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恢復信仰的想像力 -- 莊信德 傳道

寫作於2006.12.31
作者:莊信德 傳道

在哥倫布尚未發現新大陸之前,或許馬可波羅是西方世界唯一的東方想像。然而,隨著鴉片戰爭的結束,勝利一如戰前預期地來臨,東方終于在船堅炮利下,褪下西方想像的最後一片面紗。至此,現代世界觀徹底地取代了宗教世界觀對未知的想像發言權。因爲,一切空間與權力的未知,都在此達致決定性的消弭。果真如此,德國神學家潘霍華所宣稱:世界已經及齢(成熟)!便不是一種宗教的囈語,而是真真實實地道出人類世界喊得震天嘎響的自決意識!

回到我們熟悉的信仰語境,再一次陳述的話,我想問的是:還記得距離你上一次天真地分享大衛與歌利亞故事,至今隔了多久的時間?說實在的,你真地相信這個故事嗎?信仰在一個明晰確定的世界之中,還能擁有多少的戯份?當然,我們是不會讓祂下臺一鞠躬的,畢竟在時間領域中尚未發生的事物,我們儘管多少有把握,卻尚未全然掌握,在以這個以防萬一的安全評估中,我們還是需要祂的。果真如此,我們現在所談論的「上帝」,與保羅所提及雅典人在亞略巴古的「未識之神」間,是否有著本質的差異?抑或是我們已經習慣了宗教世界中,歌詞與旋律脫節的變調性常態?

那天,當大衛屈身在山谷溪澗撿取石頭之際,身患歌利亞症候群的上帝選民們,是否仍然對卸下掃羅戰甲的天真男孩,感到嘆息與焦慮?抑或者是在不忍猝睹的同時深陷無法自拔的選民自卑感之中?

* ** *** *** ***

啥,「選民自卑感」?不會吧?真的不會嗎?

嗯………那天他不穿戰甲似乎可惜了一點,不過歌利亞真的很強大不是嗎?而且那天他用了那麼多尖酸刻薄的言
語褻瀆我們,我們也是有礙于選民身份,不方便問候他的家人………

喏,絆手絆腳的,難道不是一種選民自卑感?

*** *** *** ***

試問那天戰場上的精神意向由誰決定?究竟哪個對象決定「真實」?我們在大衛的身上究竟看到到什麼?我們可以向大衛學習什麼?大衛單純的身影,奔跑的足跡,向我們述説了一個怎樣的真理?

如果,歌利亞真的倒下了,我們心中那攔阻想像的巨靈何以依然矗立?

2006年12月24日 星期日

忙裡偷閒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2/2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科技進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在我們的物質生活方面,科技帶給我們豐盛的饗宴,但是在我們的靈性生活方面,科技卻是帶給我們貧瘠的荒涼。

科技所帶來的改變之一就是速度的加快,機器讓我們生產的速度加快,交通工具讓我們行動的速度加快,網路讓我們溝通的速度加快,速食讓我們用餐的速度加快。我們整個生活步調在不知不覺之中彷彿被放入離心機,從靜止開始慢慢加速,然後是越轉越快,快到我們暈頭轉向,卻是欲罷不能。我們彷彿騎上一匹科技的快馬,從慢步開始,我們驅馬前奔,然後這匹科技快馬就越跑越快,甚至飛奔起來,我們卻找不到方法讓它放慢腳步。

上帝創造這個宇宙的時候,就設下有白天有晚上的節奏,人類的生理時鐘也是有清醒有安眠的循環。人類發明了電燈,延長了白天工作的時間,相對的也就縮短了晚上安眠的時間。我們的身體開始承受不了這種睡眠剝奪帶來的傷害而功能下降,甚至不支病倒。

當我們生活的步調是急速奔騰時,時間變成稀有的資源,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放慢腳步,去欣賞上帝所創造的一草一木;我們沒有時間可以全神貫注,去聆聽我們四周親人的心聲傾訴;我們沒有時間可以完全靜止,來與創造並救贖我們的主相處片時。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賽30:15)

在我們汲汲營營的忙碌生活當中,要如何才能夠忙裡偷閒讓我們的靈命生活可以得到滋潤與成長?

一、承認並接受自己的有限:保羅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12:3) 我們並不是那麼重要,這個世界沒有我們還是會運轉如常。因此,我們是可以給自己一段靈命所需要的空檔。 

二、對上帝的恩典保持開放:保羅三次求主挪走他身上的刺,主卻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 我們常常更喜歡使用自己的才幹去解決所面對的問題,不願意放心依靠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恩典可能是透過周遭的人的幫忙來彰顯。我們要學習願意放下身段,接受別人好意的幫忙,才能忙裡偷閒。 

三、每天有安靜默想的操練:我們必須學會每天讓自己的大腦空閒下來一段時間,靜默 (meditation) 的操練讓我們的心靈可以得到所急需的休息,聆聽一段輕柔的音樂、閱讀幾行靈修的經文、向上帝傾吐我們內心深處的憂傷與嘆息、在安靜中聆聽上帝向我們心靈深處所發出無聲的安慰與鼓勵。(the voice of silence)

2006年12月17日 星期日

愛恨交加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2/1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中,愛是很奇妙的正面感情,恨則是和愛相反的負面感情。當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渴望與他更常親近、與他坦誠分享我們內心深處的思想與感情,我們欣賞、讚美、保護、照顧他,我們也期待他會更快樂、強壯、成熟。當我們恨一個人的時候,我們討厭見到他的面,我們不想和他交談,我們鄙視、批判他,我們甚至會在內心咒詛他,或在言語與行為上讓他受苦。這樣兩種似乎完全對立的關係與感情應該是不共戴天,誓不兩立的。

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說:狗會愛其同類,咬其敵人,人卻不然,人類無法擁有單純的愛,人類常常是愛恨交加。歐浮比 (Mark Overby) 說:愛就像一朵美麗的野玫瑰,不惜以令人流血的刺來自我防衛。我們常常對於我們所深愛的人懷有很深的恨意。精神分析學將這種愛恨交加的心理現象稱作“矛盾感情”(ambivalence)。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剛出生的幼兒心目中的世界是愛恨兩分明的對立情況(either/or)。當嬰兒的生存基本需求被滿足時他就經驗到愛,當嬰兒的生存基本需求被忽略或拖延被滿足時他就體會到恨。佛洛伊德認為人類一出生就擁有這兩方面的本能。他稱愛的本能為利必多(libido),表現與所愛對象的渴望親近、溫暖與柔情。他稱恨的本能為殺那多(thanatos),表現在與所恨對象的敵意、攻擊與自衛。當幼兒開始學習站立走路時,他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就陷入這種愛恨交加的矛盾感情。這位每天養育照顧他的母親也是最常約束他行動自由的人 (出於保護他免於受傷害的善意動機)。三歲到五歲間的幼兒開始對異性的雙親產生孺慕之情,同時對於同性的雙親則產生愛恨交加的複雜感情 (奧底帕斯情結Oedipus-Complex)。青春期的青少年與父母之間因為歸屬與獨立(belongin-and-independence)之爭扎也會再度產生很嚴重的愛恨交加的矛盾感情。

在我們長大成人之後,我們對於怨恨這個負面感情逐漸產生害怕與排斥,因此,我們漸漸的把這個負面的感情潛抑進入潛意識,我們無法承認我們對於我們所深愛的對象同時也會存有怨恨之負面感情,尤其是父母對於子女的負面感情,更是成為一般社會中的禁忌話題(taboo)。當我們與所摯愛的情人終於成為眷屬之後,在我們的婚姻關係中也一樣會由於期待與現實的落差、有意或無意的冷落、溝通與親暱的阻隔而產生負面感情。

當我們願意公開承認並接納在我們愛的互動關係與正面感情的同時,我們也無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恨的負面感情陰影,我們便更能夠正視這個負面感情並且給予適當的表達與處置。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有關愛的真諦的詩篇中說到愛是不懷怨。主耶穌也告訴我們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主耶穌並且勸告我們要愛我們的敵人,為那逼迫我們的禱告。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更有詳細的教導我們要如何去愛那些傷害我們的敵人。保羅說: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19-21)

親愛的兄姊,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坦然承認埋藏在我們心底的深處那些對我們所深愛的人也懷有的怨恨與敵意,同時讓我們禱告祈求我們的上帝賜下聖靈將那十字架上為我們捨命犧牲的主耶穌基督那種饒恕的愛充滿在我們的心裡,來化解那些怨恨。

2006年12月10日 星期日

生命活水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2/1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啟示錄所描述的新天新地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 生命水。“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啟22:1-2) “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7:17) “聖靈和新婦都說:來!聽見的人也該說:來!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啟22:17) 從上帝施恩寶座下的泉源所流出來的生命水匯集成為生命河,兩旁有生命樹。在那裡我們會得到生命的供應與醫治,我們將不再乾渴、不再流淚,不再死亡。

在上帝所創造的宇宙當中,到目前為止人類只在太陽系中這個藍色的小行星—地球上面找到生命。我們也發現讓這個小行星會呈現那美麗神秘的藍色以及多采多姿的生命的也就是一個特別的元素 — 水 (H2O)。覆蓋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的水面讓地球成為藍色的行星,在生物體內佔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分讓生命得以保持與繁衍。

在地球剛出生的時候,是一團快速往外擴張的灰塵與熱氣,彼此擠壓之下慢慢冷卻凝結成為星球,奇妙的是這個星球的質量所產生的地心引力剛好足夠吸住夠厚的大氣層,大氣層中的水氣與二氧化碳所形成的溫室效應(greenhouse-effect) 保持地球表面的恆溫狀態,使得地球的水能夠呈現固態、液態、氣態三態並存的平衡,這是地球要形成生命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除了地球質量的大小以外,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也非常重要,地球只要比目前的位智稍微貼近或遠離太陽,三態並存的水就會立刻被破壞,生命也就完全消失無蹤。

水在生命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水是普世性溶劑(universal-solvent),維持生命所必須的養分與氧氣都是溶在水中運送到每個細胞。水也是新陳代謝作用(metabolism)所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合成作用 (anabolism)時,水分被釋出才形成生命組成所須要的較大分子(像澱粉、脂肪、蛋白質等),在分解作用 (catabolism) 時,水分被加入來形成產生能量所須要的較小分子(像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等)。水分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與呼吸作用(respiration) 中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光合作用的細胞用太陽的能量將水分子分解成為氫與氧,氫與二氧化碳結合形成葡萄糖而將太陽能量貯存其中,並且將氧氣釋放入大氣層。生命的細胞在細胞呼吸作用(cellular-respiration) 時用氧氣來分解葡萄糖,釋放出其中的能量,並且產生二氧化碳與水分。水分的酸鹼值(acid-base-neutrality)是維持在中性的7(Ph=7.0),並且在環境帶入大量的酸性或鹼性物質時,水分可以很快的分解成為 H+與OH-來平衡其酸鹼值回到接近中性,這種緩衝作用(buffer-mechanism)讓細胞中許多新陳代謝作用所須要的酵素(enzymes)可以正常的運轉。

死寂不動的水很快就會溶解周遭的物質 (由其是二氧化碳) 而變質,因此水須要在三態之間互變與流轉才能保持其清新與乾淨,也才能維持生命的持續與旺盛。因此地球上的水必須在洋海、雲層、雨雪、泉源、溪流之間不停的蒸發、凝聚、下流而形成生態中的水循環(water-cycle)。

主耶穌在猶太人住棚節的最後一天在聖殿中站起來,向會眾大聲發出邀請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約7:37-39) 讓我們大家都到主耶穌面前去領受這生命活水的恩典。

2006年12月3日 星期日

敬愛的和平教會眾兄姐平安!-- 賴俊明 牧師

寫作於2006.12.03
作者:賴俊明 牧師

敬愛的和平教會眾兄姐平安!

 首先感謝各位,在過去四年對聖經事工的奉獻(2005年74,950元,2004年66,240元,2003年65,800元,2002年9,000元)使本會因得到你們的支持奉獻,在翻譯原住民各族群語言聖經、台語和客語聖經上得以順利進行並出版。在此謹代表聖經公會敬致十二萬分謝忱。

 聖經公會在台成立已正好五十年(1956開始),主要職責在從事聖經的翻譯、出版、推廣和研究工作。

 中國時報曾報導:聖經公會是只賣一本書,但卻是賣全世界最暢銷書的機構。

我們2005年的全球報告是:
銷售:三億八仟玖佰萬册聖經
全球已譯成:2,403種語言聖經(台灣有10種)
中文聖經銷售約48萬本(新舊約)
台灣銷售:約10萬本

 聖經公會除出版聖經之外,也從事
1、 自2001年開始發起全球華人神學家、牧長、學者、教授編寫製作第一本「中文和合本研讀本」聖經,預定2009年完成初稿。
2、 現正為全球華人教會、威克里夫翻譯員、華人聖經學者、神學院教授編寫「中文聖經翻譯手册」。
3、 翻譯:現代台語聖經(新約2007年將出版)
現代客語新舊約聖經(預定2009年出版)
原住民語言聖經(太魯閣語、阿美語、達悟語、排灣語、布農語、魯凱語、泰雅爾語、鄒語)
這些譯本每年約需500萬元之經費。

我們誠懇的呼籲全國信徒為台灣聖經公會的各類聖經事工來代禱、奉獻。
謝謝您們的支持與奉獻
微僕 賴俊明 敬上
台灣聖經公會總幹事
2006.12.3

2006年11月26日 星期日

為愛顛狂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6.11.26
作者:李晶晶牧師

許多年前一部影片「上帝也瘋狂」(The God must be Crazed),影片中的主角非洲土人歷蘇,他天真無邪、活潑逗趣的思考方式與舉動帶給當年許多人一段歡樂的回憶。

影片中敘述一架銀色大鳥(小客機)從天飛過,駕駛將一罐喝完的可口可樂玻璃瓶從飛機丟出,正好落在歷蘇的部落,土人們從未看過這種東西,沒有人知道這個怪怪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大家研究了半天起了爭執,一氣之下隨手將它一拋,卻剛好砸破了一個人的頭。於是大家一致覺得這是個對全村不祥之物,一定是上帝丟下來的。

於是,歷蘇決定要走到世界的盡頭,把這個玻璃瓶還給上帝。在經歷一段令人捧腹大笑的原始與文明的對抗之旅後,歷蘇終於來到了一個他自認為是世界盡頭的峭壁,他奮力將玻璃瓶丟回給上帝,並且心滿意足快樂的回家。

一個不知名的外來物介入原始部落的生活與土人歷蘇的生命中,帶來了衝擊與改變,也豐富了歷蘇的生命,使他展開了前所未有的經歷。是的!上帝也瘋狂!God must be crazed! 兩千年前,祂從天也投擲了一個震撼力—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帶來了衝擊直到如今,改變了歷世歷代許許多多人的生命與生活,祂瘋狂地愛罪人到一個地步,用祂的愛子做替贖……

