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服事與服侍 (Serve)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2.28
作者: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基督在接近被釘死十架前不久,很清楚的告訴他的門徒說 “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 (路10:33-34) 聽到這樣的預言,對於主耶穌復活充滿信心的兩位門徒,西庇太的兒子,雅各與約翰,馬上運用他們那豐富的想像力與旺盛的企圖心,聯袂 [我猜應該是私底下吧!?] 前來找耶穌,他們很聰明的要求耶穌開給他們一張已經簽名卻還沒寫下數額的支票。主耶穌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刻要求他們將支票數額寫明,然後才考慮是否要簽名。結果他們所寫下的,竟然是卡位問題。他們如此拋下工作與家庭,辛辛苦苦的跟隨耶穌三年半,到處旅行佈道、餐風宿露,實在是看好這位浪跡天涯的夫子,是個將來大有潛力的榮耀君王,因此,他們願意不惜犧牲、不辭勞苦的跟隨,是對於將來的光明遠景有所規畫與期待,這是放長線釣大魚的策略與信心。

那裡知道主耶穌也有他的黑色幽默。主耶穌警告這兩位胸懷雄心大志的門徒說,要拿這張支票,必須要有好酒量與好泳技才行。這兩位兄弟還是不夠成熟,不知道耶穌說這些話必有玄機,就挺身拍胸的回答說,這個還難不倒我們兄弟,我們的酒量雖然還沒通海,但是陪老師乾杯是沒有問題的,游泳也還可以。那裡知道主耶穌的答案居然是,這張支票數額過高,不能由我簽名,必須由我爸爸簽名才有效。但是剛才你們兩位答應我的陪我喝酒游泳,我就在此謝謝你們兩位了。這下子這兩個門徒原來自以為可以私下找耶穌,佔便宜。那裡知道,反而成為偷雞不著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只支票沒有拿到手,還許下了願意陪耶穌乾杯與游泳的承諾。更慘的是,他們不知道,耶穌所要喝的酒是背負全世界罪惡的滿杯苦酒,耶穌所要游過的河是死亡陰間的河流。

不知道是誰把這件事的風聲走漏了,這兩位門徒私下向耶穌所提出的卡位請求,成為丟到公廁的石頭,激起公憤。其餘十位門徒在聽到這兩個偷跑的夥伴的消息之後,並沒有詳細打聽他們與耶穌談話的細節與結果,就義憤填膺、將這兩位門徒圍起來要狂揍強扁他們一番。耶穌聽到他的門徒就要打群架了,連忙叫他們都到他的面前來,趁這個難得的場合給他們上一課機會教育。課程名稱就叫做:僕人領導學 (servanthood leadership)。耶穌告訴這十二位門徒說,在外面的政治世界,大家都搶破頭要當政治領袖,就可以吃香喝辣、支使掌控,享受別人的服務。但是在我的國度,情況剛好相反,在我的國度中,所有的領袖都要願意去服務他所帶領的跟隨者與部屬。最後,主耶穌丟下一句讓人深自反省的一句話: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可10:45)。

主耶穌所留下來的這句話,成為許多神學家探討、詮釋與爭議的對象。人子來所要服事的人是包括那些人呢?人子對他們的服事項目與內容包括那些事呢?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這句話是上面那句話的延伸,是額外加上的恩典,還是這是服事內容的詮釋呢?

我們中文聖經,一向把 diakone,w [diakoneo] (動詞) 或是 diako,nia [diakonia] (名詞) 翻譯成為 “服事”。最近我從芬蘭差會所出版的書上面才看到翻譯者將這個diako,nia [diakonia] (名詞) 翻譯成為 “服侍”。引起我的好奇並深思。逐漸的,我領悟到對人的服務應該包括服侍與服事兩個面向。前者強調對於被服務者的認識與互動關係,後者強調對於被服務者的實際服務內容與動作。在服侍與服事之間,服侍應該是比較基礎的部份,服事則是實際可見的後果。如果沒有好的服侍關係與認識,則所做出來的服事動作與表現,不一定會滿足被服務者的需要與喜好。但是,如果服務者只是用心在瞭解被服務者的喜好並建立彼此良好的互動關係,但是卻沒有將這些認識與關係轉化成為實際生活上的動作與表現,則服侍也變成空空的口號了。但願我們每個人在與神的關係以及與人的關係中,都能夠成為真正的服侍者與服事者。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寒冬玫瑰 (The Winter Rose)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2.21
作者:蔡茂堂 牧師

寒冬玫瑰(The Winter Rose)是由約瑟馬丁與潘美拉馬丁 (Joseph and Pamela Martin) 所合作譜寫的聖誕節清唱曲(Cantata)。作者運用上帝所賞賜給他們那豐富的創意想像力(creative imagination)譜出一齣膾炙人口的清唱曲。

我們都知道,玫瑰花是在春末夏初才長蕾開花,所以被稱為“夏日玫瑰”。作者卻大膽的使用其想像力,創造出一朵盛開於寒冬的玫瑰花。這朵在寒冬盛開的玫瑰花,會讓所有觀賞者嘆為神奇。主耶穌的降生,是上帝所賞賜給予人類的一個神蹟奇事(miraculous birth)。

清唱曲的開始,是冷風呼呼、天寒地凍的夜半漆黑。在這樣冷酷惡劣的環境中瑟縮顫抖的人們,引頸遠望,企盼著來自上帝那奇蹟式的寶貴禮物---寒冬玫瑰的生長與綻放,可以給這個陷在黑暗冰凍中的花園獲得重生與釋放。

在黑暗痛苦中的百姓,依稀還記得那古老的先知所留傳下來,有關寒冬玫瑰的預言。在久已枯萎折斷的耶西枝幹上面,將來會有再長出嫩芽的盼望(賽11:1)。先知以賽亞也清楚的預告,在寒冬玫瑰長芽吐苞之前,會先有先驅使者(herald)吹響號角,預備迎接寒冬玫瑰的降臨。

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為平坦,崎崎嶇嶇的必成為平原 (賽40:4)。當一切都預備妥當,寒冬玫瑰將會迎風綻放,展現那令人心曠神怡的聖潔美麗,散播出令人沉醉如夢的馨香芬芳。

這朵寒冬玫瑰誕生綻放在猶太地的伯利恆,受到約瑟的呵護,被擁在馬利亞溫暖的胸膛。漆黑穹蒼出現閃耀巨星,吸引東方博士騎著駱駝、翻山越嶺,帶著寶貝禮物前來朝拜。寒冷野地飛來成群天軍,向看守羊群牧者傳報佳音 “天上榮耀歸真神,地上平安賜世人。” 牧羊人也成群結隊、歡欣鼓舞的跑到這伯利恆的馬槽邊,大家一起來敬拜迎接這寒冬玫瑰。

看哪!這毫無瑕疵的寒冬玫瑰是多麼純潔美麗。他所散發出來的馨香之氣四處飄逸,讓人著迷。我們也很驚奇的發現,慈愛的上帝竟然給這馨香美麗的寒冬玫瑰掛上滿身的荊棘,美麗的花瓣在寒風中搖曳。花瓣在荊棘中片片的脫離,鮮紅的花瓣在寒風中飄落大地,就像那被荊棘刺傷所流下的血滴。這是寒冬玫瑰為了讓上帝花園能夠重現生機而甘願犧牲自己、獻上為祭。

寒冬玫瑰凋零盡淨,掉落的花瓣被路過的客旅踐踏在腳底,紅色的汁液濺散在各地。周遭的一切似乎又歸回黑暗冰凍中的沉寂。但是,在天上慈悲的上帝對這冷酷的世界並未放棄。上帝的大愛包容並轉化世界的殘酷抗拒。寒冬玫瑰那純潔美麗、溫馨香氣的生命又從死裡再興起。

聖靈在五旬節從天而降,彷彿下雨。聖靈的恩雨滋潤著我們枯乾的心田。古老的先知以賽亞就曾經清楚的看見並預言: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 (賽55:10)。寒冬玫瑰那純潔美麗、充滿溫馨香氣的生命在許多蒙恩子女的心田又蓬勃長起。上帝的花園到處長滿了寒冬玫瑰。上帝的聖靈彷彿那南風與北風,吹進上帝的花園裡,讓花園裡的每一株寒冬玫瑰都盛開怒放。看哪!每朵盛開的寒冬玫瑰隨著聖靈的風吹而快樂跳舞搖曳。每朵寒冬玫瑰所散播出來那迷人的馨香之氣,四處飄逸,飄出上帝花園的牆頭,飄向地極。讓一切的榮耀全歸給上帝。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掃羅的最後一戰 -- 曾昭瑞

寫作於2008.12.14
作者:曾昭瑞牧師

當掃羅把大衛驅離自己之後,才不過幾年的時間,以色列人的軍事力量下降的相當快速。當時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之間的戰事,雖已呈現膠著狀態,但是掃羅依舊將他的心思意念,完全投入在搜捕大衛這件事上,使得他無心推動阻止非利士人入侵的事。

非利士人與掃羅的交戰,曾在山地遇到重大挫敗,所以他們不想再重新侵入山地,而是等待適當時機,以便能夠一舉成功。不久,時機似已成熟,非利士人在大衛背叛投入自己陣營不久後,決心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攻擊行動。有些人認為非利士人這時的舉動,是因為大衛投誠加上掃羅在以色列人中大失民心有關,這些事讓非利士人得到相當的鼓舞,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下定決心在亞弗集中軍力進攻。亞弗這個地點就是一個世代以前,他們勝過以色列的那個地方。但是這一次非利士人學到了經驗,他們沒有向中央山地前進,也沒有在那裡等待以色列人進攻,而是沿著海岸向北開戰車進以斯德倫平原。這時的掃羅也揮軍北上,在基利波山腳安營要與非利人對陣。(撒上二十八4;二十九1)

非利士人的五大城邦--迦蕯、亞實突、亞實基倫、迦特與以革倫採取聯軍策略,一但進入以斯德倫,那麼平原的路就在他們的掌握之中,此外他們還可以得著海上人民和那些與他們同盟的迦南城邦對他們的支持。並且這一帶的區域,都是屬於平原地區,也是他們的戰車最能發揮戰力的所在。過去非利士人冒險進入山地,結果戰車無法發揮效用,而被以色列人打敗的教訓,他們至今印象深刻。而且進入了以斯德倫之後,就有可能把掃羅與來自北方的加利利各支派的聯絡切斷,使掃羅陷於孤立,而無法集中全國力量對抗非利士人。

事實上,掃羅沒有事先預防非利士人的集結,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動員全部的力量,在天時、地利、人和盡失的狀況下,掃羅為什麼要打這場注定失敗的戰爭,沒有人知道。或許,他已經走到了山窮水盡之地,沒有辦法想太多,只好選擇孤注一擲,這場戰爭還沒有打響,掃羅悲慘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甚至掃羅也知道,他去找了隱多耳的女巫,招喚撒母耳的靈魂,也知道自己悲慘的結局。但是掃羅沒有退卻,或許他騎虎難下,而且他又從來不是一個沒有勇氣的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結果就是一敗塗地,以色列潰不成軍,他的三個兒子被殺,而掃羅自己也重傷而自殺了。至於大衛,卻從一場無可避免的困境中,意外得到了解救,他僥倖的不必上戰場。如果他真的奉命到戰場上去攻打自己的同胞與人民,那他會怎樣行?結果會怎樣?這就不是我們所能夠知道的了。

孕育宣教的教會 -- 莊孝盛

寫作於2008.11.30
作者:莊孝盛 牧師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非常高興貴教會給我這個機會來到你們當中分享和見證。宣教如同一個將要死亡、快要被唾棄的教會重新更新,。多年來我從許多的教會得到激勵,深深受感動的教會,大都多數都和宣教有關係,宣教是教會的責任,然而宣教也是我們經歷上帝奇妙的所在。聖經說,上帝是在曠野開道路,、沙漠開江河的上帝,一間個願意為上帝走十架道路的人,他首先要得到上帝的奇妙和恩典。宣教是教會無可推託的一個天職,身為長老教會的牧者,我深深的以為,長老教會的興起對台灣這塊土地,有非常重大的一個影響和責任,從南到北、從山區到偏遠的海邊,一千兩百多間的教會如果能注重神所給我們的宣教的使命,我們必能夠興起神他的大能和祝福在這塊土地上,改寫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和命運。各位弟兄姊妹,貴教會已經投入許多宣教的工作,是不是能夠通過今天的這個禮拜,我們更新自己,重新讓我們的教會因著我們的獻上為的活祭,讓貴教會能夠在靈裡合一,為神興起宣教的大使命。我要跟和大家分享聖經的話語,因為今天聖經的這兩節經文,都是我這一生最喜愛的,也是在聖經當中非常重要的兩個禱告,一個是大衛,一個是保羅,這兩個人在整個教會的歷史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是一個信仰的前輩,一個說「我要高舉神救恩的杯」,一個說「我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本來這就是基督徒從心裡面應該有的一個態度。當我們守聖餐時,長執小會員將這個杯送到我們面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將生命的杯送到我們的周遭親友人群裡。願我們的教會在建造上帝的聖殿時,我們在神的面前獻上我們的心,參與在教會的事工,不論大小事,願我們所付出的金錢、精神和才華,能夠在上帝面前讓他祂的聖名被高舉。讓我們在神的面前再一次同心來禱告:

「天父,當我們要領受你祢的話語之前,我們要靜靜地打開我們的心,在你祢施恩的寶座前許多年,我們自問,到底我們對你祢的福音認識有多少,不然為什麼何有時我們感到傳福音是那麼的困難,求上帝用你祢權能的杯餵養我們,讓我們來為你祢大發熱心,也讓我們的生命大大地得到喜樂,當我們得到你祢的餵養而興起時,願主你祢讓你祢的聖會成為你祢救恩的記號。我們在你祢的面前擺上自己,也獻上祢你的教會,祢你的教會是萬民景仰蒙祢你祝福的一個地方,不只是基督徒聚會的聚會所在,而是萬民來親近祢你、敬拜祢你的地方。我們深深地為我們的教會來禱告,神通過這個教會,讓萬民因此得祝福,也除去我們心中許多的障礙和阻礙,讓我們的心中不再有貧乏、不再有虧欠,讓心中以許多的攔阻不再成為我們的藉口,讓我們的教會能夠為主祢你來興起,天父上帝,求祢你恩膏這個教會。在建堂的工作,我們更深深地相信,外在的建築物比較容易建造,但使徒的生命是更是重要,求主祢你透過今天的經文興起祢你的大能,讓這個教會大大的進步,讓我們在祢你的裡面得到助益,。我們如此禱告,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引言:宣教的真諦與理念(願為神去觸摸世界)

我曾經看過許多心中有感動的教會,不論大或小,理由不在他們教會的規模,而在於他們所展現生命的亮麗,他們透過許多宣教的工作,來展現耶穌基督給他們的使命。各位弟兄姊妹,當我們的教會在談到宣教年會的時候,宣教到底是代表什麼意思?我們如何在自己的教會裡面去贏營造一個宣教的教會?宣教又代表什麼?宣教有許多的意思、有許多的教導,但是我最喜歡的是一個南非的宣教師他所講的,他說宣教最重要是帶給別人盼望,不論在經濟上、不論在心靈上、不論在政治上、不論在自己的前途,以及在許多的無奈和黑暗當中,宣教就是在人的需要當中帶來神的應許和盼望;David Bosch(大衛伯席)就是這個南非的宣教師,他引用了許多教會的歷史,也談到許多聖經的記載,他寫的書都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成為教科書,他在宣教的定義上說了一句話,那段話是結論:「宣教就是傳盼望,把盼望帶到絕望的人當中。」各位弟兄姊妹今天所讀的這兩段經文,是我們在聖經裡面的兩個人物,除了他們以外,還有在耶穌基督的教導裡面,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經文,都是教導我們如何投入成為孕育宣教教會的一個使命。比如說我們所熟悉的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你們當到普天下傳福音,使萬民成為我的門徒」(太28:19-20),這就是一個大使命的記載,也代表教會有一個使命,應該去呼召、邀請、傳遞,讓更多的人來認識耶穌基督。耶穌又說:「你們當敬畏耶和華,而且盡心、盡力、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可12:30; ;路10:27),在傳統上教會稱這段經文叫作大誡命,大誡命如果是右手,大使命就是左手,這兩隻手就是孕育宣教非常重要的兩隻手,一個是使命,一個是誡命,誡命就是愛人如己,教會不是空傳神話語的地方,教會是用生命來感動人、用生命來包容人,讓人在耶穌基督的愛裡,讓教會成為一個愛的記號和出口。所以有許多時候當教會在談宣教的定義,我們不能不從內在生命的更新,讓神的愛能夠滿溢,從這個教會直到這個社區、直到在每個曾經在黑暗角落哭泣的人。除了這個以外,耶穌又說:「我來是為了讓人得更豐盛的生命」(約10:10),所以宣教有許多聖經的教導,但是最主要的是宣教是行動,宣教不是停留在這個地方,宣教是停留在我們的手和腳。各位弟兄姊妹有許多我們的故事,我們能夠從許多的教會彼此的探訪,我們能夠更深深地去激勵我們自己,我曾經看過許多的教會,他們願意成為耶穌基督的手,他們願意成為耶穌基督的腳,他們願意用耶穌基督那種僕人的形象,去為別人做服侍的工作,他們的服侍勝過牧者的講道,他們的服侍強過於牧師的教導,他們用實際的活動讓人得到感動。

很多基督徒不敢跟向人家傳福音,或者沒有足夠的熱心去傳福音,可能有幾種原因,其中一種原因,是我們對福音的本質和領受不夠完全。我看到初代教會的信徒在跟和人家分享他們的新生命時,是充滿著興奮、期待和熱情,但是我也有一種沮喪和掛慮,就是有時候待在教會越長久的弟兄姊妹越有規矩,但是而那份熱情越消退,當我們要跟向人家傳福音時,卻很難開口,所以到底是福音沒有滋味,還是我們還沒有尚未得到福音的滋味?今天的經文中若我們往前看,大衛在他的祈禱中這樣說:「我要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詩116:9)意思要在主的裡面得到一個活潑的人生,因為這個信仰,我的人生充滿希望,一個在人生中未曾被充滿的基督徒,他當然很難去跟和人家別人分享這種生命的祝福,願我們今天對主說:「主,我要向祢你大大開口,在今天的禮拜中領受從祢你而來的幫助。」我們要思考我們的教會要成為怎樣宣教的一個教會,我們要如何用主所給我們的恩典與人一同分享。如果你的孩子問你說:「媽媽,為什麼我們要信耶穌?」如果你的孫子問你說:「阿公,為什麼你要信耶穌?」請問你要怎麼回答他?可有我們家庭家族中的故事?不是每個家庭家族都有信主的故事嗎?我是第四代基督徒,我的內外祖父母都在第四代前信主,我的家庭家族都有這種信主的故事。我的外祖父是在彰鹿很貧窮的勞工,有一日在大埕有一個陌生人,一個老先生擔著擔子要去賣東西,半路在大埕休息,用頭上的斗笠在搧涼,在休息的當中他開始唱起歌來,我的外祖父覺得奇怪,那個歌曲聽起來不是台灣調,也未曾聽過,所以就問他說:「阿伯,你在唱什麼歌?」阿伯回答外祖父:「我在唱聖詩,是我們基督徒在敬拜的詩歌。」「很好聽耶。」「你要是想要聽,就去台南太平街有一間太平境教會,你去就可以學到這些詩歌。」很有福氣的是,我的外祖父沒有這樣聽過就算了,他真的隔週禮拜天從彰鹿走到台南,彰鹿到台南大概二三十公里,他去作禮拜,因此我們全家族得救,為什麼?因為我的外祖父在那裡就打開心門,雖然不知道那天牧師說了什麼,但是外祖父回家後把家中所有的偶像全部清理掉,外祖父的爸爸嚇一跳,「這是大不敬,我兒子瘋了」,趕快去磕頭向神明賠罪,外祖父對他爸爸說:「爸爸,我們要信,就要信真的。」從那時起,上帝的救恩臨到我們家族。外祖父有七個女兒,他遺憾自己沒有兒子(獻給上帝作牧師),雖然他很窮,但他知道智慧、真理和教育的重要,七個女兒全部讀到高中以上,我的阿媽也是這樣認為,再窮也要讓子女受教育,不論男女,結果被鄰居譏笑:「女兒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你卻窮的骨瘦如材,還花這樣的錢去給女兒讀書」,但是她知道在上帝的眼中,男生女生都是後代。後來他看到鄰居中有一個養牛的孩子很乖巧,所以就幫助他、栽培他,果然這個孩子去讀神學院成為牧師,我的外祖父也把大女兒嫁給這個養牛的孩子。

宣教是什麼?宣教就是經歷到上帝,將那份熱情向我們周圍的人講,教會就是講耶穌的故事,教會就是分享耶穌基督的愛,我們要如何代替主去幫助、照顧、鼓勵,甚至擁抱那些需要擁抱的人,教會的設立絕對不是為了我們這些基督徒而已,因為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他祂不是說:「我為十二使徒釘十字架」,而是為了信和不信的人、為了願意和不願意的人,他祂是無條件的用他自己的生命成為一個活活的屬靈宴席讓眾人因此得到益處,所以從他祂的學生到保羅,這些人無怨無悔,一生用十字架作他們生命的重點。保羅說:「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林前1:22-23)

在保羅的眼中來看,耶穌基督十字架的生命,高過神蹟奇事;在保羅的眼中來看,上帝的救恩大大的超越希臘人追求的身體、智慧和真理。弟兄姊妹,我們對福音的認識是什麼?我們要如何成為一個遞杯的人?願我們在主內對由主所興起的許多教會得到激勵,。在我服侍的這二十幾年來,主用很多教會感動我。昨天在分享時,有同工問我說:「牧師,在你這麼多年的服侍中,你如何與長執同工兄姐作分享?讓我們的教會長執能夠明白宣教真正的意思?」有時候我知道牧師的講道非常有限,你想要邀請一個人作一個誠實的基督徒,有可能在講台上講一百篇道,在有意無意間,或很婉轉的勸勉,才可能稍微有些回應,你真要讓一個人改變,若不是聖靈做的工,就沒那麼容易,但是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帶他們去看。我們教會有一個很好的行動,就是我們常常去觀摩其他教會,二十年來上帝讓我們看到一些感動人的教會,那些故事都成為我們祈禱的開始。

從普世教會得激勵

1. Mother Teresa的故事

昨天我有跟向大家提到Mother Teresa的故事,或許我們當中有很多人從那個故事得到激勵和感動,其中Mother Teresa曾經照顧過廟裡面的一個負責人,那個廟的負責人是長期反對德蕾莎修女在他們印度人當中做這種宣教的工作,無論她做的多好,這個人因為他自己的種族意識和信仰的理念,長期反對德蕾莎修女所做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自己生病,無力軟弱,沒有人照顧他的時候,他的朋友把他抬到德蕾莎修女照顧老人的一個地方,他非常的羞愧,但是他沒有能力推辭,因為他躺在床上沒有辦法照顧自己,他問德蕾莎修女說:「你為什麼肯照顧我?我是你的敵人,我敵對你,我羞辱你,但是為什麼你願意照顧我?」當修女在服侍他的時候,她的十字架就在胸前,他問那些修女說:「你的耶穌犯了什麼罪?為什麼他被釘在十字架上?」外人不曉得耶穌被定十字架不是因著他祂的羞辱和罪,而是因著他祂的愛,。當一個人服侍他的敵人時,他不需要千言萬語,因為他的生命已經打開人心中的房間。德蕾莎修女還說,她無法照顧那些貧窮人一輩子,但是最起碼,在他們臨終的最後一個時刻,我能夠幫助他們帶著平靜的心,去渡永恆的人生。她把將死的老人抱到身邊,幫他洗澡,因為印度人在他們最後要面對永恆時,他們覺得帶著清潔的身體很重要,德蕾莎修女說她無法照顧他們一輩子,但是在這個最後神聖的時刻,我至少可以為他們做一件神聖的工作。各位弟兄姊妹,讓我們在神的面前為眾教會來禱告,我們求神讓我們在他祂的面前,真的能夠營造一間感動人的教會。

2. 泰北快樂人的教會

泰北有一間Parchakittisuk(即Happy people的意思)教會,叫作「快樂人的教會」,它是由一個獨居未婚的泰國牧師所設立,這位牧師因為土身生土長在泰北,她從小就經歷過許多生命的無常,因為她看到她同學經常在童年的時期消失,後來她聽到她的女同學為什麼離開泰北的原因,因為他她們的父母因著貧窮就將孩子賣到都市裡面當妓女,。這位牧師從小就在心中就有很深的無奈和痛苦,她立志說:「將來如果有一天我能夠賺大錢,我要把我的同學買回來,或者再把我的同學找回來。」這位牧師一生當中服侍跟隨神,後來當她受了神學的教育,她開始慢慢地覺得,不只是能夠救她的同學,也應該救她的同學的鄰居和孩子,後來她就用他她爸爸的房子去當作禮拜堂,她用她的庭院當作一個孤兒院,專門照顧在泰北金三角那些因為毒品得而感染到愛滋病感染的父母,以及、他們所留下來沒有人照顧的孩子。兩年前我去參觀這個地方的時候,她讓這些孩子為我們唱歡迎的歌,讓我沒有辦法靜下來聆聽他們的歌曲,因為他們一邊在唱的時候那個旋律有點淒涼,她跟向我們解釋說那首歌的意思,那條歌曲我還記得大概意思是這麼說的如此:「她說有一天在學校的作文課,老師給我們一個題目,那個題目是「『我的媽媽」』,每一個同學都在寫自己的媽媽與他的故事,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寫,因為我沒有媽媽,我沒有媽媽擁抱我,我沒有媽媽陪我去散步,我沒有媽媽擦去我的眼淚。」大概歌曲就是這個意思,在那當中我一直有很深的感觸,我感謝上帝讓我看到一個願意為耶穌基督當媽媽而不只是當牧師的教會。各位弟兄姊妹,感動人的教會不是用言語去呼召人,而是用我們實際的行動,去營造感動人的教會。

3. 紐約人行道主日學

昨天我也跟和大家談到Bill Wilson(比爾威爾森)這位牧師,他生長在紐約,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被單親母親遺棄的一個孩子,十四歲沒有父母,。他在人生痛苦中,得到一個基督徒的家庭的收養、受教育,後來他讀了神學院。當他在教會侍奉時,有一次看到報紙上報導有一個四歲的孩子死在紐約的街頭,因為在紐約的貧民區有毒品、槍枝、人口販賣的問題,他看見紐約的街頭有許多沒有人照顧的孩子,他毅然決然的地就投入一個街頭流浪孩子的福音工作,離開原有的教會去到紐約,作一個沒教堂的牧師,。如此,竟然他竟然就推動了一個世界性真愛的事工「人行道主日學」,突破傳統。他的車成為福音車,去載所有在布魯克林貧民區的孩子,一次兩次,不論黑人白人,將這些沒有地方可去的孩子載到他的家―一間倉庫裡面,他的家就成為一間教室,讓他們在倉庫裡成立一個主日學,給他們漢堡、給他們午餐,帶給這些孩子許多生命的希望和教導,一年、兩年到乃至二十年,許多的孩子因著這樣子如此,他們的態度有了更新和改變。這間教會在紐約的街頭將近二十台的大巴士,像是改裝過的可口可樂罐,開到街頭打開後就變成一個舞台,叫作「街頭主日學」。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沒想到過的,但是當你有願意的心時,上帝要將那個智慧和可能性,放在我們當中。各位弟兄姊妹,如果可以的話,我相信你們的牧師有講不完的故事,如果可以的話,我可以從早上一直講我所看見過,將自己擺在神手上、被神所高舉的教會。各位弟兄姊妹,我們為這個教會作禱告,今天所讀的經文,必須成為每一個人心中的禱告,不要說禮拜一結束,你們就忘記大衛和保羅的禱告,盼望你們將這個禱告經文寫在你們的心中,經常將教會的建堂擺在心中,教會的建築和禮拜堂是容易建造的,我不是說誇口的話語,但是建造一個十全十美、願意完全無怨無悔擺上的教會,是困難的。早在兩百多年前,一位牧師叫作John Wesley(約翰衛斯理),他的禱告就彰顯出建造教會的困難,他說:「求神給我一百個同工,是什麼都不要、是什麼都不怕,只要上帝、只敬畏上帝的同工,我要將整個英格蘭翻轉過來。」他相信如果有一百個同心協力的同工,他能夠將整個英國的社會重新歸回到神的旨意和教導上。各位弟兄姊妹,當我們在談教會建堂時,有許多的攔阻和困難在我們心中,但是最大的困難其實是信徒的營造和宣教的熱情,盼望我們在今天的禮拜當中,我們能夠重新跟向神來作決志。

