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

肯亞短宣代禱信(四) 出發

撰寫:李晶晶牧師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做神的兒女。(約1:12) 出發 7/31星期六我已經出發到肯亞短宣,與一行32人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城市(還有三位來自美國)、不同教派教會、不同年齡性別、不同職業工作與不同性情恩賜的人同行,何等恩典上帝竟將如此多元性的我們擺放在一起,用祂大愛與呼召連結每一個人、以肯亞為中心將大家招聚圓中,透過醫療義診、探訪關懷、電腦教學與兒童福音營去分享主愛侍奉當地人。就從國境本地出發了、從富庶舒適空間出發、從習以生活文化出發、從溫室牧會型態出發,從自我想像與憧憬出發,也從敬畏遙望彼端出發…,但,懇求主引導幫助,是真正的出發與跨越,不是扛上全備行囊在家後花園搭帳篷,甚願這小小出發能有真切的跨越「邊境」開始,看祂在那地與這地、人心與我心所要行的奇妙大工。 送祝福到肯亞 自從報告肯亞短宣後,許多同工和兄姐常問我:「牧師,我們可以做什麼?」,而我也總是如此回答「等我去瞭解了以後再告訴大家!」,但心裡總留有一些的「…嗯…還可以做什麼呢?」,叮咚~有的!一種超越時空距離的愛「送祝福到肯亞」,於是有了上週主日禮拜在一樓電梯口的「擺攤」寫祝福卡給在肯亞COMIDO恩慈兒童學校的小朋友們。感謝熱情的「叫賣同工」侍奉以及WEC宣教士麥教師與胡牧師提供非洲的衣物和樂器,讓我們有一點點的非洲風味;也謝謝兄姐們的參與,我們一共收到151張大大小小張的卡片,裡面有以英文、中文、注音符號和動漫彩繪寫上,還有幼主的塗鴉祝福,哇~何等豐沛與創意的祝福,我將帶著您們滿滿的愛告訴所有的孩子「ㄞˋfrom...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愛與分享餐會

愛與分享餐會 撰寫:曾昭瑞牧師 今年的九月十八日(六)晚上六時,北二區十一間教會將一起在台北縣的深坑假日飯店與行福音餐會及音樂見證佈道會,當天將會邀請洪榮宏弟兄用...

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芳莉乾媽

芳莉姊(圖右三)與蔡牧師全家合照 撰寫者:蔡茂堂牧師 芳莉回到天父懷抱裡了。她的笑容與愛心,卻永遠留在我們的心坎裡。還記得1981年夏天,芳莉比我們全家早幾天南下,回應上帝的呼召與感動,前往恆...

