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無條件接納(Unconditional Acceptance)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8.3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亞伯拉罕馬斯樂 (Abraham Maslow) 認為心理學有三大潮流,第一潮流 (First Force) 是由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主張的精神分析學派 (Psychoanalysis School);第二潮流 (Second Force) 是由瓦特森與斯金納 (John B. Watson and B. F. Skinner) 發展出來的行為學派 (Behaviorism School);第三潮流則是由亞伯拉罕馬斯樂與卡爾羅傑斯 (Carl Rogers) 等人所推廣的人文主義學派 (Humanistic School)。

人文主義學派強調人性是無法縮減為其成份的 (irreducibility);人性是在人性情境中形成的 (human context);人性是具有與人互動關係中的自我意識 (self awareness);人性是擁有自由抉擇並為其負責的 (choices and responsibilities);人性是具有企圖性而會追尋意義、價值與創意 (intentional to seek meaning, value and creativity)。

在人文主義心理學當中,卡爾羅傑斯主張,每一個上帝所創造的生命都具有朝向將潛能完美發展之驅力 (Self Actualization Tendency),這個驅力讓我們產生機體價值體系 (Organismic Valuing)。在這價值體系中我們最珍惜的是四周人們給予我們的正面肯定 (Positive Regard),這包括愛心、注意力、親暱、養育 (love, attention, intimacy, nurturance) 等等。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就可以發展出正面自我肯定 (Positive Self Regard),包括自尊、自信、自我形像、自我價值 (self-esteem, self-confidence, self-image, self-worth) 等等,讓我們發展成為真實的自我 (Real Self)。

一個健全發展的真實自我具有下列功能:對真實情感的開放與接納 (open to feeling);對目前實存的生活 (existential living);機體的自我信任 (organismic self trusting);自由抉擇與負責的體驗 (experiential freedom);參與貢獻的創意 (contributing creativity)。

但是當人類社會發展出各種文明時,也同時產生各個文明的特別價值體系。為了要栽培下一代以符合這些特別價值體系,我們的父母、師長、同儕、媒體等會用這些特別價值體系的內容做為給予我們正面肯定的條件,這就是有條件的正面肯定 (Conditioned Positive Regard)。在有條件正面肯定的壓力主導之下,我們逐漸形成有條件的正面自我肯定 (Conditioned Positive Regard)。我們的人格被扭曲成為理想的自我 (Ideal Self)。

當真實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之間發生不一致 (incongruity) 的落差時,我們便會感到受威脅而產生焦慮 (anxiety) 的精神官能症 (neurosis)。為了減少焦慮,我們便會採取各種防衛 (defenses) 來減輕焦慮,包括否認 (denial) 與扭曲 (distortion)。但是這些減輕焦慮的企圖只有將真實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間的落差加大,而產生更大的威脅與焦慮。這樣的惡性循環如果無法獲得緩解,人格便會破裂,陷入精神病的發作。

當面對一位因為有條件正面肯定的成長環境所發展出來的精神官能症或甚至是精神病患者時,卡爾羅傑斯主張一位心理治療師所能給予個案 (client) 的最佳幫助乃是以真誠 (genuine congruence) 的態度,同理個案的感情 (empathy),並且給予個案無條件接納的尊重 (respect of unconditional acceptance)。 這就是有名的個案中心羅傑斯式心理治療 (Client Centered Rogerian Psychotherapy) 的三大特色。

主耶穌在世上面對各式各樣痛苦的人們時,也是先用無條件接納來建立信任的關係,然後對方就產生正面的改變,例如:主耶穌面對行淫被抓的那位婦女時,先對她無條件接納與保護,然後才鼓勵他不要再犯罪。主耶穌看見爬在樹上的撒該時,先對他伸出無條件接納的友誼雙手,隔天撒該的生命發生驚人的轉變。但願我們也會學習主耶穌這樣的無條件接納來彼此相處。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新約中的馬利亞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8.08.24
作 者:李晶晶牧師

「馬利亞」Mary是一個極普通的猶太女子的名字,新約聖經中被提到有54次之多,共有六位不同的馬利亞:有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太1:20-21),伯大尼的馬利亞(約11:1-2),抹大拉的馬利亞(約20:1),小雅各的母親馬利亞(可15:40),馬可的母親馬利亞(徒12:12),還有在羅馬的馬利亞(羅16:6)。這些被提名的馬利亞都是在耶穌和使徒時代忠心愛主、跟隨侍奉主的婦女。

