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寫在今年長執選舉開跑前



長執選舉是我們教會下半年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本週開始刊登執事預選相關的公告內容,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牧師以牧函的方式再做些補充,也希望大家能開始為本次選舉代禱。本次選舉跟以往最大不同的地方,以往每兩年改選一半的長執名額,雖然有助於任職長執的穩定,然也因選舉前的徵詢和選後調整部門的費時協調,各部事工也須配合調整。小會遂於兩年前的長執選舉前,通過改為四年一次全面改選,並已報請中會核備同意。本次將選出12位長老和34位執事,同時也進行部門調整(有關組織架構日後將另以牧函做進一步說明)。

本次選舉的方式基本上仍延續以往的作法,先在5/21由長執會成員投票選出執事推薦名單,經徵詢本人意願後,將在6/25執事預選時提供推薦名單讓會友參考,依台灣長老會選舉辦法規定,所有符合被選舉的會友,都將列於普選的名單上。6/25執事預選結果出爐後,將再次徵詢預選出的兄姊們(預計推選出40位,加上在會友初選結果中,可能因大家不甚熟識,但經小會員肯定的現任同工,另推薦10位)填寫希望優先參與服侍的部門,供後續教牧團隊在正式長執選舉結果出來後,進行各部門同工的協調安排參考。在9/3正式選舉前,將刊登三週選舉公告,並透過張貼有個人照片和服侍經歷等資料,協助會友認識推薦的長執候選人。

本次選舉前也針對25歲以下青年能否被選舉的問題做討論,當初係在2011年9月小會499次會議中議決,不列入被選名單。於今年3月份長執會中經同工提出建議增加青年參與,經4月份小會566次會議討論,針對499次會議決議的說明,認為該內規屬於紳士約定:按過往經驗25歲以下會友的生涯變化較大,尚未穩定,所以做此紳士約定,但是如有人推薦或本人有意願者可報請小會接納成為執事候選人。在本次選舉的具體作法是將18-25歲青年納入5/21長執會的投票推薦名單中,由長執進行推薦。同時在6/25執事初選前,也將主動徵詢18-25歲的成人會友,如有意願被選為執事,歡迎青年們主動提出納入名單。此訊息除公告外,也將個別通知青年們。

在同時,為鼓勵青年關心參與教會事務和增加青年與教會的連結,也非僅有受選擔任執事此一途徑。亦可透過積極邀請青年參與在相關部門擔任核心同工,並定期邀請各團契會長和同工們到長執會列席報告,或召開座談會等,以增進與青年人或其他肢體的溝通。
最後,牧師請會友們開始為本次選舉,忠心擺上守望禱告,就如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前書3:1-13,以及提多書1:6-9,分別對提摩太和提多的教導,要他們在各教會中選出羨慕善工又有好品德、信仰堅定、約束口舌、忠心克己、在家庭中有好見證的人擔任長執。同時也請為著目前有資格受選為長老,以及受推薦的執事候選人禱告,讓他們能在這段預備等候的過程中,安靜自己並和家人來到上帝面前聆聽,如同基甸與上帝使者間的對話,勇敢回應上帝的呼召,因他們本是上帝所看見的各個大能勇士,在教會設教70週年的年代,一起有份並承接和平教會的建造。

Blogger Tricks

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邀請你加入成為好友~寫在2017年小組主日



聖經中曾提到誰是上帝的朋友?舊約中曾提到亞伯拉罕被上帝稱為朋友(賽41:8,雅2:23),因著他對上帝的信心,最終成為上帝的朋友。摩西也被上帝稱為朋友(出33:11),因著他謙卑與上帝同工,能和上帝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樣。新約耶穌在最後晚餐時,也稱呼祂的學生們為朋友(約15:14-15),因為學生們不再像僕人那樣,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而是能了解主耶穌的心意,並樂意去遵行。想想成為上帝的朋友,這是一個何等尊貴的身分,信仰中談到朋友的主題,除了與上帝建立的關係外,同時也會讓我們將眼光落在教會弟兄姊妹的身上。在和平教會異象「成為萬民的祝福」中,我們除了透過連結於神,領受祝福外,同時也需要連結於人,才有機會成為祝福。為達到連結於人的三項具體行動中,就有兩項和朋友有關—屬靈夥伴和福音朋友,而得著這兩項的最佳場域,就是透過教會中小組和團契生活。

