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家庭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12/11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家庭是上帝所設立與祝福的最基本人類社會架構 (創1:28)。根據創世記的故事,最起初的家庭是由婚姻中的一夫一妻以及其婚生子女所組成,也就是所謂的...

2005年12月4日 星期日

Kephale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12/04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Kephale 是希臘文之英文直譯,中文則翻譯成“頭”。這個新約希臘文 所含有的可能意義與詮釋是近年來福音派教會神學家非常熱烈討論爭辯且仍無共識的一個議題。其中爭議的焦點之一在於以弗所書5章23節...

2005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周哈利窗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11/20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1955年加州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約瑟魯夫特(Joseph Luft)與哈利英翰(Harry-Ingham)一起以他們的名字前幾個字母發表一個研究團體動力與領袖特質的簡單圖解“周哈利窗”(Johari-Window)。這個簡單的周哈利窗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在團體或小組中的自我表現與自我認知。...

2005年11月13日 星期日

休閒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11/1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1995年3月6日的新聞週刊 (Newsweek) 以“耗竭:快速與死亡的國度”(Exhausted: A Nation of the...

2005年10月30日 星期日

職場宣教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10/30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耶穌從死裡復活要被接升天之前與祂的門徒們聚集在加利利山上,耶穌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這是我們的救主耶穌離開世界以前對祂的門徒們所說的最後一段話,我們把它稱為“大使命”(The-Great-Commission)。在這段教會歷史中非常重要的宣言中,耶穌是獨一的差派者,所有的門徒都是接受主耶穌基督所差派到各地傳揚福音的宣教士。...

2005年10月16日 星期日

靈恩運動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10/1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我們所信奉的是三一真神上帝,也就是聖父、聖子、聖靈。聖父上帝是創造宇宙的主宰,聖子耶穌是救贖人類的救主。但是在我們的信仰生活當中,聖靈似乎比較被忽略。根據聖經的記載,聖靈是耶穌得榮耀以後...

2005年10月9日 星期日

成形(SHAPE)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10/09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美國加州馬鞍峰教會的華理克牧師 (Rev.-Rick-Warren)在他所著的暢銷書“標竿人生”(Purpose-Driven-Life)一書中提到上帝把我們捏成形(forming-and-shaping)(伯10:8)的目的是要塑造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可以服事祂。華牧師利用SHAPE這個英文字提出上帝塑造我們每個人獨特(unique)...

2005年10月2日 星期日

一連得的僕人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10/02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在耶穌所說的比喻當中,記載於馬太福音25章14-30節有關三個僕人的比喻中的第三個僕人的遭遇有時會激起我們的同情。一開始他就被分到最少的他連得,當另外兩個僕人分別從主人拿到五個他連得和兩個他連得的資金時,他卻只拿到一個他連得的資金。主人似乎一開始就對他不太有信心!...

2005年9月25日 星期日

時間的奧秘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9/25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我們被上帝創造成為在時空限制下的生命存在(living-being-under-the-time-space-limitation)。日常生活經驗顯示我們是生活在三度空間(three-dimension-space),愛因斯坦告訴我們,時間是第四度空間。我們須要三度空間加上時間才能夠認知分辨我們自身與周遭的所有存在與所發生的事件(beings-and-events)。...

2005年9月11日 星期日

敬畏生命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9/11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史懷哲(Albert-Schweitzer-1875-1965)除了將自己一生奉獻給上帝,全家前往非洲大陸的蘭巴倫(Lambarene)成為叢林醫師,從事醫療傳道以外,他在非洲的叢林中也對人類科技進步對地球其他生命帶來毀滅性破壞的現象作深入的反思,因此他領悟出“敬畏生命”(Reverence-for-Life)的文明倫理。...

2005年9月4日 星期日

不義的管家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9/04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今天我們在主日崇拜中再一次從“不義的管家”的比喻中學習如何作一個聰明的管家。一般的正統解經家都主張財主預表上帝,管家是我們。因此,解經的重點都放在探討這位管家的不義與聰明。...

2005年8月28日 星期日

百年愚行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8/28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當我在七月間的和平教會週報上面討論到生態神學時,社青團契呂恩賜弟兄借我看一本於2004年由日本人小崎哲哉編著,陳寶蓮翻譯,先覺出版社發行的“百年愚行”(One-Hundred...

2005年8月21日 星期日

真愛與順服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8/21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從小在教會參加結婚典禮常常看到節目單上用心型將以弗所書五章22-33節印在上面,牧師也常用這段經文來勉勵新婚的夫婦。...

