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天上的異象

天上的異象

經過六年對於十八家頂尖企業與主要競爭者的訪查對照研究,史丹弗大學企業研究所 (Stanfo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兩位學者詹姆士柯林斯 (James C. Collins) 與傑理波拉斯 (Jerry I. Porras) 共同在1900年出版 基業常青:願景企業的成功秘訣 (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 (中文譯者:真如 智庫文化出版 1996)。此書出版之後,在全球企業界引起一股尋找企業願景 (Corporate Vision) 或是公司願景 (Company Vision) 的風潮。這股風潮的餘波,也影響到教會界。

根據這兩位學者的看法,企業願景包含兩大內容,核心信念 (Core Ideology) 與前瞻願景 (Envisioned Future)。這是由企業領導階層邀請全體員工,一起集思廣義而逐漸形成的共識。一般來說,企業願景會展現出該企業存在的價值。這又可分為增進全球人類的幸福、國際社會責任與貢獻、保護生態環境的共存。

我們每個人在幼年時期,也會有各式各樣的夢想 (Dream),這些童年時期的夢想,常常是運用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創意 (Creativity),跨越現實 (Reality) 的限制,期待更為美好的將來 (Better Future)。

聖經中也記載不少神的僕人看見異象 (Vision) 的經驗。這些異象與企業的願景,或是童年的夢想,並不完全相同。聖經中的異象,都是由上主所主動發起,讓上主所揀選的僕人經驗到上主神聖的臨在,在異象中上主樂意與僕人對話,在對話中,上主會使僕人的生命產生重要的轉化 (Transformation),上主也會將重要的使命 (Mission) 託付給上主所揀選的僕人。
在舊約中,上主揀選亞伯蘭,在異象中應許要賞賜給他土地與後裔,亞伯蘭被上主改名為亞伯拉罕,成為因信稱義的始祖,透過亞伯拉罕,地上的萬族將蒙上主的祝福。上主也曾經在何烈山上荊棘焚而不燬的異象中向摩西顯現,並且託付摩西去向法老王說,要容許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去侍奉耶和華。當烏西雅王崩的那一年,上主在異象中向在聖殿裡的先知以賽亞顯現,用火炭潔淨以賽亞,並且託付他去傳揚悔改的信息。先知以西結更是在許多次的異象中,看到上主的榮耀,聽到上主的託付,忠心傳講上主安慰鼓勵的信息,給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人。

在新約中,上主派天使在異象中啟示年老祭司撒迦利亞,上主將賞賜給撒迦利亞一個兒子,他將成為彌賽亞的先驅。撒迦利亞由於不信從而被上主懲戒。上主同時分別用異象啟示並帶領彼得與哥尼流,他們的順服讓彼得有機會把主耶穌基督的福音傳到外邦人之中。復活的主親自在大馬色城門口,在大光的異象中向掃羅顯現,將迫害教會的掃羅轉化成為為主作見證的保羅,保羅的順服使保羅成為外邦人的使徒,把主耶穌基督的福音傳到地極。
上主在我的禱告中,把成為萬民祝福的異象藉著我帶給和平教會。祈求聖靈把這個從天上來的異象賞賜給每一位兄姐,也幫助我們不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碩大的工程、從小小開始

碩大的工程、從小小開始



11月2日教會舉辦一場讀書會,教會全體牧師、長執及核心同工一起看一本“以一不能蓋全”的書。這書是在介紹小型、中型、大型教會轉型及增長的策略。

自從去年12月底搬回新堂後,服侍團隊對於新堂的空間,有許多的期待。其中也包含成為千人教會的期盼,但是教會人數並沒有如預期的增長。因此長執同工聚集一堂,分享,討論,事前還請5位傳道人各自採訪五間千人教會,並在會中報告這五間教會的現況。這一切為的就是要整合各教會的優點,並參考這本書中所提供的看法,為和平教會量身製定,尋找一條可以達到成為萬民的祝福的策略、管道,讓這個異象在我們當中落實。

然而我們有什麼確實的策略或方法能一點一滴,確確實實,一步一腳印慢慢走出一條路,積沙成城、積木成牆、萬丈高樓,也得從一開始。在我們吟唱的聖詩也有一首這樣的歌詞:
    一滴一滴的水,成做海許大,一粒一粒土沙,結做地及山。
    時間一分一刻,雖是真稀微,連連合共總算,就做萬萬年。
    盡在小許錯誤,亦是真厲害,心能漸漸變惡,致到大失敗。
    人行小許仁愛,愛人雖有限,功效不是小許,使地變做天。
真細漢的囝仔,行極小的好,亦能利益真大,使主可讚美。

這首詩歌是在「19世紀末英國的主日學很喜歡唱的詩,當時的人認為是倫敦的Brewer牧師所寫的,後來經過聖詩學者考查後才知道,是美國波斯頓的一位主日學Carney女士所寫的。當她22歲時,有一次在她所任職的學校演講,題目是”論小事情的大重要”,她便寫了這首詩歌和學生們一起唱。人們常認為這首是兒童詩歌,其實從第四節我們可知這亦是大人所須明瞭的道理。

