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9日 星期日

亨通福音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1/2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亨通福音” (Prosperity-Gospel) 起源於20世紀後半之靈恩運動。最先提出這個想法的是肯揚牧師 (Rev.-E.-W.-Kenyon-1867-1948),他主張只要我們有信心向神祈求就必得著(太1:22)。他把這個信念化為一個口號 “宣告就擁有”(Confess and Possess)。哈金牧師 (Kenneth-E.-Hagin 1917-2003) 被稱為現代“語言信心運動”(Word-Faith-Movement) 之父。他最喜歡的金句是馬可福音11:23。他宣稱主耶穌基督親自向他啟示此四字秘笈“說做受傳”(Say-it,-do-it,-receive-it,-tell-it),嘴巴宣告、付諸行動、領受祝福、見證傳揚乃是此運動蓬勃發展的四大動力。這個運動也被稱為“積極宣告運動”(Positive-Confession-Movement)。

與亨通福音相關的另一個運動是“積極思想運動”(Positive-Thinking-Movement)。這個運動是由白手起家的史東(W.-Clement-Stone)與作家希爾(Napoleon-Hill)所共同出版的一本書“積極心理態度帶來成功”(Success-Through-a-Positive-Mental-Attidude)所開始倡導。他們的主要信念為“人類心靈所能想像與相信的一定可以完成。”後來由皮爾牧師(Rev.-Norman-Vincent-Peale-1898-1993)出版“積極思想的力量”(The-Power-of-Positive-Thinking)以及蓋水晶大教堂(Crystal-Cathedral) 的舒勒牧師(Rev.-Robert-Schuller)加以發揚光大,建立今日全世界超大教會的兩位牧師海柏(Rev.-Bill-Hybels)與瓦倫(Rev.-Rick-Warren) 都受過舒勒牧師的啟發。

亨通福音除了強調信心宣告會帶來財富尊貴以外,也鼓吹信心宣告可以帶來神蹟醫治與身心健康,在這方面欣恩牧師(Rev.-Benny Hinn)是今日引起最多爭議的推廣者。全世界最大的韓國純福音中央教會趙鏞基牧師出版“第四度空間”一書來鼓吹這個信念。第四度空間乃是存在於三度物理空間以外的靈界空間,只要經由積極思想以及視覺想像(visual-imagination) 從第四度空間的靈界把自己的慾望所企求的加以孕育(incubate),時間到了就可以用信心宣告將其誕生而成為事實。

這些宣揚亨通福音的牧師,除了他們的神學在基督教界引起廣泛的爭議辯論以外,他們的生活倫理也引起廣大的關注。貝克牧師夫婦(Rev.-Jim-Bakker)成立“讚美主”(Praise-the-Lord,-PTL)電視節目造成廣大回響與大量金錢奉獻,他們將巨額款項吞為私有,生活奢靡放蕩。1987年貝克牧師與女秘書長年有曖昧關係且付出巨額遮口費被曝光而辭職,且因詐騙、逃稅而被判刑下獄。1993年因獄中表現良好獲得假釋出獄,他公開承認過去在神學與倫理上的錯誤並道歉。當貝克牧師落難時,另外一位電視佈道家史瓦格 (Rev.-Jimmy Swaggart)公開批評貝克牧師乃是基督身體上的癌細胞,但是不久之後他自己被另外一位電視佈道家照相檢舉他在旅館召妓而公開認錯下台,但是他將之歸罪於 “鬼附”的結果,而且宣告另外一位電視怖道家羅伯特牧師(Rev.-Oral-Roberts) 已經在電話中為他趕鬼成功。但是很遺憾的是在1991年史瓦格牧師因開錯車道被公路警察攔下時又被發現車中又有另外一位妓女在旁。

我們要求神保守我們每一位不要陷入亨通福音的流沙而不自知。我們要緊緊抓住十字架的福音,跟隨救主耶穌基督的腳蹤向前行。

2006年1月22日 星期日

鄰舍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1/2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鄰舍”的台語翻譯為 “厝邊”,其中 “厝” 代表我們最親密的家 (或台語 “兜”)。這是“我” (Self) 的延伸為 “我家”,而 “邊” 則代表“靠近”,因此鄰舍或厝邊代表那些和我最接近的“非我” (Other)。

