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盟誓神學 (Covenant Theology)

盟誓神學 (Covenant Theology)
蔡茂堂牧師

盟誓神學 (Covenant Theology) 是屬於聖經詮釋學 (Hermeneutic) 的一支。它採用盟誓 (covenant) 作為中心主題思想 (Central Theme) 來貫穿詮釋整本新舊約聖經的內容,上帝創造天地、人類受造叛逆、亞伯拉罕蒙召、摩西救百姓出埃及、大衛王得應許、以西結盼望新約、主耶穌設立新約、末世後新天新地等等。


與被造物全然不同 (totally other) 的至高超然上帝(transcendent God),願意降卑自己,與他所創造的宇宙萬物,尤其是擁有上帝形像樣式的人類建立相互的盟誓關係。嚴格說來,盟誓關係只能發生於擁有位格主體的雙方,自願進入彼此約束的相互關係。上帝與亞伯拉罕立下盟誓時說, “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創17:7) 上帝派遣摩西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曉諭摩西說,“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是救你們脫離埃及人之重擔的。”(出6:7) 上帝樂意與他所揀選並立下盟誓的百姓建立親密的互動關係。上帝願意住在他們中間 (出29:45),與他們同在同行 (出33:16)。在這樣的盟誓關係中,上帝賞賜供應上帝子民生存的需要 (尼9:20),引導他們前行的方向(出13:21),保護他們爭戰得勝利 (撒上17:47),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轄制 (申33:29)。我們所信奉的上帝是守約施慈愛的信實上帝 (申7:9),雖然以色列人一再的違約與叛逆,上帝卻是一直赦免與施恩。提摩太後書2章13節說:「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

上帝希望祂的百姓能夠對祂持守專一的關係,不要讓別的神明介入他們的中間,更不要自己設立偶像來崇拜。上帝的子民對於上帝應該持有特別的尊重。為了表明上帝選民與上帝這個特殊獨有的關係 (出31:13),上帝在每週七天當中,特別選擇週六做為安息日,在這一天,什麼工都不可以做,也要讓所有的工人與牲畜休息 (出20:10)。在這特別的一天,大家要聚集在一起,舉行敬拜上帝的聖會 (利23:3)。

除了十誡的前四誡是規範上帝子民與上帝間的關係之外,從第五誡開始,就轉為規範上帝子民彼此間的關係。孝敬父母是所有人際倫理關係之首要,接著是要尊重彼此間之界線,不可任意侵犯這些界線,生命生存、財產擁有、夫妻關係、溝通誠信,最後則針對上述這些關係界線的不可跨越,以不可貪心來作總結。當律法師來挑釁耶穌有關律法之輕重緩急時,耶穌以最大誡命中的盡己愛神與愛鄰如己兩條相關的誡命,來總括上帝子民在此盟誓關係中所必須持守的責任。


當尼希米帶領被擄歸回的猶太人在五十二天之間完成城牆重建之後,文士以斯拉就接手進行歸回猶太人的靈命復興運動。他們以聽從上帝經由摩西所頒佈給他們的律法書為開始,同心恢復節日慶典,接著是全體謙卑禁食禱告認罪。在這些宗教儀式行為之後,緊跟著就是生活倫理行為的嚴肅立約,由尼希米帶頭簽名立志,承諾委身,願意盡力遵行上帝藉摩西頒佈給以色列的律例典章,否則願意接受上帝最嚴厲的懲治。這些生活倫理的盟誓內容,包括:在日常生活遵行上帝的律法,在婚姻生活避免異教的影響,在作息安排嚴守安息日的安息與敬拜,在經濟規劃遵行什一奉獻以支持上帝聖殿的聖工。

但願我們和平教會在教堂重建過程中,我們與上帝的盟誓關係也能夠同時經歷上帝的重建。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掃羅、大衛與宗教的關係

掃羅、大衛與宗教的關係
曾昭瑞牧師

大衛與掃羅的不一樣,其中有一點在於他們與宗教的關係。掃羅當王的時候,是處於一個先天不良的狀況下。當以色列人要求立王時,撒母耳並不喜悅(撒上八6)。(撒母耳不支持,掃羅與宗教界的關係就會很緊張)。撒母耳對以色列人提出警告,立王之後,會受到怎樣的管轄、重稅、勞役,但是百姓仍然選擇要求立王(撒上八10-20)。上帝對撒母耳說:「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撒上八7)」儘管上帝對此事並不喜悅,但是卻准許百姓立王。掃羅是以色列人第一個王,這種制度轉變的關係緊張,需要相當的政治智慧來處理。可惜的是,掃羅在這方面表現的並不高明。

掃羅開始作王時,有一段與撒母耳還不錯的蜜月期,但沒有多久後,緊張的關係就出現。掃羅王登基後的第二年,非利士人大軍來犯(撒上十三1),掃羅與撒母耳相約在吉甲,掃羅等了七日,等不到撒母耳,就自行獻祭,剛獻完祭,撒母耳就來到(撒上十三8-10)。為了這件事,撒母耳與掃羅不合,撒母耳當著掃羅的面,宣佈上帝要另立一個王取代他(撒上十三13-14)。

