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以史為鏡

以史為鏡
蔡茂堂牧師

唐太宗器重魏徵的人品學識,禮聘為諫議大夫,可以直接對皇帝的言行過失提出諫言。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對宰相梁公房玄齡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如果翻成白話文,應該是:用銅做鏡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帽儀容;以古人古事當鏡子,可以瞭解一個朝代興盛或衰敗的原因;用人做鏡子,可以從其中明白自己言談行為中的對錯得失。我曾經擁有和珍惜這三面鏡子,一直用他們來防止自己犯錯。現在魏徵已經死了,我失去一面好鏡子了。

西班牙警句哲學家(Aphorist Philosopher) 三大雅納 (George Santayana, 1863-1952) 曾說過這麼一句話:遺忘往事者終將重蹈覆轍 ( 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英國作家赫胥黎 (Aldous Huxley, 1894-1963) 接著講了一句相當諷刺的話:我們從歷史學到的最重要功課就是我們從來沒有從歷史學到什麼功課。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e learn from history is that we never learn from history.) 我們要如何才能從歷史所留下來前人的行為模式 (behavior pattern) 以及所產生的後果學到寶貴的功課呢?我們必須先相信人性的共同性,因此,歷史中所發生的事件才會跟我們的時代有關。首先,我們必須用歸納法 (induction) 從許多的歷史資料當中找出一些原則,然後再用演譯法 (deduction) 將這些原則應用到我們當前所處的時空環境之中。在規納與演譯的過程當中,我們常被迫採取類比 (analogy) 的方法來思考。這種類比思考之理性邏輯過程是否正確,常常須要等到事過境遷、暮然回首之際,才能慶幸猜對,或是頓足誤導。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 之後,歐美的政治家很努力的思考如何防止類似的世界大戰再發生,1920到1930年代之間他們採取姑息政策 (appeasement) 來避免因小失大的世界大戰。那裡知道,納粹德意志、法希斯義大利、以及好戰日本所組成的軸心國卻正好利用姑息政策來奪取其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在1939年爆發了。第二次大戰之後,美國放棄姑息政策,認為蘇維埃俄國在本質上與納粹德國一樣的邪惡,絕對不能對其姑息,因此在兩大強權冷戰當中,對於兩國之間的齟齬,不惜發動戰爭,爆發了韓戰與越戰,造成了韓國的分裂以及越南的淪陷。

我們在觀察情況時,常常會受先入為主的主觀信念所左右,而只看到我們預期要看的現象,卻忽略我們沒有預期會看到的現象,這會產生嚴重的盲點。我們也會發生為了維護那些先入為主的信念,而明知事情之不可為也要硬著頭皮一直堅持下去,直到全面潰敗為止。另外一方面來說,我們手邊所拿得到的歷史資訊,常常包含著作者的個人利益與偏見,因此,我們很不容易看到歷史的真相。最後,我們必須承認,個人觀點之有限與偏差之可能性,因此,採取團隊解讀歷史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比較沒有偏差的歷史解讀與詮釋。

我們在尼希米記第九章唸到整本聖經當中,最長的一篇禱告詞。我們看到一群利未人分成兩組,帶領以色列人,使用類似輪唱的方式,用大哭哀泣認罪以及大聲歌頌讚美來解讀與詮釋以色列人從立國到亡國到歸回的冗長歷史。他們用心研讀聖經中所記載的以色列歷史,從其中發現耶和華創造天地與供應萬物的偉大,選召先祖亞伯拉罕,並賞賜後裔與土地的應許。四百年後,派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脫離為奴之地。在西乃山親自將十誡交與摩西,並且與以色列民立下盟誓,使以色列成為一個國度。在曠野親自住在會幕陪伴、帶領、供應、保護以色列民行走曠野四十年之久。以色列人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硬頸叛逆。上帝仍然是一次又一次的寬容饒恕。進入迦南地之後,以色列人與上帝的互動關係就陷入士師記的惡性循環當中。上帝一次又一次的用周圍的外邦人國度來懲治以色列的叛逆,也一再的施行拯救給與自由。一直到720BC將北國亡於亞述,586BC南國亡於巴比倫。尼希米盼望被擄歸回的以色列民終能從這歷史學到寶貴的屬靈功課。但願我們也可以和他們一同學習。

1 意見:

Mr 土口衣 提到...

這篇文章也寫的太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