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牧函--認識七星中會

         1872年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差派馬偕博士來台灣宣教。1904年得到加拿大母會的同意,台北長老中會又稱作北部中會成立。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教會青年在各方面活動,讓教會充滿活力,教勢大大振興。
        1952 年 2 月召開第六屆北部大會時,當時的台北中會是以大台北地區為主,包括基隆;而蘭陽區仍屬東部中會。該屆大會議案第四條有關台北中會一分為二,眾議員贊成通過;名稱則是因為在此轄區內,最具代表性的地理標誌就是淡江(新店溪、大漢溪、淡水河流域)與七星山,因此以「淡江中會」和「七星中會」命名之。只是在該次議會 中,東部中會提議准予分割該中會,將蘭陽區會併入七星中會,大會接納之。
         1952年七星中會成立的時候只有十八間堂會,七星中會成立典禮於台灣神學院禮拜堂舉行,由北大副書記吳清鎰牧師主理,北大議長陳溪圳牧師宣佈成立,出席正議員十八名、長老十名。到了1980年,七星中會教勢增加到四十八獨立間堂會,一直到今天,七星中會共有83間教會。這六十年來在上帝的祝福與眾教會牧長、信徒的努力下,已經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大家庭裡一個非常重要的一份子。
        七星中會地理的範圍非常的廣,從台北市中山北路、羅斯福路以東,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一直到宜蘭縣的最南方,共有83間教會,每個主日共有約9500人固定參加主日禮拜。由於七星中會幅員廣闊,所以又依地理環境分別設立了六個區會,包括北一區(台北市中正、中山區)、北二區(台北市大安區、新北市深坑區)、北三區(台北市中山、內湖、松山區)、北四區(台北市信義、松山、內湖、南港、新北市汐止等區)、基隆區(基隆市、新北市金山、瑞芳、雙溪等區)、蘭陽區(宜蘭縣)。
        1945 年二次大戰結束後,南北教會除了快速回復各項事工及收復教產之事宜外,活躍的青年事工及異象促成 1949 年「台灣基督教奮進協議會」通過「南北合一基本方案」,並且在 1951 年經南北二大會分別接納通過,於同年成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由於總會事務所就在七星中會轄區內(無論是早期的長春路或 1985 年後的羅斯福路),因此在總會 50 年歷史中可看到,無論是人才的投入、經費的負擔、各項事工的配合,七星中會在全國 20 個中會、6 個區會裡,是數一數二的;若再加上中會直接參與管理的機構、事業,更是提供總會各層級在定期與特殊情況之需要,並全力協助之。
        上帝賜給七星中會有豐富的大都會資源和美麗的基隆、蘭陽民風,歷代信仰前輩更是留下許多美好的見證與典範,願我們在慶祝中會成立第 60 週年,在這 21 世紀多元化的今天,能夠一起腳踏先人足跡,委身於各樣福音事工。(參照七星中會六十週年簡介編寫)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七星中會六十週年紀念禮拜注意事項

         六十年前「台北中會」由於教勢日漸增長,教會數目增多,且範圍含括今日之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市。為使中會運作順利,使教會更有效開拓、發展,決議將「台北中會」以中山南北路(羅斯福路)為界畫分為兩個中會。中山南北路以西,取「淡水河」為名,定名為「淡江中會」;中山南北路以東,取「七星山」(陽明山)為名,定名為「七星中會」。自此台北中會畫分為「七星」、「淡江」兩個中會(隔年「淡江中會」自行改名回「台北中會」)。今年是七星中會設立六十週年,所以特地舉辦六十週年感恩禮拜,期望喚起各教會兄姐一同感恩、和好、盼望的宣道事工。