4. 韓國漢城恩典教會

在韓國漢城的這位牧師姓鄭,因著他看到一群自閉症的孩子,他心中沒有辦法在原來安逸的教會擔任主任牧師,。這間教會非常的富有,有兩千多個信徒,所以這個教會有相當的能力,但是這個牧師覺得他階段性的任務已經夠了,他能夠將教會牧養的責任交給年輕的傳道,所以就提早退休,將他原來牧養的工作交給年輕的同工,他就走到街頭,用他僅有的退休金作為基金,呼召許多基督徒的同工,他們在漢城建立一間「恩典教會」,另外一個名稱叫作「麥子學校」,禮拜一到禮拜六,這間教會是一間全然的學校,從幼稚園到高中,照顧一百個自閉症的家庭,這些孩子原來在父母的心中是一個痛,因為他們的父母帶著這些自閉症的孩子,他們不曉得這些孩子的將來是什麼,但是當這群孩子來到這個教會時,他們的生命改變,他們在那個地方有新的盼望、有新的尊榮,他們不再以孩子為羞愧,甚至最後連這個社區都以這個學校和這個教會為社區的榮耀,他們要將最好的給這群孩子。我參觀這個教會和這個學校時,我看到他們的音樂廳,是一個全世界非常了不起的廳,因為音樂廳裡面的建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是一個景德鎮的教授,他親手用燒出來的每一塊都不一樣形狀的陶土,都是不一樣的形狀,嵌刻在整個音樂廳禮堂裡面,成為一個個消音塊,成為一個非常特別的音樂廳。這個音樂廳除了他它的建築以外,它的精神是最特別的,因為自閉症的孩子很難去到國家音樂廳,因為他們的規矩和行動的異常,所以他們很難進到全然安靜的高等藝術的殿堂,但是這個學校規定,世界一流的音樂家來到此表演,他不能拒絕這些孩子有任何異常的動作,哪怕孩子在前面跑來跑去,他們要很安靜的、很喜樂的表演,好像在演奏給天使和上帝聽。這個學校有很多特別的神學和其教會的精神,一個教會的偉大是來自於他們對聖經的理解,一個教會的偉大是來自於他們對聖經的回應,一個教會的偉大是他們願意不打折、百分之百的地、虔誠的地過十字架的生命。弟兄姊妹,我們的教會是不是能夠為人而活的教會?成為因我而祝福別人的一個教會?讓我們在神的面前,不論是像前面方才提到的「快樂人的教會」,或者這個「恩典教會」,我們能成為獨一無二的「和平教會」,每一個教會有他們的故事,我們的教會也應該有我們自己的故事,願神將他祂的榮耀尊貴放在我們當中。

一、主耶穌的教會是「宣教的教會」

1.宣教的教會:被耶穌的愛所激勵的教會 多元宣教的教會 365天的教會

我自己的教會,因著剛剛的「恩典教會」,我們有了新了的祝福,因為當我坐在那個新的音樂廳時,我跟向神作了一個禱告,我們的弟兄姊妹去參觀時,我們就在那個沒有人的台上唱一條我們所熟悉的詩歌,那首詩歌叫作「耶和華祝福滿滿」,我們在那裡用禱告的心求上帝,讓我們的教會能夠成為白鷺鷥,我們能在這個天地當中唱出祝福禱告的詩歌。我坐在那裡跟向神求說:「神,讓我們在鄉下的教會,也能夠成為三百六十五天7-11的教會,從白天到晚上、從天亮到黑暗、從年初到年終,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沒有停息的教會。」,神真的讓我們有這個榮幸,神給我們許多的故事,神將那些流浪的中輟生帶到我們的教會裡面,我們未曾計劃過這個工作,這個事工也不在我們的生涯規劃當中,但是神說要有就有,因為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1:3)神的創造通過他祂的言語,和他祂的心意。各位弟兄姊妹,神說「我的教會必成為萬民的祝福」,但願我們在神的面前為自己的教會祈求尋求。我們今天坐在這裡禮拜,我們希望有自己的禮拜堂,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的禮拜堂建造起來可以做什麼,但當我們分別為聖獻給上帝時,上帝就有他祂的作為。六年前我們的教會蓋了一間教育館,蓋教育館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訓練、靈修和社區活動的需要,因為我們要在七十週年時獻給上帝作一個禮物,其實我們沒有很多錢,當我們要蓋教育館時,我們銀行的存款只剩一百萬,預計需要一千到一千五百萬,但是我們決定要蓋,因為我們不能等到錢存夠了才來蓋,為什麼?因為若等我們存足夠時,孩子都長大了,所以我們就決定用借錢的方式來蓋,牧師和長執禱告後作了一個決定,三年內我們不對外募款,因為如果一個基督徒本身不先背起十字架,他沒資格說他是在背十字架,當你在上帝面前說「主啊,我要獻上自己。」但是你卻像乞丐向別人討錢,討來獻給上帝,我們要做主人,不做埃及的奴隸,我們已經是一個被釋放,有能力自主背十字架的基督徒,所以我們教會就做了這樣的決定,重點不是要講這個,上帝會將你獻上的五餅二魚改變。在那個獻堂的感恩禮拜中我們的誓約是這樣說的:「我們同心來祈禱,讓我們的教會成為竹東竹塘人的祝福,到了一百週年慶典的時候,竹東竹塘人要跟向我們說:『有竹東竹塘教會真好,他們成為我們的祝福。』」很奇妙,原本的計劃完全改變,因為在那當中上帝給我們一個呼召。我們當時的縣長是是王翁金珠女士,她是基督徒,曾做過老師,在她的任內做很多沒有投資報酬率的工作,就是沒有選票的工作,但是她看到很多家庭的中輟生,就問說:「可有教會能和教育局合作,來幫助這些中輟生?」因為縣長的邀請,我們接受這樣的呼召,我自己的教會,白天是一個中輟生的學校(向日葵學園),晚上是一個課後安親班(向日葵成長營),讓弱勢家庭的孩子,有一個像回到家的感覺的一個教會,這是我們教會的一個事工。為什麼?每一個教會它的故事最主要它的動機就像就像保羅所說的,因著愛,因著耶穌基督的愛,我大發熱情和顛狂,保羅說:「我們若果顛狂,是為神;若果謹守,是為你們。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林後5:13-14),一個基督徒願意為陌生人,一個基督徒願意為那些跟和他沒有任何血緣生命關係的人全然的地付出,只有一個很單純的理由,因為耶穌基督先愛我,我全然白白得著,我願意白白的地付出,唯有耶穌基督十架的生命,能讓人以自己為中心的人生觀,轉化成為以神為中心、以他人為中心的人生觀。

2. 聖靈更新的教會:足以肩負宣教的使命 宣教的真諦:願神的國度降臨

各位弟兄姊妹,讓我們的教會是為別人而活的教會,讓我們關心周遭許多那些許多需要我們伸出手的人,讓我們為神去觸摸這個世界,讓我們跟向神說「我願意」,我願意走到天涯海角,我不一定要當宣教師,像連加恩,他在生命當中短暫的一段時間,神差遣他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在那一段短短地的時間裡,他不浪費他自己的生命,。神差遣我們在不同的領域,為要讓我們在黑暗的世代、彎曲悖謬的世代,將生命的道展現出來。基督徒的使命是以生命換取生命、是以生命來傳揚神的福音,讓我們在神的面前跟向神說:「神啊,我能夠為你祢做什麼?我的教會能夠為你祢做什麼?」大衛說:「我要高舉神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詩 116:13)這有兩層意義,第一,當我在神面前用禱告的心情,端起我生命的杯,第一個祝福是我能夠品嚐到救恩的滋味,我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我的生命得著豐盛;我因著耶穌基督的生命,我的生命從卑賤自私轉化成為神的榮耀和尊貴,每一個願意在十字架面前為自己將來的前程的作禱告的人,他的生命會因著那個禱告而全然不同,你們相信嗎?你願意鼓勵你的孩子,虔誠在十字架面前,全然的地委身和跟隨,讓他的一生得到神的祝福嗎,?與神同行的生命,他的生命是耶和華以勒的人生,讓我們能夠高舉神的杯,能夠頌揚耶和華的名。我們在神的面前來營造一個讓人能夠得到祝福的一個教會,讓神的國度能夠降臨在我們當中,當我們在禱告說:「願你祢的國度降臨在地上如同在天上」,你曾否想過,台灣的將來何去何從?今天的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教會?今天的台灣不是需要一個象徵性跟他們到處講說:「耶穌愛你」的教會,尼姑也會講「耶穌愛你」啊,有一次一個尼姑來會友的家中化緣,這個會友跟對尼姑說:「師父,對不起,我們家是信耶穌的,所以我們不方便奉獻給你。」這個尼姑要離開時回頭跟對會友說:「耶穌愛你」,那個會友嚇一跳,這個尼姑沒有說「佛祖愛你」,而是跟他說「耶穌愛你」。宣教是開闊的,真理不需要辯論辯解的,自古以來真理就存在,我們的上帝要不是活的上帝,講得的再口沫橫飛,人也不會想得著,我們的上帝要是活的上帝,我們不用傳,人來到我們的面前,他就會問你說,我要如何得著。我有一個的鄰居有一個在廟裡做管理委員的,他長期禁止他的孩子進到教會,因為他看到鄰居的孩子如果來到教會沒有一個孩子不受洗,所以孩子去教會是自投羅網,他有一個危機意識,但是後來因為教會做社區事工,大家成為很好的朋友。去年他看到有國外牧師的特會,他就問說那是什麼,我就跟他解釋那是醫治特會,他抓抓頭對我說:「牧師,我去找一群人,你來幫他們禱告,要是越有功效,紅包越大包。」我就回他說:「我幫他們禱告,但是不用紅包。」這就是馬其頓的呼召,我們不知道人家需要福音,我們想說,魚是魚、蝦歸蝦,他們是拿香的,我們是信耶穌的,所以是我們覺得不需要積極的去給他們宗教壓迫,因為我們去跟他們講耶穌時,好像是要誘拐他似的,這是以福音為恥,不敢熱情的跟對人家講我們在真理中所得到的。其實傳福音不是很嚴肅的地說聖經的話語,傳福音就是說你家族的歷史、說你信主的歷史,說你生命的經歷。我們不是修道院的基督徒,我們是在這塊土地上土身生土長的、共榮共聚的,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血緣,但是有共同的心願,是對台灣的將來有所盼望。

3. 宣教的教會:宣講神的話語的教會

宣教的真諦: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
各位弟兄姊妹,教會是不是否能夠成為上帝國度的一個禱告者,求神的公義、求神的信實、求神他的聖潔和真實,能夠讓這個社會不再以虛假穿上國王的新衣,講一些神話來欺瞞許多周遭的人,讓我們在神的面前求他祂的國度,以他祂福音真理的種子,埋下生命的樹,不只是在大安公園,也在每一個人的生命的當中。如果你是一個主日學的老師,你如何在孩子的身上中撒落真理的種子?讓一個孩子敢說真心話,讓一個孩子能夠在許多人都說虛假的時候,他獨然全然的敢說:「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太5:37; 雅5:12)宣教是嚴肅的,真理是不能妥協的,但是人必然會因為他的抉擇,品嚐不同生命的果實。各位,和平教會是一個有特色的教會,但是能不能學保羅說:「我遇到什麼樣的人,就轉化成什麼樣的人」?這個就是道成肉身,約翰福音說:「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創1:3)道就是神的話語、道就是神的精神、道就是神本身。當神來到這個世界上,成為教會,當這個教會建築在黑暗的世代,他祂便成真理,這個真理成為一個種子,進到人的身上,在失去、失望、恐懼的世代,讓人重新堅持,耶和華是歷史的主宰。各位弟兄姊妹,讓我們在神的面前為宣教付出努力,讓我們在神的面前跟向神說:「神,我願意。」我願意跟和牧師同心協力、我願意跟和長執同心協力、我願意在教會裡面扮演我的工作、我願意成為一塊小小的磚塊,在建造你的聖堂裡面,不能缺少這塊磚,雖然這塊磚塊的價錢不高,但是它的價值不毀;價錢不高,但是它的價值不毀,各位弟兄姊妹,神以價值看生命,不是以價錢論斷人,世界是以價錢,但神是以價值,讓我們在宣教時所建造的教會,是一個耶穌基督的教會,耶穌基督的教會就是宣教的教會,耶穌說「你們當到普天下去」,我們去了沒有?耶穌說「你們當愛人如己」,我們心中是否有那種白白捨去的愛?各位弟兄姊妹,讓我們在神面前營造一個宣教的教會,不用大道理,讓你成為耶穌基督的手。當你的公寓旁邊有一個最近為了婚姻哭泣的姊妹,你是不是能夠去敲門?敲她的心門、陪伴她,帶她到神的面前領受安慰;你的公寓裡面有一個獨居的老人,他剛剛失去他的太太,他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老人。有一些男性真的是很差勁,為什麼?因為一生當中得到一個幸福的太太,連穿衣服今天要配哪一件褲子都不知道,都要太太幫他配好,要戴手帕要帶東西都是太太預備好,突然有一天他的太太早他一步離開世上,他的人生完全變了色,不曉得他能夠怎麼活下去。各位弟兄姊妹,我們的周遭進入二十一世紀,有太多這種宣教的機會,不是不能,而是不為;不是不願,是我們心中不願,願我們在神的面前跟向神說:「我願意成為祝福人的教會,我願意在神的面前讓我們的教會,成為與人分享的教會。」各位弟兄姊妹,你們願意嗎?讓你們的教會全然的地、讓你們的長執牧者全然的地主張,我們願意一無保留的為人來奉獻我們自己。
二、孕育深具宣教生命的教會
教會必須要去孕育,生命也不是自然就會健康的,孩子也不是自然而然有寬闊的胸襟,。有寬廣胸襟的教會才有寬廣胸襟的下一代,有寬廣眼界的父母才有寬廣眼界的孩子,為什麼?因為孩子是坐在父母的肩膀上看著世界,教會就是孩子的肩膀,孩子是在教會的圍牆上看外面的世界,讓我們在神的面前跟向神求說:「神啊,我們的教會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但是我們願意每一個在這裡長大的孩子,他們都有一份生命的理想,不論他們做的職業是什麼,職業沒有貴賤,讓孩子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讓每一個自我放棄的孩子,因為在教會、在耶穌的面前,重新找到自己,成為神手上的計劃。」各位弟兄姊妹,讓我們在神的面前,真的擺上我們自己。我們自問,我身為和平教會的一份子,教會在興起宣教的運動,我能夠做什麼?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時間出時間,有能力有恩賜,不是等到有空,你要若是要等到有空,你會很閒,因為神所用的人都是很忙錄的,「有的還要加給他」,為什麼?因為他可以做更多的事工。宣教需要願意的心,不是錢的問題。我們教會在做「生命教育」時,我們呼召姊妹一個禮拜獻兩小時,有時請假兩小時也沒關係,一小時在教會受訓、一小時在學校講故事,如果真的有困難,你獻兩千元(一班四十本教材,總會所印的出版,一本五十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誰說宣教要有多的財力。兩千年來,耶穌基督宣教的教會,都像是乞丐般的宣教,第一個乞丐就是彼得,他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3:16)如果你願意,可以去讀教會歷史,你會得到很大的感動,自古以來成就上帝宣教的人都不是大財團、也不是大教派,有時是單打獨鬥,走到天涯海角,就是這麼奇妙,耶和華以勒不是一個傳說,也不是一個口號,手拿上帝國鑰匙的彼得,他的信是這樣的:「因為耶和華本為善。他祂的慈愛存到永遠;他祂的信實直到萬代。」(詩100:5)照著他所信的,耶穌基督這樣成就了。耶穌的教會不在耶路撒冷,耶穌的教會在加利利、在那些貧窮人當中,不是教會在哪裡的問題,耶穌用他祂的生命在跟對我們說教會的本質是什麼―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9:23)
1. 美國加州豐收基督徒團契 主任牧師Grey Laurie,─30人的查經班變15000人
2. 初代教會增長的四個原則:WELL
· Worship 敬拜神的教會
· Evangelization 傳福音的教會
· Learning: 不斷學習、造就門徒
· Love 充滿愛的教會
有一個很特別的教會,在美國加州的豐盛豐收教會,這個牧師談到他們教會牧養的一個理由,他用四個字母WELL作說明,當然許多教會的更新增長有許多不一樣的策略,我相信我們的教會也有我們的策略。這個牧師用WELL這四個字母談到,一個教會必須要有能夠激勵人的禮拜;一個教會,必須要注重傳道的事工;一個教會必須,要注重教導,;一個教會必須且要注重營造愛的氣氛的一個教會。時間的緣故,我沒有辦無法很深入的跟向大家作解釋。但是我們必須要安靜在神的面前聆聽,神你在這個教會的教導是什麼,各位弟兄姊妹,神給我們這本具體的話語,當教會任何一個人站在講台上宣講神的話語,你願不願意讓這個講者,自由的地、不受干擾的地、百分之百的地、不打折的地宣講神的教導?長老教會是以神的話語為中心的教會,長老教會的牧者被設立是一個教育的長老,所以我們願不願意在教會裡面從聖經來學習?

三、為宣教培育屬靈同工:
宣教成敗的重要因素?
1. 約翰衛斯理(1703-1791英國福音派大復興的三個關鍵人物之一)
最後我要鼓勵弟兄姊妹,要認真的學習,不要做不冷不熱的基督徒,也不要做二十年永遠是一歲長不大的基督徒。有一次一個教會大更新以後,一個信徒來到牧師的面前作一個決志的禱告,他說:「牧師,我在教會已經二十年,但是在二十年當中我都是當一歲的小嬰孩,二十年當中的基督徒生涯,我毅然的沒有任何的成長,。我不要再作一個二十歲的身心障礙者,就是在那些安養院、育幼院裡面,一些二十歲但仍然卻是沒有辦無法長大行走的基督徒。」各位弟兄姊妹,讓我們在神的面前能夠真心的彼此學習。教會最困難的不是蓋禮拜堂,最困難的是建造那些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怕、只怕上帝、只要上帝的人,這個就是英國大復興中的一位重要的牧師約翰衛斯理牧師所講說的:「求主賜給我一百個全心全意愛神的人,除了罪以外什麼都不怕的人,我們就可以移動全世界。」他不是主流教會的牧師,而是非主流教會的牧師,但是他以非主流帶動主流教會的更新,有人問不要問我這個禱告有沒有震撼英國,我的結論是,這個禱告有震撼英國,隨後而來的英國大復興,或許不是他所帶出來的,但是當有人未曾跪拜巴力,在神的面前呼喊上帝,神必在黑暗的世代興起他祂的大能。最後我要邀請大家為我們的教會能來受訓練來禱告,其實宣教需要訓練,有很多的才能、有很多的事工、有很多的裝備,我們都需要訓練,才知道如何做宣教的事工。願我們在上帝面前作一個認真學習的基督徒,上帝的時間要是到了,上帝的號角要是吹響了,我們才有能力起來爭戰,在那之前我們需要受裝備。我們一起來禱告。


「主耶穌基督,我們再一次將你祢的教會交在你祢的手上,你祢是教會的頭、你是我們所敬拜的神、你是我們生命的主宰。主耶穌,我們的教會不能取代祢你,懇求祢你再一次用祢你復活的生命,來喚起我們的生命;用祢你上帝國的信息,來更新我們對人生的堅持。主耶穌,我們恭敬的將我們心中所愛的教會仰望祢你,當我們在建造聖殿的時候,求祢你堅固我們心靈的聖殿,讓每一個基督徒分別為聖,讓我們的心中有彼得的聖潔,讓我們的心中有彼得和保羅的信心,好讓我們為主來建造祢你生命的肢體,從此過一個敬畏、謙卑的人生。我們如此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吞噬 (Devour)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2.7
作者: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15節,勸告加拉太地區教會的兄姐們,不要相咬相吞,否則會彼此消滅。很少聖經學者會把保羅這一段勸告解釋為:加拉太地區教會的信徒是食人族 (cannibal)。 大部份的聖經學者都講此段經文解釋為:加拉太教會信徒彼此間的言語傷害。

一位科學、自然、旅行學者夸門 (David Quammen) 於2003年出版一本有關掠奪肉食動物 (predating carnivores) 研究的書,書名是:Monster of God:The Man-Eating Predator in the Jungle of History and Mind [上帝的巨怪:歷史與心裡叢林中的食人動物]。夸門從生態學、楊格心理學、甚至神學的不同學科角度來探討這個很有趣的主題。目前尚生存在地球上面的少數食人動物是印獅,澳洲鱷,蘇俄虎,羅馬尼亞熊。這些動物依靠吞噬其他的動物來存活,由於人類對於原始森林永無止境的開發與掠奪,使得這些巨大的肉食動物瀕於絕種。生態學者認為這是自然界維持各種生命永續生存的平衡互動,是食物鏈的一環。

根據楊格的心理學,人類心靈的深處,一直都有一種害怕被巨大怪獸吞噬的恐懼。進化論學者主張,這是由於人類在進化演變過程中,在叢林被這些食人巨獸追逐逃命的祖先,在我們生命的染色體所遺留下來的記憶。

夸門認為,聖經中記載很多有關吞噬的神學。創世記第三章就出現那條比萬物都狡猾的古蛇 (創3:1),在牠的引誘下,人類的始祖亞當與夏娃用嘴吞下了上帝所清楚交待絕對不可以吞食的善惡果 (創3:6)。人類的墮落是由嘴巴吞下禁果所造成的。耶和華給於人類的審判中,提到女人的那位後裔要與這條古蛇進行一場殊死戰,這位後裔要打傷古蛇的頭,但是這條古蛇也要咬傷後裔的腳根 (創3:15)。由此可見,人類罪惡的開始與終結都是與用口咬的動作有關。

詩篇23篇是很多人耳熟能詳、且非常喜愛的一首大衛之詩。很多畫家將這詩篇的意境畫成很安詳寧靜平安的景像,是群羊與牧者徜徉在溪水邊的綠草茵上。我們很少看到牧者舉起手中的棍棒,使盡全力打退那些企圖來吞咬群羊野狼或獅子的圖像。一個好牧者是願意冒著生命的危險,保護群羊免於受到肉食掠奪者攻擊吞噬的牧者。

聖經所描述的撒旦形像,是一個原始掠奪者 (alpha predator)。撒旦是侵入伊甸園,引誘人類始祖吞食禁果的古蛇。撒旦是詩篇74篇14節與以賽亞27章1節所描述,耶和華要打碎其頭的海怪 (Leviathan)。撒旦手下的假先知是披著羊皮,混到群羊中,要伺機撕咬吞噬群羊的惡狼 (太7:15)。撒旦是啟示錄12章9節所描述,從天上被上帝摔下來的大龍。這條龍站在將要生產的一位婦女面前,等著要吞噬她所將要生產的嬰孩 (啟12:4)。撒旦是遍地遊行,尋找可以吞吃的人的獅子 (彼前5:8)。

主耶穌基督第一次降生,成為背負世人罪孽神的羔羊 (約1:29)。他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犧牲生命,流出寶血,就像逾越節的羊羔一樣,給予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吃下 (民9:11)。主耶穌在用五餅二魚餵保五千人之後,對那些跟隨他,盼望能夠再吃一頓免費午餐的群眾發出邀請。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 (約6:51)。他邀請所有的人,用信心領受他為我們所犧牲的生命,來獲得罪的赦免,以及一個新的生命。人類的始祖亞當用嘴吃了不該吃的食物而墮落,主耶穌將他自己成為天上所賜給我們的糧,讓我們用信心吃了,可以得救贖。

根據以賽亞書的預言:當彌賽亞再臨這世上,帶來永恆的國度時,“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他們。牛必與熊同食;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 (賽11:6-9) 我們可以知道,今天世界所存在的肉食性掠奪者動物,是人類墮落之後的變態,不是上帝創造伊甸園時的情況。

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向基督說:愛、我願意 -- 莊孝盛

寫作於2008.11.30
作者:莊孝盛 牧師

很訝異受到貴教會的邀請分享兒童宣教。身為牧者,原本我很少在主日離開自己的教會,但是基於見證上主的恩典,我不敢完全拒絕。特別“營造宣教的教會”,是我長年以來的心願。上主讓我看過許多感動人的教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們為了回應基督的愛,展現出“極精緻的委身”。台灣的教會是上主初熟之果,第一批享受宣教師所帶來的祝福。今日的教會應該深思「可以為耶穌做什麼?」

一、教會的使命:宣教&傳愛

馬太25章,耶穌談到基督徒在生活實況中,憐恤的行為的尊貴與重要。那是一種道成肉身的愛,是上帝眼中所重視的善行。「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太25:35)

二、成全律法的愛

保羅回應“耶穌愛的誡命”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 (羅13:8-10)

「完全」在聖經的字義是(1) 使滿、使充滿(2) 使倒滿、亦即使完全(2a) 使加滿: (2b) 實現、完成 (所著手在做的事) (2c) 使發生效果、使實現、應驗 。所以:

1. 愛就是一種力量:成全律法的力量!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加 5:14)

2. 愛是“至尊的律法”,神最重要的要求!彌迦書第六章談到神對祂的百姓所要求的事。先知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 6:8),雅 2:8 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

三、道成肉身:基督徒態度的改變(基督徒面對現實情境所採取的態度?)

保羅回應“耶穌愛的誡命”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13:8) 這個經文給基督徒一種態度的反省。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論斷 (Judgment)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1.23
作者:蔡茂堂 牧師

論斷 (judgment) 在後現代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觀念。後現代強調的是要彼此接納、互相寬容。容忍 (tolerance) 被高舉為後現代的美德。論斷本身幾乎被污名化,成為罪惡的一種。後現代常常會引用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七章1節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這句話來支持他們的論點。

論斷與審判含有相同的意義。審判則是聖經中上帝所扮演的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從創世記第三章,亞當與夏娃明知故犯的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之後,上帝就審判亞當、夏娃,以及引誘他們的那條古蛇 (創3:9-24)。當全世界的人類都陷入罪惡之中時,耶和華就用洪水來審判這個世界 (創6)。當世人同心一意,想要蓋成一座塔頂通天的巴別塔來自我炫耀之時,耶和華便親自下來瞭解實情,並且用變亂口音來施行審判 (創11:1-9)。在新約中,耶穌也很清楚的預言,當他第二次再臨時,要召集萬民到他面前施行審判 (太25:3)。啟示錄更詳細描述這個末世大審判之過程與結局 (啟20:11-15)。因此,審判是上帝施行公義,並且要求所有享有自由抉擇的人類與天使,必須為自己所做的抉擇向上帝負責的過程。審判本身是好的。

當上帝創造人類時,就給予人類判斷是非善惡的理性能力。創世記第二章16-17節說,耶和華 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由此,我們知道,亞當被造時,就擁有善惡的觀念,還有抉擇的特權與必須負責的後果。只是在創世記第三章,我們看到,在蛇的引誘之下,人類不滿足於必須依賴上帝的啟示來判別善惡的狀況,而企圖用自己的手,來抓取“如神”一樣絕對獨立自主的判斷善惡能力 (創3:5)。結果是人類並沒有獲得那樣的能力,反而親身體驗到因為叛逆上帝的命令,而陷入罪惡之中所帶來的在別人面前的羞恥 (shame) 與自己內心自責的罪惡感 (guilt)。前者產生用無花果葉子遮掩的偽善,後者產生躲藏入樹林的逃避。當耶和華要求亞當與夏娃到祂面前來面對審判之時,亞當與夏娃都不約而同的企圖用外射法來轉移推卸自己的罪責 (創3:7-13)。從這個故事本身,我們知道,人類的確擁有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只是這個能力是有限的 [人類被創造成為有限且須要幫助的依存 (contingent being)],是已經被自己的罪性所污染扭曲的 [人類墮落所帶來對人性的扭曲]。

因此,我們應當好好使用上帝在創造人類時所賞賜給我們的良心與理性,來做各種是非善惡的分析與判斷。但是,同時我們也必須謙卑的承認,我們的良心與理性都是有限的,並且被我們的罪性所污染與扭曲。我們對於自己的判斷,要抱持著揣摩與相對 (speculative and relative) 的態度。我們對於和我們做出不同結論的判斷,必須給予相對的尊重與接納。大家聚在一起,謹慎運用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良知與理性,先作出自己的初步判斷。然後,用開放尊重的態度,彼此聆聽各種不同的判斷,經過充分的溝通與討論之後,盼望能夠逐漸縮小彼此的差距,凝聚成大家可以接受的共識。這就是保羅在羅馬書二章15節所說的:這是顯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裡,他們是非之心同作見證,並且他們的思念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這也是民主的基本精神。

摩拉維亞教會 (Moravian Church)、美國福音派長老會 (Evangelical Presbyterian Church of United States)、奧地利與德國天主教學生聯盟 (The associations of Catholic student fraternities of Austria and Germany) 都採用一個共同的座右銘:

In necessariis unitas, in dubiis libertas, in omnibus caritas
unity in necessary things; liberty in doubtful things; charity in all things

基要之事求合一,爭議之事可自由,一切之事要慈悲。

要決定什麼是屬於基要之事,什麼是屬於爭議之事,則須要大家用慈悲與謙卑來討論。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介入 -- 李晶晶

寫作於2008.11.16
作者:李晶晶牧師

說到「介入」,你會想到什麼?是interrupt(中斷、妨礙)、intervene(干涉、插入)?是指「第三者」嗎?那誰是第三者?帶來的影響與結果是什麼?「被介入」的感覺如何?「介入」他人呢?你曾否有此經驗?哪種介入你習以為常?何種介入你避恐不及?是否有令人期待的介入?可以允許或是拒絕嗎?可以爭取或是避免嗎?

戲劇裡,突然的一場西北雨,讓行進中陌生男女在屋簷下躲雨駐足、彼此邂逅…;

股市裡,股票直直落,投資人哀鴻遍野,許多人期待政府介入挽救股市……;

教會裡,敬拜讚美的興起,衝擊傳統禮拜與聖詩吟唱?或是激勵青年敬拜?

家庭中,母親興高采烈與友人談話,孩子們爭吵聲打斷了這份愉悅,氣匆匆地前往查看,拉開已扭打成團的孩子們……是誰「介入」了誰?

人生中,升學、當兵、就業、結婚、生子、出國、信仰…生老病死,是我們參予了,還是它們「介入」了?

