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相會神學 (Encounter Theology)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5/2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馬丁布伯 (Martin Buber, 1878-1965) 是猶太裔哲學家,他最有名的作品是於1923年出版的 Ich-Du。在書中他主張人類與周遭的存在之間可以有兩種互動關係,第一種關係稱為Ich-Du (英譯為 I-Thou,我與你),這是人類與周遭存在彼此真實坦誠的對話式相會 (dialogical encounter),另外一種關係稱為Ich-Es (英譯為 I-It,我與它),這是人類將周遭存在概念化與客體化 (conceptualization and objectification) 之後所產生的獨白式經驗 (monological experience)。

現代實證主義 (modern empiricism) 所強調的就是經由我們感官經驗與理性把周遭的存在經過蒐集資訊、分析歸類、假設推理的過程以獲取量化的客觀知識,並且加以利用來滿足我們的需求。在這種 I-It模式的互動中我們是經驗瞭解對方的主體 (Subject),對方則是可以被我們瞭解、預測、掌控並利用的客體 (Object),主體與客體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我們是客觀的觀察者(objective observer),不受被觀察對象的影響。這是科學的精神。科學的精神讓我們可以生存在這世界上。當我們只用 I-It的模式與周遭存在互動時,我們的自我也不知不覺的被這種互動模式所影響而被客體化了。我們會感覺到生活完全沒有意義(meaninglessness),這就是現代人存在的苦悶 (existential angst)。

我們與周遭存在之間還可能有另外一種I-Thou的互動模式。在這種互動模式中,我們並不是只使用我們的感官與理性將對方的部份作客觀的觀察與分析,而是將我們的全人積極的投入 (wholistic active engagement),與對方的整體進行對話式的相會 (dialogical encounter)。這種相會將對參與相會的雙方產生轉化性的影響 (transformation)。當一位藝術家全神投入創造一個藝術品的剎那間,藝術品被藝術家創造而產生,藝術家也被該藝術品所影響。在人類的所有的I-Thou互動模式當中,最容易讓我們體會到的是人與人之間愛的互動。所有人類在世界上所能體會的I-Thou互動常常是很短暫的,因為我們很快的就會使用我們的感官與理性去經驗與分析這個難得的I-Thou相會關係 (encounter relation),而將之轉成另一次的I-It經驗了。

我們人類對於I-Thou相會關係的渴望以及在現存世界間所能體會那稍縱即逝的短暫I-Thou相會關係,將人類指向另一個永恆的I-Thou相會關係的盼望與期待。馬丁布伯認為這個永恆I-Thou相會關係就是我們與上帝之間才能夠產生的。上帝的存在是超越人類的感官與理性,所以對人類而言上帝是一位永遠的Thou (The eternal Thou),我們沒有能力用我們的感官或理性去把上帝轉化成為It。上帝渴望並願意與人類產生I-Thou相會關係。只要我們願意將全部的自己預備好並且敞開自己,就可以等待上帝降臨來和我們的全人產生I-Thou的相會關係。這個I-Thou的相會關係是無法用人類的語言來加以描述的,但是I-Thou的相會關係對我們所產生的轉化影響 (transformation) 卻是很明顯而易見的,我們將對周遭的存在更用I-Thou相會的模式去互動。

主耶穌告訴我們說:最大的誡命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去愛上帝,其次是愛人如己。(可12:30-31) 主耶穌也勉勵他的門徒: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約15:12) 願我們都學習用主的愛來彼此相愛。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玉山神學院 -- 邱淑嬪 牧師

寫作於2007.05.20
作者:邱淑嬪牧師

玉山神學院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因應原住民教會與社會之需要而設立的神學院,以培育具有學術與品德之教會傳道人,以及具有不同專業訓練的基督徒,在原住民教會與社會中服事上帝;並以致力於原住民社會與文化研究,從事實況神學的建構與實踐,以求上帝國福音落實於原住民族社會為宗旨。

為因應台灣社會的急速變遷與原住民社會的快速轉型,原住民的神學教育自然也不能自我設限。玉山神學院自1946年設立以來所經歷的變遷,也可以說就是台灣教會神學教育的更迭歷史。歷任董事會和院長也都清楚,玉山神學院若不能不斷轉型,就無法勝任帶領原住民族教會和社會的使命。從校名的更換、校地的遷移、校舍的更新、師資的提昇到學制的改變,玉神的轉變在在記錄了上帝的恩典與帶領,也反映著眾教會的支持。