「婦女」在猶太人的社會裡,是沒有地位的弱勢族群,然而在耶穌基督和使徒們的福音事工中,這些婦女們卻是最忠心的福音工作者,她們從加利利開始一路陪伴、跟隨與服事耶穌和門徒,並且用自己的財物提供傳道事工的所需(太27:55、路8:1-3),雖然她們沒有被列在使徒的名單裡,也沒有在宣教歷史中被記上任何事蹟,但是她們在教會歷史上卻有美好的貢獻;她們是耶穌與使徒傳道事工上最好的同工與良友,更是相挺到底的支持者,在最黑暗之日耶穌基督被釘十架、門徒們跑光時,她們仍然陪伴耶穌到最後(太26:56、可14:50、路24:10)。

一、耶酥的母親馬利亞 Mary the mother of Jesus (太1:18)

她是一位蒙大恩的女子,是新約第一位聽到福音信息的人—彌賽亞將來(路1:30-35),她敬畏神充滿信心、尊主為大以神為樂(路1:26—65、太1:18—25)。童年的馬利亞,領受那不可能的任務「聖靈懷孕」,從「驚慌懷疑」到「反覆思想」,最後「情願順服」照主而行,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 1:38)。爾後歷經奔波生產(路2:1-7)、倉皇逃難(太2:13-14),到養育陪伴耶穌成長(路2:39-52、可3:31、約2:1-3),內心充斥許多的不明白與自我焠鍊的成長過程「存在心裡、反覆思想」(路2:39-51、可3:31、路8:19),因著那起初愛的呼召而堅持到底;即使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她也勇於面對站立在那裡守候著(約19:25、太13:55、27:56),並且接受耶穌為她所做最後的安排,跟著西庇太的兒子約翰回家(約19:26-27;20:2、太4:21);這樣的愛與信心並沒有因著耶穌的受難而停止,在耶穌死後升天,她繼續參予在福音事工,與門徒、婦女們恆切地禱告守望(徒1:14)。

二、伯大尼的馬利亞 Mary, the sister of Lazarus and Martha (約11:1)

她是馬大和拉撒路的姐妹(路10:39-42;約11:19-20),家住在伯大尼,這是一個村莊,位於橄欖山旁,離耶路撒冷約六里,今名拉撒路里(約11:1)。他們一家三姐弟都是耶穌所疼愛的(約11:5)。馬大熱情擅於接待(路10:38-40),弟弟拉撒路曾因患病經歷耶穌的醫治從死裡復活,為耶穌作了美好的見證(約11:1—46),馬利亞喜於陪伴傾聽、懂得珍惜與主同在的時間、靜坐在耶穌腳前聽道,耶穌稱讚她「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沒有人能奪去」(路10:38-42);當耶穌受難前、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裏坐席時,她傾她所有的用一瓶極貴的香膏來膏主,耶穌稱讚她所作的一件美事(太26:213;可14:1—9;約12:1—8),因著把握當下機會和盡己所能不計代價地愛主,在無意間馬利亞為耶穌的安葬做了最好的預備(可14:8),參與了主耶穌的救贖計畫的過程。

三、小雅各的母親馬利亞 the mother of James the less

她是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可15:40、47),這個小雅各並非耶穌之弟雅各(太13:55、27:56),而是十二使徒之ㄧ亞勒腓的兒子雅各(路6:14、太10:3),馬可福音稱其為小雅各。她是亞勒腓,亦稱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約19:25)。聖經對於亞勒腓(革羅罷)沒有其他的記載。

這位馬利亞從耶穌在加利利的時候,就跟隨祂、服事祂(可15:41),這一路行來,她沒有離開,在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她也與耶穌的母親、抹大拉的馬利亞等幾位婦女站在十字架旁陪伴(約19:25、),並且跟到墓穴看見安放耶穌的地方(可15:47),是個忠心的跟隨者。

四、馬可約翰的母親馬利亞 Mary the mother of John Mark

馬可約翰曾與使徒保羅、彼得同工過。聖經學者認為馬可福音就是他所寫的。馬可是他羅馬的名字,約翰是他猶太的名字。

馬可約翰的母親馬利亞是一位忠心事奉主的婦女,並且為人所信賴的,當使徒彼得在監獄中被天使救出後,彼得「想了一想,就往那稱呼馬可的約翰,他母親馬利亞家去」(徒 12:12-16),由此可知這位馬利亞提供剛出監獄的彼得在危難時一處可安歇隱蔽處。她的家庭生活寬裕,可稱小康之家,在耶路撒冷她有自己的樓房,還有服侍的使女(徒12:13),有許多聖經學者認為主耶穌被賣之前的最後晚餐(路22:7-13)就是在她家中那間樓房舉行的;在耶穌受難後,門徒和好些人也都在那裡聚集禱告(徒 12:12)。