當我們回顧和平教會過去的歷史,從2009年開始推動小組,當時在原有參加團契之外建立小組,期盼小組能協同既有團契,成為會友彼此連結和關懷新朋友的群體,從中成為彼此的屬靈夥伴,並有份福音朋友的邀請,陪伴他們從慕道友進而受洗。同時從那時候起,教會開始多樣化的小組發展,但大家可知道我們教會的小組其實共分為四大類嗎?包括有1.安得烈小組--延續使用蔡茂堂牧師團隊所寫的小組教材,在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中,先讓組員彼此連結成為屬靈夥伴,再邀請福音朋友加入,帶領受洗並接受造就,同時培育新的小組長和同工,最後能分植為兩個小組。2.腓立比小組--不似前者的階段性和目的性,主要以連結關懷,成為屬靈夥伴,聚會內容課程較為多樣,但部分腓立比小組也關懷福音朋友,帶領信主受洗也不在少數。3.巴拿巴小組—由安得烈和腓立比小組長們組成的小組。4.比撒列小組--由教會各部門長老帶領,在部門會議中除了討論事工,也將部門的執事核心同工們視為一個小組,透過分享現況和代禱,同樣進行牧養關懷。

目前和平教會多樣化小組發展的優點,是提供會友眾多的選擇。甚至,聚會時間也有每週一次、隔週一次、每月一次等不同。未來也將鼓勵發展攝影小組、運動小組、男士小組、職場小組等。目前許多長老和執事們除了部門的比撒列小組之外,同時也參加或帶領其他腓立比小組或安得烈小組,擴展小組將是教會未來重要的趨勢。此外,就牧師這兩年來帶領洗禮學道班的觀察,學道班學員如果已先參與在小組中,洗禮後在教會的穩定性較高,藉由小組的陪伴,更能順利進入教會生活。

當然,我們多樣化小組的挑戰也不小,首先是新的小組長培育,過去舉辦小組長訓練課程,兄姊們雖然踴躍參與,但課程完成後卻未能真正擔任小組長,探究其原因,是小組長的培育非僅帶領技巧的教導,還需有先有被陪伴的經驗,加上實際操練和建立小組長的服侍心志,這將是日後小組發展的重要關鍵。

兩週前在慶祝教會七十週年的感恩中,弟兄姊妹們一起透過誓約聖餐禮拜,一同重新與上帝立約,立約要憑信心守約,謙卑順服並做主見證。美國當代被稱為牧師們牧師的尤金・畢德生曾說「神並不想將我們變成機器人般的奴僕,好去幫福音作工、跑腿;祂要我們作祂親密的朋友,分享救恩的奧秘。」但如果更能找到一群兄姐來成為「神的朋友們」,並帶領新朋友也成為神的朋友,這將是多麼幸福又有意義的事,歡迎尚未加入小組或團契的弟兄姊妹們,踏入一窺究竟並領略其美好,歡迎你加入成為好友—神的好友,屬靈夥伴的好友,福音朋友的好友。

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新的一年,你打算怎麼過?


在12月份聖誕系列歡慶活動,以及12月31日晚的跨年禱告會後,進入2017年第一個主日,日子好像又將恢復平常,同時也預備農曆新年的到來。想要和大家一起思想,對你而言「新的一年你打算怎麼過?」這個題目。新的一年如同一張空白的畫布,等著我們在上面揮灑色彩和線條,在這畫布上你打算要描繪什麼珍貴的主題?值得我們花時間先構思一番。

對我們和平教會來說,新的一年也真值得期待,因為我們和平教會要滿七十歲了。七十年是一段不算短的日子,其中經歷的酸甜苦辣,雖說只有親自走過的兄姊們才能了解其滋味,但對那些「來不及參與」教會過去歷史的人來說(例如牧師我就從未走進和平舊堂),這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藉由歷史足跡,讓我們更認識和平教會,是如何一路蛻變成目前的樣貌。這是關於集體的歷史感,藉由回顧和講述過往,能幫助我們認識現在的我們是誰,並接續共享,我們將往哪裡去的共同願景。