玉山神學院每一次的轉型,其實是為了持續實踐學校創設的宗旨,以福音為根基培育具有學術與品德的傳道人和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在教會與社會中服事上帝。而,無疑的,在各個階段的轉型過程,眾教會和主內兄姊們的關心、代禱與奉獻,是支持我們不斷向前的重要動力。我們深深感激。

今年玉神董事會為因應學生人數增加,師生禮拜和學生上課教室嚴重不足的窘境,通過了包括禮拜堂、原住民神
學與文化圖書館、行政辦公室、研究推廣中心等空間之綜合大樓的建築計畫案。學校盼望在兩年內完成工程預算約7,000萬元的「玉山神學院綜合大樓」。另外,董事會亦通過成立「立案協商小組」,以推動學校的立案申請。這又是一個新的轉型,我們期盼眾教會繼續成為我們轉型的力量。

在玉神過去每次的轉型,上帝和眾教會都是我們力量的來源。我們不時地經驗著上帝的恩典、教會和愛主兄姊的支持。我們除了感激,還是感激。目前,我們期盼眾教會能為玉神的經常費,特別為玉神這次的轉型,綜合大樓的建築、立案申請以及各項事工,代禱與奉獻。

我們深信上帝是最偉大的神學教育者,也是我們在缺乏中隨時的幫助者。然而,上帝也藉由眾教會的主內兄弟姐妹的支持,落實原住民神學教育的可能性。你們的支持就是玉神每一次轉型時的力源。願上帝紀念眾兄姊的愛心與奉獻。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建立與拆毀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5/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箴言十四章一節說: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由此可見在婦人的手中,同時握有建立與拆毀的兩股對立的力量。造成一個婦人是建立或是拆毀自己的家庭的差異在於該婦人是屬於智慧或是愚妄的婦人。 

提到智慧,我們便想起在創世記第三章所記載,第一位受造的婦人夏娃所想要追求的就是智慧。夏娃在經不起撒旦的誘惑之後,禁不住對那棵上帝曾經嚴厲警告亞當絕對不可以吃的那棵樹上所結的果子多瞧幾眼。不看還好,越看越覺得被吸引,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 (創3:6) 從夏娃的角度來看,那棵樹上的果子既好吃、又好看,而且還討人喜愛,又能讓人有智慧,於是她就顧不得上帝的禁令而忍不住摘下來就吃了。不只如此,夏娃還是蠻有分享的愛,就把這個果子也分享給她的丈夫亞當,而亞當也毫不遲疑的一口吞了下去。結果帶來的並不是建立家室的智慧,而是拆毀家室的惡果。根據猶太人的傳說,在犯罪之前,亞當與夏娃滿有上帝榮耀的形像,因此他們全身都籠罩在上帝的榮光之中,非常美麗好看。但是在吃了那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以後,上帝的榮耀就離開了他們的身體,因此他們發現失去上帝榮耀赤身露體的羞恥而設法摘取樹葉來企圖遮羞。當天起涼風的時候,耶和華到園中行走,要與亞當夏娃聊天話家常。知道自己已經犯錯的亞當與夏娃不只不敢到上帝面前認錯,還自作聰明的躲到樹叢中,企圖逃避耶和華的眼目。當耶和華要他們勇敢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時,亞當還是自以為聰明的想要狡辯卸責給夏娃,夏娃也依法泡製,企圖卸責給蛇。但是這些自作聰明的手段並無法遮蔽上帝的鑑察。不只如此,本來是骨中之骨、肉中之肉的最親蜜兩人一體的關係也從此被扭曲成為轄制與戀慕的權力惡鬥。家庭幸福的根基完全的被破壞了。

