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看潘霍華的團契生活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7.12.30作者:李晶晶牧師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德國神學家,生於1906年2月4日德國布列斯勞(Breslau),一生充滿對信仰的反省,他將牧師、教師、學者三重身分融合為一,立志成為一個「追隨基督」的人。...

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平安夜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12/2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平安夜!聖善夜!” 的歌聲在每年的聖誕節期會響遍全世界。這首詩歌第一次獻唱是在奧地利的歐本朵夫的聖尼古拉教堂 (St. Nicholas...

2007年12月16日 星期日

約拿單與大衛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7.12.16作者:曾昭瑞牧師大衛與約拿單的友誼是大衛一生中,引人注目的一段事蹟。大衛與約拿單成為好友是在大衛自告奮勇出戰非利士巨人歌利亞之後,聖經說:「大衛對掃羅說完了話,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那日掃羅留住大衛,不容他再回父家。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就與他結盟。約拿單從身上脫下外袍給了大衛,又將戰衣、刀、弓、腰帶都給了他。」(撒母耳記上...

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

食物神學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12/09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從創世記第一章,我們知道上帝所創造的動物與人物的生命,須要靠食物才能維持生命的繼續存在。因此,上帝就為他們預備了食物。這就表示我們的生命是依賴性的存在,我們必須依賴上帝所供應的食物才能生存。...

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烏陵與土明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12/02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我們在出埃及記28章唸到上帝詳細指示摩西要如何為亞倫預備製造擔任大祭司職份時所要穿戴的七件套裝聖袍:用藍線綁上刻有歸耶和華為聖金片的白細麻紗冠冕...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大祭司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11/25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出埃及記38章的記載,大祭司的聖衣包括七件:胸牌、以弗得、外袍、腰帶、冠冕、內袍、褲子。但是在許多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傳說中,出現第八件服飾,也就是一條繩索。到底這條繩索是怎麼跑出來的呢? 根據摩西五經的記載,在亞倫的兩個兒子拿達與亞比戶因為隨便獻上凡火,而立刻被耶和華的聖火燒死在聖所...

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

建堂與宣道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7.11.18 作者:曾昭瑞牧師 「只有當教會從一個世界進入另外一個世界時,才能發現教會真正的本質…參與宣道開始嘗試跨越邊界,而跨越邊界可以讓教會明白教會的視野應該有多少長闊高深。」(David...

2007年11月11日 星期日

亞倫(2)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11/11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猶太人的他勒目(Talmud)記載,首任大祭司亞倫是一位“和平的愛好與追求者”(the-lover-and-pursuer-of-peace)。大衛王所寫的詩篇133篇1-2節說: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摩西按照耶和華的命令封立亞倫作大祭司時,用馨香的膏油厚厚的澆灌在亞倫的頭上,那些膏油是那麼多,從亞倫的頭上一直往下流,流滿亞倫的臉頰,一直流到亞倫的鬍鬚;又從亞倫的鬍鬚往下滴,滴透亞倫的祭司外袍;再從外袍往下滲透,一直滲到亞倫的衣襟;然後從亞倫的衣襟,滴到地上。如此,亞倫的全身被這馨香的膏油流過,全身散發出馨香之氣。如果這些膏油代表上帝聖靈的恩膏,這個恩膏會浸透全人,也會散發基督馨香之氣到四周圍。大衛王用這一幅亞倫被封立為首任大祭司時接受摩西厚厚膏抹的圖畫來描述一種特別蒙上帝祝福的情況,也就是弟兄和睦相處的美善!因此,在猶太人的傳說中,亞倫是到處給以色列人的家庭與社區帶來和睦關係的關鍵人物。...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亞倫(1)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11/04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舊約聖經的記載,我們對亞倫的認識很有限,而且留給我們的印象不是非常理想。根據舊約中有關亞倫的故事來看,亞倫對子女管教似乎不太理想...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從昨日小鎮到明日之城 -- 林鴻信牧師

寫作於2007.10.14作者:林鴻信牧師和平教會走過了六十個年頭,回顧過去有多多值得懷念而可以感恩的,但是聖靈的帶領還在繼續當中,和平的故事也還在發展當中,聖靈將如何帶領和平教會走向另一個六十年呢...

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金約櫃(2)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9/30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金約櫃最後一次在聖經出現是在約西亞王進行全國靈命更新運動的時候,約西亞王吩咐利未人把這個約櫃放回去所羅門王所建造的聖殿裡,不必再用肩扛了(代下35:3)。從此以後金約櫃的下落就音訊杳然。...