照著教會的習慣,每年會訂定一個年度目標,並在每年第一主日讓大家知曉。今年七十週年,教會目標是【感謝主恩七十冬,注神整備主同工】,其中包括感恩回顧主恩典,同時邀請大家將目光專注在神身上,好整理隊伍預備與主同行同工。去年七月底教牧團隊開始討論年度目標,認為每年一個目標,雖然可以對準焦點,但很多實在不能僅用一年時間即達成的,從這討論到更長遠的事,對於未來【和平十年】會是什麼模樣?同時,對過去十年和平教會的異象「成為萬民的祝福」,這將是我們要繼續邁進的異象,然重點是--如何將此異象往下落實,因此提出「連結於神--領受祝福;連結於人--成為祝福」兩面向。同時也將「形塑建造人生命的教會文化」作為教會的核心價值,並以牧養和培育的雙足系統做為策略。

為使教會兄姊更深入了解,教牧團隊將在今年第一季1-3月透過主日系列講道,帶領兄姊們專注此焦點,並結合七十週年各項慶祝活動安排,以及在FB以及B1配膳室和平牆的溝通交流,並在2月5日下午的真情部落格座談會中進行跨世代的對話,讓我們也先預備心同來參與,彼此聆聽。

另一方面,在上週四晚禱告會中,群鈺姊妹帶領我們數算主恩典,加上牧師之後的補充,想必還有所遺漏,但已看見在過去一年中,我們和平教會有神滿滿的恩典帶領。包括:
1.在上帝帶領中形成合適的教牧團隊牧養教會,元元牧師加入後全員到齊。
2.去年青契、少契輔導都有新人加入,投入牧養青年的行列。
3.在3月帶領會友至淡水尋訪馬偕腳蹤,效法馬偕跟主腳蹤,成為福音夥伴。
4.規劃家庭親子講座,親子成長小組、哈娜小組逐漸穩定。
5.宣道年會採「小人物狂想曲」的創新方式,並展出「馬雅各來入台宣教150年」影像圖片。
6.樂活183籌畫、開跑、順利結業,並有學員開始參與在查經班和其他課程。
7.在7、8、12月份各一梯次緬宣參與緬宣,總計三個梯次共10人次參與,體驗海外短宣服侍。
8.八月裘海正姊妹音樂佈道會多人參與且有人決志。
9.暑期青田營、服務隊凝聚青年,金華國中學生持續有跟進。
10.聖誕節各項慶祝活動順利圓滿,與會友及社區分享聖誕喜悅。
11.南園教會成為子會,李俊佑傳道封立並就任牧師。
12.夥伴教會深坑教會成立課輔班,並積極找尋合適的新教會地點。

面對新的2017年,你是否和我一樣,期待過一個與今年不同的一年,讓我們朝更美好的目標前進,同時欣賞人生沿路的好風景,也時常省察內在自我並與上帝對話,在進入新年的開始,每個人都值得花時間省思安靜,並尋求神在你我心中的美好計畫--認識祂、跟隨祂,與祂同心同行。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正確地慶祝聖誕節