二十世紀兩位最偉大的猶太對話哲學家 (Jewish Dialogical Philosopher)是馬丁布伯 (Martin Buber)與雷菲納斯 (Emmanuel Levinas) 對於我與非我 (Self and Other) 之間的對話互動與倫理關係有非常深入與精闢的探討。

馬丁布伯認為人性乃是誕生於我與你 (I-Thou) 彼此主體間對話的空間 (intersubjective dialogic space of the “between”)。人類生存於兩種關係模式之中:第一個關係模式為 “我-你”(I-Thou),為主體間的倫理對話關係 (intersubjective, ethical, dialogical relation);另外一個關係模式為 “我-它”(I-It),為工具性目標導向的獨白關係 (instrumental, goal-oriented, monological relation)。馬丁布伯認為人類如果沒有 “它” 就無法生存,但是人類如果只有 “它” 則活得不像人。人類需要生活在我與你的對話關係中才能產生人性。我與你的關係是平等而互相 (equal and reciprocal)。

雷菲納斯則主張人性乃是產生於對 “非我” (Other) 相異性之尊重 (respect of alterity) 以及視 “非我”需要為自我責任之不對稱關係 (asymmetrical subordination of self to the need of the other)。自我在有需要的非我臉上看見上帝的形像而且看見自我的責任 (to see the icon of God on the face of the needy Other and to see the responsibility of Self)。雷菲納斯相信 “愛鄰舍如同自己” 是人性光輝的根基。

利未記19章18節耶和華命令以色列人要愛鄰舍如同自己。如何界定鄰舍的範圍一直是困擾猶太拉比的爭議性議題。傳統的詮釋偏向於把鄰舍解讀為同屬亞伯拉罕血統的純種猶太人,有些拉比甚至更進一步把鄰舍限制在排他性更高的 “敬虔的猶太人”。主耶穌基督所傳揚天國的福音具有把這種排他性很高的特殊選民範圍打破而將上帝的天國擴展為全世界的人類的傾向。在好撒馬利亞人故事中,主耶穌基督甚至採用非常強列的反諷手法反問這為向他挑釁的律法師拉比誰是那位落在強盜中那位的鄰舍。很明顯的對這位不幸的落難者來說,鄰舍的定義已經不再是種族、語言、文化、或是宗教的異同,而是在現實生活的處境當中願意跨越這一切界限而向他伸出援手的撒馬利亞人。撒馬利亞人是猶太人所歧視與排斥的對象,但是對這位落難者 (不管他是否為猶太人)來說,愛心所帶來的行動才是成為鄰舍的最佳詮釋。但是對這位挑戰耶穌的律法師拉比來說,他對撒馬利亞人歧視之深使他到最後也不願意開口說出 “撒馬利亞人”五個字,而只回答說 “是憐憫他的”。

在你我的生活圈與人際關係中是否也有撒馬利亞人?由於你對他的偏見與排斥使得你的眼睛對於他的人性善良面視若無睹。主耶穌基督最後對這位律法師拉比的建議是:你去照樣行吧!這個很簡單的建議對這位拉比來說是何等沉重的壓力!對你來說呢?…….

2006年1月15日 星期日

到底耶穌被膏抹幾次? -- 陳美玲 傳道

寫作於2006.01.15
作者:陳美玲 傳道

新約聖經四本福音書中,都記載了有個女人帶著極珍貴的香膏來膏抹耶穌的故事。四段記事有類似之處,也有不相似的地方。

經文 馬太26:6-13 馬可14:3-9 路加7:36-50 約翰12:1-8
發生時間 逾越節前兩天 逾越節前兩天 不詳 逾越節前六天
發生地點 伯大尼患大痲瘋的西門家裡 伯大尼患大痲瘋的西門家裡 法利賽人家裡 伯大尼拉撒路的家裡
女主角 一個女人 一個女人 有罪的女人 馬利亞
膏抹 耶穌的頭 耶穌頭上 耶穌的腳 耶穌的腳
目的 安葬 安葬 赦罪 無
結語 述說她所做的 事來記念她 述說她所做的事來記念她 罪蒙赦免 無