告訴你三個故事:

第一個是上帝與人彼此「介入」的歷史:在創世之時祂主動介入在「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創1:1)之中,帶來光與次序,帶來創造與美好。見人獨居不好,祂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2:18)。而人的犯罪「介入」破壞了這原創的美好(創6:5-6)。上帝補救呼召挪亞、與他立約(創6-9章)。為要萬民得祝福,耶和華呼召亞伯蘭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12:1)。在以色列人的信仰與歷史中,我們看見上帝與祂的百姓,所建立的親密關係,不是在生硬的法條或是亢長的教義上,而是在每個上帝與人彼此「介入」的互動裡,上帝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以色列的民族危機;聖經留下了這些上帝實實在在地介入在人的時空中的「活動的記錄」。上帝的介入是救贖、是愛的饒恕,祂的手以各樣的方式介入我們,要人一生因祂的介入而改變得更美善、更真實,當人無助地向祂求救時,祂會介入,使人經歷祂的愛與救贖,而那最大介入記號就是「十架上的耶穌」;當我們樂於參與在祂的介入、與祂同行時,我們會體驗到祂的力量。

第二個故事就是今天講道的故事(可5:21-43):血漏婦人悄悄地「一摸」介入了耶穌醫治捱魯之女的行程(可5:24-27),耶穌的駐足與尋找「介入」了血漏婦人躲藏的生命(可5:32-34),管會堂的鄰人前來報捱魯之女的死訊「介入」耶穌與血漏婦人談話的時刻(可5:35);這一連串的介入改變了生命、也影響了他人。血漏婦人經歷得醫治與主相會的喜悅,卻同時造成別人喪女之痛;這個「介入」似乎利己不利人;而捱魯鄰人傳來的噩耗,宣告焦急的父親失去見女兒最後一面的遺憾,也中斷婦人剛擁有的溫暖與盼望,這個「介入」似乎打碎所有人的心、也可能為婦人帶來更嚴苛的非難與指責。如果故事只到此,徒留許多挫扼與遺憾;但,在基督裡的「介入」,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著益處(羅8:28),在這些交織影響中因著耶穌的「介入」成為「逆轉勝」帶來大能與改變,不是延誤搶救黃金時刻、不是破壞既定計畫,而是一個見證神蹟與生命的時刻,讓原本互不相識的人在這裡成為彼此的見證與祝福,讓生命中的意外與介入,成為一種肯定、成為一個經歷神的機會,讓我們有意、無意的闖入,亦能成為福音與祝福的管道。「不要怕,只要信!」捱魯之女死裡復活不僅張顯上帝醫治的大能,更讓人看見生命中有耶穌的介入,無論環境如何現況多糟,它都有轉機與盼望,將你的實情告訴祂,耶穌要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

第三個是你我的故事……當我們在聖經中翻閱這些故事時,祂與他們同時「介入」了你我之中。耶穌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吃飯)。(啟 3:20)

這裡有一張「介入」的紳士請帖,你歡迎嗎?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生命更新 -- 莊信德

寫作於2008.11.09
作者:莊信德 傳道

生命更新莊信德傳道「生命更新」是基督教信仰中一個核心的應許,然而,對許多生活失望沮喪,甚至是絕望的基督徒而言,卻經常擺盪在渴望更新與無疾而終的困局之中。其實,聖經提供了非常多關於生命更新的教導,其中一段在約翰福音十一章當中,耶穌將生命更新置放在一個群體的脈絡之中,給了我們許多寶貴的教導。

當耶穌聽聞拉撒路生病之後,他特意延遲2天,才從所在之處啟程前往拉撒路的家,我們在這個行動之中,看見生命更新的前提乃是在耶穌主動的計劃之中。許多看似美好的事物之所以延遲,是因為我們的主有一個超過個人改變的計劃在祂的心中,因為祂是那位叫「萬事互相效力」的主。那真正更新的神蹟,絕對不是屬於拉撒路個人,而是屬於身邊所有人共同的經歷。

當耶穌抵達哀戚的喪家,在那裡聚集的親人全都籠罩在深度的絕望之中,眾人對耶穌的延遲也有著強烈的不滿,我們可以從馬大與馬利亞兩姐妹見到耶穌的第一句就清楚知道大家內心的怨懟,她們都不約而同地對主說:「你若早在這裡,拉撒路就不會死了!」基本上,馬大與馬利亞的反應奠基在過去的經驗之中,她們對於耶穌的醫治大有信心,但是僅僅限於「醫治」,而不是「死人復活」,因為這遠遠超過她們過去的經驗。在此,我們看見攔阻更新的一個驚人事實,那就是「建立在經驗上的信心」!

很多基督徒都知道信耶穌會有新生命,但是對於新生命的體會,常常停留在過去教會裡面的經驗,而不知道我們的主其實能夠翻轉我們整體的生命,不僅僅是個人的生命,更是群體的生命;不是觀念知識上的改變,而是真真實實的翻轉。當我們看見馬大和馬利亞,在這位生命的主面前陷入深度的絕望時,我們是否瞥見熟悉的身影?

我們的主深知眾人信心的視野,與生命經驗的限制,於是祂向著那象徵人類世界最無助、最絕望的墳墓大聲宣告:「拉撒路,出來!」,偉大的神蹟就在這個宣告中啟動了,然而,整個神蹟最重要的完成並沒有停留在這個宣告,而是隨之而來的命令,我們的主對周圍站著的人說:「解開,叫他走!」。正是在這個令人震撼的命令中,我們看見了生命更新的真理!

我們的主清楚地讓我們看見那關乎生命更新的真理,我們的主並非獨立完成這個新生命的神蹟,而是邀請每一位勇於站在「不潔凈」的拉撒路身邊的人們,一起參與在這個神蹟的過程中。我們的主儘管可以獨立行使這個神蹟,但是祂卻邀請了微小的我們共同參與在這個美好與令人感動的一刻!親愛的弟兄姐妹,你是否願意參與在弟兄姐妹生命的蛻變過程中?是否勇於接近那在人看來似乎不完全的生命?有罪的人、有品格瑕疵的朋友?我們的主正命令我們說:「解開,叫他走!」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認錯 (Confession)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1.02
作者:蔡茂堂 牧師

Confession 這個字的希臘文是o`mologe,o [homologeo],它是由兩個字根所形成的。第一個字根是o`mou/ [storge],英文為 same,意思是“相同”。第二個字根是 lo,goj [logos],英為 speak, 意思是“述說”。所以它的原意是“公開陳述與事實相同的內容”,也就是“公開承認”的意思。

在聖經中提到公開承認的對象有兩個。第一個是“主耶穌基督是救主”的事實。耶穌說: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 (太10:32)。第二個是“我們會犯罪”的事實。使徒約翰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約壹1:9)。這兩個公開的承認是彼此有關的。當一個人願意公開承認他是會犯罪的罪人時,他才須要考慮是否也要公開承認主耶穌基督是會把他從罪惡裡拯救出來的救主。

雅各書五章16節所提到的“彼此認罪”所用的希臘文是evxomologe,w [exomologeo],這個字是在o`mologe,o [homologeo] 的前面加上evk [ek],英文為out,意思是“出來”,強調在公眾場合大聲的承認。腓立比書二章11節如果直接翻譯成中文,應該是“每一個舌頭都會大聲公開承認耶穌基督是主,讓榮耀歸於父上帝。”當施洗約翰在約旦河旁傳悔改的道並且施洗時,有許多人從城裡出來,到施洗約翰那裡“大聲公開承認他們的罪並且在約旦河裡接受他的洗禮。”(太3:6)

雅各書所說的彼此,應該是指教會中弟兄姐妹之間的彼此,是雙向互動的彼此,而不是單向傳輸的聖禮典。在這裡,天主教與改革宗基督教對於聖經的解讀就不完全相同。天主教的“認罪”是由會友向坐在懺悔室 (confessional) 內神父告解認罪,由神父向告解的會友宣告赦免的聖禮。這是單向告解與赦罪的聖禮,而沒有由神父向會友告解認罪,由會友向神父宣告赦免的逆向互動。這種單向告解赦罪的聖禮,逐漸的被濫用惡化成為販賣贖罪券斂財的惡行。引起1517年馬丁路德在維騰堡 (Wittenberg) 古堡皇宮教堂門口釘下95綱領 (95 theses),引爆宗教改革 (reformation) 的浪潮。改革宗教會主張,雅各書所說的彼此,應該是教會中兄弟姐妹間之雙向互動的彼此。天主教的釋經是根據雅各書五章14-15節中,提到生病的人,應該請教會的長老 (也就是神父等專職宗教工作人員) 來為他抹油禱告,以求病得醫治與罪得赦免。這是天主教另一個聖禮 “抹油禮” 的聖經依據。因此,天主教把抹油禮與告解禮連起來解讀。天主教更會引用馬太福音十六章,主耶穌說到,要給使徒彼得一支天國的鑰匙,以及綑綁與釋放的權柄,主張使徒彼得是第一任教皇,直接從主耶穌基督得到這個權柄。馬太十八章主耶穌有關處理彼此得罪要如何處理的教導,天主教也認為,這裡所說的綑綁與釋放的權柄並不是給每一個信徒,而是只給十二個使徒。主耶穌在復活之後,向十一個門徒顯現,並且賜給他們赦罪的權柄 (約20:23)。

改革宗基督教主張,只有上帝能夠赦免人的罪 (約7:49),所有的信徒都接受復活的主耶穌的差遣,到普天下去傳福音、作見證,領人信主,而得到上帝藉著主耶穌十架所流寶血所賞賜赦罪的恩典。信徒本身並沒有赦罪的權柄。這也是使徒保羅從主耶穌所領受的使命。主耶穌在大馬色城外對掃羅說:“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26:16)

改革宗基督教這樣的解經,造成每一位基督徒只在私底下禱告向上帝認罪,求上帝赦免。雅各書所說的彼此認罪逐漸的從教會生活中消失無蹤了。在教會歷史發展中,每次的屬靈復興,幾乎都包括兄弟姐妹彼此公開認罪的再度被強調與恢復。德國的潘霍華牧師 (Dietrich Bonhoeffer) 以及英國的衛斯理牧師 (John Wesley) 是幾位強調彼此認罪在信仰中重要角色的牧師。但願我們和平教會的兄姐也願意在這方面有所學習。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家庭 (Family)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0.26
作者:蔡茂堂 牧師

聖經非常重視家庭。根據創世記第一章27-28節的記載,上帝親自創造男女兩性,並且祝福他們的婚姻與家庭。舊約的耶和華也將以色列民視為他的家庭而加以保護 (亞9:8)。到了新約,主耶穌把所有遵行上帝旨意的人都視為他的家人(太12:50)。保羅則直截了當的說,教會就是上帝的家 (提前3:15)。

從創造的角度來說,所有的人類都來自於上帝的創造,可以說都是上帝所創造的子女。上帝是我們共同的天父,全世界的人類都是屬於一個大家庭,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人類犯罪之前,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享受與上帝和諧的關係以及兩人間相親相愛的關係,這可以說是最理想家庭的寫照。

亞當夏娃的背逆與墮落帶來被逐出伊甸園的後果。人類不僅喪失了與上帝之間的和諧關係,家庭中的夫婦關係也從兩人成為一體的親密關係轉變為轄制與戀慕的權力鬥爭。第一對兄弟之間的關係也從互相愛護轉變為憤怒傷害。罪惡深深的侵入破壞上帝所祝福的美滿家庭關係。

上帝要恢復起初創造人類時所祝福給人類的家庭幸福關係,就從揀選亞伯拉罕一個家庭開始。亞伯拉罕對上帝的信靠順服,重新建立了人類與上帝間之親密關係。人類的家庭關係也逐漸的被重建。但是,我們從聖經中所記載的舊約家庭關係中,還很清楚的看出舊約家庭中的夫妻與親子關係,一直都被籠罩於伊甸園墮落所帶來的扭曲陰影之下。這個陰影最明顯的就是父權主義 (paternalism)。

到了新約時代,主耶穌的降生帶來家庭關係更新的盼望。主耶穌的教導直接挑戰當代的父權主義思維。主耶穌說: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你們都是弟兄。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師尊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 (太23:8-11)。保羅在加拉太書三章宣告了基督教大憲章: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 (加3:27-28)。在基督裡,所有因為人類墮落所帶來的人與人之間種族、社會、與性別所造成的歧視與壓制都被十字架的大愛所消滅了。所有歧視與壓制所產生傷害而造成隔斷的牆也都被拆毀了 (弗2:14)。十字架饒恕的愛成就了家庭關係中的和睦。

保羅勸告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弗6:1-4)。舊約中父親對子女的絕對權威關係轉變為在主裡的相對親愛關係。

到了啟示錄二十一章,使徒約翰看見一個新天新地,聖城新耶路撒冷從天而降,還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 (啟21:3)。上帝又恢復了起初創造人類時所祝福的美滿幸福家庭關係。

上帝的心意是要作我們的天父,和我們有親密的父子關係,也要我們彼此之間能夠建立相親相愛的手足關係。但願我們的每一個家庭都能夠讓主耶穌基督十字架的大愛來轉變我們彼此的關係,也願我們和平教會能夠成為“屬神小家庭所組成愛的大家庭” ( A big family of love formed by the families of God).

在第三世紀時的古教父特土良 (Tertullian) 所著的一本書中提到,當時的外邦人對於基督徒間的彼此相愛印象非常深刻,他們如此稱呼基督徒:看哪!他們多麼彼此相愛! (See, how they love one another.) 但願這句話也能成為別人對和平教會的稱讚。願榮耀歸給上帝。

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軟弱 (Weak)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0.19
作者:蔡茂堂 牧師

軟弱 (Weak) 是一般人不願意承認或接受的特質。大家都喜歡扮演強壯的角色。

德國哲學家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曾經寫一篇論文“論道德譜系”(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ity)。在該篇論文中,尼采主張,人類可以分為兩種道德,主人道德 (Master Morality) 與奴隸道德 (Slave morality)。

所謂主人道德是指強者 (the strong) 的道德,主張強壯即是美德,強者根據自己的偏好(ego preference) 來決定是非,依照成果 (consequence) 的勝敗來判定英雄。強者為王、弱者為奴是讓人類可以不斷追求進步的推動力。荷馬史詩伊利亞德 (Iliad) 和奧德賽 (Odyssey) 所描述古希臘羅馬高尚的英雄 (noble hero) 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強者的主人道德。

根據尼采的說法,奴隸道德是弱者對強者主人道德的反動。弱者主張,我們不能以結果的成敗來定是非,而是須要考量行為的動機 (motivation)。得勝者對失敗者的壓迫是不道德的。強者幫助弱者使兩者之落差減少才是良善,謙虛是美德。這是由耶穌基督所倡導的強者要對弱者顯出慈悲憐憫的心來幫助弱者。民主精神所強調的平等也是奴隸道德的結果。尼采認為,耶穌基督所創立的基督教宣揚奴隸道德,成功的打敗了西方傳統文化的主人道德,造成西方文明的墮落,英雄被污名化,主人被奴隸化,人類進步的動力被瓦解。

一生鼓吹主人道德強者哲學的尼采在他人生的晚年不幸感染到神經梅毒,造成精神錯亂以及劇烈的頭痛,只好從大學教授教職提早退休,晚年的尼采成為一位軟弱的弱者,完全倚賴他母親與姊妹慈悲憐憫的照顧來終其一生。

舊約聖經中的耶和華是一位憐憫幫助軟弱者的上帝。耶和華拯救以色列民脫離埃及王法老的奴役 (出20:2),走過看似絕望的紅海 (出14:29),渡過四十年的曠野漂流 (申2:7),進入迦南流奶與蜜之應許地 (利20:24)。耶和華也吩咐以色列人,要有憐憫的心,在收成的時候不可收割盡淨,要留下田角莊稼與樹上餘果,好讓民中無分無業的利未人、城內寄居的異鄉客以及無依無靠的孤兒寡婦等貧苦軟弱者可以得著生活所欠缺的食物 (申24:19-21)。

新約聖經中的耶穌基督在出來宣揚天國福音的時候,引用以賽亞書的預言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路4:18-19)。耶穌自己在三年半的傳道生涯中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太9:35-36)。

主耶穌甚至採用我們是否有慈悲憐憫的心腸去幫助各種軟弱的人來作為末日審判的依據 (太25:31-46)。主耶穌自己接納那些軟弱的人作為他的弟兄,並且認同這些軟弱的人。主耶穌說,這些幫助軟弱者的事你既然做在我一個最小弟兄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

使徒保羅除了延續主耶穌的教導,鼓勵初代的教會要扶助軟弱的人 (帖前5:14),保羅自己也用雙手努力工作,除了可以支持自己與同工的生活所需之外,還有餘力可以扶助軟弱的人(徒20:34-35)。保羅對於軟弱,還有一個很寶貴的個人信仰經歷。保羅在有了三層天的奇妙經歷之後,卻發現他的身體有一根刺,這根刺成為保羅的軟弱。他三次迫切的求神醫治他,卻沒有得到上帝正面的回應。上帝給予保羅的回應卻是要給予保羅夠用的恩典。保羅從此就學會了一個寶貴的屬靈功課,就是我們的軟弱也可以成為上帝的恩典,保護我們免於驕傲,並且讓我們更專心倚靠上帝的恩典 (林前12:1-10)。這是在軟弱中因為全心依靠神而得到的剛強。

雅各在雅博渡口與神的使者摔角中受傷瘸腿,讓雅各更緊緊的用雙手抓住神而成為以色列 (創32:24-31)。大衛王在犯罪被先知拿單指責之後,在神面前認罪悔改而更謙卑的仰望神的恩典。他那憂傷痛悔的心被神悅納而成為合神心意的人 (詩51)。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現今的時代-誰是你的鄰人!」 -- 何淑珍

寫作於2008.10.12
作者:何淑珍牧師

耶穌在世講了許多故事與比喻,也親自立了榜樣,要我們照著做,例如:耶穌在最後的晚餐前給門徒洗腳,祂說:「我剛才”替”你們做的,你們明白嗎?」我為你們立了榜樣,是要你們照著我替你們做的去做。….你們若能夠實行是多麼的有福啊!」。

耶穌以愛道成肉身,降卑自己,來到世上為要「代替」人的罪,自己在世時又「替」我們立了許多榜樣,醫病、趕鬼、與婦人交談、使貧窮者得到福音,祂將自己「與需要者認同」,祂立了榜樣給我們,就是要我們也能照著祂「替」我們做的去行。去做僕人,去服侍。

然而2000年前的社會處境與我們現在的處境已有許多的不同,被幫助者的需要也有很大的差異性,所以教會必需時時察覺處境的變化和「鄰人」的需要,進而在宣道的模式上有所改變,相同的是我們必須繼續與受壓迫者、邊緣化的邊緣人等弱勢族群站在一起。

因此我們要不斷的檢視我們普世宣道事工的走向,敏銳看見我們「鄰人」的需要,甚至以他們所能接受的方式行動。不同的時代背景有不同的處境與不同的社會問題,因此宣道的行動必須要有多元化的思維。例如老人問題、上班族問題、青少年問題、環保問題及家庭問題,這些人的需要就是我們「鄰人」的需要。

上帝已經參與在我們的處境及文化,今日普世教會與基督徒面對宣講上帝的福音,無法避免的課題就是要「愛鄰人」的挑戰。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貧窮 (Poverty)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012
作者:蔡茂堂 牧師

基督教從設立開始就很關心窮人 (the poor)。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 (liberation theology) 對於如何解決貧窮的議題做了很廣泛與深入的探討。他們的結論是聖經中對於窮人有特別偏愛的重視 (preferential option for the poor)。他們主張,基督徒應該盡全力防止貧窮的產生 (prevention),但是在無法完全避免的情況之下,基督徒則應該盡力去減輕貧窮 (alleviation)。這是基督徒的社會責任。

EKD (Evangelische Kirche in Deutschland, Evangelical Church of Germany) 德國福音教會設立一個諮詢委員會來討論如何處理德國貧窮的議題。他們主張,貧窮必須與富裕一起討論,德國的貧窮也必須與全球的貧窮一起探討。傳統上對於貧窮之處理可以分為兩大類:分配性公義 (distributive justice) 以及增能性公義 (enabling justice)。前者是共產主義所強調的社會公義,後者是資本主義所強調的公義。前者主張社會物質資源應該按照各人的需要來分配給各人。後者主張社會應該給予每個人相同參與公平競爭的能力與機會,然後照每個人努力的結果與對社會的貢獻來分配報償。前者可能造成人人等待政府分配物質而不努力工作與付出的依賴性社會福利國家 (dependent social welfare state),後者則會造成人人惡性競爭、弱肉強食的貧富不均兩極化資本主義國家(polarized capitalism state)。德國福音教會主張,我們必須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尋找出一個適當的平衡點。這個平衡點被稱為參與性公義(participatory justice)。

非志願性貧窮(involuntary poverty)造成貧窮者被排除而無法參與社會 (exclusion from participation) 的生產或消費。志願性貧窮 (voluntary poverty) 則是自願放棄奢華浪費的生活型態,而採取過簡樸生活型態,如此既可以親身體會非志願貧窮者之生活經驗而產生認同團結 (identification solidarity),並且還可以將所節省下來的資源拿來幫助那些非志願貧窮者使其脫離貧窮的苦難與困境。這種幫助應該在幫助貧窮者獲得基本生存所必須之物質之後,優先考慮增加貧窮者從事生產的能力與意願。一般是透過教育與訓練的過程。

舊約聖經一貫強調上帝特別照顧貧窮者。申命記很清楚的告訴以色列民,耶和華為孤兒寡婦伸冤,又憐愛寄居的,賜給他衣食。所以你們要憐愛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 (申10:18-19)。利未記則教導以色列民,你的弟兄在你那裡若漸漸貧窮,手中缺乏,你就要幫補他,使他與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樣 (利25:35)。在以色列歷史中,耶和華常常差遣先知,勇敢的向以色列民提出勸告,真正的虔誠與禁食,必須配合在實際生活中,鬆開兇惡的繩,解下軛上的索,使被欺壓的得自由,折斷一切的軛。還要把餅分給飢餓的人,將漂流的窮人接到家中,見赤身的給他衣服遮體,顧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如此,他們的光就必發現如早晨的光;他們也會得到耶和華的醫治。他們的公義必在他們前面行;耶和華的榮光必作他們的後盾 (賽58:6-8)。

耶穌出來傳道時,在會堂中引用舊約以賽亞書61章1-2節來描述自己的使命,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作: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雅各書清楚的提到,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雅1:27)。

今天我們看到耶穌在世上所講的最後一個比喻,就是山羊與綿羊的比喻。耶穌很清楚的自我認同那些貧窮到饑寒交迫,流浪街頭的人。我們如何對待這些貧窮人將會決定我們在最後審判的時刻,是會被主耶穌基督歸類到享受永生的綿羊或是忍受永刑的山羊群中。但願我們對主耶穌的信心,可以在我們的心中產生對於我們周遭貧窮人的愛心,並且採取適當的實際方法來認同並幫助這些貧窮人,也就是主耶穌弟兄中至微小的一位。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收成 (Harvest)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09.21
作者:蔡茂堂 牧師

對每一位農夫而言,收割是一年辛苦耕種過程中最歡樂的成果回收。許多農耕社會都會在豐收的收割期舉行豐年祭 (民28:26),一面向賞賜風調雨順、讓農民享受五穀豐收的上帝獻上感恩的祭,一面也和工人鄰居一起盛宴慶祝豐收。

上帝在撒種與收成之間定下一些相關的自然律。我們可以從這些自然律當中,學到屬靈的功課。

第一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植物基因遺傳學的定律。 “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 (創1:12) 每一種農作物都有它特有的基因組合,因此,現在種下的是什麼類種子,將來收成的也是同類的農作物。在屬靈的世界,上帝也設下相同的因果律。 “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 (加6:8)

第二律,此時撒種、彼時收成。這是植物成長的定律。從撒種到收成一定要經過一段相當固定的時間,好讓所撒下的種子,可以生根發芽、抽苗吐穗、開花結實。 “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傳3:2) 在這段農作物成長的期間,農夫所能作的,是忍耐等候。 “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 (雅5:7) 在屬靈的世界,也是一樣,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加6:9)

第三律,撒種量少,收成倍增。這是植物繁殖的定律,是上帝所賜的祝福。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 (創1:28) 這也是農夫耕種的動機與期盼。主耶穌所講的撒種的比喻中那撒在好土裡的種子, “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太13:8) 在屬靈的世界,也是這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尤其是我們的舌頭,更是這樣。 “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能污穢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並且是從地獄裡點著的。” (雅3:5-6)

第四律,少種少收,多種多收。這是投資報酬的比例原則。撒種時,農夫似乎是將已經收藏在倉裡的穀物拿出來丟散到各處,但是這些彷彿是失去的種子,卻在上帝所賜的陽光與雨水的供應之下,結出多倍的收成。撒種的農夫,是存著這樣的信心與盼望,才會在沒有確切保證回收的情況下,勇敢的將手中的種子撒出去。 “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 (傳11:6) 在屬靈的世界也是這樣。保羅勸哥林多教會說: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林後9:6-8) 當我們將上帝所賞賜給予我們的物質施捨給那些有須要的人時,彷彿我們所擁有的就減少了。但是,這些我們所撒出去的善種,經過上帝的祝福與奇妙的帶領,往往帶給我們意想不到更大的恩典與豐盛。

第五律,這人撒種,那人收成。這是蝴蝶效應的原則。我們常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就是這個原則。我們每個人的抉擇與行為,常常會對周遭的人們,產生各種影響。這些影響,有時候甚至會傳到下一代。 “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 (結18:2)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民14:18) “耶和華你的神,他是神,是信實的神;向愛他、守他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 (申7:9)

但願我們大家不要順著情慾撒種,以免從情慾收敗壞;我們如果順著聖靈撒種,必從聖靈收永生。 (加6:8)

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

流亡洗革拉 -- 曾昭瑞

寫作於2008.09.21
作者:曾昭瑞 牧師

對以色列人歷史了解的人,大都認為掃羅王對大衛所做的事不甚高明,很清楚的,當大衛贏得了名譽與地位(撒上十八13),掃羅兒子約拿單的友誼,和掃羅女兒米甲與他的婚姻。使得後來當他的功績聲望大大地超越了掃羅時,掃羅便不能忍受下去。他害怕百姓會立大衛為王,所以堅決地與大衛為敵,一心一意地想要致他於死地,以致於大衛不得不逃亡。也許大衛是有野心,但是他卻沒有實際的行動、計畫去反對掃羅。掃羅猜忌的心太多,以致於思路不清,使他自己蒙受無可挽回的損失,他瘋狂的行徑讓許多人懷疑他是否適任,特別是祭司們遭到集體的屠殺。這是非常嚇人的事件,連掃羅的侍從都下不了手的事。(撒上廿二17-18)掃羅把自己與支派同盟秩序的關係切斷,並且,使得祭司階級投入了大衛的陣營。

大衛沒辦法只好逃回自己本鄉的野地去,他的族人,連同一切受窘迫、欠債的、心裡苦惱的,都聚集到他那裡。從這一群流亡失意的逃難群體中,不久就出現一支為數四百人的戰士。有一陣子,大衛是以一個賊黨之首的姿態去維持一種不穩固的生存。他兩面做戰,有機會便去襲擊非利士人(廿三1-5)但是也必須不斷地逃避掃羅的追殺。(廿三19-廿四22;廿六)。同時向一些可以拿得出的富人索取保護費來維持自己與族人的生活。在這期間,大衛結婚兩次,(廿五42,43)很可能是希望通過與比自己有勢力的家族結盟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過,事實上,他的地位是難以保持的。他在非利士人與掃羅和一群民眾之間,四面受敵(這些民眾,有許多把他視為逃犯或連逃犯都不如,也有可能是他們不喜歡大衛索取保護費,當然也有人是忠於掃羅,或害怕掃羅的報復。)因此大衛經過長久的考慮,決定險中求生,便帶著自己的人馬,投奔迦特王亞吉為他效忠服務去了。

非利士王歡喜這種出乎意料的情勢轉變,很客氣地接待大衛,看他是一個藩屬來招待他,將洗革拉城賜給他作為分封的領土。亞吉王自然希望他從那裡盡量去騷擾以色列人。但是大衛的本心並不是要當賣國賊,只是出於情勢所迫。他不想他的同胞認為他替仇敵打仗,所以大衛必須兩面討好,並且使用詭計取信於亞吉王。他一方面藉著偽報,使亞吉相信他是進入猶大城鄉去襲擊以色列人;實際卻是致力於劫掠亞瑪力人和南方沙漠中的其他部落。這樣的洗劫活動常常使得鄰近的對敵,因以色列勢力受到極大打擊(撒上廿七8-12),又把擄來的財物放在猶大涅革比的重要家族與市鎮中作明智的分派(撒上三十26-31)大衛竟爭取到人民的信服與支持,他們相信大衛是他們忠實的保護者與朋友。

大衛在險境中使用一些不甚光明的手段,欺騙了亞吉王,讓他轉危為安。在這個過程中大大的削弱猶大家族的對敵基述人、基色人、亞瑪力人的勢力,使南方猶大族的生活安定,而大衛本人也在這個過程中持續地增長了自己的武裝力量與經濟實力。不過大衛對亞吉王的欺騙行為,也為他埋下了日後進退惟谷的危險處境。

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勉勵 (Encouragement)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09.14
作者:蔡茂堂 牧師

在所有的心理學家當中,阿弗瑞阿德勒 (Alfred Adler, 1870-1937) 所發展的個人心理學 (Individual Psychology) 最強調勉勵 (encouragement) 對人格正常發展的重要性。阿德勒主張,每一位小孩出生時,都會感到自己的渺小、無助、與依賴,這是原發性自卑感 (primary inferiority feeling)。我們的一生,都是從這個原發性自卑感中出發,經過學習與成長,往心目中的自我理想 (self ideal) 去努力。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周遭的重要人物 (父母、師長、兄姐、同儕) 對於我們表現的不完美與缺陷,給予負面批判或冷落。對於我們表現的努力與進步,卻不給予肯定與勉勵,我們的人格就會陷入次發性的自卑情結 (secondary inferiority complex),並且會導致各種過度補償作用 (overcompensation) 所產生的社會退縮、吸引別人注意力、對別人過度批判、奉承諂媚討好等人格異常現象。阿德勒主張,教育應該鼓勵孩童,使其保持與社會同儕的接觸,並且能夠面對生活的實際問題與挑戰,而不要讓孩童洩氣 (discourage) 以致於陷入幻想的自傲情結 (fictitious superiority complex)。適當的勉勵可以提高孩童對於失敗的忍受度。個人心理學的中心精神就是給予無限制的勉勵 (limitless encouragement)。各種心理疾病的症狀都是洩氣的表現 (expression of discouragement)。所有心理治療的成功都在於是否能夠給予患者適當的勉勵。