之後與亞瑪力人的戰爭,掃羅又再次沒有遵照上帝的指示,留下許多的牛、羊、與一切的美物,沒有滅絕。這次掃母耳拒絕與掃羅同行,不同他一起獻祭,也沒有為他求赦免。而發生了掃羅扯斷了撒母耳的衣襟。象徵著上帝與掃羅關係的斷絕(撒上十四24-31)。自此撒母而再沒有見過掃羅。掃羅失去撒母耳的支持後,又因為追殺大衛,而殘殺挪伯的祭司亞希米勒全家共八十五口人與全城的人(撒上二十二18-19)。這個舉動,撤底地讓掃羅與宗教界決裂,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帶著以弗得逃到大衛那裡,象徵著宗教界的「倒戈」。自此大衛得以常常「求問」耶和華。掃羅的景況越來越糟,他求問上帝,卻沒有回答,不得已他必須尋求交鬼的婦人(撒上二十八8)。至此我們看到,掃羅與上帝的關係,已經完全斷絕。

大衛清楚明白掃羅的失敗,也清楚明白以色列古代制度的屬靈力量。所以當他在耶路撒冷立穩了腳跟之後不久,便決意要把那個已經被忽視不只一個世代的約櫃,從基列耶琳搬到首都來。為此,他先把一座帳壇築好,然後舉行極大的歡樂儀式,把約櫃抬來,安置妥當,大衛委任示羅祭司的後裔亞比亞他(撒上二十二20,最早投靠大衛的祭司)和撒督為新壇的祭司。這項舉措的意義,相當重大。大衛的目的是要以耶路撒冷為全國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他要藉著約櫃,去把這個新造的國家和以色列古代秩序連結在一起,使他成為這秩序的合法承繼者。並要宣傳這個國家為以往神聖制度所看顧與保護的。可見,大衛顯示出他自己遠比掃羅更為聰明。掃羅忽視約櫃,並且把祭司趕到大衛那裡,但是大衛卻在國家正式的聖壇上,把約櫃和祭司建立起來。大衛這樣做,把各支派的感情連繫到耶路撒冷,為他統治的穩定性提供了越人們所能想像的成功。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種出生命 種出愛

種出生命 種出愛
何淑珍牧師

土地是上帝給人們的禮物。「土地」對猶太人而言,有其特殊的象徵與涵意。在舊約中,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有三:「後裔、土地、國度」其中之一就是「土地」。

路加福音第八章5~15節記載,耶穌向一大群人講論撒種的比喻,這比喻是與土地有關,耶穌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一同生長,把它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裏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

耶穌在聖經中曾講過許多的比喻,但很少有加以解釋,而此段是耶穌少有解釋比喻的其中之一。(11~15節)

有些解經家認為,此比喻是耶穌對當時一些社會低階層的人、沮喪的人們所講的一段鼓勵的話,例如:漁夫、農夫及孤兒寡婦、貧窮殘疾的乞丐…等等,及被趕出會堂的罪人,如:稅吏。當時耶穌被拒於會堂之外,而文士和法利賽人和宗教領袖起來反對祂,因此,門徒們的心深受挫折,耶穌這個比喻乃是為他們說的,當中的意思是:「每一個農夫都明白到其中有些種子必定是會失落的,並不是每一粒都可以茁壯生長,但他不會因此而灰心喪志,停止播種,因為他明白,他的勞苦不會是徒然的,雖然有挫折、阻礙,但都無法阻撓上帝最終的收穫。」

耶穌講完這個比喻後,向他們大聲說:「有耳可聽的,應當聽!」當時耶穌要眾人聽什麼,現在耶穌要我們聽什麼,耶穌在解釋比喻時說,「種子」是指上帝的「信息」、「道」。意思也就是說,我們要聽的就是上帝的信息。第一種比喻,種子灑在路旁的,意思就是聽了信息後,可惜被魔鬼奪走,不能因信稱義;第二種比喻,在石地上,就是聽了並且也相信,但回家後,可能遇到某種阻礙或挫折就不信,如此也不能得救。第三種聽了相信,但被生活中的種種誘惑給綑綁住。第四種比喻,聽了相信且結果子。

耶穌告訴我們,上帝早已應許要賜下拯救的種子─福音,只要我們願意相信,就能得救因信稱義。當我們聽了主的道後,要如何去結果子,我們要如何回應白白得到的恩典。我們是否該背起種子出去,播撒福音的種子,學習這個比喻中,撒種子的態度。

1. 撒種子的人他必須有種子,也就是說,我們要去撒好的種子時,我們的行為是否有見證,在世人面前讓別人看到,願意成為基督徒。

2. 撒種子的人出去撒種子時,是不挑土地,不選好人、壞人。我們是否願像保羅說「不管得時不得時,都願為主傳福音」,不自以為誰有資格得救,誰是好人壞人,不配成為神的兒女。