有一首詩歌「為了愛」

(1) 為了愛,祂來到世界上,離開尊貴天,變成人樣。
為了愛,猶太為故鄉,漁夫是朋友,父親是木匠
為了愛,耶穌來到這地方,給我新生命,自由和理想。
為了愛,祂被釘十字架,祂的愛,使我心有盼望。

(2) 為了愛,祂住在我心裡,你若相信祂,祂也看見你。
為了愛,擔當我的罪,無論在何處,我都要跟隨。
為了愛,耶穌向我走過來,生命的花蕊,朵朵為祂開。
為了愛,祂永遠在徘徊,祂的愛,人永遠不明白。

這瘋狂的愛的行動由上帝先發動「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三16)

這份愛,光照保羅的生命使他成為外邦的宣教士,福音得以擴展至歐亞地區。

這份愛,介入奧古斯丁糜爛的生活,使他成為最有力的護教者、見證上帝的大能。

這份愛,除去馬丁路德對罪的重擔,堅守因信稱義勇敢抗辯,推動改革運動。

這份愛,激勵馬偕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忍受潑糞生命威脅,宣揚福音建立教會。

這份愛,呼召每一個獻身者,讓這愛繼續在人心間啟動流竄奔騰著,在每一角落。

聖誕節將至,這份愛的禮物早已為你預備,你收到了沒有?你的回應是什麼?身邊誰需要這份愛的禮物?他們聽到了嗎?看見了嗎?讓神的愛激勵我們的心,愛神愛人,熱切地去分享與邀約,勇敢地活出這份愛的生命與影響力。

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愛與憤怒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1/1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愛與憤怒的關係是相當複雜與互動的 (complex and interactive)。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有關愛的詩篇中提到“愛是不輕易發怒”(中文和合本)。我們查考聖經希臘文版本與其他古代譯本就會發現在希臘文版本的聖經中所用的是 ( ou paroxunetai),直接翻譯成中文應該是“愛就不被激怒”。“輕易”這個詞是在1611年英文欽定譯本 (King James Version) 中首度出現 (Love is not easily provoked),可以說是英文欽定本的翻譯者所加上的。重新翻譯近代英文欽定本 (New King James Version) 的聖經學者已經從善如流,把這個多加進去的詞刪除,又恢復遵照希臘原文的英譯 Love is not provoked. 相對來看,中文和合本譯本有受到英文欽定譯本的影響而譯為 “愛是不輕易發怒”。現代中文修定譯本仍然沿用和合本的譯法,只把發怒改為動怒,但是輕易一詞仍被保留。

我們的生活經驗卻告訴我們有關愛與憤怒關係的另外一個事實:我們最常發怒的場合往往是在相愛的親暱關係之中。因為在愛的親暱關係中,我們對所愛的對象會有所期待,當對方無法達到我們的期待時,我們便會產生失望,甚至因而發怒。在愛的親暱互動中,我們也比較容易在無意中發生磨擦或碰撞的意外,如果我們誤以為對方是故意找碴來惹我麻煩,我們也會怒目而視、惡言相向而起爭端。在愛的親暱接觸中,我們會暫時卸下保護自我的防衛外殼,與所愛的對象分享自己內心最深處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感受與思想,如此將自己的軟弱赤裸呈現在對方的眼前,這種罩門 (vulnerability) 在兩人間因為其他事故起衝突時,也很容易被對方拿來對付自己。在愛的親暱生活中,由於同處一個屋簷下,同睡一張臥床上,三餐也常同鍋同桌,彼此生活習慣的差異與價值優序的出入都可能造成生活細節上的磨擦與爭執。這四種原因使得最親近的人往往卻變成最可怕的敵人。耶穌也說過“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太10:36)

過去傳統的階級式婚姻與家庭關係時代 (traditional hierarchical marriage and family system) 對於在愛的親暱關係中產生憤怒情況時有兩種標準的處理方法。居上位的男性丈夫或父親可以很理所當然的將自己的不滿與怒氣發洩出來 (vent out),處下風的女性妻子或小孩則只能忍氣吞聲的將自己的不滿與怒氣硬吞下去 (hold in)。任意發洩怒氣的過程往往對彼此愛的親暱關係帶來二度的傷害,忍氣吞聲的無奈常常在彼此愛的親暱關係築起隔斷的圍牆。

今天已經是走到平等式婚姻與家庭關係時代 (contemporary horizontal marriage and family system),如果我們還是採取過去的發洩法 (vent out) 或硬吞法 (hold in),對於我們的婚姻與家庭關係會產生很嚴重的傷害,離婚率與離家率也不斷升高。就身體健康而言,有人在發洩暴怒時腦血管破裂或心臟病發作而一命嗚呼哀哉,有人因長期忍氣吞聲而氣壞身體產生醫藥難治的長期心身症而終生受苦無窮。我們應當尋找更好的彼此溝通與傾聽來減少彼此誤會所產生的憤怒,我們也要學習更寬廣的互相討論與妥協來處理彼此差異所帶來的緊張,我們還要培養更柔和的接納與寬恕來修復彼此憤怒所帶來的傷害。

主耶穌邀請我們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28-30) 讓我們多多學習主耶穌的柔和與謙卑以減少婚姻與家庭中的憤怒與傷害。

2006年11月12日 星期日

愛與自我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1/1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愛與自我的關係相當複雜。如果只唸到哥林多前書13章5b所記載保羅有關愛之真諦的教導: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我們對愛會有一種嚴苛的標準:真愛必須完全無我。

“不求自己的益處”的希臘原文為ou-zhtei-ta-eauthv,直譯為中文則是“不追求自我”。和合本加上“益處”,似乎是想要將其含意表達得更清楚,但是可能反而限制縮小了原文可能包含的範圍。現代中文修訂版則直接譯為“愛不自私”,可能會比和合本更接近原文含意。

如果我們將追求自我解釋為自私(Selfish),那麼不追求自我就是不自私,傳統上把不自私解釋成為無私(Selfless)。愛與自我的關係就這樣被自私與無私分割成二元對立的狀況(dualistic-dichotomy)我們只能在自私與無私的兩極端中間作抉擇。

近年來在有關上癮家庭的諮商輔導(counseling-for-addiction-family)中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就是上癮者自私的上癮行為(selfish addiction)常會帶來愛他的家人無私的幫助(selfless-help),可惜的是家人無私的幫助(selfless-help)不但沒有幫助上癮者戒癮,反而促成上癮者陷入更深的自私上癮行為 (selfish addiction)。如此的家庭互動形成一個惡性循環(vicious-cycle),讓整個家庭被這樣的漩渦捲入一個彷彿無底洞的深淵中而同歸於盡。這個家庭互動漩渦被稱為“共賴現象”(codependency)。自私上癮者依賴無私幫助者的幫助而得以繼續其自私上癮行為,無私幫助者則依賴自私上癮者的依賴來滿足其被需要的心理需求 (the-need-to-be-needed)。要打斷這個惡性循環則必須在自私(selfish)與無私(selfless)的兩極端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那就是自愛(self-love)。一個自愛的人既不會陷入只顧自己的自私極端,也不會陷入不顧自己的無私極端。

我們來仔細看一下耶穌回答法利賽人有關最大誡命問題的答案: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在這個答案之中耶穌主張最大的誡命應該包含兩大愛心,也就是盡心愛神與愛人如己。其中第二個愛人如己的愛心其實也隱含了愛自己這個所謂第三個愛心。有的神學家主張愛自己是人類的天生本性,因此耶穌並不須要教導我們如何去愛自己,只是接受這個既有事實,並且用這個對自己的愛心來作為愛鄰舍的標準與目標。但是有的神學家則進一步認為,耶穌也教導我們要學習如何真正的愛自己。不管是那一種解釋,聖經並不譴責愛自己。

如果愛是將自己以及自己的所有奉獻或是分享給對方的行動,那麼愛的前提是一個健全且豐盛的自己,否則一個不健全或貧瘠的自己成為一個自身難保的過江泥菩薩,又如何能夠有力量去愛鄰舍呢?又一個連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好好愛自己的人,又如何知道如何去愛鄰舍呢?所以就從愛的能力與方法來看,我們也須要先學習如何好好愛自己。

腓立比書說: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 由此可見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5b所說的不求自己的益處並不是要我們完全忽略自己或是禁止我們愛自己,而是要我們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不要自私自利,也要照顧別人的事。也就是從照顧自己的小我之愛開始,逐漸擴大到也會照顧鄰舍的大我之愛。

2006年11月5日 星期日

重新看重鄉村福音事工 -- 陳文逸 牧師

寫作於2006.11.05
作者:陳文逸牧師

台灣在1960年,有基督徒22萬人。基督徒佔當時人口的2.5%〔杳時傑教授,<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1954年推動倍加運動,盼望在來台宣教百週年時,信徒人數及教會都能倍加,那是一個達到目標的成功運動,照常理推算當時基督徒比例應多於2.5%。

史文森牧師在探討80年代台灣教會增長與信徒流失的書──[補網]中提到:〔80年代中期台灣教會,基督徒人數約為50萬,佔總人口2.5~3%〕。

許多資料顯示,40年前就2.5~3%,現在還是一樣,這個數字經常刺痛許多人。

問題在那裡?問題有很多,不過一個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們忽略了鄉鎮的福音工作,過去三~四十年整個產業結構從農業社會轉成工商社會。鄉村產業凋零,靠著傳統的農業,栽培子女教育,存錢買土地的時代,已經遠遠的消逝。許多鄉鎮的居民,為了生活、子女教育,紛紛搬遷到都市,鄉村實在失血過多。鄉的衰微造就了耀眼的大都會,基層教會的凋零,成就了都市中產教會的興盛。鄉村的失血,卻成了都市教會成長的養料。

福音到台灣已經140年了,基督徒的比例還是2.5~3%。如果我們再繼續忽略鄉村的福音工作,可以斷言台灣的復興之路將遙遙無期。福音工作的展望在那裡?路又在那裡呢?

過去許多基督徒搬到都市,在都市重新尋找合適的教會,恢復火熱的信仰,參與教會的建造。在大環境的變遷中,沒有失去祭壇的生活,實在很完美,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不過,整體而言,基督徒還是順著社會的大潮流前進,為了孩子教育,為了更好的生活。鄉村教會的需要,好像抵不過環境的變遷。

當我們因探討台灣基督徒沒有什麼增長的原由,知道需要對鄉鎮基層的福音事工再宣教的同時,有沒有可能這個時代的基督徒,為了福音的緣故,帶著宣教的負擔,像鮭魚逆流返鄉?

的確,幫助鄉村教會的方式有很多種,奉獻金錢,獻上策略,每個星期派幾個人輪流去參與禮拜……等。這些都很重要,也很需要,但是金錢會用完;社會一直在變,策略也隨時要調整;短期主日參與的人會一批換過一批。鄉村教會建立最根本的需要還是長期人力的投入,而只有基督徒重拾宣教的負擔與屬靈的能力,才能抵擋大環境的潮流,再一次為福音移民到鄉村,用信心看見遠遠的異象。不是說到鄉下就比較屬靈,其實鄉村生活步調較慢,要混日子也很容易。只是,一個有負擔、成熟的基督徒家庭,堅持下去,會讓一間將要死去的教會再活過來。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就會結出許多的子粒。

盼望在下一個台灣宣教的豐收的年代中,有更多的人為了福音的緣故,帶著行囊,把牛羊趕到鄉下.然後我們就可以用信心眺望,曠野將變為肥田,肥田要看如樹林(以賽亞32:15)。

2006年10月29日 星期日

但以理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0/2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但以理書是舊約聖經中爭議性比較高的一卷。猶太教的希伯來文聖經 (Hebrew Bible)將但以理書編入智慧文學 (Ketuvim);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聖經 (Septuagint)與基督教聖經則將但以理書編入先知文學 (Nebiim),列於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三大先知之後,成為第四位大先知。主耶穌基督也公開認定但以理是一位先知 (太24:15)。猶太教與更正教把最後兩段蘇珊娜與長老們 (Susanna and the elders) 以及貝爾與龍 (Bel and the Dragon) 視為次經(apocrypha)而未列入正典,天主教與東正教則將這兩段納入正典之中。

但以理書主要以兩種語言所寫成。第一章與第八到十二章是以希伯來文寫成,第二章到第七章是用亞蘭文所寫成。除了上述兩種主要語言之外,但以理書還借用了三個與樂器有關的希臘文以及十九個與政府官職有關的波斯文。這些少許的外來語讓一些聖經考古學者主張但以理書的成書時間應該是在主前二世紀左右。傳統教會的主張是認為但以理書是在主前六世紀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時期的政治領袖但以理所著作的歷史記錄以及有關世界末世的預言。 

但以理書中有關歷史性的爭議有下列三點: 

(1)瑪代王大利烏 (Darius of Mede) (但11:1) 的確實身份:除了但以理書以外的歷史作品都沒有記載一位消滅巴比倫帝國的瑪代王大利烏。歷史上的大利烏王一世是較後期的波斯王。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曾經有三種說法被推出。 

a.消滅巴比倫帝國的是波斯王古列 (Cyrus the Great),但是他有瑪代人的血統,因此波斯王古列也就是瑪代人的國王大利烏。有些聖經學者以此來解釋但6:28。  

b.帶領軍隊攻下巴比倫城的將軍名叫古巴錄 (Gubaru),波斯王古列就把巴比倫地區犒賞給他並且冊封他成為瑪代王大利烏。(但5:31) 

c.在波斯王古列崛起前的最後一位瑪代王名叫阿斯蒂遮斯(Astyages),他是正牌的瑪代王。 

(2)伯沙撒王 (Belshazzar) (但5:1) 的確實身份:但以理書描述伯沙撒王為巴比倫帝國末代皇帝,而且其父親為尼布甲尼撒 (但5:2, 11,13, 18)。但是Berossus與Ptolemy的歷史書記錄巴比倫帝國的末代皇帝的名字是叫做拿伯尼督 (Nabodidus)。但是後來考古學的出土物證明伯沙撒是拿伯尼督的長子,在拿伯尼督率軍外征時將王權交給伯沙撒暫時管理全國。

(3)尼布甲尼撒王攻取耶路撒冷城的確實年代:但以理書開宗明義就主張尼布甲尼撒王是在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攻破耶路撒冷城,並且將聖殿的聖器皿以及猶大貴冑都擄往巴比倫 (但1:1)。但是根據王下24章與代下36章的記載,耶京被毀貴冑被擄的事件應該是發生於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十二年 (597BC),兩者前後相差九年之久。保守學者為了解決這九年的落差,主張在605BC卡克米施 (Batttle of Carchemish) 戰役之後耶路撒冷城就曾經被巴比倫軍隊攻破一次。

以上有關考古與歷史的討論希望能夠幫助我們在研究但以理書時獲得一些相關的資料。

2006年10月22日 星期日

鹵莽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0/2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討論愛的真諦時把鹵莽放在傲慢的後面,這正是“傲慢無禮”所要表達的意思。當一個人對自己擁有的優點自視過高而無視於自己的缺點時,他對於別人的態度就會產生傲慢的表現。這種對別人傲慢的態度在實際人際互動中就會產生鹵莽的動作。在新譯本中文聖經就把a)sxhmonew:aschemoneo 這個希臘文翻譯為“失禮”。