美國精神科醫師盧朵夫德瑞庫斯 (Rudolf Dreikurs, 1897-1972 ) 將阿德勒的個人心理學進一步發展,詮釋青春前期孩童的不良行為成因與改善的方法。德瑞庫斯認為,青少年的不良行為主要是為了爭取同儕團體的重視而採取的四種手段:吸引注意、權力鬥爭、尋求報復、自暴自棄。改善青少年不良行為的最有效方法並不是傳統心理學的獎勵與處罰 (reward and punishment),而是勉勵與後果[邏輯與自然] ( encouragement and consequence [logical and natural])。德瑞庫斯認為教養兒童發展健全的專業成就與人際關係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最重要的技巧是勉勵。

勉勵是把注意焦點集中於學習與成長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改善的程度 (effort and improvement) 而不是在於最後的成果展現 (outcome performance)。勉勵是對於在成長與學習過程中的孩童本身給予正面的接納、承認、與相信。孩童並不須要得到榜首才會被稱讚與表揚。勉勵者在基本上認定每一位孩童在本質上是擁有想要與教導者合作來學習的動機。

勉勵基本上並不是使用讚美或獎勵 (praise or reward) 來取得孩童的聽話 (compliance)。讚美基本上是建立於外在、掌控、評斷、階級關係上面 (extrinsic, controlling, judgmental, and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在獎勵的互動下,孩童必須不斷的討好權威並且競爭過同儕 (please the authority and beat the comrade)。讚美只在比賽結束後給予最終獲勝者,勉勵卻是可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斷的給予每一位在學習過程中付出努力而且顯出進步者。

勉勵並不是一種教導孩童的特殊技巧。勉勵是一種教導者對學習者的基本關係與態度。勉勵的態度會有下列六種表現:

1.關係比成績重要。
2.彼此尊重對話。
3.每天給予勉勵。
4.參與共同決定。
5.妥善處理衝突。
6.常常享受歡笑。

勉勵者對人性充滿盼望;相信行為有目標;動機來自內在;影響卻不掌控;彼此地位平等;溝通專注傾聽;認定接納欣賞;激勵挑戰成長;邀請給予選擇;協調合作互助;鼓勵獨特創意;看重努力進步;勇於面對缺點。

天父是那位發慈悲的父,賜給我們各樣勉勵安慰的上帝 (林後1:3);耶穌基督的愛也常常激勵我們 (林後5:14);聖靈更是被稱為 “保惠師,也就是“勉勵安慰者”。但願我們也學習成為一位很好的勉勵安慰者。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忍耐與包容 (Longsuffering and Forbearance)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09.0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關於忍耐與包容的關係,有些聖經學者主張,兩者都有延長時限與忍受痛苦的含意,可以視其為同義詞來處理。羅馬書三章25節提到,上帝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羅馬書9章22節也說,神要顯明祂的忿怒,彰顯祂的權能,就多多忍耐寬容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由此看來,上帝對罪人的忍耐與寬容應該是同義詞。保羅在以弗所書4章2節勸告我們,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在這裡忍耐與寬容也有很緊密的關係。歌羅西書1章11節保羅為信徒的禱告內容包括:照主榮耀的權能,可以讓信徒力上加力,好叫信徒能夠在凡事上歡歡喜喜的忍耐寬容。在這裡忍耐與寬容被並排在一起,應可視為同義詞。保羅在歌羅西書3章12-13節,更清楚的勸告上帝的選民,在彼此有嫌隙的時候,要用忍耐的心來互相包容。

赫克塞瑪牧師 (Rev. Herman Hoeksema) 對上帝的忍耐與寬容有一個很有趣的見解。他的主要根據是羅馬書9章22-23節, “倘若神要顯明祂的忿怒,彰顯祂的權能,就多多忍耐寬容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又要將祂豐盛的榮耀彰顯在那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上。” 赫牧師認為在這段經文中,上帝在末世要彰顯祂的忿怒權能在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上帝也要在末世彰顯祂那豐盛的榮耀在那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上帝就在今世歷史中,寬容可怒的器皿,同時為蒙憐憫的器皿忍耐。赫牧師這種將聖經中放在一起的忍耐與寬容硬生生的拆成寬容罪人與為蒙恩者忍耐的解經,看來似乎相當勉強。但是他的看法相當有趣,值得在此向大家介紹。赫牧師主張,寬容 (Forbearance) 是上帝對於罪人公義審判的延後,忍耐 (Longsuffering) 是上帝對於義人施恩拯救的延後。在這個罪人與義人混居的時代,罪人的惡常常讓義人受苦 (例如:法老王的暴政讓以色列民受苦,彼拉多的不公義審判讓無辜的耶穌受苦。) 以色列人向耶和華呼求,耶穌也求天父將這苦杯挪開。但是,上帝為了達到祂操練以色列民族的信心以及為了要完成拯救世人的救恩,就忍耐 (longsuffering) 地看著以色列與主耶穌受苦,而忍住沒有立刻施行拯救,同時,上帝也就要寬容 (Forbearing) 法老王對以色列民的虐待以及彼拉多對耶穌的不義審判過程,而忍住沒有立刻對法老王與彼拉多施行審判。上帝忍心看著並且很痛苦的陪著義人受苦稱為忍耐 (longsuffering),上帝忍心任憑罪人加害於義人,而不立刻介入,拯救義人並審判罪人稱為寬容 (Forbearing)。

個人對於赫牧師這種對於忍耐與寬容的區分解釋雖然不一定很認同,但是也覺得是很有趣的一種區分。但是個人對於赫牧師所主張如此區分的理由是為了在末世義人能夠獲得公義的冠冕,以及惡人得著公義的審判卻不能茍同。個人認為,上帝對義人受苦而不立刻施行拯救,像聖經中所記載的約伯與耶穌的故事,耶穌的受苦很明顯的是要完成普世的救恩,約伯受苦的理由可能也是要教導我們人類理性的有限以及苦難可能是一個人類理性無法完全瞭解的奧秘。另外,上帝對惡人的寬容,最主要的目的應該不是要讓這些罪人在世上惡貫滿盈,將來在白色大寶座前審判時,只有啞口無言的接受上帝的公義審判。個人認為上帝對惡人的寬容,有一個更積極的意義,就是要給惡人創造出悔改而蒙救贖恩典的時空與舞台。羅馬書3章25-26節說,因為祂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祂的義,使人知道祂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保羅在羅馬書2章1-5節就很清楚的警告那些沾沾自喜隨便論斷別人而自以為義的人說,上帝並沒有馬上審判他們的罪是彰顯祂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希望祂的恩慈可以帶領這些自義者悔改。這些自義者如果不知把握這個上帝寬容的恩慈而悔改,就會在末世經驗神在震怒中顯出祂公義的審判。

當我們知道上帝的忍耐與寬容都是為了要向世人彰顯祂那豐盛的慈愛,讓我們在苦難中存著盼望學會忍耐,也要趁著上帝還對我們的罪寬容的時候,把握機會悔改歸回。

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無條件接納(Unconditional Acceptance)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8.3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亞伯拉罕馬斯樂 (Abraham Maslow) 認為心理學有三大潮流,第一潮流 (First Force) 是由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主張的精神分析學派 (Psychoanalysis School);第二潮流 (Second Force) 是由瓦特森與斯金納 (John B. Watson and B. F. Skinner) 發展出來的行為學派 (Behaviorism School);第三潮流則是由亞伯拉罕馬斯樂與卡爾羅傑斯 (Carl Rogers) 等人所推廣的人文主義學派 (Humanistic School)。

人文主義學派強調人性是無法縮減為其成份的 (irreducibility);人性是在人性情境中形成的 (human context);人性是具有與人互動關係中的自我意識 (self awareness);人性是擁有自由抉擇並為其負責的 (choices and responsibilities);人性是具有企圖性而會追尋意義、價值與創意 (intentional to seek meaning, value and creativity)。

在人文主義心理學當中,卡爾羅傑斯主張,每一個上帝所創造的生命都具有朝向將潛能完美發展之驅力 (Self Actualization Tendency),這個驅力讓我們產生機體價值體系 (Organismic Valuing)。在這價值體系中我們最珍惜的是四周人們給予我們的正面肯定 (Positive Regard),這包括愛心、注意力、親暱、養育 (love, attention, intimacy, nurturance) 等等。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就可以發展出正面自我肯定 (Positive Self Regard),包括自尊、自信、自我形像、自我價值 (self-esteem, self-confidence, self-image, self-worth) 等等,讓我們發展成為真實的自我 (Real Self)。

一個健全發展的真實自我具有下列功能:對真實情感的開放與接納 (open to feeling);對目前實存的生活 (existential living);機體的自我信任 (organismic self trusting);自由抉擇與負責的體驗 (experiential freedom);參與貢獻的創意 (contributing creativity)。

但是當人類社會發展出各種文明時,也同時產生各個文明的特別價值體系。為了要栽培下一代以符合這些特別價值體系,我們的父母、師長、同儕、媒體等會用這些特別價值體系的內容做為給予我們正面肯定的條件,這就是有條件的正面肯定 (Conditioned Positive Regard)。在有條件正面肯定的壓力主導之下,我們逐漸形成有條件的正面自我肯定 (Conditioned Positive Regard)。我們的人格被扭曲成為理想的自我 (Ideal Self)。

當真實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之間發生不一致 (incongruity) 的落差時,我們便會感到受威脅而產生焦慮 (anxiety) 的精神官能症 (neurosis)。為了減少焦慮,我們便會採取各種防衛 (defenses) 來減輕焦慮,包括否認 (denial) 與扭曲 (distortion)。但是這些減輕焦慮的企圖只有將真實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間的落差加大,而產生更大的威脅與焦慮。這樣的惡性循環如果無法獲得緩解,人格便會破裂,陷入精神病的發作。

當面對一位因為有條件正面肯定的成長環境所發展出來的精神官能症或甚至是精神病患者時,卡爾羅傑斯主張一位心理治療師所能給予個案 (client) 的最佳幫助乃是以真誠 (genuine congruence) 的態度,同理個案的感情 (empathy),並且給予個案無條件接納的尊重 (respect of unconditional acceptance)。 這就是有名的個案中心羅傑斯式心理治療 (Client Centered Rogerian Psychotherapy) 的三大特色。

主耶穌在世上面對各式各樣痛苦的人們時,也是先用無條件接納來建立信任的關係,然後對方就產生正面的改變,例如:主耶穌面對行淫被抓的那位婦女時,先對她無條件接納與保護,然後才鼓勵他不要再犯罪。主耶穌看見爬在樹上的撒該時,先對他伸出無條件接納的友誼雙手,隔天撒該的生命發生驚人的轉變。但願我們也會學習主耶穌這樣的無條件接納來彼此相處。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新約中的馬利亞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8.08.24
作 者:李晶晶牧師

「馬利亞」Mary是一個極普通的猶太女子的名字,新約聖經中被提到有54次之多,共有六位不同的馬利亞:有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太1:20-21),伯大尼的馬利亞(約11:1-2),抹大拉的馬利亞(約20:1),小雅各的母親馬利亞(可15:40),馬可的母親馬利亞(徒12:12),還有在羅馬的馬利亞(羅16:6)。這些被提名的馬利亞都是在耶穌和使徒時代忠心愛主、跟隨侍奉主的婦女。

「婦女」在猶太人的社會裡,是沒有地位的弱勢族群,然而在耶穌基督和使徒們的福音事工中,這些婦女們卻是最忠心的福音工作者,她們從加利利開始一路陪伴、跟隨與服事耶穌和門徒,並且用自己的財物提供傳道事工的所需(太27:55、路8:1-3),雖然她們沒有被列在使徒的名單裡,也沒有在宣教歷史中被記上任何事蹟,但是她們在教會歷史上卻有美好的貢獻;她們是耶穌與使徒傳道事工上最好的同工與良友,更是相挺到底的支持者,在最黑暗之日耶穌基督被釘十架、門徒們跑光時,她們仍然陪伴耶穌到最後(太26:56、可14:50、路24:10)。

一、耶酥的母親馬利亞 Mary the mother of Jesus (太1:18)

她是一位蒙大恩的女子,是新約第一位聽到福音信息的人—彌賽亞將來(路1:30-35),她敬畏神充滿信心、尊主為大以神為樂(路1:26—65、太1:18—25)。童年的馬利亞,領受那不可能的任務「聖靈懷孕」,從「驚慌懷疑」到「反覆思想」,最後「情願順服」照主而行,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 1:38)。爾後歷經奔波生產(路2:1-7)、倉皇逃難(太2:13-14),到養育陪伴耶穌成長(路2:39-52、可3:31、約2:1-3),內心充斥許多的不明白與自我焠鍊的成長過程「存在心裡、反覆思想」(路2:39-51、可3:31、路8:19),因著那起初愛的呼召而堅持到底;即使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她也勇於面對站立在那裡守候著(約19:25、太13:55、27:56),並且接受耶穌為她所做最後的安排,跟著西庇太的兒子約翰回家(約19:26-27;20:2、太4:21);這樣的愛與信心並沒有因著耶穌的受難而停止,在耶穌死後升天,她繼續參予在福音事工,與門徒、婦女們恆切地禱告守望(徒1:14)。

二、伯大尼的馬利亞 Mary, the sister of Lazarus and Martha (約11:1)

她是馬大和拉撒路的姐妹(路10:39-42;約11:19-20),家住在伯大尼,這是一個村莊,位於橄欖山旁,離耶路撒冷約六里,今名拉撒路里(約11:1)。他們一家三姐弟都是耶穌所疼愛的(約11:5)。馬大熱情擅於接待(路10:38-40),弟弟拉撒路曾因患病經歷耶穌的醫治從死裡復活,為耶穌作了美好的見證(約11:1—46),馬利亞喜於陪伴傾聽、懂得珍惜與主同在的時間、靜坐在耶穌腳前聽道,耶穌稱讚她「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沒有人能奪去」(路10:38-42);當耶穌受難前、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裏坐席時,她傾她所有的用一瓶極貴的香膏來膏主,耶穌稱讚她所作的一件美事(太26:213;可14:1—9;約12:1—8),因著把握當下機會和盡己所能不計代價地愛主,在無意間馬利亞為耶穌的安葬做了最好的預備(可14:8),參與了主耶穌的救贖計畫的過程。

三、小雅各的母親馬利亞 the mother of James the less

她是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可15:40、47),這個小雅各並非耶穌之弟雅各(太13:55、27:56),而是十二使徒之ㄧ亞勒腓的兒子雅各(路6:14、太10:3),馬可福音稱其為小雅各。她是亞勒腓,亦稱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約19:25)。聖經對於亞勒腓(革羅罷)沒有其他的記載。

這位馬利亞從耶穌在加利利的時候,就跟隨祂、服事祂(可15:41),這一路行來,她沒有離開,在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她也與耶穌的母親、抹大拉的馬利亞等幾位婦女站在十字架旁陪伴(約19:25、),並且跟到墓穴看見安放耶穌的地方(可15:47),是個忠心的跟隨者。

四、馬可約翰的母親馬利亞 Mary the mother of John Mark

馬可約翰曾與使徒保羅、彼得同工過。聖經學者認為馬可福音就是他所寫的。馬可是他羅馬的名字,約翰是他猶太的名字。

馬可約翰的母親馬利亞是一位忠心事奉主的婦女,並且為人所信賴的,當使徒彼得在監獄中被天使救出後,彼得「想了一想,就往那稱呼馬可的約翰,他母親馬利亞家去」(徒 12:12-16),由此可知這位馬利亞提供剛出監獄的彼得在危難時一處可安歇隱蔽處。她的家庭生活寬裕,可稱小康之家,在耶路撒冷她有自己的樓房,還有服侍的使女(徒12:13),有許多聖經學者認為主耶穌被賣之前的最後晚餐(路22:7-13)就是在她家中那間樓房舉行的;在耶穌受難後,門徒和好些人也都在那裡聚集禱告(徒 12:12)。

使徒行傳12:12-16雖然只有短短的五節經文記載她的事蹟,卻描繪出這位馬利亞的信心與愛主,熱心事奉主的情形,願意敞開家裡舉辦禱告會,讓許多人在那裡聚會,因著她和她的家,提供了當時福音工作一個重要的聚點,她雖未被列於使徒之ㄧ,卻是初代教會在福音遍傳一位重要的人物。

五、抹大拉的馬利亞 Mary Magdalene, a women from Magdala

在四福音書中有13處提及抹大拉的馬利亞,太 27:56、太 27:61、太 28:1、可 15:40、可 15:47、可 16:1、可 16:9、路 8:2、路 24:10、約 19:25、約 20:1、約 20:18。抹大拉是一個村莊的名字,位於加利利海的西岸,離提比哩亞(加利利海邊一城)西北約九里,是這位馬利亞所居住之地。

抹大拉的馬利亞經歷神的經驗,是耶穌曾從她身上趕出七個鬼(路8:2、可16:9)。此後,她從加利利一路跟隨與服事耶穌(太28:55)、她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路8:1-3)、並且她親眼見耶穌受死、埋葬與復活(可 15:40、太 27:56、約 20:18)、她是第一位見耶穌復活的見證者(可16:9) 、也是第一位受耶穌差遣傳主耶穌復活喜訊的報信者(約20:18)

六、保羅所問候的馬利亞 Mary, a Christian who is greeted by Paul in Rom

她是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信中問安的一位女信徒「又向馬利亞問安;她為你們非常辛勞。」(羅16:6),雖然這位馬利亞只有在使徒保羅的問候信中被提到名字,並沒有留下任何事蹟可供我們參考了解;但從保羅的問候中,可以了解她是一位忠心的侍奉者,為羅馬的信徒多受勞苦。在婦女不受注視的當時,她的名字會被提起與記錄下來,表示她在早期信仰團體中參與活躍,或是在早期教會歷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台灣教會的女性(一)台灣初代女醫──伊利沙伯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7.08.19
作者:李晶晶 牧師

提起早期來台的宣教士,您第一個想到的人是誰?馬偕博士,馬雅各醫生,還是巴克禮博士。或許您和大多數人一樣,腦海中記的盡是男性的宣教士。但是,這並不表示在台灣的宣教史上沒有女性宣教士。

打開台灣教會宣教歷史,也許記載這些較不為眾人所周知的女宣教士篇幅不大,但仔細考查,並不難發現她們所付出的努力,舉凡婦女、兒童的教育事工,甚至醫療事工,莫不是由這些默默付出的女宣教士貢獻的。

「女子無才便是德」一句台灣俗語,貶低了女性的社會地位,也不知抹殺了多少有才幹的台灣女子,相形之下,浪費了無從計算的女性人力資源。而在民風純樸、婦女受傳統束縛的年代,一位才德兼備、醫術專精的女宣教士—─伊利沙伯醫生出現在南台灣,對台灣的醫療增加一份力量,也是婦科病人的一大福祉。

伊利沙伯醫生(Miss Elisabeth Christie ,1864-1901年),也就是宋忠堅牧師娘(Dr.Mrs. Ferguson),1864年4月出生於蘇格蘭的該內斯城,自幼天資聰穎,性情溫柔,五歲入學,經過小學、中學,十九歲就從大學畢業。品學兼優的她,大學畢業後又進入醫學院研讀五年。當時參加畢業考試男女共有八十人,學有專精的伊利沙伯醫生獨佔鰲頭,那年她才二十四歲。

伊利沙伯醫生於1892年與宋忠堅牧師(Rev. Duncan Ferguson M. A.)在香港結婚,之後兩人便到台灣行醫、宣教。是醫生也是牧師娘的她,在學習台語不久之後,便前往鄉村探訪婦女。有時她與宋牧師一同前往傳道,有時則自己駐在教堂,藉著醫療、分發藥品來傳福音,亦使不少民眾的疾病得到醫治。

伊利沙伯醫生因著精湛的醫術,不論在城市內或是鄉村間,都有很好的醫療績效,也為眾人所周知。因此,民眾希望教士會能設立一所婦人病院,讓伊利沙伯醫生來接掌,母會批准了,但是院地接洽不順而未能成立。雖然如此,愛上帝也愛人的她,仍不辭辛勞的醫治患者,溫柔細心的照顧病人。尤其是為產婦接生的工作,更是不遺餘力,不分晝夜的為人接生,減少了婦女因生產過程處理不當所產生的危險。在民風保守的社會中,身為女醫生的她,可說是婦女疾病患者的一大救星。

1900年12月初,伊利沙伯醫生與子女三人一同前往木柵訪問,不幸在那裡染上疾病,回到台南,臥病四十多日不治,於1901年1月17日安息主懷,享年三十七歲,葬於台南市基督教公墓。

伊利沙伯醫生,將其畢生所學奉獻給台灣的人民,雖然以世人的眼光來看,她是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但她在有生之年盡己所能的事主愛人,救治病人無數,實在值得後人敬佩與學習。

面對二十一世紀,女性受教育的權利不再被剝奪,女性的發展空間也寬廣了。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女性對宗教、家庭、社會福祉的使命感與行動力,是否也隨著提高呢?伊利沙伯女醫生有精湛的醫術,卻沒有高傲的態度,反而更謙卑的服事上帝,細心的醫治病患,期盼她的生平事蹟成為現代女性的激勵,也喚起男性對女性才能的重視與尊重。兩性相互尊重、支持,將上帝所賜給人的恩賜發揮到極點。

圖、文來源:《新使者》雜誌52 期(作者/潘稀祺)

站在亞略巴古的關鍵年代 -- 莊信德 傳道

站在亞略巴古的關鍵年代
莊信德 傳道
寫作時間 2008.8.17

在第二次旅行佈道當中,一路被迫害而轉進不同城市的保羅來到了人文薈萃的雅典,雖然只是短暫數天的停留,保羅卻刻畫出一個極爲深刻的宣教形象,讓歷世歷代的基督徒從中領受宣教的亮光與智慧。保羅把握在雅典城過境的短暫時間,參訪了著名的雅典神廟,並且細細地觀察、分析每一尊他所看見的神像,也站上當時候政治精英/知識精英匯集的雅典議會:「亞略巴古」。面對當時候斯多亞學派(Stoicism)與柏拉圖主義(Platonism)對於宇宙觀和神觀的挑戰。斯多亞學派的宇宙觀奠基在自然主義的基礎之上,並從中產生「自然即是神」的主張,據此,保羅從希伯來傳統的創造論出發,將位格上帝的概念傳講出來,「我現在告訴你們: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使十七23~24)。

據此,保羅進一步回應了柏拉圖主義中神人關係是放射性流散的説法,當時候柏拉圖主義主張的神人關係,是一種遙遠的,沒有意識的斷裂關係,一切萬物的存在只是從永恒的彼岸流散稀釋的結果,在柏拉圖主義影響下,上帝是一個非位格的存在觀念。然而,保羅卻在此宣告了一位,主動創造世界,與世界建立關係的上帝,並且將人與神的關係緊緊繋在一起:「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使十七28)最後,保羅則是回到福音信息的核心歸結道:「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使十七30~31)

以現代的語言來詮釋當時候所發生的一切,我們可以說,保羅的福音之愛讓他不僅超越聖俗二分的斷裂,進入行香煙裊繞的天宮參觀,並且也進入誠品書店閲讀當時最暢銷的排行榜書籍,以了解當時影響雅典人最深刻的思想體系,最後更站上立法院議會大廳中,對著立法委員諸公進行電視及時轉播的佈道宣教。在這場扣人心弦的佈道大會中,保羅儘管沒有獲得滿堂彩,卻也深深地影響了多位知識分子信從了耶穌基督的福音真道。沒有一篇完美的講章、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宣教策略,但是卻總是有向上帝負責,向時代承擔的福音態度。保羅在雅典展現了這樣的態度,我們呢?

台灣高等教育的結構性缺失已經是近年來最被社會詬病的議題之一,神學院決定在這樣的時刻進入教育部管理的高等教育體系,雖然並不是依循著聯招的入學形式,卻表達出一個重整神學教育、承擔當代福音使命的意志。希望神學教育朝向正規化經營,能夠與所有國際的神學教育接軌。事實上,台灣神學院自從1872年創立之後,就已經扮演了台灣北部高等教育的角色,只是礙於當時許多教育法規的限制(如:大學必須教授三民主義國父思想,設立教官等規定),神學院拒絕進入教育部的行政系統,而留在内政部的管理之中。

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部對於宗教教育進行重新的評估,針對私校法部分條文進行修改,並爲宗教研修學院制定較爲符合現況的條文。台灣神學院決定調整過去自外於高等教育體制的心態,重新面對高等教育在形式與内涵上的挑戰。一方面是讓長期處於禁建狀態的土地得以解禁,並加速學校整體硬體建設的發展,二方面則是讓神學教育重返高等教育機制的正途。

不過,「申請教育部立案」僅僅只是形式上與象徵意義上的行動,歸結到底我們更需要的是實質上的更新與突破,神學院需要一群同心禱告,共同尋求上帝心意的教職員團隊,積極地思想上帝要台神在這個末後時代,面對快速變遷的世界衝擊中,扮演怎樣宣教的角色。如何走出傳統神學教育的安逸模式,啓動積極宣教、提振神學研究的機制,是未來台神需要弟兄姐妹不斷關心守望的破口,希望大家在實際的奉獻與禱告中紀念上帝所設立的神學教育機構。

2008年8月10日 星期日

生命共同體 Life Together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8/1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最近在準備有關小組系列的講道時,我學到一個新英文單字 (Oneanothering)。根據史密斯 (R. Cody Smith) 的解釋,one•an•oth•er•ing (wun-e-nuth’er-ing) v. To fulfill New Testament Biblical instructions for Christians regarding activities to be done to, for and with one another. –one•an•oth•ers n.  

