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牧函-培育委員會的分組與目標

       和平教會培育委員會的異象是「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
       這個異象的目的,就是要幫助每一位信徒,在信仰上受到好的裝備造就,在信仰中能夠不斷長進,使每位信徒都能夠各盡其職,在教會當中能夠成為彼此相愛、相互服侍的兄姐、同工,並且在社會、家庭、學校發揮自己應有的角色,見證基督的名。
       培育委員會有四個分組,我們各有不同的計畫、事工,以期望建立基督的身體。
一、兒童教育組
       我們期望讓孩子們在教會長大,充充滿滿有上帝的愛和恩典,讓他們在上帝的家裡,歡歡喜喜領受神的話語,成長後不忘兒時參與主日學美好回憶。
       在新堂完成後,我們除了增加一堂新的兒童禮拜時間(主日學),同時從今年起,我們也強化了兒童敬拜,特別成立了兒童敬拜的服侍團隊,期望能夠透過強化兒童音樂事工,改進禮拜流程,讓孩子們能夠更加喜歡來到教會參加兒主的主日禮拜。
二、團契事工組
       我們認為團契是生活,不是聚會,一個好的團契,應該讓弟兄姐妹能夠生活在一起,並在其中,有更多真誠的交通、分享、代禱。所以我們希望在推動團契事工,不單只是對聚會時間、事工的重視,更重要的是營造「愛在一起的生活」。讓弟兄姐妹們能夠因為喜愛團契、參與團契、投入委身在團契中,而把團契生活當成是他們生活的重心。為此我們期望規畫「學生讀書專區」、「HTC陪讀計畫」、「週末 夜宿計畫」、全面啟動「繁星計畫」(學生認養家庭),使得和平教會能夠成為年輕人的家與教室。
三、青年崇拜組
       我們期望設立一個專屬於年輕人的禮拜,這個禮拜重點不在於滿足年輕人的需要,而在於訓練年輕人委身、參與服侍,同時學習如何來使一場禮拜能夠整全、順利的運作。這個事工將會需要許多年輕人投入時間、人力、恩賜,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需要相互的配搭、協調、溝通、合作,這種以禮拜為中心的同工培育,將會是和平教會青年事工有別於一般長老教會青年事工的特別之處。
四、成人教育組
       我們期望「人人來學習,靈命得成長」發揮教會的信仰教育功能來滿足信徒靈性的需要和成長。規畫並推動自2012年秋季開始的成人主日學教育事工。推動「札根課程」和「進深課程」,按步就班培育信徒的信仰,堅固各部同工的靈命,使教會堅立在基督的磐石上。
       如同聖經所說:「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3-16)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牧函--多方禱告

撰寫者:蔡茂堂牧師

        感謝上帝的恩典,在我分享了分娩之痛的禱告 (Travailing Prayer) 後,上帝感動一批兄姐,主動前來參加教會禱告會,讓週四晚上七點半到九點教會禱告會的參加人數,稍有增加。更感謝上帝的是,有許多位兄姐與長執,也與我分享他們對於教會禱告會更新的意見與建議。我根據這些意見與建議草擬一個有關和平教會禱告事工更新的意見調查表,徵詢每位牧師、長老的意見與回應。感謝三位牧師與大多數長老都將自己對和平教會禱告會更新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大多數長老不贊成由目前的四位牧師輪流帶領禱告會,改為由十二位長老輪流帶領禱告會。只有一位長老認為這是長老靈命成長的契機,須要長老先接受裝備培訓。對於目前在週四晚上七點半到九點在約翰館所舉行的教會禱告會,有長老反應,由於白天須要上班,不方便來參加週間晚上的教會禱告會。有的是因為居住地方距離教會較遠,盼望能夠有分區舉行的禱告會。對於由五個委員會分別負責帶領禱告會中一部份時間與內容的建議,大部份長老都認為不妥。對於目前教會禱告會內容包括:敬拜讚美、世界台灣、教會事工、宣道社區、會友關懷、為牧師禱告以及分組禱告等七大項目。有些長老認為項目太多,應該簡化以集中火力。主日崇拜之後,由牧師與長老在會堂為需要的兄姊祝福禱告,大多數長老認為應該繼續推行。有關緊急代禱網的事工,有長老建議要請關顧委員會界定緊急的範圍並要尊重當事者之自主與隱私。在明年遷回新堂之後,有長老建議應該成立固定的禱告室,24小時或18小時讓有需要的兄姐進來禱告。可以考慮安排有類似泰澤的安靜禱告空間。
        收到由牧師、長老所分享對於和平教會禱告會更新的建議之後,我用更多的時間安靜在上帝面前,為和平教會禱告會更新仰望上帝的帶領。經過一段時日在上帝面前安靜等候與尋求之後,我感覺到要讓和平教會禱告會更新,就不能夠再繼續讓四位牧師輪流帶領禱告會,而是要邀請長老們來接受培訓,預備好可以輪流帶領教會禱告會。我把代禱事項簡化成為四大類,分別由四個委員會來負責收集。會務:世界台灣、關顧:會友關懷、培育:教會事工、外展:宣道社區。崇拜委員會則負責敬拜讚美之安排。我在取得四位牧師之共識之後,從本週四的教會禱告會,就先由四位牧師,分別負責收集自己所牧養委員會的代禱事項。我請如茵幹事負責禱告會投影片的製作。然後,帶著禱告的心,我向每一位長老親自當面發出邀請。黃瑞榮長老由於工作關係,週間無法前來參加教會禱告會,我請王雪枝長老補上。感謝上帝的恩典,我得到十二位長老的首肯。因此,明年一月開始,我們四位牧師,會陪伴自己所負責牧養委員會的長老,來預備如何帶領教會禱告會。當十二位長老都覺得可以勝任獨立帶領教會禱告會之後,四位牧師將開始研究,如何發展新的教會禱告會,例如:週間白天的教會禱告會、心靈醫治的禱告會、泰澤方式的禱告會、靈恩方言的禱告會等等。我們也很願意鼓勵由於住家距離教會比較遠的兄姐,而不方便到教會參加週間禱告會的兄姐,可以開放家庭,邀請住在附近的兄姐,一起舉行分區的禱告會。我們會將由四個委員會所收集的代禱事項,刊登在週報與教會網站上面,讓大家禱告時作為參考。
        保羅告訴以弗所教會說,「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也為我祈求,使我得著口才,能以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秘。」(弗6:18-19) 請大家同心迫切地為和平教會禱告事工的更新,主前代求,求聖靈在和平兄姐中興起禱告的靈,讓更多的和平兄姐渴望禱告、願意禱告、享受禱告。讓和平教會成為眾民禱告的殿。讓我們都能夠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儆醒不倦。讓我們舉起禱告的手,隨時隨地互相代求,更能夠為四位牧師主前代求,好讓我們得到上帝的恩典,能夠同心一意,牧養教會,興旺福音,將一切榮耀歸給三一真神上帝。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牧函-上帝所愛的人--聖安東尼

選錄自《聖安東尼傳》,第1-4章

        公元357年,亞歷山大城的主教亞他那修在聖安東尼死後隔年寫了《聖安東尼傳》。亞他那修與聖安東尼私交甚篤,也從其他人那裡聽聞聖安東尼的事蹟。這篇選錄是以故事開始。
        你們應該知道,聖安東尼是埃及人。他的父母家世良好,擁有很多財富。由於父母親是基督徒,聖安東尼在基督信仰的薰陶下長大成人,孩童時期的他在父母親的照顧下,除了父母和自己的家,對外面世界一無所知。到了少年時期,年紀漸長的他不願學習認字,也不想和其他男孩一起玩耍。聖安東尼渴望如同雅各一樣成為「安靜的人」,他習慣與父母前往教會,他不像一般孩子無所事事,年紀稍長後也不會瞧不起父母,他順從父母,留心所讀的東西,並在心中記住聽到的好事。雖然童年在相當富裕的環境中長大,父母親卻不擔心他會染上奢華的惡習,奢華並非安東尼喜悅的來源,他只滿足於他所擁有的一切,並不奢求更多。
        聖安東尼的父母死後,家中只剩他和年幼的妹妹,因此照顧家庭和妹妹的重擔就落在年僅十八或二十歲的聖安東尼肩上。父母過世六個月後,聖安東尼依照習俗到教會去,他一邊走,一邊與自己交談,默想使徒如何放棄一切跟隨救主,使徒行傳中的信徒如何賣掉財產,帶到使徒腳前賙濟窮人,以及他們在天上有何等盼望。正思想這些事時,聖安東尼走進教會,那時有人正在宣讀福音書。聖安東尼聽見主耶穌對少年財主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以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馬太福音19章21節)聖安東尼立刻離開教會,彷彿上帝為他讀了那段經文,並將成為聖徒的想法放他的心中。為了不使祖先的財產成為他和妹妹追求成聖的阻礙,聖安東尼把祖先的三百畝肥沃田地分給村民,又把其他財產變賣,得了許多錢分給窮人,只為妹妹留下一些。
        聖安東尼後來又回到教會,聽見主耶穌說:「不要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6章34節)他無法再停留片刻,就出去把剩下的財物也分給窮人,並把妹妹託給眾所周知、信實可靠的婦女,將她安置在修道院中長大成人。從那時起,他就待在他的房子外面,致力於靈修操練,耐心地默觀自己、訓練自己。當時埃及還沒有很多修道院,也沒有任何修土知道遙遠的沙漠,所有想要默觀的人都住在村莊附近,獨自操練自己。
        隔壁村莊有個老人,從年輕時就過著隱居的生活,見到這個人後,聖安東尼就效法他的敬虔。剛開始,聖安東尼住在村莊附近,只要聽見任何地方有聖徒,聖安東尼就會像隻殷勤的蜜蜂啟程前往尋找,非得見到聖徒,得著關於美德的回應,他才願回到自己的住處。聖安東尼開始住在村莊外面,就堅定了不回祖先宅第或追憶親人的心志。
        聖安東尼竭盡一切的心力,務使自己的靈修操練更加完全。當他聽見:「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10節)就親手工作勞動;他用一部份金錢買食物,一部分金錢分給窮人;他不斷地禱告,知道人們應不斷地在暗處(密室)祈禱;他專注於所讀的一切,以致於經上所寫的話沒有一句遺漏;他將一切謹記在心,日後,他的記憶更化為典籍為他效力。
        聖安東尼以這樣的方式生活,深受大家的喜愛。他真心誠意地臣服於所拜訪的賢士,並以熱情和紀律徹底學習每個人的優點。他觀察到某人的仁慈,及另一人的不斷禱告;他學習某人不輕易發怒,又學習另一個人的滿有慈愛;他全神貫注地觀察某個人,並向另一個人學習;他仰慕某人的堅忍,又敬佩另一人的禁食和刻苦地睡在堅硬的地上;他小心謹慎地觀察某人的溫柔,及另一個人得長久忍耐。他注意到激勵所有人的,正是對基督的敬虔,和彼此相愛。
        聖安東尼帶著一路上所學到的,回到自己靈修操練的地方,努力把每一樣特質融合在一起。他熱切地想讓自己展現所有的美德,他不和別人競爭,除了一件事;在更高的事上,他不應該次於他們。他不傷害任何人的感情,而是讓人以他們所喜歡的方式他,因此所有村民以及與他親密交談的聖徒,看見他是這種人,就稱他為「上帝所愛的人」,有人如對待兒子般地歡迎他,其他人則如兄弟般歡迎他。
        聖安東尼—上帝所愛的人,經過幾次的介紹,相信弟兄姐妹多少已認識這位在靈修上有極深的操練的聖徒。當我們更深的認識他,其實他並不是一個原本就一無所有,不用學習或是只需放棄極少的東西,就可跟隨基督的人。馬可福音中,耶穌就曾遇見一個財主來到祂面前,尋求永生 之道:「耶穌出來行路的時候,有一個人跑來,跪在他面前,問他說:『良善的夫子,我當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他對耶穌說:『夫子,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 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臉上就 變了色,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可10:17-22)我們從這故事中看到「產業很多」 阻礙了這個財主進入永生。
        路加福音也有記載耶穌說:「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愛我勝 過愛: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 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6-27)
        透過 這幾篇選錄的文章,讓我們學習古今有許多聖徒,他們是如何的跟隨基督,放棄他們的所有,聖安東尼原有很好家世,然,他為了跟隨基督,而放棄所有,幫助窮人。如此行,真的作到如耶穌向人們提出的挑戰「來跟從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我?」弟兄姐妹,是什麼阻礙了你跟從基督?是什麼阻礙了你與主親近呢?
對現代人而言,最大的阻礙,應該是忙!忙!忙!罷!
        耶穌曾說過,有個財主是因「產業很多」阻礙了他進永生,希望我們不要是因「忙!忙!忙!」阻礙了我們進入永生之門。

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牧函--聖安東尼的故事(續)

撰寫者:何淑珍牧師


選錄自《聖安東尼傳》,第12-14章

        在家鄉附近過了幾年靈修生活後,聖安東尼更加渴望獨處。他往南走,進入尼羅河和紅海之間的沙漠,當時他約莫廿五歲。
        當聖安東尼的心意愈來愈堅定後,他急切地往山裡去。在河的對岸,他發現了一座廢棄的碉堡,裡面有各樣爬蟲。聖安東尼越過河流,在碉堡內住下,爬蟲立刻遷離那個地方,就像有人在後面追趕似的。聖安東尼把入口完全封住,貯藏了六個月的乾糧---這是底比斯人的習俗,通常這些乾糧可以保鮮一年之久,加上碉堡內就有水源,聖安東尼可獨自待在裡面,完全不必外出,也不必注意有誰進來。於是,聖安東尼花許多時間操練自己,一年兩次有朋友會從碉堡上方投下乾糧給他。
        由於聖安東尼不許他人進入碉堡,那些前來探視他的朋友,常常坐在碉堡外面幾天幾夜。有時,他們聽見碉堡內似乎有嘈雜的人群,淒厲地叫囂哀嚎:「離開我們的地方吧!你在沙漠裡做什麼呢?你無法抵擋我們攻擊的!」最初那些待在外頭的人,以為聖安東尼在與人打鬥,就爬上階梯想進入碉堡,不過,當他們從碉堡上方的洞口彎腰一看,卻什麼人也沒看見,他們十分害怕,心知有魔鬼作怪,就呼喊聖安東尼的名字,聖安東尼很快聽見他們的呼喊,雖然自己對魔鬼毫不在意。還是來到門邊,吩咐他們離開,不要害怕,他說:「魔鬼似乎只攻擊懦弱的人,你們當順從在十架之下勇敢地離去,讓牠們自己嘲弄自己!」所以,他們憑藉著十架記號勇敢地離開。
        聖安東尼面對惡靈毫髮無傷。他沒有因為這場爭戰而疲憊,因為從天上來的異象成為他的幫助,仇敵的軟弱免除了他許多煩擾,並裝備他,使他信仰更加火熱。朋友來探訪聖安東尼。常以為會發現他已死去,卻總是聽見他揚聲歡唱,「願上帝興起,使祂的仇敵四散,叫那恨祂的人,從祂的面前逃跑。他們被驅逐,如煙被風吹散,惡人見上帝之面而消滅,如蠟被火熔化。(詩篇681-2節)又歡唱說:「萬民圍繞我,我靠耶和華的名,必剿滅他們。」(詩篇118篇10節)
        所以,約莫二十年之久,聖安東尼一直獨自操練自己,從未外出,也幾乎沒有人見過他。之後,有許多人熱切地想要效法他的靈修操練,他的朋友來到碉堡,強行把門敲打、拉開,聖安東尼就像從神聖之地,從奧秘之中走出來一樣,上帝的靈與他同在。於是,前來探訪聖安東尼的人,第一次在碉堡外看見他,當他們見到聖安尼時,十分的驚奇,因他的體態一如從前,既不像完全不運動的人那樣肥胖,也不像禁食又與魔鬼爭戰的人一般消瘦。聖安東尼一如他們原先所認識的、到沙漠靜修之前的聖安東尼,他的靈魂一樣毫無瑕疵,既不因憂傷而狹隘,也不因歡愉而放縱,更不因歡樂或沮喪而顛狂,當他看見一大群人時並不受打擾,也不會因為眾人的讚揚而過度欣喜。
        藉著聖安東尼,上主醫治現場許多身殘疾的人,並潔淨許多人身上的邪靈,上帝賜給聖安東尼說話的恩賜,讓他可以安慰許多心裡憂傷的人,使彼此有歧異的人合一,並鼓勵人要愛基督勝過世上一切所有。聖安東尼勸勉人們要記住即將到來的美事,以及上帝我們顯現的慈愛---「上帝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羅馬書8章32節),他也說服許多人擁抱獨居生活。結果在叢山峻嶺間,許多離開自己同胞的隱修士,致力使自己成為天國子民。
        聖安東尼25歲把自己引入碉堡(曠野)避靜了20年靈修操練,與神親近,當人第一次在碉堡外看見他時,他被稱他一如他們原先所認識的聖安東尼,與靜修前無異,如此景像,讓我連想到摩西120歲時,人同樣也稱:摩西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意思是說摩西沒有因為120歲,就老態聾鐘,或如傳道書12章所形容老年人的狀態,人衰敗的日子有如「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雨後雲彩反回,看守房屋的發顫,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街門關閉,推磨的響聲微小,雀鳥一叫,人就起來,唱歌的女子也都衰微。人怕高處,路上有驚慌,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人所願的也都廢掉」(2-5a)
        這是自然律,好像人老了,身體狀況一定會漸漸改變,歲月催人老。然,我們在聖經中也看到有人超越自然律的現象,歲月對他而言,不能改變原會改變的身體狀況,摩西如此,聖安東尼亦是,他們同為與神同在的人。聖安東尼不僅身體沒變,就連魔鬼也怕他,因他靠著上帝的名驅逐他們,剿滅他們,而且還能為上帝幫助祂在世上的兒女。聖安東尼靜修了20年後被神所用,反觀我們,在服侍神之前,是否也曾安靜等候神,與神同在同行後,再服侍人?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培育委員會2012新事工

撰寫者:曾昭瑞牧師       

        教會在2012年起,將由原來的十二個事工分部,改組為五個委員會。其中,培育委員會,是由教育部與青年部整合成的。培育委員會由曾昭瑞牧師擔任召集人,蕭亦裕長老與黃瑞榮長老負責事工的推動與同工的牧養關顧。共有七位執事、七位核心同工,分為成人主日學組、兒童主日學組、團契事工組與青年崇拜組。