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超越苦難

撰寫:何淑珍牧師 苦難一詞通常不被人喜歡,因它所帶來的痛苦、灰心、沮喪、失望、懼怕、無助、無奈,就像被重力壓得喘不過氣,甚至想結束生命來離開苦難。 古今中外,皆不斷嘗試想解釋苦難,尋找能力或方法戰勝超越苦難。 苦難大致可分為三類: 1.他人造成的苦難例如:因他人的不小心造成車禍,讓無辜的人受苦,或因個人的生命不成熟,在遇見 打擊時,選擇用憎恨、傷害,使他人遭受痛苦,所形成的苦難。 2.自己所造成的苦難例如:駕車不當,傷及身體,受傷殘障等。或因自己的迷失、犯罪吸毒等,造成自己 身心的傷害,也是自己要負責的苦難。 3.苦難不明的奧祕性造成苦難的原因、時間不明亦不可預言,且來勢洶洶,讓人招架不住,其隱含著少許 神秘,如此苦難,可歸屬於-奧秘,是人不可知的層面,也是人最想知的。 聖經中最典型的例子:約伯 約伯記一開始,上帝很得意的向撒旦介紹祂的僕人約伯,耶和華問撒旦:「你曾用心查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他敬畏上帝…」撒旦對約伯會如此敬畏上帝,似乎不以為然,撒旦對上帝說:「約伯敬畏祢,豈是無故?祢豈不是四面圈上籬笆圍護他…並他手所做的都蒙祢賜福,祢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他必當面棄掉祢。」接著上帝答應將約伯交在撒旦手中。15節開始,約伯前後四次接獲僕人來報:「你的牛、驢被擄,僕人被殺;還說話時,又有人來報,有火從天而降,將羣羊和僕人都燒滅;還說話時,又有人來報,駱駝被擄,僕人被殺;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報,你的兒女在長兄家吃飯,不料,有狂風颳來,房屋倒塌,他們全都死了。」 約伯一天之內不只家產全毀,連兒女都喪命,但約伯並沒有棄掉神。因此天堂出現第二幕,耶和華問撒旦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敬畏上帝…。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地毀滅他,他仍然持守他的純正。撒旦再問上帝,要挑戰試探約伯本身,上帝也答應了撒旦,因此撒旦擊打約伯,使他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 試想,約伯已經夠痛苦了,牽手沒安慰,還加入戰局,對約伯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嗎?你棄掉上帝,死了吧!」接著約伯留了一句名言:「…難道我們從上帝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很不幸的,約伯交了三個自以為義的朋友,無法體會約伯的苦難,還加罪名給約伯。最後上帝並沒有直接回答約伯所受的苦難,而用上帝所創造的大自然提問約伯:「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馬的大力是你所賜嗎?…鷹雀飛翔,展開翅膀一直向南,豈是借你的智慧嗎?誰先給我什麼,使我償還呢?」約伯回答:「我知道你萬事都能做,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最後上帝加倍賞賜約伯比先前更多。 對約伯而言,苦難這二字並沒有得到直接的解答,但當他與這位創造的神對話時,他的苦難已算不得什麼,這位神的大能與愛,已遠遠超越他的苦難,然而我們似乎沒有像約伯那樣受苦,但也沒有像約伯那樣幸運,有上帝親自與我們對話,或許這是許多受苦者深深的盼望,期盼神親自在苦難中顯明。然經驗卻告訴我們,上帝通常是沉默無語,在我們最需要祂回應時,祂總是靜默無語。 我們是否願意學習約伯,雖然神沒有直接與我們對話,但我們同時也可從神向約伯闡訴大自然中看見神的大能,神參與在我們的苦難中,神與祂所創造的萬物同在,包含與受苦者的同在,主耶穌自己就是受苦的僕人來到世上,祂沒有逃避苦難的十字架之路。 苦難可以讓我們學會幾件事: 1.彼此相愛苦難中:受苦者學習被愛,接受愛;不是受苦者,學習付出愛。(林後1:3-4)分擔苦難,可讓我們彼此向前邁進-苦難成為甜蜜的負擔。 2.苦難可以帶來改變台灣最近的「新英雄」人物-盧彥勳,在受訪時他說他是依靠神走過困境與低潮,雖然在他的人生有困苦、不順利,這些苦難並沒有擊倒他,反而採取積極地依靠神。苦難的環境可讓一個人走向正向的改變,當然也可能讓人走向負向的改變,端看你的信念引導你走向何方。 3.苦難中存著盼望-指向永生當人在受苦時,若存著盼望,受苦的當下就會產生不同的意義。保羅在羅馬書...

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肯亞短宣代禱信(三) 見證

撰寫者:李晶晶牧師 原來是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林後5:14) 是什麼讓人踏上宣教之路?是什麼讓宣教士明知困難依然赴行?是什麼讓他們在挫敗中不喪志?是什麼讓他們能持守那起初的感動與呼召繼續前行?保羅說「原來是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林後5:14)。不是那地的需求呼聲大、不憑己身一時的悲憐感動,乃因耶穌基督十架上的大愛幫助祂的僕人來回應呼召。看!上帝透過保羅的見證、歷世歷代宣教士們的見證如雲彩般環繞我們,使我們得開屬靈眼光、蒙受激勵來仰望神、回應祂的愛。 上週收到肯亞宣教士錢韻中Melody的見證,也才知道Mukuru貧民區COMIDO恩慈學校現在孩子上學人數已經近400位,Pra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