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做傷心人的好朋友


過去三個禮拜以來,教會兄姊們持續前往馬偕醫院關懷八仙塵爆家屬,有人去加護病房前用詩歌、樂器和禱告陪伴;有人在服務站配搭關懷;有人在洗縫課幫忙摺剛烘乾出爐的被服,還有幫忙推送紗布和點滴等等,這些都代表我們「和平人」樂意成為愛的管道,傳遞從上帝所領受的愛。
當然,人生常會面臨各樣的悲傷,如何幫助處於哀傷的人,以及關懷者如何面對自己情緒及關懷時該注意的事項,也需被教導和提醒。特別是一些平常看似安慰的話,有時反會對受關懷者造成「善意的傷害」。此外,悲傷也會讓我們去思想如「苦難是神的旨意嗎?」等相關神學課題。從教牧關顧的角度,以下試著用問答方式,整理一些與苦難有關的常見問題討論:
(1)這是神的旨意嗎?
面對苦難會觸及最根本的問題是「誰在掌管一切?」、「誰該為這些負責?」面對危機和悲劇,我們會覺得無法掌管生命;如果我們不能掌握命運,那是神在掌控了?那是神早已計畫好,讓某些悲劇註定要發生在某些人身上。那麼神為什麼要讓這事發生在我身上?例如面對嬰孩去世的時候,人們常常告訴傷心的父母:「神把嬰兒帶到天堂去做祂的小天使」,難道是神蓄意造成嬰兒的死亡嗎?
觀點1:神的主權掌握著世界的歷史和每個人的一生,神不但知道每一件將要發生的事,而且事情會這樣或那樣發生,全是出於神所定意。
觀點2:神對歷史擁有最終的主權,但祂不完全控制歷史,因為透過賦予人類自由意志,祂對這個世界的掌控卻不是絕對明顯。儘管有許多事發生並非出於神的旨意,但也能對人的生命有正面的影響,在神無窮的智慧下,終將成為人得著益處的良機。
因此,我們不該很輕率地把一個人的死因或悲劇歸咎為神的旨意。在關顧受苦者的時候,最不該說的話就是「這是神的旨意」,我們必須謙卑承認自己所知有限,目前無法了解完全,用陪伴者的角色一起與受苦者去探究意義和經歷感受。同時,當我們把創傷事件視為神的旨意,也會傷害我們—特別是孩子的信仰,因為這會扭曲孩子對於上帝形象的認識。
(2)是神在懲罰我嗎?
這想法是源於恐懼、對上帝形象的錯誤認知,以及對神的愛缺乏信任。苦難是一個普世性的經歷,人終究要經歷痛苦和失落。我們從約伯記中學到的功課,並非對「為什麼有苦難」的解釋,而是學習如何面對苦難的態度。
(3)我們可以容許在悲傷的時候對神生氣嗎?
受苦者在第一時間,往往浮現對於神負面的感受,甚至生氣。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內疚感。從詩篇中我們讀到,詩人將憤怒視為悲傷的正常反應之一,是可以接受的,並懇求神垂聽痛吐的心聲。然而,關顧者也須留意,受苦者是否對神生氣太久,此意謂尚處於極度的悲傷中,更需陪伴及傾聽。
(4)改變問題的問法
不再問為什麼發生這種事,而是問另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回應困境,以及: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打算怎麼辦?有些問題是目前沒有答案的,改變提問方向,去接納已發生的事實是個務實的做法。雖然如此,過程中仍要有安靜省察的時間,因這是得以重新檢視生命意義的機會。在人的有限下,面對沒有明顯答案的問題,本身仍深具價值。生命中包含著奧秘,信仰也是。
(5)神的醫治
在哀傷過程中,如何面對祈求醫治神蹟的信心,以及容許神沒照著應允痊癒的結果。從關懷者的角度該如何做?基督徒相信上帝是醫治者,人可以將自己所期盼的結果向神祈禱,但也願意接受上帝的主權,不論結果如何,祂都仍掌權。換言之,我們相信,雖然祈求後上帝並不總是成就肉體被醫治;祂卻能夠,而且會醫治所有藉著聖靈相信祂同在之人的心靈,並要在這過程中經歷祂同在的保守與平安。
小結
關於苦難,是一個神學的難題,可在哲學範疇中作形而上的討論。同時,面對苦難也是一個牧養的實踐。讓我們藉著陪伴的歷程,容許有時間去思考並咀嚼這些問題。唯有經歷這樣的過程,統整並建構個人的生命故事與意義,才能去面對「後哀傷」的生活。在助人過程中,讓我們一起從牧養陪伴的角度,探究苦難的神學意義,並有助於個人信仰的進深。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