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服事與服侍 (Serve)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2.28作者:蔡茂堂 牧師主耶穌基督在接近被釘死十架前不久,很清楚的告訴他的門徒說 “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寒冬玫瑰 (The Winter Rose)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2.21 作者:蔡茂堂 牧師 寒冬玫瑰(The Winter Rose)是由約瑟馬丁與潘美拉馬丁 (Joseph and Pamela Martin) 所合作譜寫的聖誕節清唱曲(Cantata)。作者運用上帝所賞賜給他們那豐富的創意想像力(creative...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掃羅的最後一戰 -- 曾昭瑞

寫作於2008.12.14作者:曾昭瑞牧師當掃羅把大衛驅離自己之後,才不過幾年的時間,以色列人的軍事力量下降的相當快速。當時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之間的戰事,雖已呈現膠著狀態,但是掃羅依舊將他的心思意念...

孕育宣教的教會 -- 莊孝盛

寫作於2008.11.30作者:莊孝盛 牧師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非常高興貴教會給我這個機會來到你們當中分享和見證。宣教如同一個將要死亡、快要被唾棄的教會重新更新,。多年來我從許多的教會得到激勵,深深受感動的教會,大都多數都和宣教有關係,宣教是教會的責任,然而宣教也是我們經歷上帝奇妙的所在。聖經說,上帝是在曠野開道路,、沙漠開江河的上帝,一間個願意為上帝走十架道路的人,他首先要得到上帝的奇妙和恩典。宣教是教會無可推託的一個天職,身為長老教會的牧者,我深深的以為,長老教會的興起對台灣這塊土地,有非常重大的一個影響和責任,從南到北、從山區到偏遠的海邊,一千兩百多間的教會如果能注重神所給我們的宣教的使命,我們必能夠興起神他的大能和祝福在這塊土地上,改寫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和命運。各位弟兄姊妹,貴教會已經投入許多宣教的工作,是不是能夠通過今天的這個禮拜,我們更新自己,重新讓我們的教會因著我們的獻上為的活祭,讓貴教會能夠在靈裡合一,為神興起宣教的大使命。我要跟和大家分享聖經的話語,因為今天聖經的這兩節經文,都是我這一生最喜愛的,也是在聖經當中非常重要的兩個禱告,一個是大衛,一個是保羅,這兩個人在整個教會的歷史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是一個信仰的前輩,一個說「我要高舉神救恩的杯」,一個說「我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本來這就是基督徒從心裡面應該有的一個態度。當我們守聖餐時,長執小會員將這個杯送到我們面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將生命的杯送到我們的周遭親友人群裡。願我們的教會在建造上帝的聖殿時,我們在神的面前獻上我們的心,參與在教會的事工,不論大小事,願我們所付出的金錢、精神和才華,能夠在上帝面前讓他祂的聖名被高舉。讓我們在神的面前再一次同心來禱告:...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吞噬 (Devour)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2.7作者: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15節,勸告加拉太地區教會的兄姐們,不要相咬相吞,否則會彼此消滅。很少聖經學者會把保羅這一段勸告解釋為:加拉太地區教會的信徒是食人族...

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向基督說:愛、我願意 -- 莊孝盛

寫作於2008.11.30作者:莊孝盛 牧師很訝異受到貴教會的邀請分享兒童宣教。身為牧者,原本我很少在主日離開自己的教會,但是基於見證上主的恩典,我不敢完全拒絕。特別“營造宣教的教會”,是我長年以來的心願。上主讓我看過許多感動人的教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們為了回應基督的愛,展現出“極精緻的委身”。台灣的教會是上主初熟之果,第一批享受宣教師所帶來的祝福。今日的教會應該深思「可以為耶穌做什麼?」一、教會的使命:宣教&傳愛馬太25章,耶穌談到基督徒在生活實況中,憐恤的行為的尊貴與重要。那是一種道成肉身的愛,是上帝眼中所重視的善行。「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太25:35)二、成全律法的愛...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論斷 (Judgment)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1.23作者:蔡茂堂 牧師論斷 (judgment) 在後現代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觀念。後現代強調的是要彼此接納、互相寬容。容忍 (tolerance) 被高舉為後現代的美德。論斷本身幾乎被污名化,成為罪惡的一種。後現代常常會引用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七章1節...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介入 -- 李晶晶

