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住棚節 (Sukkot)

住棚節 (Sukkot)
蔡茂堂牧師

上帝知道人類的生命不能只是工作與賺錢,人類的生命還須要休息與節慶,才能健康快樂。因此,上帝在創造天地時,就立下工作六天之後,「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2:2-3)

上帝是全能的神,他不會疲倦,也不須要休息,但是為了要人類知道,休息與節慶的重要性,上帝就以身作則,設立了每七日就有一天是安息日。在這一天,上帝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安息了,並且定為聖日。上帝如此重視安息日的重要性,當他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在西乃山上與以色列人立下盟約時,將遵守安息日訂為十誡中的第四誡。對於不遵守者甚至訂下唯一死刑的重罰。(出31:14)

安息日的節慶有三個主要的意義,第一,記念並感恩上帝創造天地萬物,供應照顧我們的生活。(出20:11)第二,放下手中一切工作,並且讓所有子女、僕婢、牲畜、異鄉人都可以休息。(出20:10)第三,大家在這一天可以聚會敬拜神,與神親近。(利23:3)

以色列的歷史,可以說是從出埃及的事件開始的。上帝顯出十大神蹟奇事,最後用天使逾越以及以色列人吃無酵餅的事件將以色列人拯救出埃及。然後就帶領以色列人到西乃山,頒佈律法書給他們遵行並且與以色列人立下盟約。同時,指示摩西建立會幕,上帝願意親自降臨,在帳幕裡陪伴住在帳棚中的以色列人繞行曠野四十年之久。因此,耶和華除了訂下每週一天作為安息日作為節慶聖日以外,還特別為以色列人訂下三個重大節慶,作為以色列歷世歷代記念耶和華拯救出埃及,在西乃山立盟約,在曠野陪以色列人住帳棚的極大恩典,讓以色列十二支派經過四十年的光陰,逐漸發展形成一個國家,再帶領他們渡過約旦河,進入應許的迦南美地。

這三大節慶就是:尼散月十四日的逾越節 (Passover) 以及接下來七天的除酵節 (Unleavened Bread),除酵節後一天的初熟節 (First Fruits) 開始起算五十天之後的七七節或五旬節 (Weeks or Pentecost),以及提斯利月十五日開始連續八天的住棚節 (Booth)。根據申命記16章16節的記載,以色列男子一年三次,要在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前往聖殿朝聖獻祭。在這一年三大節慶當中,住棚節是唯一必須為了節慶而搭築場所,也是參與人數最多、最歡樂的節慶。

根據聖經的記載,住棚節有兩大意義,第一個是要記念以色列祖先在出埃及之後,四十年之間在曠野流浪,住在帳棚裡,得到耶和華的同行、保守與帶領。藉著一連七天住在一個臨時搭建的棚子裡,可以讓以色列民族世世代代教導子孫,記念耶和華保守與帶領的恩典。(利23:42-43) 另外一個意義是住棚節是在秋割收成的季節中舉行,是一個將收成獻到耶和華面前,感謝一年來耶和華賞賜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的恩典。(利23:39) 所羅門王在完成建造聖殿工程時,選擇在住棚節舉行獻殿典禮。(王上8:2, 66)

根據利未記23章40-42節,以色列人在住棚節要做三件事,住在臨時搭的棚子裡七天七夜,聚會時要用手捧四樣植物向六個方向搖動,要邀請朋友前來參與歡慶。所搭的棚子拉比有很詳細的規定,特別是屋頂不能是密不透雨的建材,而是使用樹枝來遮蓋,白天遮蔭,但是晚上能夠讓住在棚裡的人抬頭看見天上閃亮的星星。手捧的四樣植物是根據利未記23章40節,由棕樹枝,加上長春花樹枝以及柳樹枝綁成一束,另外還加上一顆檸檬果,這四樣東西必須是經拉比認定合格的才可以使用,在住棚節大家聚集到會堂參與敬拜時,一面吟頌詩篇113-118中的Hoshanah,一面繞行會堂,同時在三個定點,面向東、南、西、北、上、下六個方向搖擺四植物束 (lulav and etrog)。在每個棚子裡面會擺一張特別裝飾的椅子,每天會邀請一個古代的先聖先賢來做特別來賓 (ushpizin)。傳統中最常被邀請的特別來賓包括: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摩西、亞倫、大衛等等。他們也會邀請比較貧困的鄰居來一起享用住棚節的喜宴與歡慶。

