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7日 星期日

十字架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3/2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  
十字架對我們來說至少有下列七個意義:
1.上帝對罪惡公義的審判 (詩98:9)

上帝是公義的上帝,祂對罪惡一定會有公義的審判。詩篇98:9說,因為他來, 要審判遍地. 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 按公正審判萬民。在十字架上,耶穌基督擔當了全世界的罪而接受上帝公義的審判。

2.上帝對罪人無限的愛疼 (羅5:8)

上帝雖然對罪惡要求公義的審判,但是祂又極為疼愛世上的罪人。因此,祂差遣祂的獨生愛子為我們的罪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 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 5:8 )。

3.耶穌受苦犧牲賜我救恩 (賽53:5)

主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羔羊,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以賽亞書 53:5 )。這是何等大的救恩。
4.耶穌饒恕敵人留下榜樣 (路23:34)

主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要斷氣之前,為那些將祂釘上十字架的人禱告。當下耶穌說, 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路加 23:34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留下許多榜樣,彼得前書2:21-23說,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他並沒有犯罪,口裡也沒有詭詐。他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 (彼得前書 2:21-23)。

5.我相信接受此救贖宏恩 (弗1:7)

保羅在羅馬書10:10說,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這也就是馬丁路德所強調 “因信稱義” 的真理。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 (以弗所書 1:7 )。

6.我效法基督而饒恕敵人 (西3:13)

饒恕是一個非常不容意學習的功課。主耶穌說,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馬太6:15)。馬太福音18:35也告訴我們,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保羅勸告歌羅西教會弟兄姊妹說,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歌羅西書 3:13 )。我們要求主幫助我們,真的能夠從我們心裡饒恕原諒那些得罪我們的人。

7.我被愛激勵獻上我餘生 (林後5:14-15)

十字架上所彰顯基督對我們蒙恩罪人的大愛成為一股巨大的力量,激勵我們從此不再只為自己活,而是願意為那位替我們死而復活的主而活。(哥林多後書 5:14-15 ) 保羅在羅馬書上勉勵我們說,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羅馬書 14:8 )。

 

2005年3月20日 星期日

主禱文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3/2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  
“主禱文” 是我們禱告的範本。當一個人信主時,我們常常教導他們要把 “主禱文” 背下來。我們也常常在主日崇拜中大家同聲背頌 “主禱文” 作為我們敬拜上帝的一部份。但是在不知不覺之中,我們是否也會陷入 “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 的情境?

嚴格說起來,我們通常所謂的 “主禱文” 應該是稱之為 “主教門徒禱文” 才較為貼切。聖經中所記載的 “主禱文” 是在約翰福音17章,整章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對上帝所作最長最完整的禱告。但是路加11章1節記載說, “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個門徒對他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 從這一節聖經我們可以觀察到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是一個常常禱告的人。施洗約翰也是一個很重視禱告並且教導他的門徒要如何禱告的一位老師。主耶穌的教導卻是以身教作為基礎。他並沒有叫學生來開一個 “如何禱告” 的課,而是他成為一個禱告的人到一個程度,他的學生來要求祂教他們禱告。我認為這是一個最好的教學法,就是我們的禱告生活到一個程度讓周圍的人產生羨慕而來請教你該如何禱告。

一般的神學家將路加福音11章所記載的 “主禱文” 的內容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的內容是為神的國與義禱告:第二部份是為我們的需用禱告。馬太福音6章所記載的 “主禱文” 在第二部份後面又加上一個 “三重奏” 的頌榮作為結束。這樣的禱告範本正反應出耶穌基督在馬太6章33節對我們的教導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I. 為神的國與義禱告