禮貌是在人類社會中使人際互動關係成為平滑順暢的潤滑油。這也是傳統華人文化與儒家所最強調與重視的。儒教又被稱為禮教,中國被稱為禮樂之邦。中華文化中的禮最起初是由先祖的原始宗教的對天地、鬼神、祖先的祭祀而開始的。“說文解字”說“禮,履也,所以祀神致福也。”到了西周時期,周公“制禮作樂”,將禮的含意擴大到宗法喪服、天子諸侯等政治社會制度上面。(殷周制度考)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地位衰落,讓孔子發出“禮壞樂崩”的感嘆,而開始了恢復禮樂制度的努力。孔子最大的貢獻在於提出禮與仁的關係而確立了禮之倫理精神與內涵。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倫語 八佾) 對父母的孝,不應該只在於死後的祭典排場或是生前的生活贍養,而是在與父母相處時所表現出來的恭敬態度。孟子則更把禮的精神進一步擴大解釋為恭敬與辭讓的態度。(孟子離婁上)

使徒保羅認為在愛的關係中不會有粗鹵莽撞的行為。但是在實際生活經驗中我們卻常常反其道而行。我們對待陌生人比較溫文有禮,對待自己所疼愛與疼愛自己的至親卻常常會有粗鹵莽撞的表現。這常常是由於一些不很正確的信念所造成的結果。

我們對較熟悉的人慢慢會失去應有的尊重而在態度上變得隨便。英文說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 (所謂的近廟欺神).主耶穌在拿撒勒就無法像其他城鎮一樣得到尊敬與愛戴。拿但業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約1:46) 耶穌的鄉親對他的評語是:這不是那木匠嗎? 引起耶穌感嘆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可6:3-4)

我們對於別人對我們的服事與幫助會立刻表現感恩之心,但是同樣的服事與幫助如果是由我們的親人來做,並且經年累月的做,我們會漸漸的失去感恩的心,而變得習慣成自然,視若無睹。英文稱這種態度作 take it for granted (當作理所當然)。

我們在一般的社交場合會注重自己的打扮穿著要整齊清潔才有禮貌。在至親相處的家中我們就比較可以放輕鬆,但是在不知不覺之間,輕鬆逐漸變為邋遢隨便。

我們在外面如果不小心碰了別人一下,會立刻低聲向對方道歉,相同的情況發生在家裡的話,所引起的反應可能是高聲指責對方走路不長眼睛而引起一番爭執與不愉快。

這些日常生活中的鹵莽小節如果我們沒有注意去改善或處理,會在不知不覺當中侵蝕我們與至親那愛的關係,甚至會惡化到彼此惡言相向或拳打腳踢的家庭暴力事件。但願我們會接受保羅的勸告,在我們與至親間的愛的關係互動中,特別注意到避免粗鹵莽撞所引起的不愉快。更能夠積極培養彼此尊重、溫柔體貼、善解人意、恭敬推讓的態度。

2006年10月15日 星期日

張狂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0/1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討論愛的真諦時,把誇口與張狂擺在一起。兩者都是在自己的實質 (reality) 與認知(cognition) 之間產生落差。誇口是讓別人對自己的認知比自己的實質為好,張狂則是讓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比自己的實質為好。誇口如果是欺人,張狂則是自欺了。誇口的動機有可能是出於愛的追求而在所愛對象面前擺出比自己實質更佳的表像,以引起對方對自己產生興趣。但是這種由於假像所產生的吸引力最終會被對方發覺實質的真像而遭受現實嚴厲的考驗。奠基於誇口假像的愛如果沒有逐漸被坦誠所取代,常常會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所以保羅會說愛是不誇口。真正且常久的愛是無法建立在誇口假像的根基上的。

跟誇口相比,張狂則是等而下之。誇口的人是企圖在所愛對象的心中營造一個更美好的假像,但是至少本人對自己的真像尚且保有自知之明。張狂的人則由於誇口的假像裝久了之後,甚至連自己也相信那個誇口的假像而認為那個就是自己的實質。這個可以說是由欺人開始,久而久之,甚至連自己也騙過了而真的相信自己所裝出來的假像就是自己真正擁有的實質。因此,張狂的人會由愛人的良性互動關係逐漸轉為自戀 (narcissism) 的自我迷戀,愛的關係也完全被張狂所摧毀了。

張狂的人確信自己的優秀,接著會產生無法承認自己的缺點或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指正,因此他會有自我認知上面的盲點,也無法經由別人的建設性批評中發現自己的缺點而設法改進。甚至會將別人對自己善意的規勸扭曲成為惡意的攻訐,因此很容易與好意的對方發生衝突或爭執。

張狂的人對自己的見解充滿信心,特別是熱心的基督徒很容易把自己對聖經的解讀視為唯一正確的解讀,甚至視為如同上帝所啟示的聖經一樣的絕對真理。他會把跟自己的解讀不完全一樣的觀點都打成錯誤的邪說異端。如果他掌有權力,則會發生類似異端裁判所的歷史悲劇。

張狂的人會對自己的性別、種族、或社經地位給予極高的評價,而對於與自己不同的性別、種族、或社經地位的族群產生鄙視或歧視(discrimination),嚴重者甚至不把對方當成與自己同樣擁有上帝形像的人類而給予應有的尊重。性別歧視、種族歧視、與社會歧視一直是人類歷史中造成各種逼迫與殘害的原因。希特勒殘殺六百萬猶太人的主要動機就是要保持他所堅信的所謂亞力安族的優秀遺傳 (Aryan Supremacy)。

新約聖經中提到張狂 (fusio/w:phusioo)有七處,而其中有六處出自歌林多前書,可見歌林多教會特別有這方面的問題。當上帝賜給我們教會有更多恩賜時,我們要很小心,避免陷入歌林多教會的張狂。使徒保羅向歌林多教會所發出的問題: “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 也是我們要好好面對的問題。

2006年9月24日 星期日

「曠野」的經驗 -- 曾宗盛 牧師

寫作於2006.09.24
作者:曾宗盛 牧師

「曠野」字面的意思是不適合人居住的地方。在那裡缺乏水,沒有食物、保護或資源,是非常不安全的地方。如果有人在曠野裡迷了路,那就意味著死亡,因為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一般人無法生存。

令人驚訝的是,在死亡十分真實的地方,上帝臨在!在聖經裡面,有幾處經文描述,在曠野中,上帝出現,解決迷路者的困難。例如創世記16章描述,夏甲不堪女主人撒拉的壓迫,帶著她的幼子以實瑪利逃跑,不幸在曠野中迷了路。接著,他們隨身攜帶的飲水用完了,母子兩人陷入生存危機。夏甲不忍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在曠野中飢渴而死,她無助地放聲大哭。然而,上帝關心他們,開了夏甲的眼睛,讓她看見不遠之處有一股湧流的水泉,於是夏甲和孩子奇妙地存活下來。

其次,出16曠野的故事也述說上帝的出現帶來驚喜與生命。以色列人從埃及脫離奴隸的身份,獲得自由。過不久,他們在曠野中沒有食物,遭遇生存的危機,於是他們大發怨言,忘記了曾經做過奴隸的痛苦,開始懷念在埃及地的食物。為了身體的溫飽,他們寧願放棄千辛萬苦爭取得來的自由,要再回埃及去,重過做奴隸的生活。然而,上帝透過奇妙的方法,供應嗎哪、鵪鶉、水泉,讓以色列人度過重重難關。上帝用天上的糧食來喂養以色列人,讓他們不再懷念過去奴隸的食物,讓他們享受自由的生活。在曠野中,以色列人一路學習全心依靠上帝奇妙的供應,學習真心相信上帝的帶領。

從聖經裡我們看見「曠野」的深刻含意,在死亡之地,上帝賜下生命!我們學習到一些有關上帝的事:在患難中,上帝是人隨時的幫助(參考 詩46:1)。今日,我們在生活中也可正處於某種曠野的處境,彷彿面臨絕路與死亡。不論那曠野的處境是什麼,可能是我們的經濟情況、工作、家庭、或是生涯的規劃,然而因著上帝的臨在,我們仍然可以經歷生命的滋潤,經驗上帝奇妙的照顧與帶領。生命的曠野讓我們學習寶貴的功課:在沒有其它任何東西可以保證生存的機會時,我們學習完全信靠上帝,相信他會供應我們需用的「嗎哪」,幫助我們渡過曠野的考驗。上帝以奇妙的方法,讓我們在各樣困難中,體會到上帝同在的平安,有上帝同行的喜樂(參考 何2:14-20; 耶2:21)。

2006年9月17日 星期日

成功的法則 -- 蔡幸昇 牧師

寫作於2006.09.17
作者:蔡幸昇 牧師

和平教會是一間充滿愛與動力的教會,因為這裡的牧師、長執同工充滿了宣教異象與關懷熱忱。經過了二年多的努力與迫切代禱,我們終於突破了一切障礙,突破了各種難題,使蔡茂堂牧師獲得第51屆總會常置委員會接納通過成為台灣基督長教會的牧師職,按程序在10月8日主日禮拜中監選為本會第四任主任牧師,我衷心期盼所有和平人能以迎接上帝忠心僕人的心,同心合意的代禱與實際行動支持,使教會未來更順利的的發展。

箴言三章1至2節提到「年輕人哪,不要忘了我的教導,要時時記住我給你的指示。我的教導會使你四季平安,延年益壽。」從箴言第三章我分享五項上帝的法則,我確信這是上帝給我們的成功法則。環境會變,人會改變,時間會變,甚至方法也會變,但是真理不變,上帝的原則也永遠不改變。

一、遵循上帝的法則

謹守上帝的誡命,是成功的第一個法則,上帝必將長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數和平安加給你,了解並且遵循上帝的法則,就有生命、就有平安。

二、心存慈愛與誠實

箴言三章3節說:「不可讓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的頸項上,刻在你的心版上。」換句話說,就是時時刻刻要牢記,一個上帝的兒女必須要慈愛、誠實,如此就可以不論在上帝或在世人的眼前,蒙恩典、有聰明。慈愛、誠實是基督徒的標誌,也是蒙福的根源,一個基督徒如果沒有慈愛、誠實,就不像基督徒,也就沒有辦法享受基督徒從上帝而來的祝福。

三、要專心仰賴上帝

不要靠自己的聰明,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智慧有限,離了上帝什麼也不能做,一定要依靠上帝、仰賴上帝,不管在哪一件事,都要認定上帝是我們的幫助,是我們的依靠。箴言三章5至6節說:「要專心信賴上主,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無論做甚麼事,都要以上主的旨意為依歸,祂就會指示你走正直的路。」如此祂一定指引我們的路,差派聖靈保惠師保護我們,當我們依靠祂、尋求祂,祂就給我們幫助。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一定要專心仰賴上帝,一個基督徒如果依靠自己的聰明,一定會走下坡,並且很容易就迷失。

四、敬畏上主離惡事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箴言三章:7至8節說:「不要自作聰明,只要敬畏上主,拒絕作惡。這樣做,等於得到良藥,能夠醫治你的創傷,止住你的疼痛。」我們要對各種罪惡產生敏感和警覺,對試探和誘惑勇於說「不」。能敬畏上主,遠離惡事,就可以有健康,不僅身心獲得的健康,靈性也得著健全成長。

五、獻給上帝尊榮主

箴言三章9至10節說:「你要用田地的最好產品獻給上主,表示對祂的尊崇。你這樣做,你的倉庫就會充滿榖物,新酒盈溢,儲藏不下。」聖經說的非常清楚,當我們要以財物和一切初熟的農作物獻給上帝,來尊榮主。這樣,你的倉庫必充滿有餘,你的酒池也必盈溢新酒。當我們學會把最好的獻給上帝、尊榮主,這是富足的要訣。一個人能給出去,他才可以豐富,一個基督徒對上帝吝嗇,就沒有辦法過豐富的生活,獻出去好像撒種,把最好的獻給上帝,讓上帝得到尊榮,你必定得到豐富。

以上這五點是成功的法則,不論在整體教會的發展與個人信仰上都有助益。有時候我們會迷惑,為什麼作為基督徒好像也沒有亨通,我們可以檢視一下:我們有遵循上帝的原則嗎?我們有慈愛誠實嗎?有專心仰賴上帝嗎?有尊榮上帝嗎?當然我們遵循這些法則,在心態上我們不是要求有怎樣的回報,然而我們遵循這些法則,就會有好的結果,常常思想上帝對我們說的話:「不要忘了我的教導」,盼望我們一生都不忘記上帝的法則。

2006年9月3日 星期日

嫉妒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9/0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嫉妒是在早期教會歷史中發展出來的所謂 “七宗罪” (seven deadly sins) [淫蕩(lust)、貪食(gluttony)、貪婪(greed)、懶散(sloth)、暴怒(wrath)、嫉妒(envy)、傲慢(pride)] 中最受苦的罪。因為其他的罪至少也可以享受少許的 “罪中之樂”,只有嫉妒是毫無快樂可言。

嫉妒這個字在所有的文化與語言中都可以找到,可見這是所有人類所共同擁有的人格特質。嫉妒這個字在不同語言中的含意卻不完全相同。舊約希伯來文是 )nq (qana) (民5:14),新約希臘文則是zhlo/w (zeloo) (林前13:4)。不管是希伯來文或是希臘文,它的含意都是比較廣泛而模糊的。英文的嫉妒則有比較清楚的區分為 envy 與 jealousy 兩種不同的意思。為了將這兩者的不同含意表達出來,我嘗試用羨妒來表達envy,用疑忌來表達jealousy。德文是用eifersucht 來表達疑忌 (jealousy),但是德文將羨妒 (envy) 更進一步再區分為兩個字,Neid 是打翻醋桶,Schadenfreude則是幸災樂禍。

羨妒(envy)與疑忌(jealousy)的出發點其實都是良好的。羨妒的出發點是羨慕(admire)一個自己所缺乏的擁有 (容貌、財富、名聲、地位、愛情、美德等等),如果因此而產生見賢思齊或是努力學習的動機與動力,則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只注目在別人所擁有的好處,卻完全無視於自己所擁有的優點,就會逐漸的失去知足感恩的心,而且在這種競爭性比較 (competitive comparison)下喪失自尊心而變得自卑,這時候被羨慕的對象如果是與自己本來是同儕或是很接近的同伴,更會產生一種“不公平”的憤怒。這種憤怒就會帶來幸災樂禍(schadenfreude)的心態,甚至會向對方施以冷嘲熱諷、造謠讒謗、設陷傷害等等惡行。聖經中充滿許多這樣的例子。像該隱對亞伯(創4:5)、拉結對利亞(創30:1)、約瑟的哥哥們對約瑟(徒7:9)、掃羅對大衛(撒上18:8)、祭司長對耶穌(可15:10)、猶太人對保羅(徒17:5)都是因為嫉妒而帶來傷害對方的行動。