但願我們從以色列人的住棚節慶典可以學到我們要如何來舉行我們的聖誕節與復活節的慶典,以及是否要增加其他的節慶,可以讓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以及與鄰舍的關係,更加親近。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靈命復興循環 (Spiritual Revival Cycle)

靈命復興循環 (Spiritual Revival Cycle)
蔡茂堂牧師

尼希米帶領被擄歸回的猶太人在五十二天之內完成了城牆重建的工作。尼希米安排好了領袖的傳承,城門與城牆安全的維護,以及人口名冊與族譜的確認之後,就進入了猶太人靈命復興 (spiritual revival) 的運動。從整本聖經當中,我們發現人類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似乎存在一種起伏不定的循環互動關係。這種靈命復興循環 (Spiritual Revival Cycle) 的現象我們在士師記的歷史中看得最清楚。這個現象可以分為下列幾個階段:

階段一:蜜月期 [百姓都事奉耶和華] (士2:7)
階段二:疏遠期 [百姓行惡事奉巴力] (士2:11)
階段三:苦難期 [百姓遭受欺壓擾害] (士2:14-15)
階段四:呼求期 [百姓困苦哀聲求主] (士2:18b)
階段五:拯救期 [上帝興起士師拯救] (士2:18a)

我們在士師記還可以看到類似的七個屬靈復興循環。每一個循環都由一位被耶和華興起的士師所帶領的屬靈復興運動作為終結。這七個屬靈復興循環是:俄陀聶循環 (Othniel Cycle) (士3:1-11); 以笏循環 (Ehud Cycle) (士3:12-31); 底波拉循環 (Deborah Cycle) (士4:1-5:31); 基甸循環 (Gideon Cycle) (士6:1-8:35); 亞比米勒循環 (Abimelech Cycle) (士9:1-57); 耶弗他循環 (Jephthah Cycle) (士10:6-12:7); 參孫循環 (Sampson Cycle) (士13:1-16:31)。除了上述這七個描述比較清楚的屬靈復興循環之外,士師記還有幾個記載比較不那麼清楚的士師循環。從撒母耳當士師開始,一直到尼希米重建耶京城牆為止,北國以色列以及南國猶大的歷史,也可看到是由幾個屬靈復興循環所組成。尼希米的屬靈復興循環,我們可以從南國被巴比倫帝國滅亡前,最後一次的屬靈復興運動式微之後開始算起。那次的屬靈復興運動是由八歲登基的約西亞王所帶領(代下34:1-2),約西亞王除掉邱壇偶像、拆毀巴力的壇、重新整修潔淨聖殿、公開誦唸律法書、痛哭悔改起誓立約、盡心盡性遵守誡命。(代下34)
但是很遺憾的是約西亞王,在與埃及王尼哥戰爭中不幸陣亡,約西亞王所帶領的屬靈復興運動就此告終。接下來是每況愈下的屬靈情況往下沉淪,接續約西亞為王的約哈斯,被埃及王尼哥所廢,另立約雅敬為王,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之事而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用銅鍊鎖住帶去巴比倫,約雅斤繼位,繼續行惡得罪神,又被擄往巴比倫,尼布甲尼撒王另立西底家為王。西底家也是行惡得罪耶和華,最後落得被巴比倫滅國的悲慘下場。耶路撒冷城牆被拆毀,聖殿被焚燒,百姓被擄到巴比倫。應驗耶和華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地享受安息,地土因荒涼而安息。

一直到滿了七十年(代下36),上帝興起了波斯王古列,讓他下詔通告,允 許猶太人返鄉重建耶路撒冷與聖殿。537BC所羅巴伯帶領四萬兩千三百六十人返鄉,重建聖殿,完成燔祭壇與聖殿的根基之後,卻被附近的異族所阻擾而中斷。521BC大利烏王年間,上帝興起先知哈該與撒迦利亞,鼓勵大家之後,才又動工完成聖殿的重建工程。458BC文士以斯拉又帶領一小批人返鄉,推動屬靈復興運動。445BC尼希米被上帝感動,由書珊城返鄉,並號召猶太人起來,共同完成耶路撒冷城牆的重建。然後就是由尼希米與以斯拉一起合作的屬靈復興運動。文士祭司以斯拉在一群利未人幫助之下,教導百姓明白摩西五經的內容,百姓認罪悔改,重新恭守住棚節的慶典,舉行城牆奉獻典禮,並進行婚姻生活的革新運動。

