許多粗活,像是去井邊挑水,井又深、水桶裝水又重,小小年紀的她必須站到井口上,用雙腳支撐才有辦法提起水來,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井底…。想起這些往事,阿嬤感恩地說:「那時,主就保守我。」
現在,李阿嬤身體算是健康,只有點骨質疏鬆的問題。她說:能吃能睡,已經很滿足。現在,李阿嬤住在青年公園旁的國宅,靠著每個月老人年金六千元和微薄的存款生活。2007年主日禮拜,教會第一次開始為建堂發認獻單時,當天李阿嬤就填好認獻單,願意每個月奉獻兩千元,而這兩千是她每月老人年金的三分之一。她說:「我吃的很簡單,大家也常常會送些食物給我,生活這樣也是過得去,只是為教會出個鐵釘錢。」這是不一樣的和平建堂見證,阿嬤雖然有骨質疏鬆的毛病,卻願意每週轉兩班公車,坐半個小時的車到教會作禮拜。阿嬤雖然經濟狀況並不富裕,卻願意奉獻她養生的三分之一,為教會建堂出個鐵釘錢。阿嬤雖然沒有受過教育,目不識丁,無法讀聖經,可是她仍能活出感恩且具有影響力的生命見證。阿嬤的生命是富足的,因她以認識主耶穌為至寶,也因這阿嬤這樣簡單的相信,她成為一個富足且願意給的人。

有一本書說「窮得只剩下錢」,那我們呢?「剩下」什麼?又願意「獻上」什麼?
你可有「鐵釘錢」?「鐵釘時間」?「鐵釘~」……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教會成長 (Church Growth) -- 蔡茂堂

寫作於2009.01.11
作者:蔡茂堂 牧師

教會成長運動 (The Church Growth Movement) 是由馬蓋文 (Donald McGavran) 所發起的宣道運動。馬蓋文夫婦於1923年接受基督使徒(Disciples of Christ) 教會差派前往印度當宣道士。當時他的差會所設立的教會不太有成長。1933年衛理公會宣道士匹克主教 (Bishop J. W. Pickett) 將他所觀察到的基督教群眾運動(Christian Mass Movements) 著書發表。這個運動讓印度的最低階層種姓族群大批同時受洗信主。

馬蓋文原先相信一對一的個人佈道是最合乎聖經原則且最有效果的宣道方法,他原以為大量族群同時信主的結果是產生大群半生不熟的基督徒。但是在接觸批克主教這本書之後,他的想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馬蓋文有機會把他從批克所學到的方法嘗試使用在他的宣道工場上而看到很好的結果。1953年馬蓋文將他的經驗與想法寫成一本書“上帝之橋” (The Bridge of God) 出版,卻不被大家重視。

後來馬蓋文得到耶魯大學研究獎助金而得以前往世界各地,包括波多黎各、菲律賓、泰國、台灣、日本、牙買加等地觀察研究浸信會、聖公會、衛理公會、長老會、五旬節會等教派的宣道情況。1959年他將所觀察到的現象寫成 “教會如何成長” (How Church Grow) 一書出版。他認為宣道 (Evangelism) 常常只偏向傳福音,而沒有把決志的人帶入教會成為會員以讓教會成長,因此,他發明了“教會成長”(Church Growth) 一詞來取代宣道 (Evangelism)。

教會成長學強調將上帝聖經有關教會成長的永遠神學原則,和當代社會與行為科學的精華心得相結合,以促進教會的成長。華格納 (Peter Wagner) 主張,教會成長學有五大特色:

一、 合乎社會學與行為科學的原則。

二、 運用在基督教會的範疇。

三、 目標為幫助教會完成大使命。

四、 結合聖經永恆真理與當代社會行為科學發現。

五、 以馬蓋文的理論為根基。

1961年馬蓋文在奧勒崗的西北基督學院 (Northwest Christian College at Eugene, Oregon) 設立教會成長機構 (Institute of Church Growth)。1964年開始出版教會成長期刊 (Church Growth Bulletin)。1965年教會成長機構遷移到位於巴撒提納的福樂神學院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at Pasadena)。1969年設立威廉凱利圖書館 (William Carey Library) 大量出版教會成長的書刊。1973年馬蓋文與溫安 (McGavran and Win Arn) 共同成立美國教會成長機構 (Institute for American Church Growth)。1970年代教會成長逐漸擴大成為一個運動,包括:植堂、細胞小組、屬靈戰爭、衝突處理、轉變仲介、領袖發展等等內容。