箴言一章七節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夏娃與亞當因為沒有敬畏耶和華,因此他們雖然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還是沒有得到真正的智慧。只是獲得一些自以為智慧的自作聰明。箴言三章7節勸告我們: 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我們要得到真正的智慧,除了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以外,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不可以心存驕傲,因為 “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 (箴11:2) 也不可以藐視鄰舍, “藐視鄰舍的,毫無智慧。” (箴11:12) 要有謙卑受教的態度,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惟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 (箴12:15)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一章提到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要智慧,可是保羅卻是傳釘十架的耶穌,在猶太人是絆腳石,在希利尼人看是愚拙的。(林前1:22-23) 但是這是上帝的智慧。上帝在十字架所彰顯出來的智慧是用犧牲赦免的愛來拯救挽回自私自利自以為聰明的罪人。但願我們都願意謙卑的到基督的十架面前來領受上帝救贖恩典的智慧,並且求上帝幫助我們,也會效法基督十架上面那犧牲赦免的愛來建造我們的家庭。讓我們的每一個家庭都充滿耶穌基督的愛,也都被耶穌基督的愛所建造。

2007年5月6日 星期日

棄絕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5/0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9章27節說: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這句短短的經文成為神學家兩極化解讀的對象。

“棄絕”這個詞的希臘文是 a)do/kimov (adokimos),是do/kimov (dokimos) 的反義詞。 do/kimov (dokimos) 的原意是古代金屬硬幣通過專家檢定為合格的真幣,是可以被接受的、可以被使用在市面流通的。相反的,a)do/kimov (adokimos) 就是古代金屬硬幣沒有通過專家檢定為合格的真幣,因此這個硬幣是被拒絕的、不可以被使用在市面流通的。使徒保羅在此採用這個希臘文來描述他對自己的一種擔心,他害怕在自己把福音傳給別人之後,卻在上帝的檢驗上面被判定為不可接受的,沒有用的。神學家兩極化解讀的爭議焦點在於這個被上帝判定為不可接受以及沒有用的是有關保羅本身在永恆中的救恩,或是保羅服事在永恆中的獎賞。

強調這個棄絕是指保羅失去永恆中救恩 (Salvation) 的神學家主張,這句經文中被棄絕的是保羅的“自己”,而不是保羅的“事工”, 他們也引用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3章5節對哥林多教會兄姊所講到的: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 若是沒有信心將主耶穌基督接納在自己的心裡的人,就是被上帝所棄絕的人,也就是喪失永恆救恩的人。

強調這個棄絕是指保羅失去永恆中獎賞 (Reward) 的神學家則要我們注意看這句經文的前後文,在整段經文中保羅所討論的是他作為被上帝所差派使徒所從事的傳福音事工以及這些傳福音事工所帶來的獎賞與冠冕(Reword and Crown),並沒有提到保羅的信心與救恩。因此,保羅在這裡所擔心會被棄絕的並不是自己在永恆中的救恩,而是自己在今生從上帝所領受的使徒職份以及事工所為他帶來在永恆中的獎賞與冠冕。他們也會引用保羅在林前3章10-15節的討論:

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好像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楷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

這段經文就很明顯的說明保羅將救恩與獎賞清楚分開處理的態度。各人的工程將來要接受火一樣的考驗,工程經不起考驗的人將受到虧損,但是自己卻要得救。因為救恩是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犧牲捨命所完成的救贖功勞,我們只能用完全的信靠與感恩來領受這個永恆的救恩。在我們用信心領受基督的救恩以後,上帝會呼召我們並且託付我們到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並且賞賜給我們聖靈以及各樣屬靈的恩賜來幫助我們完成這個使命。我們在所託付的使命上如果是盡心盡力去完成,上帝會為我們預備永恆的獎賞與冠冕。

因此在主耶穌基督再臨時將會有兩個審判的寶座被設立,一個是審判萬民的白色大寶座 (啟20:11-15),名字沒有被記在生命冊上的人將接受神公義的審判,因為用信心接受耶穌基督救恩而名字被記在生命冊上的人將接受永恆的救恩。這些接受永恆救恩的基督徒將會到基督的審判台前 (林後5:9-10) 按照自己今生中對於傳福音使命是否忠心完成接受基督的檢驗與審判。通過檢驗的將接受永恆的獎賞與冠冕。但願我們大家不只可以得到因信心而領受的永恆救恩,我們也都能夠獲得因為忠心而領受的永恆獎賞與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