在一次緬甸聖誕短宣隊的報佳音中,我走進了一個「透風」的竹片房,即使位於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天傍晚的山區村落,體感溫度只有7-8度,當我們唱著詩歌,恭祝主人家「聖誕快樂」時,我忍不住側身擦拭眼淚,因為在溫馨的聖誕氣氛中,在村內穿梭的短宣隊員有厚厚的外套禦寒,但這個主人家即使在屋內也無法抵擋寒風。
我們當中誰會正確地慶祝聖誕節?……誰會最終放下一切能力、一切榮耀、一切名譽、一切自負、一切自大、一切個人主義;保持卑微,唯獨讓上帝高高在上的人;看著馬槽中的嬰孩,正是在祂的卑微中看到上帝榮耀的人。(潘霍華)
當人在卑微的景況中,似乎更能貼近上帝,處在經濟的貧窮與社會的低階讓人知道無法靠自己做什麼,唯獨仰望上帝。那麼,處在極度沮喪的人呢?
雖然我們周圍一片破落,但我們可以,也應該慶祝聖誕節……我想到你們,你們現在和孩子坐在一起,有各種待降節期的佈置—就好像早年你們與我們一起時那樣。我們必須做這一切,而且更強烈地做,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從泰格爾監獄寄給父母的信1943.11.29)
今年的聖誕節,我們身邊仍有躺在病床上的人、失去親人的人、照顧年邁長輩的人、考試失利的人、在工作中被壓榨的人、背負公司營運壓力的人、有身分認同危機的人、為著生活逞強的人、失戀的人、被精神疾病困擾的人……,許多的人處在極度的沮喪中。也或許有人就是單單感到此刻的生活,沒有甚麼值得歡慶的事,以至於要成為傳遞佳音的一員讓自己覺得虛假。然而,因為反對納粹而被禁在獄中的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4 February 1906 – 9 April 1945),縱使在國家混亂,個人面對死亡威脅及成為罪犯的羞辱之時,他仍寫信跟父母分享,在最破落的景況中,也應該慶祝聖誕。慶祝的源頭不是我們的處境,而是不論我們在何種景況,都能注視的那位「卑微馬槽中的嬰孩」。
我察覺到一個世紀的屬靈傳統,讓人在面對所有暫時的困難時,確定地感到有保障。我相信那些知道自己擁有這種力量儲備的人,在記起美好和豐富的過去而喚起柔和的感受時,甚至不需要感到羞恥—我認為這些仍然是人類更好和更高貴的感受。(從泰格爾監獄寄給父母的信1943.12.17)
作為教會整體,因著同性婚姻的議題,在今年的聖誕節我們或許也感到沮喪—更難將福音傳出、更不容易歡慶。即便我們每個人對於基督徒身分所做的回應不盡相同,我們與我們的弟兄姐妹都在「一個」大公教會中,當教會被指責時,我們都有分於其中。因為自己的(基督徒)身分感到羞愧、被誤解、被議論,甚至成為局外人,也許正是兩千多年前的聖誕節,馬利亞和約瑟最真實的感受。如果今年聖誕節,我們也有這樣的感受,感謝上帝讓我們更能領會聖誕節的意義,聖誕節的喜樂不像吃大餐的快樂那麼容易被理解,唯有被上帝置於卑微中,去理解卑微、感受卑微、成為卑微、甚至像主耶穌甘願成為卑微,才能跟道成肉身的主耶穌一同領受這份喜樂,並欣然歡慶。
那年在緬甸的聖誕節,當佳音隊離開村落的這戶主人家後,主人家的小孩衝出來加入隊伍,看著處在貧窮生活的他,也能一同歡欣慶祝聖誕,我也放下心中那份多愁善感,愉悅地跟上佳音隊的腳步。縱使我們的周圍一片破落,也應當慶祝聖誕節,而且,因著周圍、甚至我們自身生命的破落,我們更能正確地慶祝聖誕節!
潘霍華文字取自:《與潘霍華一同默想主的降生-41天靈修之旅》(God is in the Manger-Reflections on Advent and Christmas)