疑忌(jealousy)的出發點是一種完全獻身與合一的愛 (dedicating and unifying love),這種獻身與合一的愛是排他性 (exclusive) 而且很強烈的愛。Jealousy 的字源是法文的 jalousie,拉丁文的zelosus,以及希臘文的zeloo。這個字根所演變出來的另一個英文為zeal,就是很熱切的感情。這種熱切且完全相互歸屬的合一愛情是不容許任何第三者來介入或破壞的。聖經雅歌甚至用“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歌8:6) 這麼強烈的字眼來表達。死亡與陰間對於屬於它的人是絕對不會讓他離開的。但是這種合一的愛有時候也會遭受到外來者的挑戰,當一個人發現有第三者對自己所愛的對象發出吸引的情況,對自己的吸引力以及所愛對象對自己獻身忠誠度的信心就會遭受嚴厲的挑戰。一旦對彼此間完全獻身與歸屬的愛情產生懷疑,疑忌(jealousy)的破壞性機轉就會啟動,而且會快速惡化且會有很劇烈的反應。傷害最深的對象往往不是這位想像中或實際上存在的所謂第三者,卻是自己所熱愛的對象。在控告對方出賣與叛離 (betrayal and dsertion)的暴怒中常會不顧一切置對方於死地。這種案件在凶殺案案中佔相當高的百分比。

求主保守我們,在欽羡上帝賜給別人的美善時不要陷入羨妒 (envy) 的坑洞,在享受上帝賜給我們的合一愛情時不要踏上疑忌 (jealousy) 的地雷。

2006年8月27日 星期日

恩慈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8/2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談到愛的真諦時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是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恆久忍耐 (forbearance)是在遭遇對方頂撞或傷害時,能夠控制自己的脾氣而不會立刻暴跳如雷或直接反擊,其目的是積極的給予對方創造出救贖挽回的時空。這種恆久忍耐著重於受頂撞或受傷害者的自我約束,對於頂撞者或施害者不一定會有積極正面的影響。“又有恩慈”緊接在“恆久忍耐”後面,著重在受頂撞者或受傷害者對那位對他頂撞或施害者所表現出來的慈愛表現 (lovingkindness)。

事實上,恩慈不一定只應用在恆久忍耐的場合。恩慈是一種人際關係互動時的態度,會體諒對方的心情 (empathy),關切對方的痛苦 (caring),尊重對方的自主 (autonomy),幫助對方的難處 (helping),保護對方的面子 (respect)。

恩慈有許多不同的層次,從最淺表的應對禮儀,即社交性優雅 (social niceness),到進一步的口頭關切,即噓寒問暖 (verbal concern),這兩個層次的恩慈一般來說,能夠讓彼此的互動很順暢舒爽,但是前者常會流於不著邊際,沒有進入個人間的互動關係,後者雖然有進入個人間的互動,但卻只有口惠,會讓對方覺得有口無心。 (參閱雅2:15-16)

真正會讓對方感受到愛的溫暖的恩慈必須超過社交優雅與噓寒問暖的層次,而進到實際行動的層次,因此有人主張“恩慈是行動中的愛心” (Lovingkindness is compassion in action.) 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的恩慈就其所帶來的影響又可以再分為三個層次。

當你遇到一位陷於缺欠與苦難 (deficiency and suffering)中的人就生出憐憫之心而向他伸出援手,補足他的缺欠或解決他的困難,這是“利他性恩慈”(Altruistic Lovingkindness)。當一位被社會所排斥拒絕的大痲瘋病人前來求耶穌醫治時,耶穌就動了慈心,伸手摸他,讓他痊癒。(可1:40-42)。

當你遇到一位在不公義的社會架構 (unjust social structure) 下受苦的人就冒犯此不公義社會架構而向他伸出援手,減輕他的痛苦,這是“革命性恩慈”(Revolutionary Lovingkindness)。當一位手枯乾的人在安息日與耶穌相遇時,耶穌立刻使他的手復原,卻因此冒犯了安息日不可作工的規條而引起法利賽人設法要除滅耶穌的動機。(可3:1-6)
當你遇到一位對你滿懷仇恨並且處心積慮要將你置於死地的敵人 (antagonistic enemy) 時,你還是向他伸出友誼的手,尋求他的好處,這是“轉化性恩慈” (Transformative Lovingkindness)。當耶穌被猶太人釘上十字架的時候,那些將他釘上十架的猶太人還圍繞他,向他羞辱、漫罵。但是耶穌卻祈求上帝饒恕他們。(路23:34)

轉化性恩慈可以說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中所說的恩慈。保羅在以弗所書4章32節也這樣勉勵我們: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2006年8月13日 星期日

恆久忍耐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8/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哥林多前書在描述愛的特質時開宗明義所說的第一句話是:愛是恆久忍耐。中文這四個字在英文是以long-suffering一個字表達聖經希臘文中這個字。是由兩個字根與所組成。前者makros是大與長的意思,後者thumos是熱血與憤怒的意思。兩者合併後所形成的含有經過很長的時間之後才發怒的意思。

當中文將這個(longsuffering)翻譯成為“恆久忍耐”的時候,有時候會被誤解為“任人宰割、忍氣吞聲” 的含意。這是一種非常消極、悲觀、被動、受害的錯誤解讀。

當年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到西乃山下,耶和華呼召摩西登上西乃山親自將十誡刻寫在兩個石版交給他。可是當摩西在四十天之後下山時,卻發現以色列人要求亞倫為他們鑄造了一隻金牛犢來跪拜。摩西在盛怒之下將手上兩片法版摔碎。耶和華要摩西另外鑿出兩個石版,再一次拿到西乃山上,耶和華再一次將十誡刻寫在這兩塊石版上面。耶和華於再度刻寫十誡之前向摩西宣告祂的性情: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34:6-7)在這當中所提到的“不輕易發怒”,也就是longsuffering。這個不輕易發怒所產生的長期受苦,並不是消極悲觀、無奈被動的受害,也不是埋首沙堆眼不見為淨的駝鳥心態,而是積極主動、自制等候的救贖努力。

彼得後書3章9節說,“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寬容的英文也是longsuffering。上帝的不輕易發怒而長期忍受罪人叛逆頂撞的痛苦,最主要的的目的是祂愛惜世上所有的人,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這樣不輕易發怒而願長期受苦的愛乃是為那些造成使祂受苦的罪人們創造出一個蒙恩救贖的時空與舞台,讓我們有悔改得救的機會。

這樣的長期忍耐受苦並不是永無窮盡,而是有一個總結的時刻將會來到。那就是啟示錄所記載的最後審判的白色大寶座,到那一刻來臨之時,所有的人都必須在公義審判的上帝面前為自己這一生的所作所為承擔該受的責任與後果。慈悲憐憫的上帝同時也是公義審判的上帝。但願我們大家能夠把握這個慈悲恩典的時期悔改而接受主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

2006年8月6日 星期日

給 -- 歐又如 牧師

寫作於2006.08.06
作者:歐又如 牧師

聖經的教訓若要全然實踐出來,是非常挑戰人性的。

天父及主耶穌以愛為出發點,為了拯救世人免於沈淪不受罪縛,天父甘願把獨生愛子送給世人,而耶穌甘願把自己掛上十字架。因此,由天父和耶穌的榜樣,可以瞭解聖經的教訓在應用部分是強調:先給後取,先捨再得;甚或是,捨而不得,付出而不求回報。

但人性是貪心、小氣和小信的。若非計算清楚、報酬準確,要從我們的口袋中、時間裡、生命中……拿出來給人、給神,常有剜肉之痛。

因為,一給自己就減少了,這是多麼簡易的算術﹗
所以,獻身者─令人敬佩!(他竟然不為自己的前途,財名著想。)
宣教者─令人肅然!(他竟然連身份、生命都不要了!)
捐獻者─令人吃驚!(他有否為自己留後路?)

從「給」可以查究我們在信仰實踐上的高度、氣度和深度吧!耶穌當年在野地講道,天色已晚,眾人無處覓食,主和門徒共同呼籲眾人,將所攜帶的食物互相分享,卻只有一孩童拿出了屬於他的一份口糧─五條小魚乾、兩塊餅乾,之後,門徒將零碎(食餘)收拾,卻裝滿了十二個籃子,當時在場的,除了婦女與小孩,光是男性就有五千人!(太十四:12-21)

這是否說明了這一大群人,許多人是備有「乾糧」的,只是他們「不願意」或「不敢」率先拿出來給眾人,深怕最終餓著了自己。光一口飯、些許糧、少數時間給人、給神,都這麼難了。更何況是金錢、時間、專長、生命!
耶穌就是挑戰我們的人性!信仰就是在實踐中經驗聖經的法則大於世界的法則。

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十一:24-25)

2006年7月23日 星期日

一杯冷水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7/2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是誰,就算拿一杯冷水給門徒中最微小的一個喝,只因那個人是我的門徒,一定會得到獎賞。(太10:42)(現代中文修訂版)

從前後文背景我們知道這句話是主耶穌差遣祂的十二位門徒到各城各鄉傳道事奉前的行前交待與鼓勵。這些門徒的傳道事奉可能會遭遇逼迫,也須要接受當地人民的接待與供應。上帝與主耶穌完全認同這些門徒並且關心他們生活上最基本的須要,主耶穌說:誰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差我來的那一位。(太10:40)

水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對一位於第一世紀在巴勒斯坦地區的遊行傳道者而言,在烈日下經過一整天的傳道事奉之後,其乾渴脫水的情況是可想而知。這時候如果有人拿一杯水來給他喝,這是何等美好的事。在炎熱的夏天,這一杯水如果是沁涼的冷水,當門徒將這口水喝下時,他會覺得何等的舒服與感恩。清水是生命所必須,沁涼是體貼與恩慈。

在今天家家戶戶有冰箱的情況之下,要從冰箱中倒出一杯冷水是舉手之勞,在第一世紀的巴勒斯坦要給人一杯冷水可能就須要徒步到城門外的井邊去打水才能拿到。主耶穌就曾在雅各井旁向一位撒馬利亞婦女要一杯水喝而把福音傳給她。

主耶穌只提到一杯冷水,這是最簡單的供應,並沒有提到可口可樂或約翰走路,主的門徒須要學習過簡僕的生活。主耶穌不許門徒自備錢囊口袋,主的門徒須要學習謙卑領受別人愛心的供應。

主耶穌不只是關心他的門徒,祂更是關心這些門徒中最微小的一個。在和合本中文聖經的翻譯只提到 “這小子裡的一個”。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社會中的邊緣人與弱勢者。馬太25章主耶穌提到最後審判的標準時說: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 我們的主耶穌稱呼這些社會邊緣人與弱勢者為我的弟兄。我們也應該關心這些社會邊緣人與弱勢者的生活須要。主耶穌要我們給予的是一杯冷水而不是一個銅板,今天我們比較方便的是用金錢給予那些邊緣弱勢者,但是往往沒有想到他們會用那些金錢去購買生活的必須品或是消費品。

在這個短短的句子裡有陶土作的杯子,有裝在杯子裡的冷水,還有奉主耶穌的名(只因那個人是我的門徒)。如果冷水是上帝所賜下的恩典,杯子就是裝盛冷水的器皿,奉主的名是給予冷水的動機。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用土所造的瓦器(林後4:7),心中被主耶穌犧牲的大愛所激勵(林後5:14),願意將上帝所賜給我們那豐盛的恩典 (林前4:7),與我們周遭那些邊緣弱勢者一起分享上帝的恩典。

2006年7月16日 星期日

先知巴蘭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7/1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先知巴蘭的故事在一般信徒的心中印象較深的是那一頭會與人對話的驢子。到底這是一件歷史上發生的事實或是以色列民間的傳說故事?

1967年考古學家在約旦戴爾阿拉 (Dair Alla) 挖掘出土一間地震中倒塌房屋的牆上發現一段約有五十行有關比珥兒子先知巴蘭 (Balaam son of Beor) 災難警告預言的約119片殘片。根據出土文物的考證,該地震可能是發生於烏西雅王與先知阿摩司時代,約是760BC年間 (摩1:1; 亞14:5)。這些殘片是根據巴蘭書的記載,提到先知巴蘭看見異象而向百姓提出神將審判的警告並且與百姓引起爭辯。這個出土殘片所記載的巴蘭預言與舊約聖經中民數記22-24章的記載有許多相通之處。民數記巴蘭事件發生時以色列人在約旦河東耶利哥城對面的摩押平原搭帳篷。戴爾阿拉位於在此北邊約25英哩雅博河(Jabbok)流入約旦河的地方。考古學家威廉示亞 (William Shea) 根據另外一件出土物的考證主張戴爾阿拉就是巴蘭的故鄉,當時稱為毗奪(Pethor) (民22:5)。在此殘片中兩次稱呼神為“全能者”(El Shaddayin)與民數記的稱呼一樣 (民24:4, 16)

我們如果仔細讀先知巴蘭的故事便會發現巴蘭是上帝所使用的外邦人先知。他要預言之前一定先到神面前等待神親自給予他的話語啟示。他也知道要築壇獻燔祭給神。他對神所啟示他的話語忠心耿耿、隻字不改的照本宣科。雖然巴勒國王不斷的提高給他的酬金與壓力,他也絕對不妥協或屈服。這是值得我們尊敬並學習的態度。
先知巴蘭的缺點在於神已經很清楚地向他啟示神的心意之後,巴蘭還是三番兩次到神面前,企圖硬柪神的旨意。如此的結果導致神對他的企圖採取“任憑” (參閱羅1:24, 26, 28) 的回應。先知巴蘭居然財迷心竅的一個地步,把神的任憑視為神的旨意而立刻騎驢往巴勒國王那裡去要咒詛以色列人以賺取其高額傭金。神派天使在半路攔阻他,甚至讓驢子開口警告他,先知巴蘭竟然一意孤行、一錯再錯。最後他甚至誤用他對神本性的認識而教導巴勒國王如何去引誘以色列人犯罪而惹動神的怒氣、失去神的祝福、帶來神的審判。最終先知巴蘭也得到他自己當得的處罰。彼得後書2章15節認為巴蘭是貪愛不義工價的先知,在啟示錄2章14節主耶穌給別迦摩教會的警告中也提及先知巴蘭如何濫用他對神的認識而教導巴勒國王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使他們跌倒。
讓我們學習先知巴蘭認真尋求上帝啟示並且完全遵照上帝啟示宣講的忠心態度。同時也讓我們從先知巴蘭的缺點與失敗中學習,不要企圖硬柪神的旨意以導致上帝任憑的回應,也不要濫用我們對上帝的認識而成為別人信心旅途中的絆腳石。

2006年7月9日 星期日

浪子回家之路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6.07.09
作者:李晶晶 牧師

「回家」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與行動;儘管處於生活忙碌、職場競爭、課業追求,在一天工作結束或是出門在外一段時間之後,每一個人都會「回家」。那不僅僅是休息加油站,更是一種回歸,是歸屬的終站與再出發的起站。

「家」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地方,是一切關係的起點、是認知自我的開端,我們的生命來自於家庭,也深受家庭的影響;即使環境、社會型態不斷地變遷,家庭結構與功能受到極大的破壞與不斷地轉變,「家」仍然是人心中最深的渴望。