2005年8月14日 星期日

約伯與苦難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8/14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約伯記是聖經中探討苦難神學非常深入的一本書。約伯記用一句簡潔的話作為開場白: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

2005年8月7日 星期日

醫療傳道的目標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8/07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路加傳道會是從事醫療傳道的福音機構,已經有三十一年的歷史,我們之所以借用聖經人物路加作為機構的名稱,因為路加是一位醫師,而且是一位肯為主作見證的基督徒醫師,因此,我們鼓勵基督徒醫務人員勇敢地站出來,成為造在山上的城,而不是潛伏在水底下的潛艦,在這淫亂邪惡的世代成為光鹽的見證。...

2005年7月31日 星期日

自發性簡樸生活(Voluntary Simplicity)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7/31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自發性簡樸生活 (Voluntary-Simplicity-VS)源自許多宗教傳統。例如:道教的返璞歸真、佛教的看破紅塵、儒教的簞食瓢飲、耶穌基督的無枕頭處。中古世紀時期的修道院運動更是追隨聖法蘭西斯(Saint-Francis-of-Assisi)...

2005年7月24日 星期日

生態神學(下)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7/24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林懷特(Lynn-White)於1967年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我們生態危機之歷史根源”( Science 155:...

2005年7月17日 星期日

生態神學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7/17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林懷特(Lynn White) 於1967年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我們生態危機之歷史根源”( Science...

2005年7月3日 星期日

彼此認罪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7/0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五章23節提到“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這代表與人和好是與神和好的前提與條件。但是在今天的教會生活中,我們卻較少看到這樣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我們都得到醫治的現象。是什麼因素攔阻我們不去作這個彼此認罪的屬靈操練呢?我想我們的內心可能有不少害怕。害怕對方會瞧不起我,害怕對方會張揚出去、害怕對方會捅你一刀、害怕對方會抓你的辮子…等等。對台灣人而言,“面子”可能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當我們犯了罪,卻由於上述因素而不願意向弟兄或姊妹認罪時,我們可能會開始設法去掩飾或遮蓋這些罪行以免被別人發現,這些掩飾或遮蓋的行為就會在我們和其他兄姊之間築起一道隔斷的牆。我們與弟兄姊妹的溝通也不能那麼坦誠與親密。沒有承認的罪會將我們從弟兄姊妹的關係中孤立(isolation-and-estrangement)...

2005年6月26日 星期日

門徒的代價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6/26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潘霍華牧師(Dietrich-Bonhoeffer)於主後1906年2月6日出生在德國柏林,父親為柏林大學精神科教授。十七歲進入Tubingen大學攻讀神學。1931年參與普世教協運動。當希特勒崛起時,他公開表示反對其獨裁傾向並組織“認信教會”(Confession-Church)...

2005年6月19日 星期日

小組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6/19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最近幾十年來,正統的主流教會都面臨成長遲滯甚或老化衰退的困境。上帝在教會之中,悄悄的興起另一波教會更新的運動。根據德國神學家史華茲...

2005年6月13日 星期一

洗禮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6/1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        洗禮是主耶穌為我們所設立的兩個聖禮典之一。(太28:19; 路22:19)...

2005年6月12日 星期日

母愛如鷹(四)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6/12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申32:11) 耶和華以母鷹與小鷹的關係來比喻祂和以色列民之間的關係。...