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球隊經理人


「我們來籌組一個球隊吧」屠董開口跟小王談起對組成棒球隊的想法。小王很開心,有機會讓自己對棒球的熱情能夠放大至一個球隊來實現。「真的嗎?屠董,經營球隊很花錢的,可能一開始也不一定能有甚麼成效喔。」屠董笑著說「擔心甚麼,你就是好好的幫我帶著球隊,其他的事情,我會處理的。」小王心裡是又開心,又擔憂,不過有人願意支持,只要自己認真的帶著一群人努力下去,總會有成果的。
球隊初期的經營,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人員的組織與訓練,場地的協調與安排。屠董與小王花了許多時間討論,找人,建構球隊的規模。好不容易,球隊慢慢有了一點樣子。「小王,現在夥伴們都找得差不多了,平常的訓練開始上軌道了嗎?」屠董關心著問小王。小王為難的回答「大夥兒都很優秀,默契也慢慢的在培養了,不過少了一個教練,我們只會打球,總是覺得少了點整合啊。」屠董心中一直放著這個問題,被小王一提出來,也不得不面對了。「小王再等等,你也知道,好教練不是那麼容易尋找的,再給我一點時間,我相信,很快的就能找到一個好教練的。」
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屠董的努力下,球隊來了一個精明幹練的教練明哥。「明哥,謝謝你願意來這個球隊,球隊剛開始,一切都在起步,還請你多多包容與協助。」明哥拍著胸脯「屠董,交給我,沒有問題的。」眼見著球隊的狀況,日漸穩定,本來只是屠哥的一個夢想,現在看起來,穩定成長的球隊,將不只是夢想,還是一個近似可以達成的理想呢。
正當球隊蒸蒸日上的同時,忽然有國外的球探找上了小王。「小王,我覺得這個機會很好,你應該要出去闖一闖的。」屠董大力的鼓勵著小王。小王猶豫著說「可是屠董,球隊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說放手就放手,真的有一點不甘心啊。」屠董分析著局勢給小王聽,慢慢的小王也不再堅持了。不過球隊少了小王,影響不可謂不小。明哥的布局需要全部做調整,對於明哥來說,小王的離開,是一個令他五味雜陳的事情。
不過,球隊並沒有因為小王的離開而士氣低落,事實上,大家依然站穩腳步,認真的精進。接著一場又一場的比賽,在在證明著球隊的努力沒有白費。整個球隊拚了三年多的時間,終於在這一年有機會拚進總冠軍賽。大家都屏氣凝神的看著球隊這開創歷史的賽局。一開始前七局,兩邊的球隊沒有任何的得分。接著到了第八局的賽程,對手一個失誤的大暴投,讓隊上的夥伴有機會跑壘得分。雖然之後沒有再得分的機會,但是因為這個好不容易的機會,讓明哥所帶領的棒球隊,有機會一展頭角。
總冠軍賽後的慶功記者會,明哥開心的與大夥兒慶賀這美好的一刻。明哥於感恩謝詞時表示「這個球隊一開始,是由小王領軍的看似雜牌軍的一群人所組成。當時我也不知道哪一根筋出了問題,竟然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的球隊。不過皇天不負苦心人,有努力總是有收穫的。這三年來,我們的努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能夠有今天的榮耀,不只是我個人,乃是大家的努力才能獲得。兄弟們,今天就好好的放鬆一下吧。」「YA!」大夥兒開心的又叫又跳,這天小王也特別回來參與這特別的時刻。不過小王很納悶的問屠董「屠董,明哥對於球隊的發展,怎麼沒有提到您呢?」屠董笑笑地說「成事不必在我啊。」
亞波羅算甚麼?保羅算甚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上帝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上帝。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但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因為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你們是上帝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哥林多前書3:5~9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親密的地方


「每當范尼雲談到什麼是親密的地方,他常常會伸出手臂,把手掌的側端合起來,像捧著一隻受傷的小鳥一樣,然後問大家:『如果我把手掌打開,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回答:『小鳥會試著拍動翅膀,接著就掉下去死掉了。』他又問:『那如果我把手掌合起來,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回答:『小鳥會被壓死。』接著他就笑著說:『一個親密的地方就像我合起來的手掌,不是完全打開,也不是完全關上,這是一個可以讓人成長的空間。』」
《愛勝過恐懼》,盧雲著

這個月,我連續參與了四場婚禮。見證一對又一對的新人在上帝和眾人的面前誓約、進入婚姻關係。婚前輔導時,我有幸得以聆聽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並邀請他們透過彼此聆聽,一同進入對方生命的水深之處,尋求更深的親密。在此同時,《愛勝過恐懼》這本書成了我認識何謂親密的幫助。如同上面所引述的這段話:「一個親密的地方就像合起來的手掌,不是完全打開,也不是完全關上,這是一個可以讓人成長的空間。」這雙手緊靠、捧著向上,卻不緊握著的手勢,道出了美好的親密關係如何能成為生命的祝福。因為在這樣的親密中,人感受到愛、溫暖與支持,卻不是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抓取或控制。這樣的空間,讓人可以成長,在親密關係的支持中成長。
然而,《愛勝過恐懼》的作者盧雲也說:「提供這樣的地方很不容易,主要是因為我們充滿恐懼,也很難讓別人進入我們的地方,揭露我們自身的恐懼。但是,當我們願意向自己和他人承認自己也受了傷、也有殘缺的地方,也需要一個
地方成長,大家就能共同建立一個家,帶給
彼此一個親密的地方。」當一對準備步入
婚姻的新人,彼此承認自己生命中破碎的
地方、恐懼之處、渴望被愛的需要…,一個
親密的地方在他們之間就開始形成。
這樣一個相連結,不是完全打開,也不是
完全關上,可以讓人成長的空間,一個親密
的地方。我們渴望她在那裡實現呢?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你們要休息 要知道我是神