「浪子回家」是一幅天人歌詠的圖畫,是讓許多家庭為之動容與羨慕,是一個家庭團圓和重建的新契機。但是,「浪子」回家卻不是一條易路,是充滿艱辛與漫長的過程。

在浪子回家的路上,愛、饒恕與接纳是最重要的關鍵:「愛」是再給一次機會,使人除去心中的恐懼,勇敢地回轉走向回家的路上;「饒恕」是在他還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時就決定赦免他;「接纳」是當浪子嘗試回家時,以他原本的樣子接納他、承認他,因他的生命在上帝的手中。「…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8-10)。

「夜深了!留一盞燈給最後回家的人。」這是孫越叔叔在一個廣告的口白。這一盞燈象徵著家人對在外遊子的期待與等候、也代表著對浪子的不放棄與接納。親愛的兄姐:你願意也為別人留一盞燈嗎?你願意不只成為被接納的人,也成為接納別人的人;不僅是受歡迎回家,更願意歡迎別人回家;不單單領受上帝無限的愛與恩典,也能夠憐憫饒恕人,讓這條回家之路更顯容易。

2006年7月2日 星期日

愛的言語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7/0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基督認為最大的誡命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上帝,其次就是要愛人如己(太22:37-39)。 主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給他的門徒一條新的命令,要他們彼此相愛像主耶穌怎樣愛他們一樣來彼此相愛(約13:34)。從愛人如己到彼此相愛之間有何不同呢?從愛的方向來說,前者強調愛的付出面(proactive-perspective),後者則強調愛的互動面(interactive-perspective)。從愛的方式來說,前者似乎是以自我的愛為基準,後者則是以耶穌的愛為基準。

我們這一生最高興的並不只是在社會上能夠功成名就,而是可以和我們所摯愛的親友一起來慶賀並分享這些成就或是互相分擔並扶持在這過程中所經歷的困難與挫折。我們都須要有人可以讓我們表達愛也可以向我們表達愛。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與我們最親密的人際關係,像夫妻或親子關係,我們常常會碰到一種讓我們覺得十分困惑的現象,就是我們盡心盡意向我們所摯愛的配偶或子女表達我們最真誠的愛,但是對方卻似乎總感覺不到我們對他們的愛心。這是由於我們愛的程度不夠,或是對方得了愛的無感症呢?

婚姻家庭諮商專家蓋瑞巧門博士(Gary-Chapman) 於1996年將他幾十年臨床經驗分析整理出來人們五種不同愛的表達與感受方式,並將此成果出書發表出來。書名為“The-Five-Love-Languages:-How-to-Express-Heartfelt-Commitment-to-Your-Mate”該書已經於1998年由中國主日學協會譯為中文出版,書名為“愛之語:兩性溝通的雙贏策略”。

巧門博士發現我們最常用的愛的語言有五種:肯定鼓舞(Words-of-Affirmation)、時間相處(Quality-Time)、獲贈禮物(Receiving-Gifts)、體貼服侍(Acts-of-Service)、身體接觸(Physical-Touch)。雖然我們五種都須要,但是每個人對這五種愛的語言的須要性卻有很明顯的差異。每個人都有一種或兩種最須要的愛的語言。因此如何去發現自己與對方最主要愛的語言,然後以對方最須要的愛的語言來表達對他的愛才會讓對方感到被愛的幸福。這五種愛的語言的表達方式如下:

肯定鼓舞:鼓勵、讚美、安慰。

時間相處:專注、分享、隨即。

獲贈禮物:驚喜、興趣、慶賀。

體貼服侍:須要、付出、幫助。

身體接觸:溫暖、恰當、接納。

但願我們大家都能一起學習去瞭解我們的配偶、子女、親友的愛的語言,也能學會這五種愛的語言的表達方法,好讓我們所愛的人能夠真正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如此我們才不會只停留在愛人如己的誡命,而能夠進入到能夠享受彼此相愛的幸福。

2006年6月26日 星期一

思想影響生命 -- 蔡幸昇 牧師

寫作於2006.06.26
作者:蔡幸昇 牧師

能擔任和平教會的小會議長是我作夢都沒想過的事,但思想到這是上帝的安排,能與蔡茂堂牧師及和平的長執一起同工,也有機會接觸這裡愛主的弟兄姊妹就很平安,心中也充滿喜樂和感恩。

思想決定行動,這句話大概人人知;思想影響生命,可能就更值得深思了。多思想應該思想的問題,少思想不該思想的問題,「你要保守你的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四23)這裡所說的「心」就是心思意念,由此可見生命是由思想定型的。正確的思想可以馳騁在榮神益人的信仰過程,錯誤的思想讓人沉陷於影響和損害健康,甚至是我們的生命的泥坑。

事實證明:凡是健康長壽與事業成功的人,並不是他們沒有困難和失敗,挫折和痛苦,而是他們有一種積極健康的思想。基督徒也不例外,我們更要有上帝的思維與眼光,不管遇到多大事情,都能靠主得勝,看得開、放得下、過得去。“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直抵勝利的彼岸。反之,那些在人生花園裏過早凋落者,則大多思想消極幽暗,他們面對困難和失敗,一籌莫展、心灰意冷、失去生活的信心,並由此最終萎縮和消失在自己的罪性與軟弱中。

環境和思想,對健康和生命的影響實在太重要了!紛至遝來的各種資訊和事件,時刻撩撥著我們的心弦,刺激著我們的神經,驅趕著我們的腳步。既給我們創造幸福,也給我們製造痛苦,使我們永遠無法滿足,無法平衡,無法安寧。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的思想方式,無論在家或出外,工作或休息,都要思想、談論上帝的話語。你我也都要被主興起,但我們的思想要先改變!只有這樣,在我們生命境界才會擴大,信仰步伐才會穩妥。

有一次放假我跟師母幸運地訂到火車票回娘家,上車之後卻發現有位婦人和一個孩子坐在我們的位子上,師母示意我先站著,卻沒有請這位婦人和孩子讓位。我仔細一看,發現她右腳有一點不方便,才了解師母為何不請她讓出位子。我們就這樣從台北一直站到台中,從頭到尾都沒向這位女士表示這個位子是我們的。

下了車後,我跟師母說:「讓位是善行,但從到台北到台中站這麼久,大可中途請她把位子還給我們坐一下。」師母卻說:「人家不方便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二小時而已。」聽到師母這麼說,我相當感動,原來愛心真的可以不欲人知,坐在一個陌生的鄰舍身上,讓我覺得對的思想能帶來愛的行動。

思想心念一轉,世界可能從此不同。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轉向的能力,就看我們怎麼想,怎麼轉,怎麼選擇了。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結果,如果能夠將正面的思想成為自己的一部份,世界會變得美麗一些,自己也會開心一點。

2006年6月25日 星期日

批判與論斷(Criticism and Judgment)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6/2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在多元文化的後現代(Pluralistic-Postmodernism)人際關係中,倫理道德與是非善惡的分辨與批判(Criticism) 常常會很容易就被扣上“論斷”(Judgment) 的大帽子而被嗤之以鼻。這是絕對相對主義者(Absolute-Relativist) 的特徵。

在這樣的時代當中主耶穌基督有關論斷的教導常常會被絕對相對主義者斷章取義、引喻失義的採用來支持他們的觀點。讓我們再一次詳細來察看這段出於馬太福音第七章的經文。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太7:1-5)

如果不看整段經文,只拿出其中的第一句話“你們不要論斷人”我們就會斷章取義的宣稱連主耶穌基督也支持絕對相對主意者的主張,那就是所有的分辨與批判都是論斷,也都是主耶穌所不喜歡的態度。但是如果我們將整段經文仔細分析便會發現,我們無法用一個簡單的等號來處理論斷與批判的關係。我們也不會輕易的將批判的嬰兒連同論斷的洗澡水一起潑到門外了。(Throwing-out-the-baby-of-criticism-with-the-bath-water-of-judgment. )

論斷與批判都是與眼睛的觀點有關,而我們的眼睛都有一個限制,就是眼睛只能看到別人的眼睛,卻無法看到自己的眼睛。當我們自己的眼睛有梁木時,當我們在觀看別人的眼睛時,這個梁木便會投影在別人的眼睛中而成為你所看到別人眼睛中的刺。因此,在我們要幫別人去掉別人眼睛中我們自以為看到的刺之前,我們應該願意請別人先幫我們察看我們的眼睛,看看是否有梁木,如果連續幾個別人都看到我們的眼睛上面有梁木時,我們應該先請一位眼科醫師很小心輕手(溫柔)的幫我們移去眼睛上的那根梁木,然後我們才能夠看得清楚,並且在拿到眼科專科醫師執照之後才能小心翼翼的幫別人移去他們眼睛中的那根刺。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建設性的批判(Constructive-Criticism) 是經由互相觀察、彼此糾正的動態互動過程(dynamic-interactive-process),以達到大家的視野會更寬廣、視力會更清晰、投射會更減少、共識會更提高的目標。自義性的論斷(Self-Righteous-Judgment) 則是拒絕接受別人的檢視,將自己的觀點絕對化、並且堅持要將自以為是別人眼睛中的刺移走的態度。

求主幫助我們,能夠除去自義性論斷的盲目,採納建設性批判的態度來彼此洗腳、互相規勸,好讓我們大家都能夠越來越有耶穌基督的形像與馨香(西3:10; 林後2:15)。

2006年6月11日 星期日

敬重(Respect)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6/1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敬重 (Respect) 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康德 (Immanuel Kant) 主張人性 (Humanity) 具有理性抉擇的道德能力,因此也具有被絕對敬重的尊嚴 (Dignity of Respect)。
芬伯 (Feinberg) 研究發現人類對別人的敬重可以再區分為下列三種:

A. 敬畏 (Respekt):因為對象具有威脅權力而產生的害怕專注。例如:一般百姓對街頭幫派或是小孩對有暴力傾向父母那種敬而遠之的態度。我們對敬畏的對象往往會採取小心翼翼、曲意承歡的反應。

B. 敬尊 (Observantia):因為對象具有正當地位而產生的尊重禮遇。例如:東方文化所強調五倫關係 (君臣、父母、兄弟、夫婦、朋友) 彼此之間所應當保持的尊重與禮遇。我們對敬尊的對象會有恭敬禮讓的反應。

C. 敬愛 (Reverentia):因為對象具有高尚人格而產生的崇敬仰慕。例如:一般人對於金恩牧師、聖雄甘地、慈濟聖嚴、德蕾莎修女等人的崇高品格都會產生發自內心深處的讚美與欽羨的反應。

在這三種敬重之間,敬畏主要是源自於自保的害怕,常常只會帶來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逃避遠離以免遭受處罰痛苦的互動反應。敬尊主要是源於遵守社會的規範常模,常常只會帶來行禮如儀、有口無心的盡到做人的本份以免遭遇社會的制裁的表面反應。只有第三種敬愛才會帶來發自內心的尊崇而帶來願意學習其榜樣並效法其腳蹤而帶來我們人格修養道德品性的更新。

在我們與子女之間的互動,希望不是依靠敬畏來規範子女的行為,也不是只依靠敬尊來求取子女的外在孝敬表現。但願我們都能夠先接受聖靈的更新 (羅12:2),在我們的為人處世上面能夠活出滿有基督馨香之氣 (林後2:15),成為基督榮耀的見證(徒23:11),如此不只我們的的子女會從心裡敬愛我們,也會效法我們的腳蹤 (林前11:1),接受聖靈的更新,讓一切榮耀歸於上帝。

2006年5月7日 星期日

界線(Boundary)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5/0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跟據米紐慶 (Salvador-Minuchin,-1974)的家庭系統理論(family-system-theory),家庭中之父母與子女間會形成不同的次系統(subsystem),例如:夫妻、親子、兄弟、姊妹等。在次系統之間與個人之間會形成一種界限以釐清各次系統以及個人在家庭中之角色扮演、自我認同、彼此關係、尊重自主、抉擇負責等。這些界限的彈性維持對於一個人的正常心理發展有非常重要的關係。

家庭以及次系統與個人都須要一個清楚的界限來劃分內外,這個界限必須像細胞膜一樣具有半透性薄膜(semi-permeable-membrane)的特質。細胞膜必須足以將細胞膜內的細胞質與細胞膜外的環境有效的隔開,如此細胞才會生存,細胞膜如果無法作此區隔,則該細胞會溶解入環境而死亡。但是細胞膜又不能為了保護細胞的生命而將細胞質與環境完全阻絕,因為細胞的生存還須要持續的與環境作交流互動,如此才能從環境獲取維持生命所必須的養分與氧氣,細胞也須要將自身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排送到環境中,以免自己被其毒死。同樣的,我們每個人的心理生命也須要在其四周形成一個半透性的保護膜,稱為界限(boundary)。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人格界限有時候會因為父母的作為而將子女的心理界限溶解。根據布朗與克律(Brown-and-Kerig,-1998)的研究,這種子女心理界限之溶解有四種可能的形式。

一、糾纏(enmeshment):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感情與思想皆糾纏不清,造成子女無法形成健全的自我認同,長大後無法與父母分離,或是成為邊緣型人格。

二、侵犯(intrusiveness):父母過度掌控與強制(control-and-coerce)子女的思想與情感,無法尊重子女人格的自主性(autonomy),子女常因此而得憂鬱或叛逆。

三、父母化(parentification):父母轉從子女身上獲得心理須求之滿足,如此父母與子女的角色逆轉(role-reversal),子女因而喪失其童年的樂趣而被逼表面早熟。

四、配偶化-(spousification):婚姻失和的父母往往會轉向異姓子女以獲取親暱情感的支持,甚至有發生亂倫關係。也有父母將夫妻間的失望與憤怒發洩在子女身上,讓子女的人格整全與性別角色遭致很大的傷害。

相反的,有時候父母因為自身的困擾而無法與子女建立健康的親暱關係,造成彼此關係過度疏離(disengagement),如此子女無法從父母得到所須要的溫暖與支持,長大後也可能造成親暱困難或自暴自棄等問題。

保羅在加拉太書6章2節說到: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這代表我們彼此之間應該建立互相幫助、彼此關顧的親密關係。但是保羅緊跟著在加拉太書6章5節又說: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這就是告訴我們,每個人必須清楚瞭解這個重擔是我的,還是你的。我不應該幫助你挑你的擔子到一個程度你變成無擔一身輕,那你我間就陷入了界限溶解的情況。

但願我們在學習互相擔起重擔的同時,也學習分清各人的重擔,如此才能避免陷入界限溶解的困境。

2006年4月16日 星期日

路易士與四種愛

寫作於2006/04/1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路易士(Clive Staples-Lewis常被簡稱為C.S.-Lewis)是愛爾蘭人,他雖然出生於基督教家庭,但是他坎坷的一生讓他對上帝充滿了憤怒以致於成為無神論者。四歲時他的愛犬Jacksie被汽車壓死,他從此將自己改名為Jacksie,長大以後才慢慢改為Jack。他所最摯愛的母親Flora在他十歲時因病身亡,雖然他拼命為母親禱告,上帝似乎無動於衷。後來他被送到管理嚴格的宗教寄宿學校,使他對上帝更加深惡痛絕。十五歲時輟學而私下拜師學習。