這部份又可以再細分為三個小部份: 1.爾名為聖 2.爾國降臨 3.爾旨暢行。每一個小部份都有很多可以讓我們每一個人沉思默想的空間。我們如何在生活上讓眾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 (太5:16),甚至讓許多人因此而羨慕並加入我們這被揀選族類的行列,受造就而成為有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我們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前2:9)。 我們如何對周遭的社會產生作光作鹽的正面影響 (太5:13-14),讓我們所生活的社區享受更多上帝的
慈愛與公義 (詩33:5)。 我們在每天生活中努力學習明白上帝的旨意,並且學習順服遵行上帝的旨意 (約7:17)。

II. 為我們的需用禱告

這部份又可以再細分為三個小部份: 1.賜阮日食 2.赦阮罪過 3.免阮試探。我們活在世上每天面對三方面的關係。我們與物界的關係、我們與人界的關係、我們與靈界的關係。我們在這三方面都需要依賴上帝的供應、饒恕與保護。當我們每天為這三方面的需要而向上帝祈求或感恩時,也不可忘記耶穌基督是教導我們不只是為 “我自己” 向神祈求而已,而是要為 “我們” 向上帝祈求。問題是我們的 “我們” 範圍有多廣大,是否只有涵蓋我的核心家庭?或是我的家族、鄰舍、社區、國家、甚至包括敵人也在內? 主耶穌基督有關於 “誰是我的鄰舍” 的故事 (路10:29-37) 以及 “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的挑戰 (太5:44) 都值得讓我們每次唸 “主禱文” 的時候三思。 

2005年3月6日 星期日

敬虔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3/0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浮士德 (Richard J. Foster)是一位近年來被神重用的貴格會 (Quaker) 牧師。他是一位擁有文字表達恩賜的神僕,可以用很淺顯的手法闡釋很深邃的屬靈真理。他從神領受的負擔與異象就是喚醒基督徒操練敬虔的重要性與可行性。

他出版許多有關靈命更新的書。例如:默想禱告 (Meditative Prayer)、先求神國 (Seeking the Kingdom)、出自內心的祈禱 (Prayers from the Heart)、簡樸生活真諦 (Freedom of Simplicity)、屬靈傳統禮讚 (Streams of Living Water)、禱告真諦 (Prayer: Finding the Heart’s True Home)、屬靈操練的禮讚 (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其中很多本都有中文譯本上市。

浮士德觀察到當今教會最大的問題並不是缺乏恩賜或是知識,而是缺乏深度,基督徒的靈命流於膚淺,無法與上帝建立深沉親暱的關係。當有人發現這個問題而想要努力改善時,卻又受到自己教會傳統的敬虔觀所限制而無法建立較整全 (wholistic) 的敬虔觀;或是掉入個人自我提升的枯井而沒有彼此幫助團契的扶持;或是勇於衝撞嘗試卻沒有紀律操練。因此,他成立了一個靈命更新團契 (Renovare),藉著靈命更新小組、座談會、靈修會來呼籲並鼓勵大家一起來進行敬虔的操練。

根據浮士德的研究,敬虔的操練可以分為下列三種:

1.內心的操練:這是建立與上帝間親密關係的操練:禱告、讀經、默想、禁食。

2.環境的操練:這是委身投入改善世界現況的操練:簡樸、獨處、順服、服侍。

3.團契的操練:這是參與團契生活相互扶持的操練:認罪、敬拜、輔導、禮讚。

敬虔是我們對上帝應有的兩種態度。上帝的慈愛吸引我們敬愛祂並且願意快跑跟隨、與祂親近。上帝的公義提醒我們敬畏祂並且常常自我省察、向祂悔改。敬愛上帝就會常常以天父的事為念、討祂的歡喜。敬畏上帝就會保守自己勝過試探、過聖潔生活。

敬虔的操練是一條不容易走的窄路,一邊是 “道德主義” (moralism) 的懸崖,另外一邊則是 “廢法主義” (antinomianism) 的深淵。但願我們都能用信心抓住主耶穌的十架恩典,彼此幫助、互相扶持,在這條敬虔操練的小徑上步步前行、日日長進,一直到基督成形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與生活上。(加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