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向基督說:愛、我願意 -- 莊孝盛

寫作於2008.11.30
作者:莊孝盛 牧師

很訝異受到貴教會的邀請分享兒童宣教。身為牧者,原本我很少在主日離開自己的教會,但是基於見證上主的恩典,我不敢完全拒絕。特別“營造宣教的教會”,是我長年以來的心願。上主讓我看過許多感動人的教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們為了回應基督的愛,展現出“極精緻的委身”。台灣的教會是上主初熟之果,第一批享受宣教師所帶來的祝福。今日的教會應該深思「可以為耶穌做什麼?」

一、教會的使命:宣教&傳愛

馬太25章,耶穌談到基督徒在生活實況中,憐恤的行為的尊貴與重要。那是一種道成肉身的愛,是上帝眼中所重視的善行。「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太25:35)

二、成全律法的愛

保羅回應“耶穌愛的誡命”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 (羅13:8-10)

「完全」在聖經的字義是(1) 使滿、使充滿(2) 使倒滿、亦即使完全(2a) 使加滿: (2b) 實現、完成 (所著手在做的事) (2c) 使發生效果、使實現、應驗 。所以:

1. 愛就是一種力量:成全律法的力量!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加 5:14)

2. 愛是“至尊的律法”,神最重要的要求!彌迦書第六章談到神對祂的百姓所要求的事。先知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 6:8),雅 2:8 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

三、道成肉身:基督徒態度的改變(基督徒面對現實情境所採取的態度?)

保羅回應“耶穌愛的誡命”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13:8) 這個經文給基督徒一種態度的反省。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論斷 (Judgment)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1.23
作者:蔡茂堂 牧師

論斷 (judgment) 在後現代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觀念。後現代強調的是要彼此接納、互相寬容。容忍 (tolerance) 被高舉為後現代的美德。論斷本身幾乎被污名化,成為罪惡的一種。後現代常常會引用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七章1節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這句話來支持他們的論點。

論斷與審判含有相同的意義。審判則是聖經中上帝所扮演的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從創世記第三章,亞當與夏娃明知故犯的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之後,上帝就審判亞當、夏娃,以及引誘他們的那條古蛇 (創3:9-24)。當全世界的人類都陷入罪惡之中時,耶和華就用洪水來審判這個世界 (創6)。當世人同心一意,想要蓋成一座塔頂通天的巴別塔來自我炫耀之時,耶和華便親自下來瞭解實情,並且用變亂口音來施行審判 (創11:1-9)。在新約中,耶穌也很清楚的預言,當他第二次再臨時,要召集萬民到他面前施行審判 (太25:3)。啟示錄更詳細描述這個末世大審判之過程與結局 (啟20:11-15)。因此,審判是上帝施行公義,並且要求所有享有自由抉擇的人類與天使,必須為自己所做的抉擇向上帝負責的過程。審判本身是好的。

當上帝創造人類時,就給予人類判斷是非善惡的理性能力。創世記第二章16-17節說,耶和華 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由此,我們知道,亞當被造時,就擁有善惡的觀念,還有抉擇的特權與必須負責的後果。只是在創世記第三章,我們看到,在蛇的引誘之下,人類不滿足於必須依賴上帝的啟示來判別善惡的狀況,而企圖用自己的手,來抓取“如神”一樣絕對獨立自主的判斷善惡能力 (創3:5)。結果是人類並沒有獲得那樣的能力,反而親身體驗到因為叛逆上帝的命令,而陷入罪惡之中所帶來的在別人面前的羞恥 (shame) 與自己內心自責的罪惡感 (guilt)。前者產生用無花果葉子遮掩的偽善,後者產生躲藏入樹林的逃避。當耶和華要求亞當與夏娃到祂面前來面對審判之時,亞當與夏娃都不約而同的企圖用外射法來轉移推卸自己的罪責 (創3:7-13)。從這個故事本身,我們知道,人類的確擁有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只是這個能力是有限的 [人類被創造成為有限且須要幫助的依存 (contingent being)],是已經被自己的罪性所污染扭曲的 [人類墮落所帶來對人性的扭曲]。