寫作於2008.11.16作者:李晶晶牧師說到「介入」,你會想到什麼?是interrupt(中斷、妨礙)、intervene(干涉、插入)?是指「第三者」嗎?那誰是第三者?帶來的影響與結果是什麼?「被介入」的感覺如何?「介入」他人呢?你曾否有此經驗?哪種介入你習以為常?何種介入你避恐不及?是否有令人期待的介入?可以允許或是拒絕嗎?可以爭取或是避免嗎?戲劇裡,突然的一場西北雨,讓行進中陌生男女在屋簷下躲雨駐足、彼此邂逅…;股市裡,股票直直落,投資人哀鴻遍野,許多人期待政府介入挽救股市……;教會裡,敬拜讚美的興起,衝擊傳統禮拜與聖詩吟唱?或是激勵青年敬拜?家庭中,母親興高采烈與友人談話,孩子們爭吵聲打斷了這份愉悅,氣匆匆地前往查看,拉開已扭打成團的孩子們……是誰「介入」了誰?人生中,升學、當兵、就業、結婚、生子、出國、信仰…生老病死,是我們參予了,還是它們「介入」了?告訴你三個故事:第一個是上帝與人彼此「介入」的歷史:在創世之時祂主動介入在「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創1:1)之中,帶來光與次序,帶來創造與美好。見人獨居不好,祂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2:18)。而人的犯罪「介入」破壞了這原創的美好(創6:5-6)。上帝補救呼召挪亞、與他立約(創6-9章)。為要萬民得祝福,耶和華呼召亞伯蘭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12:1)。在以色列人的信仰與歷史中,我們看見上帝與祂的百姓,所建立的親密關係,不是在生硬的法條或是亢長的教義上,而是在每個上帝與人彼此「介入」的互動裡,上帝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以色列的民族危機;聖經留下了這些上帝實實在在地介入在人的時空中的「活動的記錄」。上帝的介入是救贖、是愛的饒恕,祂的手以各樣的方式介入我們,要人一生因祂的介入而改變得更美善、更真實,當人無助地向祂求救時,祂會介入,使人經歷祂的愛與救贖,而那最大介入記號就是「十架上的耶穌」;當我們樂於參與在祂的介入、與祂同行時,我們會體驗到祂的力量。第二個故事就是今天講道的故事(可5:21-43):血漏婦人悄悄地「一摸」介入了耶穌醫治捱魯之女的行程(可5:24-27),耶穌的駐足與尋找「介入」了血漏婦人躲藏的生命(可5:32-34),管會堂的鄰人前來報捱魯之女的死訊「介入」耶穌與血漏婦人談話的時刻(可5:35);這一連串的介入改變了生命、也影響了他人。血漏婦人經歷得醫治與主相會的喜悅,卻同時造成別人喪女之痛;這個「介入」似乎利己不利人;而捱魯鄰人傳來的噩耗,宣告焦急的父親失去見女兒最後一面的遺憾,也中斷婦人剛擁有的溫暖與盼望,這個「介入」似乎打碎所有人的心、也可能為婦人帶來更嚴苛的非難與指責。如果故事只到此,徒留許多挫扼與遺憾;但,在基督裡的「介入」,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著益處(羅8:28),在這些交織影響中因著耶穌的「介入」成為「逆轉勝」帶來大能與改變,不是延誤搶救黃金時刻、不是破壞既定計畫,而是一個見證神蹟與生命的時刻,讓原本互不相識的人在這裡成為彼此的見證與祝福,讓生命中的意外與介入,成為一種肯定、成為一個經歷神的機會,讓我們有意、無意的闖入,亦能成為福音與祝福的管道。「不要怕,只要信!」捱魯之女死裡復活不僅張顯上帝醫治的大能,更讓人看見生命中有耶穌的介入,無論環境如何現況多糟,它都有轉機與盼望,將你的實情告訴祂,耶穌要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第三個是你我的故事……當我們在聖經中翻閱這些故事時,祂與他們同時「介入」了你我之中。耶穌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吃飯)。(啟...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生命更新 -- 莊信德

