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7/12/2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平安夜!聖善夜!” 的歌聲在每年的聖誕節期會響遍全世界。這首詩歌第一次獻唱是在奧地利的歐本朵夫的聖尼古拉教堂 (St. Nicholas Church at Oberndorf, Austria) 的半夜彌撒。該教堂的助理牧師約瑟摩爾 (Joseph Mohr) 以及詩班指揮法蘭斯格祿伯 (Franz Gruber)是當時的主唱者,教會詩班以四部和聲重覆唱每節的最後兩行。伴奏的樂器是約瑟摩爾神父所親自彈奏的吉他。
有關 “平安夜”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如何誕生的故事在網路、電影、小說中有各種不同的傳聞。有的說是約瑟摩爾牧師在聖誕節當天才發現教堂風琴的風箱被老鼠咬壞了而臨時決定用吉他伴奏,才匆匆忙忙的寫下這首詩歌。有的說這首詩歌只唱一次就被遺忘了,好幾年後被一位修理風琴的師傅發現這張樂譜,才廣為流傳到全世界。這些各式各樣的傳說都含有部份的歷史事實,可是也都多多少少加上想像力的創意與扭曲。感謝歷史學者比爾艾根 (Bill Egan) 非常努力與仔細的考究,我們終於逐漸瞭解這首流行全世界的聖誕歌曲本身誕生的故事。
約瑟摩爾 (Joseph Mohr) 在1792年12月11日出生於紗茲堡 (Salzburg) 的貧困家庭中。父親法蘭斯摩爾 (Franz J. Mohr) 是28歲的士兵,在約瑟出生後就丟下貧困的母子而遠走他鄉。母親安娜 (Anna Schoiber) 因此還受判罰鉅款,只好將約瑟交給劊子手武木 (Franz Wohlmuth) 作養子。約瑟的音樂才華被教會的詩班指揮希爾恩勒 (Johann Nepumuk Hiernle) 所發掘,並且幫助他就學,栽培他成為一位神父。
約瑟摩爾於1815年被封立為牧師且被差派到馬利亞普發爾 (Mariapfarr) 牧會,這是遺棄他那位父親的故鄉。約瑟在這裡找到他年老的祖父。他與幾個月後就離開人世的祖父一起在這阿爾卑斯山上小村莊古老教堂中望聖誕午夜彌撒。內心的感動讓他於1816年以德文寫下這首舉世聞名的 “平安夜” (Stille Nacht) 六節的歌詞。
1817年約瑟因病而被送返其家鄉沙茲堡住院養病。病癒後被改派到歐本朵夫 (Oberndorf) 當凱斯樂神父 (Joseph Kessler) 的助理牧師。凱神父比較開放的作風容許德語與拉丁語於彌撒中同時使用讓當地農民信徒很得幫助,大量信徒擁入教會。但是這種新潮流作風卻引起地區主教的不悅而將凱斯樂調職。換來一位非常古板保守的諾斯特勒 (Georg Heinrich Nostler) 神父。約瑟用吉他伴奏教當地信徒唱德語詩歌的作法引起諾斯特勒神父的不悅而上告宗教法庭。宗教法庭的判決支持約瑟的作法激怒了諾斯特勒神父。他開始散播有關約瑟出生與成長那不幸過程的謠言,使得教區的會友開始對約瑟的人格持懷疑的看法,甚至連約瑟最要好的詩班指揮法蘭斯格祿伯 (Franz Gruber) 也受到影響而與他保持距離。
就在約瑟服侍生涯最黑暗的時刻,聖誕節當天教堂的風琴發生故障,無法彈奏。諾斯特勒神父在這樣緊急狀況之下束手無策,只好商請助理牧師約瑟想辦法解決晚上午夜彌撒的獻詩難題。約瑟拿出他在1816年就寫好的歌詞,趕往隔壁村阿恩斯朵夫 (Arnsdorf),請求詩班指揮法蘭斯格祿伯 (Franz Gruber) 為這首詩歌譜一首可以用吉他伴奏的曲調。
1818年12月24日晚上歐本朵夫 (Oberndorf) 的聖尼古拉教堂擁入大群的會眾要參加聖誕午夜彌撒。唱男高音的約瑟與唱男低音的格祿伯第一次公開在彌撒聖典中用約瑟的吉他伴奏,用德語唱出這一首讓全世界心靈受感動的 “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 。
約瑟與主任牧師諾斯特勒神父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約瑟於1819年申請調往庫爾 (Kuhl)去牧會。但是他那開放的作風讓他的牧會處境遭遇艱辛,八年間他被調派到十一間教會作助理牧師。1827年他終於被升為主任牧師而可以在辛特西 (Hintersee) 獨立牧會。他很愛他的會友,常常把他所有的分給須要的人,他是窮人的好朋友。1848年12月4日他在瓦格練 (Wagrain) 去世。約瑟去世時,身邊一文不名,甚至連籌辦一個普通的喪禮都不夠支付。
約瑟的一生很像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降生於貧困中,也在貧困中離世。他留給我們的,是一個充滿愛與分享的榜樣,以及一首讓我們永遠懷念的 “平安夜”。
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平安夜 -- 蔡茂堂 牧師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