這四段記事中以路加的故事和其他的故事最不相似。在故事的主旨上,路加福音強調的重點是有罪女人因著罪蒙赦免,心中油然而生的感恩帶出膏抹耶穌的行動。就事件發生的時間而言,路加福音的故事在編排上似乎在耶穌傳道的早期,不同於其他三卷福音書,膏抹事件發生於受難週。

三卷福音書的膏抹記事,馬太和馬可的描述大同小異。聖經學者多半相信馬可福音是四福音書中最早完成的作品,所以,馬太在記錄這個事件時,大槪參考並且完全採納馬可的記事。因此,就像我們看到的,這兩卷福音書對這個事件的記錄幾乎一模一樣。在這兩卷福音書中,我們只知道接待耶穌的主人是得過大痲瘋的西門,不過,沒有線索告訴我們他到底是誰。另外,這兩卷福音書也沒有記下這位女人的名字,很可惜,雖然它們都記下了耶穌重要的交待,就是傳揚福音的時候,也要述說這個女人所做的事,來記念她。

約翰的故事同樣發生在逾越節,只是比馬可和馬太的故事早了四天,在逾越節前六天發生這個膏抹事件。約翰的故事詳細描述了出現在這個故事中的幾個人物,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三個姊弟(也許是兄妹),也指出事件發生在拉撒路的住處。只有約翰告訴我們膏抹耶穌的女人是馬利亞,不過,她膏抹的位置是耶穌的腳,而不是馬太和馬可描述的耶穌的頭。撇開這個差異不看,不少聖經學者主張,馬太、馬可和約翰的故事是同一個故事。
如果這三段記事指的是同一事件的話,我們還可以得到一個有趣的推論,是關於故事中幾個人物之間的關係。得過大痲瘋的西門和馬大、馬利亞及拉撒路極可能是一家人。耶穌和這一家人之間應該有非常親密的互動。或許,西門就是被耶穌治好他的大痲瘋的,耶穌也曾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種種的恩典,使得馬利亞樂意拿出極貴重的真哪噠香膏獻給耶穌,來表達無限的感謝。

這麼看來,耶穌被膏抹可能有兩次。

雖然有人推測路加福音所記載的有罪的女人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可是,從聖經中,很難找到有力的證據支持這種看法。面對經文,我們只能很誠實地說,我們不能確定在路加福音中膏抹耶穌的女人是誰。

2006年1月8日 星期日

養育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1/08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養育” (nurture) 一向是心理學家與普羅大眾都相信對於一個人的人格發育與成長非常重大的因素。自從孟德爾 (Mendel) 從觀察碗豆而發現遺傳現象以來,心理學家相信基因遺傳 (genetic inheritance) 是父母給予子女很大的影響。父母給予子女的除了基因遺傳以外,還經由養育來影響子女。 “自然與養育” (nature and nurture) 是描述父母對子女雙重影響的詞彙。

首先提出父母經由養育來影響子女人格成長的是精神分析學派鼻祖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他主張每一個小孩在出生的前三到五年間經由父母的養育與互動已經形成其人格的主要結構。後來行為學派大師瓦特森 (John Watson) 雖然對精神分析理論提出許多批判,但是他們還是認為父母的養育經由制約反應或獎懲作業 (conditioning or rewarding) 來影響子女的人格成長。後來的兒童發展學家將父母養育子女的方式會對子女人格成長視為當然,他們要研究的不是父母的養育是否 (whether) 對子女人格成長有影響,而是如何影響 (how)。

這種觀念一直到1995年才被一位心理學家猷滴哈利 (Judith Rich Harris) 提出質疑。哈利在心理學評論雜誌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5, vol. 102, No. 3. 458-489) 發表一篇文章 “孩童環境何在?發展之團體社會化理論”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 哈利本人也一直相信父母的養育方式對子女的人格發展有重大的影響,一直到她自己有一些觀察後才開始對這個理念有所質疑。移民家庭子女的語言腔調往往與父母不同;英國貴族家庭常常將子女送到寄養家庭與住宿學校,但子女長大後許多行事為人卻與父母雷同;子女往往不被許可學習父母的大人行為模式,而是要學習孩童的行為模式。她因而提出團體社會化理論來取代傳統的家庭父母教養理論。

