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遇不見的小紅

     
小學坐在我同桌的女生小紅,是全班第一名、全校與基隆市演講比賽的冠軍,學校的司儀又是模範生。長的活潑、美麗、大方又可愛。到我讀了國中後,我發現我偷偷地暗戀她。但是,那時男女分班,我沒有機會和小紅講話,可是我還是有機會看到她。因為她是司儀,每天升旗的時候,就會看到她站出來,說:「升旗典禮開始,全體肅立,主席請就位。唱國歌」。可是基隆的天氣很討厭,常常下雨。
     
       三年後,我上了基隆高中,她讀了基隆女中。那時,我姐也是演講高手,高一那一年。我姐去參加基隆市演講比賽回來,得了第二名。第一名是誰?不是別人,就是小紅。
事實上,我知道,有很多男生喜歡他,要追她的人有夠多。因為她實在太顯眼了,很難讓人不去注意到。同時,我也知道有很多女生羡慕她、希望可以成為和她一樣,或是從心底嫉妒她,為什麼她可以擁有掌聲、鎂光燈、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

       說真的,我想小紅不會注意到我,我也沒有那個勇氣去找她,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每天走在基隆的馬路上,有機會可以和她不期而遇。我每天都這樣期待,看見穿著基隆女中制服的女孩,我都會多看一眼,「眾裡尋他千百度」,很希望看到也。但是,很可惜的,一次都沒有遇到。

       高中生的生活過的很苦悶,其實也很少聽到有關她的消息。當我再次聽到有關她的消息的時候,我當場呆掉了。有人告訴我說,她休學了!怎麼會?她怎麼會休學了呢?因為她的母親因為肺結核而過逝,然後,她為了照顧她的母親,也被感染了肺結核,所以她就休學在家中養病。說真的,聽到這個消息,我很震撼。

        那個時候,我才剛去教會不久,我不知道怎麼幫她,我只能為她禱告,求上帝幫助她,事實上,我禱告的重點是,求上帝安慰她,讓她的生命不會因為這樣而變得失色,如果可以的話,是不是可能讓她認識耶穌。因為,我不知道,除了上帝以外,誰還能夠安慰幫助她。
後來我高中畢業了,有一天,我去參加一個聚會,在另外一個教會,那天的聚會座位安排成一個馬蹄型,我坐在馬蹄的另外一邊。我當座定後,我很清楚的看到她就坐在我的對面,旁邊還有我的國中地理老師,我的國中地理老師是基督徒。我想,應該是我的國中地理老師向她傳福音,然後她就信主了吧!說真的,看到她我好開心,因為我內心有一個深深的感動,上帝聽了我的禱告,讓她可以認識這個信仰。我靜靜地看著她,她看起來很好。可惜,直到聚會結束,我都沒有機會和她講到一句話。但是,那一天我很開心又滿足。

       後來,我聽說小紅又回去學校上學了,我為著這件事很高興。但是,四年後,我又聽到她的消息。她的結核病復發,然後過逝了,得年只有二十一歲。好震撼,二十一歲,不正是一個女孩子最美麗、最青春、最繽紛色彩的年紀嗎?二十一歲不正是要去長大、去面對世界,去愛與被愛的年紀嗎?二十一歲,不正是,要開始走自己人生的那條路,去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年紀嗎?但,她就這樣消逝了。

       那些曾經在司令台上的風光,眾人注目的焦點、許多男生追求、愛慕的眼光。許多女生羡慕、嫉妒的對象。就這樣煙消雲散了,再也沒有了。之後,我走在馬路上,再看到基隆女中的制服時,會讓我想到她。但是,我知道,我再也沒有機會遇見她。

       分享這個故事,不是要說生命很短暫。我想要分享的是,也許別人的生命很精采,別人好像過得比你更開心、更美好。但是真的叫你和她交換,過她的生命,真的就是好的嗎?我想不一定吧!求上帝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獨特性,學會好好珍惜把握自己的每一天,活出上帝對我們的心意吧!





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忘憂谷

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人們稱它忘憂谷。谷中的人們彼此扶持,互相幫忙。有人種稻,有人畜牧,偶爾還能吃到樹林裡特殊的野味。這裡的人,大家彼此認識,長扶少,青敬老,大家每天的日子總是無憂無慮的在進行著。不過忘憂谷也不是沒有煩惱的地方,其中最令大家害怕的是"人口過多"的問題。   

忘憂谷為什麼會人口過多?   因為住在這裡的人相信,世界就只有它們所居住的地方那麼大。谷中的長老常常說著古代先人的祖訓「世界之外沒有平安」。他們深信,在他們所居住的地方之外,只有一片虛黑和駭人的惡魔。事實上那個山邊黑漆漆的山洞,正是地方長老嚴禁人們靠近的地方。長老們堅持遵守先祖的遺訓,誰靠近山洞就必須治死他。只有如此,黑暗的勢力才不會蔓延開來,忘憂谷的人們才有長久的平安與幸福。  

