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我的生命故事

大家好!
謝謝蔡牧師的邀請,讓我寫第一次的牧函!
首先來個自我介紹吧!我的名字叫石素英,來自一個傳統的台灣家庭,在十九歲那一年信耶穌,對神學有一種特殊的喜好,也對教會生態和發展充滿好奇。為了準備讀神學院,擔任過勵馨基金會社工員兩年。台灣神學院畢業以後,出國進修,直到2004年,回到台灣服務。我的家人雖然大部分還在慕道中,卻很支持我學神學和服事教會。母親七十歲時,在台北雙連教會受洗,目前在台南東光教會聚會,從不會禱告,到現在每天為國家、教會祈禱,以及為其兒孫一一提名代禱。
下決心讀神學院完全是因為自己需要認識真理,想像中應該如大學上課一般,弄清楚到底基督教信仰是甚麼!越來越清楚以後,就有越來越多的改變,原來自己所想像的基督教信仰和神學家解釋的差那麼遠!逐漸意識到真理值得花一生去追尋,往往也是在自身認知錯誤和轉頭之間,逐漸看見上帝的旨意,也學習和教會一起面對上帝在每個時代給我們的使命,認為這就是我的呼召!
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神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時,主修約翰加爾文的人觀,主題是上帝的形象。因為我的指導老師倡導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所以有機會參與神學與社會學、神學與科學、神學與教育學、神學與文化的對話。這些對話幫助我看見教會往往容易落入意識形態(ideology)的固定想法,舉例來說,新教在宗教改革以後,往往以教會要不斷改革為其傳統,然而我們可以看見加爾文主義越走越狹隘的教義解釋(Tulip),以及失去生命力的教會景況,無法支持當代信眾的信仰。科際整合的形式,刺激教會和神學面對當今社會現況,讓信仰與當代社會可以對話,而在這過程當中,人是甚麼?一個現代人如何呈現上帝的形象?成為有趣的課題。
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當人們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豐富的資訊,以及較好的物質生活,逐漸成為成熟的人類時代,教會的重要課題,在於如何支持現今時代人的靈性,也就是一群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受到科學技術包圍、常常旅行、時間被占滿的人們。台灣的教會既是宣教區,也是二十一世紀的教會,其呼應過去教會歷史中,不同時期發生的靈性形式,必須以不同靈性實踐的多元形式來看待,有些人需要一些安靜的氛圍、有些人需要激烈地感受神的同在、有些人需要好的講道、有些人需要深入理解聖經的經文;在多元社會中,也需要跨族群的敬拜,一起在不同語言和文化中,享受上帝對不同族群的重視和創造,更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對上帝的回應!
記得2007年夏天起,在台東卑南鄉比努悠瑪雅呢區會的比那斯基教會擔任駐堂傳道一年,在偏遠的地區,感受到人口流動,以及城鄉差距等問題,但這並不影響當地人接收豐富的資訊,只是文化的負面性往往在偏遠地區,更為明顯,例如忽略兒童的需要,因此教會從事兒童安親班和社區工作,就得到非常好的回應,也經驗台北都會教會,樂意在各方面協助弱小教會。當時我們和平教會宣教關懷團契也贊助我在當地的服事,有分於該宣教工作,我想和平教會參與許多的宣教工作,雖是部分的參與,其實很符合多元形式的走向。
從台東回到神學院教書三年,不斷碰觸到台灣教會必須直接面對的議題,例如靈恩現象、性別、族群、網路時代等議題,於是開始研究福音與文化的關聯,剛好英國愛丁堡神學院有關於靈恩現象和現代性的研究,於是申請擔任訪問學者,在英國從事研究一年,之後再返回台灣!
最近和平小會邀請我到和平教會團隊服事,雖是短期的過渡時期,覺得是很好的機會,一方面是回母會服侍,覺得比較能夠上手;另一方面是可以在和平教牧團隊中多學習,相信這將是一個新的嘗試,還請兄姊多指教!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