使徒行傳12:12-16雖然只有短短的五節經文記載她的事蹟,卻描繪出這位馬利亞的信心與愛主,熱心事奉主的情形,願意敞開家裡舉辦禱告會,讓許多人在那裡聚會,因著她和她的家,提供了當時福音工作一個重要的聚點,她雖未被列於使徒之ㄧ,卻是初代教會在福音遍傳一位重要的人物。

五、抹大拉的馬利亞 Mary Magdalene, a women from Magdala

在四福音書中有13處提及抹大拉的馬利亞,太 27:56、太 27:61、太 28:1、可 15:40、可 15:47、可 16:1、可 16:9、路 8:2、路 24:10、約 19:25、約 20:1、約 20:18。抹大拉是一個村莊的名字,位於加利利海的西岸,離提比哩亞(加利利海邊一城)西北約九里,是這位馬利亞所居住之地。

抹大拉的馬利亞經歷神的經驗,是耶穌曾從她身上趕出七個鬼(路8:2、可16:9)。此後,她從加利利一路跟隨與服事耶穌(太28:55)、她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路8:1-3)、並且她親眼見耶穌受死、埋葬與復活(可 15:40、太 27:56、約 20:18)、她是第一位見耶穌復活的見證者(可16:9) 、也是第一位受耶穌差遣傳主耶穌復活喜訊的報信者(約20:18)

六、保羅所問候的馬利亞 Mary, a Christian who is greeted by Paul in Rom

她是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信中問安的一位女信徒「又向馬利亞問安;她為你們非常辛勞。」(羅16:6),雖然這位馬利亞只有在使徒保羅的問候信中被提到名字,並沒有留下任何事蹟可供我們參考了解;但從保羅的問候中,可以了解她是一位忠心的侍奉者,為羅馬的信徒多受勞苦。在婦女不受注視的當時,她的名字會被提起與記錄下來,表示她在早期信仰團體中參與活躍,或是在早期教會歷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台灣教會的女性(一)台灣初代女醫──伊利沙伯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7.08.19
作者:李晶晶 牧師

提起早期來台的宣教士,您第一個想到的人是誰?馬偕博士,馬雅各醫生,還是巴克禮博士。或許您和大多數人一樣,腦海中記的盡是男性的宣教士。但是,這並不表示在台灣的宣教史上沒有女性宣教士。

打開台灣教會宣教歷史,也許記載這些較不為眾人所周知的女宣教士篇幅不大,但仔細考查,並不難發現她們所付出的努力,舉凡婦女、兒童的教育事工,甚至醫療事工,莫不是由這些默默付出的女宣教士貢獻的。

「女子無才便是德」一句台灣俗語,貶低了女性的社會地位,也不知抹殺了多少有才幹的台灣女子,相形之下,浪費了無從計算的女性人力資源。而在民風純樸、婦女受傳統束縛的年代,一位才德兼備、醫術專精的女宣教士—─伊利沙伯醫生出現在南台灣,對台灣的醫療增加一份力量,也是婦科病人的一大福祉。

伊利沙伯醫生(Miss Elisabeth Christie ,1864-1901年),也就是宋忠堅牧師娘(Dr.Mrs. Ferguson),1864年4月出生於蘇格蘭的該內斯城,自幼天資聰穎,性情溫柔,五歲入學,經過小學、中學,十九歲就從大學畢業。品學兼優的她,大學畢業後又進入醫學院研讀五年。當時參加畢業考試男女共有八十人,學有專精的伊利沙伯醫生獨佔鰲頭,那年她才二十四歲。

伊利沙伯醫生於1892年與宋忠堅牧師(Rev. Duncan Ferguson M. A.)在香港結婚,之後兩人便到台灣行醫、宣教。是醫生也是牧師娘的她,在學習台語不久之後,便前往鄉村探訪婦女。有時她與宋牧師一同前往傳道,有時則自己駐在教堂,藉著醫療、分發藥品來傳福音,亦使不少民眾的疾病得到醫治。