「為什麼不能去那邊玩?」小英好奇的問著爸爸。   爸爸很認真的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小英。不過這些古人的遺訓,並無法讓小英理解爸爸的話。小英的爸爸是一個文史家,他認真的研究了忘憂谷不論口述或是有限的圖文記載。但是對於那個神祕的山洞,爸爸依然無法理解。是的!世界的邊緣為什麼是黑暗的勢力?而靠近山洞的人,不論是有無進過山洞,只要被長老們發現,仁慈的長老就會變了人似的發怒,並且迅速處決那個人。曾經在一個古書的片段中記載,有人不但進入了山洞,而且活著走了回來,當時那個人宣稱洞外是另一個美麗的世界。不過並沒有人相信他,很快的,這個人被逮捕,並迅速的處決了。古書是在一個被燒盡的古厝地板底下發現的。不過縱使大家聽說了這樣的事蹟,人們依然覺得,那是一則古人的幻想,神奇故事罷了。

小英的爸爸有一天很認真的告訴小英「小英乖,爸爸要去一個很遠的地方,或許爸爸有一天會回來,但是記住,不管發生甚麼事情,都不要害怕,因為真理使人自由。」接著過了一段時間,聽說爸爸真的回來了,不過小英並沒有看過回家的爸爸,只聽說,他爸爸告訴大家,山洞的那邊真的有很美麗的世界。不過爸爸不見了,他並沒有回家。

長大的小英,為了知道爸爸到底在哪裡,她研究了爸爸所有的資料,她發現爸爸去了山洞,她甚至明白了一個可怕的事實,爸爸死了。是的,那個可怕的山洞害死了他的爸爸。不過,這一切卻觸動了小英生命中的那個渴望"山洞的那一邊到底是甚麼?"

"圈圈探究團"是這個谷中一個特別的團體。圈圈代表甚麼?長老們並不想知道,不過長老嚴嚴的警告帶隊的小英「我們看著你長大,我們也很愛你,請你不要做出傷害自己也傷害大家的事情。」這個團體常常偷偷的聚會,不過平常的生活與大家並沒有相異。直到有一天,"圈圈探究團"發出了一個邀請:

探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親愛的各位親友們,讓我們一起去探究真實吧!

這一天,小英所帶領的"圈圈探究團"集結出發前往山洞邊緣。而長老們也帶著人們守在洞口附近,不希望小英進入這個令人畏懼的山洞。我們無法陳述那可怕的過程,只知道,小英與夥伴們,在經歷了一連串的辛苦之後,穿過了山洞。當大家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印入眼簾的是開闊的天空,美麗的大草原。

洞口的石壁上留著故人的字跡,有先祖的,有前人的,有小英爸爸的。他們都在述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原來,曾經這個世界的確有過動亂,而躲進山洞的一群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嚴格限制他們進出這個山洞。只是那個動亂已經過了幾百年了,我們當然無法確定,世界是否已然和平,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除了忘憂谷的人們,沒有人知道這個忘憂谷。而谷中的人們,是否繼續只能在谷中?如果你是小英,你的下一步是甚麼呢?

「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或譯:聖靈)是叫人活。 」                                     
哥林多後書三章6節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神的道路

每一位基督徒都會知道要走神的道路,也都願意跟隨神的腳蹤,走在神的道路上。甚至更是期待,至終有一天能走上天路與神相會。
然而試想我們一生的道路,真的都走在神所喜悅的道路上嗎?每一時刻,我們所做的都蒙神喜悅嗎?
綜觀神所揀選的子民──以色列人的歷史,有多少時候他們是願意走在神的道路上?又有多少時候他們是走在自我的路上?
上主曾經如此看顧他們,視他們為眼中的瞳仁,領他們出為奴之地,賜給他們流奶與蜜的迦南地。他們卻不知足,一再叛逆、拒絕,遠離神的道路。耶利米先知記載了以色列人如何拒絕上帝的道路。「上主勸告他子民說:『你們要站在十字路口觀察,要探問那些舊路,查一查那條最好的路在哪裡。走那條路,你們就有平安。』但是他們回答:『不,我們不走那條路。』」(耶6:16)上主又對耶利米說:「我的子民忘記了我;他們向偶像燒香。他們在該走的路上絆倒,不再走那古道;他們走上沒有路標的小徑。」(耶18:15)耶利米再傳說:「人跌倒了,不想站起來嗎?人迷了路,不想回頭嗎?我的子民哪,你們為甚麼背叛到底,一去不還呢?你們緊抓住偶像,不肯回到我這裡來。」(耶8:4-5)
以色列人可以說是上主特別恩寵蒙召的一群子民,但我們看見,他們並沒有因被揀選而與神有更親密的關係,反而將恩典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摒棄,不珍惜神所賞賜恩典之路,最終神收回祝福。
今天我們蒙揀選,也一樣全是恩典,不是因為
我們作了什麼?而或許這條路對我們而言,是一條新的道路,我們從沒有走過的道路,或許我們會有困惑,或許會迷路,或許會累倒,或許會遇到險峻的高山、低凹的流淚谷,但這一條路絕非我們自己可決定,也沒有人能掌握自己的前途。因先知耶利米如此說:「上主啊!我知道沒有人能操縱自己的命運;沒有人能掌握自己的前途。」(參耶10:23)
因此,上主藉著詩人告訴我們,「唯有義人的道路像黎明的曙光,越照越明亮,直到白晝到來。」(箴4:18)又「唯有專心信賴上主,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無論做甚麼事,都要以上主的旨意為依靠,他就會指示你走正路。」(箴3:5-6)
耶穌在世時,也曾教導我們要努力進窄門,他說:「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那通向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好走的,朝著這方向走的人很多。那通向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難走,找到的人也很少。」(太7:13-14)因此,走神的道路是要努力,要儆醒,要專心信靠,要效法基督,與神同行。
先知彌迦早已告訴我們,上主要求我們走什樣的道路?他說:「我該帶甚麼禮物來見上主呢?我該怎麼來敬拜天上的上帝呢?我帶最好的小牛作燒化祭獻給他嗎?上主會喜歡我獻上成千隻的公羊,或上萬道河流的橄欖油嗎?他會喜歡我獻上長子來替我贖罪嗎?不!上主已經指示我們甚麼是善。他要求的是:伸張正義,實行不變的愛,謙卑地跟我們的上帝同行。」(彌6:6-8)
我們的生命與我們的道路並行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然而你是選擇將你的旅程投注在寬廣卻滅亡的道路上,抑或選擇走在神的道路上?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8/24講道篇(信心的看見)的補充

