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7日 星期日

恩慈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8/2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談到愛的真諦時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是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恆久忍耐 (forbearance)是在遭遇對方頂撞或傷害時,能夠控制自己的脾氣而不會立刻暴跳如雷或直接反擊,其目的是積極的給予對方創造出救贖挽回的時空。這種恆久忍耐著重於受頂撞或受傷害者的自我約束,對於頂撞者或施害者不一定會有積極正面的影響。“又有恩慈”緊接在“恆久忍耐”後面,著重在受頂撞者或受傷害者對那位對他頂撞或施害者所表現出來的慈愛表現 (lovingkindness)。

事實上,恩慈不一定只應用在恆久忍耐的場合。恩慈是一種人際關係互動時的態度,會體諒對方的心情 (empathy),關切對方的痛苦 (caring),尊重對方的自主 (autonomy),幫助對方的難處 (helping),保護對方的面子 (respect)。

恩慈有許多不同的層次,從最淺表的應對禮儀,即社交性優雅 (social niceness),到進一步的口頭關切,即噓寒問暖 (verbal concern),這兩個層次的恩慈一般來說,能夠讓彼此的互動很順暢舒爽,但是前者常會流於不著邊際,沒有進入個人間的互動關係,後者雖然有進入個人間的互動,但卻只有口惠,會讓對方覺得有口無心。 (參閱雅2:15-16)

真正會讓對方感受到愛的溫暖的恩慈必須超過社交優雅與噓寒問暖的層次,而進到實際行動的層次,因此有人主張“恩慈是行動中的愛心” (Lovingkindness is compassion in action.) 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的恩慈就其所帶來的影響又可以再分為三個層次。

當你遇到一位陷於缺欠與苦難 (deficiency and suffering)中的人就生出憐憫之心而向他伸出援手,補足他的缺欠或解決他的困難,這是“利他性恩慈”(Altruistic Lovingkindness)。當一位被社會所排斥拒絕的大痲瘋病人前來求耶穌醫治時,耶穌就動了慈心,伸手摸他,讓他痊癒。(可1:40-42)。

當你遇到一位在不公義的社會架構 (unjust social structure) 下受苦的人就冒犯此不公義社會架構而向他伸出援手,減輕他的痛苦,這是“革命性恩慈”(Revolutionary Lovingkindness)。當一位手枯乾的人在安息日與耶穌相遇時,耶穌立刻使他的手復原,卻因此冒犯了安息日不可作工的規條而引起法利賽人設法要除滅耶穌的動機。(可3:1-6)
當你遇到一位對你滿懷仇恨並且處心積慮要將你置於死地的敵人 (antagonistic enemy) 時,你還是向他伸出友誼的手,尋求他的好處,這是“轉化性恩慈” (Transformative Lovingkindness)。當耶穌被猶太人釘上十字架的時候,那些將他釘上十架的猶太人還圍繞他,向他羞辱、漫罵。但是耶穌卻祈求上帝饒恕他們。(路23:34)

轉化性恩慈可以說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中所說的恩慈。保羅在以弗所書4章32節也這樣勉勵我們: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2006年8月13日 星期日

恆久忍耐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8/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哥林多前書在描述愛的特質時開宗明義所說的第一句話是:愛是恆久忍耐。中文這四個字在英文是以long-suffering一個字表達聖經希臘文中這個字。是由兩個字根與所組成。前者makros是大與長的意思,後者thumos是熱血與憤怒的意思。兩者合併後所形成的含有經過很長的時間之後才發怒的意思。

當中文將這個(longsuffering)翻譯成為“恆久忍耐”的時候,有時候會被誤解為“任人宰割、忍氣吞聲” 的含意。這是一種非常消極、悲觀、被動、受害的錯誤解讀。

當年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到西乃山下,耶和華呼召摩西登上西乃山親自將十誡刻寫在兩個石版交給他。可是當摩西在四十天之後下山時,卻發現以色列人要求亞倫為他們鑄造了一隻金牛犢來跪拜。摩西在盛怒之下將手上兩片法版摔碎。耶和華要摩西另外鑿出兩個石版,再一次拿到西乃山上,耶和華再一次將十誡刻寫在這兩塊石版上面。耶和華於再度刻寫十誡之前向摩西宣告祂的性情: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34:6-7)在這當中所提到的“不輕易發怒”,也就是longsuffering。這個不輕易發怒所產生的長期受苦,並不是消極悲觀、無奈被動的受害,也不是埋首沙堆眼不見為淨的駝鳥心態,而是積極主動、自制等候的救贖努力。

彼得後書3章9節說,“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寬容的英文也是longsuffering。上帝的不輕易發怒而長期忍受罪人叛逆頂撞的痛苦,最主要的的目的是祂愛惜世上所有的人,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這樣不輕易發怒而願長期受苦的愛乃是為那些造成使祂受苦的罪人們創造出一個蒙恩救贖的時空與舞台,讓我們有悔改得救的機會。

這樣的長期忍耐受苦並不是永無窮盡,而是有一個總結的時刻將會來到。那就是啟示錄所記載的最後審判的白色大寶座,到那一刻來臨之時,所有的人都必須在公義審判的上帝面前為自己這一生的所作所為承擔該受的責任與後果。慈悲憐憫的上帝同時也是公義審判的上帝。但願我們大家能夠把握這個慈悲恩典的時期悔改而接受主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

2006年8月6日 星期日

給 -- 歐又如 牧師

寫作於2006.08.06
作者:歐又如 牧師

聖經的教訓若要全然實踐出來,是非常挑戰人性的。

天父及主耶穌以愛為出發點,為了拯救世人免於沈淪不受罪縛,天父甘願把獨生愛子送給世人,而耶穌甘願把自己掛上十字架。因此,由天父和耶穌的榜樣,可以瞭解聖經的教訓在應用部分是強調:先給後取,先捨再得;甚或是,捨而不得,付出而不求回報。

但人性是貪心、小氣和小信的。若非計算清楚、報酬準確,要從我們的口袋中、時間裡、生命中……拿出來給人、給神,常有剜肉之痛。

因為,一給自己就減少了,這是多麼簡易的算術﹗
所以,獻身者─令人敬佩!(他竟然不為自己的前途,財名著想。)
宣教者─令人肅然!(他竟然連身份、生命都不要了!)
捐獻者─令人吃驚!(他有否為自己留後路?)

從「給」可以查究我們在信仰實踐上的高度、氣度和深度吧!耶穌當年在野地講道,天色已晚,眾人無處覓食,主和門徒共同呼籲眾人,將所攜帶的食物互相分享,卻只有一孩童拿出了屬於他的一份口糧─五條小魚乾、兩塊餅乾,之後,門徒將零碎(食餘)收拾,卻裝滿了十二個籃子,當時在場的,除了婦女與小孩,光是男性就有五千人!(太十四:12-21)

這是否說明了這一大群人,許多人是備有「乾糧」的,只是他們「不願意」或「不敢」率先拿出來給眾人,深怕最終餓著了自己。光一口飯、些許糧、少數時間給人、給神,都這麼難了。更何況是金錢、時間、專長、生命!
耶穌就是挑戰我們的人性!信仰就是在實踐中經驗聖經的法則大於世界的法則。

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十一: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