2007年9月23日 星期日

金約櫃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9/2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是由George Lucas製作、由Steven Spielberg導演、由Harrison...

2007年9月16日 星期日

以拉谷之役 大衛一舉成名的戰役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7.09.16作者:曾昭瑞牧師以拉谷之役,因大衛擊殺非利士巨人歌利亞而著名。這是掃羅執政期間,和非利土人發生的許多戰役之一。地點是在南部猶大伯利恆西邊二十餘公里處,和非利士人接壤的以拉谷...

2007年9月9日 星期日

金香壇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9/09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金香壇 (Golden Altar of Incense) 是會幕所有設備當中最接近至聖所(The-Holy-of-Holies) 的設備。根據出埃及記30章6節“要把壇放在法櫃前的幔子外,對著法櫃上的施恩座,就是我要與你相會的地方。”金香壇放置的位置,是在至聖所的幔子外最接近法櫃與施恩座的地方,也就是和金燈台與陳設餅桌同樣位於聖所(the-Holy-Place)(出40:22-28)。根據希伯來書9章3-5節“第二幔子後又有一層帳幕,叫作至聖所,有金香爐,有包金的約櫃,櫃裡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櫃上面有榮耀基路伯的影罩著施恩座。”金香壇似乎被移入幔子內,是和法櫃與施恩座同樣位於至聖所裡面。...

2007年9月2日 星期日

陳設餅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9/02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陳設餅的希伯來文為xl(lechem)(bread 餅)加上eynp(paniym) (face 臉) 或是加上tkr(m (ma’areketh)(pile...

2007年8月26日 星期日

以色列的第一個王 -- 掃羅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7.08.26作者:曾昭瑞 牧師以色列的王國制度是在贊成與反對兩股勢力中形成的。從撒母耳記第八章到第十二章,可以見到這兩種聲音交互出現。早期的批判研究認為這是作者把不同的資料來源,雜亂的放在一起所致。近來的編輯批判比較傾向它是經過有系統的編排:8:1-8:22反對\9:1-10:16贊成\10:17-10:27反對\11:1...

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台灣教會的女性(一)台灣初代女醫 -- 伊利沙伯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7.08.19作者:李晶晶 牧師提起早期來台的宣教士,您第一個想到的人是誰?馬偕博士,馬雅各醫生,還是巴克禮博士。或許您和大多數人一樣,腦海中記的盡是男性的宣教士。但是,這並不表示在台灣的宣教史上沒有女性宣教士。打開台灣教會宣教歷史,也許記載這些較不為眾人所周知的女宣教士篇幅不大,但仔細考查,並不難發現她們所付出的努力,舉凡婦女、兒童的教育事工,甚至醫療事工,莫不是由這些默默付出的女宣教士貢獻的。...

2007年8月12日 星期日

彌賽亞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8/12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彌賽亞(Messiah)一詞源自希伯來文(xy#m),意思是“受膏油者”(anointed one)。這個字通常翻譯成希臘文為基督(Xristo/v)(Christos),英文則是Christ。 ...

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

建造會幕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8/05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對以色列民來說,出埃及記可以說是記錄他們國家民族誕生的偉大史詩。出埃及記可以大略分為三大主題:脫離埃及、西乃聖約、建造會幕。出埃及記第一章到第十八章描述耶和華如何呼召摩西帶領六十萬以色列民從埃及為奴之地離開前往曠野的西乃山腳。第十九章到第二十四章記載耶和華在西乃山經由摩西與以色列民訂下聖約,並且頒布十誡與以色列民如何過聖潔生活的典章誡命。從二十五章到結尾的四十章除了中間所介入的第三十二章到三十四章的金牛犢事件以外,共用了十三章的篇幅描述建造會幕的故事。這三大主題構成以色列民族自我認同...

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看見女人、聽見女聲、認識女性 「婦女事工紀念主日」的意義--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7.07.29作者:李晶晶牧師 本主日是本會訂定「婦女團契紀念主日」,三堂禮拜從司會、司獻、獻詩以及招待同工,皆由婦女團契的姐妹們事奉之,這實在有其深切的意義,突破傳統對於教會中婦女參與事奉的角色—常被定位在「家政事工」(備餐、插花……),鼓勵婦女積極參與多元事奉,從廚房走入會堂、走進主日學教室、走向各項事工的參與服事,學習分享女性的信仰經驗與想法、參與研擬與領導。在我們的教會實是提供婦女多元事奉的機會,從插花、餐點、詩班的參與、主日學的教學、招待事工、電話義工、長執會事奉,至現在嘗試小組聚會,擔任小組長、帶領破冰、敬拜、信息討論分享……從一個配搭事奉、忙碌穿梭的參與角色,學習成為一個發聲分享的領導者,看見許多的恩賜的展現與上帝對婦女的呼召,看見女人、聽見女聲、認識女性。...