8/24主日的講道,沒有時間處理講道篇的現代意義,透過牧函希望可以做一些補充,以下將以生活在全球資本主義影響下的台灣都市居民,其面對消費主義的市場化生活,讓人逐漸習慣<消費>是生活中的必要,基督徒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消費主義的價值觀好像自然而然植入每個城市居民的心中,與信心的看見相關的,就是基督徒有沒有辦法分辨,自己在消費行動時,那些是欲望?那些是需要?或者以需要為由,滿足不斷被養育的欲望,長期在消費主義的薰陶下,基督徒是不是也開始消費教會,消費教會的聚會?  
全球資本主義帶來的商品市場和消費主義掛勾以後,人的生活逐漸商品化,暴露在市場取向的媒體、各種宣傳和廣告之下,人的習性被模塑,接受消費主義的世界觀,這種群體的同化力量,往往制約我們的價值觀,即使無實際消費行動,我們還是市場取向的消費主義者,就是以消費主義思維,衡量人的存在。在消費主義的主導下,進步的社會變得過度消費,除了浪費食物以外,同時是剝削大自然,加上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形成經濟階級的問題,人逐漸失去人性,創造力量的反撲,於是佔領運動(例如佔領華爾街)浮上水面,為的是抵制因著消費主義而導致靈魂被貪婪和佔有欲所控制,這些有覺醒的人,期盼建立一個更公平和人性的生活空間,如果基督徒接受耶穌基督的上帝國福音,面對消費主義所帶來的社會負面的價值觀和環境的剝削,基督徒應該有更清晰的對照吧?就是父親的家(浪子的父親)和浪子所去的浮華世界之間的對比,遊走在這兩個國度之間,自己到底是往哪個方向前進?是逐漸被消費價值引誘?還是艱難緩慢地向著回家的路前行?
基督徒在面對選擇多樣化的消費市場,逐漸習慣消費取向,喜歡教會有更多的選項和時間的配合,教會也不斷推出新的優質服務,多元活動和崇拜,符合信徒需求。調查顯示,教會越能符合全家不同年齡層的需求,達到同一時段,家庭每個人可以各取所需,對這個家庭來說,最符合經濟效益。被消費主義包圍的基督徒,用信心的眼睛看現今都市教會的服務和提供的聚會型態,心裡要問自己,在這些多元選項中,到底自己是更深地敬拜三一真神和更願意選擇跟隨耶穌?還是在優質的服務中,積極收集自己的宗教經驗,累積自己的宗教credits?或者是來到教會各取所需,達到自我的宗教感良好?或者是來享受服務?如果只是收集經驗和達到感覺良好,或是只來享受服務,說穿了,還是留在奧古斯丁所說的自戀和充滿欲望的狀態,自我感覺和擁有的欲望優先於認識三一上帝,只是二十一世紀的型態不同,這次是經過消費主義的包裝!
現代人的生活形態和靈性操練的需求,不同於過去的傳統教會,在消費主義的主導下,如果信徒無法從信心的眼光出發,看見福音信仰和消費主義價值的區分,那麼消費主義的取向就可能逐漸入侵教會,我們的消費心態,就會慢慢將傳道人當作是僱員,受雇者要符合市場的需求,而不是遵行上帝的旨意,人與人之間不再建立在耶穌基督裡弟兄姊妹的情誼,而是在教會匿名性越高越好,導向信仰私有化,追求良好的自我感覺,逐漸教會也就無法成為為耶穌基督做見證的團體,培養每一個基督徒在聖靈光照下的信心看見,有其千年不變的更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