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31日 星期日

自發性簡樸生活(Voluntary Simplicity)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7/3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自發性簡樸生活 (Voluntary-Simplicity-VS)源自許多宗教傳統。例如:道教的返璞歸真、佛教的看破紅塵、儒教的簞食瓢飲、耶穌基督的無枕頭處。中古世紀時期的修道院運動更是追隨聖法蘭西斯(Saint-Francis-of-Assisi) 的榜樣而發誓一生守貧 (Poverty-Oath)。基督教當中的門諾會、貴格會與阿米士(Mennonites-Quakers,-and-Amish) 也主張過簡樸的生活。

美國的自然學與倫理學者並作家梭羅(Henry-David-Thoreau, 1817-1862)於1845年7月4日在康考特 (Concord)的華爾騰湖(Walden-Pond)畔隱居經兩年兩個月又兩天,希望能從容不迫地過活,只要處理生活所必需的最基本要素,把他的心得寫成一本書“湖濱散記”(Walden)。造成一股回歸自然過簡樸生活的風潮。1960年代的嬉皮運動的主要訴求之一就是拒絕朝九晚五的汲汲營營上班族生活,享受無慾則安之簡樸生活。1980年Duane-Elgin出版“自發性簡樸生活”(Voluntary-Simplicity)一書,又掀起另一波簡樸生活的哲學浪潮。

格拉夫 (John-de-Graff) 等人於2002年出版“奢華感冒”(Affluenza),探討西方追求消費享受文化對全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他認為這是沉浸於“美國夢”(American-Dream) (競爭、利潤、消費) 所導致的過度工作 (Workaholism)、過度消費 (Overconsumerism)、過度舉債(Overindebtedness)、過度浪費(Overwasting) 的社會性傳染疾病。

1992年11月18日超過1600位全世界科學家共同簽署發出一篇“對人類的警告函”(Warning-to-Humanity),強調以人類目前的科技與經濟發展,若不作澈底根本的改變,會導致自然生態的完全破壞而使人類也同時被毀滅的絕境。2002年5月1日有100位諾貝爾獎得主共同在“世界觀察”(World-Watch)雜誌發表另外一篇警告文章,認為將來世界和平的威脅不是來自政治野心家或強權國家的侵略,而是第三世界貧窮國家追求生存的爭扎。

主耶穌基督教導他的門徒們不要為吃什麼、穿什麼而憂慮。上帝既然看顧空中的小鳥與野地的花朵並且供應他們的需要,上帝更會看顧並供應我們的需要。這種對上帝單純的信心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對明天基本生活需求的擔憂,也會幫助我們對今天生活基本需求有困難的鄰舍伸出友誼分享的雙手。

保羅更在他的宣教生涯中學會了如何處豐富以及如何處卑賤的秘訣。“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1-13)


 

2005年7月24日 星期日

生態神學(下)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7/2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林懷特(Lynn-White)於1967年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我們生態危機之歷史根源”( Science 155: 1203-1207)。該篇文章引發了許多相關學者非常熱烈的辯論。

珊米列(H.-Paul-Santmire)探討教會歷史中基督教神學對生態神學的各種不同影響。在The-Travail-of-Nature:-The-Ambiguous-Ecological-Promise-of-Christian-Theology一書中他將神學分成三個隱喻:

高昇隱喻( Metaphor-of-Ascent):人類要不斷的超越物質世界的限制而達到超然屬靈的境界。這種神學的最佳代表乃是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把屬物質的視為次等的或是低等的創造,也是靈魂的監獄。得救乃是靈魂脫離物質的羈絆達到純境的靈界。

豐饒隱喻( Metaphor-of-Fecundity):人類要不斷的超越物質世界的限制而達到超然屬靈的境界,然後再從該屬靈境界的眼光返回欣賞珍惜並看顧這個物質世界。這個神學的最佳代表乃是聖法蘭西斯(St.-Francis-of-Assisi),他珍愛上帝所創造的一切,甚至向小鳥講道,鼓勵小鳥要稱頌上帝,他也為動物祝福。

應許地隱喻(Metaphor-of-Promised-Land):人類就像以色列人一樣,被上帝拯救脫離埃及為奴之地,進入上帝所賜的迦南美地。我們在上帝所賜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中享受上帝所賜的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的許多恩典。我們須要好好的珍惜並照顧這個迦南美地。土地所出產的除了供應我們生活所須,我們也要照顧孤兒寡婦以及出外客旅。我們必須讓工人與動物休息,土地也須要有休耕的時間。

從上述三個隱喻我們可以看出兩種互相對立的主題:

靈命主題(Spiritual-Motif):強調上帝的超然靈性(Transcendence-of-God),人類被上帝賦予上帝的形像(Imago-Dei),因此也具有此超然的靈性。所有不具超然靈性的物界只是提供給靈性一個暫居的所在,並無永恆的價值。

生態主題( Ecological-Motif):強調上帝的內住關係(Immanence-of-God),上帝創造萬物成為一個互相關連(Interconnectedness)的動態平衡體系(Dynamic-Homeostatic-System)。人類被賦予的乃是好好效法上帝的榜樣來供應並照顧這個生態體系,成為良善又忠心的管家。