2007年7月22日 星期日

燈台Menorah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7/22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燈台的希伯來文是hrwnm (Menorah)。在英文聖經譯本中欽定本 (KJV) 為candlestick,而修訂本 (RSV)...

2007年7月8日 星期日

祭壇(Altar)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7/08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祭壇(Altar)是全世界許多文化與宗教都有的舉行獻祭或聖禮的場所。猶太教、基督教、神道教(Shintoism)、印度教、佛教、道教以及許多上古的宗教都有祭壇的聖所。...

2007年6月24日 星期日

神聖相會 (Numinous)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6/24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澳洲神學家哈伯 (Norman Habel) 認為人類的宗教經驗可以分為媒介經驗 (mediated experience) 與直接經驗...

2007年6月17日 星期日

關於奉獻的----「納、獻、捐」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7.06.17 作者:曾昭瑞牧師 曾經有一個人問一個問題,「我已經在外面的機構奉獻超過十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二的金錢,我還要不要奉獻十分之一給教會。或者是我可不可以把十分之一的奉獻捐給其...

2007年6月10日 星期日

宗教人類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6/10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人類學家一直在探討的一個問題是人類之所以與其他種類動物有所區別與不同的到底是什麼?從基因組成看來,我們跟最接近我們的猩猩在基因組成上面有98.4%...

2007年6月3日 星期日

認識上帝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6/0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耶穌基督在大祭司的禱告詞中一開始就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17:3) 由於上帝是個靈 (約4:24),且住在人所不能近的光中,是人所不能看見的...

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相會神學 (Encounter Theology)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5/27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馬丁布伯 (Martin Buber, 1878-1965) 是猶太裔哲學家,他最有名的作品是於1923年出版的 Ich-Du。在書中他主張人類與周遭的存在之間可以有兩種互動關係,第一種關係稱為Ich-Du...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玉山神學院 -- 邱淑嬪 牧師

寫作於2007.05.20作者:邱淑嬪牧師 玉山神學院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因應原住民教會與社會之需要而設立的神學院,以培育具有學術與品德之教會傳道人,以及具有不同專業訓練的基督徒,在原住民教會與社...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建立與拆毀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5/13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箴言十四章一節說: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由此可見在婦人的手中,同時握有建立與拆毀的兩股對立的力量。造成一個婦人是建立或是拆毀自己的家庭的差異在於該婦人是屬於智慧或是愚妄的婦人。 提到智慧,我們便想起在創世記第三章所記載,第一位受造的婦人夏娃所想要追求的就是智慧。夏娃在經不起撒旦的誘惑之後,禁不住對那棵上帝曾經嚴厲警告亞當絕對不可以吃的那棵樹上所結的果子多瞧幾眼。不看還好,越看越覺得被吸引,...

2007年5月6日 星期日

棄絕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5/06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9章27節說: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這句短短的經文成為神學家兩極化解讀的對象。“棄絕”這個詞的希臘文是 a)do/kimov...

2007年4月29日 星期日

福音伙伴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4/29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9章23節這樣說: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中文和合本的翻譯比較接近新國際版的英文翻譯版本(New...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主活著 (He Lives)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7.04.22作者:李晶晶 牧師這是一首古老的聖詩「主活著」:1. 我事奉一復活主,祂今在世活著;我知道祂確活著,不管人怎麼說; 我見祂手施憐憫,我聞祂安慰聲,每日當我需求祂,總必答應。2....