伊利沙伯醫生因著精湛的醫術,不論在城市內或是鄉村間,都有很好的醫療績效,也為眾人所周知。因此,民眾希望教士會能設立一所婦人病院,讓伊利沙伯醫生來接掌,母會批准了,但是院地接洽不順而未能成立。雖然如此,愛上帝也愛人的她,仍不辭辛勞的醫治患者,溫柔細心的照顧病人。尤其是為產婦接生的工作,更是不遺餘力,不分晝夜的為人接生,減少了婦女因生產過程處理不當所產生的危險。在民風保守的社會中,身為女醫生的她,可說是婦女疾病患者的一大救星。

1900年12月初,伊利沙伯醫生與子女三人一同前往木柵訪問,不幸在那裡染上疾病,回到台南,臥病四十多日不治,於1901年1月17日安息主懷,享年三十七歲,葬於台南市基督教公墓。

伊利沙伯醫生,將其畢生所學奉獻給台灣的人民,雖然以世人的眼光來看,她是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但她在有生之年盡己所能的事主愛人,救治病人無數,實在值得後人敬佩與學習。

面對二十一世紀,女性受教育的權利不再被剝奪,女性的發展空間也寬廣了。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女性對宗教、家庭、社會福祉的使命感與行動力,是否也隨著提高呢?伊利沙伯女醫生有精湛的醫術,卻沒有高傲的態度,反而更謙卑的服事上帝,細心的醫治病患,期盼她的生平事蹟成為現代女性的激勵,也喚起男性對女性才能的重視與尊重。兩性相互尊重、支持,將上帝所賜給人的恩賜發揮到極點。

圖、文來源:《新使者》雜誌52 期(作者/潘稀祺)

站在亞略巴古的關鍵年代 -- 莊信德 傳道

站在亞略巴古的關鍵年代
莊信德 傳道
寫作時間 2008.8.17

在第二次旅行佈道當中,一路被迫害而轉進不同城市的保羅來到了人文薈萃的雅典,雖然只是短暫數天的停留,保羅卻刻畫出一個極爲深刻的宣教形象,讓歷世歷代的基督徒從中領受宣教的亮光與智慧。保羅把握在雅典城過境的短暫時間,參訪了著名的雅典神廟,並且細細地觀察、分析每一尊他所看見的神像,也站上當時候政治精英/知識精英匯集的雅典議會:「亞略巴古」。面對當時候斯多亞學派(Stoicism)與柏拉圖主義(Platonism)對於宇宙觀和神觀的挑戰。斯多亞學派的宇宙觀奠基在自然主義的基礎之上,並從中產生「自然即是神」的主張,據此,保羅從希伯來傳統的創造論出發,將位格上帝的概念傳講出來,「我現在告訴你們: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使十七23~24)。

據此,保羅進一步回應了柏拉圖主義中神人關係是放射性流散的説法,當時候柏拉圖主義主張的神人關係,是一種遙遠的,沒有意識的斷裂關係,一切萬物的存在只是從永恒的彼岸流散稀釋的結果,在柏拉圖主義影響下,上帝是一個非位格的存在觀念。然而,保羅卻在此宣告了一位,主動創造世界,與世界建立關係的上帝,並且將人與神的關係緊緊繋在一起:「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使十七28)最後,保羅則是回到福音信息的核心歸結道:「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使十七30~31)

以現代的語言來詮釋當時候所發生的一切,我們可以說,保羅的福音之愛讓他不僅超越聖俗二分的斷裂,進入行香煙裊繞的天宮參觀,並且也進入誠品書店閲讀當時最暢銷的排行榜書籍,以了解當時影響雅典人最深刻的思想體系,最後更站上立法院議會大廳中,對著立法委員諸公進行電視及時轉播的佈道宣教。在這場扣人心弦的佈道大會中,保羅儘管沒有獲得滿堂彩,卻也深深地影響了多位知識分子信從了耶穌基督的福音真道。沒有一篇完美的講章、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宣教策略,但是卻總是有向上帝負責,向時代承擔的福音態度。保羅在雅典展現了這樣的態度,我們呢?