(參與2017年事工計畫構思心得)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 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詩46:10)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 慕安得烈《等候神》
詩篇第46篇所描述的是當亞述王西拿基立圍攻耶路撒冷城之時,希西家王到聖殿懇求耶和華上帝施恩憐憫,而獲得上主拯救的那段歷史為背景。詩人帶出最後這句話「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 神!」就是要我們再次回到愛我們上主的面前,並且要我們清楚確信--是耶和華上帝在為我們爭戰,唯有祂才能帶來勝利。詩人昔日的呼喚,亦是我們今天需要聆聽的。
休息--是耶和華上帝的吩咐!「休息」有「安靜、止住」的意思,新譯本譯為「住手」就是「不要亂抓」,「休息」也是要我們「不要瞎忙」。「休息」更是要我們承認失敗,把手垂下來,放棄極力自己解決一切,放棄靠自己的力量圖謀一切的企圖。
只有在安靜、休息的時候,我們才能得到「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腓四:7);才能得到賽亞對祂子民所說的:「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 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30:15)~那得力的來源;才能得到世界所不能給予,不能奪去的安息;才能聽見神那微小的聲音。神最深切的工作乃發生在人隱密的內心之中,而不是在慌亂嘈雜的環境之中。神親自表達了這項真理。詩46:10鼓勵我們要在安靜中、要在休息中認識神,因為神常常是在安靜的時候向我們說話。當我們安靜在神的面前之時,才會專注在神的身上,聆聽神向我們說話的聲音,並且才能夠明白神的心意。
 我們必需要學習在靈裡的休息。現在、此刻是最好的時機,讓我們把手垂下來,不要再力圖改變我們自己的生命,或規劃我們自己的道路。我們反倒要把自己的掙扎和試煉(包括過去、現在和將來的) 都一概交託給愛我們的耶和華上帝。主渴望臨到、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之中。因此,我們必須讓聖靈內住在我們的心中成就他那榮耀的聖工, 好讓衪的聖名能得著榮耀!
◎默想:回顧過去一個月,檢視自己是否過度忙碌和缺乏休息?當你心中確認神是掌管你生命中的一切時,你的生活作息會有何改變呢?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和平183樂活關懷站 開班紀實


教會社區長輩事工正逐漸開展,今年三月到八月份,在社區部同工們的規劃下,每月舉辦一次的¬「溫馨下午茶」活動,邀請大安公園讚美操學員、里內長輩們,以及會友的朋友們來到教會參與。期間同工們並前往公館教會、雙連教會觀摩他們的松年大學事工,同時得到東門教會牧師傾囊相授的分享,對內並徵詢教會內成人團契、松年團契、婦女團契同工意見,獲得許多寶貴建議(例如加入使用智慧手機應用課程等)。

為什麼定名「和平183樂活關懷站」呢?源於教會所在和平東路183巷,也呼應社區內好些相類似的店名。以禮拜二下午開班,為的是不影響原本各團契小組活動的時間,開設第一學期採「綜合班」,邀請教會內兄姊擔任講師,獲得兄姊們大力支持,還有許多有恩賜的兄姊,也將繼續邀約。初步設定的參加對象,是以教會附近社區的長輩為主,為要就近關懷,落實先前茂堂牧師在建堂時的構想,讓和平教會能成為像廟埕一般的公共空間,社區的人可以走進來。