寫作於2008.11.09作者:莊信德 傳道 生命更新莊信德傳道「生命更新」是基督教信仰中一個核心的應許,然而,對許多生活失望沮喪,甚至是絕望的基督徒而言,卻經常擺盪在渴望更新與無疾而終的困局之中。...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認錯 (Confession)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1.02作者:蔡茂堂 牧師Confession 這個字的希臘文是o`mologe,o [homologeo],它是由兩個字根所形成的。第一個字根是o`mou/ [storge],英文為...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家庭 (Family)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0.26作者:蔡茂堂 牧師聖經非常重視家庭。根據創世記第一章27-28節的記載,上帝親自創造男女兩性,並且祝福他們的婚姻與家庭。舊約的耶和華也將以色列民視為他的家庭而加以保護 (亞9:8)。到了新約,主耶穌把所有遵行上帝旨意的人都視為他的家人(太12:50)。保羅則直截了當的說,教會就是上帝的家...

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軟弱 (Weak)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0.19作者:蔡茂堂 牧師 軟弱 (Weak) 是一般人不願意承認或接受的特質。大家都喜歡扮演強壯的角色。 德國哲學家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現今的時代-誰是你的鄰人!」 -- 何淑珍

寫作於2008.10.12 作者:何淑珍牧師 耶穌在世講了許多故事與比喻,也親自立了榜樣,要我們照著做,例如:耶穌在最後的晚餐前給門徒洗腳,祂說:「我剛才”替”你們做的,你們明白嗎?」我為你們立了...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貧窮 (Poverty)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1012 作者:蔡茂堂 牧師基督教從設立開始就很關心窮人 (the poor)。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 (liberation...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收成 (Harvest)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09.21作者:蔡茂堂 牧師對每一位農夫而言,收割是一年辛苦耕種過程中最歡樂的成果回收。許多農耕社會都會在豐收的收割期舉行豐年祭 (民28:26),一面向賞賜風調雨順、讓農民享受五穀豐收的上帝獻上感恩的祭,一面也和工人鄰居一起盛宴慶祝豐收。上帝在撒種與收成之間定下一些相關的自然律。我們可以從這些自然律當中,學到屬靈的功課。第一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植物基因遺傳學的定律。...

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

流亡洗革拉 -- 曾昭瑞

寫作於2008.09.21作者:曾昭瑞 牧師對以色列人歷史了解的人,大都認為掃羅王對大衛所做的事不甚高明,很清楚的,當大衛贏得了名譽與地位(撒上十八13),掃羅兒子約拿單的友誼,和掃羅女兒米甲與他的...

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勉勵 (Encouragement)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09.14作者:蔡茂堂 牧師在所有的心理學家當中,阿弗瑞阿德勒 (Alfred Adler, 1870-1937) 所發展的個人心理學 (Individual Psychology)...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忍耐與包容 (Longsuffering and Forbearance) -- 蔡茂堂

寫作於2008.09.0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關於忍耐與包容的關係,有些聖經學者主張,兩者都有延長時限與忍受痛苦的含意,可以視其為同義詞來處理。羅馬書三章25節提到,上帝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羅馬書9章22節也說,神要顯明祂的忿怒,彰顯祂的權能,就多多忍耐寬容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由此看來,上帝對罪人的忍耐與寬容應該是同義詞。保羅在以弗所書4章2節勸告我們,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在這裡忍耐與寬容也有很緊密的關係。歌羅西書1章11節保羅為信徒的禱告內容包括:照主榮耀的權能,可以讓信徒力上加力,好叫信徒能夠在凡事上歡歡喜喜的忍耐寬容。在這裡忍耐與寬容被並排在一起,應可視為同義詞。保羅在歌羅西書3章12-13節,更清楚的勸告上帝的選民,在彼此有嫌隙的時候,要用忍耐的心來互相包容。...