我嘗試將這段英文翻譯成為中文如下:“彼此”是一個新的動詞,意思是基督徒遵行新約聖經中有關基督徒彼此之間為了對方、給予對方、陪伴對方所做的活動。從事這種活動的人稱為“彼此者”。

主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因此,我們可以說,彼此相愛的關係與互動是基督門徒或是教會的主要特徵。這些因為相信主耶穌的救贖恩典,接受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於心中的基督徒們在彼此的互動關係中將這樣的愛活出來的關係就是“彼此”(Oneanothering)。

顧立 (Anthony Gooley) 曾經發表一篇文章,叫作“去教會與是教會”(Going to Church and Being Church)。我們在主日前往教堂參加主日崇拜,但是彼此之間並無任何實質上的互動關係,我們只是“去教會”(Going to Church)。但是如果我們除了在主日前往教堂參加主日崇拜以外,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也有彼此相愛的互動,那麼我們就成為“是教會”(Being Church)。今年初開始,我們在和平教會開始推動小組事工,就是盼望和平教會的兄姊們能夠從“去教會”參加主日崇拜進一步成長為有彼此相愛互動關係的“是教會”。

在德國納粹時代,由於反抗希特勒而被判處絞刑的潘霍華牧師 (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 對於這個問題有他獨到深入的研究。他在1927年發表的博士論文題目為Sanctorum Communio: eine Dogmatische Untersuchung zur Soziologie der Kirche. 英文譯名為 Sanctorum Communio: A Theological Study of the Sociology of the Church。我嘗試將其譯為中文如下:聖徒的相通:教會社會學的神學研究。潘霍華認為我們的“我”( I ) 是產生於和另外一個相對個體“你”(Thou) 的互動當中,而所有的“你”(Thou) 都是具有上帝的形象。當我們的“我”和三一真神的“祢”(Thou) 以及反應上帝形象的別人的“你”(Thou) 以真誠的彼此相愛互動時,我們的“我”( I )才得以健全的形成與成長。這些“我” 與四週的“你”所形成的結連團體可以區分為:彼此沒有互動關係的“群眾”(mass)、彼此有理性互動的“社會”(society)、以及彼此有生命互動的“社群”(community)。教會應該是社群的一種。自從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犯罪之後,我們的“我”( I ) 被罪惡所扭曲了,因此,包括教會在内,所有的社群都會有其中成員彼此意志與利害衝突所帶來彼此互動關係的扭曲與傷害。教會是被基督救贖罪人所形成的社群。

潘霍華牧師於1935年被聘請成為在Finkenwaldel一間地下神學院的院長。半年後這間神學院就被希特勒關閉了。潘霍華把這半年的經驗寫成一本1938年出版的書,稱為 Gemeinsames Leben (Life Together) ,中文譯名為:團契生活 (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我個人覺得翻譯為“生命共同體”可能更為貼切。在本書中潘霍華強調教會乃是基督第一次降生與第二次再臨之間,基督在這世界的具體表現。這是基督信徒所形成的社群 (community)。基督是這個社群的根基、媒介、與中心。這個不完全的社群是上帝在基督裡面所親自設立的,並不是由任何個人的異象或理想所號召形成的。這是上帝所賜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我們應該充滿感恩來領受,不論是剛強或是軟弱、是聰明或是愚拙、是順服或是叛逆,每一個肢體都是上帝所安排在我們的基督社群 (Christian Community) 中 (林前12:18-27),都有上帝的美意以及要我們學習的功課的。但願我們的和平教會也能夠成為“是教會”的基督社群,是依靠基督恩典以及聖靈恩賜而彼此相愛的生命共同體。

2008年8月3日 星期日

界線 Boundary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8/0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界線 (Boundary) 是近年來在心理學被廣泛探討的熱門題目之一。有兩位基督徒心理學家 克勞德與套森德Henry Cloud 與 John Townsend 於1992年出版一本這方面的書,Boundaries: When to Say Yes, When to Say No,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Life.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2)

根據克勞德與套森德的說法,界線原來是房地產的分界線 (property line),在該界線以內的房地產之處置權與照顧責任應該是屬於該筆房地產所有者所擁有。界線將屬於自己的房地產與不屬於自己的房地產作出清楚的區隔。克勞德與套森德將這個原用於區分房地產權責歸屬的界線觀念,轉而應用到個人的自我認同 (Self Identity) 以及人際關係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互動的研究。適當清楚的自我界線當有助於促進建全的人際互動關係。

I. 責任關係 (Responsibility): 

當自我界線很清楚且適當的區分自我與非我 (me and not me) 時,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擁有自我並為自我負責。我們也會避免去侵犯別人的自我或為其行為負責。

II.自由抉擇 (Freedom):

我們對於界線內之自我相關事務可以自由抉擇如何處置。同時,我們對於屬於他人自我界線內之事務則須學習尊重其自由處置權責。

III.愛的關係 (Love):

當我們對於自我界線內之擁有權責以及自由抉擇有了清楚的認識,我們對別人自我界線內之擁有權責與自由抉擇會予以尊重並避免侵犯的情況下,我們才有能力與對方建立成熟、互惠的相愛互動關係。

IV.保護作用 (Protection):

在愛的關係中如果對方做出侵犯你的自我 [例如:語言暴力、肢體暴力、壓迫管制、或是操控玩弄]、或傷害你們關係的行為時,清楚的自我界線會幫助你勇敢的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避免受到對方的侵犯。清楚的自我界線也會幫助你智慧的婉拒承受對方不當行為所帶來的惡果,並且不會背負不恰當的罪惡感。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你不會去侵犯對方行為抉擇的自由。你會讓對方自己去承受其惡行所帶來的惡果,讓對方有自我反省、改過向善的機會。

V. 接受現實 (Accept Reality):

當我們採用適當的自我界線來建立愛的關係,並且在對方做出侵犯你的自我或是傷害愛的關係時,我們使用適當的自我界線來保護自我,免於對方的侵犯,或是讓對方承受該惡行所帶來的惡果,給予對方反省改變的機會。但是,對方不一定會因此就痛改前非、回頭是岸。有時候,我們會遭遇對方不可理喻,或是變本加厲。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並接受對方拒絕改變之事實。在這樣的時刻,適當的自我界線會幫助我們做出兩害取其輕的困難抉擇,將這個無法挽回愛的關係做一個結束。我們不會讓自己陷入只要我再努力,一定可以挽回這個愛的關係的錯覺而無法自拔。

在加拉太書第六章2節與5節,保羅談到彼此分擔重擔以及個人自負擔子的看似矛盾的人際關係互動建議。如果從克勞德與套森德的界線理論來看保羅的建議,個人自負的擔子應該是指在自我界線以內的自由抉擇與擁有權責。彼此分擔重擔則是指在健全自我界線下所建立成熟的彼此相愛關係之下的互惠互動。

求上帝幫助我們,能夠以感恩的心來接受上帝所賜給我們這寶貴的自我界線。智慧的使用自由抉擇,並且願意為這些自由抉擇負責。我們也同時學會尊重別人的自我界線,不侵犯別人的自由抉擇或是剝奪他為此自由抉擇所帶來的後果負責。我們也要祈求上帝,不要讓自我界線扭曲成為將我們自我孤立的高牆,攔阻我們與別人建立互相擔當生命重擔的彼此相愛關係。

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巴拿巴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7/2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巴拿巴 (Barnabas) 第一次在聖經出現是在使徒行傳4章36節。他是屬於利未支派的猶太人海外移民 (Jewish Diaspora),出生於居比路 (Cyprus) 海島,本名叫約瑟 (Joseph)。年青時就返回耶路撒冷進修,傳說中他可能與來自基利家 (Cilicia) 的大數城 (Tarsus)的掃羅同時在猶太拉比迦瑪列(Gamaliel)門下受教 [參閱 徒22:3]。使徒時代教父克雷芒 (Clement of Alexandria)與優西比烏 (Eusebius) 認為他是路加福音10章1節中所提的耶穌七十門徒中之一位。他的家境可能優裕,在居比路有田產,當初代教會信徒發生經濟困境時,他心甘情願的將田產出售,捐出所得於使徒腳前 (徒4:37),與亞拿尼亞、撒非啦夫婦的有所保留與沽名釣譽成為明顯的對比 (徒5:1-10)。巴拿巴這種關心別人的困難與需要的為人在初代教會使徒群中為他贏得 “巴拿巴” (Barnabas) 的尊稱。根據使徒行傳11章24節的描述,巴拿巴人格特質是對主耶穌基督大有信心,生命中常被聖靈充滿,生活中結出聖靈的果子,特別是對人的良善,因此,他被稱為好人。

巴拿巴這種對人存心良善的好人作風,除了表現在對經濟貧困的人的慷慨解囊之外,也表現在對一個過去聲名狼藉的初信者掃羅的支持與背書的冒險犯難的勇氣 (徒9:26-27)。巴拿巴為了海外外邦人初信者的弱勢團體,與掃羅聯手前往參加耶路撒冷大會,在會中對抗聲勢浩大的猶太基本教義派領袖,為外邦信徒爭取不必經過割禮這道猶太教的入教手續,而獲得勝利 (徒15:1-30)。巴拿巴與掃羅受安提阿教會差派,成為教會第一個海外宣道團隊,帶領一位馬可約翰為助手同行 (徒13:1-5)。那裡知道,這個助手馬可約翰,到了旁非利亞的別加,就溜回耶路撒冷去了 (徒13:13)。當保羅與巴拿巴討論,想要前往拜訪上次旅行佈道所開設的教會時,兩個人為了是否再帶馬可約翰同行而發生嚴重的爭議。保羅主張,這個人會半途而廢,不適合參與充滿壓力挑戰的宣道事工。巴拿巴是馬可約翰的表哥 (西4:10),他認為不要因為一次的軟弱失敗就剝奪他再度學習的機會。巴拿巴為了要栽培曾經一次失敗的馬可約翰,不惜與保羅翻臉拆夥。我們從使徒行傳15章39-40節的記載,保羅的立場,似乎得到安提阿教會較多的認同與支持。
 
由上述三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巴拿巴是一位因為對主耶穌的信心堅定,生命中常常被聖靈充滿,生活中則表現出為了支持接納處於弱勢的初信者與失敗者,不惜與當權多數者對抗與據理力爭的良善。這樣的一個好人卻也有他軟弱跌倒的時刻。有一次,使徒彼得前來訪問安提阿教會,跟當地的主內外邦人弟兄們一起同桌吃飯,大家都很融洽。突然,有人來報告說,有另外一群從使徒雅各那裡派來的割禮派代表,也快要到這裡來拜訪。彼得為了怕得罪這一群割禮派的代表,就暫時離席。保羅看到不只彼得如此裝假,連巴拿巴也隨夥一起離席裝假,就很不客氣的當着眾人的面,指責彼得與巴拿巴 (加2:11-14)。在這裡,我們看到巴拿巴默默的接受保羅的指正。這也是巴拿巴另一個值得我們學習效法的地方。

雖然,在巴拿巴與保羅為了馬可約翰而分道揚鑣之後,在路加所寫的使徒行傳中,巴拿巴似乎就消聲匿跡、不見蹤影了。但是,我們在保羅後來所寫的書信當中,發現巴拿巴有很成功的把馬可約翰栽培成為很好的傳道人。[一般聖經學者都主張,新約當中的馬可福音,就是由這位馬可約翰所著作的],而且馬可後來成為使徒彼得很好的助手 (彼前5:13),甚至也成為保羅在獄中很好的助手 (提後4:11)。

根據傳說,巴拿巴與馬可約翰前往居比路宣道之後,又前往羅馬以及米蘭傳道,設立米蘭教區,再回到居比路。在主後62年,巴拿巴七十六歲時,當地的猶太人慫恿外邦人,將巴拿巴綑綁,拉出撒拉米斯 (Salamis) 城外,用石頭打死,並起火焚屍。馬可約翰將其遺骸埋於西門外的山洞中。

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腓立比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7/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腓立比是羅馬在馬其頓地區的殖民城(colony)。358BC統治馬其頓的腓力二世(Philip II) 將一個稱作克瑞奈(Krenides)的小城擴建,並改用自己的名字稱該城為腓立比 (Philippi)。168BC羅馬在庇得拿(Pydna)之役征服馬其頓。42BC腓立比之役中布魯托與卡修(Brutus and Cassius)被安東尼與奧大微(Antonius and Octavius)打敗,後者將腓立比城再度擴建,並將其設立為羅馬殖民城,稱之為腓立比朱利亞殖民城 (Colonia Julia Philippensis)。腓立比並非馬其頓地區之首要大城 (帖撒羅尼迦才是首要大城),腓立比是保羅宣道團隊從亞洲要進入歐洲的第一座城。

腓立比教會的建立是上帝奇妙的作為與帶領。安提阿教會在聖靈的帶領下,差派巴拿巴與保羅成為第一個宣道團隊,經由居比路,前往旁非利亞、加拉太地區設立幾個教會 (徒13-14)。耶路撒冷教會為了這次海外宣道在外邦人地區所設立的教會會友是否也須要接受猶太教的割禮並遵守摩西的律法起了很大的爭辯,保羅與巴拿巴在這次爭辯中立場一致,並且贏得全體與會代表的支持 (徒15:1-29)。當保羅與巴拿巴想要再度出發,訪問上次海外宣道所設立的教會時,兩人為了是否再帶稱呼馬可的約翰同行而起了很大的爭執 (徒15:36-41)。兩人因此拆夥,巴拿巴帶著馬可走海路前往居比路,保羅帶著西拉走陸路前往弗呂家、加拉太一帶探望教會之後,帶領新門徒提摩太,想要在亞西亞地區傳道,聖靈卻不許,想要往北向庇推尼去聖靈也不許,他們就往西走到特羅亞。保羅在夜間夢中看到一個馬其頓人請保羅過去幫助 (徒16:6-9)。醫師路加在此加入保羅宣道團隊 [徒16:10開始,我們取代他們]。保羅與團隊成員分享他的異象之後,全體成員都有相同的感動,認為這是上帝的帶領。從特羅亞搭船,經過撒摩特喇,到了尼亞波利。再行陸路,抵達馬其頓的羅馬殖民城腓立比。

腓立比城是羅馬殖民城,對猶太人有種族歧視,因此,猶太移民很少。整座城連一間猶太會堂 (synagogue) 也沒有 [一座城只要有十個成年猶太男子就可以建一間猶太會堂],只有在城外港蓋河 (River Gangites) 邊有一個禱告處。保羅在此佈道所結的第一個福音的果子是一位來自推雅推喇的女商人呂底亞,她是販賣高級布料商,也是敬畏耶和華的外邦人。她決志受洗後,立刻展現愛心,接待保羅宣道團隊在她家落腳。從此,我們看到腓立比教會的兩大特點。其一是腓立比教會初期是由女性當領袖 [腓4:2-3],其二是腓立比教會很有愛心,三番兩次設法資助保羅宣道團隊 [腓4:15-18],而且超過他們力量所能來捐款幫助耶路撒冷教會 [林後8:1-5]。

根據腓立比書1章1節,腓立比書是由保羅與提摩太所寫的。但是,我們如果再仔細閱讀其內容,就會發現許多的代名詞都是第一人稱單數,而且在2章19節還提到保羅要派提摩太前去拜訪腓立比教會,因此,保羅應該是腓立比書的作者。至於寫腓立比書的可能時間,則是在保羅被關於監牢的時候 [腓1:13],他期望不久將被判無罪開釋 [腓1:19,25; 2:24]。保羅在信末提及“該撒家裡的人”[腓4:22],因此,比較有可能是在羅馬的監獄。根據有關以巴弗提 [腓2:25-30]的故事,有人將保羅被關於羅馬的消息帶到腓立比,腓立比教會決定派以巴弗提帶慰問金前往羅馬探望保羅,以巴弗提在羅馬病倒了,有人將此消息帶回腓立比,腓立比教會掛心以巴弗提的安危,又有人將此消息帶到羅馬告知保羅與以巴弗提,因此,保羅決定提筆寫腓立比書,讓以巴弗提早日送去腓立比教會。如此,一來一返的,在保羅被關到羅馬監獄到他提比寫腓立比書之間,至少隔了腓立比與羅馬間的四趟旅程之久。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最心愛的教會,也是最支持保羅的教會,保羅為腓立比教會禱告,要他們的愛心能夠源源不絕,不斷成長,但是這個愛心是跟著真知識與明辨力一起增長的,並且是以至善為目標。這個至善是在神面前毫無瑕疵,在人面前不絆跌人。在生活中依靠耶穌基督的恩典而結滿聖靈與福音的果子,將榮耀頌讚歸給上帝。但願我們也能學習腓立比教會的榜樣。

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比撒列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7/0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經有關安得烈的記載並不多,聖經中的安得烈留給我們的印象是一位首先被主呼召成為門徒,卻沒被選入三人小組。但是,安得列對此似乎是安之若素,不以為意。安得烈也是耶穌門徒當中,最會把別人帶到耶穌面前領受主的恩典。 

至於比撒列,聖經則記載得更少了。比較特殊的一點是有關比撒列的身世背景。一般聖經介紹一個人,較常見的是提到他的父親。例如:舊約就稱約書亞為嫩的兒子、迦勒則是耶孚尼的兒子 (民14:6)。新約稱耶穌的門徒雅各與約翰為西庇太的兒子 (太4:21)。但是舊約一提到比撒列,卻是提到他的父親與祖父。請看出埃及記31章2節,耶和華在交待摩西當如何建造會幕之後,立刻向摩西提到比撒列這個人。耶和華向摩西說:看哪,猶大支派中,戶珥的孫子、烏利的兒子比撒列,我已經提他的名召他。耶和華為何在提到比撒列的父親烏利之前,還要提到他的祖父戶珥呢?如果我們查一下聖經中有關烏利與戶珥的記載,我們就會發現,聖經中並沒有提到有關烏利所留下來的任何事蹟。但是戶珥卻留下兩個很重要的事蹟。 

當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在利非訂打戰的時候,約書亞帶領以色列民在山下與亞瑪力人爭戰,摩西和亞倫、戶珥就到山上為以色列人代禱。摩西拿著神的杖舉手為以色列人禱告時,以色列人就得勝,摩西手酸而下垂時,以色列人就落敗。於是亞倫和戶珥就搬了一塊石頭,讓摩西坐下來,讓摩西不會太累。當摩西手發酸時,亞倫與戶珥就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的扶著摩西的手,讓摩西的手可以一直高舉來為以色列人禱告。因此,約書亞所帶領的以色列人就打了一個大勝仗。在此,我們看到代禱的重要性,我們更看到戶珥與亞倫願意在摩西軟弱的時候,扶持摩西,好讓摩西的代禱不中斷,幫助約書亞得勝。 

當耶和華呼召摩西與約書亞要上到西乃山頂,從耶和華領受十誡石碑時,摩西交待亞倫和戶珥在山下留守,並且負責處理以色列人的爭訟事件 (出24:14)。但是,當摩西在山頂上四十晝夜聆聽耶和華的誡命,並且將兩塊石版拿下山時,卻看到亞倫在山下鑄了金牛犢來讓以色列人敬拜。摩西將石版摔碎了,並且為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祈求赦免。但是我們卻看不到在金牛犢事件當中,戶珥扮演了什麼角色?還有,戶珥似乎就從世上消聲匿跡了。根據猶太拉比對摩西五經的詮釋米大示 (Midrash),摩西在登上西乃山頂之前,交待亞倫與戶珥留在山下處理以色列人的爭訟事件。當摩西在山上停留的日子一久了,在山下的以色列人開始不安騷動,強烈要求亞倫與戶珥為他們鑄一個金牛犢來帶領他們走過曠野。戶珥就出面勸阻以色列人,不要自己雕刻偶像來得罪耶和華。但是,以色列群眾不但不接受戶珥的勸告,甚至成為暴動而將戶珥殺死。看到這種情況,亞倫嚇呆了,認為自己如果再攔阻也無益,徒然犧牲生命。所以,亞倫就聽從百姓的要求而犯了鑄金牛犢的大錯。如果拉比的詮釋屬實,則戶珥不只願意從事支持上帝僕人的服侍,他也願意為耶和華盡忠到死。戶珥可以說是第一位殉道者。

戶珥的信心榜樣就經由烏利傳到孫子比撒列的身上。因此,耶和華親自呼召比撒列。 

不只如此,比撒列還是聖經記載第一為被聖靈充滿的人,而且他被聖靈充滿,並不是為了傳道或是擔任祭司的聖職。比撒列被聖靈充滿,是從上帝得到製造會幕所須要的各種智慧、聰明、知識,可以作各樣的工作。由此,我們知道,一切的工作能力與智慧都是來自上帝聖靈所賜的恩賜。我們大家都可以將這樣的能力拿來榮耀上帝,幫助別人來親近上帝,敬拜上帝。

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聽!彩虹的聲音…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8.06.29
作者:李晶晶牧師

看!雨後的彩虹在雲端上顯示神愛的永約;
聽!校園裡穿梭的彩虹天使訴說愛的故事。
兩年前、一個人、說故事,一個班一個機會,
兩年後、一群人、分享愛,十個班十個機會。
以為給、卻是得,看似難、實為易,主同在;
一點愛、一些時、一個願、一團心,主使用。

一點點多
只要多加那麼一點點就會不一樣!
在繪本童書說故事中多加一點點分享
在孩子竄動無俚頭中多加一點點耐心
在短短的晨光時間中多加一點點關注
在四方投射觀望眼中多加一點點鼓勵
在歡唱歌曲和律動中多加一點點神愛
只要多那一點點多,生命可以影響生命
灑落下七彩的繽紛,建造優質生命信念…

一道彩虹(聽!彩虹志工的聲音……)
紅(彩虹奶奶)秀惠老師:在個人人生低潮之際,卻因加入生命教育的事工而獲得轉換的契機,表面上是付出,實際上是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在繪本故事中、與夥伴同工們的討論中、和小朋友的互動中,再一次的得到愛的滋潤、生命的美好。使人懂得珍惜、疼惜自己、也更懂得珍惜疼惜別人,感謝上帝的愛、回應上帝的愛。

橙(彩虹媽媽)綺文:從兒子班級的故事媽媽開始,單純的說故事讓我覺得有種不完整感覺,後來認識生命教育,進而成為生命教育的志工,我覺得和孩子們分享的不只是故事,還有我人生中的智慧和他們的智慧。本來以為每學期的進度是去照顧孩子,因為孩子們有需要,我們必須去給予。後來發現我也有需要,需要從孩子身上學習單純而美好的童稚。我不再覺得這是一項工作,是負擔;而是享受、是快樂。即使同一個繪本,我總在一次又一次的閱讀中發現新的樂趣。

(彩虹媽媽)如珊:加入彩虹之後,調整我之前許多觀念。認識自己,知道如何接納自己,與自己相處。雖然生命教育是根本,但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這一塊是缺乏的,所以加入彩虹真好!

黃(彩紅姐姐)主欣:生命教育對我來說,就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因此在成為彩虹姊姊之後,我就常常在想,我要用什麼樣的生命態度去與他們相處?久而久之,這樣的思考變成了對自己的反省:我的生命夠格成為影響力嗎?最後我知道,我不能,但神能!

綠(彩紅姐姐)牧音:我是彩虹姊姊,原本是想參與國小的生命教育服事而加入這個團隊,一進入才發現這裡的成員幾乎都是媽媽級的人物,身為大學生的我,有種誤入賊船的感覺,深怕自己無法融入這個群體。漸漸的,我發現自己愛上了彩虹團隊,透過讀書會與備課的討論,每個問題都有很多想都沒想過的可能性與思考面向,提供我新的眼光看事情,也發現更有智慧的做法。時常討論到的議題剛好就能應用到自己正在面對的人生課題。我想,彩虹「建立優質生命信念」的理念,對自己的幫助最大。

藍(彩紅哥哥):天立:很高興可以參加「彩虹媽媽」,讓我認識很多好朋友,可以學習許多教小朋友的技巧和為人處事的道理。透過這些媽媽同工給我的建議,讓我也能幫助自己更愛我媽媽。

靛(彩紅精兵)巧苓:在晶晶牧師的邀約下,參加生命教育的團隊。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每週一個上午與大家一同進班、備課與分享,是我很珍惜的。從擔心不知如何與小朋友相處的彩虹實習生到現在進班帶遊戲的彩虹阿姨,這段時間裡感謝班級小朋友的接納與同工的扶持,參與生命教育讓忙碌的生活有了活潑的色彩。和其他志工一起讀書、討論,又是另一種心靈上的進補。在我們的團隊,有媽媽、有奶奶、有哥哥和姊姊,不同的年齡激盪出有趣多變化的活動和教案,總是令人驚喜,激發更多熱情。因為生命教育,我遇見生命中另一道燦爛的彩虹。
紫(彩虹專員)慧君:因為事工需求而加入新生團隊,讓我認識很多生命豐富且溫暖的媽媽們,每次備課、進班,都可以看見大家對新生命的用心。透過大家的分享,幫助我認識自己、認識家庭、並且認識主,感謝父神奇妙而大的作為!

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曠野裡的必修學分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8.06.22
作者:曾昭瑞牧師

在準備這篇講章的時候,看到大衛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因子在發生,因為大衛在曠野的日子很長,發生的事件也不少。但是聖經沒有交代太多大衛在曠野裡每天的生活。他只是不停地被追殺,不停地逃,他的生命也在曠野中起了極大的轉變。

如果我們看聖經,可以感受到掃羅王對他的追殺,造成他生命的失序,使他無法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對他而言,這是人生中重大的挫折,也是大衛生命中幽暗的一頁。詩篇五十二篇至六十篇都是大衛在曠野中逃時所做的詩。這些詩篇裡大衛講到掃羅對他的追殺,他的心中不是沒有憤怒、沒有生氣。事實上他對掃羅王無理的追殺他,感到十分害怕、恐懼、生氣甚至憤恨的。用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我們會覺得一個正常人能高度承受這種壓力而不精神崩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長期隱姓埋名的被追殺、逃亡,以及擔心害怕下生活,對大衛自我形像造成了嚴重的扭曲。所以大衛會自己宣告說「以色列王出來要尋找誰呢?追趕誰呢?不過追趕一條死狗,一個虼蚤就是了。」以前我們在讀神學院,有時候有人被大家開玩笑,吹捧他、讚美他。對方不好意思,就拿這句話來開完笑,說「我是誰,不過是一條死狗,一個虼蚤罷了。」弄的大家哄堂大笑。但是大衛在這裡可不是開玩笑,他所承受的是相當的壓力,是經過多年的逃亡生涯的,面對截然不同的遭遇。自己以前曾經是個萬人迷的民族英雄,是個偉大傑出的軍人,是有權有勢的附馬,一下子都成了過往雲煙。取而代之的被人陷害,為了生存苟活他必須拋妻棄子,他必須靠著說謊欺騙,甚至必須隨手塗鴉、唾沫亂流、囚首垢面讓自己看起來像個瘋子,才能躲過追殺。他也好心好意地去拯救基伊拉這地的人,但是基伊拉,不但不感恩,還馬上翻臉要將大衛交給掃羅。面對這樣的被人出賣,被棄絕,大衛能夠相信什麼?大衛內心的打擊相當的大,無怪乎他會自己大聲對著掃羅說:「我不過是條死狗、一個虼蚤罷了!」

大衛的生命實在是痛苦難言,在曠野的生活除了承受千鈞一髮逃亡的壓力,還有讓人神經緊張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日子。

不過無聊的時候真的是很無聊,掃羅找不到大衛的時候,大衛並沒有自己的行事曆,可以安排去與誰見面聊天,也沒有固定工作或是休閒的機會,他有的是躲在曠野的一個角落,注意一切的變化,看看有那些風吹草動,靜靜地看著日出、日落,看著大自然安靜又神秘的變化。然後,他不禁想起自己的遭遇,自己的生活。在曠野裡他有太多時間去想,太多時間去回憶,然後對自己戲劇化的遭遇作出解釋。他可以解釋他所遇到的這一切都是掃羅的迫害,都是掃羅所造成的,掃羅是自己不幸與禍患的根源。這是最自然,也合理的解釋,也是大多數人共同的觀點。

如果大衛帶著這樣的觀點來看自身的遭遇,在隱基底的曠野,掃羅自己送上門來,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他可以感恩地說,「上帝啊謝謝你,因為你把仇敵交在我的手中」,這正是報仇雪恨的時刻,殺了掃羅,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但是在隱基底山洞所發生的,卻不是照這個劇本演出,大衛做了一件常人看人不可思議的事,他輕易地放走了掃羅。這就讓我們不得不思想大衛在曠野裡學到了什麼。而這個功課正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課程,大衛之所以能夠是「合神心意的人」不是因為他在順境中表現得像個英雄、像個偶像。而是當他在逆境時,他選擇了用上帝的觀點來詮釋自己的遭遇。因為這一點,他成了「合神心意的人」。事實上很多時候,大衛並不完美,也有很多缺點,但是這卻無損於他在上帝心目中的評價。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牧函 -- 謝大立 牧師

寫作於2008.06.15
作者:謝大立牧師

具有悠久歷史淵源的世界傳道會(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CWM,即前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LMS,「倫敦宣道會」)在1999年發表『今日世界宣教』(World Mission Today)這份文件中揭示:「我們(教會)的任務就好像是經學教師,為了上帝主權的實現接受訓練,並且把家中新和舊的東西搬出來(參看馬太福音13:52)。我們要將過去對宣教的見解和從今日宣教挑戰的分析所得的洞見結合起來。……教會本身不是教會宣教的主題,由耶穌基督所開創之主權的實現才是,這種宣教召命的瞭解是非常重要的。」又說:「因為教會是上帝宣教的一個夥伴,所以我們被要求必須要對上帝的宣教作整全的瞭解。……它宣認沒有一個生活領域是在上帝的領域之外。生活的每一個面向一個人的、社會的、政治的和經濟的-都是上帝所關心的。」此一宣告也表明教會在今日世界中之宣教,應當是宣告上帝對此世界之主權,同時讓上帝在世界掌權。

『今日世界宣教』一書中進一步指出,整全的宣教觀至少有下列五個面向:

宣揚:就是宣揚耶穌基督及其所宣揚的上帝國的福音,向世人宣揚我們在耶穌基督裡所認識和經驗的上帝的大愛與恩典,他的權能與旨意。也就是為福音作見證,這福音就是我們在耶穌基督裏所經驗的上帝主權的實現。

培育上帝的兒女:也就是一般所說的牧靈與教育。關懷照顧並教導所有上帝的子民,賦能力予眾教會裏上帝的子民,使之忠實地敬拜上帝和見證福音。

愛的服事:就像基督所做的,我們以愛心和憐憫來服事所有的人,特別是困苦、缺乏的人,社會邊緣人。

社會改造:以上帝國為遠景,參與社會的更新與改造,使社會朝向公義、和平來邁進。也就是落實上帝掌權的價值觀,使所有的人可以愛上帝,愛鄰舍如同愛他們自己。為正義與和平努力,奮力抵抗不公義的結構,並且為文化的更新而工作,使他們把上帝掌權的價值觀帶給所有上帝的兒女。

關心受造界:關心整個生態環境,成為這世界負責任的管家,醫治世界的創傷,維護受造界的整全。

今日基督的教會應攜手致力落實這五個面向的工作,雖然各自堂會所能發揮的力量有限,不過若願各自盡力彼此聯合,必能展現合一所釋放出的見證力量,讓世人看出我們是耶穌基督的見證人。

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安得烈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6/08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安得烈是第一位接受耶穌邀請,而成為耶穌使徒的人 (約1:40)。他原來是施洗約翰的門徒之一。由於施洗約翰的熱心見證與推薦,安得烈跟另外一位門徒,告別老師施洗約翰,轉而追隨耶穌 (約1:37)。多數聖經學者認為,這個另一位門徒,可以如此鉅細靡遺的描述這兩位施洗約翰門徒與耶穌第一次接觸的對話與細節,他應該就是本卷聖經的作者門徒約翰才對。 

如果我們接受聖經學者的見解,安得烈與約翰可以並列為耶穌的首先呼召的門徒 (protocletos, first-called)。這兩位首先蒙主呼召的門徒當中,安得烈是第一位去領人來作耶穌門徒的人。他在遇見耶穌,並且與他相處一天一夜之後,隔天一大早就急忙跑去尋找他的哥哥西門 (約1:41),很興奮的告訴他的哥哥,他跟他的同學,昨天找到他們國家所等待期盼已久的彌賽亞 [此字乃希伯來文,意思是受膏抹的,就是被耶和華特別撿選且膏立,來自大衛後裔之末世君王。希臘文則譯為XristoÐv,Christ,基督]。 

和合本中文聖經在此將西門譯為安得烈的哥哥,但是在希臘文則為a)delfo/,adelphos,兄弟。因此,有聖經學者主張,安得烈是西門的哥哥。如果我們接受這些學者的主張,則安得烈更值得我們發自內心的敬佩。他帶領引進他的弟弟西門去見耶穌,耶穌立刻給西門一個全新的名字,彼得。彼得在耶穌的門徒群當中,很快的就崢嶸頭角,出類拔萃,顯出他的領袖才幹。彼得雖然有領導才華,但是並不是毫無缺點,他常常會逞匹夫之勇,衝動反應 (約18:10; 21:7),碰到特殊處境,就會信口開河、不知所云 (可9:5-6)。和彼得比起來,安得烈似乎穩重許多。可是耶穌就是挑選彼得作為他的頭號弟子(路6:14)。耶穌還曾經特別頒發天國的鑰匙給彼得作在該撒利亞腓立比舉行期中考得滿分的獎品 (太16:19)。安得烈對此情景表現得安之若素,從沒聽到他向耶穌抱怨抗議。

