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在團契中契合

在團契中契合

今天是成人團契主日,成契在教會已超過三十年,成契原是由一群喜愛唱歌的弟兄姐妹組成,其初衷仍是透過彼此喜歡歌唱而彼此學習、勉勵、幫助、關懷、一起敬拜、事奉,成契是一個大家庭也是教會的肢體。

成契的弟兄姐妹曾一起走過年輕的歲月,壯年時期時常利用假期攜家帶眷,南征北討、同甘共苦,分享每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他們彼此間的關係,真的就像一家人。如今,有人已先行,蒙上帝恩召,多數契友也步入人生的歲暮。然,在成契裡所建立的情誼可以說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耐人尋味的是,究竟是什麼因素,牽引著大家想要來到這個大家庭呢?而且,不管誰離家多遠、多久!只要一回到台灣、台北,必定會回到這個家,看看有如家人的弟兄姐妹。

也有人笑稱:成契是個玩樂的團契。然,我認為除了玩樂、吃飽穿暖之外,它也是一個能讓契友的心靈遮風避雨、得安穩的團契。我想這其中是因團契有著每個人所需要的基本精神元素──愛人與被愛,以致契友間能有密切的契合關係。在這個團契裡,你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契友彼此扶持的關係,那種緊密關係,真的就像一家人,一邊鬥嘴、一邊又可隨時擁抱彼此,當然,你也可以看到他們一起喜悅服侍的默契。

這樣的契合讓我想起盧雲的書「愛中契合」中所提到的,「我們生命中最痛苦、最困難的問題,也時常與一些基本元素有關。沒有愛,我們便無法生存了,故此、愛與被愛也經常是我們一生的關注,」(p.137)因此在團契中,甚至在教會裡,當我們看到有些弟兄姐妹的生命出現狀況、問題時,我們是否願去付出愛?反之當我們自己的生命出現裂痕時,我們是否也願被愛?包括讓上帝的愛包圍我們。

盧雲說:愛與被愛是我們一生的關注,我想「愛」本身即是我們信仰的基石,因我們的生命原是接受基督的愛(被愛的元素)而得看重生(得著新生命)。因此愛既然已成為我們一生的關注,換句話說:人生命的存在價值,端看是否能在愛與被愛中成長,當我們環觀今世最被推崇愛的代表人物:德雷莎修女的生命、我們看見她對需要者付出愛(人的基本元素──愛人),但我們也看見她不斷的需要接受上主的愛(人的另一基本元素──被愛)。

因此我深信、愛、是我們一生的關注。然,我們也需釐清自己的狀況,認識自己真實的需要,在需要被愛的時候,讓團契中這些處於愛人角色的兄姐即可成為你的遮風避雨之處。反之,若我們是處於可以去愛的階段時,我們也隨時準備擁抱那些需要的兄姐。

若你正在尋找愛與被愛,在此要懇切地邀請你來參加團契或小組,讓我們一起學習基督徒一生的關注:愛人與被愛,並讓我們一起學習在團契中密契、在愛中契合。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中寮清水福音隊出隊後感想

中寮清水福音隊出隊後感想

        去年在同工的介紹下,與金華國中的張鎮遠老師認識,他是一位非常另類的基督徒老師,雖然基督徒老師很多。但是,很少人像他這樣,完全是以在校園分享生命為己任。在阿遠老師的同工下,我開始接觸在金華國中服務社的服侍。
        參與在學校社團的服侍,最大的優點是,一方面有飛颺同工專業的協助,參與的同工壓力不會太大,不會因為自己的經驗不夠就沒有辦法參與。另外一方面,帶社團,只要有三、四位大學青年找出時間一起來經營挑選過的學生,就不會在人力上捉襟見肘。這比起以經營以課室為主的生命教育,所需使用的大量人力,相對下來重擔就少了許多。
        當初與阿遠老師接觸時,我的內心就有個深深的感動,上帝讓我看見這個事工,可以幫助我們接觸更多的國中生,並且是真的有機會讓他們可以進入教會團契、認識信仰。所以,我開始每個禮拜五的中午進入金華國中,參與在服務社團。第一學期,由於出隊的時間與教會的行事曆衝突,加上大學生的選課都已經安排好,多數人禮拜五中午是有課的。所以一開始,就僅僅是由我與師母一起參加。到了第二個學期,我就向大學生分享,是否能在選課時,把禮拜五中午的時間空下來,一起來參與金華國中的服務社。於是就找到了曾以寧、何主恩、楊予謙等幾位青年,一起參與在這個服侍,或許一開始,大家並沒有覺得這個服務社真的能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但是真正開始出服務隊的時候,就看到這個服務社團所擁有的可能性了。