因此,我們應當好好使用上帝在創造人類時所賞賜給我們的良心與理性,來做各種是非善惡的分析與判斷。但是,同時我們也必須謙卑的承認,我們的良心與理性都是有限的,並且被我們的罪性所污染與扭曲。我們對於自己的判斷,要抱持著揣摩與相對 (speculative and relative) 的態度。我們對於和我們做出不同結論的判斷,必須給予相對的尊重與接納。大家聚在一起,謹慎運用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良知與理性,先作出自己的初步判斷。然後,用開放尊重的態度,彼此聆聽各種不同的判斷,經過充分的溝通與討論之後,盼望能夠逐漸縮小彼此的差距,凝聚成大家可以接受的共識。這就是保羅在羅馬書二章15節所說的:這是顯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裡,他們是非之心同作見證,並且他們的思念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這也是民主的基本精神。

摩拉維亞教會 (Moravian Church)、美國福音派長老會 (Evangelical Presbyterian Church of United States)、奧地利與德國天主教學生聯盟 (The associations of Catholic student fraternities of Austria and Germany) 都採用一個共同的座右銘:

In necessariis unitas, in dubiis libertas, in omnibus caritas
unity in necessary things; liberty in doubtful things; charity in all things

基要之事求合一,爭議之事可自由,一切之事要慈悲。

要決定什麼是屬於基要之事,什麼是屬於爭議之事,則須要大家用慈悲與謙卑來討論。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介入 -- 李晶晶

寫作於2008.11.16
作者:李晶晶牧師

說到「介入」,你會想到什麼?是interrupt(中斷、妨礙)、intervene(干涉、插入)?是指「第三者」嗎?那誰是第三者?帶來的影響與結果是什麼?「被介入」的感覺如何?「介入」他人呢?你曾否有此經驗?哪種介入你習以為常?何種介入你避恐不及?是否有令人期待的介入?可以允許或是拒絕嗎?可以爭取或是避免嗎?

戲劇裡,突然的一場西北雨,讓行進中陌生男女在屋簷下躲雨駐足、彼此邂逅…;

股市裡,股票直直落,投資人哀鴻遍野,許多人期待政府介入挽救股市……;

教會裡,敬拜讚美的興起,衝擊傳統禮拜與聖詩吟唱?或是激勵青年敬拜?

家庭中,母親興高采烈與友人談話,孩子們爭吵聲打斷了這份愉悅,氣匆匆地前往查看,拉開已扭打成團的孩子們……是誰「介入」了誰?

人生中,升學、當兵、就業、結婚、生子、出國、信仰…生老病死,是我們參予了,還是它們「介入」了?

告訴你三個故事:

第一個是上帝與人彼此「介入」的歷史:在創世之時祂主動介入在「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創1:1)之中,帶來光與次序,帶來創造與美好。見人獨居不好,祂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2:18)。而人的犯罪「介入」破壞了這原創的美好(創6:5-6)。上帝補救呼召挪亞、與他立約(創6-9章)。為要萬民得祝福,耶和華呼召亞伯蘭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12:1)。在以色列人的信仰與歷史中,我們看見上帝與祂的百姓,所建立的親密關係,不是在生硬的法條或是亢長的教義上,而是在每個上帝與人彼此「介入」的互動裡,上帝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以色列的民族危機;聖經留下了這些上帝實實在在地介入在人的時空中的「活動的記錄」。上帝的介入是救贖、是愛的饒恕,祂的手以各樣的方式介入我們,要人一生因祂的介入而改變得更美善、更真實,當人無助地向祂求救時,祂會介入,使人經歷祂的愛與救贖,而那最大介入記號就是「十架上的耶穌」;當我們樂於參與在祂的介入、與祂同行時,我們會體驗到祂的力量。