九月13日下午舉行開學典禮,邀請大安區公所人文課課長致詞,在燒肉粽和雨夜花的歌唱中,帶入以聖經經文為歌詞的「野地的花」,歌聲中分享不要為生活憂慮的交託態度。在輕鬆的破冰和學員彼此認識中,有學員說他是孫子暑假參加青田營之後,一拿到報名簡章就趕快來報名。也有的是原本已經參加其他教會松大課程,很高興現在能就近參加。有的是看見里內公布欄的介紹、或教會外的紅布條,或從家裡時常看見教會十字架的緣故,更有多年前搬家成為教會的鄰居,曾看著教堂改建,他們都說「今天終於第一次走進到這教堂裡面,現在正是時候」。

經由他們的分享,不禁讓同工們想起詩篇118:24所寫的「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原來社區中有近三十位的長輩「現在正是時候」,他們已預備好要走進這棟建築物。從現在到聖誕節,他們將在這裡結交新朋友、學習新的事物,在這裡將有歡笑、喜悅和滿滿愛的關懷分享。不僅如此,每週活動結束後隔天,馬上有活動照片剪影,放在新組成的賴群組裡讓學員們回味和按讚。

請各位兄姊繼續關心代禱,也需要大家的參與,特別在下個月也將著手規劃下學期內容,期盼能開辦更具和平教會特色的課程,並招募更多會友投入共同學習和關懷,讓我們教會成為青田社區的好鄰舍。而這和平183,將成為彼此教學相長、關懷和分享信仰的好場合。

再來的每週二中午,我們志工們都將以同心禱告來開始服侍,每週課程中向學員們分享一句聖經金句,並藉由各種活動,讓志工和學員們彼此認識。每次結束後志工們也進行檢討和分享禱告。看著學員們在此受到親切問候的迎接,結束後滿臉笑容地走出教會,這確實是上帝為我們所開的道路,是上帝為我們所預備的機會。志工團隊需要弟兄姊妹繼續守望禱告,讓我們珍惜這時刻,成為上帝之愛和福音的出口。

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短宣之後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以弗所書2:10)

今年暑假,教會有6位兄姐與傳道一同參加台灣基督精兵協會、台灣神學院與地方教會合辦的緬甸短宣隊,在當中與台灣數個教會的兄姐合作,到緬甸與當地華人教會配搭侍奉。在跨文化的侍奉中,有一個一定要認識的名詞,叫做「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意即到不熟悉的環境,因文化差異產生不安、焦慮等衝擊的感受,牛津字典解釋道:“The feeling of disorientation experienced by someone when they are suddenly subjected to an unfamiliar culture, way of life, or set of attitudes.”一般人對於文化衝擊都會有所預備,例如,在出發前預先了解異地文化、風土民情,宣教地的規則、淺規則……等,但多數人對於回到自己的家鄉不會特別地預備,畢竟是回到熟悉的地方,還需要預備甚麼呢?但事實是,當你適應了異地文化,再回到母國後,會因為母國文化不同於已經適應的異地文化而產生另一種衝擊,這叫做「反文化衝擊」(reverse culture shock)。反文化衝擊可能發生在宣教士、外交人員、留學生、商人……等長期駐外者的身上,那短宣隊員會有甚麼衝擊呢?

短宣隊員在很短的時間內,為著同一個異象,從完全陌生、逐漸認識到一起同工,最後共同完成目標,過程中一同認識並適應新文化,儘管會因為彼此的不同而有摩擦,但在短宣期間群體一起讀經、分享、禱告、扶持,團隊仍一同經歷了高濃度的屬靈狀態,以至於在短宣結束後,部分短宣隊員會面對屬靈上的反文化衝擊。回國後,教會內的大家忙碌於不同的事工,甚至有人對教會事工根本沒興趣,對短宣隊員來說,回到台灣的瞬間,突然少了每天與弟兄姐妹團體靈修、為同樣目標禱告的時間,難免會有種失落的衝擊感受。
然而,短宣的美好經歷卻不是我們要長期停留之處,短宣之後,正是該回到每一個人的「長宣」中。在短宣隊,隊員間的摩擦稍稍忍耐就會過去,看似奇怪的異地文化,短時間也可以當作新鮮有趣,但回到台灣,與弟兄姐妹的摩擦就是一而再、再而三要學習饒恕、謙卑的功課。短宣時,侍奉可以完全抽離原本的生活,但回到台灣,侍奉還伴隨著柴米油鹽醬醋茶,與家人的摩擦一同發酵,但這正是長期宣教!生活在當中,與當中的人們一起緩慢地被上帝更新變化。