上帝於六十多年前設立和平教會,現在帶領我們進行聖殿重建的工程。祈求上帝不只是幫助我們大家同心協力的完成聖殿的重建,也求主幫助我們的靈命生活,能夠經歷聖靈帶來的復興。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持守信仰的勇氣

持守信仰的勇氣
陳南州牧師

日本有一個家喻戶曉,有關月亮滿月時能看到兔子搗米的影子的民間傳說。話說「很久很久以前,一隻猴子、一隻兔子,和一隻狐狸住在一起,他們是好朋友。白天在山上玩耍,夜間回到森林。這樣持續地過了幾年。上天之主耳聞這事,便想去看看是否真有其事。他裝扮成一個老流浪漢到他們那裡。『我路過許多高山和深谷,非常疲倦,你們能否給我一點吃的?』他說著,放下手杖要休息。猴子立刻跑去採收一些堅果,呈獻給他;狐狸帶回來河中捕獲的魚。兔子到田間四處搜尋,空手而回。猴子和狐狸取笑他說:「你真的沒用」。小兔子灰心極了,於是請猴子找來一些薊草,又要狐狸在草上起火,他們都照著做了。那時小兔子對老流浪漢說:「請你把我吃掉」,說畢,縱身跳入火中。這個祭獻穿透了流浪漢的心,他流著眼淚說:「你們每位都值得稱讚,沒有輸贏。不過,小兔子的奉獻是愛的特別明證」。這樣說著,他恢復兔子的原狀,帶著他的小小軀體回到天上,將他埋葬在月亮的皇宮裡」。[取自奧村一郎神父,《祈禱的美麗境界》(台北:啟示,2006),160-161頁]

故事中的小兔子,不但相信與人分享是一項美德,也有勇氣持守、實踐這一美善的信念。這是一個很悲壯的故事,但透露出傳說故事所要指出的意義:人為堅持其所相信的信念所必須展現的勇氣是何等的大啊。

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有怎樣的信念?我們檢驗過這些信念的意義和價值?我們如何持守人生的美善信念?若是有更美更善的信念,我們有勇氣轉變信念?新約聖經中所提到的大使徒保羅,曾經為其猶太教的信念大發熱心,甚至逼迫教會和基督徒。然而,在一個特殊的經歷中,他確信、明白耶穌是基督(救主)。他不但轉化信仰,甚至獻身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原先也是猶太教徒,但是在得知福音之後,歸信耶穌。雖然遭受迫害,卻仍然持守信仰,實踐信仰,以愛心辛勞工作,堅守對耶穌基督的盼望。保羅深受帖撒羅尼迦信徒的信仰所激勵,為他們禱告上帝。保羅求上帝幫助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有勇氣,繼續實踐一切美善,也就是有善言善行。

如果一隻小兔子能夠為其美善的信念縱身入火,我們能為我們所堅信的美善信念做甚麼?我們願意為更高、更美、更善的上帝國,就是耶穌的福音,而轉化信仰?我們有勇氣實踐基督信仰的美善?

願那聽保羅祈禱的上帝,也聽你我的禱告,幫助我們。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中,引領、護衛我們,讓我們選擇耶穌基督的福音,又持守基督福音所教導的美善,就是信、望、愛的美德。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領導與管理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領導與管理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蔡茂堂牧師

尼希米在書珊城聽到其兄弟哈拿尼分享故鄉耶路撒冷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的消息之後,在耶和華面前悲哀哭泣禁食。他從神得到重建城牆、再造耶京的異象與使命。四個月後,終於獲得亞達薛西王的恩准與全力支持,經過三、四個月的翻山越嶺、長途跋涉,終於平安返回破落的耶路撒冷城。


尼希米一返回耶京,就遭遇仇敵的藐視與抹黑。尼希米卻勇敢的暗中觀察,了解城牆破壞的現況,召集了猶大平民、祭司、貴冑、官長,與他們分享重建城牆的異象與使命,並且獲得全體人民的支持,有組織與秩序的按部就班,開始城牆重建的工程。


仇敵開始整合結盟,計畫圍攻奇襲,城內的猶大人也開始手酸腳軟,又發生經濟不景氣、貴冑剝削貧困者的內部危機。尼希米一方面改變策略,重新編組,所有工人都一手拿槍,一手拿抹刀,以提防敵人的突襲,召開群眾大會,公開化解貧富兩極化的危機。當城牆修補完畢,只剩下城門尚待安放的最後關頭,仇敵將炮火完全集中在尼希米個人身上,展開凶猛的口水戰爭,採取笑臉攻勢,或是威脅抹黑,或是串通城內祭司,企圖誤導陷害,或是經由裙帶關係,與貴冑裡外相通。尼希米信心堅定,冷靜處理,將這些危機一一化解,城牆重建工程並沒有遭受阻檔,反而快馬加鞭,於五十二天之內完成。