當我們對生態的巧妙平衡關係越明白,越會讚嘆上帝創造的奇妙,也越會謙卑的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忠心、良善、見識、儆醒的好管家。在政治權利、科技發展、經濟成長、社會公義、以及生態平衡之間,尋到一條可以讓這個地球成為我們永遠安樂家園的出路。
 

2005年7月17日 星期日

生態神學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7/1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林懷特(Lynn White) 於1967年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我們生態危機之歷史根源”( Science 155: 1203-1207)。該篇文章引發了許多相關學者非常熱烈的辯論。

根據林懷特的論點,今日全球的生態危機源自於中古世紀時期西方科技的進步以及西方基督教信仰的宇宙觀。科技的進步給與西方世界足夠的能力來征服大自然,基督教信仰的宇宙觀給予西方世界哲學理念來統治大自然。

根據創世記所記載,上帝創造整個宇宙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上帝創造人類時賦予人類“上帝的形像”(Imago Dei),使人類管理(Dominion)動物並治理全地(Subdue)。中古世紀的西方神學家就將這段經文解讀為上帝將整個大自然交給人類來統治。人類可以隨意的處置大自然。

當我們看到今日科技進步對大自然所造成的汙染與破壞時,我們必須重新檢驗對 Dominion 與 Subdue 的解釋。我們必須放棄“任意統治的專制國王”(Arbitrary Despot) 解讀,而改採取“修理看守的善良管家”(Caretaking Steward)的瞭解。創世記第二章更詳細描述亞當如何的管理與治理,中文聖經翻譯為“修理看守”( serve and keep) (創2:15)。Serve是服事,Keep 是保護。上帝對祂所創造的大自然的管理方法是“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 (來1:3)。上帝供應給所有生物生存所依賴的環境與食物(詩104:10-27)。我們要學習上帝的榜樣來善待我們周遭的生態環境以及其中的各種生物。

耶穌基督問道: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在經濟掛帥的資本主義潮流之下,我們在賺與賠的評估之間,往往忽略了建設發展對周遭生態可能導致的破壞或污染。我們並不一定能夠賺到全世界,但是我們卻可以把周遭的生態環境破壞成無法讓人類繼續生存下去的情況。今年在蘇格蘭召開的世界八大工業國會議G8中,世界貧富不均以及全球氣溫上昇是兩大重要議題。G8領袖們對第一個議題作出對非洲十四個貧窮國家免除其債務,並且雙倍提高對貧窮國家經濟援助。但是在對全球氣溫上昇的議題上,G8的領袖卻無法達成共識。由此可見,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的保護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在短期內不容意獲得妥善的處理。

但願我們在使用大自然的資源時,不要任意浪費,也要尋求對大自然污染最低的發展,能夠成為大自然良善又忠心的管家。
 

2005年7月3日 星期日

彼此認罪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7/0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五章23節提到“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這代表與人和好是與神和好的前提與條件。但是在今天的教會生活中,我們卻較少看到這樣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我們都得到醫治的現象。

是什麼因素攔阻我們不去作這個彼此認罪的屬靈操練呢?我想我們的內心可能有不少害怕。害怕對方會瞧不起我,害怕對方會張揚出去、害怕對方會捅你一刀、害怕對方會抓你的辮子…等等。對台灣人而言,“面子”可能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當我們犯了罪,卻由於上述因素而不願意向弟兄或姊妹認罪時,我們可能會開始設法去掩飾或遮蓋這些罪行以免被別人發現,這些掩飾或遮蓋的行為就會在我們和其他兄姊之間築起一道隔斷的牆。我們與弟兄姊妹的溝通也不能那麼坦誠與親密。沒有承認的罪會將我們從弟兄姊妹的關係中孤立(isolation-and-estrangement) 出來。亞當犯罪以後,天起了涼風,耶和華在伊甸園中行走,要找亞當聊天時,亞當就躲到樹叢中躲避耶和華的面。

為了要防止別人發現我們隱而未現的罪,我們可能會在外在行為上表現得更為“道貌岸然”,這個在心理自衛機轉上稱為“反向作用”(reaction-formation)。耶穌對法利賽人最為嚴厲的批判可能就是這種現象。“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洗淨杯盤的外面,裡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你這瞎眼的法利賽人,先洗淨杯盤的裡面,好叫外面也乾淨了。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你們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裡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馬太23:25-28)

另外一個讓我們不願意向別人認罪的因素可能是我們的教會觀。我們以為教會總是比社會上還沒信主得救的人還要有愛心與聖潔。教會是 “聖徒的團契”(fellowship-of-saints)。但是耶穌基督卻說 “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馬太9:13) 因此,教會是 “稱義罪人的團契” (fellowship-of-justified-sinners)。我們這些受洗信主的人是依靠耶穌基督的寶血,已經被上帝“稱義”了,但是我們的本質尚未完全“成聖”。我們大家都一起還在這間屬神的 “成聖學校” 當中接受操練。當我們願意彼此認罪時,我們可以彼此鼓勵、彼此代求,好讓我們的身、心、靈與關係都能夠得著上帝的醫治。我們不必再躲躲藏藏的將自己隔絕與孤立在隱而未現的罪惡黑暗中,我們可以坦然的行在光明中。我們也可以彼此洗腳(mutual-cleansing),互相督促 (mutual-accountability),讓我們越來越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將一切榮耀歸與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