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土石流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  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  「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裏知道,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裏想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許和平一個未來」問卷初步結果和後續



今年宣道年會設定以青年為主題,希望讓教會兄姊們更多關心這一代的青年,面對來自世界經濟、兩岸政治、老年化、少子化和家庭結構改變、工時長又低薪資等處境。由此也讓更多兄姊們看見「陪伴與傳承」的迫切性,並願意以行動參與關懷年輕人。這時,也有青年們擬出一份問卷,想對教會內的現況和展望作了解,經宣道部接納後進行。問卷採用紙本問卷和線上填寫兩種,共回收114份問卷,本次先將問卷初步結果呈現如下:
1. 性別比和年齡分布--女性佔62%,男性佔38%。年齡層分布上,25歲以下佔27%,26~35歲佔19%,36~50歲佔21%,50歲以上佔32%,顯示各年齡層略為均勻分布。
2. 參與和平教會聚會--未滿1年有13人,1~3年有23人,4~7年有22人,8~15年有24人,16~20年有5人,20年以上有25人,除16-20年此分段的人參與較少外,其餘都均勻分布,而未滿一年的也有13人,顯示教會持續有新朋友加入。
3. 聚會時間的分布--第一堂14人(12.3%)、第二堂57人(50%)、第三堂36人(31.6%)、看網路直播2人(1.8%)、因照顧家人/小孩,無法參加禮拜2人(1.8%)。
4. 請問您怎樣開始來和平教會--因著婚姻、工作或學業關係來到和平的50人,我是朋友帶來的31人,從小在和平長大的17人,自己透過網路搜尋到和平教會來的5人,住家在附近的2人、因參加南投服務隊來的1人。
5. 參與教會活動的頻率(可複選)--參加主日聚會103人、參加小組/團契91人、參加特殊節期活動60人。
6. 請問您在教會透過以下哪些管道得著牧養關懷。(可複選)
整體:主日講道93、小組/團契80、樂活讀經及分享30。進一步細分如下:
25歲以下 小組/團契30、主日講道23、每週週報的牧函9、第三堂主日見證9
26-35歲 主日講道18、小組/團契12、臉書貼文5
36-50歲 主日講道21、小組/團契14、樂活讀經及分享7
50歲以上 主日講道31、小組/團契24、樂活讀經及分享18
從中可看見25歲以下和其他組間的差異,同時也看見36歲以上族群中,有約半數認為樂活讀經有幫助牧養關懷。
7. 請問您是否穩定出席/委身在教會的團契小組。
正在尋找合適的團契/小組中8.8%,參加1~2個,73.7%,參加3個以上9.6%,完全沒有7%。就比例而言,填寫問卷的兄姊是屬於熱心參與教會活動的,特別是參加三個以上小組/團契的有11人。
8. 請問您認為教會的牧養關懷哪些部份還可以加強。(可複選)
整體:增加更多同年齡層或背景相同小組60、開設更多主題性的課程50、內在醫治禱告的陪伴48。進一步細分如下:
25歲以下 增加更多同年齡層或背景相同小組18、開設更多主題性的課程15、多多舉辦聚餐聯誼活動15、牧養團隊每季能與當季新朋友近距離接觸15
26-35歲 內在醫治禱告的陪伴15、開設更多主題性的課程12、增加更多同年齡層或背景相同小組12
36-50歲 內在醫治禱告的陪伴10、主日學課程更多元化8、增加團契輔導8、新朋友最慢兩週能被分派人關懷8
50歲以上 增加更多同年齡層或背景相同小組24、開設更多主題性的課程16、新朋友最慢兩週能被分派人關懷16