尼希米並沒有因為城牆重建工程的完成而鬆懈下來。他知道城牆重建工程創業維艱、守成不易。他立刻安排組織守城門的團隊,並且交待管理城門開關之大原則。同時,他也沒有忽略城牆看守的重要性,將住在城牆附近的家庭組成守望相助的團隊,分班看守城牆的安全。尼希米同時還記得他對亞達薛西王的承諾,在城牆重建完工之後,便立刻安排耶路撒冷管理領袖之挑選。尼希米內舉不避親,提拔對於耶京安危常懷憂心的內弟哈拿尼,以及曾經有管理經驗,並且為人忠信可靠,對神十分敬畏的哈拿尼雅兩個人,一起負責耶路撒冷城的管理。他同時也著手人口遷入耶路撒冷的計畫,清點當年與所羅巴伯一起從巴比倫返鄉時登錄的名單家族人數。將族譜資料無法釐清的三個祭司家族暫時停職,等待有用烏陵和土明決疑的祭司興起時再決定如何處理。他除了將這些被擄歸回者的族譜名單整理清楚並加以登錄之外,還記下為了重建城牆盡力奉獻者的捐獻記錄。


尼希米知道,城牆的重建並非是最終的目的。人民見證的復興才是主要的目標。因此,尼希米在安排耶京管理者以及城門看守者之同時,也重新組織帶領會眾敬拜讚美的歌唱隊,以及教導民眾知道並遵行上帝律法的利未人。從第一章到第六章記載尼希米重建城牆的硬體建設,從第八章到第十三章則是記載尼希米如何從事人民更新的軟體建設。第七章則是從硬體建設轉到軟體建設的樞紐。

從上述的討論來看,尼希米不僅是一位優秀的領袖,他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管理人才。根據貝尼斯與郭斯密(Warren Bennis and Dan Goldsmith)的研究,領袖與經理(Leader and Manager)是兩種不同的才幹。他們把領導與管理(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之間的差異列明如下:領導必須能創新發展,管理則強調效法與維持。前者必須有勇氣挑戰現況 (status quo),後者則採取保持現況以求穩定。前者是以異象吸引群眾的信靠來影響這群跟隨的人,後者則是用組織中的地位來掌控推動系統的運作的策略。


領導重視做對的事(do right thing),管理則強調採用對的方法(do thing right)。前者強調何事與何由(what and why),後者則主張何時與何法(when and how)。領導高舉理想與遠見之機會(the opportunity of ideal in the horizon),管理則強調現實與底線的危機(the crisis of real bottom line)。


我們教會正在選舉新任的長老與執事,須要上帝賞賜給我們領袖與管理的人才。我們須要有異象與理想的領袖,同時也須要能面對現實策略的管理。領袖與管理之間,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與健康的緊張關係,必須要學會互相尊重,彼此學習,歧異中尋求愛的合一(respect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reaching for unity in diversity with the spirit of love),如此,我們的教會,才能夠在質與量上,朝著更健康的方向,同步成長。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重要與緊要 (Importance and Urgency)

重要與緊要 (Importance and Urgency)
蔡茂堂牧師

尼希米領受從上帝來的呼召與使命,放棄書珊城功名富貴的生活,迢迢千里從巴比倫回到故鄉猶大省,重建耶路撒冷破落的城牆。他雖然獲得國王的諒解與支持,但是卻須要面對四週異族的反對與阻擾,以及耶路撒冷城內為了個人利益之互相剝削所產生的衝突。當尼希米帶領返鄉的同胞,齊心努力,已經將城牆完全修補好了,只剩下安放城門就大功告成時,仇敵眼看著城牆的重建就快要完工了,於是將攻擊焦點集中於尼希米這個領袖身上,盼望能夠在城牆重建完工之前,讓尼希米分心於其他的事務,好叫這個工程可以為山九仞,功虧一簀。

