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2日 星期日

起造家庭祭壇 -- 許承道 牧師

寫作於2006.02.12
作者:許承道 牧師

經文:創12:1-9

中國時報060118一篇南方朔觀點,論到日本的「隱蔽少年」,避開人生、關閉自己。他提到「國際前鋒論壇報」轉載「紐約時報雜誌」上的一篇報導,對當今日本「隱蔽少年」(HIKIKOMORI)的問題,做了相當詳細的討論。

日本的所謂「隱蔽少年」,指的是有許多十幾歲,甚至廿來歲的人,由於拒絕人生,而把自己關在臥室內,只看電視、聽唱片、或者打打電腦,只有大家都不在的時候,才溜出來找吃的,或偶爾孤寂的前往便利店買點東西。他們的人際互動已降到了最低。只要把自己關起來超過六個月,就可算「隱蔽少年」,許多人都一關數年,或者十餘年。估計全日本的「隱蔽少年」在十萬人到卅二萬人之間,甚至還有學者估計為百萬人,相當於日本人口的百分之一。「隱蔽少年」的問題不是病,而是一種具有文化特殊性的社會徵候群,它在同屬東方的南韓、台灣,也都有急速趕上之勢。

日本的「隱蔽少年」問題,乃是攸關人類未來極其嚴重的新課題。從前,我們都相信所謂「社會化」的學說,它指的是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是透過與別人的互動來磨練自己,而讓每個「個人」成為懂得適度表達自己,與人相處的「社會人」。

但這種「社會化」的過程,在目前這個家庭成員日益忙碌,社會則因相互競爭而人際關係更趨緊張的時代;相對的則是電視、電腦、手機等又讓人有了更大的逃避空間,於是,人的低度「社會化」即告出現。它表現出來的,乃是人們從小只會透過手機和固定的死黨交往,對應付的挫折,表達感情更缺乏「社會化」所帶來的經驗。所謂的「草莓族」即是它造成的結果之一。

*****************************

「家庭」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單位,這是人一出生所接觸的第一個「社會」。現代家庭結構和住宅的改變,以及個人對自我實現的多元期待,已經使過去家庭所發揮的社會化功能減弱許多。<例如:以前堂表兄弟姐妹、厝邊頭尾親戚的生命血淚互動,變成鑰匙兒孤寂成長史>。最基本的「社會學」沒機會完成,就在同儕中「換帖、交心」,或是走入「隱蔽少年」行列。

其實,透過與別人的互動來磨練自己,讓每個「個人」成為懂得適度表達自己,學習與人相處之道,這並不是一個「社會人」的全部;人是受造物,必須在受造眾生中尋得定位,更必須在與造物主之關係中,學習生命的敬虔。基督教信仰說這是「人與上帝、人與自己、人與受造界(他人及自然界)」,向上、向內、向外(向旁)三個向度的生命功課。其中,人與上帝(向上)是所有關係的基礎。

亞伯蘭75歲時,冥冥之中得到指引,「帶妻子莎萊、姪兒羅得,以及他們在哈蘭擁有的財物和所有的奴僕,向迦南出發」(創12:5)經過跋涉,來到迦南示劍,摩利聖樹附近。「上主向亞伯蘭顯現,對他說:「我要把這片土地賜給你的後代。」亞伯蘭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上主建了一座祭壇。後來,他向南遷,來到伯特利城東邊的山區,山區的西邊鄰接伯特利,東邊靠近艾;他在那裏紮了營,又建了一座祭壇,敬拜上主。」(12:7-8)『建造家庭祭壇』為亞伯蘭的生命帶來超越人經驗的將來。

土地,用來建屋起家、繁衍後代、農作收成。祭壇,則是敬拜上主、豐富生命、培育宗教心。一個是上帝所賜,一個是人的回應;「家庭祭壇」,提供神人會遇的場景。

「敬拜上主」,台語聖經譯為「求叫耶和華的名」。看得到的祭壇提醒我們以敬虔、敬畏向看不到的上帝祈求,也提醒我們在生命的向度中,尋得正確的位子。無論年少、學生、戀愛,或是在事業、家庭、服事,因為有求告耶和華生命祭壇,不致錯置而迷失方向、出軌。

家庭祭壇是生命中第一個祭壇,不但是最重要的祭壇,也是最長久的祭壇,需要每個人真實面對,認真經營。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