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與社會力結合

教會常常面對的一個問題是服侍人力不足。特別是當教會開始增長,事工增加,許多的人力就會產生捉襟見肘的現象。有一些教會為了把人力資源好好掌握,所以漸漸地發展出一套系統,強調從上而下,嚴密的關係系統,要求...

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奉獻 (Offering)

感謝主的恩典,在2013年5月19日,第711次長執會中決議通過,要設置奉獻箱。總務部林士洋長老在2013年9月8日,第713次長執會建議採用舊堂長條椅木料,設計一個特製奉獻箱。2014年1月12日,第715次長執會,由總務部曾煥雯執事提案,選項一:採用舊堂檜木加上強化玻璃製成奉獻箱,約四萬元。選項二:採用投入式保險櫃,約五到十萬元...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愛.超越害怕

農曆七月,也就是民間宗教所俗稱的鬼月。台灣民間信仰總認為在農曆七月諸事不宜,不宜外出、不宜嫁娶、不宜搬遷、不宜開店…凡事不宜。因為人們心中不安、害怕鬼魂、害怕災禍降臨,因此每到農曆七月,家家戶戶大拜...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初代教會與基督徒的良心

六月在講道中與弟兄姊妹分享保羅所提到基督徒的自由,自己在神學院教書或是教會生活中,也不斷聽到同工和神學生的分享,確實在基督徒的生活中要實踐基督徒的自由,特別在台灣的處境,往往要經過一番的掙扎。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來說,過去長老教會的女性傳道人,在面對自己是不是應該接受全職服侍的呼召,往往必須經過非常長時間的掙扎,因為周圍愛護這些女性信徒的長輩們或是家人,往往最先反對這些有全職呼召的女性之決定,主要是因為教會還沒有準備好,要接納女性傳道人.無法接納的原因是台灣福佬社會長期以來的重男輕女,這個觀念的背後有著社會結構的因素,一方面男性無法想像一個女人怎麼可能有領導能力或是達到他們期待的領袖特質,第二個是女性的肩膀不夠強大,不足以撐起領導整個教會的重責;二方面教會總是期待牧者應該是所謂的健康家庭,符合教會主流家庭的思維  我在讀書的時候,接觸到加爾文在日內瓦做宗教改革的時候,他如何面對當時歐洲的處境,我想他真的會說台灣人真是太過於守成而缺乏變通,以女性講道這件事來說,在宗教改革時期,日內瓦尚未完全成為新教區,還在轉換的過程中,城市中的修女只好講道和教導聖經的內容,當然宗教改革以後,還是男性主導的社會,教會也是如此。加爾文認為當社會達到可以接受女性領導的時候,女性就可以成為領導者,這最明顯就是他支持當時英國伊莉莎白一世擔任女王,宗教改革者對伊莉莎白是否可以擔任國王一事有不同的看法;約翰諾斯克(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