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宣道教會(Missional Church)

撰寫者:蔡茂堂牧師

         2011年6月20-21日學園傳道會與中華福音神學院聯合邀請大衛‧賈斯勒牧師 (Rev. David Geisler) 主講 “有果效的福音對話” (Conversational Evangelism)。我與晶晶牧師均前往參加,感覺他的對話式傳福音方法很好。因此,晶晶牧師邀請我,在宣道年會時,就以此題目作為M1之工作坊來與兄姐分享。

        當我預備工作坊講章時,逐漸感覺到賈斯勒牧師護教學 (Apologetics) 的背景很強。因此,他的對話式傳福音方法,似乎也比較偏重於邏輯辯論的方面。我另外又讀到有關宣道教會 (Missional Church) 的書與文章。和平教會很久以來,就有宣教關懷團契,也有暑期短宣隊,宣道部,還有宣道年會等一年一度的鼓勵會友關心宣道的大活動。和平教會可以被稱為是有宣道的教會 (Church With Mission)。但是,怎樣的教會才算是宣道教會 (Missional Church) 呢?怎樣才能讓和平教會從有宣道的教會轉化成為宣道教會呢?
        根據史特哲與布特曼 (Ed. Stetzer & David Putman)所合著的一本書 “解開宣道密碼” (Breaking The Missional Code) 所討論,傳統的教會要轉化成為宣道教會,必須經歷下列十大轉變的過程。
1. 從節目到過程 (From Programs to Processes):
宣道教會的專注不在於為會友舉辦宣道相關的節目,而是專注在福音朋友在恩格爾量表上面的進展過程。
2. 從統計到辨明 (From Demography to Discernment):
宣道教會對於福音朋友的瞭解,不會只停留在世代統計研究的資訊內容,而是會建立一對一親密關係來辨明其需要。
3. 從模範到宣道 (From Models to Missions):
宣道教會不會囫圇吞棗式的去效法宣道很成功的大教會作為模範,而是會注意這個世代在本地文化中福音未得之民的需要。
4. 從吸引到就近 (From Attractional to Incarnational):
宣道教會的重點不是設法去吸引更多的福音朋友前來參加教會活動,而是鼓勵更多教會兄姐出去參與周邊社區的活動。
5. 從單一到多元 (From Uniformity to Diversity):
宣道教會不會強調本教會的單一特色,而是會視周遭社區各族群的需要來開發多元的活動與敬拜方式。
6. 從專業到熱情 (From Professional to Passionate):
宣道教會不會一直把教會事工交給更多的全職專業同工來負責,而是努力的培育更多的熱情志工來推動社區宣道事工。
7. 從坐滿到差散 (From Seating to Sending):
傳統教會以教會人數增加,將教堂坐滿為主要目標。宣道教會則是看到整個社區的福音需要,願意將會友差散到福音急需之地。
8. 從決志到門徒 (From Decisions to Disciples):
傳統的佈道常是以帶福音朋友作決志信主的禱告為目標。宣道教會則重視陪伴決志信主的福音朋友走第二里路,栽培門徒。
9. 從增加到倍加 (From Additional to Exponential):
傳統教會是以每年每人能夠帶領幾個人信主的加法來傳福音。宣道教會則是努力的將每一個被帶領信主的福音朋友都栽培成為可以領人信主的門徒。教會人數的增長,就是倍數的成長 (Exponential Growth)。
10. 從抓取到給與 (From Grabbing to Giving):
傳統教會就像年輕的雅各一樣,一直很努立的要去抓取上帝更多的祝福。宣道教會則是願意學習年長成熟的雅各,可以為別人祝福,成為上帝祝福別人的管道。
        當和平教會的每一位兄姐都養成宣道人生 (Missional Living) 的生活型態時,和平教會就可以轉化而成為宣道教會了。一個宣道人生的生活型態是願意以道成肉身的方式,住在福音朋友的中間。他在福音朋友中間的生活,是充滿了恩典與真理的生活見證。他每日與神親近,成為上帝的好朋友,他同時也成為福音朋友的好朋友。當福音朋友有困難時,會自然而然的找他幫忙。當福音朋友對他的生活型態產生羨慕與好奇而向他探詢時,他是隨時預備好了,用溫柔敬虔的態度,針對福音朋友個人的情況,回答他的問題。他很努力的將福音朋友完完全全的帶到主耶穌基督的面前。讓福音朋友親自去體驗主耶穌基督的大愛與恩典。他也願意接受上帝的差遣,前往主要使用他的地方。但願和平教會越來越多兄姐,養成宣道人生的生活型態,讓和平教會從有宣道的教會轉化成為宣道教會。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