路易士從小就很有想像力與表達天份,立志成為一名詩人。十八歲得獎學金進入牛津大學深造。隔年被徵入伍並被送往法國前線投入戰爭。他的好友Paddy喪命戰場,路易士也受傷遣返休養,Paddy的母親Jane-Moore給路易士很好的照料。戰後路易士與其兄Warren甚至與Jane三人集資合買一屋且住在一起許多年。

路易士與一些牛津大學的學者辯論信仰的結果又讓路易士在三十三歲時重新拾回他在青少年時期所唾棄的基督教信仰。他把這個心路歷程寫成一本書“驚喜”(Surprised-by-Joy)。後來他很長時期在劍橋大學任教職,與一些好友組成一個稱為Inklings的小組,對當代科學主義所帶來對人性的摧殘持反對態度,嘗試以寫小說(Space-Trilogy)方式來表達他的觀點。

在他又成為基督徒以後,他就運用他的文學才華寫出許多信仰有關的小說The-Chronicles-of-Narnia,The-Screwtape-Letters,護教學作品Mere-Christianity,-The-Problem-of-Pain,Miracles. 他也逐漸成為家戶皆曉的作家與電台名嘴。路易士對耶穌最有名的論證被稱為“三難”(Trilemma),當代有許多人願意承認尊敬耶穌為道德的老師。但路易士強力反對這種見解。因為在聖經中耶穌很清楚表明他是上帝的兒子。路易士主張,我們不能逃避耶穌基督這個自我宣告。如果耶穌自知不是上帝而宣告如此,那麼耶穌是一個騙子而不是道德老師。如果耶穌自以為是上帝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則耶穌應是一位精神病患而不是道德老師。如果耶穌真的是上帝而如此宣告,那麼他就是上帝,而不只是一位道德老師。所以不論如何,耶穌都不可能只是一位道德老師而已。

路易士一直到五十八歲才跟一位離婚婦女Joy結婚,半年後Joy被診斷罹患骨癌。經過禱告與治療後癌症消退,讓他們可以小渡蜜月,不幸的是一年多以後癌症又復發,而且一路下坡到婚後四年Joy去世。路易士將這錐心之慟的經歷寫成A-Grief-Observed.

從路易士這坎坷的一生來看他在這本“四種愛”(The-Four-Loves)對親情、友情、愛情、與恩情的描述實在令人有很深的感觸。路易士認為在人世間由於血緣而來的親情,由於興趣而產生的友情,以及由於兩性相吸所迸出愛情的火花都是上帝給予他所創造人類的寶貴禮物。但是這三種愛都有他的限制與被扭曲的危險。只有第四種愛是來自上帝對人類的愛。這種恩情是完全無私的愛,是付出的愛,是讓被愛者生命更豐盛的愛。只有這種愛可以讓前面三種愛更成熟,也更不會被自私的動機所扭曲與變質。

但願我們都能夠從神領受這種恩情的愛,也能夠學習主耶穌基督以這種恩情的愛來彼此相愛。

以馬忤斯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4/1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以馬忤斯是一個在聖經中只出現一次的一個耶路撒冷附近的小鎮。根據路加福音的描述,以馬忤斯距離耶路撒冷約有二十五里(路24:13),但是路加並未標明它是位於耶路撒冷的那一個方向。聖經考古學家提出六個可能的地點(http://en.wikipedia.org/wiki/Emmaus),但是都無法取得進一步的共識。

路加福音所記載的以馬忤斯事件是發生在兩位耶穌的門徒身上,其中一位名字叫作革流巴(Cleopas),有些聖經學者主張他就是那位站在十字架下的馬利亞的先生革羅巴(Clopas)(約19:25),另外有聖經學者認為他是耶穌十二門徒中一位稱為雅各的父親亞勒腓(Alphaeus)(太10:3)。 早期教父優瑟比烏斯(Eusebius)甚至聲稱革流巴是耶穌世上父親約瑟的弟弟。但是革流巴的真正身份則在聖經學者間也尚無法取得共識。另外一位門徒則一直是無名氏 (anonymous),他們兩位也都不是列於耶穌十二使徒之中。

以馬忤斯事件告訴我們,復活的主耶穌也關心十二使徒以外的門徒,在他復活之後的第一天居然發了大半天的時間陪這兩位對聖經認識不清、對耶穌復活的好消息信心不堅的門徒,從耶路撒冷一路走到以馬忤斯,從日正當中走到日頭平西。主耶穌先以請教者的態度傾聽兩位門徒訴說他們在過去一週中所經歷的痛苦、失望、與混亂。耶穌並且還為這兩位以前上課不專心或是理解力不佳的門徒特別加開了一個下午的舊約詮釋學密集班,從摩西五經到先知歷史書,將其中有關彌賽亞必須先受苦犧牲之後,才能進入榮耀的經文都再詳細為他們講解一遍,而且講到讓這兩位學生心裡火熱。可惜這兩位心裡火熱的學生對於這位陪他們走半天路的復活的主耶穌,居然還是視而不見。

當他們終於走到以馬忤斯小鎮時,耶穌基督並沒有要求這兩位門徒再決志或要他們作任何改變,而是給予這兩位門徒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吸收這個下午的路上神學院(seminary -on-the-road)所開舊約詮釋學密集班的課程內容。聖經說耶穌好像還要往前行。還好這兩位對聖經瞭解不清,對耶穌也認不出來的門徒還緊記住主耶穌基督的教導: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他們看天色已經晚了,耶穌看來又像是外地人,因此,他們就勉強耶穌留下來與他們一起晚餐。他們作夢也沒有想到他們所留下來招待一頓晚餐的陌生出外人,居然就是從死裡復活的主耶穌基督。

當耶穌基督跟他們一起在餐桌邊坐下時,祂居然反客為主,拿起麵包、將其擘開、為之祝謝、並將其分給兩位門徒(take, break,-bless,-give)。這兩位門徒就在主耶穌作這四個動作時,眼睛被打開了,他們才認出這位陪他們一個下午一路從耶路撒冷走到以馬忤斯的陌生人,竟是那位從死裡復活的主耶穌基督,他們的生命整個被這個發現所徹底改變,從以馬忤斯又跑回耶路撒冷,從傷心失望的門徒成為分享快樂的見證人。

親愛的兄姊,當你遭遇挫折失望時,那裡是你的以馬忤斯呢?但願我們都能夠在我們自己的以馬忤絲路上遇見那位從死裡復活的主耶穌基督,也深願我們能夠用感恩與信心的雙手來領受我們的主耶穌那為我們被舉起、被擘開、被掛在木頭上捨命並為我們帶來祝福的犧牲大愛,讓我們屬靈的眼睛被這樣的大愛所打開好看清那從死裡復活的主所給我們帶來的盼望,我們的生命也被轉換成為充滿盼望與喜樂的讚美與見證。

2006年4月9日 星期日

耶穌與政治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4/0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耶穌的一生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耶穌出生時,東方來的占星學博士們迢迢千里、風塵僕僕的趕到耶路撒冷要來向他致敬。結果卻引起了一場血腥的政治風暴。當權多疑的希律王為了防範未然,居然下令將伯利恆附近兩歲以下的小孩全部屠殺。耶穌的父母在慘案發生前漏夜潛逃國外,幼兒耶穌才保住一條小命。但是在伯利恆小城卻充滿了自己的無辜幼兒死於非命而哀慟逾恆的母親。(太2:1-18)

耶穌被羅馬外來政權法院判為唯一死刑定讞的罪名就寫明在那片釘在他頭上的那塊木板上面:猶太人的王。他的死刑罪名也是政治性的內亂罪。在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伏法之前,他還經過很複雜的宗教法庭預審定罪,再轉送政治法庭審理,當中又發生管轄權不確定所產生的踢皮球插曲。(路22:54-23:38)

耶穌一出道,他所傳講的中心信息是:上帝的國近了,你們要悔改。(可1:15) 這個信息在當時處於被羅馬外來政權軍事壓制下痛苦難當而先知有關彌賽亞的預言喧囂雲端的猶太人來講,正是久旱盼甘霖,群起跟隨。耶穌有一次為了解決廣大群眾的晚餐問題而用一個小孩五餅二魚餵飽群眾,甚至導致有人要強力抬他上轎,逼使耶穌只好夜遁山上,甚至施展輕功、涉水過岸。(約6:1-21) 耶穌的學生當中也有隨身攜代匕首主張武裝革命的短刀黨員。(太26:51-52) 甚至有一些聖經學者猜測:猶大是因為對耶穌在騎驢進城所造成的群眾運動中,沒有把握良機、揭竿起義、一舉趕走羅馬政府的外來政權而感到灰心失望,因此想要採取像水滸傳的激將法把耶穌逼上梁山,卻萬萬沒有想到預估錯誤,將自己的恩師送上十字架。因此,後悔莫及,雖然將髒款退回,最後還要以一死來明志。(太27:3-10) 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他的門徒們所關心的問題還是以色列國何時被復興的政治議題。 (徒1:6-8)

耶穌在面對彼拉多法官的審問時很清楚的聲明: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約18:36) 但是耶穌的許多教導卻是與政治有關。耶穌接受該撒的統治權柄 (可12:13-17),但是又加上了上帝在該撒之上的絕對權柄。耶穌也以非常激進的方法重新詮釋猶太人奉為圭臬的摩西律法。(太5:1-48)耶穌很清楚教導他的門徒有關天國的人際關係倫理與規範。(路6:26-49)

有些聖經學者認為耶穌的政治觀是革心的(regenerative),而不是革命的(revolutionary)。他們引用耶穌的比喻說他的國像麵酵一樣,開始時是非常微小的,但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在整個社會發揮它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太13:33) 這個社會力與主耶穌再臨時新天新地那個永恆國度間之關係則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比較樂觀的前進主義者(progressivism) 認為這個影響力終會改造整個世界成為新天新地,比較悲觀末世論者(pessimistic-apocalypticism) 則相信我們還是要仰望主耶穌再度親自從天而降才能真正建立新天新地的上帝國度。

2006年4月2日 星期日

垃圾神學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4/0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考古學家挖入地層下為我們發現了許多上古文明的真相。聖經考古學家更為我們發現許多與聖經相關的古代語言與生活。最近由亞利桑那大學教授William-Rathje推展運用考古學的方法去挖掘當代人們所產生的垃圾,由此發現我們的生活習慣、意識形態以及與大自然的關係。他們被稱為垃圾學家(garbologist)。由此發現而探討我們的信仰的就是垃圾神學(garbage-theology)。

美國是世界上製造垃圾最多的國家。美國每人每天製造兩英磅的垃圾,約是印度的五十倍。在垃圾堆中我們發現人類永無止境的追求方便與偷懶,忽略他人與其他生物的生存需要,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人類貪婪浪費,為了追求完美的水果將毒藥灑進大自然。有關衛生、健康、安全的廣告與包裝成為垃圾堆中主要成分,表示我們對此的迷表示我們對此的迷戀。紙張佔垃圾的百分之四十,其中還包括許多保護地球生態的出版品。這在紙張可以輕易回收再利用的情況下實在需要大家更進一步的努力。為了追求整齊劃一,我們發明許多機械定時割下大量的樹枝草葉。

我們所信的上帝是賞賜給我們好生活的上帝,但現代人認為好生活就是方便、奢華、享受、安全。我們相信人類的科技可以解決這世界所有的問題,包括我們為追求方便舒服所造成的問題。管家的成效是以國民生產毛額來衡量。上帝創造的大自然是供給我們任意消費的。

上帝所創造的世界應該是沒有垃圾的。那些富有者視為垃圾的可能是拾荒者的寶藏。人類對自己所產生的垃圾必需負責,不是任意的拋棄在自己眼不見為淨的地方。愛鄰如己應該包括垃圾的分類回收與掩埋焚化地點之考量。

台灣最近在推動的垃圾分類是值得我們大家積極投入的。我們的冰箱角落也常常是垃圾產生的地方。在上帝所賜給我們的豐盛食物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是我們可以互相鼓勵學習的功課。台灣是福爾摩沙的美麗寶島,我們應該珍惜不要讓她淪為垃圾之島。不久前曾唸到一篇網路上的文章,是一位參加台灣高山山谷垃圾清除的志工所寫的。他描述他們怎麼冒跌落山谷的危險小心翼翼的以繩索將自己墜下山谷,然後很辛苦的把那些被拋棄在山谷中的垃圾拉上來。結果發現大部份的垃圾是那些路邊販賣水果食物的攤販所丟棄的。因此他呼籲大家上山時,自己攜帶水果食物,拒絕向那些攤販購買,希望如此可以減少攤販丟棄垃圾污染我們的美麗島。但願我們都成為上帝所賜予我們這美麗寶島的好管家,讓福爾摩沙永遠美麗乾淨,讓我們的代代子孫孫也可以在在這個美麗島上享受上帝所為我們創造的美麗世界。

2006年3月26日 星期日

什一與奉獻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3/2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我們對什一與奉獻之間的關係常常模糊混淆。有些人認為什一就是奉獻的一種,是舊約時代的奉獻,也有人甘脆就把什一與奉獻放在一起,稱之為什一奉獻。但是我們如果詳細查考舊約,就會發現什一與奉獻雖然都是對上帝的供物,但是兩者間也有些差異。什一是上帝吩咐以色列人從所有農牧收成中之首先十分之一分別為聖,歸於耶和華,主要目的是要維持以色列人宗教信仰活動所須要的慶典崇拜開銷、聖所專職人員生活支持、以及社區弱勢族群幫補等等的需要。奉獻則包括除了上述這些項目之外的其他所有個人自願的獻祭,如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贖愆祭、還願祭、甘心祭等等(申12:6)。什一是按照收成的十分之一(固定比例)獻上以分擔會幕或聖殿正常運作所需的經費。奉獻則是隨自己感動與意願來決定是否要獻上以及所獻上之數額。

到了新約時代,耶穌對什一提到兩次,兩次都是針對當代法利賽人將什一扭曲成為避重就輕的藉口或是成為自命清高輕視他人的驕傲。使徒保羅則完全沒有提到什一這件事。有些人主張既然主耶穌批判什一的扭曲,保羅的完全不提什一,這表示什一是舊約時代的律法規定,我們已經在新約時代的恩典時期,我們不需要再有什一了,只要有隨自己意願與感動所獻上的奉獻就可以。有些聖經學者根據保羅在歌林多後書的教導,認為舊約的固定比例的什一分擔已經改為按照收入高低的層次的比例分擔(Graduated-Proportio-Tithe)。這就很像現代許多國家的課徵所得稅稅率是依照收入所得高低來訂定稅率百分比,所得越高的部份課徵較高的稅率。在舊約以色列人農牧時代,貧富差距不大,以固定比例的十分之一來分擔還可以達到均平的效果。到了新約羅馬帝國時期,貧富落差懸殊,則是以收入高低的層次比例來分擔比較能達到均平的效果。(參閱林後8:12)。