短宣是一種呼召!雖然時間短暫,但參加的人都勇敢地跨出了自己的舒適圈,不論參加的原因是不以福音為恥地大發熱心、或是遵守使萬民成為耶穌門徒的大使命,都是上帝將立志行事(腓2:13)的感動放在人們心中,即使只是為了在短宣中尋找人生方向、體驗人生,也非「不屬靈」,因為這看似自私的心態,也是一種自私的謙卑,知道在短短的宣教期間,能貢獻的有限,不過是在當中來學習、來經歷、來看上帝的作為!
短宣之後,參加的人也要被上帝呼召,更勇敢地走回舒適圈、進入自己的長宣工場,不過這個舒適圈不似以往舒適了,因為在短宣中經歷的感動,都挑戰著自己在回到自己的長宣工場後,要用新的眼光去服侍身邊的人。

以弗所書的這段經文提到,我們這麼「多」的人,是上帝的「一個」工作,這是傳道常用來跟由不同教會組合而成的短宣隊分享的經文,短宣隊是看似「多」卻是「一」的工作,而這不也正是教會嘛!「我們」就是教會!在短宣之後,不停留在短宣的浪漫美好,而是帶著新的眼光,讓上帝繼續使用我們這看似「多」卻是「一」的工作,在上帝託付給各人的長宣工場敬拜侍奉祂!

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一日安息日



8/5從日落開始到隔天(8/6)太陽下山,我們的教牧團隊、長執及辦公室同工一行28人到中崙教會,位在石碇基立溪的山林禮拜堂,有個一天一夜的退修會。這次的主題很特別,名為「一日安息日」。出門去安息,會是甚麼樣子呢?第一天晚上,透過「我看見」、「我聽見」兩個默想題目,以及在聚會場地慢慢步行,我們慢慢、慢慢地沉澱心情。然後,維倫牧師與我們分享安息日的豐富意義,分為停歇和休息兩方面。停歇包含:停止追求工作成果和成就,停止焦慮、煩惱和緊張,停止試圖扮演上帝,停止讓我們的文化來形塑我們。休息則包括靈性的休息、身體的休息、情緒的休息和知性的休息。在這樣的教導中,我們明白安息日是一份禮物,是上帝在創造之時就賜與的禮物,為的是幫助我們活在主所賜的生命節奏中。

隔天上午,我們在靜默中漫步淡蘭古道,打開我們的五官,聆聽蟲鳴鳥叫、觸摸花草樹幹、觀看涓涓流水…,在大自然中親近神、也領受上帝對我們的愛。下午時光,則是在神的話語中,透過讀經心禱(Lectio Divina),看見、聽見,上帝要對我們說的話。如同前一晚蔡牧師所教導的:「上帝的話是靈性休息的必要工具。」我們在上帝的話語中得著餵養與安歇。經過默想、大自然靈修與讀經心禱的三種領受安息日的方式之後,我們預備歡送安息日。首先,兩兩一組,一邊行走、一邊分享安息日的收穫,並為彼此代禱。然後,我們進行生命之杯的歡慶儀式。我們舉起自己的生命之杯,互道祝福。雖明白休息過後,仍然要進入有喜有悲、有酸有甜的生命,但因著在上帝裡得著滿足的休息,我們能再度充滿向前的勇氣;也因著上帝的愛把我們聚集在一起,我們不再是一個人,而是在這生命的道路上彼此祝福,一起前行的屬靈夥伴。

這次「一日安息日」的退修會,在放慢的步調中,我的身體得著休息;在親近大自然中,我聽見上帝愛我的聲音;在弟兄姊妹同在中,我感受到愛與陪伴…。願這份在主內的安息,不僅發生在退修會,也在我們每日的生活中,透過多樣的形式與操練:靜默、親近大自然、讀經祈禱、唱詩讚美、禮拜…,更多地領受這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