    而Brewer牧師所寫的又如何呢?他於1848年在一本雜誌讀到Carney女士的詩,受到很大的激勵,於是他亦用”論小事的大重要”為題來做此詩,除了從雜誌抄下第一節外,並且自己又新作了另外四節歌詞,其主要意思是:無論任何大工程,都有小小的開始,所以雖然進步很慢,但若努力和忍耐,則最後必會成功。」(摘自聖詩史源考P,486)

    這詩歌的歌詞形容 : 海是由一滴一滴的水形成,山是一粒一粒的而成,千千萬萬年也是由看似短暫的一分一秒疊積而來,如此讓我聯想,和平要成為萬民的祝福(或千人的教會)似乎是大工程,那我們是否要從小小開始呢??

我們是不是可以從關心一個人開始,從為一個人禱告開始,從每主日與一位新朋友打招呼、接待開始,甚至從與一位陌生的面孔微笑開始,從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的關懷開始,或許進度很慢、超慢,但就如這首詩歌提醒我們,積沙能成塔,滴水能成海,由一能到萬。
因此盼望透過11月2日長執的腦力激盪及每一個不起眼的服侍,能將小小的祝福疊積起來,成為萬民的祝福。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單車教會我的事

單車教會我的事

高一的暑假,我第一次騎單車外宿。我與同學從基隆走北海岸到淡水,之後接新店往坪林,走北宜公路所謂的九彎十八拐到宜蘭的頭城,再回到基隆。有了這次的經驗,我發現自己越發的喜歡騎單車。而且自此我常常騎單車背後都背個帳篷,走到那裡,就在那裡露營。舉凡新北市的雙溪、陽明山、宜蘭的鄉間,我都騎的樂此不疲。或許是因為我從騎單車中經驗到上帝的同在吧!因為我每次騎單車出去的時候,我都相信透過騎單車,上帝一定會教我些什麼,讓我學到一些道理、經驗。同時我也相信,上帝與我同在,當我完成每次騎單車的目標時,我都相信,那是上帝帶領保守的結果。                                                                 


高三那年的寒假,當別人都很認真準備考大學聯考時,我卻跑去騎單車,我從基隆騎到宜蘭,再從宜蘭走中橫支線經南山、思源埡口、武陵農場、梨山再到大禹嶺,最後的目標是取道合歡山的松雪樓上武嶺。但是,可能是我把這個挑戰想的太容易了,二十五年前從大禹嶺到武嶺並不是柏油路,而是碎石路。冬天常有下雪的狀況,汽車上山,需要雪地加鍊。鍊條就把碎石路面刨出兩條深溝,道路被切割成中、左、右的三個狹窄路面。單車在其上騎著,路幅非常的窄,一個不小心,進入深溝再出來,常常會造成摔車。
冬天合歡山的風勢異常強勁,別說騎車,連站立都有困難,有些風口的地方常常有汽車連車帶人被吹落山谷,山谷中汽車殘骸散佈,頗令人兀目驚心。而接近海拔三千公尺的高度,運動一兩下,就覺得特別喘。加上從大禹嶺上武嶺的這段路,坡陡異常,被車友稱之為「逆天級上坡」、「爬坡如爬牆」,這裡公認是難度最高的道路,面對這種上坡,一般車友都是「蛇行」以「之字型」方式緩緩攻頂,但是由於地面有兩條深溝,每次我面對誇張的陡坡,而想試著「蛇行」時都不幸摔車,在還沒有到達落鷹山莊前,我就摔了兩次,我又不甘心牽車上去。在這短短的兩三公里路,竟然讓累的我氣力全失,而無力攻頂。我深感挫折、失望,覺得自己是不可能騎過這個山路,到達武嶺的。
就在我坐在路旁,感到絕望幾乎完全絕望想要放棄時,卻不禁想起,我出來騎車,不是相信上帝可以幫助我?我不是相信這當中有上帝要我學習的功課?我不是相信,在終點,有上帝保守帶領的結果?而我現在卻這樣完全無力、挫折、絕望,那個我相信可以幫我的上帝怎麼幫不了我?那這個信仰有什麼用呢?
那個無力絕望的我,突然,心中有一段聖經出現「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八35;38-39) 我再次騎上車,我每騎一下,就問我自己「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的,沒有什麼能夠阻隔我與上帝的關係,誰說上帝幫不了我?誰說這個信仰有什麼用?我雖然騎不上,但是,上帝一定可以。突然之間,我覺得全身發熱,淚流滿面,身上充滿力量,如有神助般的飛快、毫無困難的,就騎完後面三分之二的山路,直攻武嶺,什麼陡坡、路面夾窄、強風、空氣稀薄都彷彿不存在了。
這個「合歡山經驗」,成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經驗。後來我面對聯考的失敗、當兵、重考、生命中的挫折。每當我想要放棄、絕望之際,「合歡山經驗」就告訴我,是的,靠我自己是不行,但是靠上帝卻是可以的。這個經驗,讓我面對困難,依靠上帝,不輕言放棄。這是我從單車學到一個重要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