他的另外一位也是首位被耶穌呼召的同學約翰的表現,就和安得烈有很大的差異。後來耶穌也呼召約翰的兄弟雅各成為門徒 (可1:19-20)。這對兄弟不只有火爆脾氣,被稱為雷公之子 (可3:17),而且具有濫用職權、暴力傷人的傾向。有一回,人家不招待耶穌所帶領這群遊行佈道團吃飯,他們就氣忿忿的要放天火燒人家的房屋,還好被耶穌溫柔的勸阻 (路9:54)。他們發現彼得已經在十二使徒之間取得首席使徒的領導地位,就未雨綢繆,和母親密謀,私下拜訪耶穌,盼望能求得在來世坐在耶穌左右手的崇高地位。那裡想到竟然走漏風聲,引起眾使徒公憤,差點兒被圍剿,還好耶穌趕忙親自出面,才化解了這個爭位危機,並且趁機會為這些門徒加開一門領袖倫理學 (太20:20)。

在主耶穌剛開始召募這個遊行佈道團隊時,安得烈還排行老二,緊跟在彼得後面(太10:2; 路6:14)。不管如何,最後被主耶穌選入三人核心小組的,竟然是魯莽衝動的彼得以及鑽營濫權的約翰與雅各兩兄弟。這位溫文柔雅、安靜莊重的安得烈先生竟然落榜,被排為第四名 (可3:16-19; 徒1:13),真是情何以堪。當耶穌要施行讓睚魯的女兒死裡復活的神蹟時,安得烈被留在外面安撫其餘八位使徒 (可5:37)。當耶穌到山上與摩西、以利亞開會,顯出祂的榮耀時,安得烈被安排留在山下照顧服務處,還被一位臨時掛急診號的病童父親搞得焦頭爛額、不知所措 (太17:2-3, 15-16)。當耶穌走到祂人生最危急的時刻,前往克西馬尼園禱告時,他只有帶這三人核心小組進入該橄欖園的深處去禱告。耶穌在此與神摔跤對話,汗滴如血流下,很遺憾的是這三人核心小組的成員,卻在這個關鍵時刻中不敵瞌睡蟲的侵襲而昏昏欲睡 (可14:33-41)。

安得烈是主的門徒中很普通的一位,他對名望地位不計較,但是他很會領人歸主,但願上帝在和平教會興起更多的安得烈。

2008年6月1日 星期日

使徒教會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6/0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基督離開世界升天以後,十一位使徒就帶領其他的門徒們 (包括耶穌的母親馬利亞,還有耶穌的親弟弟在內),總共有一百二十位,他們遵照主耶穌的吩咐,停留在耶路撒冷城,可能就在馬可母親馬利亞所擁有那位於耶路撒冷城中的一棟樓房中 (參閱徒12:12),等候要領受耶穌所應許的聖靈的洗,好從聖靈得著能力,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馬利亞、直到地極,成為主耶穌的見證人 (徒1:8)。

彼得環視這一百二十位主耶穌的門徒,大家同心合一的禱告等候,難免又想起那位出賣耶穌,最後因為良心譴責而上吊自殺的猶大 (太27:5),內心不勝噓唏,他想到詩篇109:8提到“願人得他的職分”這句預言。彼得就站起來,提議大家在等候聖靈降臨的同時,是否也可以考慮舉行一場補選,從跟隨主耶穌的眾多門徒當中,選出一位來補上猶大所遺留的空缺。他們所使用的方法非常特別,也很有意思。先由彼得提案並用建議候選人資格,經由大家同意之後,採用直接民主,大家普選的方法,推出最高票者兩位。再用抽籤的方法,求神從這兩名被推舉出來的候選人當中,指定一位。結果是馬提亞勝出。這是民主兼顧神主的選舉方法 (徒1:15-26)。

就在五旬節的時候,很多各地虔誠的猶太人,都聚集到耶路撒冷城來守節。聖靈如一陣大風突然降臨到馬可母親馬利亞的這棟大樓,又有火舌降在他們的頭上,他們就用各地的方言,勇敢的向來自各地的敬虔猶太人,述說主耶穌基督的福音故事。主要的講員是彼得,聖經也記下他當天佈道會的講詞,簡潔有力,再加上聖靈動工,使得大群聽眾大受感動。這算是一場很成功的城內室外佈道大會。一次呼召,三千人決志受洗,成為主耶穌基督的門徒 (徒2:41)。

接下來的幾節經文 (徒2:41-47),描述這個由三千一百二十位門徒所組成的,第一間位於耶路撒冷城的教會,在十二位使徒的帶領之下,如何教導、牧養、敬拜、分享,讓教會不斷擴大成長的簡單故事。這幾節經文所描述的使徒教會 (Apostolic Church),是不是就是主耶穌心目中,最理想的教會呢?還是這只是一間剛剛出生、牙牙學語、笨手笨腳、還不成熟的教會呢?

有些聖經學者主張,這是最接近主耶穌基督時代的教會,因此,應該是最接近主耶穌心意的,也是最理想的教會 (Ideal church)。後來,教會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才逐漸變質與世俗化。所以,我們要效法初代使徒教會,才能夠讓教會合乎耶穌基督的心意與理想。

另外有一些聖經學者,則持著與上述學者相反的看法。他們根據整本使徒行傳的記載,指出初代使徒教會,是一間剛剛成立的教會,非常的不成熟,也有許多錯誤的神學觀 (救恩與割禮的關係) (徒15:1) 與宣道學觀 (福音與外邦人的關係) (徒10:34-35)。因此,我們應該超越初代使徒教會的窠臼,才能建立合乎主心意的教會。

還有一些學者則是主張,初代使徒教會雖然是不成熟的與不完全的 (immature and imperfect),但是初代使徒教會是平衡而健康的 (balanced and healthy)。初代使徒教會在聖經中,為我們留下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鏡的榜樣與原則。這也是我個人的態度。盼望我們能夠從這短短的經文中,學習到初代使徒教會的優點與原則,好讓我們的教會也能夠,朝向平衡與健康的方向成長與邁進。

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葉忒羅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5/2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出埃及記第二章,摩西在埃及殺人,被通緝逃亡的途中,遇見米甸祭司流珥七個女兒在放羊。他們遇到一群小混混過來找碴,摩西剛好路見不平,拔棍相助,用他在埃及王宮所學習得來的一身工夫,把那一群小混混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出2:11-17) 流珥連忙要女兒們,將這位英雄請回家,舉行慶功宴,當他知道摩西,乃是因為路見不平,在埃及地殺人,而遭遇法老王通緝時,就把摩西收留下來。請摩西幫忙他看顧羊群。後來,流珥看這年青人忠實可靠,就把女兒西坡拉介紹給摩西,讓他們兩人成婚。流珥就這樣成為摩西的岳父。(出2:18-22)

流珥又稱為葉忒羅 (出3:1)。有學者主張,摩西的岳父本名稱為“流珥”(Reuel),意思是“上帝的朋友” (God is his friend)。葉忒羅 (Jethro) 是他的尊稱,意思是“至尊者” (Excellency)。另外一些文本假說學者 (documentary hypothesis) 則主張流珥乃J文本的名稱,而葉忒羅是E文本的名稱。後來摩西在幫他的岳父葉忒羅,牧羊約四十年之後,有一次,他在何烈山上看到荊棘焚而不燬的異象,並且聽見耶和華差遣他,返回埃及去帶領所有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為奴之地,前往上帝所應許的迦南應許美地。(出3:1-8)

摩西在前往埃及,從事這件極為艱辛又危險的任務之前,將太太西坡拉與兩個兒子革舜 (外邦寄居)以及以便以謝 (上帝幫助),安排回到米甸岳父葉忒羅的地方,讓岳父葉忒羅照顧。當摩西行了十個神蹟,最後終於帶領這一大群以色列民,浩浩蕩蕩的走過紅海,在汛的曠野,吃上帝所賜的嗎哪,在利非訂的曠野,喝摩西擊打磐石而流出的活水,並且由於摩西的舉手代禱,而戰勝了亞瑪力人,經歷了耶和華尼西的勝利。(出14-17)

摩西的岳父葉忒羅聽見耶和華,如何一路帶領摩西和以色列民,脫離埃及法老王的奴役統治,渡過礦野的饑渴危機,以及亞瑪力人的攻擊之後。他認為讓這對年輕夫婦,長年分離兩地是不好的,兩個孩子也須要父親的教導。因此,他就帶領他的女兒西坡拉,以及兩個外孫革舜和以便以謝,找到了摩西所帶領以色列民的營區。摩西對這位在他亡命逃難時收容他,還給他一份工作,甚至將寶貝女兒下嫁給他為妻,如此照顧他四十年之久。當他為了異象與使命,須要遠離第二家鄉,到外地冒險犯難時,又幫助他照顧他的整個家庭,一直到情況比較穩定時,才把他的妻子與兒子帶來讓他們全家團圓的岳父,實在是感恩不盡,盛禮以待。(出18:1-7)

葉忒羅這位岳父,很高興的聆聽,被曠野烈日曬的全身烏黑的女婿摩西,用著興奮的口吻,向他的岳父述說著耶和華,如何帶領並保護他,以及全以色列民的故事。葉忒羅雖然本身是米甸的祭司,他聽到摩西的見證分享之後,也不禁向耶和華,發出由衷的讚美,並且向耶和華獻上燔祭與平安祭。根據學者考證,葉忒羅是第一位向耶和華獻上平安祭的外邦祭司。(出18:8-12)

第二天一大早,葉忒羅就參觀摩西的辦公室,看這位女婿是如何帶領,這一大群以色列民,在曠野中行進。葉忒羅在默默的觀察了一整天之後,他看到女婿,幾乎是沒時間吃飯與休息,從清晨忙到深夜,還是有處理不完的事務。很多以色列人掛了號,排隊等了一整天,結果到了晚上,還是輪不到他們的份。葉忒羅就將摩西拉到一邊,直接指出摩西的盲點。摩西不會揀選、訓練、託付合適的助手,來幫助他料理照顧以色列民的責任。摩西對這位因為愛他,而勇於向他指出錯誤的岳父的當面指正,心存感謝,也願意謙卑的受教。因此,摩西得以,不因為耗竭 (burn out) 而崩潰,以色列民也得到較好的照顧。盼望大家,能從摩西的岳父葉忒羅身上,學到許多寶貴的人生功課。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玉山神學院奉獻主日請安函 -- 布興‧大立 院長

寫作於2008.05.18
作者:布興‧大立 院長

敬愛的牧長、兄姐:平安

感謝主上帝的鴻恩和眾教會的關愛,玉山神學院又順利的度過一年,再一次歡慶神學院創設的紀念日,在玉神奉獻主日向眾教會請安。

本人在此要向諸位牧長和眾姐妹弟兄報告,玉神全體師生總是謹記學院創設之宗旨,就是玉神乃「為培育原住民教會傳道人和原住民教會與社會發展所需之各項人才而設立的學校」。基於這樣的信念,玉神的神學教育除了致力於人格與基督徒生命上的培養,也從教會傳統一向重視的「信仰尋求理解」的面向上,盡力追求更紮實的神學研究與訓練。此外,我們也深切體認,耶穌基督的福音是上帝國的福音,宣教使命是要讓上帝國落實於原住民社會。因此,我們也重視玉神師生在原住民教會和社會中的參與。

過去一年,除了例行的正規教育,玉神提出「強化東台灣弱小原住民教會青少年、兒童主日學」事工計畫,鼓舞神學生和基督徒大學生於週末前往弱小教會從事青少年和主日學事工,藉以振興教會。我們深深感激光鹽文教基金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和一些地方教會的支持,使這項事工順利推展。本院多年來在寒、暑假舉行的「全人發展生活營」,也深得原住民教會青少年喜愛,去年每梯次參與人數都高達200多人。在社會關懷方面,玉神師生也不落人後,如去年5月31日部分師生主動北上,聲援斯馬庫司「櫸木事件」的抗議活動,12月7日也參與「敦促政府落實《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大遊行活動」。又,玉神那魯灣合唱團也在去年暑假到美國台灣人教會巡迴演唱,深獲好評,感動海外基督徒奉獻金錢支持玉神之原住民神學教育事工。

在未來的一年裡,我們將以更穩健的腳步,戰戰競競地從事原住民神學教育的事工,並以「向心和離心」的方式,推動原住民教會教牧進修和信徒教育。另外,今年也是我們總會所訂的「原住民宣教年」,玉神教師群也將從事相關原住民宣教之研究,舉辦相關研討會,期盼屆時能將成果與眾教會分享。

本人在玉神奉獻主日臨近之際,再一次為眾牧長、姐妹弟兄過去對玉神的支持、奉獻,致上由衷的謝意。同時也懇請大家為玉神未來一年要特別積極推動的事工代禱和奉獻,即繼續提昇本院的教學品質、培育原住民師資、向教育部申請立案、設立「玉山神學院基督教神學講座教席」,以及綜合大樓(含禮拜堂、原住民神學與文化圖書館、階梯講堂、研討室、辦公室等)的建築工程和經費。

本院在感恩之餘,懇請諸位牧長和眾教會的兄姐,用禱告、關心、奉獻的行動來支持玉神和原住民神學教育事工。

2008年5月11日 星期日

母愛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5/1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我們在每年五月第二主日慶祝母親節,教會常常在這個主日傳講有關偉大母愛的信息。但是,在這個現實的世界,母愛並不是每個為人子女者都可以享受得到的兒時甜蜜回憶,母愛也不是每個結婚的婦女都能經歷的人生寶貴經驗。有的人從一出生,就因為種種主、客觀的不幸而失去慈母的懷抱;有的母親在生下懷胎十月的心肝寶貝之後,就必須與初生的嬰兒分離。

生殖醫學的發展,幫助許多不孕症的婦女,經由各種醫學科技的介入,得以突破不孕症造成的失望與遺憾,享受成為人母的喜樂與成長。但是,生殖醫學的方法以及社會結構的變化,也將原本很單純的一父一母,一起用愛心來孕育、養育、教育彼此愛情結晶的寶貴子女的旅程變得錯綜複雜。給予我們每一個人寶貴生命遺傳物質去氧核酸 (DNA) 的人是我們的基因父親與母親 (Genetic father and mother)。提供我們胎兒時期一個安全、溫暖、舒適成長環境的子宮的是我們的生育母親 (Bearing mother)。從我們出生之後,就懷抱乳養我們的是我們的養育母親 (Feeding mother)。從我們懵懂無知、牙牙學語開始,就用各種方法教導管教我們的是我們的教育父親與母親 (Discipline father and mother)。 現代的孩子,常常經歷不同的人來擔任其基因、生育、養育、與教育母親的角色。

原生家庭 (Family of Origin) 的互動,常常給每一個成長的孩子,帶來有意無意的心理創傷與人格扭曲。這些創傷與扭曲通常會埋在我們心底深處的黑暗角落,甚至連我們自己都無法察覺。但是,它們只是靜靜的潛伏在那裡,等到我們長大以後,就成為我們人格的敏感痛點 (sensitive tender point)。這些敏感痛點在我們遭遇一些對應情境時,就會引爆心理危機 (psychological crisis),造成對衍生家庭 (Family of Offsrping)中我們下一代子女的傷害。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句以前被認為是至理名言的說法,在今天看來應該可以修改為「天下沒有沒有不是的父母」。在正常的情況之下,如果我們的人格沒有受過太大的創傷與扭曲,一般而言,沒有父親或母親是會存心傷害自己的兒女。但是在一般的情況之下,也很少有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受到來自父親或母親的傷害。但是在慈愛天父的保守之下,大部份的人都可以從這些傷害中,經由時間的過程與人格的成長來獲得醫治。有些人可以透過深度心理分析 (Depth Psychoanalysis) 或是內在醫治禱告 (Inner Healing Prayer) 來得到人格的重整與捆綁的釋放。不論如何,上帝常常會賞賜給我們夠用的恩典。

因此,在母親節的時候,我們除了歌頌與懷念我們曾經從母親得到的生育、養育、教育之愛,並為此感謝上帝的恩典之外,我們也可以坦誠地面對我們曾經從母親得到的情感創傷與人格扭曲,我們更可以將這些痛苦與捆綁在禱告中帶到慈愛信實的上帝施恩寶座前,求上帝親自來撫平所有的傷痕,並且賜下饒恕的恩膏,讓我們與母親的關係得以復合。我們當中為人父母的,也可以在這個紀念親情的節日,反省我們與子女間的互動,如果發現曾經有意無意的給子女帶來傷害,求主幫助我們,願意向子女認錯,也同時向上帝悔改,相信上帝一定會賞賜给我們更美好的親子關係以及更光明的將來。

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

帶門徒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5/0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基督在世上傳道三年半的生涯當中,除了開了好幾場大型佈道會 (太5:1; 可6:34; 路5:1),和法利賽人舉行幾次公聽會 (太9:11-13; 可7:1-16; 路6:1-5) 以外,就是周遊各城各鄉,對普羅百姓宣講天國的福音,在猶太會堂教導摩西的律法,也隨時隨地醫治各樣的病症、趕逐污鬼等等服侍 (太9:35)。 

主耶穌知道,上帝差遣祂降世為人,主要目的是要將世人從罪惡中救贖出來 (太1:21)。這個救世大工程有兩個主要的部份。第一個部份,就是主耶穌須要成為贖罪的羔羊 (約1:29),為了背負世人的罪而捨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弗2:16),這個部份是由主耶穌親自來完成的。第二個部份,就是主耶穌必須把這個罪得救贖的大好消息傳到全世界,讓全世界的人都有機會聽到這個福音,並且自己決定是否願意悔改,來信靠主耶穌基督所已經完成的救贖恩典,帶來生命的徹底改變 (太24:14)。 

為了達到救世大工程的第二部份,主耶穌在跟從他的人群當中呼召了七十位門徒,差遣他們 前往各城各鄉當實習傳道,並且教他們一些如何學習專一仰望信靠上帝的秘訣以及傳授他們如何服侍普羅大眾所需要的特異功能與技巧。當實習結束之後,他們還開了一個心得討論會,學習服侍當中最重要的秘訣不在於服侍的果效,乃在於對主與對自己生命更深沉的認識 (路10:1-24)。

除了這七十位門徒的特別訓練班以外,主耶穌更從這七十位門徒當中精挑細選了十二位門徒,要設立他們成為使徒。要將福音傳到普天下各個角落的大使命主要就要落在這十二位使徒的肩膀上 (太28:19-20)。主耶穌為了這個茲事體大的挑選抉擇,獨自退到山上,單獨親近神,通宵禱告,尋求上帝的帶領,一直到天亮才挑選十二位使徒 (路6:12-13)。這十二位使徒從他們人生不同的處境中聽到主耶穌的呼召與邀請,有的人可能聽到不只一次的招呼。他們最後都願意放下原本的專業,全心一意的跟從主的腳步,亦步亦趨的參與主的服侍,不分晝夜的與主耶穌親密相處,移樽就教的傾聽主耶穌對比喻的詮釋。他們與主耶穌建立了很親密的個人關係,他們彼此間也形成了一個終生學習一起成長的會心小組 (encounter group)。他們對主耶穌的教導常常是一知半解,有時也會產生錯解誤會,彼此之間也會爭風吃醋、明爭暗鬥,還要耶穌親自來調解。到了主耶穌被猶大出賣最緊張的那一夜,這十二位使徒都一起崩潰。就連最勇敢的小組長彼得也為了保住老命而在雞叫兩遍之前三次發誓當眾否認耶穌。

主耶穌在這十二位使徒當中又再一次挑選其中三位,彼得、雅各、約翰,成為主耶穌使徒中的核心同工小組。主耶穌給這三人核心小組一些別的使徒沒有的宗教體驗營特訓。例如:他們得以親眼看見主耶穌如何讓睚魯的女兒從死裡復活 (路8:51);他們得以親身經歷主耶穌彰顯他的榮光並且和摩西、以利亞開三人小組會議 (太17:1-3);他們得以受邀陪伴主耶穌走過客西馬尼園的禱告 (可是4:33-37),只是很可惜的是,他們三位竟然都睡著了。這三人小組的成員,將來成為教會的柱石 (加2:9)。彼得是初代教會成立的第一次大佈道會的主要講員 (徒2:38-40),彼得也是把福音傳給外邦人的第一位使徒 (徒10:44-48);雅各是第一位為主殉道的使徒 (徒12:2);約翰則為主受苦一生,活到九十幾歲,被放逐在拔摩海島上,看見世界末日大異象並且寫完啟示錄 (啟1:9)。

求主耶穌幫助我們,讓我們學會如何效法主耶穌的榜樣,在一生當中能夠帶領一批門徒,好讓福音得以傳承下去,也可以培養一小群門徒,成為下一代的教會領袖,更能夠造就出幾位核心同工,成為教會的柱石。

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上帝的翅膀 -- 黃雅慧 神學生

寫作於2008.04.27
作者:黃雅慧神學生

@n"K(kanaph)在希伯來文中,有多種不同的用法,除了翅膀是最主要的用法,還包括角落(corners)、極點(ends)、衣襟(skirt)、羽毛、有翅膀的和自我隱藏的使用。

舊約中使用翅膀的概念,在文學的形式主要用法是比喻和象徵。翅膀的功能從描述性的定義可以解釋為提供鳥類飛行的特有結構,翅膀上覆蓋羽毛。羽毛決定翅膀的形狀和飛行動力的推進,具有保暖和保護的功能。文學形式借用翅膀飛行、保暖和保護的功能,象徵上帝的能力,同時可以進行保護、也可以施行公義。從舊約有關於神翅膀概念的所有經文中,大致可以整理出以下三個神的翅膀的概念:

1.神的彰顯與同在:上帝吩咐摩西,建造施恩座在兩個基路伯的中間。基路伯的兩個翅膀高張,要遮掩施恩座,這就是上帝要和摩西說話會面的地方(出25:22),象徵上帝的彰顯和臨在。施恩座放置於約櫃之上,約櫃行在以色列百姓的前方,帶領百姓出埃及進入曠野中的道路,凡是約櫃所在的位置(民9:15),就代表上帝與以色列百姓同在。除施恩座之外,上帝也乘坐基路伯,在風的翅膀上顯現(撒下22:11、詩18:10、104:3),為要施行拯救的計畫。當大衛脫離掃羅的逼害,以及大敗非利士人獲得勝利時,大衛用詩歌讚美上帝,如同坐在基路伯上的拯救。從族長時期,到王國時期,上帝在天使的翅膀中顯現,為要拯救。當猶大王國面臨危難時,上帝呼召以賽亞,宣告同在的應許(賽8:8)。直到被擄時期,上帝藉著異象,讓先知以西結用比喻斥責、警告以色列百姓。如果他們仍然一昧地繼續犯罪,在基路伯翅膀中的上帝的榮耀將離開他們(結11:22),並且施行審判。

2.神的保護和醫治:上帝揀選以色列百姓成為祂的選民,並且和他們立約,給予他們土地和後裔的祝福。當以色列百姓在埃及受法老王的奴役時,上帝呼召摩西帶領百姓離開埃及。在出埃及的事件中,上帝扮演了保護者的角色,如同老鷹將以色列百姓背在翅膀上,目的是要百姓守約,並且恢復聖潔子民的身份(出19:4-5、32:11)。上帝在舊約中,面對以色列百姓的悖逆,卻一再不斷地重複扮演保護和醫治的角色,如同雀鳥張開翅膀保護雛鳥(賽31:5),如同將人包覆在衣襟中得到保守(結5:3),又如陽光帶來的光芒照耀醫治全地(瑪4:2)。保護和醫治表現出上帝一再給予以色列百姓犯罪後回轉的機會。

3.神的公義和審判:以色列百姓面對環境的壓迫,在迦南地四周環視的仇敵之中,得到上帝保護的應許。神的翅膀揮動,如同大地震動,就像是對列國的攻擊,帶來公義的審判和懲罰(耶48:40、49:22)。

透過象徵和比喻,神的翅膀表示神的同在、保護和公義。從上帝和亞伯拉罕立約,要使他成為多國之父(創17:4)開始;到雅各在上帝的賜福下,改名以色列(創35:10)。整個以色列民族後續發展的過程,就是上帝立約施行拯救的歷史。儘管以色列百姓多次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儘管多次上帝也借外邦的手審判以色列,上帝仍然以立約的子民看待以色列。使得以色列成為上帝的選民,這個身份從未改變。

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作主門徒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4/2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馬太福音第四章12-17節的記載,耶穌是在聽見施洗約翰被補下監之後,就從猶太地退到加利利去。或許有人會認為耶穌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暫時避避風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或許有人會認為耶穌是清楚知道這不是他應該犧牲生命的時刻 (參閱約7:6)。但是根據馬太福音作者的詮釋,耶穌從猶太地退往加利利,並不是貪生怕死,而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預言。「但那受過痛苦的必不再見幽暗。從前神使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視,末後卻使這沿海的路,約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著榮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賽9:1-2) 耶穌的父親約瑟選擇在拿撒勒落腳成家 (太2:23),因此,拿撒勒成為耶穌長大的家鄉,耶穌也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拿撒勒小城是屬於西布倫族的範圍。但是耶穌在離開猶太地之後,沒有選擇加利利的政治大城提比哩亞 (Tiberias),卻決定從拿西布倫的拿撒勒小城遷往位於拿弗他利族範圍內的海港小鎮迦百農 (太4:13)。耶穌沒有去結交當代的權貴菁英,卻到加利利海邊去呼召四位忙著撒網或補網的漁夫。這些漁夫的職業在當代是被社會所輕視排斥的行業。當耶穌呼召他們的時候,他們正忙著自己手邊的謀生工作。當代的猶太拉比是在家裡等待有心向學的門徒前去叩頭拜師,請求拉比收為入門弟子,好從拉比學得一身學問與品格。耶穌的門徒卻是由耶穌主動的去尋找與邀請,並且耶穌所尋找的是當代社會的中下層藍領工作社會邊緣人。

如果我們只讀馬太福音第四章的記載,我們會以為耶穌是一位深具個人魅力的領袖,只有說一句「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 這兩對單純的漁夫兄弟就捨船別父,全心全意的跟從耶穌。但是當我們再對照去唸其他四福音的記載時,我們就會發現,實際的情況可能並不是這麼簡單。根據約翰福音第一章的記載,施洗約翰不只在約旦河為耶穌施洗,並且親身看見了聖靈降臨在耶穌身上,因而確認這位接受他施洗的耶穌就是猶太人等待已久的彌賽亞 (約1:32-34)。約翰同時把他兩位心愛的門徒轉介去跟從耶穌,其中一位叫做安得烈。他跑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的哥哥西門,並且帶領西門去見耶穌,而耶穌也給西門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磯法 (翻譯出來就是彼得) (約1:40-42)。然後,彼得又回去捕魚了。在馬太第四章,我們看到耶穌又親自來呼召彼得,彼得也將手邊的漁網放下,跟從了耶穌 (太4:20)。但是不久,他們又都回去捕魚了。到了路加第五章,我們看見彼得與同夥前一夜沒捕到魚,隔天,耶穌來向他借用他的魚船作為臨時佈道所的講台。在講完道之後,耶穌叫彼得在大白天又開船到水深之處下網。彼得心不甘情不願的勉強撒網,那裡知道,卻網到一大群魚,叫了雅各與約翰的另一艘船來幫忙,才好不容易把這一網魚拉上岸。彼得的反應卻不是捕一大堆魚的歡樂,而是到耶穌面前承認自己是個罪人,彼得自形慚穢而求主離開他。但是耶穌卻再一次的呼召他來跟從 (路5:1-11)。最後一次,當耶穌被釘死於十字架之後,彼得又帶領那一小群漁夫門徒們再度出海,重操舊業。奈何這次一樣手氣不順,一夜無獲。天將明時,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與空空的漁船返航途中,卻看到復活的主站在岸邊。主耶穌再一次教他們如何下網打魚,再一次讓他們捕獲滿網的大魚。主耶穌還親自為他們預備炭烤的餅與魚作為早餐。早餐之後,主耶穌再一次呼召彼得來跟從他 (約21:1-22)。

我們從彼得作主門徒的經歷學習到一個很寶貴的屬靈功課。我們能夠作主的門徒完全是出於主的恩典。是主耶穌主動的把我們從自己忙碌的工作中呼召出來,是主耶穌給我們一個新的名字與期盼,是主耶穌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罪惡,是主耶穌赦免我們的軟弱跌倒,並且再一次呼召我們來跟從他,我們才能繼續作主的門徒,感謝讚美主。

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領人歸主兩里路 (Two Mile Evangelism)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4/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傳統上在傳福音領人歸主的過程中,都會強調要先成為主耶穌基督的見證人 (是見證 Being Witness),[生活型態佈道法 Lifestyle Evangelism]。然後尋找適當的管道,與福音朋友建立真誠的友誼關係 [友誼佈道法 Friendship Evangelism]。當對方向你表達對於福音的興趣與問題時 [積極被動佈道法 Active Passive Evangelism],就要把握機會,向他分享你如何相信耶穌的故事 (作見證 Bear Witness)。當他願意聽福音的信息時,就要存溫柔敬畏的態度,針對他個人的問題,採用合適的方法 [個人談道佈道法 Personal Evangelism]。並且順著聖靈在對方心裡的動工而帶領對方作決志禱告。這是領人歸主的第一里路。

