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5/11/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1995年3月6日的新聞週刊 (Newsweek) 以“耗竭:快速與死亡的國度”(Exhausted: A Nation of the Quick and the Dead) 的封面文章向當代美國人發出警訊。該文章認為美國人被工作煎熬,被時間不足磨損。科技並未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而是逼使我們更加忙碌。我們必須設法放鬆自己,否則遲早會崩潰。新聞週刊民調顯示美國有四分之一人口覺得自己有耗竭現象。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朱麗葉 (Juliet Schor) 曾出版一本書“過勞之美國人:休閒生活之意外減少” 根據哈利士民調 (Harris Poll) 美國人的休閒生活時間比1973年間減少百分之四十。為了生存很多公司都設法裁員,結果是沒有被裁員的員工一個人要當兩個人使用,事情還是做不完。可是在不景氣的壓力下,能夠逃脫被裁員的命運已是萬幸,對於所因而增加的工作量只好以加班來應付,也不敢吭聲。有些人為了應付高生活水平的經濟壓力,甚至還夜間兼差才夠開銷。科技的進步發明了傳真機、手機、呼叫器、個人電腦與網路的結果,讓許多人更方便把工作帶回家,結果是家居休閒的時間一再的被侵蝕與剝奪。
更糟糕的是甚至連我們的休閒生活也被商業化或工作化了。心理學家阿奇巴特 (Archibald Hart) 發現目前睡眠不足成為焦慮的最常被呼略的原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把子女下課後的休閒時間塞滿了各式各樣的鋼琴班、繪畫班、英語班、體操班等等。追求效率的價值觀也使很多人把自己的休閒生活轉化為體能訓練、社交活動、終生學習。休閒生活的節目也排得非常緊湊,把自己壓得連休閒也很緊張,喘不過氣來。
我們出生時以吸入第一口氣開始我們人生的旅程,我們闔眼時以呼出最後一口氣向這世界告別。在這一吸一呼氣之間我們的生命是依靠很規律的呼吸循環以及心跳循環來維持。如果有人一直只有呼氣或是心臟只是不停的將血液打出心臟,他是無法生存的。我們的生活也一樣須要有工作與休閒的循環才能保持身、心、靈以及人際關係互動的健康。
工作是我們生存必須的活動,但是休閒是我們生命更豐盛的活動。前者有其強制性,後者的特點則是其自由性。前者是善盡社會的責任,後者為享受個人的喜好。前者強調其經濟性、功能性與效用性 (economic, functional, and utilitarian),後者則散發出其文化性、關係性與形上性 (cultural, relational, and metaphysical)。
雖然工作佔據我們清醒時間百分之六、七十,但是休閒卻是讓我們的生命能夠多彩多姿,充滿快樂、幸福、與意義的主要來源。因此,我們不只要好好用心工作,我們更要好好享受休閒。我們不只要在工作中榮耀上帝,我們更要在休閒中也享受上帝、榮耀上帝。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章31節告訴我們 “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
2005年11月13日 星期日
休閒 -- 蔡茂堂 牧師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