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羅、大衛與宗教的關係
曾昭瑞牧師
大衛與掃羅的不一樣,其中有一點在於他們與宗教的關係。掃羅當王的時候,是處於一個先天不良的狀況下。當以色列人要求立王時,撒母耳並不喜悅(撒上八6)。(撒母耳不支持,掃羅與宗教界的關係就會很緊張)。撒母耳對以色列人提出警告,立王之後,會受到怎樣的管轄、重稅、勞役,但是百姓仍然選擇要求立王(撒上八10-20)。上帝對撒母耳說:「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撒上八7)」儘管上帝對此事並不喜悅,但是卻准許百姓立王。掃羅是以色列人第一個王,這種制度轉變的關係緊張,需要相當的政治智慧來處理。可惜的是,掃羅在這方面表現的並不高明。
掃羅開始作王時,有一段與撒母耳還不錯的蜜月期,但沒有多久後,緊張的關係就出現。掃羅王登基後的第二年,非利士人大軍來犯(撒上十三1),掃羅與撒母耳相約在吉甲,掃羅等了七日,等不到撒母耳,就自行獻祭,剛獻完祭,撒母耳就來到(撒上十三8-10)。為了這件事,撒母耳與掃羅不合,撒母耳當著掃羅的面,宣佈上帝要另立一個王取代他(撒上十三13-14)。
之後與亞瑪力人的戰爭,掃羅又再次沒有遵照上帝的指示,留下許多的牛、羊、與一切的美物,沒有滅絕。這次掃母耳拒絕與掃羅同行,不同他一起獻祭,也沒有為他求赦免。而發生了掃羅扯斷了撒母耳的衣襟。象徵著上帝與掃羅關係的斷絕(撒上十四24-31)。自此撒母而再沒有見過掃羅。掃羅失去撒母耳的支持後,又因為追殺大衛,而殘殺挪伯的祭司亞希米勒全家共八十五口人與全城的人(撒上二十二18-19)。這個舉動,撤底地讓掃羅與宗教界決裂,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帶著以弗得逃到大衛那裡,象徵著宗教界的「倒戈」。自此大衛得以常常「求問」耶和華。掃羅的景況越來越糟,他求問上帝,卻沒有回答,不得已他必須尋求交鬼的婦人(撒上二十八8)。至此我們看到,掃羅與上帝的關係,已經完全斷絕。
大衛清楚明白掃羅的失敗,也清楚明白以色列古代制度的屬靈力量。所以當他在耶路撒冷立穩了腳跟之後不久,便決意要把那個已經被忽視不只一個世代的約櫃,從基列耶琳搬到首都來。為此,他先把一座帳壇築好,然後舉行極大的歡樂儀式,把約櫃抬來,安置妥當,大衛委任示羅祭司的後裔亞比亞他(撒上二十二20,最早投靠大衛的祭司)和撒督為新壇的祭司。這項舉措的意義,相當重大。大衛的目的是要以耶路撒冷為全國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他要藉著約櫃,去把這個新造的國家和以色列古代秩序連結在一起,使他成為這秩序的合法承繼者。並要宣傳這個國家為以往神聖制度所看顧與保護的。可見,大衛顯示出他自己遠比掃羅更為聰明。掃羅忽視約櫃,並且把祭司趕到大衛那裡,但是大衛卻在國家正式的聖壇上,把約櫃和祭司建立起來。大衛這樣做,把各支派的感情連繫到耶路撒冷,為他統治的穩定性提供了越人們所能想像的成功。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掃羅、大衛與宗教的關係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