台灣高等教育的結構性缺失已經是近年來最被社會詬病的議題之一,神學院決定在這樣的時刻進入教育部管理的高等教育體系,雖然並不是依循著聯招的入學形式,卻表達出一個重整神學教育、承擔當代福音使命的意志。希望神學教育朝向正規化經營,能夠與所有國際的神學教育接軌。事實上,台灣神學院自從1872年創立之後,就已經扮演了台灣北部高等教育的角色,只是礙於當時許多教育法規的限制(如:大學必須教授三民主義國父思想,設立教官等規定),神學院拒絕進入教育部的行政系統,而留在内政部的管理之中。

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部對於宗教教育進行重新的評估,針對私校法部分條文進行修改,並爲宗教研修學院制定較爲符合現況的條文。台灣神學院決定調整過去自外於高等教育體制的心態,重新面對高等教育在形式與内涵上的挑戰。一方面是讓長期處於禁建狀態的土地得以解禁,並加速學校整體硬體建設的發展,二方面則是讓神學教育重返高等教育機制的正途。

不過,「申請教育部立案」僅僅只是形式上與象徵意義上的行動,歸結到底我們更需要的是實質上的更新與突破,神學院需要一群同心禱告,共同尋求上帝心意的教職員團隊,積極地思想上帝要台神在這個末後時代,面對快速變遷的世界衝擊中,扮演怎樣宣教的角色。如何走出傳統神學教育的安逸模式,啓動積極宣教、提振神學研究的機制,是未來台神需要弟兄姐妹不斷關心守望的破口,希望大家在實際的奉獻與禱告中紀念上帝所設立的神學教育機構。

2008年8月10日 星期日

生命共同體 Life Together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8/1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最近在準備有關小組系列的講道時,我學到一個新英文單字 (Oneanothering)。根據史密斯 (R. Cody Smith) 的解釋,one•an•oth•er•ing (wun-e-nuth’er-ing) v. To fulfill New Testament Biblical instructions for Christians regarding activities to be done to, for and with one another. –one•an•oth•ers n.  

我嘗試將這段英文翻譯成為中文如下:“彼此”是一個新的動詞,意思是基督徒遵行新約聖經中有關基督徒彼此之間為了對方、給予對方、陪伴對方所做的活動。從事這種活動的人稱為“彼此者”。

主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因此,我們可以說,彼此相愛的關係與互動是基督門徒或是教會的主要特徵。這些因為相信主耶穌的救贖恩典,接受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於心中的基督徒們在彼此的互動關係中將這樣的愛活出來的關係就是“彼此”(Oneanothering)。

顧立 (Anthony Gooley) 曾經發表一篇文章,叫作“去教會與是教會”(Going to Church and Being Church)。我們在主日前往教堂參加主日崇拜,但是彼此之間並無任何實質上的互動關係,我們只是“去教會”(Going to Church)。但是如果我們除了在主日前往教堂參加主日崇拜以外,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也有彼此相愛的互動,那麼我們就成為“是教會”(Being Church)。今年初開始,我們在和平教會開始推動小組事工,就是盼望和平教會的兄姊們能夠從“去教會”參加主日崇拜進一步成長為有彼此相愛互動關係的“是教會”。

在德國納粹時代,由於反抗希特勒而被判處絞刑的潘霍華牧師 (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 對於這個問題有他獨到深入的研究。他在1927年發表的博士論文題目為Sanctorum Communio: eine Dogmatische Untersuchung zur Soziologie der Kirche. 英文譯名為 Sanctorum Communio: A Theological Study of the Sociology of the Church。我嘗試將其譯為中文如下:聖徒的相通:教會社會學的神學研究。潘霍華認為我們的“我”( I ) 是產生於和另外一個相對個體“你”(Thou) 的互動當中,而所有的“你”(Thou) 都是具有上帝的形象。當我們的“我”和三一真神的“祢”(Thou) 以及反應上帝形象的別人的“你”(Thou) 以真誠的彼此相愛互動時,我們的“我”( I )才得以健全的形成與成長。這些“我” 與四週的“你”所形成的結連團體可以區分為:彼此沒有互動關係的“群眾”(mass)、彼此有理性互動的“社會”(society)、以及彼此有生命互動的“社群”(community)。教會應該是社群的一種。自從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犯罪之後,我們的“我”( I ) 被罪惡所扭曲了,因此,包括教會在内,所有的社群都會有其中成員彼此意志與利害衝突所帶來彼此互動關係的扭曲與傷害。教會是被基督救贖罪人所形成的社群。