        在這次的服務隊,我有一個最基本的期待,就是希望教會的青年能夠看到這個事工的重要性,把這個事工納入未來青契、少契的重點事工。事實上,整個服務隊在出隊的過程中,一開始並不是那麼順利,由於名額的限制,我們沒有辦法帶更多的少契、青契同工參加。但是,我看到了這些參加的大學生們,很認真地與金華國中學生建立關係,教導他們如何去服侍國小學生,並且讓國中生有機會去承擔自己的角色與責任。當然我也看到這些國中生,有些自信滿滿,有些缺乏自信,當他們表現好的時候,會興奮不已,表現差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太大意了。這些感受,對這群國中生來說,是很美好的經驗,同時,教會的青少年在金華國中的學生當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當所有的輔導同工去開會的時候,教會的國高中生,就成為與學員分享信仰、教會生活的重要角色。他們的言行、態度,都再再地影響著每一個國中生。特別是在最後的一個晚上,我看到,金華國中的學生在寢室裡大家不睡覺,不是玩手機,而是圍著少契的徐常達弟兄,熱切地詢問他有關信仰、教會生活的問題,那一幕讓我深深感動。
        我想這個服侍有一個很重要的策略,透過經營學校社團,與國中生建立彼此認識的關係。再透過短期營會高強度的相處,來接觸建立更深入的關係。在這次的出隊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都表達想要更認識這個信仰,這是教會少契的機會,所以,我們希望明年有30位少契、青契的同工一起參與這個營隊(福音隊),當少契與青契的弟兄姐妹一起與這群國中生建立關係後,我想邀請他們來加入教會、參與團契的機會就會大上許多。盼望我們能夠為金華國中服務社禱告,求神使用這樣的一個社團,來帶領更多的人認識祂。

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回家

回家! (Coming Home)

聖誕節是基督教一個歡欣快樂的節慶。我們很高興慶祝主耶穌為我們誕生到世上,他道成肉身 (Incarnation),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也充滿了父獨生子的榮光。(約1:14) 主耶穌為了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的捆綁與審判,他願意離開天上的家,以及天家的一切榮耀 (約17:5),願意虛己 (kenosis),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 (腓2:7),住在我們的中間,把這地上當作他的家。他甚至為我們捨命,犧牲生命被懸掛在十字架 (腓2:8)。他在離開世界以前,對他的門徒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 (約14:1-3)。主耶穌有一天要帶領我們,回到天父的家裡去。
最近幾年,感謝關顧委員會的牧長同工們,每年為我們規劃主辦一個很溫馨的聖誕晚會。和平教會這個屬靈大家庭裡面的兄弟姐妹、幼兒長輩,大家歡聚一堂,同慶聖誕。我們也會邀請親朋好友與鄰舍一起來歡慶聖誕節。感謝上帝的恩典,我們教會的青年黃應宇兄與繆昀兄有感動,願意負責規劃與推動今年的聖誕節慶祝晚會。他們盼望能夠用 “回家” 作為晚會的主題,更盼望我們全體教會兄姐都能夠積極參與投入這個事工。
我們教會今年並沒有計劃舉辦佈道會,但是有兩次邀請福音朋友前來接觸福音的機會。第一次是由北二區主辦的福音餐會,於8/10(六) 晚上五點半在市議會金禧餐廳舉行,邀請到大安教會福音隊以及基督徒藝人葉歡姐妹來唱詩歌與作見證。主題是生命的盼望。和平教會的兄姐與所邀請的福音朋友,共計一百人參加這次的福音餐會。葉歡姐妹與大家分享她信主之後,如何與她的父親建立更親密的父女關係,讓我們聽了都感到非常感動與得到激勵。第二次是我們教會自己主辦的聖誕晚會,目前正在召募兄姐,參與詩班、樂團、與代禱勇士,同時也請兄姐填寫您想要邀請的福音朋友姓名與代禱事項。到目前為止,辦公室總共收到六位兄姐填寫邀請福音朋友的代禱事項,有九位兄姐填寫參與詩班、樂團與代禱勇士。我誠懇的邀請大家,儘早確認您想要邀請來參加今年聖誕晚會的福音朋友,並將他們的姓名填入代禱單當中,讓我們一起為他們主前代求。另外,也要邀請有音樂恩賜的兄姐能夠儘早報名,參與今年聖誕晚會的服侍。
感謝主的恩典,從2009年7月5日我們第一次到華神舉行主日禮拜開始,一直到2012年12月23日我們遷回新堂舉行聖誕聯合禮拜,這當中有三年半的時間我們好像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得蒙上帝施恩保守與供應,並且帶領我們平安的回到新堂的家中。
主耶穌說,有一個牧羊人有一百隻羊,走迷了一隻羊,他就把這九十九隻羊撇在曠野,出去尋找那迷失的一隻羊,一直到找著了,就把那隻迷失的羊扛在肩上,帶回家裡。這是我們的主對於每一個迷失的羊的愛心 (路15:4-5)。主耶穌又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 (約10:16)。但願我們都能夠體會主耶穌的心腸,用信心迫切為福音朋友禱告,用愛心邀請他們前來參加今年的聖誕晚會,但願我們的福音朋友會在晚會中受到聖靈的感動,而願意回到上帝愛的家。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外展分享