仇敵讓尼希米分心的方法,就是發動口水戰爭,先採取軟球柔攻策略,邀請尼希米前往位於海邊,在撒瑪利亞與猶大之間的中性地區的阿挪平原的休閒聖地,大家拋開歧異,坐下來互相討論分享,來取得共識與和平。尼希米是一位觀察很敏銳的領袖,他深知道,參巴拉、多比雅、與基善這一票人,打從他自書珊城返回耶路撒冷開始,就沒有給他好臉色看。他才回來,他們就造謠生非、冷嘲熱諷、陰謀破壞、甚至不惜圍攻突襲。尼希米所帶領的團隊,大家同心一意的,一手拿兵器提防敵人突襲,一手拿抹刀繼續修補城牆。後來,由於饑荒而經濟大蕭條,貴冑官長趁機放高利貸想撈一筆橫財,造成那些被高利貸壓得必須把子女典當為僕婢以償債的窮戶集體發起罷工抗議。尼希米當機立斷,並且以身做則,有效的化解了內部分裂的危機。因此,當城牆的修補已經完成,只剩下安放城門就大功告成之際,這群敵對的領袖派遣專人所送來的聯誼餐會邀請函,對尼希米來說,不折不扣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懷好意;口蜜腹劍、笑裡藏刀。敵人只不過希望能夠把尼希米引誘離開防守嚴密的耶路撒冷城,讓他一個人去到離開耶路撒冷很遠的阿挪平原,使尼希米落單,失去同伴的支持與保護,好找機會對尼希米下手擊殺,好去掉心頭禍患,使得耶路撒冷城牆之重建工程功敗垂成。

尼希米心思細密、觀察仔細,絕對不會落入敵人所設下的笑臉圈套。敵人發現尼希米推三阻四、不願上鉤,就發起信海攻術,一口氣連續發出四張限時快遞的邀請信,疾如星火,營造〝緊要〞(urgency)之氣勢,盼望能給尼希米帶來心理的壓力,讓尼希米覺得,對方過去雖然表現充滿敵意,但是現在,卻是願意放低身段,尋求和解,如此姿態,三番兩次,尼希米如果一再嚴拒,難免會使人覺得尼希米這個人不通情理,不會把握機會,尋求和解。尼希米對於這種〝緊要暴君〞(The Tyranny of Urgency),卻是胸有成竹,知道如何應付。因為,尼希米的一生,對於上帝有絕對不可妥協的忠誠。這種絕對的忠誠,成為尼希米衡量身邊事務優序的準繩(criteria of priority)。對於尼希米來說,完成上帝的旨意與國度的建立是最高的優序,因此,世界上所有一切其他的事務,都無法讓尼希米分心旁騖。

這種對上帝絕對忠誠所帶出來的生命優序,讓尼希米不會掉入敵人所陰謀設計的陷阱,不管那是笑臉攻勢的柔攻策略,或是後來逆轉而採取的抹黑威脅強硬策略,還是收買尼希米所尊敬的祭司來恐嚇誤導策略,以及最後採用婚姻關係而形成的內神通外鬼、第五縱隊策略,尼希米的回應始終如一,就是完成上帝託付他,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使命。尼希米專心一意的,要盡快速、盡完善的完成這個來自上帝的重要使命,他全神貫注的投入,不願丟下重建城牆的使命,去修好與仇敵間的緊張關係,或是為自己的清白名聲費時辯解,或是被先知欺騙而躲入聖殿,為了自身生命的安全而冒犯律法(民18:7),或是為了城裡有人因為與仇敵通婚而通敵,就嚴加處理,以致於讓城牆重建中止。由於尼希米對於上帝所託付的重建城牆使命的絕對忠誠,成為尼希米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使命(importance),使得尼希米不會被仇敵陰謀所策畫的各種緊要(urgency) 暴君所宰制,能夠帶領返鄉的猶大同胞,在短短的五十二天之間,完成了一百多年來沒有人可以完成的耶路撒冷城牆重建工程。

使徒保羅也是跟尼希米一樣,當他在大馬色城外被主耶穌的大光所照射,而從馬上掉到馬下時,保羅肉身的眼睛,由於那大光的照射而瞎了,但是保羅心靈的眼睛,卻由於與復活的主耶穌簡短而直接的對話而打開了,保羅發現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更清楚的認識主耶穌,更深沉的熱愛主耶穌,更竭力的服侍主耶穌,完成主耶穌交託給他的使命,就是把福音傳到地極(腓3:8)。
各位親愛的弟兄姐妹,您的生命是否也像尼希米或是保羅一樣,清楚抓住了來自上帝的生命使命,成為您一生中最重要的事。這樣,您對於身邊的一切事務,就能夠有清楚的優序,您也不會陷入被許多不重要,但是很緊要的眾多事務所纏身,以致於無法向著您生命的標竿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