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

「杵臼社」 -- 黃予庭 神學生

寫作於2007.04.15作者:黃予庭神學生親愛的弟兄姐妹平安: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再過一個半月,就結束在和平教會的實習。我想藉此與大家分享兩件事,其一分享實習心得,其二神學院的原住民團契「杵臼社」。一、實習心得:回顧剛來到和平教會時的心情,極害怕又緊張。害怕實習期間表現不夠好、害怕新環境無法適應、害怕安排的事工無法勝任、害怕自己無法與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等,這樣緊張又害怕的心情一直持續到現在。就連自己已上完的歸納法查經及預備這一次的講道,我都是戰戰兢兢的去面對,害怕這麼重要的事奉,會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而嚴重影響所擔負的事奉。在文化背景不同的環境之下,在加上和平教會是一個高知識化的團契,面對重要的事奉總會讓我感到害怕又膽怯,害怕所擺上的無法滿足你們的需要。在和平教會的服事,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或許跟我成長的環境有關,我長期在原住民的教會事奉,也習慣原住民教會的敬拜模式,更了解原住民的文化與習性,原住民教會重量不重質,相對的牧長們也會依據他們的水平供給糧食。高級的糧食他們無法吸收,只有普通而無加料的糧食才會吸收。所以身為原住民的我,在面對高知識化的教會服事壓力極大。即便如此,我仍然感謝上帝,祂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能在不同的族群當中學習,祂也讓我在和平教會收獲良多,我在這裡學到很多原住民教會所沒有的,例如:教牧團在事工上的協調、長執的擺上、教會事工的推展、各團契的運作、成人主日學的推動、行政事工的管理及財務的運作等等,看到教會軟體上的建構,讓我看見和平教會是一個蒙神祝福的教會。我何等有幸,能在這樣充滿知識、充滿宣教、充滿關懷、充滿福音的教會中實習。期待自己,將來回到原住民的教會能將在此所學習、所經歷、所看到的一切實際貢獻在教會事奉上。也期待弟兄姐妹繼續為予庭禱告,讓予庭在學校的學業能夠順利完成。最後我要感謝教牧團這幾個月來,用心的讓我參與在個各事工上,幫助我透過參與、觀摩、操練培育予庭將來成為優良的傳道人,你們的用心、你們的付出讓予庭更加珍惜如何擺上最好的服事,你們是予庭未來牧會時的榜樣,謝謝你們用生命來影響我,讓我知道如何用謙卑的態度來事奉神。也謝謝長執們為予庭開啟這道門,讓我在此有機會學習和平教會的好。最後,謝謝各團契的接納,讓我在參與的當中能認識你們。願上帝豐厚的恩典充滿你們。二、台神原住民團契「杵臼社」簡介:原住民在台灣是一個少數民族,但上帝非常恩待我們,只要有原住民出現的地方,那個地方就充滿歡樂,這是上帝特別給我們的恩典。在神學院中,原住民深受老師及同學的喜愛,因為原住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族群,所以只要有歌唱、有舞蹈,原住民一定受邀演出,透過原住民的歌舞與熱情,帶給神學院帶來極大的歡樂,這似乎是上帝給原住民特別的使命。如果我們的歌舞與熱情,可以帶給人歡樂,那麼我們願意將上帝賦於我們的恩賜與使命,落實在信仰生活中,以實際行動來為主宣揚福音。為此,過去的原住民學長姐秉持著傳福音的心志,為了回應上帝的恩典,在台神成立原住民團契。最早這個團契命名為「山友社」,由一群原住民牧者及一些神學生所組成,常關心部落教會的發展及事工,也照顧前來接受裝備的神學生,之後改名為「杵臼社」。...

2007年4月8日 星期日

十字架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4/08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有一天一位小姐在珠寶店挑選十字架的項鍊,在店主人給她看了各式各樣的精美十字架之後,她突然看到有耶穌像掛在上面的一個小十字架 (crucifix),她說:我很喜歡這個十字架,上面掛個小人像看起來好可愛喔!...

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

天犬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4/01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天犬(The-Hound-of Heaven) 是由英國詩人湯普生(Francis-Thompson, 1859-1907) 所著作的一首描述他個人生命經歷的長詩(biographical...

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堅忍之愛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3/25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當教會在舉行婚禮時, “愛永不止息” 是一首很令人陶醉的詩歌,也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講題。但是當新郎與新娘沉浸在那粉紅色羅曼蒂克愛河裡面的時刻,這個短句所傳達給他們的,除了在他們目前的幸福歡樂中加上善意的祝福與虔誠的祈禱之外,應當還有激勵與挑戰,好讓新郎與新娘可以共同學習如何在往前充滿許多不確定與挫折失望的實際婚姻生活中兩個人能夠繼續保持今天在上帝與眾親友面前許下婚姻盟誓時所有的甜蜜愛情,使其歷久彌新,甚至在經歷各種打擊與創傷之後,還能屹立不搖。...