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無條件接納(Unconditional Acceptance)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8.3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亞伯拉罕馬斯樂 (Abraham Maslow) 認為心理學有三大潮流,第一潮流 (First Force) 是由佛洛伊德 (Sigmund...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新約中的馬利亞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8.08.24作 者:李晶晶牧師 「馬利亞」Mary是一個極普通的猶太女子的名字,新約聖經中被提到有54次之多,共有六位不同的馬利亞:有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太1:20-21),伯大尼的馬利亞(約11:1-2),抹大拉的馬利亞(約20:1),小雅各的母親馬利亞(可15:40),馬可的母親馬利亞(徒12:12),還有在羅馬的馬利亞(羅16:6)。這些被提名的馬利亞都是在耶穌和使徒時代忠心愛主、跟隨侍奉主的婦女。...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台灣教會的女性(一)台灣初代女醫──伊利沙伯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7.08.19作者:李晶晶 牧師提起早期來台的宣教士,您第一個想到的人是誰?馬偕博士,馬雅各醫生,還是巴克禮博士。或許您和大多數人一樣,腦海中記的盡是男性的宣教士。但是,這並不表示在台灣的宣教史上沒有女性宣教士。...

站在亞略巴古的關鍵年代 -- 莊信德 傳道

站在亞略巴古的關鍵年代莊信德 傳道寫作時間 2008.8.17在第二次旅行佈道當中,一路被迫害而轉進不同城市的保羅來到了人文薈萃的雅典,雖然只是短暫數天的停留,保羅卻刻畫出一個極爲深刻的宣教形象,...

2008年8月10日 星期日

生命共同體 Life Together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8/10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最近在準備有關小組系列的講道時,我學到一個新英文單字 (Oneanothering)。根據史密斯 (R. Cody Smith) 的解釋,one•an•oth•er•ing...

2008年8月3日 星期日

界線 Boundary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8/0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界線 (Boundary) 是近年來在心理學被廣泛探討的熱門題目之一。有兩位基督徒心理學家 克勞德與套森德Henry Cloud 與 John...

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巴拿巴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7/2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巴拿巴 (Barnabas) 第一次在聖經出現是在使徒行傳4章36節。他是屬於利未支派的猶太人海外移民 (Jewish Diaspora),出生於居比路...

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腓立比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7/1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腓立比是羅馬在馬其頓地區的殖民城(colony)。358BC統治馬其頓的腓力二世(Philip II) 將一個稱作克瑞奈(Krenides)的小城擴建,並改用自己的名字稱該城為腓立比...

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比撒列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7/06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經有關安得烈的記載並不多,聖經中的安得烈留給我們的印象是一位首先被主呼召成為門徒,卻沒被選入三人小組。但是,安得列對此似乎是安之若素,不以為意。安得烈也是耶穌門徒當中,最會把別人帶到耶穌面前領受主的恩典。 ...

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聽!彩虹的聲音…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8.06.29作者:李晶晶牧師看!雨後的彩虹在雲端上顯示神愛的永約;聽!校園裡穿梭的彩虹天使訴說愛的故事。兩年前、一個人、說故事,一個班一個機會,兩年後、一群人、分享愛,十個班十個機會。...

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曠野裡的必修學分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8.06.22作者:曾昭瑞牧師在準備這篇講章的時候,看到大衛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因子在發生,因為大衛在曠野的日子很長,發生的事件也不少。但是聖經沒有交代太多大衛在曠野裡每天的生活。他只是...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牧函 -- 謝大立 牧師

寫作於2008.06.15作者:謝大立牧師具有悠久歷史淵源的世界傳道會(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CWM,即前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LMS,「倫敦宣道會」)在1999年發表『今日世界宣教』(World...

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安得烈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6/08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安得烈是第一位接受耶穌邀請,而成為耶穌使徒的人 (約1:40)。他原來是施洗約翰的門徒之一。由於施洗約翰的熱心見證與推薦,安得烈跟另外一位門徒,告別老師施洗約翰,轉而追隨耶穌...

2008年6月1日 星期日

使徒教會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6/01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基督離開世界升天以後,十一位使徒就帶領其他的門徒們 (包括耶穌的母親馬利亞,還有耶穌的親弟弟在內),總共有一百二十位,他們遵照主耶穌的吩咐,停留在耶路撒冷城,可能就在馬可母親馬利亞所擁有那位於耶路撒冷城中的一棟樓房中...