9. 請問以下哪些原因讓您願意繼續留在和平教會。(可複選)
整體:團契/小組連結70、習慣57、主日聚會是自己喜歡的方式42。進一步細分如下:
25歲以下 團契/小組連結26、習慣20、教堂漂亮空間舒適16
26-35歲 團契/小組連結14、習慣13、喜歡講道風格8、主日聚會是自己喜歡的方式8、家人與朋友在這兒8
36-50歲 團契/小組連結10、喜歡講道風格10、習慣7、有符合年齡層的團契/小組7、主日聚會是自己喜歡的方式7、家人與朋友在這兒7
50歲以上 團契/小組連結20、習慣13、離家近13、有我認同的異象13、主日聚會是自己喜歡的方式13、家人與朋友在這兒13
10. 請問您主要透過何種方法來關心與了解教會事工。
透過閱讀週報(含網路版)85人、透過小組或團契被告知(包含line群組或臉書)75人、直接參與某一個部門的服事60人。可看見傳統的週報和新發展的網路聯絡正在轉變中。
11. 請問和平教會的異象「萬民的祝福」是哪幾個(總共有6項)
整體:會友的祝福94、鄰舍的祝福96、學青的祝福70、神僕的祝福63、地極的祝福62、弱勢的祝福61。其中弱勢的祝福其實應該是「友會的祝福」,表示對這六項內容還有待加強。
12. 哪一句描述最能貼切的代表和平教會。
和平是一個有異象的教會14(12.3%),和平是一個有愛的地方38(33.3%)
和平是一個很看重事工的教會34(29.8%),和平是一個很看重關係的教會14(12.3%),其他7(8.8%)。
13. 關於對於教會事工,您有興趣的是哪一部份?(目前教會沒有的事工亦可、可複選)
整體:會友關懷、小組陪伴37、音樂事工、敬拜團29、總務、設備、影音、網路資訊管理22、團契輔導/小組顧問22。進一步細分如下:
25歲以下 音樂事工、敬拜團12、福音隊、海外宣道隊9、團契輔導/小組顧問9
26-35歲 總務、設備、影音、網路資訊管理8、會友關懷、小組陪伴6、招待、新朋友關懷5、團契輔導/小組顧問5
36-50歲 音樂事工、敬拜團6、會友關懷、小組陪伴6、關懷社會弱勢行動5
50歲以上 會友關懷、小組陪伴18、傳道人關懷10、音樂事工、敬拜團9
可看見不同年齡層的人對有興趣投入服侍項目間的差異。
14. 請問您有在教會服事的意願嗎。
平常已經參與教會服事了74人(64.9%)
我有考慮參與服事,但現在沒辦法20人(17.5%)
我想服事,但我不知道我能為教會做什麼,請與我聯絡9人(7.9%)
我目前尚無服事的意願8人(7%)
填寫問卷本身大多屬於參與服侍的的人,而如何讓想參加服侍的人找到合適之處,是後續可以努力的。
15. 如果您在教會服事,最舒適與平衡的服事頻率為何。
半年1次: 4 (3.5%) 一季1次: 9 (7.9%) 一季2次: 7 (6.1%)
一月1次: 26 (22.8%) 一月2次: 12 (10.5%) 一週1次: 13 (11.4%)
一週2次: 6 (5.3%) 只要時間能配合,幾次都不是問題: 30 (26.3%) 其他: 3 (2.6%)