            培育委員會的異象是:「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
         2012年培育委員會除了目前既有的事工外包括:兒童主日學、少年主日學、成人教育事工(創世記查經班、慕道班、初信造就班、樂活讀經事工…)、團契事工、福音隊事工外,在教會新堂完成後,培育委員會將新設或重新恢復的重要事工約有下列幾項:
一、兒主禮拜增場
        新堂完成後,教會的禮拜堂可能由現有的兩堂禮拜,增加為三至四堂的禮拜。為了提供各堂禮拜的家長孩童能有良好的宗教教育,兒主計畫由目前配合台語禮拜的一場兒主課程增加為兩場兒主課程。其中一堂配合台語禮拜,一堂配合華語禮拜。以期讓不同禮拜堂次的家長,在參加禮拜時,他們的子女都能得到完整的兒童宗教教育。
二、成人主日學開課
        培育委員會將規畫以學期制、學分制的方式來安排成人主日學課程。希望「人人來學習,靈命得成長!」能夠在和平教會逐漸形成一種學習的風氣,讓教會信徒以學習為樂,渴慕得造就。課程將分為扎根課程及進深課程兩大類
        扎根課程:以基要真理和初信造就為主軸,特別鼓勵初信者參與。
        進深課程:以上過扎根課程和教會同工、信徒為對象,重點在於養成基督的精兵。
三、青田兒童營
        配合外展委員會的事工,針對青田社區、新生國小與和平教會兒童主日學學生舉辦青田兒童營,期望透過青田兒童營讓更多的社區孩童、家長有機會得以進入教會、認識信仰。
四、青年禮拜
        經過兩年的培訓,和教會已經培養一群青年崇拜的同工,未來在新堂完成後,將於過往的三堂禮拜之外,試辦一場青年禮拜。期望透過由年輕人更深入的參與投入,建立一種符合改革宗精神、具有長老會特色的青年禮拜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教會。
五、團契是個家
        在新堂完成後,推動「HTC」(Hoping Teaching Club)學生課輔計畫、「學生讀書專區」的設置、「遠道青年週末夜宿」計畫。讓年輕人更能委身、投入於教會生活,天天過著團契的生活,讓團契成為他們的家。
        由於有許多不同的事工要新增、推動,所以我們很盼望在2012年有更多的同工,特別是還沒有委身參與服侍的兄姐,可以加入培育委員會的服侍,讓和平教會在新堂完成後,可以成為更多會友的祝福。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分娩痛苦之禱告(Travailing Prayer)

        自從2005年初我們夫婦聽從上帝的呼召,回應和平教會的邀請,離開牧養七年的芝加哥台福教會,返回台灣,承擔牧養和平教會的託付。雖然在返台初期,由於我所唸的神學院,不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認可的神學院,曾經遭遇一些挫折與阻撓,但是,經由上帝的恩典與和平小會的堅持與努力,經過兩年的時間,我終於被長老教會總會接納,成為和平教會正式牧師。

        從2007年開始,我們有李晶晶牧師、曾昭瑞牧師與我三個人形成一個教牧團隊,同心牧養和平教會。這幾年以來,我們在和平教會推動了幾項教會更新的事工。其中教堂重建事工是在2008年初和會通過,於2009年底舉行建堂破土感恩禮拜。到今天,我們已經看見新建教堂聳立在青田社區。感謝主的恩典。小組事工的推動,是在2007年初差派五位同工前往新加坡三一基督中心,學習他們的小組事工,返台後,三位牧師同心努力,發展出一套適合和平教會的SELF小組事工,到現在為止,和平教會除了原來已有的松年團契、成人團契、婦女團契、夫婦團契、社青團契、青年團契、少年團契,以及許多詩班與主日學班級之外,增加成立了十四個腓立比小組、開始各長執分別牧養的比撒列小組、培訓了三梯次的安得烈小組、還有直接由牧師牧養的巴拿巴小組等。在宣道事工方面,我們從2005年的瑞穗、竹田福音隊,2006年增加青田福音營,2009年我們幫助深坑教會與竹山教會,2010年差派福音隊前往好茶,上帝感動李晶晶牧師前往肯亞難民營瞭解當地福音事工的需求,2011年我們差派福音隊到瑪家農場服侍當地教會,另外我們幫助肯亞難民營蓋了一間圖書館,李晶晶牧師前往泰國與翁瑞亨宣道師夫婦學習配搭跨文化傳福音的事工。特別是今年的宣道年會,我們看到許多兄姐起來參與宣道年會的籌備,更多的兄姐來參加宣道年會,感謝上帝的恩典,拓展我們的視野,開擴我們的胸襟,讓我們對於宣道事工越來越有負擔與投入。為了這些恩典,我要俯伏在上帝施恩的寶座前,獻上衷心的感恩。
        在這一切感恩之中,上帝最近讓我看到,和平教會還須要努力鼓勵與栽培的,就是教會禱告會的事工。從2005年開始,我們就看到參加教會禱告會的人數,一直都在個位數與十幾位之間徘徊。我的內心感到非常焦急,教牧團隊與長老們也常常討論與檢討,看要如何才能在和平教會興起禱告的靈,好讓和平教會成為一個眾民禱告的殿 (可11:17)。我們甚至邀請兄姐,一起開車前往花壇教會,參加由肢障的曹鈴姬牧師與視障的朴鍾賢師丈所帶領的教會禱告會。和平兄姐們在那邊得到激勵,回來之後參加教會禱告會的人數稍有增加到大約三十位左右。我們也邀請十二個部門的長老執事,輪流請他們每三個月一次前來禱告會,接受大家的祝福與代禱。我受到聖靈的感動,決定在講台上面,一系列教導有關禱告的講道。我從舊約中找到二十個禱告的榜樣,從主禱文整理出二十個主耶穌教導門徒禱告的寶貴原則,盼望再從新約找出二十個有關禱告的榜樣或教導,目前我講到有關禱告第五十二篇講道,還有八篇就要告一個段落。但是,我觀察到的是,我們的長執們對於參加教會禱告會,似乎成為一個重擔與責任,我們的兄姐對於參加教會禱告會的熱忱與負擔,也越來越冷淡。
        在準備本週的講道時,上帝讓我看到,使徒保羅為了加拉太教會,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他們的心裡 (I am again in travail until Christ be formed in you.)。 上帝的靈提醒我,我替和平教會兄姐禱告的時間與負擔還有虧欠。我還沒有經歷Travailing Prayer的痛苦,以致於和平教會兄姐的屬靈生命,還無法孕育出渴望與神親近、常常與神交談、彼此確實相愛,互相代禱扶持的屬靈生命。我要請和平的兄姐,在主面前替我的禱告生活禱告。像使徒保羅懇求羅馬教會的兄姐一樣,「弟兄們,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又藉著聖靈的愛,勸你們與我一同竭力,為我祈求神」 (羅15:30),好讓上帝先復興我的禱告生活,然後,上帝也可以復興和平教會每位兄姐的禱告生活。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牧函--宣道年會(二)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
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太28:19)
今年宣道闖關活動許多大大小小的兄姐們前來參與活動,並寫下心得感想,收到96篇心得分享,我們甄選出十篇佳作,上週已登五篇,本週續登五篇於下,與大家分享:
沈月蓮執事

        那一年,我們一起被呼召,那一年我們一起開始作夢,這個夢在多年後,繼續影響著其他許多的人,不管年齡大小,不管男女老少,這個夢與大錢無關,而是與宣教傳福音有關,感謝上帝的揀選,不管是在昨晚如「那一夜,我們走一條不同的路」。這條路充滿上帝滴下滿路脂油,在今天我們更看到各地的福音機構,和平的宣教伙伴繼續堅守崗位,在本地或跨文化地區,繼續發光,迴響,原來一起「同工」「作夥」感覺很溫暖,也很開心。
曾以恩姐妹
        宣道年會彷彿打開了通往世界的窗戶,突破了把自己關起來生活的小圈圈,從身邊有需要的人開始,宣道不是只有到遠方去,若是能多一份留意,多一點關心,身邊常常有朋友需要被關心,被在乎。許多人為著福音的緣故,走出舒適的範圍,看見世界上還有很多的需要,這樣的看見,讓我得以重新調整自己的眼界,自己的眼光,想想我生活中在意的是什麼,看見其他仍未認識神的人,我感謝上帝的恩典,也想想現在的我能做些什麼。
駱美月姐妹
        很感謝宣道部的同工們能發揮創意,用力的宣傳,讓22日晚上成為整個營會的最高潮。三對宣道的先輩紮實的生命故事,令人深深感動。在座談會中,先輩讓我學習到人生當以何事為美?如何遵循神的旨意?如何明白神的旨意?這些都是很實務需要的。座談會爆滿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同得福音的好處,在往後的人生路途走得更踏實。
        闖關遊戲的難易差異很大,如果可以有所區分,將有助於活動的進行。
        看到翁牧師一直展露開朗的笑聲,讓我很期待,希望我們的牧師們也能從內心開始有滿溢的笑容能展現在臉上。
張瑩瑩姐妹
        「若沒有傳的,怎有相信的呢」是的!宣教是耶穌給門徒的使命,我們也領受此聖召,應該熱切來回應上帝的呼召。
        也許我們目前無法至遠處傳福音,但藉著關心、支持宣道事工,我們也能從來自遠地的宣教士的眼中看到地極的需要。
        在我們家門口或街上遇到的外勞可能成為我們福音的對象嗎?一個微笑、一句招呼、不岐視他們、公平對待外來的人,是基督徒無形的佈道方式。
        預備自己對上帝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我們願意順服上帝帶領,才有可能傳出福音。
謝宇琪姐妹
        昨晚聽著三對夫妻(六位長輩)的生命故事,很受感動,也很是欽羨。因著上帝的愛連結了六個好朋友,可以一路三、四十年來,為了同一個心志而努力,不改初衷。過程當中的艱辛是可以想像的,或者也要平息他們狐疑的眼光,選一條世俗眼光不好走的路,需要勇氣,更需要上帝的同行,唯願自己也能在人生路上被主所用。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牧函--宣道年會(一)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
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太28:19)

         今年宣道年會「4M,For Mission 起來宣道」,我們從七月底就開始在週報上刊載「宣道師名言錄」、八月底開始「Pray for Mission 為宣道師祈禱」、九月底另一波「大家來學萬國語的耶穌愛你」直到年會兩天的宣道機構的請安、工作坊、生命故事座談會、書攤、動靜態闖關活動與宣道主日禮拜。感謝許多牧長、同工、幹事和兄姐們踴躍參與侍奉,使我們感受到上帝奇妙雙手帶領我們一起在這宣道路上一起學習和奔走。
        今年宣道闖關活動許多大大小小的兄姐們前來參與活動,並寫下心得感想,收到96篇心得分享,我們甄選出十位佳作,下面先刊登其中五篇與大家分享:
黃為碩(國小三年級)
很開心,能參加這一次的宣教年會,希望我以後也能夠到國外去傳福音。
馬浩鈞(國小五年級)
        本次參加宣道年會中了解到許多機構,與服務內容、對象,才發覺生活中有這麼多人須要有人幫助。
李敏萱(大一新生)
        參加宣道年會前,我對宣道只有模糊、簡單的認識:宣揚主道。從未深入了解究竟有多少福音機講在做宣道事工。然而,這次的宣道年會讓我看到,原來早已有許多不同性質的團體在進行這些服事,也讓我深刻感受到「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這些宣教機構不僅努力傳提主名,更深入關懷當地人的生活、經濟、教育、各方面的需要。而鄉福、工福等台灣本地的宣教機構也激勵我,未來能參與這些身邊的福音事工。我會持續為這些機構代禱,也願意委身投入宣教事工。
馬茹翎
        從下午二點開始的一連串節目,其實是這些宣教人士好幾年,或是好幾十年的生活縮影,我們坐在舒適的環境,有冷氣、有空調…,但是真的去實行時,你會遇到各種狀況需要去克服、去學習,所以,我認為我得到比較大的感動是---預先準備。
        如果我現在40歲,我預計我55歲要到外地宣道,我應該如何利用這未來的15年有計劃的裝備自己、語言、生活技能(開車)、神的話語、認識異文化,多了解想去宣道的地方的人、事、物,這樣才能在時候到的時候告訴神---I am ready for mission
陳文子
我今天參加宣道年會的闖關活動,除了認識本教會所做的宣道事工以外,並看到、讀到更詳細宣道工場的情形,心裡非常感動,以後會更多的關心宣道事工並奉獻。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宣道教會(Missional Church)

撰寫者:蔡茂堂牧師

         2011年6月20-21日學園傳道會與中華福音神學院聯合邀請大衛‧賈斯勒牧師 (Rev. David Geisler) 主講 “有果效的福音對話” (Conversational Evangelism)。我與晶晶牧師均前往參加,感覺他的對話式傳福音方法很好。因此,晶晶牧師邀請我,在宣道年會時,就以此題目作為M1之工作坊來與兄姐分享。

        當我預備工作坊講章時,逐漸感覺到賈斯勒牧師護教學 (Apologetics) 的背景很強。因此,他的對話式傳福音方法,似乎也比較偏重於邏輯辯論的方面。我另外又讀到有關宣道教會 (Missional Church) 的書與文章。和平教會很久以來,就有宣教關懷團契,也有暑期短宣隊,宣道部,還有宣道年會等一年一度的鼓勵會友關心宣道的大活動。和平教會可以被稱為是有宣道的教會 (Church With Mission)。但是,怎樣的教會才算是宣道教會 (Missional Church) 呢?怎樣才能讓和平教會從有宣道的教會轉化成為宣道教會呢?
        根據史特哲與布特曼 (Ed. Stetzer & David Putman)所合著的一本書 “解開宣道密碼” (Breaking The Missional Code) 所討論,傳統的教會要轉化成為宣道教會,必須經歷下列十大轉變的過程。
1. 從節目到過程 (From Programs to Processes):
宣道教會的專注不在於為會友舉辦宣道相關的節目,而是專注在福音朋友在恩格爾量表上面的進展過程。
2. 從統計到辨明 (From Demography to Discernment):
宣道教會對於福音朋友的瞭解,不會只停留在世代統計研究的資訊內容,而是會建立一對一親密關係來辨明其需要。
3. 從模範到宣道 (From Models to Missions):
宣道教會不會囫圇吞棗式的去效法宣道很成功的大教會作為模範,而是會注意這個世代在本地文化中福音未得之民的需要。
4. 從吸引到就近 (From Attractional to Incarnational):
宣道教會的重點不是設法去吸引更多的福音朋友前來參加教會活動,而是鼓勵更多教會兄姐出去參與周邊社區的活動。
5. 從單一到多元 (From Uniformity to Diversity):
宣道教會不會強調本教會的單一特色,而是會視周遭社區各族群的需要來開發多元的活動與敬拜方式。
6. 從專業到熱情 (From Professional to Passionate):
宣道教會不會一直把教會事工交給更多的全職專業同工來負責,而是努力的培育更多的熱情志工來推動社區宣道事工。
7. 從坐滿到差散 (From Seating to Sending):
傳統教會以教會人數增加,將教堂坐滿為主要目標。宣道教會則是看到整個社區的福音需要,願意將會友差散到福音急需之地。
8. 從決志到門徒 (From Decisions to Disciples):
傳統的佈道常是以帶福音朋友作決志信主的禱告為目標。宣道教會則重視陪伴決志信主的福音朋友走第二里路,栽培門徒。
9. 從增加到倍加 (From Additional to Exponential):
傳統教會是以每年每人能夠帶領幾個人信主的加法來傳福音。宣道教會則是努力的將每一個被帶領信主的福音朋友都栽培成為可以領人信主的門徒。教會人數的增長,就是倍數的成長 (Exponential Growth)。
10. 從抓取到給與 (From Grabbing to Giving):
傳統教會就像年輕的雅各一樣,一直很努立的要去抓取上帝更多的祝福。宣道教會則是願意學習年長成熟的雅各,可以為別人祝福,成為上帝祝福別人的管道。
        當和平教會的每一位兄姐都養成宣道人生 (Missional Living) 的生活型態時,和平教會就可以轉化而成為宣道教會了。一個宣道人生的生活型態是願意以道成肉身的方式,住在福音朋友的中間。他在福音朋友中間的生活,是充滿了恩典與真理的生活見證。他每日與神親近,成為上帝的好朋友,他同時也成為福音朋友的好朋友。當福音朋友有困難時,會自然而然的找他幫忙。當福音朋友對他的生活型態產生羨慕與好奇而向他探詢時,他是隨時預備好了,用溫柔敬虔的態度,針對福音朋友個人的情況,回答他的問題。他很努力的將福音朋友完完全全的帶到主耶穌基督的面前。讓福音朋友親自去體驗主耶穌基督的大愛與恩典。他也願意接受上帝的差遣,前往主要使用他的地方。但願和平教會越來越多兄姐,養成宣道人生的生活型態,讓和平教會從有宣道的教會轉化成為宣道教會。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不是學生,就是老師

撰寫者:曾昭瑞牧師

   
        和平教會的新堂預計將在2012年的年中左右完成,弟兄姐妹期待許久的新堂終於可以開始使用,屆時和平教會的硬體空間將有明顯的變化與便利。但是,在明年新堂即將完成之際,我們不免有一些擔心,擔心上帝賜給我們這麼好的空間條件,如果我們沒有能夠成為好管家,將會任由這些空間閒置,淪為大而無當的建築。對於我們而言,如何活用新堂的空間,使它發揮最大的效益,讓更多的弟兄姐妹在這個建築物內受到祝福,這一件重要的是,我們所關心的,不單是讓和平教會在硬體上升級,更重要的是和平教會能夠在信仰的裝備造就上,讓弟兄姐妹的靈命得到更好的更新,也是新堂成立後重要的課題。

        為此教育部(未來的培育委員會),已經提出新堂完成後和平教會的成人主日學事工,未來在和平教會新堂裡我們有一套完整的「三年成人主日學課程」,我們將從2012年的秋季班開始,以三年為一個循環(2012秋季-2015夏季),計畫採用學期制(一年分為春、夏、秋三個學期),每學期有12-15週。鼓勵會友在每個學期中能夠修習其中的一門課程。教會同時也將發放給每位會友一本主日學學習護照,讓大家在新堂中,參與在成人主日學的課程中。我們希望每位會友能夠「不是學生,就是老師」,人人參與在成人主日學的課程中,使我們信仰的造就、成長能夠持續不斷地下去。更希望大家以後來參加和平教會的主日禮拜,可以落實每一位信徒,在一週的禮拜中,都有「崇拜、交誼、服侍、學習」使我們和平教會的會友靈命可以更健全。
        未來的培育委員會計畫在每個學習中,都能開設聖經神學、系統神學、歷史神學、實踐神學四大類別的課程,每個學期至少有五至六門課,好讓每位學員都能夠針對自己的興趣、需要、程度接受不同的課程學習。同時也保留目前已有的查經班、慕道班、初信造就班等課程。這樣的規畫就是希望和平教會不單是一個提供優質禮拜的教會,同時和平教會也是一個提供優質教育課程的教會。好讓我們的會友在和平教會裡,能受到更好的裝備與造就。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需要有同工願意委身成為培育的師資,因為在三年的課程內,我們計畫至少開設46門以上的課程,查經班、造就班。面對這麼多的課程,當然就需要許多的師資、同工。並且這些師資的培育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培育出來的,所以我們需要弟兄姐妹,特別是對成人主日學有負擔、有感動的兄姐從現在開始就接受必要的裝備、造就,成為培育師資,這樣和平教會成人主日學的課程的推動才能夠有充足的師資。
        我們期望有負擔的兄姐能夠把握機會,與明年成立的培育委員會接洽,我們也會主動邀請適合的人選,來成為培育的師資,我們鼓勵弟兄姐妹,能夠積極地配合培育委員會未來三年所要開設的課程,前往台神、華神或其他正統神學院的信徒神學系選修相關課程(教會培育委員會將編列經費補助),經過神學院完整的課程訓練,並接受和平教會培育委員會的師資訓練,成為儲備的師資,以便未來在成人主日學上,得以推動相關的課程。願上帝感動弟兄姐妹看見和平教會未來的需要,並起來參與培育委員會所要推動的事工。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執事