教會成長學在普世基督教界引起許多爭議。1970年代的爭議重心是過份強調量的增長、群眾運動的效度以及使用策略的真理性。1980年代的熱門話題是教會成長的詮釋、溝通理論以及商業原則的引用,宣道應該是宣揚或是勸信 (proclamation or persuasion)。1990年代的討論則是關於慕道友友善的教會 (seeker sensitive church)、滿足慕道友須要以及教會的促銷手法等等。教會成長運動逐漸的被由史華茲 (Christian Schwarz) 教會健康運動 (Church Health Movement) 所取代而沒落。

目前美國的超大型教會 (megachurch),像舒樂 (Robert Schuller) 的水晶大教堂 (The Crystal Cathedral)、海伯 (Bill Hybel) 的柳樹溪教會 (Willow Creek Church)、華倫 (Rick Warren)的馬鞍峰教會 (Saddleback Church) 等都可以說是受到馬蓋文教會成長學影響所產生的教會。

2009年1月3日 星期六

擴張帳幕 (Enlarge Tent) -- 蔡茂堂

寫作於2009.01.04
作者:蔡茂堂 牧師

當以色列出埃及以後,在曠野流浪的四十年之間,耶和華為了要讓以色列人民有與神親近的機會,呼召摩西登上西乃山 (出24:16),親自交待摩西如何搭建一個帳幕的樣式 (出26:30)。這個帳幕將作為上帝與選民相會之處,稱為會幕 (Tent of Meeting, Tabernacle) (出29:43)。

以色列民在進入迦南定居之前,四處漂泊為家,他們所居住的地方,也是帳幕,中文聖經翻譯為帳棚。亞伯拉罕曾經接待三位出外的客旅進入他所居住的帳棚中 (創18:1)。挪亞在醉醒之後,祝福雅弗說:願神使雅弗擴張,使他住在閃的帳棚裡 (創9:27)。住在同一個帳棚裡表示彼此關係的和睦與親暱。

由此,我們知道,帳幕是人與神以及人與人和諧關係與親密互動的象徵。2009年和平教會將進入教堂重建的時期。在教堂重建期間,我們將會像古代以色列民一樣,四處漂泊、居無定所。因此,我們要更加強推動並建立我們與上帝之間,以及我們彼此之間的和諧關係與親密互動。當我在上帝面前安靜等候,尋求上帝賞賜給我們和平教會2009年的教會目標時,感謝上帝的恩典,將以賽亞書54章2節的經文賞賜給我們。“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

耶和華藉著先知以賽亞鼓勵以色列民,要他們擴張帳幕。

如果要擴張帳幕,須要注意三件事:

第一、張大幔子 (Stretching Curtains)

感謝主的帶領,和平教會從2008年起開始推動小組事工。我們推展了以帶領福音朋友為主的安得烈小組,以鼓勵教會侍奉為主的比撒列小組,以及以落實彼此相愛為主的腓立比小組。盼望在2009年三種小組都能夠張大幔子,讓更多的和平兄姐,都能夠進入小組的和諧關係與親密互動之帳幕之內。

第二、放長繩子 (Lengthening Cords)

感謝主的恩典,2008年和平教會在宣道的事工上面也有成長。我們對於和平教會以外的宣道機構所承諾的奉獻目標,在年底之前都由有負擔的會友的指定奉獻達成奉獻目標。我們對於竹田教會的五年福音隊計畫,也在2008年底告一個段落,並且轉型為對竹田教會當地所興起的同工輔導培訓的取向。我們也開始支援配搭在深坑教會的課輔事工與週末營事工。我們也開始派同工前往雲林橋頭教會支援其兒童主日學事工。我們在台大兒童醫院癌症病房的福音關懷事工也開始籌備推動。我們在青田社區的生命教育事工也看到上帝的開門與恩典。但願在2009年,和平教會的兄姐在宣道與社區等外展事工的參與,會更增加,讓我們能夠一起放長宣道與社區事工的繩子。

第三、堅固橛子 (Strengthening Stakes)

感謝上帝的憐憫,2008年和平教會的禱告會,經歷了一次在衰退中蒙神復興的恩典。感謝主,在2008年5月15日有十五位兄姐一起開幾部車南下,前往花壇教會,參訪並學習曹靈姬牧師所帶領的禱告會。教會禱告會的參與從7位成長為最高達38位。最高興的是青契決定參加教會的禱告會,社青也有好幾位來參加。

2008年三位牧師也開始推動三套每日靈修的規畫,李牧師與我也開始在和平教會網站分享我們的靈修心得,以此鼓勵更多的和平兄姐培養每日靈修親近主的好習慣。我們盼望,2009年會有更多和平的兄姐每天會有靈修親近神的時間。每個團契與小組都能夠推動彼此代禱,也會有更多的兄姐有負擔來參加教會禱告會。更盼望有更多的家庭舉行家庭禮拜。2009年我們也盼望在兒童與成人教育上面能夠有更多的老師與學生來參與。讓我們一起來加強我們與神的親密關係,堅固我們信仰的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