超過四分之一表達只要時間能配合,幾次都不是問題,讓人看見熱忱,卻要更珍惜同工如此的心志。


16. 請問什麼原因會讓您增加服事的意願。(請勾選心中的前三者)
整體: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服64、溝通良好的團隊57、有清楚明確的異象44、其他7。可見透過同工間的連結和好的溝通和異象,能鼓勵兄姊參與的意願。
17. 請問什麼原因造成您會降低服侍的意願。(請勾選心中的前三者)
整體:學業、工作很忙碌64、服事時間很難配合41、冗長的會議38,其他11。值得注意的是冗長的會議,會讓同工降低意願,日後要更注意會議的效率。
18. 請問您會如何建議和平教會各部門推動事工,應該有哪些優先考量點?
  (請選最優先2項)
整體:事工乃是因人而設,不能最後變成讓人撐事工,有時也需要停掉事工的勇氣46、能讓會友們得著造就43、各活動需配合教會異象目標,不是只為了辦活動42。
------------------------------------------------------------------------------
此份問卷初步的結果,在12/5事工研討會中,先讓與會的長執及核心同工知曉,並於下午的分組中讓大家回應,歸納當天發言內容如下:
■填寫人可能都是有服事的人,擔心代表性不夠。但從統計觀點來看,服事量呈現常態分佈。可反應大部分狀況,但若要針對特定族群可能無法。
■問卷有難度,如果沒有實際參與教會事工的人,很難填寫出來。
■比較想知道離開教會的原因是為什麼,這是後續另外可以調查的。
■既然已經收集問卷,可以對問卷的結果做分析,找出專注的目標,集結重點資源,呈現教會特色,符合真實需求。
■有愛有異象的數據有點高,可能每個人對於愛、異象的定義不一樣(解讀的問題),下一步愛、異象定義問的更清楚,這才能了解教會的優先順序,才能了解教會的資源要投入哪裡。
■萬民的祝福可能要多表述各項祝福是什麼,畢竟很多人可能單看論述無法確定是指什麼實際的事。
■有人認為事工很重,其實要了解是不是平常有在服事的人真的認為很重,還是連局外人也覺得很重。
■26到50歲填表人數有40多人,需要內在醫治的人超過一半。這是需要關注的現象。
■填「習慣」來教會的人有50多位,代表可能不是因為教會有什麼吸引人,這是個警訊。不是因為教會有愛、有異象。
■回應教會老化、傳承的現象,給年輕人有服事的意義,瞭解更廣的服事項目,不只是敬拜團等等的,其實教會少見的事工也須被關注(如史料整理等,也可以擴充至有負擔從事文學、神學的創作等。)
■有沒有可能把第三堂移到週六,週日的聚會可以前往其他在苦撐的中小教會服事、幫忙。也讓年輕人知道看到異象,也看見自己欠缺的是什麼。
■盤點事工,訂出優先順序,事工減少,開拓新同工(目前約150人,新目標到250人),開拓事工可以把不明顯、服事的機會更多呈現出來,也讓新朋友的給他們有興趣的服事,讓他們有歸屬感。
■青年關懷的質量不夠。在主日或各種領域呼籲大家都能成為關懷同工。
■新朋友關懷,可以擬一份新朋友問卷,了解他們的需求。有的只是來探訪親友,若是真的想了解信仰,再想辦法收集他們的意見。
■當初三樓椅子原本設計是可以活動,理想是第三堂結束後可以有小組分組,但現在場地使用規則與當初設計不相符。實際上關懷新朋友會有點落差。
■根據其他教會新朋友的關懷,各齡年層或同性質團契,可以有一、二個窗口陪伴關懷新朋友。新朋友的關懷以團契小組為單位,在愛餐的時候可以帶到特定的空間陪伴或是分享。
■對關懷同工的關懷及牧養,讓關懷同工可以更有關懷同工的能力。
--------------------------------------------------------------------------------------------
後續—本問卷尚有問答題的部分,將做進一步的整理後再呈現。其中如有涉及給各部門的建議,將於一月份長執會前交給各部門先行回應,長執會時再彙整報告,屆時再將回應結果讓大家知曉。
    感謝參與在這次問卷設計、發送、填寫、整理、分析、建議的每一位。願透過這樣的參與,讓我們和平教會可以更美好。
備註:有關問卷初步成果的PPT資料,也可請連結以下網址,做進一步的閱讀。
PPT圖表:http://ppt.cc/AEzAg  Excel統計檔:http://ppt.cc/M0gEA (兩者皆選擇「透過瀏覽器下載」)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建立關係」或「建立事工」?




一切都是出於上帝;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使命賜給我們。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裡使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信息託付了我們。(哥林多後書5:18-19)

每一次的海外短宣隊都像打一場仗!除了在靈界的戰場上爭戰(以弗所書6:12),還有在個人生命的戰場上打仗。同時是改革宗教會牧師、宣教師及宣教學家的David J. Bosch,在《一路上奔走—海外宣教師保羅的省思》一書提到:「很多時候我們所面對的反對與所宣揚的福音無關,而只是與我們這個人有關。」
海外短宣隊除了與國內短宣隊一樣要面對短時間當中的高密度事工,還要面對跨越文化的衝擊—飲食、交通、氣候、溝通方式……等。具體來說,即使在緬甸的華人地區使用華語,也會因著不同的腔調、用語,而需要增加溝通次數、再三確認所要傳達的訊息以避免誤會,同時還要詢問宣教師或是當地牧者,肢體語言或不經意的行為是否失禮。再加上全新的環境:早上六點上第一堂課、上課時偶爾停電、離開了旅館就沒有現代化廁所、偶爾飄來燒垃圾的煙味、酸辣鹹的食物、無法時常滑手機以更新資訊……等,在在都挑戰著隊員們的心理、生理,甚至靈性狀況。這時,每個人的狀態就像一杯裝滿的水,放在行進中的車子上,因著原來承載不同的生命狀況而撒出苦甜不同的滋味。
即使出發前的訓練已不斷告訴短宣隊員:宣教的基本態度是Be FAT(彈性Flexible、適應性Adaptable、受教的心志Teachable)。但是實際情況是,在身體不適時,很難帶著喜樂的心去學習、調適、適應,例如:肚子痛到憋不住的時候,會希望當地同工載回飯店如廁,而非使用教會的「傳統」廁所。這個過程真的體會到「道成肉身」地活在人群中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對於進入緬甸數次的我,這些對我卻不是主要的挑戰,我的挑戰是—想趕鴨子上架地要短宣隊員有道成肉身的生命,趕快有好的身心狀態融入當地,並且順利完成事工。然而,上帝卻提醒我思考:完成原先所計劃的事工就是宣教了嗎?
今年9月的緬甸短宣隊,因為我對事工的求好心切而與一位隊員發生衝突,衝突完,安靜在上帝面前,在禱告中感受到上帝要我去跟這位隊員道歉,雖然心中納悶著「這件事還沒釐清是誰對誰錯呢!」但我仍在小卡寫上「對不起」給這位同工,他拿到後很開心,也放下原本不悅的情緒、和好、溝通。在道歉的那一刻,我才明白上帝要傳達:祂是「恢復關係」的上帝。也看到自己不對的生命狀態是會阻擋福音讓人看見。
雖然海外短宣隊常常會因為隊員身心適應不理想,而需要倚賴其他隊員或是當地人,也會因此調動事工,然而,道成肉身不也是在我們的同工還做不到的時候,陪伴他走過這個歷程嗎?而當地同工也在透過服事短宣隊員展現基督的生命!
「道成肉身」本身就是建立關係。耶穌基督到我們當中,與我們建立關係,好讓我們恢復與父上帝的關係,上帝又將這個與祂建立關係的職分託付給我們。當眾人看到我們彼此相愛,就能被耶穌基督吸引,繼而被恢復與父上帝的關係。
我們所宣揚的福音正是透過關係讓人看見。宣教的事工只是媒介,真正重要的是在整個事工中,讓人在我們身上認出與上帝、並與人和好的關係!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遺忘的情緒



