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

夢想行動家

不要問這個世界需要什麼。問你自己,有什麼事會讓你充滿活力,然後就去做吧。因為這世界需要的,就是充滿活力的人。(神學家瑟曼)
上週主日下午在教會有一場由外展同工發起的午後夢想論壇,有三十多位同工與兄姐一起參與,分享所看見的需要、一起腦力激盪可以如何做、相互回應彼此的洞見與提議…,有具體可行的策略建議、有議題性的拋出、有需要繼續再思與觀察的、也有分享過往的見證…。席間外展同工做了逐字稿紀錄,作為日後我們可以慢慢實踐的可能和繼續討論與試試看的基石。茲將這些紀錄摘分次與大家分享:
外展同工引言:
為什麼會有夢想論壇?
首先呢,這論壇的開始是因為外展同工在為宣道年會的準備。去年宣道年會的講員與我們分享「看見需要」所以開始事工,但是若累了,就沒有力氣去做事工。會累可能是因為我們失去異象與方向,因此試想何不從頭來過,思考我們的需要,以及異象。希望宣道年會成為各個事工、肢體的幫助而非負擔。
    談需要
每個人看見的需要都不一樣,期待有這樣的時間,從我們的角度、群體、眼光來看教會的需要,如此來腦力激盪,但講出需要並非讓別人去做而已,而是大家一起來想想如何團隊事奉與同工。
前兩週同工靈修會看了一部電影「幸福的麵包」,馬尼咖啡屋的氛圍讓人覺得有安全感,因而帶來關係的療癒。關懷的行動更甚於言語的計畫。我們可以一起來想想看,期待我們教會是怎麼樣的一個氛圍。看見需求,談談可以做什麼,來取代「這沒有做,那沒有做」的負面氛圍,這是我們的期待。
大家談摘要:
1.今年聖誕節的主題為回家,何不宣道年會也以此為主題。
2.回家─營造教會成為「家」
-期待和平營造有家的感覺。
-「靈修會」:同工會累,需要靈修會,其實平信徒也需要,讓大家都有這樣一個信仰靈性的造就與激勵,使會友們能得牧養、培靈,安靜的心和靈。
-除了感動以外,教會應加強提供靈命的造就,感性上可以延續感動,理性上有真理的教導。讓初信者能深入地被造就。
-教會一樓空間使用:營造類似電影中麵包屋的氣氛,可藉由音樂、分享、食物等營造,期待硬體設備得改善。
-回家從認同做起,認同從認識開始。回過頭來說,若我們推動更多彼此相愛的活動,使我們有能量,由內而外地影響社區。譬如,推動讓所有人都能做教會導覽。金瓜石教會進行了一個事工,就是讓教會成為一個導覽的地方,讓來的人主動發問,藉此傳福音。青田的資源就是文化。像是教會做了很好的紀錄片,也有許多人想要來參觀,因此,導覽,愛我們的家,可以成為傳福音的起點。
3.長執同工可以看「幸福的麵包」分享與感動,我們信徒也希望可以有這樣的機會與時間一起看電影與分享。
4.大家在看影片時,有很多的感動,但事實上那個地方就是一個人想去的地方。我們是否也來營造那種「讓人很想要來」如同影片一般的地方(教會)。
5.瞭解青田社區的需要是很重要的,了解「我們的客群是什麼」,尋找符合這個社區特質的活動與接觸點。
6.建議宣道年會能夠結合新朋友歡迎會,邀請過去一年新朋友來參加,也訓練會友如何接待新朋友、後續接軌等活動。
7.如何讓鄰舍、路人願意走進教會?
-要先瞭解週間時段社區居民的動線,也許教會並不是他們會經過的路線。
-夏天天氣熱,教會因為開冷氣、大門都關上,門上只有寫「請拉此門」,如果門上寫「有冷氣可吹」,或許可以吸引人進來教會,如同巷口的國立編譯館和隔壁巷子的毛毛蟲基金會,有許多人在裡面吹冷氣、看書報。
8.在今天我看見一個教會從不同事工角度來整合的可能性,不再是各事工各自做,今天的論壇讓我看見:「整合與合作」是所期待的。有時會友不明白我們在做什麼,因此思考如何傳遞信息與透明化是很重要的課題。……………未完待續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