第二個故事就是今天講道的故事(可5:21-43):血漏婦人悄悄地「一摸」介入了耶穌醫治捱魯之女的行程(可5:24-27),耶穌的駐足與尋找「介入」了血漏婦人躲藏的生命(可5:32-34),管會堂的鄰人前來報捱魯之女的死訊「介入」耶穌與血漏婦人談話的時刻(可5:35);這一連串的介入改變了生命、也影響了他人。血漏婦人經歷得醫治與主相會的喜悅,卻同時造成別人喪女之痛;這個「介入」似乎利己不利人;而捱魯鄰人傳來的噩耗,宣告焦急的父親失去見女兒最後一面的遺憾,也中斷婦人剛擁有的溫暖與盼望,這個「介入」似乎打碎所有人的心、也可能為婦人帶來更嚴苛的非難與指責。如果故事只到此,徒留許多挫扼與遺憾;但,在基督裡的「介入」,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著益處(羅8:28),在這些交織影響中因著耶穌的「介入」成為「逆轉勝」帶來大能與改變,不是延誤搶救黃金時刻、不是破壞既定計畫,而是一個見證神蹟與生命的時刻,讓原本互不相識的人在這裡成為彼此的見證與祝福,讓生命中的意外與介入,成為一種肯定、成為一個經歷神的機會,讓我們有意、無意的闖入,亦能成為福音與祝福的管道。「不要怕,只要信!」捱魯之女死裡復活不僅張顯上帝醫治的大能,更讓人看見生命中有耶穌的介入,無論環境如何現況多糟,它都有轉機與盼望,將你的實情告訴祂,耶穌要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

第三個是你我的故事……當我們在聖經中翻閱這些故事時,祂與他們同時「介入」了你我之中。耶穌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吃飯)。(啟 3:20)

這裡有一張「介入」的紳士請帖,你歡迎嗎?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生命更新 -- 莊信德

寫作於2008.11.09
作者:莊信德 傳道

生命更新莊信德傳道「生命更新」是基督教信仰中一個核心的應許,然而,對許多生活失望沮喪,甚至是絕望的基督徒而言,卻經常擺盪在渴望更新與無疾而終的困局之中。其實,聖經提供了非常多關於生命更新的教導,其中一段在約翰福音十一章當中,耶穌將生命更新置放在一個群體的脈絡之中,給了我們許多寶貴的教導。

當耶穌聽聞拉撒路生病之後,他特意延遲2天,才從所在之處啟程前往拉撒路的家,我們在這個行動之中,看見生命更新的前提乃是在耶穌主動的計劃之中。許多看似美好的事物之所以延遲,是因為我們的主有一個超過個人改變的計劃在祂的心中,因為祂是那位叫「萬事互相效力」的主。那真正更新的神蹟,絕對不是屬於拉撒路個人,而是屬於身邊所有人共同的經歷。

當耶穌抵達哀戚的喪家,在那裡聚集的親人全都籠罩在深度的絕望之中,眾人對耶穌的延遲也有著強烈的不滿,我們可以從馬大與馬利亞兩姐妹見到耶穌的第一句就清楚知道大家內心的怨懟,她們都不約而同地對主說:「你若早在這裡,拉撒路就不會死了!」基本上,馬大與馬利亞的反應奠基在過去的經驗之中,她們對於耶穌的醫治大有信心,但是僅僅限於「醫治」,而不是「死人復活」,因為這遠遠超過她們過去的經驗。在此,我們看見攔阻更新的一個驚人事實,那就是「建立在經驗上的信心」!

很多基督徒都知道信耶穌會有新生命,但是對於新生命的體會,常常停留在過去教會裡面的經驗,而不知道我們的主其實能夠翻轉我們整體的生命,不僅僅是個人的生命,更是群體的生命;不是觀念知識上的改變,而是真真實實的翻轉。當我們看見馬大和馬利亞,在這位生命的主面前陷入深度的絕望時,我們是否瞥見熟悉的身影?

我們的主深知眾人信心的視野,與生命經驗的限制,於是祂向著那象徵人類世界最無助、最絕望的墳墓大聲宣告:「拉撒路,出來!」,偉大的神蹟就在這個宣告中啟動了,然而,整個神蹟最重要的完成並沒有停留在這個宣告,而是隨之而來的命令,我們的主對周圍站著的人說:「解開,叫他走!」。正是在這個令人震撼的命令中,我們看見了生命更新的真理!