2007年3月18日 星期日

新約中的稅吏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7.03.18 作者:曾昭瑞牧師 像羅馬這樣的一個大帝國,可以想像需要大量的金錢來支付其眾多的項目及維持帝國龐大的計畫。從公路、劇場、海地、軍隊全都需要錢。即使他們擁有許多廉價的奴隸勞...

2007年3月11日 星期日

盼望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3/11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盼望 (Hope) 給予人類生存意義與勇氣的力量,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極端苦難環境之下的人。德國神學家莫特曼 (Jurgen Moltmann) 小時候並沒有建立深入的基督教信仰,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在比利時向英軍投降而成為戰俘。在接下來三年的戰俘生涯中他親眼見到其他的德國戰俘由於喪失內心的盼望而逐漸失去活力,甚至失去生命。很幸運的他從一位美軍軍牧手中拿到一本新約全書與詩篇的聖經,在鐵絲網的戰俘集中營非常惡劣又無聊的環境中他開始閱讀聖經。他對於德國的一切理想完全幻滅,對於在戰爭中他之所以能夠逃過死亡但是卻要忍受集中營的苦難找不到意義。他從詩篇139篇讀到上帝不論在任何處境之下都與他同在並且扶持他引領他,這使他的心靈獲得安慰與盼望。後來他更從耶穌在十字架上向上帝所發出的痛苦禱告而體會到上帝是一位為人類受死、陪人類受苦的上帝。主耶穌基督是一位能夠體諒我們的痛苦與軟弱的救主,而不是穩坐高天之上的上帝,這個信念給予他內心很大的激勵與鼓舞。這個宗教體驗以及內心盼望的力量支持他平安渡過集中營的日子。1948年他返回德國以後就改變興趣而專攻神學研究,他先接受巴特神學...

2007年3月4日 星期日

「何謂信」 -- 商正宗 牧師

寫作於2007.03.04作者:商正宗牧師近代著名的神學家Martin Buber,在他晚年的著作「信仰的二種型-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解釋之研究」(Two Types of faith-A study of...

2007年2月25日 星期日

經歷有限中的無限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7.02.25作者:李晶晶牧師曾有一位基督徒如此說:「我相信,沒有一件事,是我加上我的神一起所不能夠面對的!」我+我的神,即是有限的個人與資源+無限的上帝=無限的可能當門徒把五餅二魚拿給...

2007年2月18日 星期日

伊瑪奇蕾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2/18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劫後餘生錄》(Left to tell) 是我在淚水與讚嘆中一口氣把它唸完的。於1994年4月6日到7月中旬約百日期間在盧安達 (Rwanda)...

2007年2月11日 星期日

撒瑪利亞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2/11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撒瑪利亞 (Samaria) 是一個地理名詞,是位於地中海與約旦河中間之巴勒斯坦 (Palestine) 地區的中間地段,北接加利利,南鄰猶太地。撒瑪利亞的意義可能來自其字根...

2007年2月4日 星期日

相信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2/04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相信 (faith) 可以區分為信服 (belief) 以及信靠 (trust),前者是對於某命題或信念 (proposition or concept)...

2007年1月28日 星期日

爆料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1/28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爆料是台灣這幾年來方興未艾的社會現象。爆料與揭弊並不完全相同。揭弊者在西方被稱為whistleblower (鳴笛者),這個名詞源自十九世紀英國警官於巡邏時如果發現有不法之事正在進行就會立刻鳴笛以喚起執法人員與一般民眾的警覺與注意。鳴笛者通常是一個公司或機構的現任或前任雇員或成員。他們將職務上所獲知該公司或機構中所發生的犯法或危害公眾安全的情節告知相關人員或大眾媒體。體制內鳴笛者...

2007年1月21日 星期日

杜松與聖經中的植物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7.01.21 作者:曾昭瑞牧師 杜松(heath)這是泛指杜鵑花科歐石楠屬(Erica sp.)的矮小灌木,不過學者認為聖經中的杜松可能是輪生歐石楠(Erica verticilla...

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真理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1/14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自古以來人類不斷的在追求對真理的探索與瞭解。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Plato and Aristotle) 在形上學 (Metaphysics) 一書中就提出他們對真理的看法。他們主張人類語言命題...

2007年1月7日 星期日

公義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1/07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在人類社會當中人與人的互動若發生了不該有的傷害時,會設立一個 “報應性公義” (retributive justice) 機制來處理這種情況。報應性公義的主要精神是處罰的程度應該與傷害的程度成正比。責任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