        下週主日,五月一日,和平教會將暫停主日聚會,全體參加七星中會六十週年紀念禮拜,地點在台大體育館,(9:00開始報到,9:30開始禮拜)本次聚會全體報名人數為7,377人,和平教會共有361人報名參加。由於報名人數超過台大體育館的容量,所以各教會依報名人數九折安排坐位。請兄姐提早到場,如果教會的座位已坐滿,大會另有提供「自由座」(連線轉播)供兄姐入席。
        為了安排國小小朋友主日禮拜事宜,大會於二樓225、226、227三間教室另有開設「兒童禮拜專區」,共可容納約七百餘人,歡迎家長陪同小朋友前往兒童禮拜專區參加禮拜。
         和平教會屬於七星中會北二區,請參加兄姐著大會紀念T恤(桃紅色)參加禮拜(T恤請外穿),大會場地引導同工,將會依照參加者的衣著顏色,引導大家至適當位置就坐。和平教會之坐位位置位於南四區與南五區請由體育館之南側樓梯進入。若有年長者、行動不便、嬰幼兒需搭乘電梯者,請從台大體育館一樓正門口進入,將有專人引導搭乘電梯至適當樓層。若早到的兄姐,請切勿替晚到的兄姐佔留位置,也請不要將個人的物品放至其他的座位,以免減少可使用之座位。
        大會的洗手間集中在舞台正對面三樓,若有需要使用者,請向舞台正對面三樓之洗手間移動。大會另設有醫療專區(由馬偕醫院醫護人員支援),若有身體不適者,請向大會同工反應,由同工帶往醫療專區。
        中午大會提供簡易餐點,請同工前往指定地點領取。由於場地維護不易,請大家協助維護場地整潔,儘可能將個人四週之垃圾清理乾淨,隨手帶走,投入垃圾集中點,以減輕大會同工清潔的壓力。散場時,為避免擁擠,請依照大會同工指定之順序,依序離開,以免發生意外。
        請各位兄姐預備心來參加這一次的聚會,也為大會一起禱告。求神使這次的聚會,不單只是一場眾多人數的聚集,也能幫助我們得到在主裡互為肢體,彼此相愛的感受。同時也求神保守這次的聚會,使得各教會兄姐看見上帝的愛如何在各教會中引導保守,使眾教會都能同被更新、造就,一起有份於上帝國的宣道事工。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牧函--抱怨 (complaint)