2005年5月29日 星期日

母愛如鷹(三)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5/29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申32:11) 耶和華以母鷹與小鷹的關係來比喻祂和以色列民之間的關係。或許我們可以從這節經文來學習父母與孩子之間在成長過程中的互動與關係。母鷹雖然使用“以自然為師”的“饑餓教學法”來教導小鷹學習飛翔與覓食的功課,小鷹通常不會因為饑腸咕嚕就自動跳出那溫暖舒適的鷹窩,縱身一躍而立刻遨翔在藍天白雲之間。對那隻從來沒有飛過的小鷹而言,一旦不小心掉出那高懸天際的鷹窩,結局一定是隨著重力加速度往下墜落,且會摔得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處。死亡的恐懼總是超過饑餓的摧逼。與其慘痛摔死,不如忍饑偷生。更何況鷹窩裡面是那麼的安全舒適,外面的世界卻是那樣的冷酷危險,心中實在是千不願、萬不肯離開這個鷹窩。面對如此眷戀舒適鷹窩的小鷹,母鷹也有牠的一套方法。母鷹開始每次離鷹巢時就順口叼走鷹巢中的一些柔軟的細毛或乾草。慢慢地,這個鷹窩中的舒適襯墊一點一點的被母鷹叼走了,剩下來的只是鷹窩下層那些粗糙銳利的樹枝支架。鷹巢對小鷹而言,再也不是溫暖舒適的安樂窩了,而是逐漸成為讓牠寢食難安、如坐針氈的苦刑所。小鷹漸漸的不再眷戀這個讓牠全身不適的鷹巢,牠開始有願意離開這個鷹窩的動機。但是每次當小鷹小心翼翼的爬到鷹巢邊緣,用牠那銳利的小鷹眼往下一瞄,鷹巢的高度讓小鷹嚇得雙腿發抖,從鷹巢下方迎面襲來陣陣冷風更是讓小鷹覺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慄。兩隻小鷹爪也將鷹巢邊的樹枝抓得更緊。這時刻小鷹聽到遠處傳來母鷹那熟悉的叫聲,小鷹抬頭一望,看見母鷹逐漸飛返鷹巢,本來滿懷希望這次母鷹會抓回來一些食物,等到母鷹飛近時,小鷹非常失望的發現母嬰的一雙鷹爪下面空無一物。看來今天又要忍饑受餓了,至少當母鷹飛回鷹巢時,母鷹身體的溫暖以及雙翅的呵護也可以給饑寒交迫的小鷹帶來些許安慰。但是小鷹很驚恐的發現,母鷹這回飛返的情況與往常迥異,當母鷹靠近鷹巢時,並沒有減低飛速,而是像一隻利箭一般凌空飛向鷹巢,說時遲、那時快,小鷹躲閃不及,一個啷噹的被母鷹給撞出了鷹巢。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之下,小鷹從空中往下墜落,母鷹則在一旁觀看,眼見小鷹就快要摔到地面之前,母鷹一個俯衝、疾駛而下,將小鷹及時背上兩翼之間,往天上飛去。母鷹常常要如此三番兩次的“攪動鷹巢”,再將小鷹背在...

2005年5月22日 星期日

母愛如鷹(二)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5/22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 (申32:11)耶和華以母鷹與小鷹的關係來比喻祂和以色列民之間的關係。在這母親節的時刻,或許我們可以從這節經文來學習父母與孩子之間在成長過程中的互動與關係。...

2005年5月8日 星期日

母愛如鷹(一)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5/08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申32:11)耶和華以母鷹與小鷹的關係來比喻祂和...

2005年4月24日 星期日

禁食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4/24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對禁食的看法與作法與施洗約翰有何差異呢?馬太福音所記載當施洗約翰被希律王抓下監時,差派兩個門徒去請教耶穌他是否就是那位要來的彌賽亞。耶穌除了引用以賽亞的預言來回應他們所提的問題以外,還公開肯定施洗約翰的事奉,稱約翰為那位應當來的以利亞。但是主耶穌同時也提到他和施洗約翰之間有一些很明顯的差異。主耶穌說,“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太11:18-19)施洗約翰奉神的差遣,住在曠野地、穿駱駝毛衣、吃蝗虫野蜜...

2005年4月10日 星期日

彼此相愛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4/10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   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主耶穌基督在將要離開祂的門徒之前,在最後的晚餐時,突然站起來,拿起水盆與毛巾,就一個一個的為祂的門徒們洗起腳來。這個突兀的動作,讓祂的學生們都驚恐萬分,彼得因此還和主耶穌基督有一段發人深省的對話。洗完腳之後,耶穌就跟門徒們說,...

2005年4月3日 星期日

正典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4/0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   聖經是我們信仰與生活最高的權威與準繩。聖經的形成是經過一段非常漫長與複雜的過程,才慢慢的形成我們目前手中所擁有的這本聖經。我們的聖經又被稱為...

2005年3月27日 星期日

十字架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3/27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   十字架對我們來說至少有下列七個意義:1.上帝對罪惡公義的審判 (詩98:9) 上帝是公義的上帝,祂對罪惡一定會有公義的審判。詩篇98:9說,因為他來,...

2005年3月20日 星期日

主禱文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3/20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   “主禱文” 是我們禱告的範本。當一個人信主時,我們常常教導他們要把 “主禱文” 背下來。我們也常常在主日崇拜中大家同聲背頌...

2005年3月6日 星期日

敬虔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3/06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浮士德 (Richard J. Foster)是一位近年來被神重用的貴格會 (Quaker) 牧師。他是一位擁有文字表達恩賜的神僕,可以用很淺顯的手法闡釋很深邃的屬靈真理。他從神領受的負擔與異象就是喚醒基督徒操練敬虔的重要性與可行性。...

2005年2月27日 星期日

聖經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2/27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  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