在我們目前的情況,除了地方教會以外,上帝也興起了許多宣揚福音的宣教機構(mission-organization) 以及關懷弱勢的福利機構(welfare-organization),這些機構也都需要基督徒的關心與經濟上的支持。為了維持地方教會正常運作所需要的教堂建築物的購置與維修、全職同工的生活支持、崇拜慶典的開銷費用、教育訓練的教材採購、貧病急難的關顧幫補等等,也需要全體教會會友按照自己的經濟能力來比例分擔。除此之外,我們也要按照個人的感動與能力來盡力奉獻支持那些宣揚福音的宣教機構以及關懷弱勢的福利機構等等。

但願上帝賞賜給我們每位兄姊有健康的身心、安定的社會、教育與訓練、幸福的家庭、就職的機會、以及夠用的恩典,好讓我們可以在供應自己以及家庭的生活需要之外,還可以按照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經濟能力來分擔教會正常運作所需的經費,並且能依感動與意願來支持宣教或福利的機構。

2006年3月5日 星期日

奧秘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3/0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對奧秘(Mystery)而言,我們活在一個矛盾的世界。一方面經由理性、科學、與科技我們一直努力要揭開宇宙奧秘的面紗;另一方面我們又覺得沒有奧秘的世界過於平淡無聊,我們渴望經由媒體、幻想、宗教經驗去享受奧秘的神奇(Fascination-of-the-Mystique)。

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是一位奧秘的上帝,“是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是人未曾看見、也是不能看見的。”(提前6:16)因此,若不是上帝樂意向人類彰顯祂自己,則人類永遠無法認識祂。上帝使用祂的作為 (Work) 來向人類自我啟示,這包括祂所創造的宇宙萬物 (羅1:20)以及對宇宙萬物會觀察思想的人心(羅1:19)。上帝也用祂的話語(Word)經由先知們來向祂的選民啟示祂的心意(來1:1)。到了日子滿足的時刻,上帝更差遣祂的獨生愛子降世為人、住在我們中間、凡事認同我們、傳揚神國福音、服侍軟弱貧病、留下愛的榜樣、並為我們的罪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且死後三天復活、給我們帶來復活的盼望。使徒約翰說“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1:18)上帝的這些啟示,卻不是人類的複雜理性所能瞭解的,而是必須用單純的信心才能領受的。(參閱路10:21)

這些我們用單純信心所領受從上帝經由耶穌基督所彰顯的自我啟示,對人類的理性而言,卻一直保持著其奧秘性。我們對這些奧秘越多的認識,我們越發感受到其奧秘性的深邃,也越發感到自己理性的有限性。因此,我們對上帝的奧秘是無法用我們的理性來加以完全的解釋,我們只能以讚嘆的態度對上帝作虔誠的敬拜(Wonder-&-Worship)。

當我們用單純的信心來領受上帝所啟示的奧秘並且用讚嘆的態度來敬拜這位向我們啟示奧秘的上帝時,我們並非排斥理性(Rationality),而是拒絕理性主義(Rationalism)。我們並非採取反智的情緒主義(Anti-intellectual-emotionalism)而是承認上帝的無限性遠超過我們人類有限理性所能掌握與詮釋。(參閱賽55:8-9;羅11:33-34)我們在這位奧秘的上帝面前學習像大衛王一樣的態度,“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詩131:1-2)耶穌對他的門徒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太13:11-13)比喻就是一種奧秘,它有淺顯的含意,但也有深沉的含意。淺顯的含意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但是深沉的含意確只有那些有信心領受並且肯用心思去追求的人才能夠體會。因此,比喻既是啟示,也是隱藏。但願我們大家都能擁有像斷奶孩童在母親懷中那樣單純的信心來領會上帝經由耶穌基督所要向我們啟示的福音奧秘。





v

2006年2月19日 星期日

投資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2/1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在資本主義的啟蒙時期,資本與勞力是生產與獲利的兩大要素。科技的進步使機器逐漸取代了人工的勞力,資本的重要性也漸漸的凌駕於勞力之上。工業革命帶來了產量的提高,自由市場的經濟體系促進了物資的流通以及財富的累積。為了提高在自由市場的競爭力,各種公司行號不斷的成立,以聚集更大的資本來求取更高的獲利。投資也逐漸成為謀利的重要管道。

剛開始生產事業與社區有很緊密的依存關係。但是在生產事業公司化 (corporationalization)與經濟體系全球化 (globalization) 之後,這些關係逐漸的被稀釋與唯利化 (profitization)。公司為了在全球自由市場的競爭中生存與發展,不斷設法尋求降低成本的管道以提高獲利的能力,才能獲得投資者的喜愛而累積更多的資本。很多公司就設法把生產單位轉移到勞力成本較便宜或是環保要求較低的地區,甚至辭退成人勞工而改用工資較低的女工或童工。工作場所的安全與工人的健康問題也常常在追求利潤的前提下被犧牲了。投資者一般也是對公司的營運狀況毫不知情,只關心其獲利能力。

近年來有些教會團體開始注意有關投資倫理 (investment ethics) 的問題,他們把教會的退休金投資到他們認為在營運方面不會對工人、環境、社區帶來負面影響的公司。也逐漸的有一些投資公司以 “倫理投資” (ethical investment) 的口號來吸引投資客的青睞。

1990年 英國皇家藝術學會 (Royal Society of Arts) 會長漢帝 (Charles Handy) 在一場演講中主張公司並非只是營利的機構。公司必須在投資商、雇員、顧客、供應商、自然環境、與社區環境等多重壓力之下尋求平衡的發展才有永續性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受其影響有些投資銀行在挑選其投資對象時,也開始改變只考慮其短期投資報酬率的短視作法,同時也評估這些公司的永續發展性:除了獲利能力以外,還會全盤考量公司是否重視研發新產品、強調員工再教育以提高服務品質、與上游供應商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領導階層的營運理念、對顧客的售後服務、對社區與自然環境的保護措施等等都在其評估的範圍之內。他們如此研究的結果發現,得分高的公司獲利能力篇高而且永續發展性較強。

主耶穌基督曾經說一個有關於一位不義管家的故事 (路16:1-12)。這個管家的聰明在於他的前瞻性與利他性的作為。不只主人誇獎這個管家作事聰明,連主耶穌也誇獎他在世事之上比光明之子聰明。但願我們在金錢的投資上也能夠學習這位管家的前瞻性與利他性,而不是只作短期獲利能力的考量。

2006年2月12日 星期日

起造家庭祭壇 -- 許承道 牧師

寫作於2006.02.12
作者:許承道 牧師

經文:創12:1-9

中國時報060118一篇南方朔觀點,論到日本的「隱蔽少年」,避開人生、關閉自己。他提到「國際前鋒論壇報」轉載「紐約時報雜誌」上的一篇報導,對當今日本「隱蔽少年」(HIKIKOMORI)的問題,做了相當詳細的討論。

日本的所謂「隱蔽少年」,指的是有許多十幾歲,甚至廿來歲的人,由於拒絕人生,而把自己關在臥室內,只看電視、聽唱片、或者打打電腦,只有大家都不在的時候,才溜出來找吃的,或偶爾孤寂的前往便利店買點東西。他們的人際互動已降到了最低。只要把自己關起來超過六個月,就可算「隱蔽少年」,許多人都一關數年,或者十餘年。估計全日本的「隱蔽少年」在十萬人到卅二萬人之間,甚至還有學者估計為百萬人,相當於日本人口的百分之一。「隱蔽少年」的問題不是病,而是一種具有文化特殊性的社會徵候群,它在同屬東方的南韓、台灣,也都有急速趕上之勢。

日本的「隱蔽少年」問題,乃是攸關人類未來極其嚴重的新課題。從前,我們都相信所謂「社會化」的學說,它指的是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是透過與別人的互動來磨練自己,而讓每個「個人」成為懂得適度表達自己,與人相處的「社會人」。

但這種「社會化」的過程,在目前這個家庭成員日益忙碌,社會則因相互競爭而人際關係更趨緊張的時代;相對的則是電視、電腦、手機等又讓人有了更大的逃避空間,於是,人的低度「社會化」即告出現。它表現出來的,乃是人們從小只會透過手機和固定的死黨交往,對應付的挫折,表達感情更缺乏「社會化」所帶來的經驗。所謂的「草莓族」即是它造成的結果之一。

*****************************

「家庭」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單位,這是人一出生所接觸的第一個「社會」。現代家庭結構和住宅的改變,以及個人對自我實現的多元期待,已經使過去家庭所發揮的社會化功能減弱許多。<例如:以前堂表兄弟姐妹、厝邊頭尾親戚的生命血淚互動,變成鑰匙兒孤寂成長史>。最基本的「社會學」沒機會完成,就在同儕中「換帖、交心」,或是走入「隱蔽少年」行列。

其實,透過與別人的互動來磨練自己,讓每個「個人」成為懂得適度表達自己,學習與人相處之道,這並不是一個「社會人」的全部;人是受造物,必須在受造眾生中尋得定位,更必須在與造物主之關係中,學習生命的敬虔。基督教信仰說這是「人與上帝、人與自己、人與受造界(他人及自然界)」,向上、向內、向外(向旁)三個向度的生命功課。其中,人與上帝(向上)是所有關係的基礎。

亞伯蘭75歲時,冥冥之中得到指引,「帶妻子莎萊、姪兒羅得,以及他們在哈蘭擁有的財物和所有的奴僕,向迦南出發」(創12:5)經過跋涉,來到迦南示劍,摩利聖樹附近。「上主向亞伯蘭顯現,對他說:「我要把這片土地賜給你的後代。」亞伯蘭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上主建了一座祭壇。後來,他向南遷,來到伯特利城東邊的山區,山區的西邊鄰接伯特利,東邊靠近艾;他在那裏紮了營,又建了一座祭壇,敬拜上主。」(12:7-8)『建造家庭祭壇』為亞伯蘭的生命帶來超越人經驗的將來。

土地,用來建屋起家、繁衍後代、農作收成。祭壇,則是敬拜上主、豐富生命、培育宗教心。一個是上帝所賜,一個是人的回應;「家庭祭壇」,提供神人會遇的場景。

「敬拜上主」,台語聖經譯為「求叫耶和華的名」。看得到的祭壇提醒我們以敬虔、敬畏向看不到的上帝祈求,也提醒我們在生命的向度中,尋得正確的位子。無論年少、學生、戀愛,或是在事業、家庭、服事,因為有求告耶和華生命祭壇,不致錯置而迷失方向、出軌。

家庭祭壇是生命中第一個祭壇,不但是最重要的祭壇,也是最長久的祭壇,需要每個人真實面對,認真經營。

2006年2月5日 星期日

金錢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2/0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金錢是人類社會文明進展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發明。上古時期人類社會以物易物(barter) 的交易行為非常的不方便,因此就有人發明用貝殼 (shell) 作為商業貿易的媒介。在560BC 呂底亞王克羅素(Lydian-king-Croesus) 首先鑄成金幣作為金錢使用。金與銀等貴金屬本身都具有經濟價值,被稱為“商品性金錢”(commodity-money)。後來政府用貴重金屬作擔保而開始發行紙鈔。紙鈔被稱為是“代表性金錢”(representative-money)。1971年美國政府決定取消黃金擔保紙鈔的價值,而是完全由政府的保證給予紙鈔其票面價值,被稱為“政令性金錢”(fiat-money)。到了電子時代,信用卡與債務卡的發行產生了“塑膠金錢”(plastic-money),網路時代的來臨更帶來了“虛擬金錢”(virtual-money)。

金錢有三大功能:

A.交易的媒介,促使貨品服務的順利流通。
B.會計的單位,供給不同商品價值之比較。
C.價值的儲存,將來可以立即轉換為商品。

金錢除了上述的社會功能以外,也衍生出其他的功能,金錢除了作為“交易媒介”(medium-of-exchange) 之外,也逐漸成為 “交易目的”(end-of-exchange)。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很早就發現金錢有此功能,他認為“經濟學”(economics) 是研究金錢如何作為交易媒介的學問,這是自然的,自我設限的功能。但是“致富學”(chrematistics) 則是研究如何累積更多的金錢為目的,是不自然的,是無止境的。當工業革命時,(Adam-Smith)史密斯提出“富國論”(The-Wealth-of-Nations),鼓吹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馬克斯對其理論提出嚴厲批判而提出-“共產主義”以反制。蘇聯政府的解體顯出共產主義的破產,但是今日世界貧富兩極化的緊張也顯出資本主義所給世界可能帶來的大災難。

金錢從經濟學進入致富學以後,整個人類社會價值體系在不知不覺之間被轉換,所有的人類文明成就都被金錢所“量化”(quantified),人類社會的人際關係互動也被金錢所“數化”(calculated),人類的倫理道德也受到非常嚴厲的考驗。人類價值體系被金錢所“價格化”(value-system-priced),人類工作生產被“商業化”(commercialized),人類休閒遊樂被“消費化”(consummerized)。當金錢如此廣泛的滲入人類生存的各個層面時,金錢本身被人類 “偶像化”(idolized),人類已經不再是金錢的主人,而淪落成為金錢的奴隸了。

主耶穌基督知道金錢對人類具有如此可怕的影響力,因此他一直呼籲他的門徒,不要陷入拜金主義的牢籠,要先求神的國與義,要信靠上帝的供應與照料,要幫助那些貧困的鄰舍。主耶穌說,我們不可能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願神保守我們,全心全意信靠上帝並且盡心盡意事奉上帝,也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愛鄰如己的實際。

2006年1月29日 星期日

亨通福音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1/2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亨通福音” (Prosperity-Gospel) 起源於20世紀後半之靈恩運動。最先提出這個想法的是肯揚牧師 (Rev.-E.-W.-Kenyon-1867-1948),他主張只要我們有信心向神祈求就必得著(太1:22)。他把這個信念化為一個口號 “宣告就擁有”(Confess and Possess)。哈金牧師 (Kenneth-E.-Hagin 1917-2003) 被稱為現代“語言信心運動”(Word-Faith-Movement) 之父。他最喜歡的金句是馬可福音11:23。他宣稱主耶穌基督親自向他啟示此四字秘笈“說做受傳”(Say-it,-do-it,-receive-it,-tell-it),嘴巴宣告、付諸行動、領受祝福、見證傳揚乃是此運動蓬勃發展的四大動力。這個運動也被稱為“積極宣告運動”(Positive-Confession-Movement)。

與亨通福音相關的另一個運動是“積極思想運動”(Positive-Thinking-Movement)。這個運動是由白手起家的史東(W.-Clement-Stone)與作家希爾(Napoleon-Hill)所共同出版的一本書“積極心理態度帶來成功”(Success-Through-a-Positive-Mental-Attidude)所開始倡導。他們的主要信念為“人類心靈所能想像與相信的一定可以完成。”後來由皮爾牧師(Rev.-Norman-Vincent-Peale-1898-1993)出版“積極思想的力量”(The-Power-of-Positive-Thinking)以及蓋水晶大教堂(Crystal-Cathedral) 的舒勒牧師(Rev.-Robert-Schuller)加以發揚光大,建立今日全世界超大教會的兩位牧師海柏(Rev.-Bill-Hybels)與瓦倫(Rev.-Rick-Warren) 都受過舒勒牧師的啟發。