「你是一個男孩子,不可以哭。」「哭甚麼哭,哭就能解決問題嗎?」「娘娘腔耶你,做錯了就修正啊,有甚麼好哭的?」「人就是要往前看,花時間哭,甚麼事情都做不了。」
阿公已經幾十年不知道甚麼是哭的感覺了,有時候心裡會有一絲淡淡的哀傷,卻眼眶裡沒有一滴眼淚。阿嬤離開身邊之後也三年了,阿公偶爾走到窗邊看見阿嬤當年種在庭園的檸檬樹,心裡還是一股酸酸的。這幾年檸檬長得不少,卻阿公採下來,分給大家吃,自己卻是一點也不碰的。「阿公,這個檸檬汁甜甜酸酸的,真得很好喝,對身體也不錯喔,您怎麼不喝呢?喝一點啦。」只見阿公總是笑著揮揮手,一句話也不說的拒絕了。
阿公與阿嬤是在年輕的時候別人介紹認識結婚的。兩個人婚前見面最多兩次吧,一次相親,一次就是提親了。其實阿公從來都不知道阿嬤是怎麼看他的,因為結婚之後,阿公整天往外跑,偶有回家,也是吃飯、睡覺。別說陪小孩玩,就算跟阿嬤也聊沒兩句。一直到阿公退休,也沒見阿嬤抱怨甚麼。一次阿嬤躲在房間哭,阿公發現了,知道阿嬤的老姊姊過世,阿公陪著阿嬤去參加告別式。就這樣,阿嬤常常逢人就說,阿公是多麼的體貼。不過阿公自己知道,自己其實沒有真的為阿嬤做過甚麼事情,唯一有的,就是每個月一定拿錢回家,不抽菸、不喝酒,應酬不碰女人。阿公覺得自己已經很不錯了,倒是阿嬤怎麼把小孩拉拔長大的,阿公還真的一點都知道。
這幾年阿嬤的身體不好,阿公陪著阿嬤上醫院。有時候阿嬤會說說小孩長大的趣聞。阿公聽著聽著,也生出趣味來。原來哥哥小時候這麼皮,姊姊身體這麼差,妹妹是家裡最貼心的開心果。不過阿公聽著,也是嗯嗯啊阿的,沒有多說甚麼。一直到有一天阿嬤因為呼吸不順,進了醫院,就沒有出來了。阿公看著看著,也沒有哭,只是點點頭,要孩子們把後續的一切辦理妥當。
馬利亞到了耶穌那裡,看見他,就俯伏在他腳前,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
耶穌看見她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裡悲歎,又甚憂愁,便說:「你們把他安放在哪裡?」他們回答說:「請主來看。」
耶穌哭了。
猶太人就說:「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
阿公這天反常的拿起了一杯大家開開心心泡好的蜂蜜檸檬,輕輕地啜飲一口。忽然看見阿公的眼角濕濕的。阿公哭了。好久以來,不知道甚麼是「哭」的阿公,哭了。輕輕的,卻乘載著好重好重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