3. 撒種子的人必須殷勤,甚至是流淚去撒種。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詩篇126:5-6)我們是否為至親、朋友迫切的流淚,代禱,例如:被稱為流淚先知-耶利米,因他為以色列民向上帝呼求:「我眼中流淚,以致失明。」(耶利米哀歌2:11a)「因我眾民遭的毀滅,我就眼淚下流如河。我的眼多多流淚,總不止息。」(耶利米哀歌3:48-49)還有新約的保羅:「我是大有憂愁,心裏時常傷痛;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馬書9:2-3)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說:「……晝夜不住地流淚、勸戒你們各人。」(使徒行傳20:31)傳道書也說:「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道書11:4、6)

聖經有許許多多的地方教導我們,聽後要去信,求神幫助我們,撒出的種子都能結出愛的果實。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以史為鏡

以史為鏡
蔡茂堂牧師

唐太宗器重魏徵的人品學識,禮聘為諫議大夫,可以直接對皇帝的言行過失提出諫言。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對宰相梁公房玄齡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如果翻成白話文,應該是:用銅做鏡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帽儀容;以古人古事當鏡子,可以瞭解一個朝代興盛或衰敗的原因;用人做鏡子,可以從其中明白自己言談行為中的對錯得失。我曾經擁有和珍惜這三面鏡子,一直用他們來防止自己犯錯。現在魏徵已經死了,我失去一面好鏡子了。

西班牙警句哲學家(Aphorist Philosopher) 三大雅納 (George Santayana, 1863-1952) 曾說過這麼一句話:遺忘往事者終將重蹈覆轍 ( 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英國作家赫胥黎 (Aldous Huxley, 1894-1963) 接著講了一句相當諷刺的話:我們從歷史學到的最重要功課就是我們從來沒有從歷史學到什麼功課。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e learn from history is that we never learn from history.) 我們要如何才能從歷史所留下來前人的行為模式 (behavior pattern) 以及所產生的後果學到寶貴的功課呢?我們必須先相信人性的共同性,因此,歷史中所發生的事件才會跟我們的時代有關。首先,我們必須用歸納法 (induction) 從許多的歷史資料當中找出一些原則,然後再用演譯法 (deduction) 將這些原則應用到我們當前所處的時空環境之中。在規納與演譯的過程當中,我們常被迫採取類比 (analogy) 的方法來思考。這種類比思考之理性邏輯過程是否正確,常常須要等到事過境遷、暮然回首之際,才能慶幸猜對,或是頓足誤導。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 之後,歐美的政治家很努力的思考如何防止類似的世界大戰再發生,1920到1930年代之間他們採取姑息政策 (appeasement) 來避免因小失大的世界大戰。那裡知道,納粹德意志、法希斯義大利、以及好戰日本所組成的軸心國卻正好利用姑息政策來奪取其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在1939年爆發了。第二次大戰之後,美國放棄姑息政策,認為蘇維埃俄國在本質上與納粹德國一樣的邪惡,絕對不能對其姑息,因此在兩大強權冷戰當中,對於兩國之間的齟齬,不惜發動戰爭,爆發了韓戰與越戰,造成了韓國的分裂以及越南的淪陷。

我們在觀察情況時,常常會受先入為主的主觀信念所左右,而只看到我們預期要看的現象,卻忽略我們沒有預期會看到的現象,這會產生嚴重的盲點。我們也會發生為了維護那些先入為主的信念,而明知事情之不可為也要硬著頭皮一直堅持下去,直到全面潰敗為止。另外一方面來說,我們手邊所拿得到的歷史資訊,常常包含著作者的個人利益與偏見,因此,我們很不容易看到歷史的真相。最後,我們必須承認,個人觀點之有限與偏差之可能性,因此,採取團隊解讀歷史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比較沒有偏差的歷史解讀與詮釋。

我們在尼希米記第九章唸到整本聖經當中,最長的一篇禱告詞。我們看到一群利未人分成兩組,帶領以色列人,使用類似輪唱的方式,用大哭哀泣認罪以及大聲歌頌讚美來解讀與詮釋以色列人從立國到亡國到歸回的冗長歷史。他們用心研讀聖經中所記載的以色列歷史,從其中發現耶和華創造天地與供應萬物的偉大,選召先祖亞伯拉罕,並賞賜後裔與土地的應許。四百年後,派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脫離為奴之地。在西乃山親自將十誡交與摩西,並且與以色列民立下盟誓,使以色列成為一個國度。在曠野親自住在會幕陪伴、帶領、供應、保護以色列民行走曠野四十年之久。以色列人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硬頸叛逆。上帝仍然是一次又一次的寬容饒恕。進入迦南地之後,以色列人與上帝的互動關係就陷入士師記的惡性循環當中。上帝一次又一次的用周圍的外邦人國度來懲治以色列的叛逆,也一再的施行拯救給與自由。一直到720BC將北國亡於亞述,586BC南國亡於巴比倫。尼希米盼望被擄歸回的以色列民終能從這歷史學到寶貴的屬靈功課。但願我們也可以和他們一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