上帝呼召你去的地方,
就是你最深喜樂和世界最深需要相遇的地方。
~~布赫那

接續上月牧函—摘要「夢想論壇」大家的分享:說明:6/30主日下午一場由外展同工發起的午後夢想論壇,有三十多位兄姐和同工一起參與,分享回到新堂後的看見、一起腦力激盪思考「我們可以做什麼」、大家相互回應彼此的洞見與提議…,有具體可行的策略建議、有議題性的拋出、有需要繼續再思與觀察的、也有分享過往的見證…。席間外展同工做了逐字稿紀錄,期待成為日後具提可行的行動/活動基石。上月已經摘要part1,這次接續part 2。
關於「回家」的主題:回家從認同做起,認同從認識開始。回過頭來說,若我們推動更多彼此相愛的活動,使我們有能量,由內而外地影響社區。譬如,當我們都認識我們的教會時,所有人都能做教會導覽。在金瓜石教會進行了一個事工,就是讓教會成為一個導覽的地方,讓來的金瓜石遊玩的人主動發問,藉此傳福音。我們教會所在的青田社區,「青田」的資源就是一個文化,有許多人想要來參觀,因此,導覽,愛我們的家,可以成為傳福音的起點。我們製作了初版的「紀錄片」,可以繼續剪接不同版本的紀錄片,提供導覽的素材、成為分享福音的媒介。知道社區的需求,才是首要之務。明白社區成員組成,才能繼續發展社區事工。教會內外部都有需求,這與基督徒的生命息息相關。當執行外展活動時,是一種如水的流動,是給予的滿足感。可以與鄰長、里長建立關係,以更了解這個社區,也可以製作問卷來瞭解之。在去年的宣道會的工作坊中,知道有教會/機構在做多元學院,因此,我們可以連結外部資源。例如,成主課程以10周為單位,也可以做短期的。資訊的傳遞方式已經改變,可以思考如何運用。
關於「牆」教會有五個委員會和委員會的同工們,分別負責教會不同的事工。教會有不同的團契和契友,分別在不同時間、不同的族群彼此分享與團契。教會有三場禮拜和會友,分別在三段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習慣性與需要來敬拜與事奉。大家「在一起」跨部門、聯合團契或禮拜,來同工和共同負責某一個活動與事工的可能性?感謝大家參與,這是很大的支持與鼓勵,看見一群可以作夢的夥伴,感謝上帝。我們感受到上帝在我們當中運行,做一些事情。上帝不是要成就一個人而已,而是這個群體。「成為萬民的祝福」是我們教會的異象。在本次論壇之後要挑戰我們的,是在「宣道年會之後」,要如何成為接下來一整年可行且具體的幫助?這是我們的期待。從現在開始,我們蒐集的這些資訊與意見,是我們籌備宣道年會很重要的資訊。期待有牆的教堂,成為一個無牆的教會,讓人喜歡來的地方。能如同同工靈修會所看的一部影片「幸福的麵包」,是一個讓人心靈有困難時、關係有緊張時、家庭有問題時,一個讓人嚮往想去的地方,在那裡有一個可能休息、修復、重新得力的地方。
誰來做?在「pay it forward」讓愛傳出去影片中,一個片段裡,一個學生以「一人影響三人」的計畫,慢慢來影響改變這個世界。
做什麼?上帝呼召你去的地方,就是你最深喜樂和世界最深需要相遇的地方。(布赫那)
南丁格爾說:「病床是這世界最接近死亡幽谷的地方,在這裡遠離世界一切的庸擾與吵雜,疲憊的生命歇下他的雙翼,靜享穀中幽泉的安息,沒有掙扎,沒有懼怕,未來不是一座難以征服的高山,只有平靜的走下去。陪一個病人走過這一段路,我有一種深刻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