當我們帶領一個福音朋友作完決志禱告之後,就要安排機會讓他能夠公開告白他的信仰,並且受洗歸入三一真神名下,加入一個地方教會,成為屬靈家庭的一員。陪伴他建立每天靈修親近主的好習慣。鼓勵他加入一個屬靈的小組或團契,好讓他在其中學習如何落實彼此相愛與愛鄰如己的功課。幫他尋找合適的主日學或神學院延伸班課程,讓他在真道上得到栽培與造就。同時也要開始鼓勵他在日常生活上成為主的見證人,積極尋找他的福音朋友,開始學習如何領人歸主的第一里路。從帶領福音朋友決志信主一直到他也開始去領人歸主的過程是福音夥伴領人歸主的第二里路。

恩格爾先生將這個領人歸主的兩里路過程畫成下列的圖表,就稱為恩格爾量表。
 

三一真神 福音夥伴 恩格爾量表 福音朋友

預定救恩 請差遣我 -8 罪惡過犯

普遍啟示 生命交會 -7 觀察揣摩

佳美腳蹤 -6 吸引羨慕

知心良友 -5 切身需求

舉目看田 -4 時機成熟

愛心實話 -3 真正需求

特殊啟示 作主見證 -2 渴望探詢

勉勵陪伴 -1 悔改認罪

因信稱義 幫助決志 0 信靠基督 關鍵抉擇

帶領受洗 1 冷靜沉澱

教會小組 2 彼此相愛

教導遵守 3 真道造就

更新成聖 忍耐等候 4 長成身量

善行榜樣 5 效法學習

帶領門徒 6 親近跟隨

施恩保守 培育領袖 7 接受託付

差遣祝福 8 拓展國度

直到地極

永遠榮耀

 

 

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非暴力抗拒 (Nonviolent Resistance)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4/0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當人類遭遇到暴力逼迫的情況之下,會有三種不同的反應。第一種是以暴制暴,這種反應可以用拉麥作為代表。拉麥曾經向他的兩個妻子吟唱一首自誇的詩歌:壯年人傷我,我把他殺了;少年人損我,我把他害了。若殺該隱,遭報七倍,殺拉麥,必遭報七十七倍 (創4:23-24)。拉麥深信,在這個罪惡充斥的世界,唯有鍛鍊自己的身體、學習高強的武藝,才能夠在遭遇到別人的暴力逼迫時,挺身自衛 (self defense)。拉麥也相信,這種自衛性的暴力是公義的,如果因為惱羞成怒就殺人的該隱能夠得到耶和華七倍報應的保護,那麼我是因為遭遇暴力攻擊而自衛殺人或傷人,應當受到耶和華七十七倍報應的保護。這種以暴制暴的倫理觀念,被稱為公義戰爭論 (Just War Theory)。 

主張以暴制暴的公義戰爭論學者包括西賽羅 (Cicero)、奧古斯汀 (Augustine)、阿奎納 (Aquinas)、格羅丟 (Grotius) 等人。他們討論到三大議題:發動戰爭的公義 (jus ad bellum)、戰爭中的公義 (jus in bello)、以及戰爭後的公義 (jus post bellum)。戰爭必須是用盡其他方法之後的最後手段。戰爭必須避免傷及無辜百姓。戰後必須幫助戰敗方復原等等。

第二種反應是逆來順受,這種反應可以用以撒為代表。創世記26章我們看到以撒為了他的牲畜群在基拉耳挖了一口水井,但是立刻受到當地人的欺壓,以撒就讓步將那口井送給他們,另遷他處,又挖了一口水井,又再度遭遇到相同的悲慘命運,以撒又默然無聲地讓步遷徙,一直到以撒挖第三口井時,才總算得到了和平。以撒相信與人和睦相處是最重要的倫理原則。以撒選擇自己吃虧忍讓,不計代價地保持與別人的和平關係。這種和平至上的倫理觀念,可以稱為和平主義 (Pacifism)。

主張和平至上的學者包括:瑪哈維拉 (Mahavira)、威廉賓 (William Penn)、波讚諾 (Bolzano)、托爾斯泰 (Tolstoy) 等人。和平主義者有的是根據義務論 (deontology) 主張任何的暴力 (violence) 基本上都是不道德的;有的是根據功利論 (utilitarianism) 而強調戰爭常常是得不償失,兩敗俱傷,我們應該可以找出比戰爭更好的方法來處理人際間之爭議。 

第三種反應是 “非暴力抗拒” (Nonviolent Resistance)。這種反應可以用埃及的接生婆為代表。當以色列民下埃及約四百年之後,生養眾多,逐漸強盛,引起當朝掌權的埃及王法老的擔心與害怕,於是下達一道讓以色列人斷子絕孫的命令,就是命令所有的助產士必須殺死所有的以色列男嬰。這兩位助產士弗拉與普阿,因為敬畏耶和華,而讓以色列男嬰得以存留(出1:15-17)。他們並沒有因為法老的殘暴命令而揭竿起義,革命抗暴,但是他們卻因為良心與信仰的緣故而私下違抗,並且願意為此付上代價。這種行為被稱為公民違命 (Civil Disobedience)或是 “非暴力抗拒” (Nonviolent Resistance)”。

主張非暴力抗拒的學者包括:隆哥麥 (Rongomai)、甘地 (Gandhi)、梭羅 (Thoreau)、金恩 (Martin Luther King) 等人。這些學者既唾棄鷹派的公義戰爭論,他們也不贊成鴿派的和平主義。他們認為絕對和平主義者無法讓暴力壓迫者發現自己的錯誤而改變,甚至會讓暴力壓迫者為所欲為而產生對暴力可以達到自己目標的有效手段,讓暴力壓迫更為長久擴散。公義戰爭論者的目標雖然是盼望能夠用戰爭來消弭戰爭,但是其背後還是相信暴力是唯一有效解決爭議的手段。在還沒有消弭暴力壓迫之前,自己就先被對方同化,也成為暴力壓迫者。唯有採取非暴力抗拒的方法讓暴力壓迫者無法得逞的情況之下,才有機會讓暴力壓迫者放棄無效的行為,世界才能達到真正的和平。

主耶穌在聖經的教導常常被傳統的聖經學者詮釋為鴿派的和平主義者。主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39節所教導的:不要與惡人作對。還有在客西馬尼園被補時對彼得所說的: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然後就毫不抵抗的從容赴義常常被引用來支持耶穌是和平主義者的論點。但是近代的聖經學者,像在奧本神學院的釋經學教授 (Auburn Theological Seminary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Professor) 瓦特溫克 (Walter Wink) 就強力反駁傳統的詮釋而提出強而有力的論點,主張耶穌應該是一位 “非暴力抗拒” (Nonviolent Resistance) 的推動者。

2008年3月30日 星期日

從證明到見證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3/3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在復活升天之前,吩咐祂的門徒要到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可16:15)。從那個時候開始,主的門徒就這樣一人傳一人、一代傳一代的將主的福音傳遍天下,傳到現在。

到底主耶穌要我們如何去傳這古老、卻又永新的福音故事呢?我們如果回顧教會的宣道思想史,便會發現有幾種不同的想法與作法。

有的基督徒把福音視為永恆不變的絕對真理。他們就像希臘的哲學家一樣,採用大家所能夠接受的合理前設 (valid premise) ,再經過嚴密的邏輯演繹 (logic deduction),盼望能夠導引出放諸四海皆準的結論 (universal conclusion)。對他們而言,福音是一套正確的論證真理 (propositional truth)。他們所發展出來的是一套套的宗教哲學 (religious philosophy)。

有的基督徒把福音視為被送到人類理性法庭前面的被告虞犯。他們就像羅馬法院的辯護律師 (defense attorney) 一樣,要證明主耶穌的確是他所宣稱的上帝的兒子,是上帝所差遣到世上來拯救罪人的救世主。他們盡全力針對那些基督教福音敵對者所提出的控訴與質疑,舉出他們所可以找到的各種直接證據 (direct evidence),企圖說服人類理性法庭上面的審判官,以做出有利於耶穌的最後判決。他們所發展出來的是系列的護教學 (apologetic)。

實證主義 (empiricism) 興起之後,科學主義 (scientism) 的浪潮席捲整個世界,帶來現代主義 (modernism) 的燦爛成就。許多基督徒也在不知不覺當中,陷入了現代思潮中的科學實證主義的迷思當中,把耶穌基督的福音當作可以客觀觀察的自然現象加以分析研究,甚至把信仰拿到每個人的人生實驗室加以掌控操作,再用嚴謹的歸納法 (induction),盼望能夠由此過程導出讓人無可置疑的福音定律 (gospel law)。他們所發展出來的是不斷跟著科學進步而更新的自然神學 (natural theology)。

實用主義 (pragmatism) 帶來消費主義 (consumerism) 的高漲。對於實用消費者而言,他們對於那些深奧的宗教哲學似懂非懂,不求甚解;他們對於針鋒相對的正反辯證也看得頭昏眼花,不知所云;他們對於不斷有新發現與新理論提出的進化論與創造論也興趣缺缺、呵欠連連。實用消費者是以自我需要的滿足為最高訴求,他們要的是最低的代價、最高的效率、現實問題的解決以及感官刺激的享受。許多基督徒也接受實用消費的趨勢而努力的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商品化,針對福音消費者的味口而設計出各種誘人的包裝與廣告,盼望能夠博取信仰消費者在宗教百貨公司逛街時的青睞與採購。他們所發展出來的是推陳出新的教會增長學 (church growth)。

主耶穌在升天之前,對於祂的門徒們所吩咐的話,記載於路加福音24章47-49節以及使徒行傳1章8節。主耶穌要祂的門徒要在耶路撒冷城裡等候聖靈的降臨。主耶穌的門徒們約有一百二十名 (徒1:15) 就聚集在耶路撒冷城中的一座樓上,同心合意的迫切禱告等候。就在五旬節那一天,有一陣大風吹過那座樓房,又有舌頭如火燄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徒2:2-4),讓那些由世界各地前來耶路撒冷過節的猶太人用自己的鄉談來聽到耶穌門徒向他們述說主耶穌釘死十架並且三天後死裡復活的故事。聖靈並且賜給使徒彼得勇氣與口才,向他們舉行一場臨時佈道會。在彼得短短的佈道信息之後,聖靈感動在場的會眾,願意悔改受洗、相信耶穌作救主與生命主宰的有三千名 (徒2:41)。這三千名信徒的生命發生了奇妙的改變,他們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定時在聖殿敬拜,在家中分享。在實際生活需要上也慷慨解囊、互相幫助。與社區鄰舍也有很好的互動,深得眾民的喜愛,主就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他們。

從這個記載於使徒行傳1-2章的故事,我們可以發現,主耶穌要祂的門徒們所做的,並不是發展宗教哲學的哲學家,或是發展護教學的辯護士,或是提出最新理論的科學家,或是能夠推出最成功專案的推銷員。主耶穌要祂的門徒們等候聖靈所賜的能力。這個能力,會轉化門徒的生命,讓他們成為主耶穌福音的見證人 (是見證 Being Witness),而且在恰當的時機與聖靈的帶領之下,他們也會勇敢並且充滿聖靈能力的為主耶穌基督作見證 (作見證 Bear Witness)。

各位兄姐,但願我們每一位,也都能成為主耶穌的見證人,而且在適當的時機時,也都能為主耶穌作見證。

2008年3月23日 星期日

馬可福音的結尾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3/2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近年來聖經考古學者所發現聖經古抄本中的馬可福音,有四種不同的結尾。這四種不同結尾的馬可福音古抄本,在馬可福音16章1-8節之前是完全一致的。在馬可福音16章8節之後,就有四種不同節尾方式的古抄本被保留下來。現代中文修訂本聖經就有將這四種結尾中的三種結尾表現出來。在馬可福音16章8節之後我們可以唸到這幾個字 “有些古卷另下列諸段”,然後就用括弧將9到20節包起來。然後在馬可福音16章20節之後,又有幾個字 “另有古卷有下列結語”,再用括弧包了與上述結尾措詞不同的9-10節作為馬可福音的結尾。

長結尾 (Longer Ending):以馬可福音16章20節作結尾的聖經被稱為是長結尾或傳統結尾。他們包括根據傳統的公認正本 (Textus Receptus) 希臘文新約聖經所翻譯的欽訂本 (King James Version) 英文聖經以及中文和合本聖經。公認正本 (Textus Receptus) 希臘文新約聖經是由伊拉斯慕斯 (Desiderius Erasmus) 在1516年根據他手邊所擁有的六種拜占庭 (Byzantine) 字型古抄本所編纂而成。這些古抄本的年代都在主後12世紀之後。

短結尾 (Shorter Ending):以馬可16章10節作結尾的聖經是短結尾。所加上的結尾內容如下:那些婦女去見彼得和他的朋友,把所聽到的都向他們報告。事後,耶穌親自差遣他的門徒,從東到西,傳佈那神聖、不朽、使人獲得永恆拯救的信息。[現代中文修訂本]。這種短結尾的聖經包括在主後7-9世紀的希臘文抄本、舊拉丁文抄本、敘利亞抄本、撒希帝抄本、玻亥利抄本、以及伊索比亞抄本(Greek, Old Latin, Syriac, Sahidic, Bohairic, Ethiopic) 等。

展結尾 (Extended Ending):菲利爾 (Freer) 在埃及發現主後五世紀的古抄本,在長結尾的第14與15節中間又加上下列內容:十一位門徒找藉口說,這個不法與不信的世代被撒旦掌控。撒旦藉著不潔的靈不讓真理顯明。他們對基督說:現在請彰顯你的公義。基督回答他們說:撒旦權勢的年代已經結束,雖然有其他可怕的事臨到他們。我因他們的罪被交死地,使他們可以回轉不再犯罪,可以承受在天上永不毀壞、屬靈的公義榮耀。這個內容比較接近次經,一般聖經學者稱這段內容為菲利爾語錄 (Freer Logion),而不將其置入聖經正典之中。現代中文修訂本就沒有提及此種結尾。


斷結尾 (Abrupt Ending):這種以馬可福音16章8節作結尾的抄本年代最早。包括主後第四世紀的西乃抄本 (Sinaiticus, ) 、梵諦岡抄本 (Vaticanus, B),還有古拉丁玻必研希抄本 (Bobiensis)、西乃敘利亞抄本 (Sinaitic Syriac),以及約一百卷亞美尼亞抄本 (Armenia) 都是結束於馬可福音16章8節。


根據經文批判學 (Textual Criticism) 的研究,斷結尾的抄本在內容、語氣,以及風格上,與馬可福音的作者最為一致。短結尾抄本可能是早期教會教父認為用這些婦女很害怕,甚麼也沒有告訴任何人的方式來作為馬可福音的結束十分唐突,也與其他的福音書差異很大,因此,他們加上第9-10節,讓這些婦女於驚魂篤定之後,終於鼓起勇氣去告訴十一位門徒,並且以大使命來作為大圓滿的結尾。


長結尾則更加上耶穌三次的復活顯現,被接升天,以及普天下傳福音會有神蹟能力的應許。


在這四種結尾的抄本當中,個人最能接受的是停止在馬可福音16章8節的斷結尾。這樣的結尾讓我們唸的時候,感覺到故事似乎還沒有結束。我們會好奇去問自己,這個福音故事後來又如何發展呢?這些婦女最後有去找那十一位門徒嗎?他們有一起去耶穌所説的加利利山頂與復活的主再見面嗎?後來呢?


這種沒有結尾的結尾是最好的結尾,主耶穌基督的福音是沒有結尾的。主耶穌說過,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然後末期才會來到。主耶穌對那十一位在他被釘十架前全部遺棄他逃走的門徒發出再見面於加利利山的邀請。主耶穌也同樣對那三位在他已經復活之後來到空墳墓被那位白衣少年嚇得半死的婦女而逃之夭夭的婦女發出同樣的邀請。主耶穌特別對那位三次公開不承認他而悔恨連連的大弟子彼得發出同樣的邀請。我相信主耶穌今天也再一次向你我發出他那慈愛的邀請,他要比我們先到加利利山頂上去,我們如果去那裡,將可以與他再相聚。

2008年3月9日 星期日

福音朋友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3/0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友誼佈道法 (Friendship Evangelism) 是近年來被很多教會接受的傳福音方法之一。當年安得烈在遇到耶穌之後,就介紹他的哥哥西門與耶穌認識 (約1:41-42)。西門後來成為耶穌最得力的門徒 (路22:32),也是建立初代教會的柱石 (加2:9)。腓力則是去找到他的好朋友拿但業,告訴他彌賽亞就是約瑟的兒子耶穌 (約1:45),拿但業不相信拿撒勒這個小鄉鎮會產生什麼偉大的宗教領袖,但是他卻在耶穌進行一次對話之後完全改變了他的想法,也成為耶穌的門徒 (約1:47-49)。

與過去教會傳福音的方法來看,傳統的露天佈道法以及大佈道團佈道法可以一次接觸最大量的慕道友,而且如果由一位很有佈道恩賜的佈道家來主講,會對很多慕道友產生很大的影響;再加上感人肺腑的福音詩歌演唱、現代影音設備的特殊效果、大量群眾聚集所產生的群眾互動心理,可以在短期間內帶來許多的決志者。這個方法的缺點在於:動員許多教會、龐大的經費、會後的跟進栽培都需要有很好的安排,而且慕道友的邀請與跟進常常也是靠着眾多信徒的親朋好友間的人際脈絡管道。

逐家訪問佈道法與個人談道佈道法與前者不同在於訓練眾多的信徒,親身學習如何與陌生人在很短的個人接觸互動中帶領對方做決志禱告。這個方法的優點是:不必依賴有名的大佈道家、不須安排巨大的佈道場所、不會帶來龐大的經費負擔、信徒皆祭司神學的落實、一對一的個人化接觸、地毯式普遍性的福音觸角。這個方法的缺點是:制式化的福音內容、決志後的跟進不易、侵犯別人隱私的顧忌、福音被商品行銷化等等。這個方法也都會強調在進入福音主題以前,要設法與對方建立起碼的個人性友誼關係。

生活型態佈道法與友誼佈道法強調每個信徒在自己已有的人際關係脈絡中成為基督福音的見證人。首先是先建立我們個人與上帝之間親密的朋友關係。讓我們跟摩西一樣,與神常有面對面講話的親暱互動;讓我們學習亞伯拉罕的腳蹤,在每天生活中對上帝完全信靠順服。我們如果與神建立這樣的親密朋友關係,我們的生命將被上帝的愛來轉變 (transformed by the love of God)。我們不只會盡己愛神,我們也會愛鄰如己。如此,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會不知不覺地散發出基督馨香之氣,吸引我們週遭親朋好友的注意與羨慕。這就是生活型態佈道法。如果我們的親朋好友對我們的生活型態產生羨慕,他們就可能會好奇地詢問我們如何才能進入如此美好的生活型態,這就是我們為主作見證的好機會。因此,生活型態佈道法所強調的是,我們傳福音的重點是在於我們的生命必須先成為福音,我們的生活表現必須活出福音的實際,如此,我們先“是見證” (be a witness)。這是長期撒種的過程。當朋友向我們發出問題時,是我們收割的時候,我們已經預備好要將耶穌的故事分享給我們的朋友,這個用口分享的動作就是 “作見證”(do a witness)。

友誼佈道法則強調我們要靠主耶穌的愛與尚未認識主耶穌的朋友建立更深沉的友情關係。我們願意真誠的去尊重並瞭解朋友的信仰與價值體系、願意發時間與朋友共處聊天、體諒並同理朋友的心情起伏、付代價幫助朋友解決困難。我們會為朋友的困難在主耶穌面前迫切代禱,求主施恩幫助他。但是我們不會將這個寶貴的友誼工具化,成為只是傳福音的管道。我們不會將自己的信仰絕對化,以得勝征服者的姿態 (triumphant conqueror) 來與朋友爭辯。我們在堅持自己信仰的同時,也願意尊重朋友的信仰。我們在與朋友分享自己的信仰經歷的同時,也願意洗耳聆聽朋友分享他的信仰經歷。我們不會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商品化,不會將傳福音扭曲成為傳銷的過程。我們願意學習主耶穌的榜樣,成為每個人的好朋友。

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

友誼(friendship)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2/2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友誼是大家都很珍惜的關係資源。但是關於友誼的內涵則隨著時代與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詮釋。

在西方有關友誼的傳統詮釋最有名的是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在其著作Nichomachean Ethics 有關友誼 (philia) 的討論。亞里斯多德認為,友誼應該包含三個成份:享受陪伴共處、實際互相幫助、共同追求良善。

在這三者之中,建立在享受陪伴共處的友誼是最容易改變或消失,因為興趣或是感官之快樂 (sensory pleasure) 常常是變幻無定的。興趣社團或是年青人間的友誼常常會建立在這種稍縱即逝的享樂主義 (hedonism) 之基礎上面。

建立在互相幫助的友誼也是短暫的,因為當處境轉移而須要對方幫助的情況消失時,這種建立在對方有實際幫助 (practical help) 價值的友誼也就會跟著淡化褪色。在職場上或是較年長者間之友誼比較容易建立在此功利主義 (utilitarianism) 之基礎上面。

亞里斯多德認為,在三種友誼的基礎當中,共同追求良善的友誼最為堅固,也最能夠歷久彌新。這是最理想完美的友誼。因為這種友誼的參與者本身是良善的,彼此也被對方的良善所吸引,並且他們友誼的主要目的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來幫助對方在良善上面繼續成長。前兩者友誼的動機偏向自我中心主義 (egoism),其友誼的本質偏向工具主義 (instrumentalism)。這種友誼的基礎是建立在朋友人格的良善本質 (essential goodness),而不是前兩者的友誼是建立在朋友所擁有的附加功能 (incidental function)。更進一步而言,這種良善本質同時也是會令對方感到快樂,而且也會幫助對方在良善上面不斷成長,所以,建立在共同追求良善基礎的友誼,同時也有享受陪伴共處以及實際互相幫助的功能。這種友誼是永恆的,也是完美的,是最高形式的人間友誼。這種友誼在人世間是罕見的,因為擁有完美良善品格的人並不常見。

這種友誼的形成也是須要較長久的時間,因為,人與人之間須要經過相當時間彼此傾聽與傾訴的親密互動才能逐漸瞭解彼此的人格本質並且產生互相的信任。Suzanne Stern-Gillet主張這種友誼是全人對全人之接納與尊重。Ray Pahl 認為這種友誼就像一面完美的鏡子,讓我們從朋友身上看到自我本質的投影。

這種友誼願意發時間去發掘並欣賞對方的品格優點,是可以建立互相的同理心 (empathy)。這種友誼也可以為了成全對方的良善而願意自我犧牲,具有利他主義 (altruism)。這種友誼可以尊重並珍惜對方的獨特性 (uniqueness),並且也會尊重並珍惜自己的獨特性,因此,在互相幫助對方於良善上面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並會同時保持彼此的獨特性。如此,這種友誼會將彼此的互動與關係帶到保持各自獨特性下的和諧的合一 (harmonious unity) 而不是消滅彼此差異性後的完全的同一 (complete uniformity)。
主耶穌基督在最後的晚餐時告訴他的門徒說,他不把門徒們當為奴僕,乃是視同朋友。主人與奴僕之間是有很明顯的地位與權柄的落差,朋友之間是彼此平等的互相尊重。奴僕對於主人的命令只有毫無選擇的順服的責任 (the obedience of duty),朋友之間的的順從乃是經過親密的溝通過程而瞭解對方的期待與動機,並且是出於愛的動機而作出為了成全對方心意而願意放棄自我權利的抉擇 (the obedience of love)。主耶穌的期待與命令就是要他的門徒們能夠效法他對門徒們的愛來彼此相愛而建立最完美永恆的友誼圈 (the circle of perfect friends)。十七世紀從英國開始,由喬治福斯 (George Fox) 所發起推動的貴格會 (Quakers) 是將這個精神發揚光大的教會團體,他們自稱為“朋友的宗教團體”(the 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

各位親愛的和平兄姐,但願我們都能夠成為上帝的好朋友,也是主耶穌基督的好朋友,也願意學習主耶穌對我們的愛來彼此相愛而成為彼此最好的屬靈朋友 (soul friends)。

2008年2月17日 星期日

親愛的和平弟兄姐妹,平安: -- 黃雅慧 神學生

寫作於2008.02.17
作者:黃雅慧神學生

親愛的和平弟兄姐妹,平安:

自從上帝拯救我,使我得以受洗成為基督徒之後,我特別喜歡逾越節的故事。我看見的不是摩西接受呼召,成為上帝特別選召、拯救以色列的僕人。也不是看見被呼召成為摩西的發言人亞倫,成為摩西最忠實的同工。也不是在婦女中特別耀眼的米利暗,帶著以色列百姓唱著歡樂、頌讚的詩歌。我看見自己就像是以色列的百姓,在歷代安逸的生活中,早就不認識拯救的主,直到生活被逼到谷底,生命失去了方向,才想起,原來還有一個充滿恩典的上帝可以呼求。

從小在傳統家庭成長,我的父親薪水微薄,要照顧八個人的大家庭,除了基本開銷,實在是連上學的費用都很吃緊。但是,父母親總是以讀書是唯一的財富,鼓勵我們這些孩子要努力讀書。母親甚至說,「爸媽雖然不能給你們什麼,但是只要是讀書,我們咬緊牙根也會支持你們。」在父母的鼓勵下,雖然沒有補習也順利的考上政大。爸媽總是逢人就說,我這個女兒能力很好,只要他肯做的沒有做不到的。我也在心裡告訴自己,考上國立大學就是成功的保證,我要幫助家人脫離貧窮的生活。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人生和成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我相信天助自助者。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上天也會幫助我的。這時候的我很驕傲、很自信,認為自己什麼都做得到,直到我談了一場戀愛。

戀愛的過程很辛苦,為了堅持自己對愛的選擇,我失去了朋友的認同、我失去了家人的關心,甚至我失去了學校課業的學習水準。單純的以為只要擁有這份愛情,我就擁有全部的世界。沒想到,最後我連這份愛情都失去了。沒有親情、友情、愛情和學習成就感的我,突然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我,找不到自己。整整有一年多的時間,我的生活像是行屍走肉,想要振作起來,卻是做不到。我的內心好想求救,卻是求救無門。那段時間我見廟就拜,求神問卦也沒有答案。直到大學畢業典禮的那一天,我的室友即將離開學校,他告訴我說:「雅慧,看你這一年很辛苦,我不能幫助你什麼,如果你願意試著禱告看看,耶穌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就是這麼一個聲音、這麼一段話,讓我遇到了耶穌。原來,當我都不認識自己、不愛自己的時候,還有耶穌在。耶穌他認識我,他愛我。就在禱告中我感受到那份真實的存在,原來耶穌他一直都在我身邊。

認識耶穌之後的生活真的非常地奇妙。耶穌讓我看見了三個應許,我回到家中和家人恢復了親情,我參加了同學會和同學恢復了友情,我遇到了李媽媽帶我到教會,幫助我更多的認識這份信仰。在我的內心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鼓勵我持續到教會去,後來我才明白那是聖靈的工作。在教會中我獲得弟兄姐妹的接納和鼓勵,我才發現上帝為我預備了一個更大的家庭。這個家庭是為我的屬靈生命預備的,我需要重新學習這個家庭的價值觀、生活方式。此時,我必須勇敢的做一個決定,那就是相信主耶穌為我預備的就是最好的,我必須受洗。

一旦決定成為基督徒,我必須瓦解過去舊的價值觀。就是連週六參加團契、週日作禮拜,不能參與家庭的活動都要學習如何和家人協調。以及逢年過節的祭祖、祭祀活動,都要先取得家人的諒解。感謝上帝的是,這些看來在人是難以解決的問題,上帝都一一的為我解決。我深深的感受到親近主耶穌的那份甜蜜,如同雅各書4:8說的,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尤其當我進入信仰的新生活之後,我常常將生活面臨的問題放在禱告中,迫切的為我和家人的關係禱告。我發現上帝改變我和家人說話的態度,比較溫柔、比較有耐心、也比較願意去傾聽家人反對的意見。原來上帝連我的性情、態度、想法都可以改變。

身為第一代的基督徒,不可否認的,我仍常常為過去的生活感到矛盾。其實很多舊的習慣也很好阿,就像是我喜歡去旅遊,可以置身在上帝的創造中。我喜歡看電影、看歌劇,從這些創作和演出中去思考人生。可是成為基督徒之後,我愈來愈少有時間去做這些事情。我的時間總是被切割,要分配給教會的弟兄姐妹,又要分配給我未信主的家人和過去的朋友。忍不住我還是和上帝抱怨,就像是以色列百姓出了埃及,在曠野抱怨沒有食物、沒有水,還不如讓我們再回到埃及做奴隸一樣。當我和上帝大聲抱怨時,卻得到溫柔的回答,說,上帝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原來上帝也忍受我的抱怨,等待我在這份信仰中慢慢長大成熟。就像是上帝降下嗎哪和鵪鶉餵養以色列人,用火柱雲柱在白天黑夜帶領道路。上帝忍受多少以色列人的悖逆,只是為了等他們回轉過來,就搭救他們。上帝對我的忍耐也是如此,祂允許我在舊有的生活中慢慢地走向新的生活。

今天,上帝在我身上最大的神蹟,就是讓我的家人和朋友可以慢慢的認識我的信仰,甚至還可以帶著他們一起禱告。經過多年為家族、為朋友的代禱,我發現在我的身旁出現了一個個信主的親人和朋友。上帝讓我看見,在我的家族中,我的信仰並不孤單。我所要做的就是順服祂的帶領,不斷的在祂的話語中去親近祂、等候祂。我相信上帝的愛將會帶領我的家人回到祂的面前。

感謝上帝帶領我進入祂的新生活,就是一個生命被改變、充滿感恩、依靠順服的生活。希望透過這次逾越節期的分享,邀請弟兄姐妹一起進入上帝賜福的新生活,共同領受上帝這份豐盛的愛。願一切的榮耀頌讚,全部歸給我們的父上帝!