十月二日 (日) 我們教會完成執事預選,今年我們教會需要選舉十五位執事,因此,我們盼望能夠由會友推選出二十四位執事候選人,由小會推選出六位執事候選人。我們將於十月三十日 (日) 下午兩點鐘,在雙連教會舉行聯合禮拜,並於禮拜之後,從這三十位被推選的兄姐中,選出十五位執事。我們很努力的邀請這些在執事預選中被推選出來的候選人,但是,很遺憾的是有半數以上的兄姐,由於各種不同的因素,不便被選舉來擔任執事的職份。

使徒時代的教會,由於教會人數快速增長,原來擔任教會屬靈領袖的使徒們開始感到捉襟見肘。再加上有不同語言族群的人,也被耶穌基督的愛吸引,而加入教會。使徒們或許在時間與體力不足的壓力之下,或許在語言溝通的障礙之下,教會的關顧事工出現了缺口。教會中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 (徒6:1) 十二位使徒面對這樣的問題,首先確認使徒在教會所要擔負不能或缺的角色與功能,乃是祈禱與傳道。其次,使徒建議大家推選出合適的同工,來幫助使徒們管理飯食供應安排等關顧事工。使徒們列出了三大被選舉的條件:有好名聲、聖靈充滿、智慧充足。(徒6:3) 大家推選出來七位執事,他們看來都是希利尼的名字,因此,在語言溝通上應該比較沒有困難。由於他們的加入侍奉,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 (徒6:7)
這七位執事當中,第一位被提及的是司提反,他被描述為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他不只在管理飯食上面盡忠服侍。他也在護教學 (apologetics) 顯出他的恩賜,常以智慧與聖靈為真理爭辯,讓人敵擋不住。他也得到聖靈的能力,在民間行了大神蹟奇事。他如此的忠心侍奉,卻導致猶太會堂的宗教領袖將他抓到宗教法庭 (Sanhedrin),用假見證誣陷他入死罪。司提反在宗教法庭上面,慷慨激昂的當庭告白他的信仰,卻被推到城外用石刑處死。司提反執事成了聖經記載中第一位為主殉道的人。他在被石頭打死之前,看見天開了,人子主耶穌站在天父的右邊。我相信主耶穌是用微笑的面容,以及伸開的雙手,迎接司提反進入他的懷中。
七位執事當中,第二位被提到的是腓利。他也是除了忠心於管理飯食的服侍之外,還從上帝領受了趕鬼醫病、宣揚福音的恩賜。當司提反為主殉道之後,耶路撒冷教會大受逼迫,除了使徒之外,門徒們都紛紛四散逃難,前往猶太與撒瑪利亞各處。他們一面逃難,一面向人傳揚福音 [這是在教會歷史上,非常奇特的逃難佈道法]。他們在不知不覺當中,正遵照主耶穌在升天之前,向十一位門徒所交待的大使命,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廣傳福音,作主見證。腓力到了撒瑪利亞,很成功的建立了教會。耶路撒冷教會聽到這個消息,還特別差派彼得與約翰,前往為他們按手,好叫他們也能夠有受聖靈充滿的經歷。就在腓利傳福音大為成功時,聖靈卻吩咐腓力,要將手邊的牧會工作擺下來,向南前往耶路撒冷下迦薩的曠野地去。腓力二話不說,立刻遵照聖靈的指示前往。不料,正好有來自埃提阿伯的太監,從耶路撒冷參加完禮拜之後,正在回國的途中。他正在唸先知以賽亞所寫的聖經,邀請腓力上車同行。腓力將以賽亞書中有關耶穌的預言向他解釋清楚,並且為他施洗。耶穌基督的福音,就藉著這位太監而傳到非洲的地極去了。
由這段經文來看,執事並非只是管理飯食而已。執事也參與在傳揚福音、跨文化宣道、甚至為主殉道。讓我們一起為我們的每一位執事候選人主前代求。懇求主將聖靈充滿他們,賞賜他們各種屬天的恩賜,好讓他們可以成為美好的見證,參與教會各樣的聖工,並且能夠為主得人,拓展上帝的國度。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牧函-天天跟隨主腳蹤

        聖安東尼說,邪靈常稱我為有福,而我以上主之名咒詛牠們!牠們時常預測河水的氾濫,我則回答牠們說:「這與你們何干?」有一次,牠們像是全副武裝的軍隊前來恐嚇我,把我團團圍住,另一次,牠們以野馬、猛獸和各種爬蟲塞滿了我的住處,但我揚聲歌唱:「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上帝的名。」(詩篇20篇7節)於是靠著主,牠們轉身奔逃而去。又有一次,牠們出現在黑暗中,披著光明的外衣,說:「安東尼,我們要來賜給你光明。」但我閉上雙眼,專心禱告,霎時,惡者的光熄滅了,幾個月後,牠們又來了,彷彿在吟唱詩歌,又喃喃訴說著聖經的話語,「但我如聾子不聽。」(詩篇38篇13節)還有一次,牠們以地震撼動我的住處,但我以毫不動搖的心持續禱告,在那之後,牠們又來了,喧鬧、叫囂、跳舞,但當我禱告、躺下、對自己吟唱詩篇,牠們立刻開始悲嘆哭泣,彷彿牠們的力量已經衰敗,於是我將榮耀歸給上帝,是祂使牠們衰敗,又為了牠們的大膽瘋狂懲罰牠們。

        有一次,有個十分高大的魔鬼張牙舞爪地出現,膽大包天地說:「我是上帝的權能,我是上帝,你要我給你什麼?」但我向牠吹氣,說出基督的名字,準備伸手打牠,我似乎打到了牠,剎那間,即使高大如牠,也和其他魔鬼一起,奉基督之名完全消失了。還有一次我正在禁食,牠偽裝成修士的樣子,帶著看來像餅的東西,心懷鬼胎地來到我面前,勸我說:「吃吧!停止做一切的工。你是人,也會生病。」但是我看穿了牠的詭計,站起來繼續禱告,牠無法忍受我的禱告,就像一陣煙霧似地穿過大門,逃了出去。牠們常常毆打我,我就一再揚聲朗誦:「沒有任何東西能使我與基督的愛隔絕。」(羅馬書8章35節)
        讓我們認真地思想,謹記在心,當上主與我們同在,仇敵一點也不能傷害我們。牠們來找我們,接近我們的時候,時常依照牠們從我們當中發現的狀況來決定,並順應從我們當中發現的心理狀態來迷惑人。因此,如果魔鬼發現我們膽怯困惑,牠們就會像盜贓一樣,立刻發動攻擊,因為牠們發現我們的心沒有設防。不管我們在想什麼,牠們也照樣想—而且想的更多。如果牠們發現我們縮頭縮腦、懦弱膽小,牠們就藉由迷惑和威脅大大加深我們的恐懼。然而,如果牠們看見我們在主裡喜樂,默想未來的福分,全心切慕上主,並思想凡事在上帝手中,沒有任何邪靈擁有攻擊基督徒的力量,沒有任何權勢凌駕在任何人之上---如果牠們看見靈魂以這樣思想來堅固、捍衛自己---牠們就會受挫、後退。
        在這篇見證中讓我們看見,隱修士聖安東尼他的經驗裡告訴我們他對神是如何無條件的順服、依靠。但面對魔鬼的叫囂、恐嚇卻是不害怕、不膽怯,且對著牠宣告耶穌基督的名,魔鬼撒旦反而害怕地逃跑。而今天,我們對上帝是否也是如此全心全意的順服,完全的相信依靠?面對魔鬼,我們是否也能不畏懼、不妥協的向牠宣告我們主耶穌基督。
        其實唯有我們自己站立得穩,且心中依靠主耶穌,魔鬼自然會因為害怕我們心中的主耶穌基督而退去,我們也就能坦無所懼怕地戰勝牠。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魔鬼可是想盡辦法要來破壞我們對上帝的信心,引誘、迷惑我們離開上帝的道路,牠常會用一些甜頭讓我們不知不覺地漸漸遠離神。因此我們唯有時刻警醒,處處小心,以免中了魔鬼的圈套。每天需要思想上帝的話語,不聽從惡者的計謀,不跟隨惡者的腳步,唯聽主的聲音,跟隨祂的腳步,在每一天、每一日。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4M,For Mission!起來,宣道!

                      耶穌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


                 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可16:15-20)

親愛的兄姐,平安:
        9/30(五)晚上我們在華神禮拜堂舉行暑期福音隊感恩禱告會,會中有「大家好福音隊」、「泰國肯亞短宣」的報告與感恩分享,讓我們看到過去這兩年多教會新堂重建中,上帝仍然呼召我們參與宣道事工:透過認領八八風災兩間屏東受災原住民教會好茶教會與達瓦蘭教會,關心他們災後的部落重建,並連續三年差派福音隊前往當地舉辦兒童與國中生的福音營會,從災後在營區舉行到今年隨著他們重建搬到新住所瑪家農場,雖不敢說一路陪伴,但在上帝賜給我們的宣道機會中,我們的年輕人回應呼召,願意撥出暑假休息時間前往,如同「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可16:20)。有青年如此分享「在福音隊中,我體會了曾牧師告訴我們愛在一起的意思」,透過福音宣道行動,經歷與體驗所信的道,也使我們更確信所傳的道。
        泰國與肯亞的短宣,並不是晶牧去「找」來的事工,而是上帝開了海外宣道的機會,讓晶牧知道了,也得到小會的接納與支持、教會同工兄姐的代禱與奉獻,不僅讓晶牧有機會去到第三世界國家宣道侍奉,也把那地的負擔與需要帶回來,使我們有了另一個機會,與台北靈糧堂、美國日裔醫生一起參與和協助肯亞奈諾比一個35萬人的貧民區的COMIDO兒童學校的重建工程,透過認領圖書館的建造,讓我們與神同工祝福在非洲最小的一個弟兄身上。今年八月底學校與圖書館都完工了,晶牧也把致贈圖書館的匾額帶到肯亞奈諾比COMIDO學校祝福他們,後續我們也將繼續協助他們訓練圖書館員和添購教科書與圖書讀物,讓每個孩童有自己的教科書,每個貧民區的孩童有機會閱讀與聽見耶穌基督的故事。泰國短宣是去年晶牧從肯亞短宣回程在曼谷轉機停點時短暫的拜訪翁瑞亨宣道師夫婦而得的異象與呼召,今年透過翁瑞亨宣道師夫婦的熱情邀請與安排,讓晶牧有一個月的時間與翁牧師夫婦一起侍奉與學習,也有機會學習泰語和不同的短宣隊配搭侍奉,看見因著翁牧師夫婦的委身泰國宣道,將台灣許多的教會、醫院和醫生、年輕人的視野帶出國界,看到許多福音的可能性,也經歷上帝調度萬有祝福祂的百姓。同時,也讓我們思考在台灣的跨文化宣道的負擔—外勞福音事工。當我們說「成為萬民的祝福」是我們教會的異象,是我們建造上億新堂的負擔與使命時,我們必須從「起來,建造」漸漸進入「起來,宣道」的另一階段的重建工程。
        2011宣道年會即將在這個月的22-23日(週六與主日)舉行,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我們無法人人都到屏東瑪家農場參加大家好福音隊、或是遠赴肯亞泰國短宣,但是來到華神參加宣道年會應該不會「太遠」、「太久」、「太難」,這是一個我們參與宣道的機會、一起認識宣道事工的時刻、一同尋求上帝擺放在我們和平教會的歷程,邀請您特別留下時間來參與,並填寫週報內的報名表,讓我們同心「起來,宣道」。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如何讓小組像個家

撰寫者:曾昭瑞牧師

        一個成功的小組,不會突然地從天上掉小來,而是需要組長與組員彼此用心的經營。除了持續的為小組禱告,用心的聯絡組員,還需營造開放的感覺,才能讓小組像個家。但是如何讓小組有開放的感覺呢?有幾點是簡單又容易做得到的,如果我們要推動小組的事工,這些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第一是要能對組員願意分享能有正面的鼓勵與肯定 
        也許組員所分享的內容不一定是正確的,甚至從信仰的角度來看有一些不適當。但是我們要肯定、鼓勵組員願意分享。很多慕道友不一定知道基督信仰是什麼,他們往往害怕自己的發言有誤,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的鼓勵與肯定,讓大家願意發言。在小組中,第一個發言的人常有重要的示範作用,組長若擔心發言有狀況,應事先協調靈性成熟的組員帶頭發言。或是找適當的人最後結論。其間的過程就讓每個組員可以自由的發言。
第二是接納發言,而非論斷
        我們不任意評斷別人的發言,而是接納他們所分享的,接納不代表同意,也不代表對方的意見就一定是正確的。透過接納對方的發言,讓大家感受到,這裡不是一個評斷、裁判的地方,而是可以被接納了解的地方。事實上,除非特殊的狀況,我們不需要在每位組員面前指出組員分享內容的錯誤,只需要私下與他用輕鬆的方式分享基督徒對這件事的看法即可,這會讓對方更容易接受我們的觀點。
第三、專注、傾聽、同理
        我們看重每一個人的發言,不論是靈性好的,或是福音朋友,他們的發言都一樣重要,值得我們專注、傾聽,並且適度予以同理的回應。在小組中,我們避免只重視某些人的意見,而刻意輕忽部分人的意見。好讓我們的小組成員在我們當中,覺得每個人都是被重視、接納的。
第四、禱告的持續
        我們必須學習,在別人的分享當中,找到可以為對方禱告的事項,並且持續地為對方禱告。當我們聽見別人的分享,能夠以禱告帶到神的面前,這對每位組員而言,都是安全可信任的,會讓大家更多願意分享,更多願意敞開在弟兄姐妹之中。若你有為對方禱告,可以讓對方知道你正在為他禱告,這會讓對方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第五、保密的重要
        在小組當中,每個人的發言,除非當事人同意,否則我們只能在禱告中單獨向上帝提起。要禁絕向其他的人提起,以免破壞小組中的信任關係。保密是建立彼此深度信任的要件,一個不能保密的小組,就不能保護自己的組員,自然不能讓小組像個家。洩密是組員間的大忌,也是瓦解組員信任的重要原因。所以組員的保密,是非常重要的。
        要讓小組像個家,就先需要讓組員有開放,被接納的感覺,這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功課,求神幫助我們和平教會的每個小組,都能在組長與組員的努力下,建立一個讓人可以放心、信任的小組,使我們能夠使更多弟兄姐妹在團契、小組中得到足夠的關懷與支持。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牧函-和平教會組織更新 (HoPing Church Organization Renewal)

撰寫者:蔡茂堂牧師

        感謝上帝的恩典,帶領並保守和平教會教堂重建事工,讓我們看見和平教會美麗的新堂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在上帝的恩典中,我們預期在明年中可以遷回新堂敬拜上帝。我們也深信,上帝不會只是賞賜給我們一座美麗的教堂(sanctuary)。恩上加恩的上帝在賞賜給我們新堂的同時,也會更新我們整個和平教會 (congregation),讓和平教會成為更合神心意的教會。讓和平教會“成為萬民祝福”的異象,更進一步的落實。和平教會將會成為會友的祝福、成為友會的祝福、成為學青的祝福、成為鄰舍的祝福、成為神僕的祝福、成為地極的祝福。

        我們盼望和平教會在遷入新堂之後,可以吸引更多的福音朋友進來,在這裡他們能夠體會天父上帝的恩典、經歷耶穌基督的慈愛、領受聖靈的光照與感動,他們在敬拜中可以瞻仰讚美上帝的榮美,並聽見聖經中上帝話語的真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享受彼此相愛的幸福,以及學習互相代禱的扶持。我們更期待上帝會打開我們的眼界、寬廣我們的胸襟,讓我們有像上帝一樣普世宣道的熱忱,效法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那樣對弱勢族群的認同與關顧。
        為了要落實成為萬民祝福的異象與使命,我們發現和平教會的組織架構,必須轉化更新。和平教會原有的組織架構是由四位牧師牧養,每位牧師牧養三位長老。十二位長老分別負責十二個部門 [禮拜、聖樂、關懷、小組、教育、青年、宣道、社區、行政、總務、資訊、財務],每個長老帶領二到四位執事,每位執事各負責一個組別的事工。這種組織架構的優點是分工很仔細,權責很清楚。但是,它最嚴重的缺點是大家所承受的事工量並不平均,彼此的重擔不容易互相分擔與扶持,而且跨組別或部門的事工不易推動。我們全體小會員在2011年5月7日、6月23日與25日共舉行三次腦力激盪會議,大家廣泛討論並凝聚共識。決定參照雙連教會的組織架構,把我們組織架構中原來的十二個個部門,重新整合成為五個事工委員會 [原有禮拜部與聖樂部整合為崇拜委員會;原有的關懷部與小組部整合成為牧養委員會;原有的教育部與青年部整合成為培育委員會;原有的宣道部與社區部整合成為外展委員會;原有的行政、總務、資訊財務四部整合成為管理委員會]。這個共識經過7月5日第497次小會議決通過接納。8月2日第498次小會並議決指派由蔡茂堂牧師以及王偉華、許信裕、何堅仁、蕭亦裕、謝敏圓等五位長老成立組織更新委員會,討論組織更新實施細節。該委員會於9月2日開會討論,並提出下列建議給小會。
1. 委員會名稱為:崇拜、關顧、培育、外展、會務。
2. 委員會召集人:蔡牧師 (崇拜、會務);何牧師 (關顧);曾牧師 (培育);李牧師 (外展)
3. 設立主任委員:崇拜 (江豐盛)、關顧 (高正吉)、培育 (蕭亦裕)外展 (許信裕)、會務 (王偉華)
4. 設立長老委員:崇拜 (1位)、關顧 (2位)、培育 (1位)、外展 (1位)、會務 (2位)
5. 設立執事委員:崇拜 (7位)、關顧 (8位)、培育 (7位)、外展 (6位)、會務 (7位)
6. 設立同工委員:崇拜 (7位)、關顧 (8位)、培育 (7位)、外展 (6位)、會務 (7位)
7. 設立支援幹事:崇拜 (謝如茵)、關顧 (廖怡亭)、培育 (培育幹事)外展 (外展幹事)、會務(駱美月主任、兩位總務幹事、一位資訊幹事)
        目前蔡牧師正在請十二位長老就自己目前所負責部門,進行2012年各部門事工規劃,好讓五位要接任的事工委員會主任委員長老可以參考來進行各事工委員會的職責內容規劃。請大家為和平教會組織更新的過程禱告,上帝親自來帶領與保守。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牧函-天路客佳美腳蹤