哈利也注意到孩童在家庭中所學習到的應對進退並不一定可以運用到他在其他的生活環境之中。孩童從很小就學會在家裡做的是一套,在外面做的又是另外一套的社會技巧。1998年哈利將她的研究發表成書,書名為 “養育假設”(The Nurture Assumption)。該書一出版就引起出版界、新聞界、心理學界的軒然大波,引起眾多批判與討論,被兒童發展研究學會票選為自1950年以來第五大爭議性研究。該書在1999年被列入普利茲非小說類得獎名單 (Pulitzer Prize non-fiction)。

其實在五千年前孟子的母親早就知道這個理論,她為了讓孟子有個比較理想的成長社會繯境而搬了三次家。哈利的理論提醒我們,影響一個人的人格發展的,除了父母以外,兄弟姊妹,鄰居玩伴,幼稚園朋友與小學同學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孔子也說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們教會希望能夠推動家庭小組,其中除了可以讓弟兄姊妹彼此間建立更為親密的友誼以及落實主耶穌要我們彼此相愛的教導以外,也希望我們的子女在小的時候,就能夠有很好的同伴一起遊玩,一起長大。

2006年1月1日 星期日

恩典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1/0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恩典”(英文譯為Grace)這個詞語是中文聖經用來翻譯新約希臘文 xa/riv。xa/riv的字面意義是禮物,引申為友誼支持之善意(favor),會給接受者帶來“喜樂”(xara))) 的感受與“感恩”(eu)xaristiða))))) 的回應。在整本聖經當中,使徒保羅是使用“恩典”字眼最多的作者。

對保羅而言,“恩典 (grace)”是與“行為 (work)”相對立的。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 恩典是出自於上帝主動白白賜予人類的善意,而不是人類努力表現工作行為所贏取的報酬。上帝白白賜予人類的善意並非毫無目的,恩典中總帶有上帝藉此恩典想要達成對更多人更大的恩典。

舊約中第一次出現“恩典”這個詞語是在創世紀6章8節“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上帝給予挪亞這白白的恩典的目的是要挪亞建造方舟,在上帝用洪水毀滅大地的公義審判中拯救所有進入方舟的人類與動物,彰顯上帝拯救地球生物的恩典。挪亞以順服建方舟來領受上帝的恩典啟示而參與完成上帝更大拯救的恩典。
新約中第一次出現“恩典”這個詞語是在路加福音1章28節 “天使對他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上帝給予馬利亞這白白的恩典的目的是要馬利亞接受聖靈感孕並且生下人類的救贖主耶穌基督,在上帝於末世用大火毀滅大地的公義審判中拯救所有相信耶穌基督而領受救贖恩典的人們,彰顯上帝拯救悔改相信罪人們的恩典。馬利亞以順服上帝恩典的啟示接受聖靈感孕,生出救世主耶穌基督而參與完成上帝更大拯救的恩典。

使徒保羅也勸告我們,不可徒受主的恩典(林後6:1),使徒彼得鼓勵我們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 (彼後3:18) 好將榮耀歸給上帝。我們不應該成為上帝恩典的被動消費者(passive-consumer-of-God’s-grace),而應該作一個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active-steward-of-God’s-grace) (彼前4:10)。 由於恩典是白白得來的,因此有些稍有自尊心的人會認為無功不受祿,只要領受自己努力所該得的工價,而不願接受白白的恩典,因此使徒雅各告訴我們“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4:6) 恩典既然是白白的領受的,也就應該要願意白白的與人分享。主耶穌說 “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太10:8)

由於恩典是白白領受的,有些人就不知珍惜,把不必付任何代價只要相信就可以領受的白白恩典 (priceless-grace) 視為廉價恩典(cheap-grace),甚至有濫用恩典的表現。“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羅6:1) 是這些企圖濫用恩典者的思想。我們之所以能夠從上帝白白的領受救贖的恩典並非恩典是不須要付代價的,而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已經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流血捨命,付上最昂貴的代價,為所有願意相信的人成就了這白白的恩典。

當我們有機會領受這樣白白的恩典時,我們要以謙卑的態度來相信領受,並且以快樂的心情來與人分享,更要以感激的行動來敬拜事奉賞賜我們恩典的三一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