2008年2月10日 星期日

新誡命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2/1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在要被出賣去釘死在十字架的最後一夜,將跟隨他三年多的十二位門徒聚集在耶路撒冷的某座樓房上。根據共觀福音 (synoptic gospels, 也就是馬太、馬可、路加福音) 的記載,耶穌在這個最後的晚餐中,為他的門徒設立了聖餐的聖禮典。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太26:26-28)

只有在約翰福音的記載中讓我們看到主耶穌在最後的晚餐除了設立聖餐的禮典以外,還為每一位門徒洗腳,並且還交待他們以後要彼此洗腳 (約13:4-15)。在洗完門徒的腳之後,耶穌語重心長的嘆息道:今天晚上,就在我所洗的這些腳當中,就在和我同桌吃飯的門徒當中,會有人用被我親手洗過的腳來踢我 (約13:18)。雖然耶穌一再的用各種間接暗示的方法,來給予想要出賣他的猶大機會懸崖勒馬、回頭是岸。但是猶大似乎以經豁出去了,他吃了耶穌所蘸的一點餅之後,就離開最後晚餐的現場。他那雙剛才被耶穌親手洗乾淨的腳,又被他所踩踏那出賣耶穌的腳步所弄髒了 (約13:30)。聖經說:那時是夜間了。猶大走上了黑夜中的不歸路。

猶大離開之後,耶穌知道,十字架的陰影已經逐漸向他籠罩過來,他就要被拘提離開他所摯愛的門徒。他這三年多的時光帶領這些門徒,到處傳揚的天國福音,就要交棒給這留下來的十一位門徒去繼續傳揚。他以前所教導他們的愛人如己的大誡命,必須被提升到彼此相愛如主之愛的新誡命。只有以新誡命精神所建立起來的團隊,才能夠完成將這天國福音傳到地極的大使命。大誡命是以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愛鄰舍如同愛自己的目標。新誡命則是必須依靠主的愛來彼此相愛,並且是以主的愛來做為彼此相愛的目標。

新誡命的開始是主對門徒的愛。約翰福音在最後晚餐的開始前說: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約13:1)。這種愛到底的愛成為主的門徒彼此相愛力量的泉源。因此,主所最愛的門徒約翰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約壹4:19)。主耶穌對門徒說: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 (約15:9)。所以要遵守新誡命的第一步是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裡面 (猶1:21)。我們要如何才能保守自己常在主的愛裡面呢?主耶穌說: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約15:7)。我們要常常讀神的話語,把神的話語當成食物吃了 (耶15:16),並且將神的話語存記在心裡 (詩119:11),而且願意靠主的力量來遵守祂的新誡命來彼此相愛,如此,就能夠常常在神的愛裡面 (約15:10)。主所要求我們的彼此相愛,並不是像大誡命一樣用對自己的愛作為標準來衡量,而是用主耶穌對門徒的那種瞭解、鼓勵、尊重、代禱、託付、犧牲、挽回、親近、服侍、成聖的愛來彼此相愛。而且這個新誡命並不像大誡命那樣,我們一直扮演那位不斷付出去幫助鄰舍的愛鄰舍如同自己的角色。我們也要學習去扮演一位須要承認缺乏軟弱而接受別人幫助的被愛的角色,如此,彼大誡命的愛人如己的單向施捨才能轉變成為彼此相愛的雙向交流。主耶穌還應許我們,我們如果真的學習去實踐這個彼此相愛如同主愛的新誡命,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約14:21) 我們將更進一步、更親密的認識我們的上帝,而且 “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 (約14:23) 我們可以更深的享受與神同在的滿足喜樂 (約15:11)。我們也可以活出主的門徒的標記。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 這種三一真神彼此相愛以及主的門徒彼此相愛的互動將會將我們吸引進入三一真神的完全合一之中。 “我在他們裡面,你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約17:23)”世人將不只會認出我們是主的門徒,或是知道主耶穌真的是神所差遣來世間的救世主,而且世人會因此而願意也來信靠這位愛我們、為我們犧牲捨命十架的救主 (約17:21)。如此,我們就可以多結福音的果子而歸榮耀給上帝 (約15:8),我們也可以完成主所交託給我們的大使命了。

2008年2月7日 星期四

猶太人的新年與贖罪日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8.02.07
作者:曾昭瑞牧師

如果我們仔細考查聖經,就會發現。一開始舊約中的猶太人似乎沒有特別過新年的習慣,聖經主要的歷史學家都沒有特別提到這個節日,也沒有說到在新年裡如何守節。但是在新約時代,我們發現新年就成了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

猶太人是一個使用陰曆的民族,不過他們的新年很特別,與一般民族的新年都不太一樣。早期猶太人的新年是在提斯利月,也就是陽曆的九、十月之間,但是到了出埃及事件之後,猶太人就把新年改到了尼散月,也就是陽曆的三、四月間。(出十二2)

在被擄時期間,猶太人的新年又起了變化,他們把新年又改回到秋天舉行,一些學者研究後認為,這很可能是猶太人受到巴比倫曆法的影響。所以猶太人在這個影響之下與巴比倫人一樣選擇了在現在我們所使用的陽曆九、十月間慶祝他們的新年。

一開始在聖經時代,猶太人並沒有特別在一年之初舉行特別的慶祝;但是到後來,猶太人把新年和贖罪日連結在一起,並稱這一段時間是「敬畏日」。而贖罪日則是在新年過後的第九天。

贖罪日在猶太人的宗教裡有著非常特別的意義。聖經形容耶穌在這個宗教的禮儀上,完成了大祭司的工作。這是一個屬靈的節日,因為這個日子是那麼的重要,以致於人們只要說到「那日」,一般的猶太人就會知道所指的是什麼日子。因為「贖罪日」是猶太人要反省過去,舉國懺悔,向上帝祈求赦免悔罪。經過深切的懊悔與嚴肅的反思之後,人們再接著去參加住棚節。

對於猶太人來說,贖罪日是一個讓人從日常生活當中停下來的一個節日,透過這個停止休息,人們有機會去反省自己在罪中的境況。每一個這樣做的人他們都會進一步地想到,整個國家的屬靈狀況。因為他們看自己是整個國家的一分子,自己所犯的罪,是國家屬靈光景的一部分。同樣的整個國家若陷入罪惡中,那麼他們也會覺得這是自己所該面對的罪惡。每一個人必須在贖罪日向上帝認罪,當他的罪被赦免時,他們國家的罪也同時地被赦免。
在這個日子,個人與祭司有著不同的責任,個人方面,每一個人都需要禁食一天,並且任何人都不可以工作。外表的表情必須是非常的嚴肅,不得有任何的休閒、娛樂的活動。若有人不願意接受這樣的規矩,那麼他可能會受到最嚴厲的制裁。

全年只有這個時間,大祭司才會進入至聖所。在至聖所裡,他會用牛和山羊混和的血來獻祭。其後,祭司會進行以羊替罪的儀式,這羊是抽籤選中的,依據舊約的記載,這羊叫「阿撒瀉勒」,是代罪羔羊的意思(利十六8-10)祭司要把雙手按在羊頭上,並向神承認以色列所犯的罪。這樣做是象徵著祭司已經把以色列的罪孽都歸到羊身上,他會再祈禱求神赦免。當儀式完畢後,羊就由預定的人帶到曠野無人居住之地。這行動是表記著羊已經擔當了以色列國和眾百姓的罪孽,上帝不會再記念這些罪(利十六21,22)沒有人可以照顧這頭羊,牠走了,牠也被忘記了。

然後祭司把手洗淨,又潔淨自己。當這些動作完成後,以色列的罪也就被赦免了。

2008年2月3日 星期日

大誡命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2/0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猶太人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是他們的宗教信仰。猶太人宗教信仰的最大特徵是摩西所傳給他們的律法書 (Torah)。根據這本律法書 (Torah) (路24:44) [我們也稱為摩西五經] 的內容,拉比新萊 (Rabbi Simlai) 整理出613條誡命 (Mitzvot),記錄於他勒目 (Talmud) 中。

他勒目(Talmud)又根據希伯來字母數字學 (Gematria) 算出律法 (Torah) [תּוֹרָה] 這個希伯來字的字母所代表的數目總數為611。這是耶和華透過摩西向以色列人所頒佈的誡命總數。再加上以第一人稱開頭的十誡 (Decalogue) 中的前二誡 (出20:3-6),因此,在摩西五經共有613條誡命。

這613條誡命當中,拉比又把他們區分為 “須要去執行” 的 “正面誡命” (positive commandments) (mitzvoth aseh),以及 “禁止不可行” 的 “負面誡命” (negative commandments) (mitzvoth lo taaseh)。正面誡命共有248條,是一個男子身體所有的骨頭與重要器官加起來的總數,代表須要全身全力去遵行。負面誡命共有365條,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要禁止不可以做的誡命。這613條誡命根據內容,又可以再分為較為嚴重的誡命 (heavy commandments),以及較為輕微的誡命 (light commandments)。最為嚴重的三條負面誡命稱為 yehareg veal yaavor,就是寧可被殺死也不可以犯的誡命,這三條的內容是:謀殺、拜偶像、姦淫。

這613條誡命當中,有許多與祭祀有關的誡命,在第二聖殿被毀之後就無法再遵守了。將這些因為聖殿被毀而無法再遵守的誡命扣除之後,還剩下194條正面誡命以及77條負面誡命。 這些剩下的誡命當中,有26條誡命只能夠在以色列國境內執行。

由於猶太人的律法 (Torah) 數目如此多如牛毛,分類又這樣複雜,因此,常常會有外邦人前來嘲弄猶太人的律法以及以教導律法為己任的猶太拉比 (rabbi)。與耶穌幾乎同一時代有兩位很出名的拉比。一位是比較嚴厲的莎麥 (Shammai),另一位是比較溫和的希勒 (Hillel)。

有一天,一位外邦人就跑到莎麥那裡對他說:你那寶貝的律法,我只要金雞獨立的單腳站立就可以學會。莎麥拉比,請你在我還在單腳站立時把你所有的律法都教我吧! 莎麥憤怒的開口罵他:你立刻給我滾蛋!我才不會浪費時間去教你們這些嘲諷神聖律法的外邦人。莎麥掄起他的拐杖把那個人趕走了。

這個外邦人就氣吁吁的跑到另外一位著名的拉比希勒的家裡。希勒看他急急跑來,就出門迎接他說:請問您來訪,有何貴幹? 這個外邦人回答說:請你在我金雞獨立單腳站立時將你們的律法教導我。 希勒也看出這位來訪的外邦人並不是虛心來求教,而是存心來找碴並且要嘲諷律法與拉比的。但是希勒並不動肝火,溫和的對他說:你真的希望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學習這麼多的律法嗎?很好!我會盡我所能把我所知的律法在你金雞獨立單腳站立時教給你。請你仔細聽清楚,神聖律法的總結就是:你所厭惡的事情,你不要做給別人(What is hateful to you, do not do unto others.) 。這個來找碴的外邦人聽得目瞪口呆,向希勒說:你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嗎?你是說不論猶太人或外邦人都應該彼此親愛如同兄弟嗎? 希勒微笑對他說:是的,這就是全部律法的總結。其他的律法只是這條律法的註解。我的孩子,去吧!回去好好的學習神聖的律法。這個外邦人在離開之前向希勒說,我何時可以再來學習第二課呢?

由以上這個猶太人的傳說,我們可以知道,在耶穌的時代,請拉比用簡單的一兩句話,把律法中最重要的核心思想與總結表達出來是常見的一個現象。因此,有一位文士看見耶穌在聖殿,遭遇到法利賽人、希律黨人以及撒都該人向他所發出那些陷害或是詰難的問題 (可12:13-27),耶穌卻回答得很有智慧,不只讓他們抓不到把柄,甚至還讓他們啞口無言。所以這位文士就上前請教耶穌:誡命中什麼是第一要緊的。

耶穌的回答非常奧妙,耶穌既沒有從613條律法當中挑出一條來回答,耶穌把所有猶太人每天早晚兩次都要背誦的、大家都滾瓜爛熟的 Shema 朗誦出來: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 (申6:5)。這是以正面鼓勵的方式所表達的十誡第一條誡命。但是,耶穌又一口氣又從利未記19章的一大堆聖潔律當中將第18節的內容也背誦出來:要愛人如己。我是耶和華 (利19:18)。如此就形成了愛神愛人的最大誡命。

2008年1月27日 星期日

大使命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1/2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耶穌基督在復活之後,被接升天之前,請他的十一位門徒前往加利利的某座山上會面。這一小群人來自加利利的鄉下,跟隨耶穌四處遊行傳道三年多的時間。不久前,他們所敬愛的老師才被羅馬政府判決釘死於十字架上的酷刑。風聲鶴唳、驚魂未定,他們又聽見兩位最親近耶穌的婦女,在耶穌被埋葬第三天清晨,氣急敗壞的從埋葬耶穌的墳地跑回來,用又害怕又興奮,顫抖的聲音告訴他們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歷。她們一下子說在墳地看見了天使,一下子又說她們也看見了耶穌,這是否是她們過度悲傷,太想念耶穌之下所產生的幻覺經驗?但是她們異口同聲的強調,天使與耶穌都交待她們,要通知耶穌的十一位門徒趕到加利利的某座山上,因為,復活的耶穌將在那裡與他的十一個門徒會面。(太28:1-15)

這一小群人最後決定,遵照這兩位婦女的交待,在約定的時間到達了加利利的那座山上。他們終於看見耶穌從遠處慢慢的走近。看到他們所跟隨三年多的老師,於被釘死且被埋葬三天之後,居然如此活生生的出現在他們的眼前。他們對此的反應也是非常的複雜,他們一面俯伏敬拜死裡復活的主基督,一面內心又充滿了許多懸而未決的疑問。復活的主耶穌基督坦然的接受他們的敬拜,並沒有拒絕;主耶穌也寬容的接納他們的懷疑,也沒有責怪。

主耶穌慢慢的走近他們,對這一小群又敬拜又懷疑的十一位門徒說出他在這世上最後的一句交待。這句交待被他的門徒馬太記錄下來,成為馬太福音的結尾。在教會歷史中,這句 “最後的使命” (The Last Commission) 被稱為 “大使命” (The Great Commission)。

這句 “最後的使命” 之所以被歷代教會學者稱為 “大使命”,是因為這是復活之後的主耶穌基督使用其最大的權柄 (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交待十一位門徒要去接觸最廣的對象 (萬民)、帶領他們的生命作出最高的連結 (歸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下)、教導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要對於主耶穌所有的命令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 作出最深的順服 (都教他們遵守)。主耶穌也給他們一個最長遠的應許 (我就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但是對於如何去接觸與帶領以及如何去教導以遵行的方法論問題,耶穌卻沒有提及。

如何達成大使命的方法論議題,初代教會的使徒們有的就學習耶穌用過的露天佈道法 (open air preaching) (太5:1; 徒16:13); 當地宗教場所佈道法 (religious institution preaching) (路4:16; 徒17:22); 宗教節慶佈道法 (religious festival preaching) (約7:37; 徒2:14); 個人佈道法 (individual evangelism) (約3:2, 4:7; 徒8:27); 醫療佈道法 (healing evangelism) (路10:9; 徒3:6, 12); 團隊差傳法 (mission team evangelism) (路10:1; 徒13:2)… 等等。
歷代教會對於如何達成大使命方法論的議題也是各自發揮創意、集思廣益、嘗試錯誤、揣摩學習。教會歷史中,隨著科技文明的進步,就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傳福音方法,來努力完成耶穌所交待的大使命。我們看見過的有:福音主日佈道法 (Gospel Sunday evangelism)、逐家訪問佈道法 (visitation evangelism)、分發單張或福音小冊子佈道法 (tract evangelism)、基甸會送聖經佈道法 (Gideon Bible evangelism)、街頭看版佈道法 (street poster evangelism)、個人談道佈道法 (personal evangelism)、電話佈道法 (phone evangelism)、大佈道團佈道法(crusade evangelism)、電影佈道法 (movie evangelism)、電視佈道法 (televangelism)、戲劇佈道法 (drama evangelism)、娛樂佈道法 (entertainment evangelism)、靈恩佈道法 (charismatic evangelism)、慈善救濟佈道法 (charity evangelism)、亨通佈道法 (prosperity evangelism)、生活型態佈道法 (lifestyle evangelism)、友誼佈道法 (friendship evangelism)、細胞小組佈道法 (cell evangelism) 、部落格佈道法 (blog evangelism)…等等。其中有些佈道法我們可以認同或學習,有些佈道法我們有所保留或質疑。

最近我們教牧團隊在和平教會想要推動的是安得烈小組佈道法。我們所主要採用的是生活形態佈道法 (lifestyle evangelism)、友誼佈道法 (friendship evangelism)、個人談道佈道法 (personal evangelism)、細胞小組佈道法 (cell evangelism)。我們相信安得烈小組佈道法只是上帝可以使用來幫助我們參與達成大使命目標的眾多方法中的一個方法。我們也是在嘗試中摸索學習,請大家替我們在主前代求。

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

大衛在挪伯的謊言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8.01.20
作者:曾昭瑞牧師

大衛到了挪伯(Nob)祭司亞希米勒(Ahimelech)那裡。亞希米勒戰戰兢地出來迎接他,問他說:「你為什么獨自來,沒有人跟隨呢?」-- 挪伯(Nob)在哪裡?它在耶路撒冷之東約 2 公里,橄欖山北端 Mount Scopus 山的東麓,基比亞之南約 8 公里的山丘上,是一個祭司城。大衛既然不能躲藏在拉瑪的撒母耳家(撒上十九:18 - 24),又從好友約拿單那裡証實了「掃羅決意要殺他」(撒上二十:33),他在沒有藏身之所的情況底下,一路逃到挪伯祭司亞希米勒那裡。

按下文的記載,耶和華的會幕應該是在挪伯這裡,「基列耶琳人(Kirjath-jearim)就下來,將耶和華的約櫃接上去,放在山上亞比拿達(Abinadab)的家中,分派他兒子以利亞撒(Eleazar)看守耶和華的約櫃。」(撒上七:1)約櫃停留在亞比拿達的家 有五十至七十年(撒上七:2,撒下六:1- 3),並不在挪伯的會幕裡。

“亞希米勒戰戰兢兢地出來迎接他,問他說:「你為什麼獨自來,沒有人跟隨呢?」這裡的「戰戰兢兢」和撒上十六:4「撒母耳就照耶和華的話去行。到了伯利恆,那城裡的長老都戰戰兢兢地出來迎接他,問他說:‘你是為平安來的嗎?」的「戰戰兢兢」原文是同一字。現在祭司亞希米勒戰戰兢兢地出來迎接大衛,理由是什麼?大衛畢竟是掃羅王的女婿,平時出入一定帶有隨從,現在突然獨自來見亞希米勒,又是會幕之地,難怪亞希米勒會驚懼不已。這個時候,我們還是不敢肯定掃羅追殺大衛是否已經是公開的事,從亞希米勒接待大衛的這件事來看,他似乎還不知道。

「大衛回答祭司亞希米勒說:『王吩咐我一件事說:「我差遣你委託你的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處等候我』。」大衛為了解除亞希米勒的疑心,就佯稱是奉了掃羅王的命令前來,有秘密任務在身,全且還有護衛在某處地方等候。這樣算不算是說謊呢?大衛也是人,在“逼狗跳牆”的情況下,口出謊言以掩飾自己當時的狼狽相,我們不用過度地替大衛想理由或藉口,來解釋他這個「謊言」。他是真的說謊了。他不知道的是,幾句情急之下的謊言卻造成了祭司城挪伯裡的八十五個祭司和他們的家眷死於非命(撒上二十二:18 - 19)!

事實上大衛說的謊言,不是這一次,他一生說過不少謊,甚至裝瘋賣傻,以躲避追殺。(撒上二十2-3;8;12;撒上二十七10-11)甚至利用權勢來使自己得到好處。我們不必過度美化他,而是承認人都是不完全的,人都有他的缺陷。正因為連「合神心意的人」都是不完全的,所以我們更需要承認自己的罪,更需要救恩。

另外我們也不能以大衛可以說謊(善意的謊言)為理由,來解釋我們也可以說幾個無傷大雅的「善意謊言」,大衛說謊的代價是那伯八十五個祭司和他們家眷的性命。聖經沒有告訴我們說謊是被允許的,相反的「說謊言的嘴為耶和華所憎惡;行事誠實的,為祂所喜悅」(箴十二22),十誡裡的第九誡就是「不可作假見證」。啟示錄二一8「一切說謊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聖經也教導我們說「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弗四25)所以從大衛的這些舉動中,我們看到的是大衛的不完全,但是一個不完全的人,如果懂得依靠神、承認自己的軟弱、尋求神的旨意,是可以成為一個合神心意的人。相反的,我們不是說大衛可以這樣做,而成為我們的藉口與理由,而使自己處在一種有「前例可循」的軟弱中。如果我們以此為理由,那無疑是讓自己陷在罪惡攻擊的危險之中。

2008年1月13日 星期日

芥菜種的信心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1/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信心是人類關係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孔子說: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七)。可見信心是人與人之間非常重要的元素。希伯來書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 (來11:6)。所以信心也是人與神之間非常重要的元素。

人類是具有位格的存在。位格 (persona) 是具有主觀的實存 (subjective being)。位格與位格間之互動關係,由於這個主觀實存 [一般稱之為 “心”,與被稱為 “物” 的客觀實存 (objective being) 乃是相對的存在] 而產生一種 “不可見性” (invisible) 與 “ 未實現性” (unrealized)。前者是指主觀實存的內在性 (internalized),後者是指主觀實存的前瞻性 (futuristic)。所以希伯來書說: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 (來11:1)。

保羅在羅馬書上說:義人因信得生。這句話是保羅引用舊約哈巴谷書上的一句話 (哈2:4)。神學家對此句經文有兩種不同的詮釋。第一種詮釋主張,被神稱義的人依靠對神的信心而得到永遠的生命。永恆生命是信靠上帝而得的賞賜。第二種詮釋認為,被神稱義的人要依靠對神的信心來過每天的生活。對上帝的信心是義人每天生活中的依靠。個人認為,或許兩種詮釋各自表達了這句經文所含豐富意旨的一部份,如果將兩者一起加起來詮釋,就是被上帝稱義的人現在每天依靠對上帝的信心而生活,將來也會因此而得到上帝所要賞賜的永恆生命。

由此看來,信心是在信仰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對上帝的信心是今生信徒日常生活中所依靠,也是來世信徒得進入上帝永恆榮耀的盼望。信心既然如此重要,怪不得有一次耶穌的使徒們請求耶穌加添他們的信心 (路17:5)。乍看之下,這些使徒們對自己信心的不足有自知之明,願意向主承認自己信心的不足並且求主加添他們的信心。這就像那一位帶自己心愛的孩子來請耶穌的門徒治病卻不得醫治的父親在面臨耶穌時的呼喊: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可9:24) 一樣。耶穌在那裡就正面回應他的請求而立刻把他的孩子醫好了。但是,讓我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在這裡耶穌似乎沒有直接正面的回應使徒們的要求。反而是講了一句有關信心的話,再說一個與信心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故事。耶穌說:你們只要有像芥菜種一樣的信心,就可以做出移樹入海的神蹟了 (路17:6)。因此,耶穌認為,使徒們所缺乏的並不是信心的 “量” (quantity) 的問題,而是信心的 “質” (quality) 的問題。耶穌所說的故事,是一個奴僕順從主人的命令並且盡力做好主人所吩咐的事情,是份內該做的事,並沒有什麼可以引以為傲或期待主人向其感恩。如果我們觀察這段有關請求增添信心經文的前後文,我們就會發現,前文是有關主耶穌吩咐門徒,不要絆倒別人,要饒恕那些反覆得罪你又請求你原諒的人。後文是十個大痲瘋得主耶穌醫治之後,卻只有一個撒馬利亞人回來感恩並歸榮耀給神,主耶穌最後對他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路17:19)。讓我們從這位撒馬利亞人學會有關信心的 “質” 的兩個寶貴的功課。首先,當耶穌吩咐這十位大痲瘋去給祭司察看時,這十位大痲瘋病人都順服主的吩咐去給祭司察看。因此,十個大痲瘋的病人因為順服主的信心而得到醫治。這是白白的恩典,是不配得的恩典。但是,這十位大痲瘋病人當中,卻只有一位撒馬利亞人會回來感恩讚美神的救恩。因此,只有他在身體得醫治以外,又得到靈魂的救恩。

因此,當我們用信心來接受主耶穌基督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贖罪恩典時,我們也是像這位撒馬利亞人一樣,是領受到一個不配得到的白白恩典。我們對於這樣的恩典也應該產生兩個信心的回應:順服與感恩。當我們的救主吩咐我們要饒恕別人,就像天父饒恕我們一樣時,我們就應該順服主的吩咐而饒恕得罪我們的人,我們也要對饒恕我們的上帝表達我們的感恩與敬拜。使徒們在聽到主耶穌有關饒恕那些反覆得罪他們的人的吩咐時,他們覺得自己做不到。他們以為這是因為自己的信心的量不夠,因此,他們求主耶穌加添他們的信心。但是主耶穌認為,他們的問題並不在於信心量的不足,而是信心質的不佳。他們的信心缺乏順服的要素,可能也缺乏感恩的要素。

親愛的兄姐,讓我們互相勉勵,對於主耶穌的救恩用順服與感恩的信心來領受。讓我們會以感恩的心來敬拜讚美上帝的救恩,讓我們也會以順服的心來遵行主的吩咐去原諒饒恕那些得罪我們的人。

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福音與羞辱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1/0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羅馬書一章16節說:“我不以福音為恥。”主耶穌也說過,“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做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做可恥的。” (可8:38) 由此可見,主耶酥的一生以及他所帶來的福音,在主耶穌的時代以及後來的世代,都有可能被人認為是羞恥的。

耶穌基督經由童女馬利亞懷孕而降生這件事就讓馬利亞的未婚夫約瑟覺得相當難堪與羞恥。如果不是天使在夢中給予約瑟再肯定與鼓勵,約瑟可能就會私底下與馬利亞解除婚約,而讓馬利亞獨自去面臨未婚生子的羞恥。馬太一章19節記載, “他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的羞辱他,想要暗暗的把他休了。” 耶穌降生在伯利恆小鎮的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

耶穌的容貌也不是特別的吸引人或讓人產生羨慕的心。 “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 (賽53:2) 他的父親約瑟只是一個拿撒勒小鎮的木匠 (太13:55)。誠如拿但業所言,拿撒勒這個小鎮從來沒有出過什麼偉大的人物 (約1:46)。耶穌剛出來傳道時,在故鄉也被拒絕與排斥,有一次講道,還差一點被推下山崖 (路4:29)。耶穌的社交情況也常引人非議,他不像施洗約翰那樣嚴以律己,卻常常和那些道德修養有問題的稅吏同桌進餐,甚至飲酒乾杯,而引起法利賽人的批評 (太9:11; 11:19)。耶穌甚至在公開場合讓一位妓女做出親吻他的腳踝並抹香料等親暱動作也不避諱 (路7:38)。他所教導的學生常常犯了安息日的規矩 (太12:1-2)。他沒有固定的工作與收入,以致於常常要接受一些同情他的婦女們的接濟 (路8:3)。他四處遊蕩、居無定所、甚至連晚上睡覺時都沒有枕頭 (太8:20)。他的教導內容也是希奇古怪,叫人難以接受,比如說,他要人去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約6:51-60)。他也常常說些與常理矛盾的話,像是:“凡要救自己生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可8:35)、“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 (太20:27) 他一生才帶領十二個學生,居然帶出一個出賣他的猶大 (太26:14-15)。他半夜被捕捉時,所有的學生皆棄他而去,各自逃生 (太26:56)。唯一比較勇敢而偷偷混進宗教法庭的大弟子彼得,也在被一個女僕認出口音時,起咒發誓的否認與他的任何關係 (太26:74)。他在宗教法庭因為對大祭司出言不遜而被警衛摑耳光 (約18:22)、蓋布袋 (路22:64)。他在地方法庭被官員像人球一樣踢來踢去 (路23:7-11)。他在終審法庭沒有得到公義的判決,那些幾天前,當他騎驢進耶路撒冷時,在路旁高喊和散那歡迎的群眾,現在卻大叫釘他十字架 (路23:21-23)!在被判決死刑以後,他還遭受執刑兵丁的吐口水、扮皇帝 (太27:28-31)。他被強迫自己背著刑具,遊街示眾,還因體力不支而讓古利奈人西門幫他背負刑具 (可15:21)。他被處以羅馬帝國時代最羞辱的十字架死刑,被釘上刑具前,被剝光外衣與內衣,外衣被撕成四片分給執行兵,內衣則用抽籤決定其歸屬 (約19:23-24)。當他全身赤裸被懸掛在木頭上,接受炙熱太陽無情的烤曬而脫水口渴,想討口水喝時,執刑兵卻拿海絨蘸醋給他吸 (路23:37)。與他同時被釘的罪犯也用話語嘲笑他 (路23:39),十字架下看熱鬧的路人跟把他送上十字架的當代宗教領袖也在現長場諷刺他 (太27:39-43)。他是在安息日快來臨前不久斷氣去世,因此,大家為了怕沾染不潔淨而匆匆忙忙將他從十字架上解下來,還來不及為他的屍身裹上香料,就急忙把他的屍身放在一個好心人借來的墳洞中 (可16:1)。他不只生無枕頭之處,可以說幾乎是死無葬身之地。他的一生,真的像以賽亞書中所描述的一樣,“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賽53:3-4)。

從出生到去世,他的一生是充滿著羞辱。如果不是他的從死裡復活,我想全世界是不會有人相信他、跟隨他、甚至稱他為救主。主耶穌的從死裡復活,讓這一切羞辱成為榮耀。“耶和華卻定意將他壓傷,使他受痛苦。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他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賽5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