選錄自《聖安東尼傳》第55-56、58章

        「你們要相信上主,要愛祂;要遠離不潔的思想和肉體歡愉;要不斷禱告;要遠離虛榮;睡前和醒來時都要吟唱詩篇;心中要謹記聖經的誡命;要留意聖徒所做的工,你的靈魂要謹記誡命,以便與聖徒的熱心相呼應。」
        聖安東尼尤其勸勉他們,要不斷思想使徒的話:「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26)他認為這句話也適用於所有誡命,不單是怒氣,任何一種罪惡都不應該持續到日落。他說:「這是十分要緊的;太陽不會因為我們在白天所行的惡事而定我們的罪;月亮也不會為了我們在夜間的罪惡,甚或是一個邪惡的念頭,而定我們的罪。且讓我們保持這樣的狀態,使徒保羅說:『你們總要自己省察……,也要自己試驗。』(哥林多後書13:5)能聽從他話,並照著去行是好的。每一天,我們要日夜留意省察自己的行為,如果犯了罪,就停止犯罪,如果沒有犯罪,也不要誇口,反倒要持守美善,不可怠惰、不可論斷鄰舍,或是自以為義,正如蒙福的使徒保羅所說的:『直到主來,祂要照出暗中的隱情。』(哥林多前書4:5)我們時常不了解自己所做的事,但上帝察看萬事。所以讓我們對彼此心存同情,把論斷的事交託給神。讓我們背負彼此的重擔,省察自己,快快補足自己的欠缺。為能有效防止罪惡,應注意遵守下列事項:每個人留意並寫下自己的行為,以及我們靈魂的衝動,彷彿我們彼此連結一般。如果我們非常羞於讓人知道這些行為和衝動,應使自己確實遠離罪惡,心中也不隱藏任何粗鄙的念頭。有誰在犯罪時想被看見呢?有誰在犯罪後不說謊,只求自己的惡行不被人注意呢?當我們彼此察驗,就不會犯下肉體的罪,如果我們寫下自己的思想,彷彿要告訴彼此一般,就可以藉著羞恥心讓自己遠離卑劣的思想。所以,讓我們寫下自己的思想,呈現在靈修夥伴眼前,滿懷羞愧地寫下所思所想,彷彿那不可見的念頭被逮個正著。如此形塑自己的生命,我們便可攻克己身、讚美上主,並踐踏仇敵的詭計。」
        以上是聖安東尼給那些前來找他之人的勸勉。對受苦的人,聖安東尼給予同情和祈禱,上主常為了眾人的緣故,垂聽聖安東尼的禱告。然而,聖安東尼既沒有因為禱告蒙垂聽而誇口,也不會因禱告不蒙垂聽而抱怨。聖安東尼總是向上主獻上感恩,他勸勉受苦的人要忍耐,要知道醫治不是來自於他,也不是來自任何一個人,而是單單來自上主!是上主決定在什麼時候,向誰成就美事。因此,受苦的人常領受這位長者的話語,彷彿是治病良藥,學習不要意志消沉,凡事耐心等候。得醫治的人也被教導要獻上感恩,不是感謝聖安東尼,而是唯獨向上帝獻上感恩。
        有個來自布塞利斯城(Busirs Tripolitana)的少女,染上了嚴重可怕的惡疾。凡是從她的眼睛、鼻子和耳朵流出來的東西,到地上立刻變成蠕動的小蟲,她全身癱瘓、眼神歪斜。她的父母是基督徒,信靠醫治血漏婦人的上主,聽說修士們要去找聖安東尼,就請求修士,讓他們帶著女兒與修士們一起前往。修士們同意帶他們一同前行,抵達目的地時,這對父母和女兒與懺悔者彭諾許修士一起待在山腳下,其他修士則去探訪聖安東尼。當修士們準備要告訴聖安東尼關於少女的事時,聖安東尼就先主動地詳細描述了這孩子所受的苦,以及她如何與他們一起旅行的事。之後,修士們詢問聖安東尼是否允許少女前來見他,他不同意,說:「去吧!如果她沒有死去,你們就會看見她已經痊癒。成就這事的不是我,我不過是個罪惡深重的人罷了,她毋須見我,是救主使她得了醫治,耶穌基督在每個人們全心呼求祂的地方施行憐憫。所以,當少女祈禱,上主就垂聽,上主已向我宣告祂的慈愛,祂必在少女所在的地方醫治了她。」奇蹟就這樣發生了。修士們離開聖安東尼,發現少女的父母歡喜快樂,他們的女兒已經完全康復了。
        早在三、四、五世記時,有許多基督徒教導從城市生活到沙漠隱修,尋求簡樸的生活,或是獨處、或是隱修、或是團體隱修,他們留下了一些靈修的典範。不管是文章或是禱文,都讓廿一世紀的我們汗顏。我們的文明、科學比起三、四世紀是進步不少。但,我們與神的關係、靈修的時間,卻因繁忙而減少了許多,再次摘錄這些屬靈的典範,讓我們一起省思,提醒我們聖經中的真理。例如:不論斷人、為受苦的人禱告,若蒙垂聽而得醫治時,不高舉自己,謙卑感恩,高舉基督…等等。讓我們一起從這些屬靈前輩的身上學習,跟隨他們佳美的腳蹤。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牧函-泰國短宣分享(二)

撰寫者:李晶晶牧師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

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 10:14)
泰緬邊界福音站
第二個禮拜開始,7月14~20日我加入一個短宣隊的侍奉。
          7月14日嘉義信義會雙福教會的短宣隊抵達,我與翁牧師夫婦前往接機,從幾天前「被」接機,到那日「去」接機,有種奇妙的感覺,似乎這是一種「傳承」。當我看到短宣隊來到三號出口前,突然一畫面映入眼前,似乎我看到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那豈不是我和平的同工嗎?是我的錯覺嗎?等到翁媽媽叫我一起照相時,我才回過神來;一起站在短宣隊中、對著鏡頭笑,在快門按下前,我向上帝禱告:「有一天,也要看到和平短宣隊的足跡在世界各地」。
        雙福教會是支持翁牧師夫婦在泰國宣教的母會之一,透過翁牧師夫婦到泰國宣教,將教會的視野也一起帶出國門;去年第一次泰國短宣隊,該教會劉士正牧師帶著兩位青年來,今年已有七位同工與劉牧師一起來,其中有四位都是社青同工,另有一對母女和一位大學畢業生,再加上翁牧師夫婦、一位嘉義浸信會傳道和我,正好十二人組成一團,如同耶穌十二門徒跟隨主受差出去傳福音。我們透過在教會對不同年齡層教中文、英文營,與未信的兒童、婦女、老人分享耶穌基督的恩典,也到Mahidon University(馬希隆大學)傳福音,這對我是很大的挑戰與學習。
        馬希隆大學是今年全球評選泰國第一名大學,這所大學離Taweewattana教會約有20分鐘步行距離,搭公車只要一站。在我們進入校園前,大家為福音出擊彼此守望代禱,求主賜下福音對話機會,更是賜下語言的恩典,使我們能勇敢地說「英語」分享福音與見證。這其實是很奇特的經驗與感受,一群「台灣」人使用「英語」向「泰國」人傳福音,你覺得呢?感謝主,在神沒有難成的事!「並且我們講說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語,乃是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林前2:13)
        大家拿著所準備的四律手冊、福音單張與小禮物出發,而我則是將出國前所預備的「心境」教材帶在身邊(註:「心境」這是一種新的傳福音方式,有52張不同情境的照片,邀請對方挑選1~3張所喜歡的照片、或是能代表心情與期待的;透過對方所挑選出的照片聽他分享與他進行福音對話。這是我在台灣時得知將會在馬希隆大學傳福音時,到學園傳道會「惡補」學習的新傳福音方式;很感謝恩賜/念謹執事在短時間內提供所有的照片,以及如茵/小柚幹事協助製作成冊)。一開始,我只敢發福音單張和用初學的泰語Pra-ye-su Ra-kun(耶穌愛你)跟學生說話,心中仍有緊張膽怯,更是生疏,已經好久沒有作這樣第一線個人談道的傳福音事奉;你能否想像一個牧師,走著、磨蹭了許久,看著其它隊員們勇敢地、不斷地找學生談四律,感覺自己心跳加速,我問自己,是語言問題嗎?是害怕被拒絕嗎?還是忘記如何傳福音了?嘿~!妳在這裡豈不是為了傳福音!為了宣教的負擔!到底是什麼攔阻了福音行動?直到我與翁爸的一個對話,我問:「他們怎麼這麼勇敢地傳福音?」,翁爸說:「這都是他們第一次的經驗ㄟ」,我驚奇無語,翁爸接著說:「其實,這些泰國人、這些學生對於外國人接受度很高,這就是福音的機會啊!這就是短宣隊和宣教師在這裡的目的!」
        是的!這就是福音的機會!上帝藉著翁爸的話,將我的注意力從己身轉到「福音的機會」,這是上帝愛與恩典的機會、使人得聽福音的機會,這番話也使我想起自己的講道「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 10:14)。突然,我看到一位女學生坐在角落,彷彿上帝的投射燈就照在她身上,要我前去分享,於是開始了她與我的福音對話,這是我第一次使用英語向泰國人傳福音、第一次使用「心境」教材聽對方分享心境與對宗教看法,雖然她最後沒有作決志的禱告,但我們有很好的分享與對話,她留下了名字與聯絡方式,答應主日下午來教會參加mini concert並接受我為她的祝福禱告,也主動問我的email希望可以繼續聯絡與分享;她的名字是Wa,馬希隆大學宗教系二年級學生,全家都是佛教徒,期待未來成為老師,請大家繼續為她得救禱告。在她之後,就像是開了水閘,上帝開啟了一個個的福音對話機會,而我也順著聖靈的工作把握分享福音的機會。(待續……)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牧函-愛在一起的生活

撰寫者:曾昭瑞牧師
       和平教會一直以來都是以關懷大學生聞名的教會,許多中南部的牧長一提到和平教會,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和平教會長期以來投入對大學生的關心工作。這些年來和平教會累積了大量的「信用」在照顧大學生的層面上。

        過往和平教會在從事新生工作有一些利基。包括我們是位於大學林立之區,佔有地利之便,加上許多長老會的青年前來北部,他們的第一選擇,當然就是和平長老教會。另外和平教會有學生宿舍,這也是部分學生選和平教會的一個重要考量。但是這些利基,隨著近幾年來附近的教會開始重視青年工作,並且比我們有更好的地利之便,加上學生宿舍的收回,使得和平教會的青年工作有一度遭受不少挫折。許多青年或許在Good TV看到台北市超大型的中央型教會,他們來到台北的第一志願不是選擇自己所屬教派的教會,而是前往這些超大型的中央型教會體驗電視中看到的超Hi敬拜氣氛。加上這幾年大學林立,除了有些中南部的學生,除了北上求學之外,漸漸有更多的學生選擇留在自己的家鄉附近學校就讀,這也使得外出求學的學生人數漸漸地下降,當然或多或少地影響和平教會的青年工作。
        但是事實上,這些原因都不能是我們教會青年事工做不好的理由,雖然時代在變,年輕人在變,過去團契在沒有其他娛樂休閒、其他教會的競爭,可以經營很好的學生團契,今天面對眾家的競爭,我們要說,我們仍然應該把學生工作做好。和以前比較起來,我們可以用更多的媒體,投入更多的資源人力、建立更完整的關懷網絡。沒有理由我們的青年事工會比以往更差。
        「成為學生的祝福」是和平教會的異象,「愛在一起的生活」是和平青契的理想。我們認為團契不是聚會、不是節目、不是一個組織、不是完成某項事工。更重要的是愛在一起生活。所以我們的團契一個以愛上帝、愛兄姐、愛鄰舍、愛社會、愛環境而聚在一起的生活。團契裡真正吸引我們的不是聚會的內容,不是好口才的講員或是有趣的活動,而是彼此相愛的關係。我們在生活中學習怎樣用上帝的愛來彼此接納、相互赦免,學習用愛來陪伴,用愛來共同成長並用愛與人分享上帝的愛。這一切是我們生活的重心。因為有著上帝的愛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我們愛上這裡,愛上這樣的生活,愛上這樣的關係。而確認自己是屬於這樣的一個團契、連結的關係、得以委身的事奉。這就是愛在一起的生活。
        我們盼望有更多的青年學生來經驗和平青契「愛在一起的生活」,與我們一同經驗上帝的愛、與我們一同愛在一起、與我們一同分享上帝的愛如何改變我們的生命,這就是和平青契想要做的事。我們需要更多人一起來關心和平教會的青年團契,如果你們有母會、友會或是自己的親友前來台北求學,歡迎你們把他們介紹到和平教會青年團契,也許我們沒有比別人有更Hi的音樂,也許我們沒有比別人更大聲的禱告,但是我們會努力,建立一個充滿愛的生活,讓每一個來到和平青契的兄姐,他們真實地感受到上帝的愛,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是在聚會,不是完成事工、也不是運作一個組織,而經與我們共享一個愛在一起的生活。我們相信這就是一個吸引人的團契。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迦南婦女(Canaanite Woman)

撰寫者:蔡茂堂牧師     
      在推羅西頓境內,被耶穌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的那位婦女,馬可福音稱她為希利尼人,屬敘利亞腓尼基族。(可7:26) 馬太福音卻直稱她為迦南婦女。從舊約歷史,我們知道迦南的父親含,不小心看到醉酒赤身的父親,不知幫父親遮身,還到處張揚。等挪亞酒醒之後,就咒詛含的兒子迦南,要成為奴僕的奴僕 (創9:21-27)。當以撒超過適婚年齡時,亞伯拉罕特別交待他的老僕人,要發誓不可以幫以撒娶迦南女子為妻 (創24:3)。以撒也交待雅各,不要娶迦南女子為妻 (創28:1)。在申命記第七章,摩西很清楚的交待以色列人,當耶和華帶領他們,進入迦南地之後,就要將迦南地的七族 (包括迦南族在內) 完全滅盡,以免以色列人與他們發生異族通婚,以致於迦南人會影響以色列人,去跪拜偶像 (申7:1-6)。因此,馬太福音刻意使用“迦南人”來描述這位說希利尼話、屬敘利亞管轄的腓尼基族婦女,是有意強調這位婦女,是屬於被咒詛的、應該被趕盡殺絕的、會對以色列人帶來不良宗教道德影響的外邦人。

      在馬太福音當中,一開始提到主耶穌基督的族譜時,也刻意提及四位婦女,其中有三位確認為外邦人婦女 [他瑪 (太1:3; 創38:14)、喇合 (太1:5; 書2:1)、路得 (太1:5; 得1:4)],第四位是下嫁給外邦人烏利亞的拔示巴 (太1:6; 撒下11:3)。這四位婦女當中,他瑪與喇合很可能都是迦南人婦女。這樣的記載,讓我們看到,在舊約的時代,上帝已經將外邦人,甚至迦南人婦女,接納進入蒙神恩典的族群當中,甚至名列耶穌族譜之內。
在推羅西頓境內,被耶穌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的那位迦南婦女的故事,發生在主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個男子的神蹟 (太14:15-21) 與主耶穌用七個餅與魚餵飽四千個男子的神蹟之間 (太15:32-38)。第一次神蹟,門徒將眾人吃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太14:20)。有聖經學者主張,這十二籃代表以色列十二支派。因此,第一次五餅二魚餵飽五千個男子的神蹟預表上帝對於以色列人的恩典。第二次神蹟時,門徒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 (太15:37)。有聖經學者認為,這七筐代表外邦人 (參閱申7:1-4)。當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要進入應許的迦南地之前,這七族外邦人是以色列人必須完全趕盡殺絕的對象。摩西甚至說,絕對不可憐恤他們 (申7:2)。第二次七餅與魚餵飽四千男子的神蹟,則是預表上帝對於外邦人的恩典。
     當我們把這個在推羅西頓的迦南婦女故事,放到馬太福音有關迦南婦女的記載,以及主耶穌在這個故事前後兩次分別以餅與魚餵飽五千男子與四千男子的故事的背景 (context) 之中來看時,這個迦南婦女的故事就有特別的屬靈教導與意義了。根據馬太福音的記載,這位迦南婦女三次向耶穌祈求恩典與憐憫,主耶穌三次以消極負面來回應她的請求。第一次婦女在後面呼喊:「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主耶穌緊閉雙唇,不予回應。反倒是學生們受不了她在後面嘶吼,要主耶穌打發她離開。主耶穌向學生說,他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這位迦南婦女並不灰心放棄,她進一步跑到耶穌前面來拜耶穌,說:「主啊,幫助我!」主耶穌卻用讓人會覺得被侮辱的話,告訴她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馬可福音7:27的記載,似乎給這位婦女,留下一絲希望。] 想不到這位迦南婦女對於主耶穌憐憫愛心的信心,大到一個程度,竟然一口吞下這個侮辱,向主耶穌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結果是,主耶穌對她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她的女兒立刻得了醫治。主耶穌似乎被這位迦南婦女的信心所感動,而將醫治的恩典賞賜給她的女兒。這是何等美好的信心見證。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用守聖餐之心.活出感恩生命