潘霍華牧師於1935年被聘請成為在Finkenwaldel一間地下神學院的院長。半年後這間神學院就被希特勒關閉了。潘霍華把這半年的經驗寫成一本1938年出版的書,稱為 Gemeinsames Leben (Life Together) ,中文譯名為:團契生活 (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我個人覺得翻譯為“生命共同體”可能更為貼切。在本書中潘霍華強調教會乃是基督第一次降生與第二次再臨之間,基督在這世界的具體表現。這是基督信徒所形成的社群 (community)。基督是這個社群的根基、媒介、與中心。這個不完全的社群是上帝在基督裡面所親自設立的,並不是由任何個人的異象或理想所號召形成的。這是上帝所賜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我們應該充滿感恩來領受,不論是剛強或是軟弱、是聰明或是愚拙、是順服或是叛逆,每一個肢體都是上帝所安排在我們的基督社群 (Christian Community) 中 (林前12:18-27),都有上帝的美意以及要我們學習的功課的。但願我們的和平教會也能夠成為“是教會”的基督社群,是依靠基督恩典以及聖靈恩賜而彼此相愛的生命共同體。

2008年8月3日 星期日

界線 Boundary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8/0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界線 (Boundary) 是近年來在心理學被廣泛探討的熱門題目之一。有兩位基督徒心理學家 克勞德與套森德Henry Cloud 與 John Townsend 於1992年出版一本這方面的書,Boundaries: When to Say Yes, When to Say No,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Life.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2)

根據克勞德與套森德的說法,界線原來是房地產的分界線 (property line),在該界線以內的房地產之處置權與照顧責任應該是屬於該筆房地產所有者所擁有。界線將屬於自己的房地產與不屬於自己的房地產作出清楚的區隔。克勞德與套森德將這個原用於區分房地產權責歸屬的界線觀念,轉而應用到個人的自我認同 (Self Identity) 以及人際關係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互動的研究。適當清楚的自我界線當有助於促進建全的人際互動關係。

I. 責任關係 (Responsibility): 

當自我界線很清楚且適當的區分自我與非我 (me and not me) 時,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擁有自我並為自我負責。我們也會避免去侵犯別人的自我或為其行為負責。

II.自由抉擇 (Freedom):

我們對於界線內之自我相關事務可以自由抉擇如何處置。同時,我們對於屬於他人自我界線內之事務則須學習尊重其自由處置權責。

III.愛的關係 (Love):

當我們對於自我界線內之擁有權責以及自由抉擇有了清楚的認識,我們對別人自我界線內之擁有權責與自由抉擇會予以尊重並避免侵犯的情況下,我們才有能力與對方建立成熟、互惠的相愛互動關係。

IV.保護作用 (Protection):

在愛的關係中如果對方做出侵犯你的自我 [例如:語言暴力、肢體暴力、壓迫管制、或是操控玩弄]、或傷害你們關係的行為時,清楚的自我界線會幫助你勇敢的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避免受到對方的侵犯。清楚的自我界線也會幫助你智慧的婉拒承受對方不當行為所帶來的惡果,並且不會背負不恰當的罪惡感。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你不會去侵犯對方行為抉擇的自由。你會讓對方自己去承受其惡行所帶來的惡果,讓對方有自我反省、改過向善的機會。

V. 接受現實 (Accept Reality):

當我們採用適當的自我界線來建立愛的關係,並且在對方做出侵犯你的自我或是傷害愛的關係時,我們使用適當的自我界線來保護自我,免於對方的侵犯,或是讓對方承受該惡行所帶來的惡果,給予對方反省改變的機會。但是,對方不一定會因此就痛改前非、回頭是岸。有時候,我們會遭遇對方不可理喻,或是變本加厲。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並接受對方拒絕改變之事實。在這樣的時刻,適當的自我界線會幫助我們做出兩害取其輕的困難抉擇,將這個無法挽回愛的關係做一個結束。我們不會讓自己陷入只要我再努力,一定可以挽回這個愛的關係的錯覺而無法自拔。

在加拉太書第六章2節與5節,保羅談到彼此分擔重擔以及個人自負擔子的看似矛盾的人際關係互動建議。如果從克勞德與套森德的界線理論來看保羅的建議,個人自負的擔子應該是指在自我界線以內的自由抉擇與擁有權責。彼此分擔重擔則是指在健全自我界線下所建立成熟的彼此相愛關係之下的互惠互動。

求上帝幫助我們,能夠以感恩的心來接受上帝所賜給我們這寶貴的自我界線。智慧的使用自由抉擇,並且願意為這些自由抉擇負責。我們也同時學會尊重別人的自我界線,不侵犯別人的自由抉擇或是剝奪他為此自由抉擇所帶來的後果負責。我們也要祈求上帝,不要讓自我界線扭曲成為將我們自我孤立的高牆,攔阻我們與別人建立互相擔當生命重擔的彼此相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