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葉忒羅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5/25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出埃及記第二章,摩西在埃及殺人,被通緝逃亡的途中,遇見米甸祭司流珥七個女兒在放羊。他們遇到一群小混混過來找碴,摩西剛好路見不平,拔棍相助,用他在埃及王宮所學習得來的一身工夫,把那一群小混混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出2:11-17)...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玉山神學院奉獻主日請安函 -- 布興‧大立 院長

寫作於2008.05.18作者:布興‧大立 院長敬愛的牧長、兄姐:平安 感謝主上帝的鴻恩和眾教會的關愛,玉山神學院又順利的度過一年,再一次歡慶神學院創設的紀念日,在玉神奉獻主日向眾教會請安。本人在此要向諸位牧長和眾姐妹弟兄報告,玉神全體師生總是謹記學院創設之宗旨,就是玉神乃「為培育原住民教會傳道人和原住民教會與社會發展所需之各項人才而設立的學校」。基於這樣的信念,玉神的神學教育除了致力於人格與基督徒生命上的培養,也從教會傳統一向重視的「信仰尋求理解」的面向上,盡力追求更紮實的神學研究與訓練。此外,我們也深切體認,耶穌基督的福音是上帝國的福音,宣教使命是要讓上帝國落實於原住民社會。因此,我們也重視玉神師生在原住民教會和社會中的參與。過去一年,除了例行的正規教育,玉神提出「強化東台灣弱小原住民教會青少年、兒童主日學」事工計畫,鼓舞神學生和基督徒大學生於週末前往弱小教會從事青少年和主日學事工,藉以振興教會。我們深深感激光鹽文教基金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和一些地方教會的支持,使這項事工順利推展。本院多年來在寒、暑假舉行的「全人發展生活營」,也深得原住民教會青少年喜愛,去年每梯次參與人數都高達200多人。在社會關懷方面,玉神師生也不落人後,如去年5月31日部分師生主動北上,聲援斯馬庫司「櫸木事件」的抗議活動,12月7日也參與「敦促政府落實《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大遊行活動」。又,玉神那魯灣合唱團也在去年暑假到美國台灣人教會巡迴演唱,深獲好評,感動海外基督徒奉獻金錢支持玉神之原住民神學教育事工。...

2008年5月11日 星期日

母愛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5/11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我們在每年五月第二主日慶祝母親節,教會常常在這個主日傳講有關偉大母愛的信息。但是,在這個現實的世界,母愛並不是每個為人子女者都可以享受得到的兒時甜蜜回憶,母愛也不是每個結婚的婦女都能經歷的人生寶貴經驗。有的人從一出生,就因為種種主、客觀的不幸而失去慈母的懷抱;有的母親在生下懷胎十月的心肝寶貝之後,就必須與初生的嬰兒分離。...

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

帶門徒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5/04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基督在世上傳道三年半的生涯當中,除了開了好幾場大型佈道會 (太5:1; 可6:34; 路5:1),和法利賽人舉行幾次公聽會 (太9:11-13;...

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上帝的翅膀 -- 黃雅慧 神學生

寫作於2008.04.27作者:黃雅慧神學生@n"K(kanaph)在希伯來文中,有多種不同的用法,除了翅膀是最主要的用法,還包括角落(corners)、極點(ends)、衣襟(skirt)、羽毛、...

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作主門徒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4/20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馬太福音第四章12-17節的記載,耶穌是在聽見施洗約翰被補下監之後,就從猶太地退到加利利去。或許有人會認為耶穌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暫時避避風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或許有人會認為耶穌是清楚知道這不是他應該犧牲生命的時刻...

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領人歸主兩里路 (Two Mile Evangelism)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4/1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傳統上在傳福音領人歸主的過程中,都會強調要先成為主耶穌基督的見證人 (是見證 Being Witness),[生活型態佈道法...

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非暴力抗拒 (Nonviolent Resistance)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4/06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當人類遭遇到暴力逼迫的情況之下,會有三種不同的反應。第一種是以暴制暴,這種反應可以用拉麥作為代表。拉麥曾經向他的兩個妻子吟唱一首自誇的詩歌:壯年人傷我,我把他殺了;少年人損我,我把他害了。若殺該隱,遭報七倍,殺拉麥,必遭報七十七倍...