撰寫者:何淑珍牧師

選錄自以法蓮副主教所寫的《妓女瑪莉亞的生平》

        在沙漠修士中十分盛行悔改的故事,尤其是惡名昭彰的罪犯,諸如謀殺犯、小偷和妓女。這篇記載的是以法蓮寫的故事,以法蓮是亞伯拉罕修士的門徒,因此對事情的來龍去脈瞭若指掌。瑪莉亞是個孤兒,叔父亞伯拉罕把她帶炎到沙漠,住在他自己建造的隱修屋旁的小房間內。瑪莉亞在那裡長大,常常祈禱,並學習聖經。但在她受到一個修士誘惑後,覺得自己一生全毀,就避走到城裡成為妓女。她的叔父亞伯拉罕花了兩年時間,才得知她的棲身之處。
        亞伯拉罕修士穿上軍人的衣服,又在頭上戴了一頂大帽子把臉遮住,他帶了一磅重的銀幣,要將瑪莉亞從自我放逐中挽回。
        當亞伯接罕修士抵達妓院找到老鴇,微笑地說:「朋友,我聽到你這裡有個很棒的女孩。可以的話,我非常想擁有她。」老鴇說:就像你說的,我手下有個美麗女孩,不同於一般的庸脂俗粉。她的美麗超凡脫俗。」於是,當瑪莉亞的叔父一見她穿著妓女的衣裳前來,馬上悲從中來。他必須強忍住淚水,以免老鴇察覺他的身分把他趕走。
        當亞伯拉罕和瑪莉亞坐下,淺酌一杯後,瑪莉亞聞到一股從老人體內散發出來的隱修香氣,也記起了自己曾像隱修士般生活的日子。彷彿被尖銳的長矛刺穿般,瑪莉亞從內心深處發出哀嚎,放聲大哭難以自己,她像是在對自己說:「哀哉!哀哉!我是何等淒涼啊!」於是,這是聖潔的老人給了老鴇一大筆錢,並對她說:「朋友,幫我們準備豐盛筵席,現在我就要和這個女孩一起飲酒作樂。」四十年來除了麵包之外,亞伯拉罕沒有碰過其他食物;現在,為了從地獄拯救一個失喪的靈魂,他毫不遲疑地大口吃肉。聖潔天使的詩班在天上歡喜快樂,驚訝於亞伯拉罕的決斷,因為他毫不遲疑地吃喝,只為了將一個失喪的靈魂拉出深陷的泥沼。智慧中的智慧,這人是何等聰明、謹慎、周密,看似愚扭、魯莽,卻從獅子口中搶救出牠已咬住不放的靈魂,又使受擄掠和捆綁的靈魂,從罪惡和黑暗中得釋放。
        當他們享用完美食,女孩牽著亞伯拉罕進到內室,準備到床邊躺下,亞伯拉罕以哽咽的聲音對她說:「瑪莉亞,我的孩子,妳不認識我了嗎?親愛的,我不是那個撫養妳長大的人嗎?我的女兒,誰傷害了妳?妳的童貞、淚水、守夜和祈禱,變成什麼了?我的孩子啊!妳從何等尊貴之地掉入這樣的深淵啊!為什麼當妳犯了罪,不告訴我呢?為什麼不來找我、告訴我呢?我必定會為妳行悔罪禮。為什麼這樣傷我,給我如此難以承擔的哀傷呢?除了上帝,有誰不犯罪呢?」
        當亞伯拉罕滔滔不絕地傾訴時,瑪莉亞就像一尊石雕靜坐一旁,滿心羞愧與恐懼。老人滿是淚水地對她說:「親愛的,為什麼不對我說話呢?孩子,我不是來帶妳回家了嗎?」直到半夜,亞伯拉罕以淚水和仁慈的話來安慰瑪莉亞。過了一段時間,瑪莉亞終於鼓起了勇氣,開始啜泣,對亞伯拉罕說:「我不能去找你;我當時是如此羞愧,我的罪孽如此污穢,怎能向上帝祈禱?」這個聖潔的人對她說:「瑪莉亞,讓妳的罪孽歸在我的身上,讓上帝把這筆帳算在我的頭上。妳只管聽我說,跟我回去,回到我們所屬的地方。親愛的孩子啊!不要從上帝的憐憫面前退卻,對妳來說,妳的罪孽似乎多如高山,但上帝的憐憫遍及祂所創造的一切。我們曾經一起讀過,有個不潔的婦女來到主耶穌面前,祂並沒有打發她走,而是潔淨了她。她以淚水為祂洗腳,以頭髮為祂擦乾。我的女兒啊,跌倒不是新鮮事,真正有錯的,是跌倒時躺臥不起。妳要記住跌倒前所站立之處,魔鬼一度嘲笑妳,現在牠會知道妳不但能夠再次站起來,而且比以前更強壯。不要害怕。罪惡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罪惡很快地臨到妳,現在靠著上帝的幫助,妳會更快地脫離罪惡,因為上帝並不想讓罪人死,而是要罪人活。」那時,瑪莉亞對亞伯拉罕說:「如果你知道我可以行任何悔罪禮,讓上帝悅納我,請吩咐我,我一定照樣去行。」瑪莉亞把頭放亞伯拉罕的腳上,整夜哭泣,說:「我拿甚麼報答上主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詩篇116篇12節)
        天一亮,蒙福的亞伯拉罕對瑪莉亞說:「起來,我的女兒,我們回家吧。」亞伯拉罕把瑪莉亞安置在馬背上,自己牽著馬走在前頭,就像牧羊人找到迷失的羊,歡歡喜喜地扛在肩上。
        你曾離開羊廄,找不到路嗎?你曾有被慈愛牧者扛回羊廄的經驗嗎?我們的主是甘心樂意尋找祂迷失的羊,無論在高山峻嶺或是崎嶇山谷,深愛我們的主耶穌甚至用祂自己的生命重價贖回我們,好讓我們能重回天父的懷抱,重嚐聖禮典之恩。因此我們理當每天來到天父面前,重嚐聖餐的心,使我們能日日得到更新,天天活出敬虔感恩的生命,並以此服侍祂,紀念祂的救恩。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泰國短宣分享(一)

撰寫者:李晶晶牧師


你素不認識的國民,你也必召來;素不認識你的國民也必向你奔跑,

都因耶和華─你的神以色列的聖者,因為他已經榮耀你。(賽55:5)
以賽亞書55:1-5,是在結束泰國短宣最後一天晨更時,一位年輕同工所分享的經文,也是上帝對我的話語,所有宣道事工、牧會侍奉,豈不是因為上帝白白的恩典,「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吃;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賽55:1),而那終極目標就是讓「你素不認識的國民,你也必召來;素不認識你的國民也必向你奔跑,都因耶和華─你的神以色列的聖者,因為他已經榮耀你。」(賽55:5)。禱告中,我祈求願我們每位蒙召的兒女如此隨主行為主用,經歷主愛分享主恩,讓遠處近處的人,因我們的侍奉得著救恩親近神。
感恩
感謝上帝恩典和大家的代禱,在「超超級」辣酸甜與混雜多種辛香料的泰國食物、炎熱的氣候、以及經常需要走路、轉搭公車、BTS(捷運)、BRT(客運)、駷條(一種泰國特殊交通工具)往返中,我的身體非常健康,也漸漸習慣在泰的食物與逢人打招呼的手勢,就是雙手合掌至於嘴鼻前,低頭說那句著名問候語「沙哇滴咖」(台語諧音:三碗豬腳)!這是泰國非常重視的禮儀,也是他們的文化習慣。除了這句有名問候語外,在這裡最常說的四句話是:1.Kop-ku-ma-ka(摳昆嘛咖):非常謝謝你、 2.mai-pe(賣撇):、不要辣、3.tau-lrai(套來):多少錢? 4.homlam-yu-nai-chai(鬨南攸乃哉):廁所在哪裡?有了這五句話就可以開始在地生活,如同翁瑞亨牧師所說:宣教師最重要的第一件事,不是蠻幹、不是自己想做什麼,而是要學會「活下來」(survived)。活下來才能做事!活下來就是一個見證!
第一週體驗與侍奉
因此,在這裡的第一個禮拜,除了原先安排在BCH(曼谷基督教醫院)早崇講道、主理Taladplu & Taweewattana Church(達叻蒲教會、祂威越他那教會)的各項聚會與活動侍奉外,翁牧師夫婦簡介泰國的歷史文化與基督教會現況,參訪基督教總會、泰語學習中心,帶我們逛傳統市場、學習用泰語購物、吃泰國食物、搭乘泰國各種交通工具。在泰國至少有十二種大眾交通工具:BTS、MRT、BRT、公車、計程車、摩托計程車、駷條、嘟嘟、駱嘟、摩托三輪車、三輪車、運河小艇等,除了摩托計程車外,在泰短宣期間我都曾經搭乘過的。其中「駷條」是最便宜只要5泰銖、另有「無冷氣公車」7-8泰銖,這是我們外出侍奉所搭乘的交通工具,也是翁牧師夫婦來往BCH、Taladplu、Taweewattana Church三地侍奉的交通工具,而這三地間的距離約需一個半鐘頭車程,轉換兩班公車或駷條。
記得第一個主日禮拜早晨,我隨著翁牧師搭車從住宿的Taweewattana教會前往Taladplu教會侍奉,中間換搭了兩班公車,下了車走到教會,我已經全身濕漉漉了,而翁牧師一進到教會還來不及喝一口水,一位姊妹進前來找翁牧師,我聽不懂她說什麼,只見翁牧師立刻請她坐下,他自己蹲在那姊妹腳前,抬起她的腳小心按壓與觀察著;Taladplu教會徐心美牧師進前來用中文向我解釋這情況,原來那姊妹腳受傷腫脹多時未癒,希望翁牧師幫她看看;這樣的情況與侍奉,經常發生在每次翁牧師到這教會侍奉時,因著他的醫生背景幫助許多的兄姐,正如同蔡牧師的醫學背景幫助很多有精神困擾的兄姐與家庭。看著翁牧師專注的神情以及後背因汗水透出襯衫裡面T-shit圖樣的謙卑身軀,那時我彷彿看到耶穌的身影,也感受一種來自上帝的召喚「來,跟隨我」。
禮拜結束後,吃過愛餐,我們又匆匆地趕搭公車與駷條回Taweewattana教會準備下午的崇拜。在換搭「駷條」時,常見車子已經開動,仍有人從後頭跑著跳上車,攀在車尾踏板上,即使是「吊車尾」這些人仍趕在最後可能性要坐上這班車,看著他們,我想如果這是班「福音駷條」,人們也如此飢渴若望、把握機會該有多好!甚願更多福音快車駛進這地讓「素不認識你的國民也必向你奔跑…」上車。(待續…)

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牧函-懷念林志偉兄

20101226林志偉兄受堅信禮
        感謝上帝的恩典,讓和平教會有機會參與台大醫院愛心晚會的侍奉。在2010年6月14日的台大醫院愛心晚會中,有一位清瘦的肺腺癌開刀病人林志偉前來參加這次的愛心晚會。陳群鈺姐的見證,讓他感動。和平教會有一群兄姐對於這位弟兄很有負擔,他們去探訪關懷他,安排陪伴他前來參加主日崇拜。他也接受我們同工的邀請,開始抱病前來參加和平教會的主日崇拜。

        2010年9月16日和平教會禱告會開始為志偉兄肺腺癌的化療與標靶治療主前代求。志偉兄很勇敢的接受了現代醫學所有能夠進行的肺腺癌治療,他有很強的求生意志。志偉兄是多年前從香港隻身前來台灣,在台灣似乎只有一個稱為小毛的朋友。志偉兄生病之後,沒有辦法工作,成為台北市低收入戶,接受台北市社會局的補助。他常常要向我們教會的兄姐借錢,因為他說政府的補助,不夠他的開銷。何牧師深入的瞭解之後,才發現志偉兄除了有抽煙的習慣之外,可能還有吸毒的問題。因此,何牧師決定在金錢幫助方面,我們必須要有智慧來做妥善的處理。群鈺姐則和一些兄姐,定時前往台大醫院,陪他讀聖經。2010年12月志偉兄報名,參加12月3-4日的洗禮班,以及12月7日的小會問道理。志偉兄親筆用一手很清秀的字寫出他的見證。我們才發現,志偉兄是出生在基督教家庭。小時候在父母帶領之下,每天都有祈禱,也固定參加作禮拜。長大之後,受到環境的誘惑與影響,逐漸遠離上帝,沉迷在花花世界之中。內心卻一直沒有得到片刻的安寧。他被家人隻身送到台灣。到了台灣,他還是在社會中打滾,一直到在台大醫院愛心晚會,他就像浪子回頭一般,決定要返回天父的懷抱。他決心報名參加堅信禮,盼望全能的主能夠幫助他改變,他不想再過從前那樣的生活。但是,他感到自己的脆弱,不堪誘惑,唯有靠主的力量,才能使他的生命徹底的改變,內心才能獲得真正的平安。他接受堅信禮之後,身體還是逐漸的衰弱下來。甚至沒有辦法自己從所住的五樓爬樓梯下來,去台大醫院接受門診治療。有一次,和他一起受洗的楊仁傑兄,還親自去五樓背志偉兄去台大醫院門診。
        這期間智皓兄努力的張羅他生活所需的飲水,安排附近小餐館送飯盒,儘量每天去探望他。他在住處跌倒之後,由於志偉兄須要生活上照顧的需求越來越大,何牧師感到我們教會的兄姐越來越無法負荷,便請教擔任社會工作的陳昭明兄來幫忙聯絡,也得到台大醫院社工以及萬華區社工很大的幫助。5/14何牧師、蕭長老、蔡師母前往探訪之後,更確定他需要送養護機構照顧。
        2011年5月22日我在巴拿巴小組聚會時,將志偉兄的情況與巴拿巴小組同工分享。上帝感動蘆葦小組的小組長江婷婷姐,讓他願意擔任志偉兄關懷小組的召集人。婷婷姐很快的就勸服志偉兄,讓他願意接受萬華社工的安排,5月26日開始接受居家照護,並於6月2日搬到新店福德護理之家,接受他們的專業照顧。那裡的環境與照顧,比起志偉兄原來自己一個住在萬華區五樓的情況,真的是有天壤之別。蘇淑慧姐也開始安排志偉兄關懷小組每週有人前往探訪關懷。這期間莊智皓兄、蘇淑慧姐、王景仁兄、陳群鈺、張家銘兄、何淑珍牧師、蕭亦裕長老、蔡牧師、蔡師母、王雪枝長老、王輝珍執事、陳秀英執事、溫重光兄、黃念謹執事、鄭維新長老、張素椿姐、馬茹翎姐、、、等也都曾經前往探訪關心。
         2011年7月16日蕭亦裕長老前往護理之家探訪志偉兄,發現志偉兄除了臉上出現因為標靶治療產生的紅點之外,他的左側胸部開刀疤痕處有很深的傷口,流出惡臭膿液。婷婷姐立刻安排讓志偉兄於7月18日前往耕莘醫院醫院看診,醫師隨即安排住院。志偉兄表示盼望能轉住到安寧病房,醫院在7月26日就將志偉兄轉到安寧病房。7月27日耕莘醫院通知志偉兄病危,很多兄姐趕到病房去探望志偉兄。7月28日上午淑慧姐是最後一位前往探訪志偉兄的兄姐。志偉兄在上午九點十五分安息主懷。我與師母在上午十一點左右到達安寧病房,得知志偉兄已經安息,便前往耕莘醫院地下四層太平間去見志偉兄最後一面,看到志偉兄安祥的面孔。我向神獻上滿心的感恩。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牧函--Nobody But You

撰寫者:曾昭瑞牧師

       和平教會六十多年來,一直不餘遺力地關心中南部北上就讀的大學生。希望透過和平教會為上帝國培養更多屬天人才。過往我們的作法都是透過與教會的牧者、同工聯絡,從牧長那裡取得新生名單,長期下來最了解和平教會新生工作的人,就是各教會的牧長,他們對於和平教會為新生所作的付出,都有非常高的評價與肯定。

       但由於我們是透過牧長來接觸青年,若地方教會的牧長沒有積極地介紹和平教會讓青年認識,這些青年就不容易接觸、認識和平教會。這一直是我們新生工作的一個盲點。如何幫助更多人了解和平教會的「旅北青年關心事工」,並收集到更多的新生名單,與他們接觸,一直是我們新生工作想突破的重點。
       由於這一點,今年的新生工作採取一個與往年不同的作法,就是擴大接觸面,讓各教會的弟兄姐妹能夠知道和平教會關心旅北青年的事工。我們將焦點從以往只寄信給教會牧長,推展為直接訴諸教會弟兄姐妹的方式,好讓大家看到我們所做的事工。因此,我們今年特別製作了一張新生工作海報,寄送到中南部的教會。透過這張海報我們希望:
 一、擴大接觸面:
       從以往只接觸牧長同工,轉變為讓大一新生、家長,教會會友,甚至一般的國、高中生都知道在台北有一個和平教會,關懷旅北的學生,提供他們一個良好的聚會環境。
 二、傳達特定訊息:
       透過海報的設計,傳遞和平教會青年團契的特定感覺,希望讓大一新生在還沒有來到和平教會之前,能先產生一種認識、親切、溫暖的感覺,幫助他們有更多北上後,來和平教會聚會的動機,。
 三、建立品牌:
       當和平教會關心旅外青年的形象在一般教會的會友、學生心中被建立起來時,就能夠漸漸累積一種品牌的價值,使有那些必須北上就讀的青年學生,在第一時間內想到台北和平教會是關心青年學生的,相對的會有更多的機會,使他們選擇前來和平教會認識了解。
       今年和平教會新生海報的主要訴求是「Nobody But You」,希望表達我們對大一新生的重視、關心。我們的視覺設計是仿照時下年輕人最常使用的交友網站Face Book的介面,讓整個新生海報看起來有一種親切、歡迎、熱鬧的感覺。希望以此吸引大一新生與家長的注意,並在國、高中生中,建立他們對和平青契的印象。
       新生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雖然不是很容易,有時候其他教會的牧長也不一定給予溫暖的回饋。但是這是和平教會的異象與使命,我們也希望教會兄姐若是您原本的母會是在中南部,或是您的親友當中今年有孩子考上台北的學校,盼望您能夠協助邀請他們前來參加和平青契,使他們在台北能夠找到一個屬靈的家,幫助他們在信仰上能持續紮根、成長。

牧函--撒迦利亞的驚奇(Zechariah’s Startle)

