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牧師,你適應了嗎?



感謝上帝,我來到和平赴任已經滿月了!過去一個月來,最常聽見兄姊問候我的話是:「牧師,妳適應了嗎?」這個問題背後是兄姊的關心與疼愛,每次聽到都倍感溫暖。我適應了嗎?從頭一兩周急著想記住每位兄姊的名字、緊張地想跟上台北的工作步調…,到不斷告訴自己:慢慢來,時間久了,就會比較好。這過程顯示我的確在一個不斷調適的歷程中。

想讓自己再度生活得像個台北人,潛意識裡是因為我記得一位恩師所說的話:「宣教就是生活在他們當中」。所以,進入台北的生活節奏,融入兄姊的服事模式,對我而言,不只是適應,而是想跟大家一起感受同樣的感受、體會同樣的處境。不過,在努力進入的同時,我發現有一些地方呈現張力,像是期待有足夠的休息、期待有充分的祈禱默想,但同時不能耽誤所託付的服事。過一個平衡健康的牧會生活,這是相隔八年後再度回到台北的我,心中想挑戰的艱難任務。

在拉扯中,某天我收到一封訊息,是一位姊妹為我祈禱的禱告文,其中有一段禱詞說:「特別為著元元牧師在和平的適應守望,看重人與看重事工的差異、緩慢及快速的差異、簡單與複雜的差異…,主啊!…若非靠祢的恩典與愛,很難快速調適過來!但說真的,親愛的天父,我又沒有特別想為元元牧師能很快適應禱告,因為只有祢知道她的速度,而且也只有祢知道甚麼速度對和平的牧養最好…」這篇禱文是一份來自天父的禮物,深深撫平了我焦急的心,也為我開啟新的眼光。我再度問自己:適應了嗎?哪些地方適應了、哪些地方不適應?然後,我也在與兄姊認識的對話中,發現一件有趣的事,無論在和平聚會多久的兄姊,大家都很樂意與我分享自己喜歡和平的地方,以及感覺不太滿意之處。也就是說,無論先來後到,那些自己所適應的,可能就是會與人分享和平之美的地方;而那些始終適應困難之處,就是我們發出不平之鳴的癥結點。

當我用這個角度再看一次「適應」這個課題時,我發現「適應與否」有了新的詮釋。每一個因著投入其中,而「適應了」的過程,是我們生活在一個這麼多人的教會中,因為愛而彼此成全的美麗見證。至於「不適應」的部分呢?那會不會是上帝要透過祂給我們的不同恩賜(包含生命特質、經歷)來豐富和平教會這個生命共同體的祝福呢?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的不適應好像不再是問題,而是一份可以好好深思上帝要如何使用我的禮物;而我已經適應的部分呢?感謝上帝,這是我再次經歷在主愛中,被兄姊所疼愛、並開始愛上各位兄姊的恩典奇蹟!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