撰寫者:蔡茂堂牧師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轟轟烈烈的出埃及 (出12:40-41)、驚天動地的過紅海 (出14:30-31)。才在書珥曠野走了三天的路程,以色列人就因瑪拉水苦而向摩西吐苦水、發怨言 (出15:22-24)。走了四十五天,到了汛的曠野 (出16:1),以色列人又因缺乏食物而向摩西發怨言,耶和華上午賜下嗎哪、晚上賜下鵪鶉 (出16:12-14)。到了利非訂,又因缺水而向摩西發怨言,摩西杖打磐石,流出水來 (出17:1-7)。滿了九十天,走到西乃曠野 (出19:1),耶和華親自降臨在西乃山上,與以色列民立約,並頒佈十誡 (出24:7-8)。耶和華呼召摩西獨自登上西乃山,交待摩西如何製造會幕與祭司衣物等細節。摩西在山上努力作筆記,四十晝夜 (出24:18)。那裡知道,以色列人卻在山下強逼亞倫,為他們鑄造金牛犢,作為神來膜拜 (出32:7-8)。摩西將手上石版摔碎。耶和華要滅絕以色列人,摩西為他們懇求上帝赦免 (出32:30-32),並且祈求上帝不要離開以色列人 (出33:12-15)。摩西另外再鑿兩塊新的石版,上山又停留了四十晝夜,耶和華重新再親自寫下十誡。以色列人在西乃曠野停留六個月之久,完成了會幕與祭司衣物的製造。會幕在第二年元旦完工 (出40:17)。
       第二年二月一日,耶和華吩咐摩西進行戶口普查 (民1:1),二月十四日守逾越節 (民9:11)。二月二十日耶和華的雲彩上升,以色列人拔營起行 (民10:11),離開西乃礦野,向巴蘭曠野前行。才走三天的路程 (民10:33)。以色列民就因為曠野環境艱辛而抱怨連天 (民11:1),他們彼此互相發怨言的聲音被耶和華聽見,耶和華大為光火,因而從天有火下降燒到營的外圍 [嚴重的警訊]。摩西趕忙替以色列人向上帝禱告求情,火才熄滅。那個地方就叫他備拉 (Taberah),意思是燒火之地。這件事情才發生沒多久,跟著以色列民出走埃及的一些閒雜人 (出12:38) 又開始想念埃及的美食佳餚,抱怨嗎哪淡薄無味,他們的抱怨影響了以色列人的心情,抱怨的人越來越多,有如野火燎原,家家戶戶站在帳蓬門口大聲哀號,哭聲震天 (民11:10)。
       遇到這樣的情境,在神的家全然盡忠 (民12:7)、為人極其謙和 (民12:3)、與神可以面對面聊天如同親密朋友 (出33:11) 的摩西終於再也無法忍受下去而崩潰下來。摩西開始向耶和華大聲抱怨。摩西一開口就像連珠炮一樣,口不擇言,像約伯一樣 (伯10:1),向耶和華發出一連串的質問與抱怨。讓我們為摩西如此大膽 (chutzpah) 而捏一把冷汗。更讓我們吃驚的是,耶和華竟然悶不吭聲,靜靜的垂聽摩西一長串的指責與抗議。然後,針對摩西所提到的兩大問題,負擔過度沉重以及何處找來那麼多的肉,上帝作出冷靜且有效的回應,解決摩西的危機。至於摩西在情緒失控情況下衝動求死,耶和華則當作沒有聽見而冷處理。耶和華完全沒有指責摩西的不是,而是接納摩西的抱怨。
       耶和華對於以色列人貪戀吃肉的抱怨,則是大為發怒 (民11:10)。但是耶和華卻承諾要讓以色列人足夠的肉,可以吃一整個月,吃到聞到肉味就噁心翻胃,甚至肉會從鼻孔跑出來。摩西質疑耶和華要如何供應兩百萬人以上的以色列人足夠的肉吃,耶和華的回答是山人自有妙計,你且拭目以待。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自潔,好領受耶和華的恩典。哪裡知道以色列人當中,還是有人不知自潔,只顧抓取鵪鶉、塞入嘴巴、大快朵頣,哪裡知道,耶和華的懲戒,已經悄悄降臨。他們嘴裡的肉還沒有嚼爛,就得了瘟疫而一命嗚呼。這些人的遺體被集中埋在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就被稱為基博羅哈他瓦 (Kibroth-hattaavah),意思是貪慾者之墳。
       為何以色列人抱怨,遭耶和華忿怒與懲治,摩西抱怨,卻蒙耶和華接納與幫助。有神學家發現,以色列人是向人數落上帝的不是 (complaints about God to man),摩西則是向神傾訴自己內心對耶和華的質疑與抗議 (complaints to God)。當我們遭遇極大的艱難時,學習摩西直接向耶和華抱怨,蒙耶和華的接納與恩典。不要像以色列人,只向人數落上帝的不是,遭致上帝的忿怒與懲治。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牧函--彼此服侍

撰寫者:何淑珍牧師

       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裏。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裏,且知道自己是從 神出來的,又要歸到 神那裏去,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西門‧彼得說:「主啊,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耶穌原知道要賣他的是誰,所以說:「你們不都是乾淨的。」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對他們說:「我向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十三章1-17節)

    耶穌知道「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就與門徒一同坐席吃逾越節晚餐,席間站起來,脫了衣服,拿手中束腰,將水倒在盆中,開始洗門徒的腳,並用毛巾擦乾,洗到西門彼得時,與彼得有一段對話:
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
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
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
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
        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對他們說:「我向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你們即然稱呼我夫子,……而連夫子都洗你們的腳,你們也應該彼此洗腳。我把一個榜樣賜給你們,叫你們……去做。你們既知道這事,若去行(繼續不斷去行)就有福了。
        耶穌說「知道」、「繼續」、「去行」、「有福」,當年耶穌以洗門徒的腳為榜樣,要門徒彼此洗腳,當時的生活環境,是以洗腳為彼此服侍的樣式。例如:當年耶穌要為門徒洗腳時,想必要有人取水,有人拿水盆,有人拿毛巾,有人拿椅子,有人拿凳子,有人預備……。而服侍是需付代價的!
        今日我們可以作什麼,來表明彼此服侍?或是在教會中,我們以實際行動參與關懷事工來表示我們彼此服侍。今天在教會中,當需要去關懷弟兄姐妹時,同理需要付上代價,時間的代價,有陪伴的代價,傾聽的代價。例如:前二週教會有邀請弟兄姐妹登記危機關懷志工。當有弟兄姐妹發生生活變故時,我們可以作什麼?我們可以安排時間代送孩子上課,我們可以代看顧家中長輩,我們可以在醫院陪伴半天…等。然而我們不要小看這半天,或送孩子上課一小時的服侍。一個人一週若能服侍一小時,或半天,那麼,一年所累積服侍經驗的量及實力是不容小覷的,然,再「繼續」不斷「去行」。二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即會有與時間相稱的量與實力被培養累積起來。一個人、二十個人、三十個人、百人、找到合適的服侍位子,將洗腳的榜樣—彼此服侍的關係深植在我們的教會中。我們就會是耶穌所說的「有福」的教會。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牧函--關心日本震災