撰寫者:蔡茂堂牧師

       撒迦利亞與以利沙伯 (Zechariah and Elizabeth) 都是亞倫的後裔,先生撒迦利亞屬於亞比雅班次的祭司 (代下24:1-18),是第八班。夫妻兩人在神面前處世為人,都是公義虔誠,遵行一切禮儀誡命,中規中矩,四平八穩。但結婚多年以來,卻是膝下猶虛,沒有一子半女。他們雖然在主面前迫切禱告祈求,上主卻沒有賞賜任何子女。夫妻兩人年歲也已經老邁,逐漸的失去了子望。
       根據初代教父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克里梭斯東 (John Chrysostom the Archbishop of Constantinople) 的考證,在當時的祭司共有二十四班次,每一班次輪流進入聖殿侍奉,從安息日開始,到下一個安息日中午與下一班祭司交完班為止,前後共是八天,一年大約是輪兩次。當撒迦利亞抽籤抽到輪他進入聖殿侍奉時,他要從位於耶路撒冷近郊山區的祭司小鎮前往耶路撒冷聖殿侍奉。聖經說,當撒迦利亞在聖殿燒香時,眾百姓在外面禱告。(路1:10) 這表示當時恰好也是眾百姓要上耶路撒冷守節的三大節慶之一。最有可能是住棚節 (申16:16; 利23:34)。
       撒迦利亞在聖殿的聖所燒香,這是最接近至聖所的地方,也是與耶和華最接近的地方。但是撒迦利亞並沒有預期真的會有來自耶和華的天使直接到聖所來拜訪他。因此,當天使加百列在香壇右邊向撒迦利亞顯現時,撒迦利亞大為驚慌害怕,天使加百列還需要安慰他,叫他不要害怕。這是撒迦利亞所經歷的第一個驚奇。
       天使加百列告訴撒迦利亞,他多年向神求子嗣的禱告,神都聽見了,現在神就要賞賜給他與妻子以利沙伯一個兒子。對撒迦利亞來說,這是幾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聽到的消息是真的。這是第二個驚奇。
       天使繼續告訴撒迦利亞,這個老來才得的兒子,並不只是上主賞賜給撒迦利亞與以利沙伯的禮物而已。上主對他是有賦予特別的使命。他的名字要叫做約翰 (這是撒迦利亞家族從來沒有使用過的名字),他在母腹中就會被聖靈充滿 (他五個月大時,馬利亞來訪問他媽媽以利沙伯,小小胎兒約翰就被聖靈充滿,而在母腹中歡欣跳躍)。他從一出生就要歸耶和華為聖,成為拿細耳人。他最主要的使命是預備以色列人,呼召他們悔改,好迎接將要來臨的彌賽亞。這是撒迦利亞所經歷的第三個驚奇。
       年紀老邁已經不期待可能有兒子的撒迦利亞對於天使所宣告的消息抱持合理的懷疑。當撒迦利亞把內心的懷疑向天使加百列表達出來之後,天使加百列的反應更是叫撒迦利亞大吃一驚。天使對於撒迦利亞說,我所説的是轉達上主要給你的信息,時候一到必然應驗。但是因為你不信,你從現在開始將變得又聾又啞,一直到你那應許的兒子約翰出生為止。 [當約翰出生八天,要舉行割禮並取名字時,親戚們無法接受他母親以利沙伯要把他取名叫約翰。因此,向又聾又啞的撒迦利亞比手畫腳的 (路1:62)] 這是撒迦利亞所經歷的第四個驚奇。
       當撒迦利亞拿筆在板上寫出,他的名字要叫做約翰時,他的舌頭就被打開了,立刻唱出對耶和華的讚頌詩 (Benedictus),同時也說出了由舊約帶入新約的重要預言。[舊約在先知瑪拉基說完預言之後,耶和華就停止經由先知向以色列人啟示他的心意,前後長達四百年之久] 撒迦利亞的預言繼承了舊約先知對於大有能力的彌賽亞降臨將帶來釋放拯救的盼望與期待。
       但是,主耶穌基督一生所表現出來的,卻是完全不使用強制力來征服敵人,只用愛心與寬恕來化解敵意。主耶穌不是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羅馬政府的暴政統治,而是要拯救全世界願意悔改認罪的人,脫離撒旦與罪惡的綑綁與轄制。我相信這是撒迦利亞沒有預料到的第五個驚奇。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牧函--從陌生到朋友的關係

撰寫者:何淑珍牧師

       感謝神,恩待和平教會,每個主日都有新朋友來參加聚會。有些是和平人回來探訪親友;有些是慕名前來聽牧師講道;有些是從網路查到,來看看是不是適合自己聚會;有些是朋友邀請來的;也有些是自己找來的。然,不論來的原因是什麼,在這些新朋友中,有些已是基督徒,有些是非基督徒,有些則是慕道友。為了歡迎這些人加入和平的大家庭,關懷部特別安排一群同工(新朋友關懷組),負責新朋友的接待,並且進一步關心他們。盼望能讓他們從陌生的人、陌生的心,進而與和平教會發展出朋友的關係、朋友的交心。

       關懷部每季會舉行新朋友歡迎會(下週7/17即有新朋友歡迎會),除了歡迎這些新朋友,讓他們有機會介紹自己給教會的弟兄姐妹認識外,也在歡迎會中介紹教會讓他們認識。會上首先會先有破冰遊戲,讓所有參加的朋友破除陌生感。在關係建立之前,人與人之間一定存在著陌生感,有陌生感就不易成為朋友。不論是個人進到團體時,所感受到的陌生感;或是這個團體在接納個人加入時,所產生之陌生感,這些都是不易讓彼此從陌生的關係進入朋友的關係,更別說進入朋友交心的關係。
       破冰遊戲結束後,教會會有代表介紹和平教會的牧師團隊、教會組織及辦公室的功能,讓新朋友認識。如此,當新朋友在需要協助時,便知道可以向誰尋求協助。隨後,也會讓新朋友自我介紹,讓與會的教會各部同工認識。如此,日後聚會時見面了,才能問候、關心。這是關懷部每季與新朋友認識,並引薦教會各部、團契或小組與新朋友認識的餐敘。
        因此,想邀請弟兄姐妹,您是否願意與這群原是陌生的新朋友,變成交心的好朋友呢?您是否願意將這份服侍認定是為上帝服侍呢?還是您認為在會堂上讚美上帝,是更有價值的呢?然,其實無論你為上帝作何事,都是有永恆性的價值。並且,當我們回想,在我們原不認識上帝時,上帝亦主動來懷抱我們、愛我們、向我們說話,除去我們的陌生感,稱我們是朋友,就誠如聖詩所言:
祂願擔當我們的煩惱與罪過,
甚至當我們遇到大試煉,失志之時,
有位至好朋友,祂知我們心中軟弱。
祂會伸手扶持、保護,只要我們相信、交託。
       這位耶穌是我們至好朋友,這位耶穌豈不也是我們這群新朋友的至好朋友嗎?我們所作的,只是負介紹的責任。讓他們也能與我們同享耶穌這位至好朋友,所要帶給我們人生的盼望。耶穌曾說,祂來為要給我們豐盛的生命。邀請您來參與關懷新朋友的行列,讓他們進入和平大家庭,即歡喜留下與我們同享主恩。

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牧函--曹永杉的見證

撰寫者:李晶晶牧師

曹永杉是誰?為什麼要特別分享他的見證呢?

        曹弟兄是今年七星中會北二區教會在八月二十日(週六)晚上5:30在台北市政府宴會廳元福樓所舉辦「福音餐會」的講員。他的得救過程是典型台灣人求神拜佛文化中遇見真神的見證,從一個篤信佛教、與星雲法師和高官名人一同搭乘佛光山專機飛到泰國曼谷去迎佛牙反台的人,現在卻成為一個到處為主作見證的基督徒。曹永杉曾表示,在信耶穌之後,有三種感覺:第一是認祖歸宗,其次是投奔自由,第三是如魚得水。
        相信他的見證能成為我們許多未信的骨肉至親好友的歸信幫助與鼓勵,也邀請我們兄姐能把握這個福音餐會,邀請我們的未信家人、福音朋友一起吃頓晚餐,讓曹弟兄的見證成為福音橋,讓他們與神相遇。
        以下是摘要曹永杉弟兄自述見證:

【曹永杉見證】
        我25歲前跟著祖父母拜拜、只知道拜拜後有好東西吃。25到50歲就虔誠了,有點事業基礎後、就一直跟著星雲法師學佛,最後到美國洛杉磯成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還當了第一屆的法制長。
        1998年我49歲,正式事業的巔峰期,我跟星雲法師從台灣包專機到泰國去迎佛牙。我抱著佛祖的牙齒、抱在胸口,心想:「有佛祖保佑我,太好了。」,然而次年台灣 921大地震,我事業就走下坡,房產一坪都賣不出,每天煩惱睡不著,每早跪在佛堂前,早晨唸一圈佛珠、晚上唸一圈。佛珠一串108粒、「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唸一圈花半小時。第一個禮拜,毫無動靜。第二個禮拜加碼唸兩圈,第三個禮拜再加碼唸三圈。我記得最長是早晚各唸二小時。沒用!只能當作是自己的罪孽。
       我們只有一個獨生女,自幼鍾愛、希望她去出家、免去婚姻可能帶來的麻煩愁苦。所以在洛杉磯為她買房子在西來寺裡,希望她多和師父接觸。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因『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我孝順的女兒竟交了基督徒男朋友、後來結婚。一天居然跟我說:『佛祖沒有能力帶領你們走前面的路,不要再信了,來信耶穌吧!爸爸,我們在血統上是一家人、但在靈命上不是一家人,我們死後會在不同的地方』。我回說:『不要亂講。妳拜妳的、我們拜我們的』。心裡很難贊同,心想:佛教比較包容,基督教則說他們的神是獨一無二的真神、別人都是假的。感謝神,人的盡頭是神的開頭,凡事有神的預備。 大地震後我焦頭爛額、我太太就想起了女兒的話:『只要你有困難就可以向上帝禱告,祂都垂聽。就像風在吹,我們雖看不見,但我們感覺得到;又像電路,我們見電燈亮了,就知道電路通了』。
        女兒女婿一聽見我們的難處,即刻在澳洲為我們認真代禱。但我們夫妻在台灣繼續信佛祖、還以為這樣雙管齊下、效果較快。但一個月過去、還是慘,我太太緊張再打電話,女兒說:『媽媽,妳要決志信主,而且以後不可再拜偶像』。太太就先信主了。我沒去過教會。在我信主第三天後、就有長老和牧師來我家探訪,妙的是、牧師第一句話說:『上帝不會讓人擔重擔』。他們怎知道我有經濟重擔呢?更奇的是,我們向上帝禱告三天而已,先是員林賣出了房屋,然後美國洛杉磯又賣出許多,就這樣在三個月內、將貸款完全歸還銀行,讓銀行也驚訝。『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並將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難的事指示你』(耶33:3),可不是嗎?上帝讓我經歷祂的奇異恩典。
       過去做什麼都是為自己功德好、因果好、想改運,都是為己,那種人生是黑暗的。信主後、我不再花天酒地應酬了,我的人生走向光明。
        若有人問我:『你信耶穌與拜佛有何不同』?我會答:『信耶穌簡單、直接、有效』。林語堂博士也講過,他信主後有了確實的依靠。我信主後無疑慮、心甘情願、自發性的,將一切都卸給主耶穌,依靠上帝的帶領,並切身體會,靈感是上帝所賜,神會一直修正我的工作計劃、待人接物、處理事務,實在奇妙。
        很歎息的是許多人現在仍習慣拜偶像,不思想也不離棄,將心靈寄托在人手所造的東西上,向它許願祈求,唉!怎能有結果呢?台灣人是典型『拜拜』的一群人。我實在為他們心急如焚。我親身體驗過了,所以切告眾同胞只有耶穌基督是唯一的信仰之路,別無他途。(摘要來源:甘泉季刊)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大家好福音隊

撰寫者:曾昭瑞牧師
        2009年8月8日台灣發生八八水災,整個南台灣受創甚深,當時和平教會還沒有社區部。但是教會在水災發生後,派人南下了解災區情況,並且依照當時所得的消息,決定認養達瓦蘭部落,為期兩年。一個禮拜後,由於屏東佳冬地區淹水狀況嚴重,所以和平教會動員北部地區人力,一個禮拜內,派出超過300人次前往災區支援善後工作。這樣的動員,不但在長老會中是排名第一,在全台灣的教會中,也在前三名。

        於達瓦蘭部落在災後被規畫遷村到瑪家農場,所以和平教會就參照政府的計畫,同時認養了將來也會一起被遷村到瑪家農場的好茶部落。計畫未來能夠同時為這兩個部落做好重建的事工。後來因為事工協調聯絡的關係,我們於2010年的冬天第一次前往屏東舉行好茶福音隊,地點在隘寮營區。這次的營隊結合了教會不同年齡的同工一起參與,事後得到了好茶教會一致的好評,被譽為好茶教會有史以來最棒的福音隊。去年我們同樣於暑假期間前往好茶教會舉行福音隊,與當地的同工有著非常好的配搭。
        今年由於好茶教會、達瓦蘭教會都已經正式遷村到瑪家農場安置,所以我們一開始規畫的福音隊,就是希望同參服侍好茶、達瓦蘭兩間教會的孩子們。但是在五月的場地探勘時,同時被安置在瑪家農場的三間教會,達瓦蘭、瑪家、好茶都一致表示,希望我們的福音隊能夠同時涵蓋這三間教會,因為這三間教會是一起被安置在瑪家農場,他們其實是在一個共同的生活圈裡,很希望和平教會的福音隊,能夠一次來同時服侍這三間教會。而這三間教會也會同時協助我們的服侍事工,使我們的出隊能夠順利完成。
        為此,我們特別將這次的福音隊定名為「大家好福音隊」大是指「大社」也就是達瓦蘭;家是指「瑪家」;好是指「好茶」,三個部落各取一個字而成。這次福音隊希望能夠招收到三十名出隊同工,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名左右的學員。出隊的時間是在8/7-14。這一次大家好福音隊的主題是「愛就在我家」。當初設定這個主題是因為他們搬到新環境,在這個新的環境中,期盼他們能夠建立新的認同感。不單是對於新的家園、新環境的認同,更要認同自己的親人朋友與認同信仰。只要有上帝的愛、有彼此間的愛,並對新環境的認同,這個新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
        期盼弟兄姐妹一起來為「大家好福音隊」禱告,因為這次是去一個新的環境,同時增加了兩間教會,我們預期學員人數會大幅增加,整個行政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力,教學工作也需要更多人的委身。新加入的當地同工也需要和我們一起重新適應,這些都是需要大家一起來禱告的。
        求神幫助我們的弟兄姐妹,能夠做好準備,帶著上帝的愛,與當地的同工一起學習。也幫助當地的學員,透過這樣的營會,不單是在功課上得著幫助,同時也對於他們在新環境、新家園,有新的認同。願上帝祝福我們所做一切的工,能將榮耀歸與祂。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牧函--亞薩王一生

撰寫者:蔡茂堂牧師

        亞薩王 (King Asa) 的一生,讓我的心情感到非常複雜。他所成長的屬靈環境是相當的惡劣。他的父親亞比雅王 (King Abijah) 追隨他的祖父羅波安 (King Rehoboam) 的腳步,帶領猶大人敬拜偶像 (王上14:21; 15:3)。他的祖母瑪迦 (Mother Queen Maachah) (王上15:13) 成為猶大國的太后,造了亞舍拉的偶像讓人民膜拜。但是,年青的亞薩王卻立志效法先祖大衛王的榜樣,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命令,除掉邱壇日像 (代下14:4-5),因此,得到上帝的祝福與保守,國中太平十年之久 (代下14:1)。亞薩王在這太平的十年之間,也努力的建造城堡,訓練軍隊,人數多達五十八萬人。
        哪裡知道,在這樣的太平盛世之下,卻發生了來自南方埃及法老王歐克孔一世 (Okorkon I) 僱用伊索比亞 (古實) 傭兵首領謝拉 (Ethiopian mercenary Zerah) 帶領一百萬大軍以及三百輛戰車,企圖北上入侵猶大國。亞薩王面臨人數幾乎是兩倍,而且有高科技裝備的敵軍來襲,並沒有投降求和,或是害怕落跑,而是親自率領猶大軍隊,往西南方瑪利沙的洗法谷去擺陣迎敵。 (代下14:8-10) 就在兩軍開打之前,亞薩王作了一個非常簡短而重要的陣前禱告。祈求仰賴耶和華的幫助。耶和華就起來,為猶大人與古實人爭戰,讓亞薩王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
        接下來的五年之間 (代下15:10),亞薩王浸泡在勝利得意的氣氛之下,逐漸的遠離了耶和華。上帝興起先知亞撒利雅,起來警告勉勵亞薩王與猶大人,要尋求順從耶和華。亞薩王聽見之後,就再一次帶領猶大人,向耶和華獻祭,並且重新向耶和華起誓,要盡力尋求耶和華 (代下15:10-15)。亞薩王甚至鼓起勇氣,把影響全國去敬拜亞舍拉的祖母太后瑪迦廢位。這次的屬靈復興,帶來上帝更大的恩典與保守,接下來二十年之久,國泰民安,國勢強盛 (代下15:19)。
        令我們覺得難過的是,亞薩王在上帝如此大的恩典中,卻逐漸的驕傲起來,自以為可以依靠自己的聰明與政治手腕,來解決猶大國與以色列國間之邊界糾紛 (代下16:1-6) 他挪用聖殿的庫存金銀,賄賂亞蘭王便哈達,讓他去搔擾以色列國北境,迫使以色列王巴沙班師回國,處理來自北方的危機。表面上看來,亞薩王的政治手腕與策略,的確帶來短暫的成功。但是,長期來看,卻種下來日更大的危機與隱憂。上帝的恩典又興起另外一位先知哈拿尼,起來警告規勸亞薩王。(代下16:7-9) 哪裡知道,亞薩王已經驕傲到聽不進去先知的勸告,甚至將這位先知抓去坐牢,還用白色恐怖手段,壓制國內異議份子。最後,當他年老罹患腳疾時,他也拒絕尋求耶和華的醫治,只要找醫生來治療。雖然,病情日漸惡化,亞薩王還是至死不悔改。
        亞薩王的一生,讓我們看到上帝的寬容與恩典。上帝讓亞薩王在惡劣的屬靈環境中,年輕時就能夠建立堅定的信心。當危機來臨時,亞薩王能夠勇敢的面對,同時謙卑的祈求上帝的幫助。當自己屬靈狀況在順利情境下退步時,上帝施恩差遣先知前來提醒警告,亞薩王願意謙卑受教,得以及時回頭,而蒙受上帝更大的恩典與保守。這些都是亞薩王給我們留下的寶貴榜樣。很遺憾的是年輕時信仰能夠成為我們美好榜樣的亞薩王,在中年以後,卻因為上帝所賞賜的恩典,而逐漸變為驕傲自恃。遇到困難時,忘了向上帝仰望禱告,而是倚靠自己的小聰明。當上帝又差遣先知前來提醒警告時,亞薩王不但掩耳不聽,甚至惱羞成怒,將那位忠言逆耳的先知抓去下監。後來甚至在腳疾找醫生診治無效的情況之下,也拒絕向耶和華禱告,如此結束他的一生。
        求主幫助我們,能夠從亞薩王的一生學到寶貴的功課。讓我們一生都會仰賴倚靠耶和華,不但在逆境中尋求順服神,在順境成功中更要如此,並且會讚美感恩。在我們走完人生路途時,能夠聽見主對我們說:好,你這忠心又良善的僕人,可以進來享受主人的快樂。(太25:23)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牧函--聖靈的象徵--「和平鴿」

撰寫者:何淑珍牧師

        今日是聖靈降臨節在使徒行傳二:1「五旬節到,門徒聚集,忽然有響聲下來……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五旬節是從逾越節(以色列民為紀念祖先從埃及為奴之地的日子)開始算起的第50天(一旬為10天)因此稱五旬節,在這個節期猶太男子都要從各地上耶路撒冷來聚集。而聖靈降臨的那日是耶穌復活40天後再加10天,聖經說:那日門徒被聖靈充滿。因此基督教亦以耶穌復活後的第50天(升天後的10天)為聖靈降臨節。