亨通福音除了強調信心宣告會帶來財富尊貴以外,也鼓吹信心宣告可以帶來神蹟醫治與身心健康,在這方面欣恩牧師(Rev.-Benny Hinn)是今日引起最多爭議的推廣者。全世界最大的韓國純福音中央教會趙鏞基牧師出版“第四度空間”一書來鼓吹這個信念。第四度空間乃是存在於三度物理空間以外的靈界空間,只要經由積極思想以及視覺想像(visual-imagination) 從第四度空間的靈界把自己的慾望所企求的加以孕育(incubate),時間到了就可以用信心宣告將其誕生而成為事實。

這些宣揚亨通福音的牧師,除了他們的神學在基督教界引起廣泛的爭議辯論以外,他們的生活倫理也引起廣大的關注。貝克牧師夫婦(Rev.-Jim-Bakker)成立“讚美主”(Praise-the-Lord,-PTL)電視節目造成廣大回響與大量金錢奉獻,他們將巨額款項吞為私有,生活奢靡放蕩。1987年貝克牧師與女秘書長年有曖昧關係且付出巨額遮口費被曝光而辭職,且因詐騙、逃稅而被判刑下獄。1993年因獄中表現良好獲得假釋出獄,他公開承認過去在神學與倫理上的錯誤並道歉。當貝克牧師落難時,另外一位電視佈道家史瓦格 (Rev.-Jimmy Swaggart)公開批評貝克牧師乃是基督身體上的癌細胞,但是不久之後他自己被另外一位電視佈道家照相檢舉他在旅館召妓而公開認錯下台,但是他將之歸罪於 “鬼附”的結果,而且宣告另外一位電視怖道家羅伯特牧師(Rev.-Oral-Roberts) 已經在電話中為他趕鬼成功。但是很遺憾的是在1991年史瓦格牧師因開錯車道被公路警察攔下時又被發現車中又有另外一位妓女在旁。

我們要求神保守我們每一位不要陷入亨通福音的流沙而不自知。我們要緊緊抓住十字架的福音,跟隨救主耶穌基督的腳蹤向前行。

2006年1月22日 星期日

鄰舍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1/2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鄰舍”的台語翻譯為 “厝邊”,其中 “厝” 代表我們最親密的家 (或台語 “兜”)。這是“我” (Self) 的延伸為 “我家”,而 “邊” 則代表“靠近”,因此鄰舍或厝邊代表那些和我最接近的“非我” (Other)。

二十世紀兩位最偉大的猶太對話哲學家 (Jewish Dialogical Philosopher)是馬丁布伯 (Martin Buber)與雷菲納斯 (Emmanuel Levinas) 對於我與非我 (Self and Other) 之間的對話互動與倫理關係有非常深入與精闢的探討。

馬丁布伯認為人性乃是誕生於我與你 (I-Thou) 彼此主體間對話的空間 (intersubjective dialogic space of the “between”)。人類生存於兩種關係模式之中:第一個關係模式為 “我-你”(I-Thou),為主體間的倫理對話關係 (intersubjective, ethical, dialogical relation);另外一個關係模式為 “我-它”(I-It),為工具性目標導向的獨白關係 (instrumental, goal-oriented, monological relation)。馬丁布伯認為人類如果沒有 “它” 就無法生存,但是人類如果只有 “它” 則活得不像人。人類需要生活在我與你的對話關係中才能產生人性。我與你的關係是平等而互相 (equal and reciprocal)。

雷菲納斯則主張人性乃是產生於對 “非我” (Other) 相異性之尊重 (respect of alterity) 以及視 “非我”需要為自我責任之不對稱關係 (asymmetrical subordination of self to the need of the other)。自我在有需要的非我臉上看見上帝的形像而且看見自我的責任 (to see the icon of God on the face of the needy Other and to see the responsibility of Self)。雷菲納斯相信 “愛鄰舍如同自己” 是人性光輝的根基。

利未記19章18節耶和華命令以色列人要愛鄰舍如同自己。如何界定鄰舍的範圍一直是困擾猶太拉比的爭議性議題。傳統的詮釋偏向於把鄰舍解讀為同屬亞伯拉罕血統的純種猶太人,有些拉比甚至更進一步把鄰舍限制在排他性更高的 “敬虔的猶太人”。主耶穌基督所傳揚天國的福音具有把這種排他性很高的特殊選民範圍打破而將上帝的天國擴展為全世界的人類的傾向。在好撒馬利亞人故事中,主耶穌基督甚至採用非常強列的反諷手法反問這為向他挑釁的律法師拉比誰是那位落在強盜中那位的鄰舍。很明顯的對這位不幸的落難者來說,鄰舍的定義已經不再是種族、語言、文化、或是宗教的異同,而是在現實生活的處境當中願意跨越這一切界限而向他伸出援手的撒馬利亞人。撒馬利亞人是猶太人所歧視與排斥的對象,但是對這位落難者 (不管他是否為猶太人)來說,愛心所帶來的行動才是成為鄰舍的最佳詮釋。但是對這位挑戰耶穌的律法師拉比來說,他對撒馬利亞人歧視之深使他到最後也不願意開口說出 “撒馬利亞人”五個字,而只回答說 “是憐憫他的”。

在你我的生活圈與人際關係中是否也有撒馬利亞人?由於你對他的偏見與排斥使得你的眼睛對於他的人性善良面視若無睹。主耶穌基督最後對這位律法師拉比的建議是:你去照樣行吧!這個很簡單的建議對這位拉比來說是何等沉重的壓力!對你來說呢?…….

2006年1月15日 星期日

到底耶穌被膏抹幾次? -- 陳美玲 傳道

寫作於2006.01.15
作者:陳美玲 傳道

新約聖經四本福音書中,都記載了有個女人帶著極珍貴的香膏來膏抹耶穌的故事。四段記事有類似之處,也有不相似的地方。

經文 馬太26:6-13 馬可14:3-9 路加7:36-50 約翰12:1-8
發生時間 逾越節前兩天 逾越節前兩天 不詳 逾越節前六天
發生地點 伯大尼患大痲瘋的西門家裡 伯大尼患大痲瘋的西門家裡 法利賽人家裡 伯大尼拉撒路的家裡
女主角 一個女人 一個女人 有罪的女人 馬利亞
膏抹 耶穌的頭 耶穌頭上 耶穌的腳 耶穌的腳
目的 安葬 安葬 赦罪 無
結語 述說她所做的 事來記念她 述說她所做的事來記念她 罪蒙赦免 無

這四段記事中以路加的故事和其他的故事最不相似。在故事的主旨上,路加福音強調的重點是有罪女人因著罪蒙赦免,心中油然而生的感恩帶出膏抹耶穌的行動。就事件發生的時間而言,路加福音的故事在編排上似乎在耶穌傳道的早期,不同於其他三卷福音書,膏抹事件發生於受難週。

三卷福音書的膏抹記事,馬太和馬可的描述大同小異。聖經學者多半相信馬可福音是四福音書中最早完成的作品,所以,馬太在記錄這個事件時,大槪參考並且完全採納馬可的記事。因此,就像我們看到的,這兩卷福音書對這個事件的記錄幾乎一模一樣。在這兩卷福音書中,我們只知道接待耶穌的主人是得過大痲瘋的西門,不過,沒有線索告訴我們他到底是誰。另外,這兩卷福音書也沒有記下這位女人的名字,很可惜,雖然它們都記下了耶穌重要的交待,就是傳揚福音的時候,也要述說這個女人所做的事,來記念她。

約翰的故事同樣發生在逾越節,只是比馬可和馬太的故事早了四天,在逾越節前六天發生這個膏抹事件。約翰的故事詳細描述了出現在這個故事中的幾個人物,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三個姊弟(也許是兄妹),也指出事件發生在拉撒路的住處。只有約翰告訴我們膏抹耶穌的女人是馬利亞,不過,她膏抹的位置是耶穌的腳,而不是馬太和馬可描述的耶穌的頭。撇開這個差異不看,不少聖經學者主張,馬太、馬可和約翰的故事是同一個故事。
如果這三段記事指的是同一事件的話,我們還可以得到一個有趣的推論,是關於故事中幾個人物之間的關係。得過大痲瘋的西門和馬大、馬利亞及拉撒路極可能是一家人。耶穌和這一家人之間應該有非常親密的互動。或許,西門就是被耶穌治好他的大痲瘋的,耶穌也曾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種種的恩典,使得馬利亞樂意拿出極貴重的真哪噠香膏獻給耶穌,來表達無限的感謝。

這麼看來,耶穌被膏抹可能有兩次。

雖然有人推測路加福音所記載的有罪的女人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可是,從聖經中,很難找到有力的證據支持這種看法。面對經文,我們只能很誠實地說,我們不能確定在路加福音中膏抹耶穌的女人是誰。

2006年1月8日 星期日

養育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1/08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養育” (nurture) 一向是心理學家與普羅大眾都相信對於一個人的人格發育與成長非常重大的因素。自從孟德爾 (Mendel) 從觀察碗豆而發現遺傳現象以來,心理學家相信基因遺傳 (genetic inheritance) 是父母給予子女很大的影響。父母給予子女的除了基因遺傳以外,還經由養育來影響子女。 “自然與養育” (nature and nurture) 是描述父母對子女雙重影響的詞彙。

首先提出父母經由養育來影響子女人格成長的是精神分析學派鼻祖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他主張每一個小孩在出生的前三到五年間經由父母的養育與互動已經形成其人格的主要結構。後來行為學派大師瓦特森 (John Watson) 雖然對精神分析理論提出許多批判,但是他們還是認為父母的養育經由制約反應或獎懲作業 (conditioning or rewarding) 來影響子女的人格成長。後來的兒童發展學家將父母養育子女的方式會對子女人格成長視為當然,他們要研究的不是父母的養育是否 (whether) 對子女人格成長有影響,而是如何影響 (how)。

這種觀念一直到1995年才被一位心理學家猷滴哈利 (Judith Rich Harris) 提出質疑。哈利在心理學評論雜誌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5, vol. 102, No. 3. 458-489) 發表一篇文章 “孩童環境何在?發展之團體社會化理論”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 哈利本人也一直相信父母的養育方式對子女的人格發展有重大的影響,一直到她自己有一些觀察後才開始對這個理念有所質疑。移民家庭子女的語言腔調往往與父母不同;英國貴族家庭常常將子女送到寄養家庭與住宿學校,但子女長大後許多行事為人卻與父母雷同;子女往往不被許可學習父母的大人行為模式,而是要學習孩童的行為模式。她因而提出團體社會化理論來取代傳統的家庭父母教養理論。

哈利也注意到孩童在家庭中所學習到的應對進退並不一定可以運用到他在其他的生活環境之中。孩童從很小就學會在家裡做的是一套,在外面做的又是另外一套的社會技巧。1998年哈利將她的研究發表成書,書名為 “養育假設”(The Nurture Assumption)。該書一出版就引起出版界、新聞界、心理學界的軒然大波,引起眾多批判與討論,被兒童發展研究學會票選為自1950年以來第五大爭議性研究。該書在1999年被列入普利茲非小說類得獎名單 (Pulitzer Prize non-fiction)。

其實在五千年前孟子的母親早就知道這個理論,她為了讓孟子有個比較理想的成長社會繯境而搬了三次家。哈利的理論提醒我們,影響一個人的人格發展的,除了父母以外,兄弟姊妹,鄰居玩伴,幼稚園朋友與小學同學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孔子也說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們教會希望能夠推動家庭小組,其中除了可以讓弟兄姊妹彼此間建立更為親密的友誼以及落實主耶穌要我們彼此相愛的教導以外,也希望我們的子女在小的時候,就能夠有很好的同伴一起遊玩,一起長大。

2006年1月1日 星期日

恩典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1/0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恩典”(英文譯為Grace)這個詞語是中文聖經用來翻譯新約希臘文 xa/riv。xa/riv的字面意義是禮物,引申為友誼支持之善意(favor),會給接受者帶來“喜樂”(xara))) 的感受與“感恩”(eu)xaristiða))))) 的回應。在整本聖經當中,使徒保羅是使用“恩典”字眼最多的作者。

對保羅而言,“恩典 (grace)”是與“行為 (work)”相對立的。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 恩典是出自於上帝主動白白賜予人類的善意,而不是人類努力表現工作行為所贏取的報酬。上帝白白賜予人類的善意並非毫無目的,恩典中總帶有上帝藉此恩典想要達成對更多人更大的恩典。

舊約中第一次出現“恩典”這個詞語是在創世紀6章8節“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上帝給予挪亞這白白的恩典的目的是要挪亞建造方舟,在上帝用洪水毀滅大地的公義審判中拯救所有進入方舟的人類與動物,彰顯上帝拯救地球生物的恩典。挪亞以順服建方舟來領受上帝的恩典啟示而參與完成上帝更大拯救的恩典。
新約中第一次出現“恩典”這個詞語是在路加福音1章28節 “天使對他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上帝給予馬利亞這白白的恩典的目的是要馬利亞接受聖靈感孕並且生下人類的救贖主耶穌基督,在上帝於末世用大火毀滅大地的公義審判中拯救所有相信耶穌基督而領受救贖恩典的人們,彰顯上帝拯救悔改相信罪人們的恩典。馬利亞以順服上帝恩典的啟示接受聖靈感孕,生出救世主耶穌基督而參與完成上帝更大拯救的恩典。

使徒保羅也勸告我們,不可徒受主的恩典(林後6:1),使徒彼得鼓勵我們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 (彼後3:18) 好將榮耀歸給上帝。我們不應該成為上帝恩典的被動消費者(passive-consumer-of-God’s-grace),而應該作一個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active-steward-of-God’s-grace) (彼前4:10)。 由於恩典是白白得來的,因此有些稍有自尊心的人會認為無功不受祿,只要領受自己努力所該得的工價,而不願接受白白的恩典,因此使徒雅各告訴我們“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4:6) 恩典既然是白白的領受的,也就應該要願意白白的與人分享。主耶穌說 “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太10:8)

由於恩典是白白領受的,有些人就不知珍惜,把不必付任何代價只要相信就可以領受的白白恩典 (priceless-grace) 視為廉價恩典(cheap-grace),甚至有濫用恩典的表現。“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羅6:1) 是這些企圖濫用恩典者的思想。我們之所以能夠從上帝白白的領受救贖的恩典並非恩典是不須要付代價的,而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已經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流血捨命,付上最昂貴的代價,為所有願意相信的人成就了這白白的恩典。

當我們有機會領受這樣白白的恩典時,我們要以謙卑的態度來相信領受,並且以快樂的心情來與人分享,更要以感激的行動來敬拜事奉賞賜我們恩典的三一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