撰寫者:李晶晶牧師

「與哀哭的人同哀哭…」(羅馬十二15)

        三月十一日日本發生世紀大地震以及引發的海嘯與核災危機至今三個星期,不但帶給日本上萬人的死亡與失蹤、家園各地滿目瘡痍人心惶惶,從各樣媒體追蹤報導,全球似乎也經歷這樣一場的浩劫,過去921震災的記憶隨著一幕幕影像也瞬間回到台灣人心感同身受,核災危機也造成國際間輿論讓各個發展核能的國家重新體檢核電安檢與核能問題,世界各地教會為日本的災情與需要舉起禱告的手向神呼求拯救醫治與安慰,在這苦難之際,我們實在謙卑地說,我們不明白、也無法以簡單的答案回答這苦難的奧秘,但縱然天地震動改變,我們的神永遠部改變,祂永遠長存的愛與恩典能帶來真正的安慰,求主憐憫。

        我們教會也在主日禮拜、禱告會、各個聚會中不住地為日本賑災守望禱告,並發起奉獻以實際行動表示關心。在前年台灣八八水災之後,本會就設立了救災小組與救災基金作為本會實際參與國內外災難援助的一個事工單位與預備金,同時也制定「救災機制」與「救災基金啟動機制」。對於國外救災,根據救災機制辦法,主要以配合長老教會總會的國際救援行動計畫與奉獻,當總會無法即時提供相關救助資訊時,我們另尋其他管道作為對外救災與奉獻窗口,依序為:中華救助協會、世界展望會、基督教福利會、紅十字會。

       救災小組已於上月23日晚上招開救災小組會議討論日本震災奉獻事宜,
       一、決議如下:
              (1).以長老教會總會為主要對日奉獻管道
              (2).由於日本救災由政府主導與管控海外援助,所有國際救援必須配合政府進行。在尚
                    無法取得明確救援需求前,救災小組決議,本會對日本救災奉獻,採階段性進行奉
                    獻,第一階段透過長老教會總會先奉獻30萬作為對日救災奉獻與表達我們教會慰問
                    關心和參與。第二階段等總會發布確切救援需求後予以匯款奉獻。
              (3).對日奉獻總額,預留100萬為救災基金預備金,其餘全部作為對日奉獻。
        二、相關說明如下
              (1).救災小組致電總會事務所詢問教會可實際參與的救援行動,總會答覆:「直至目前
                    為止,日本的整個救援與重建的工作仍是由日本的政府來主導。雖然已經開始對外
                    募集義工與物資,但基本上都是以日本在地為考量。所以外國的團體還很難在義工
                    與物資上來協助他們。但是我們仍然與在日本的幾個友好教派保持密切的聯絡,只
                    要有可行的計劃,我們就會給眾教會知道,一起來關心與參與。」
              (2).總會事務所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就由助理總幹事林芳仲牧師及普世幹事胡宏志牧
                    師打電話向我們的伙伴教會表達關心,同時也積極聯絡在日本的宣教師,確認他們
                    的平安。隨後14日由總幹事召集幹部及相關之幹事討論對策,並決定發動教會為這
                    次日本的震災募款及緊急播一萬美金給日本基督教團表達我僩的關心。次日(15日)
                    教社幹事黃哲彥牧師也前往日本,拜訪日本基督教團實際表達我們的關心及了解日
                    本教會的需求與可協助的地方。
              (3).有關日本震災與奉獻徵信消息,總會網站查閱http://japan311.pct.org.tw/
              (4).長老教會總會對日本國際管道主要以「日本基督教團」,以下是日本教團致總會感
                    謝函(總會翻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