        在聖靈降臨節期間,我們通常會看到一個象徵物---鴿子,而鴿子在舊約聖經創世記第六章中有記載著「世界在上帝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上帝決意要用洪水將他們毀滅。唯有義人挪亞,上帝要他造方舟,且將世上物種各留一公一母帶進方舟。洪水氾濫150天,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等到洪水消退,挪亞放出一隻鴿子,要看看水從地上退了沒,到了晚上鴿子嘴裡叨著一個折擰下來的橄欖葉子回來。挪亞一看便知地已乾了。這隻鴿子便成第一個向挪亞報佳音的天使。
        在人類的歷史中鴿子也是被世界公認為和平的象徵---和平鴿。據說:在1940年,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匪徒攻佔了法國首都巴黎,當時畢卡索心情沉悶的坐在畫室裡,他的鄰居米什老人來敲他的門,老人手上捧著一隻血淋淋的鴿子,請求畢卡索為他畫一隻鴿子,接著老人述說了一個悲慘的故事:
        老人說:「他的孫子養了一群鴿子,平時他經常用竹竿拴上白布條作信號來招引鴿子,當他得知父親在保衛巴黎的戰役中犧牲時,幼子的心靈蒙上仇恨的陰影,他想白布條表示向敵人投降,那他就改用紅布條來招引鴿子,鮮紅的紅布條被德軍發現,慘無人道的法西斯匪徒將他從高樓扔了,慘死在街頭,接著還用刺刀把鴿籠裡的鴿子全部刺死。
        直到1950年11月為紀念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卡索又欣然揮筆畫了一隻銜著橄欖枝的飛鴿,當時智利的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她叫做「和平鴿」。自此,鴿子亦被正式公認為和平的象徵。
        鴿子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帶給人們極大的盼望。在戰爭時,鴿子能攜帶信息穿越敵人的封鎖線。例如:不幸遭到敵國潛艇攻擊即將沉船時,就會取出鴿子綁上訊息,回報軍團沈船的位置,如此船上倖存的人就可能獲救。所以,當時每艘船上都會帶著鴿子。
        今天是聖靈降臨節,聖靈的象徵是鴿子。鴿子令我聯想到,半年之前教會來了一位弟兄,他隻身在台灣生活,沒有親人,又罹患癌症,教會有幾位兄姐一直密切的關心他,直到前一個月他已無法自己飲食及行動,教會透過社福體系,在多人的協助下,現在已將這位弟兄穩妥地安置在一個長照中心。即使如此,我們仍想要組織一個探訪團隊,定期去關懷探視他的近況,讓他在人生的最後一程(無親、無友的孤單中),亦能感受到生命的尊嚴。希望上帝對他的愛,透過兄姐的探訪、關懷、陪伴,讓他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並對永生有盼望。我們如此行,就如同當時和平鴿帶給第一、二次大戰時的人們有盼望一般。我們需要不繼地學習扮演和平鴿的角色,帶給需要的肢體安慰與盼望。願神堅固我們手所做的工,也悅納我們每一個兄姐的擺上。

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牧函

        每週辦公室主任美月姐都會送來公文夾給每一位牧師過目簽署,裡面是一週中來自各地的文件、信函或邀請卡,這週簽署最多的就是各個神學院畢業典禮的邀請卡,教牧團由何牧師代表教會一一寫賀詞回覆祝福。

        每年六月是各級院校的畢業典禮,許多辛辛學子邁入另一學程、或是踏出學術殿堂進入實戰社會歷練,有許多的憧憬和挑戰、在未知與期待中摸索;我們教會也有好些國高中生和大專畢業生,願主的話語常新如腳前燈、路上光帶領每一位畢業生和考生往前的道路與經歷,並賜給每一位疼惜擔憂的父母們因信在禱告中支持守望孩子們。「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3:5-6)
        今年我們有一位將從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畢業生,亦即即將成為「傳道新鮮人」--王道仁弟兄。以下我們將透過他的代禱信來關心和為他代禱,同時也為所有即將進入福音禾場的新科傳道人守望代求,願主指引他們的腳步、帶領他們到上帝所預備的地方為主見證與牧養羊群。
 各位弟兄姊妹:
 最近大家過得如何?塑化劑讓大家人心惶惶...
不過我們有主的平安囉!
【感恩事項】
1.差不多要畢業了...事情也忙得差不多了...
   感謝主讓我在不想寫報告的情形下把所有報告都完成了!
【代禱事項】
1.請為牧恩身心靈禱告,她懷孕八個多月大,有的時候會不舒服或太累,求主看顧
2.未來的方向,求主賜下引導帶領,六月底才會確定要去哪裡

以下是我在關東橋教會實習的代禱信,也與大家分享:
各位關懷關東橋教會神學教育的兄姐:平安!
很感謝您願意支持關東橋教會以及神學教育的工作,願上帝使用您的禱告和奉獻,成就祂的美意。
【教會近況與代禱事項】
        教會的建堂:教會外展活動常常空間不足,弟兄姊妹也很有心要建堂,因此最近已經確定買下附近一個2樓的場地,約可容納近100人禮拜,買下並裝潢的經費約需900~1000萬。雖然對剛開拓的小教會是不小的負擔,但也很感謝上帝不斷地預備,若有感動願意奉獻或無息貸款可以與教會聯絡。其實教會建堂重要的不是建築物本身,而是基督徒生命的成長以及福音的傳揚,因此請弟兄姊妹特別為關東橋教會的生命成長及建堂經費禱告。
        教會在多次福音行動中(復活節郊遊、對外講座、客中福音隊家訪),慢慢地帶領一些小組成員來參加禮拜,教會也不斷地幫助已經在禮拜的福音朋友慢慢認識上帝。雖然不見得馬上有人受洗,但教會的努力和階段性成果,讓我們經歷上帝的恩典和安慰。求主繼續帶領關東橋教會的福音行動。
【青少年工作近況及代禱事項】
        非常感謝大家的代禱,青少年小組同工群已經逐漸成形,兩位青少年同工及一位福音朋友都開始參與帶詩歌、活動等事奉。在母親節的禮拜中,整個青少年小組也負責敬拜讚美等事奉,在同心準備與努力中我看到青少年的潛力、向心力以及願意學習的心,也看到上帝的恩典。目前青少年同工訓練除了每週和兩位同工一起讀聖經之外,每月也會進行一次分享和訓練,期待所有的同工都不斷成長!
        福音朋友的部分,除了原有四位穩定的福音朋友之外,透過打籃球、電影欣賞等活動也陸續接觸幾位福音朋友,但聚會上新朋友仍不穩定。請為穩定聚會的福音朋友能信主禱告,也為其他福音朋友能穩定來禱告。
輔導的部分,請弟兄姊妹放在禱告中,希望青少年小組能有穩定在地的輔導禱告。
【神學生道仁近況】
        最近論文已經完成,畢業的事情雖然多,但感謝上帝這些都慢慢照進度完成。未來要畢業了,要去哪裡還不清楚,懇求上帝帶領,也幫助我了解並順服祂的心意。最近我太太牧恩懷孕已經8個多月,最近她工作、行動體力比較不足,睡眠也不太好,請為她禱告。
        在關東橋教會8個月的學習就要結束了,我在關東橋真的學習很多,實際在開拓中的教會實習讓我第一手接觸開拓工作,也常常經歷上帝從無變有的恩典。而關東橋教會也很感恩能有神學生和傳道、同工一起努力,因此台神的福音開拓團契在新的一年,會繼續支持關東橋教會的開拓神學教育,請大家繼續關心與禱告。7月開始會有一位新的神學生方玉菁來關東橋教會實習,她很積極在交接,也很願意學習,請為她的適應和事奉禱告。
【奉獻報告】
2011年全年奉獻目標14萬元,目前約達成8萬元(至今年8月的部分已籌足),請繼續關心與禱告。
王道仁敬上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牧函--等候上帝

撰寫者:蔡茂堂牧師
        這次我接受美國洛杉磯南灣台福教會華語堂的邀請,前往來參加他們的福音營退修會。主題是:如鷹展翅上騰。這是出自以賽亞書40章31節的經文“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疲乏的希伯來文意思是昏倒)

        從這句經文我們可以看出,從新得力、展翅上騰、奔跑不困、行走不昏的秘訣在於等候耶和華。時代的潮流在科技的推波助瀾之下,讓我們的生活步調,越趕越快。我們從走路到跑步,從慢車到高鐵,從爐灶到微波爐,等候對我們來說,是越來越困難的一件事。
        我們從聖經裡可以看到許多等候上帝的榜樣。挪亞是個義人,耶和華吩咐他在地上造一艘大方舟,根據彼得後書2章5節的記載,挪亞一面造方舟,還一面傳義道。前後至少花了一百二十年之久,洪水才來臨。挪亞全家和所有牲畜、野獸,擠在方舟內,至少又待了一年又十天之久,大水才消退。亞伯拉罕在蒙上帝呼召,離開哈蘭,憑著信心帶著全家大小前往上帝所應許的迦南地,當時年紀是七十五歲。上帝應許會賞賜給他後裔。但是,上帝卻讓他們夫妻倆一直等到亞伯拉罕一百歲,太太撒拉也已經九十高齡,月事已停,就人來看,是毫無子望時。上帝才讓他的妻子撒拉懷孕生下獨一無二的老來子,以撒。亞伯拉罕也因此,成為我們後代信徒信心的榜樣。約瑟在十七歲時,就從上帝得到兩個人生的美夢。哪裡知道,自己會被兄長出賣而下埃及,成為奴隸,還遭到誣告的冤獄之災,以及被牢友忘恩負義的對待。直到三十歲時,才因為替法老王解釋異夢,而被破格任命為宰相,青春年華最寶貴的十三個年頭是在災難中熬過的。埃及經過七個豐年之後,接著進入七個荒年。約瑟的兄長被饑荒所逼,因父親雅各差遣前往埃及糴糧,而到約瑟面前下拜。約瑟十七歲的美夢,在經過至少二十個年頭才成真。摩西因為被法老女兒收養而進入埃及王宮接受最好的教育與訓練。當他四十歲時,自以為有能力幫助自己的同胞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欺負。哪裡知道,路見一位埃及人在欺負他的同胞以色列人,摩西一拳就將那個倒霉的埃及人給斃了。摩西也因此成了亡命之徒,遠走米甸曠野逃避法老的追捕。上帝讓摩西待米甸曠野,牧羊四十年之久。一直到摩西已經八十歲,雄心壯志都已磨光了,耶和華才在焚而不燬的荊棘裡呼召百般不願的摩西,前往埃及要求法老釋放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地。
        看來上帝有他的時間表與目標。上帝為了要拯救挪亞時代所有的罪人免於死亡,而讓挪亞花了一百二十年造方舟、傳義道。 (根據彼得前書3章19-20節,主耶穌在陰間那三天,還向這些人傳福音呢!) 上帝為了造就亞伯拉罕的信心,願意花二十五年的光陰。好讓亞伯拉罕成為信心之父。上帝為了拯救以色列人免於餓死在那七年饑荒,用二十年的光陰,以極大的困境磨煉約瑟。上帝為了預備摩西,可以帶領將近兩百萬人的以色列民,在曠野行走四十年之久,願意花四十年光陰,讓摩西在米甸的曠野牧羊。在同一段時間,也把摩西自視甚高的驕傲磨煉成「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一切的人。」
        新約的使徒保羅,由於受到上帝特別的啟示,得以登上三層天一睹天上的奧秘,上帝容許撒旦在保羅身上留下一根刺,讓保羅的生活與服侍,都受到極大的困苦與障礙。保羅為此三次求主醫治,上帝卻不應允,上帝要保羅一生帶著這根刺來生活與服侍。但是上帝應允將會賞賜保羅夠用的恩典。這是上帝對保羅的保護,免得因為得上帝特別的恩賜,而陷入像魔鬼一樣的驕傲自大。保羅終於學會了終生等待上帝的功課。保羅身上這根刺,必需一直等到復活時才能夠得到主的醫治。保羅甚至可以說: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求主幫助我們,在遭遇人生困境與禱告不蒙應允時,也可以學會等候上帝的功課。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牧函--愛我們的家

每個人愛他,家就有光彩,每個人付出,家就不孤獨;
每個人珍惜,家就有甜蜜,每個人寬恕,家就有幸福。
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家。

        「愛我們的家」這首詩歌,讓原本認為「家」應該提供給我們各樣的必要性、功能性和感受性,變成是「家人」彼此所要建造的一個愛的關係與異象,也是我們所努力的目標與方向;他不是豪宅巨廈、而是在上帝的愛與恩典中不斷學習彼此寬恕、珍惜、付出與相伴,一步步、漸漸地經歷我們的家有愛、愛我們的家。
        上週主日(5/15)下午全台從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花蓮七個城市各地舉辦名為「活力台灣幸福家庭快樂義走」活動,這是為打造幸福家庭及關懷國內弱勢家庭,以此呼籲國人更重視家庭,喚起社會對家庭價值的認同,讓每個人用更多愛經營家庭關係。
        各地許多教會牧長帶領兄姐們熱烈響應參與,在台北場更由基督教教會聯合會發起,分五個路線共有五支義走隊伍同時異地出發,集合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透過一小時的藝人見證分享與家人愛的故事、詩歌,以及基督徒企業家以連署宣示支持愛家理念,最後由各教會的眾牧者一起為台北所有的家庭與市民祝福,這不僅是一個有意義的活動,更是一個見證上帝愛的機會。
        特別選在5月15日這一天,是因為這是聯合國訂定的「515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這是1989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大家都是知道「家」的重要性與特殊意義和地位,但事實上,家庭在過去半個世紀,特別在近20年,在世界各國社會中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其原因有工作、遷移、社會、經濟,以及戰爭和社會不平等因素造成家庭基礎受到動搖,而家庭基礎的動搖,也影響了個人、婚姻、親子關係、家庭結構、文化價值、以及社會治安等問題。
         1993年2月,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又作出決定,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Families) 。以此提高各國政府決定和公眾對於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加強在保護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國際合作。
        國內的家扶基金會,在今年在這紀念日特別提倡「LOVE家幸福四部曲」的關懷行動,鼓勵現代父母與家庭:
Long  「長時間陪伴」    :每天花一點時間與家庭成員互動。
Open 「敞開心胸溝通」 :每天和家人分享所發生的事情。
Voice「大聲表達想法」 :相互交流與溝通,切勿默默壓抑心事。
Ear    「用心傾聽」         :多加傾聽,相互接納
        盼望我們每天多花一些時間與家人互動,向家人表達關愛與支持,敞開心胸接納不同的聲音,並且學習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家人願意用心傾聽,用愛與包容關心身邊的人,落實每天與家人相互擁抱、陪伴、傾聽與溝通,讓愛住在我們家!期盼如此彼此相愛相處與陪伴,讓每個家人在成長路上充滿愛、信心與盼望。「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牧函--關懷事工

撰寫者:蔡茂堂牧師
        感謝主的恩典,五月七日和平教會牧師與長老們聚集在約翰館,進行一整天的腦力激盪會議。在會議當中,大家就遷入新堂之後,和平教會事工之發展與相關配套規劃,提出各種想法。其中關懷事工之發展與規劃,還是出現關懷應該是由牧師來做的聲音。主要的理由,包括:牧師主要是負責教導與牧養兩大使命,會友很期待是由牧師親自來關懷。長老與執事都是帶職侍奉,沒有時間做探訪的事工等等。
        根據以弗所書第四章11-13節,使徒保羅說「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上帝所賞賜給教會的,除了建立教會的使徒、社會良心的先知、見證基督的傳道者,還有牧養與教導會友的教牧師。因此,牧師的兩大職責是教導與牧養。
        當教會規模較小、會友人數在一百人以下時,一位牧師就可以承擔教導與牧養兩大職責。當教會蒙上帝祝福,人數增長超過一百人以上時,牧師的教導與牧養兩大侍奉,就會發生捉襟見肘、力不從心的情況。特別是關懷牧養的事工,常會發生掛一漏萬、顧此失彼的情況。這個時候,教會可以考慮邀請更多的牧師,前來組成教牧團隊,進行團隊牧養的模式。和平教會目前就是採用團隊牧養的模式。為了讓團隊牧養能夠發揮其功效,教牧團隊就必需根據教會的需要與牧師們的恩賜,進行分工合作的牧養。在這次的腦力激盪會議中,教牧團隊也提出教牧分工的更新建議。從明年開始,曾牧師將負責牧養青年部與教育部,李牧師將負責牧養社區部與宣道部,何牧師將負責牧養關懷部與小組部,蔡牧師將負責牧養禮拜部與聖樂部。行政部、總務部、資訊部、財務部則由長老負責牧養。和平教會四十歲以下會友的關懷牧養,由曾牧師負責,四十歲以上會友的關懷牧養,由何牧師負責。
        何牧師自己一個人,是沒有辦法擔負起將近三百位會友的關懷牧養的事工。因此,如果關懷牧養的事工,完全由牧師來擔任,則我們可能需要再邀請兩位全職牧師來與何牧師分擔關懷牧養的責任。另外,使徒保羅也提到,教牧師應該要如何來進行教導與牧養的事工呢?是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因此,牧師的主要責任,並不是親自去做關懷牧養的事工,而是去栽培造就關懷牧養的同工群,並且將他們組織分工,好讓主耶穌基督要我們彼此相愛的新命令,可以在和平教會落實發展。
       感謝主的恩典,今年初開始,小會同意讓我自己來幫助何牧師與關懷部開始建立和平教會BB關懷系統。我們已經初步建立了六大關懷網:電話關懷網、危機關懷網、探訪關懷網、代禱關懷網、婚喪關懷網、牧養關懷網。感謝李牧師與社區部長執的努力,危機關懷網的人力與相關資訊、資源,已經初步建立完成,其他五大關懷網,也都順利地的開始運作。我們也正在進行小組事工與關懷志工的培訓課程,每個課程都有將近六十位兄姐報名參加。辦公室怡亭幹事也將全力投入關懷探訪事工的行政支持。何牧師也預備好,可以開始來帶領整個BB關懷系統之關懷牧養事工。
        請大家為和平教會關懷牧養事工BB關懷系統能夠蒙上帝的恩典祝福,有更多這方面恩賜與使命的兄姐願意投入關懷牧養事工的侍奉,在主前代求。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牧函--看啊!你的母親

撰寫者:何淑珍牧師

「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約翰福音十九章:26-27)
        此時,主耶穌已被掛在十字架上,經歷被捕、議會受審、被眾人戲弄、侮辱。所愛的門徒彼得三次不認他、耶穌被解交給彼拉多、審被判死刑,被兵丁戲弄、穿上紫色袍子、帶上荊棘冠冕,兵丁嘲笑說「猶太人的王,萬歲」,還有藤條打他,向他吐口水,……然後被帶出去釘十字架,在往髑髏地的路上,耶穌已無力氣背這十字架到各各他刑場。……這時,三支十字架立在各各他,上面掛著三個死囚犯(包括耶穌),經過的人也侮辱他,……「從十字架上下來,救救自己吧」,祭司長和經學教師也同樣譏笑他,彼此說:「他救了別人,卻不能救自己!以色列的王基督,現在從十字架上下來讓我們看看,我們就相信!」與耶穌同釘十字架的一人,也同樣辱罵他。
        試想,耶穌當時臉上一定滿是鮮血及乾掉的血漬,他的視線可能完全被鮮血、血漬所遮掩,以致耶穌基督的眼睛可能已看不清週遭的事物。然而,當他往下看時,他看見他的母親,還有唯一留在十字架下的門徒約翰。聖經描述說:約翰站在耶穌母親馬利亞的旁邊。12個門徒跑掉10個,第11個去賣人子,唯有他勇敢的留在十字架下,扶持、關心、關懷當下最需要有人心理陪伴、安慰的母親-馬利亞,一個正在送所愛的兒子上刑場的母親。
        因此,主耶穌對母親馬利亞說:「看呀!你的兒子。」他已把約翰當成弟兄,才會對母親說,「這是你的兒子。」接著,再對約翰說:「看呀!你的母親。」經上說:從那時起約翰即將耶穌的母親接到自己的家裡住。約翰接馬利亞到自己的家住,這裡含有接回家裡照顧之意。就約翰而言,馬利亞不是自己的母親,是已被處極刑的老師的母親。照理來說,應該迴避的,不是嗎?身為被視為罪犯的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可說是當下最弱勢的人。然而,約翰卻願意照顧這位當下最弱勢的人(最小的)。約翰所作即是實踐耶穌的教導,「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廿五章40節)。這是多麼美的畫面。約翰手扶著心碎的馬利亞,一步一步地回到家裡,給予照顧。
        今天又是母親節,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再一次被提醒。天下有好母親、壞子女,也有壞母親、好子女。近日有一則報導,一位女兒想要母親的財產,但是母親不願意給,女兒便以暴力相向。鬧到最後,母親以300萬元買斷母女關係。現今的世代竟有如此的兒女!