我們的主清楚地讓我們看見那關乎生命更新的真理,我們的主並非獨立完成這個新生命的神蹟,而是邀請每一位勇於站在「不潔凈」的拉撒路身邊的人們,一起參與在這個神蹟的過程中。我們的主儘管可以獨立行使這個神蹟,但是祂卻邀請了微小的我們共同參與在這個美好與令人感動的一刻!親愛的弟兄姐妹,你是否願意參與在弟兄姐妹生命的蛻變過程中?是否勇於接近那在人看來似乎不完全的生命?有罪的人、有品格瑕疵的朋友?我們的主正命令我們說:「解開,叫他走!」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認錯 (Confession)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1.02
作者:蔡茂堂 牧師

Confession 這個字的希臘文是o`mologe,o [homologeo],它是由兩個字根所形成的。第一個字根是o`mou/ [storge],英文為 same,意思是“相同”。第二個字根是 lo,goj [logos],英為 speak, 意思是“述說”。所以它的原意是“公開陳述與事實相同的內容”,也就是“公開承認”的意思。

在聖經中提到公開承認的對象有兩個。第一個是“主耶穌基督是救主”的事實。耶穌說: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 (太10:32)。第二個是“我們會犯罪”的事實。使徒約翰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約壹1:9)。這兩個公開的承認是彼此有關的。當一個人願意公開承認他是會犯罪的罪人時,他才須要考慮是否也要公開承認主耶穌基督是會把他從罪惡裡拯救出來的救主。

雅各書五章16節所提到的“彼此認罪”所用的希臘文是evxomologe,w [exomologeo],這個字是在o`mologe,o [homologeo] 的前面加上evk [ek],英文為out,意思是“出來”,強調在公眾場合大聲的承認。腓立比書二章11節如果直接翻譯成中文,應該是“每一個舌頭都會大聲公開承認耶穌基督是主,讓榮耀歸於父上帝。”當施洗約翰在約旦河旁傳悔改的道並且施洗時,有許多人從城裡出來,到施洗約翰那裡“大聲公開承認他們的罪並且在約旦河裡接受他的洗禮。”(太3:6)

雅各書所說的彼此,應該是指教會中弟兄姐妹之間的彼此,是雙向互動的彼此,而不是單向傳輸的聖禮典。在這裡,天主教與改革宗基督教對於聖經的解讀就不完全相同。天主教的“認罪”是由會友向坐在懺悔室 (confessional) 內神父告解認罪,由神父向告解的會友宣告赦免的聖禮。這是單向告解與赦罪的聖禮,而沒有由神父向會友告解認罪,由會友向神父宣告赦免的逆向互動。這種單向告解赦罪的聖禮,逐漸的被濫用惡化成為販賣贖罪券斂財的惡行。引起1517年馬丁路德在維騰堡 (Wittenberg) 古堡皇宮教堂門口釘下95綱領 (95 theses),引爆宗教改革 (reformation) 的浪潮。改革宗教會主張,雅各書所說的彼此,應該是教會中兄弟姐妹間之雙向互動的彼此。天主教的釋經是根據雅各書五章14-15節中,提到生病的人,應該請教會的長老 (也就是神父等專職宗教工作人員) 來為他抹油禱告,以求病得醫治與罪得赦免。這是天主教另一個聖禮 “抹油禮” 的聖經依據。因此,天主教把抹油禮與告解禮連起來解讀。天主教更會引用馬太福音十六章,主耶穌說到,要給使徒彼得一支天國的鑰匙,以及綑綁與釋放的權柄,主張使徒彼得是第一任教皇,直接從主耶穌基督得到這個權柄。馬太十八章主耶穌有關處理彼此得罪要如何處理的教導,天主教也認為,這裡所說的綑綁與釋放的權柄並不是給每一個信徒,而是只給十二個使徒。主耶穌在復活之後,向十一個門徒顯現,並且賜給他們赦罪的權柄 (約20:23)。

改革宗基督教主張,只有上帝能夠赦免人的罪 (約7:49),所有的信徒都接受復活的主耶穌的差遣,到普天下去傳福音、作見證,領人信主,而得到上帝藉著主耶穌十架所流寶血所賞賜赦罪的恩典。信徒本身並沒有赦罪的權柄。這也是使徒保羅從主耶穌所領受的使命。主耶穌在大馬色城外對掃羅說:“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26:16)

改革宗基督教這樣的解經,造成每一位基督徒只在私底下禱告向上帝認罪,求上帝赦免。雅各書所說的彼此認罪逐漸的從教會生活中消失無蹤了。在教會歷史發展中,每次的屬靈復興,幾乎都包括兄弟姐妹彼此公開認罪的再度被強調與恢復。德國的潘霍華牧師 (Dietrich Bonhoeffer) 以及英國的衛斯理牧師 (John Wesley) 是幾位強調彼此認罪在信仰中重要角色的牧師。但願我們和平教會的兄姐也願意在這方面有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