2008年3月30日 星期日

從證明到見證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3/30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在復活升天之前,吩咐祂的門徒要到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可16:15)。從那個時候開始,主的門徒就這樣一人傳一人、一代傳一代的將主的福音傳遍天下,傳到現在。...

2008年3月23日 星期日

馬可福音的結尾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3/2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近年來聖經考古學者所發現聖經古抄本中的馬可福音,有四種不同的結尾。這四種不同結尾的馬可福音古抄本,在馬可福音16章1-8節之前是完全一致的。在馬可福音16章8節之後,就有四種不同節尾方式的古抄本被保留下來。現代中文修訂本聖經就有將這四種結尾中的三種結尾表現出來。在馬可福音16章8節之後我們可以唸到這幾個字...

2008年3月9日 星期日

福音朋友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3/09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友誼佈道法 (Friendship Evangelism) 是近年來被很多教會接受的傳福音方法之一。當年安得烈在遇到耶穌之後,就介紹他的哥哥西門與耶穌認識...

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

友誼(friendship)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2/24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友誼是大家都很珍惜的關係資源。但是關於友誼的內涵則隨著時代與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詮釋。 在西方有關友誼的傳統詮釋最有名的是亞里斯多德...

2008年2月17日 星期日

親愛的和平弟兄姐妹,平安: -- 黃雅慧 神學生

寫作於2008.02.17作者:黃雅慧神學生親愛的和平弟兄姐妹,平安:自從上帝拯救我,使我得以受洗成為基督徒之後,我特別喜歡逾越節的故事。我看見的不是摩西接受呼召,成為上帝特別選召、拯救以色列的僕人...

2008年2月10日 星期日

新誡命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2/10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在要被出賣去釘死在十字架的最後一夜,將跟隨他三年多的十二位門徒聚集在耶路撒冷的某座樓房上。根據共觀福音 (synoptic gospels,...

2008年2月7日 星期四

猶太人的新年與贖罪日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8.02.07作者:曾昭瑞牧師如果我們仔細考查聖經,就會發現。一開始舊約中的猶太人似乎沒有特別過新年的習慣,聖經主要的歷史學家都沒有特別提到這個節日,也沒有說到在新年裡如何守節。但是在新...

2008年2月3日 星期日

大誡命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2/0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猶太人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是他們的宗教信仰。猶太人宗教信仰的最大特徵是摩西所傳給他們的律法書 (Torah)。根據這本律法書 (Torah)...

2008年1月27日 星期日

大使命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1/27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耶穌基督在復活之後,被接升天之前,請他的十一位門徒前往加利利的某座山上會面。這一小群人來自加利利的鄉下,跟隨耶穌四處遊行傳道三年多的時間。不久前,他們所敬愛的老師才被羅馬政府判決釘死於十字架上的酷刑。風聲鶴唳、驚魂未定,他們又聽見兩位最親近耶穌的婦女,在耶穌被埋葬第三天清晨,氣急敗壞的從埋葬耶穌的墳地跑回來,用又害怕又興奮,顫抖的聲音告訴他們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歷。她們一下子說在墳地看見了天使,一下子又說她們也看見了耶穌,這是否是她們過度悲傷,太想念耶穌之下所產生的幻覺經驗?但是她們異口同聲的強調,天使與耶穌都交待她們,要通知耶穌的十一位門徒趕到加利利的某座山上,因為,復活的耶穌將在那裡與他的十一個門徒會面。(太28:1-15)...

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

大衛在挪伯的謊言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8.01.20作者:曾昭瑞牧師 大衛到了挪伯(Nob)祭司亞希米勒(Ahimelech)那裡。亞希米勒戰戰兢地出來迎接他,問他說:「你為什么獨自來,沒有人跟隨呢?」-- 挪伯(Nob)在哪裡?它在耶路撒冷之東約...

2008年1月13日 星期日

芥菜種的信心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1/1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信心是人類關係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孔子說: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七)。可見信心是人與人之間非常重要的元素。希伯來書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

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福音與羞辱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1/06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羅馬書一章16節說:“我不以福音為恥。”主耶穌也說過,“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做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做可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