據內政部統計,98年國人男性平均壽命為76.03歲,女性為82.34歲。若以母親現今60歲,女性平均壽命82歲為例,如果你每月與母親相處時間為10小時,則你這輩子與母親相處的時間僅剩2640小時,相當於110天的時間。
       算式:82-母親今歲數╳每月相處幾小時╳12/24 = 預估剩餘相處天數
        專家進一步分析後發現,受訪者若與父母愈親密,則他們與子女的親密程度也愈高,也就是說親子之間的親密程度,是互相影響的,這也是一種身教的影響呈現,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父母與祖父母感情親密,自然也會感受與學習親近自己的父母。因此,經上說:「要孝敬父母……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六章2節),我們的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孝敬我們。
        當然,我們也不要忘記需要去照顧在社會中邊緣弱勢的馬利亞,耶穌已將她交給他所愛的學生。我們若是他所愛的學生,當耶穌對我們發出「看啊!你的母親」時,我們當學約翰的樣式,去照顧她、關懷她,因她是耶穌交在你家中的母親!

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牧函--認識七星中會

         1872年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差派馬偕博士來台灣宣教。1904年得到加拿大母會的同意,台北長老中會又稱作北部中會成立。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教會青年在各方面活動,讓教會充滿活力,教勢大大振興。
        1952 年 2 月召開第六屆北部大會時,當時的台北中會是以大台北地區為主,包括基隆;而蘭陽區仍屬東部中會。該屆大會議案第四條有關台北中會一分為二,眾議員贊成通過;名稱則是因為在此轄區內,最具代表性的地理標誌就是淡江(新店溪、大漢溪、淡水河流域)與七星山,因此以「淡江中會」和「七星中會」命名之。只是在該次議會 中,東部中會提議准予分割該中會,將蘭陽區會併入七星中會,大會接納之。
         1952年七星中會成立的時候只有十八間堂會,七星中會成立典禮於台灣神學院禮拜堂舉行,由北大副書記吳清鎰牧師主理,北大議長陳溪圳牧師宣佈成立,出席正議員十八名、長老十名。到了1980年,七星中會教勢增加到四十八獨立間堂會,一直到今天,七星中會共有83間教會。這六十年來在上帝的祝福與眾教會牧長、信徒的努力下,已經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大家庭裡一個非常重要的一份子。
        七星中會地理的範圍非常的廣,從台北市中山北路、羅斯福路以東,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一直到宜蘭縣的最南方,共有83間教會,每個主日共有約9500人固定參加主日禮拜。由於七星中會幅員廣闊,所以又依地理環境分別設立了六個區會,包括北一區(台北市中正、中山區)、北二區(台北市大安區、新北市深坑區)、北三區(台北市中山、內湖、松山區)、北四區(台北市信義、松山、內湖、南港、新北市汐止等區)、基隆區(基隆市、新北市金山、瑞芳、雙溪等區)、蘭陽區(宜蘭縣)。
        1945 年二次大戰結束後,南北教會除了快速回復各項事工及收復教產之事宜外,活躍的青年事工及異象促成 1949 年「台灣基督教奮進協議會」通過「南北合一基本方案」,並且在 1951 年經南北二大會分別接納通過,於同年成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由於總會事務所就在七星中會轄區內(無論是早期的長春路或 1985 年後的羅斯福路),因此在總會 50 年歷史中可看到,無論是人才的投入、經費的負擔、各項事工的配合,七星中會在全國 20 個中會、6 個區會裡,是數一數二的;若再加上中會直接參與管理的機構、事業,更是提供總會各層級在定期與特殊情況之需要,並全力協助之。
        上帝賜給七星中會有豐富的大都會資源和美麗的基隆、蘭陽民風,歷代信仰前輩更是留下許多美好的見證與典範,願我們在慶祝中會成立第 60 週年,在這 21 世紀多元化的今天,能夠一起腳踏先人足跡,委身於各樣福音事工。(參照七星中會六十週年簡介編寫)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七星中會六十週年紀念禮拜注意事項

         六十年前「台北中會」由於教勢日漸增長,教會數目增多,且範圍含括今日之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市。為使中會運作順利,使教會更有效開拓、發展,決議將「台北中會」以中山南北路(羅斯福路)為界畫分為兩個中會。中山南北路以西,取「淡水河」為名,定名為「淡江中會」;中山南北路以東,取「七星山」(陽明山)為名,定名為「七星中會」。自此台北中會畫分為「七星」、「淡江」兩個中會(隔年「淡江中會」自行改名回「台北中會」)。今年是七星中會設立六十週年,所以特地舉辦六十週年感恩禮拜,期望喚起各教會兄姐一同感恩、和好、盼望的宣道事工。

        下週主日,五月一日,和平教會將暫停主日聚會,全體參加七星中會六十週年紀念禮拜,地點在台大體育館,(9:00開始報到,9:30開始禮拜)本次聚會全體報名人數為7,377人,和平教會共有361人報名參加。由於報名人數超過台大體育館的容量,所以各教會依報名人數九折安排坐位。請兄姐提早到場,如果教會的座位已坐滿,大會另有提供「自由座」(連線轉播)供兄姐入席。
        為了安排國小小朋友主日禮拜事宜,大會於二樓225、226、227三間教室另有開設「兒童禮拜專區」,共可容納約七百餘人,歡迎家長陪同小朋友前往兒童禮拜專區參加禮拜。
         和平教會屬於七星中會北二區,請參加兄姐著大會紀念T恤(桃紅色)參加禮拜(T恤請外穿),大會場地引導同工,將會依照參加者的衣著顏色,引導大家至適當位置就坐。和平教會之坐位位置位於南四區與南五區請由體育館之南側樓梯進入。若有年長者、行動不便、嬰幼兒需搭乘電梯者,請從台大體育館一樓正門口進入,將有專人引導搭乘電梯至適當樓層。若早到的兄姐,請切勿替晚到的兄姐佔留位置,也請不要將個人的物品放至其他的座位,以免減少可使用之座位。
        大會的洗手間集中在舞台正對面三樓,若有需要使用者,請向舞台正對面三樓之洗手間移動。大會另設有醫療專區(由馬偕醫院醫護人員支援),若有身體不適者,請向大會同工反應,由同工帶往醫療專區。
        中午大會提供簡易餐點,請同工前往指定地點領取。由於場地維護不易,請大家協助維護場地整潔,儘可能將個人四週之垃圾清理乾淨,隨手帶走,投入垃圾集中點,以減輕大會同工清潔的壓力。散場時,為避免擁擠,請依照大會同工指定之順序,依序離開,以免發生意外。
        請各位兄姐預備心來參加這一次的聚會,也為大會一起禱告。求神使這次的聚會,不單只是一場眾多人數的聚集,也能幫助我們得到在主裡互為肢體,彼此相愛的感受。同時也求神保守這次的聚會,使得各教會兄姐看見上帝的愛如何在各教會中引導保守,使眾教會都能同被更新、造就,一起有份於上帝國的宣道事工。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牧函--抱怨 (complaint)

撰寫者:蔡茂堂牧師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轟轟烈烈的出埃及 (出12:40-41)、驚天動地的過紅海 (出14:30-31)。才在書珥曠野走了三天的路程,以色列人就因瑪拉水苦而向摩西吐苦水、發怨言 (出15:22-24)。走了四十五天,到了汛的曠野 (出16:1),以色列人又因缺乏食物而向摩西發怨言,耶和華上午賜下嗎哪、晚上賜下鵪鶉 (出16:12-14)。到了利非訂,又因缺水而向摩西發怨言,摩西杖打磐石,流出水來 (出17:1-7)。滿了九十天,走到西乃曠野 (出19:1),耶和華親自降臨在西乃山上,與以色列民立約,並頒佈十誡 (出24:7-8)。耶和華呼召摩西獨自登上西乃山,交待摩西如何製造會幕與祭司衣物等細節。摩西在山上努力作筆記,四十晝夜 (出24:18)。那裡知道,以色列人卻在山下強逼亞倫,為他們鑄造金牛犢,作為神來膜拜 (出32:7-8)。摩西將手上石版摔碎。耶和華要滅絕以色列人,摩西為他們懇求上帝赦免 (出32:30-32),並且祈求上帝不要離開以色列人 (出33:12-15)。摩西另外再鑿兩塊新的石版,上山又停留了四十晝夜,耶和華重新再親自寫下十誡。以色列人在西乃曠野停留六個月之久,完成了會幕與祭司衣物的製造。會幕在第二年元旦完工 (出40:17)。
       第二年二月一日,耶和華吩咐摩西進行戶口普查 (民1:1),二月十四日守逾越節 (民9:11)。二月二十日耶和華的雲彩上升,以色列人拔營起行 (民10:11),離開西乃礦野,向巴蘭曠野前行。才走三天的路程 (民10:33)。以色列民就因為曠野環境艱辛而抱怨連天 (民11:1),他們彼此互相發怨言的聲音被耶和華聽見,耶和華大為光火,因而從天有火下降燒到營的外圍 [嚴重的警訊]。摩西趕忙替以色列人向上帝禱告求情,火才熄滅。那個地方就叫他備拉 (Taberah),意思是燒火之地。這件事情才發生沒多久,跟著以色列民出走埃及的一些閒雜人 (出12:38) 又開始想念埃及的美食佳餚,抱怨嗎哪淡薄無味,他們的抱怨影響了以色列人的心情,抱怨的人越來越多,有如野火燎原,家家戶戶站在帳蓬門口大聲哀號,哭聲震天 (民11:10)。
       遇到這樣的情境,在神的家全然盡忠 (民12:7)、為人極其謙和 (民12:3)、與神可以面對面聊天如同親密朋友 (出33:11) 的摩西終於再也無法忍受下去而崩潰下來。摩西開始向耶和華大聲抱怨。摩西一開口就像連珠炮一樣,口不擇言,像約伯一樣 (伯10:1),向耶和華發出一連串的質問與抱怨。讓我們為摩西如此大膽 (chutzpah) 而捏一把冷汗。更讓我們吃驚的是,耶和華竟然悶不吭聲,靜靜的垂聽摩西一長串的指責與抗議。然後,針對摩西所提到的兩大問題,負擔過度沉重以及何處找來那麼多的肉,上帝作出冷靜且有效的回應,解決摩西的危機。至於摩西在情緒失控情況下衝動求死,耶和華則當作沒有聽見而冷處理。耶和華完全沒有指責摩西的不是,而是接納摩西的抱怨。
       耶和華對於以色列人貪戀吃肉的抱怨,則是大為發怒 (民11:10)。但是耶和華卻承諾要讓以色列人足夠的肉,可以吃一整個月,吃到聞到肉味就噁心翻胃,甚至肉會從鼻孔跑出來。摩西質疑耶和華要如何供應兩百萬人以上的以色列人足夠的肉吃,耶和華的回答是山人自有妙計,你且拭目以待。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自潔,好領受耶和華的恩典。哪裡知道以色列人當中,還是有人不知自潔,只顧抓取鵪鶉、塞入嘴巴、大快朵頣,哪裡知道,耶和華的懲戒,已經悄悄降臨。他們嘴裡的肉還沒有嚼爛,就得了瘟疫而一命嗚呼。這些人的遺體被集中埋在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就被稱為基博羅哈他瓦 (Kibroth-hattaavah),意思是貪慾者之墳。
       為何以色列人抱怨,遭耶和華忿怒與懲治,摩西抱怨,卻蒙耶和華接納與幫助。有神學家發現,以色列人是向人數落上帝的不是 (complaints about God to man),摩西則是向神傾訴自己內心對耶和華的質疑與抗議 (complaints to God)。當我們遭遇極大的艱難時,學習摩西直接向耶和華抱怨,蒙耶和華的接納與恩典。不要像以色列人,只向人數落上帝的不是,遭致上帝的忿怒與懲治。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牧函--彼此服侍

撰寫者:何淑珍牧師

       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裏。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裏,且知道自己是從 神出來的,又要歸到 神那裏去,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西門‧彼得說:「主啊,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耶穌原知道要賣他的是誰,所以說:「你們不都是乾淨的。」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對他們說:「我向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十三章1-17節)

    耶穌知道「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就與門徒一同坐席吃逾越節晚餐,席間站起來,脫了衣服,拿手中束腰,將水倒在盆中,開始洗門徒的腳,並用毛巾擦乾,洗到西門彼得時,與彼得有一段對話:
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
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
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
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
        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對他們說:「我向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你們即然稱呼我夫子,……而連夫子都洗你們的腳,你們也應該彼此洗腳。我把一個榜樣賜給你們,叫你們……去做。你們既知道這事,若去行(繼續不斷去行)就有福了。
        耶穌說「知道」、「繼續」、「去行」、「有福」,當年耶穌以洗門徒的腳為榜樣,要門徒彼此洗腳,當時的生活環境,是以洗腳為彼此服侍的樣式。例如:當年耶穌要為門徒洗腳時,想必要有人取水,有人拿水盆,有人拿毛巾,有人拿椅子,有人拿凳子,有人預備……。而服侍是需付代價的!
        今日我們可以作什麼,來表明彼此服侍?或是在教會中,我們以實際行動參與關懷事工來表示我們彼此服侍。今天在教會中,當需要去關懷弟兄姐妹時,同理需要付上代價,時間的代價,有陪伴的代價,傾聽的代價。例如:前二週教會有邀請弟兄姐妹登記危機關懷志工。當有弟兄姐妹發生生活變故時,我們可以作什麼?我們可以安排時間代送孩子上課,我們可以代看顧家中長輩,我們可以在醫院陪伴半天…等。然而我們不要小看這半天,或送孩子上課一小時的服侍。一個人一週若能服侍一小時,或半天,那麼,一年所累積服侍經驗的量及實力是不容小覷的,然,再「繼續」不斷「去行」。二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即會有與時間相稱的量與實力被培養累積起來。一個人、二十個人、三十個人、百人、找到合適的服侍位子,將洗腳的榜樣—彼此服侍的關係深植在我們的教會中。我們就會是耶穌所說的「有福」的教會。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牧函--關心日本震災

撰寫者:李晶晶牧師

「與哀哭的人同哀哭…」(羅馬十二15)

        三月十一日日本發生世紀大地震以及引發的海嘯與核災危機至今三個星期,不但帶給日本上萬人的死亡與失蹤、家園各地滿目瘡痍人心惶惶,從各樣媒體追蹤報導,全球似乎也經歷這樣一場的浩劫,過去921震災的記憶隨著一幕幕影像也瞬間回到台灣人心感同身受,核災危機也造成國際間輿論讓各個發展核能的國家重新體檢核電安檢與核能問題,世界各地教會為日本的災情與需要舉起禱告的手向神呼求拯救醫治與安慰,在這苦難之際,我們實在謙卑地說,我們不明白、也無法以簡單的答案回答這苦難的奧秘,但縱然天地震動改變,我們的神永遠部改變,祂永遠長存的愛與恩典能帶來真正的安慰,求主憐憫。

        我們教會也在主日禮拜、禱告會、各個聚會中不住地為日本賑災守望禱告,並發起奉獻以實際行動表示關心。在前年台灣八八水災之後,本會就設立了救災小組與救災基金作為本會實際參與國內外災難援助的一個事工單位與預備金,同時也制定「救災機制」與「救災基金啟動機制」。對於國外救災,根據救災機制辦法,主要以配合長老教會總會的國際救援行動計畫與奉獻,當總會無法即時提供相關救助資訊時,我們另尋其他管道作為對外救災與奉獻窗口,依序為:中華救助協會、世界展望會、基督教福利會、紅十字會。

       救災小組已於上月23日晚上招開救災小組會議討論日本震災奉獻事宜,
       一、決議如下:
              (1).以長老教會總會為主要對日奉獻管道
              (2).由於日本救災由政府主導與管控海外援助,所有國際救援必須配合政府進行。在尚
                    無法取得明確救援需求前,救災小組決議,本會對日本救災奉獻,採階段性進行奉
                    獻,第一階段透過長老教會總會先奉獻30萬作為對日救災奉獻與表達我們教會慰問
                    關心和參與。第二階段等總會發布確切救援需求後予以匯款奉獻。
              (3).對日奉獻總額,預留100萬為救災基金預備金,其餘全部作為對日奉獻。
        二、相關說明如下
              (1).救災小組致電總會事務所詢問教會可實際參與的救援行動,總會答覆:「直至目前
                    為止,日本的整個救援與重建的工作仍是由日本的政府來主導。雖然已經開始對外
                    募集義工與物資,但基本上都是以日本在地為考量。所以外國的團體還很難在義工
                    與物資上來協助他們。但是我們仍然與在日本的幾個友好教派保持密切的聯絡,只
                    要有可行的計劃,我們就會給眾教會知道,一起來關心與參與。」
              (2).總會事務所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就由助理總幹事林芳仲牧師及普世幹事胡宏志牧
                    師打電話向我們的伙伴教會表達關心,同時也積極聯絡在日本的宣教師,確認他們
                    的平安。隨後14日由總幹事召集幹部及相關之幹事討論對策,並決定發動教會為這
                    次日本的震災募款及緊急播一萬美金給日本基督教團表達我僩的關心。次日(15日)
                    教社幹事黃哲彥牧師也前往日本,拜訪日本基督教團實際表達我們的關心及了解日
                    本教會的需求與可協助的地方。
              (3).有關日本震災與奉獻徵信消息,總會網站查閱http://japan311.pct.org.tw/
              (4).長老教會總會對日本國際管道主要以「日本基督教團」,以下是日本教團致總會感
                    謝函(總會翻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