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與社會力結合

教會常常面對的一個問題是服侍人力不足。特別是當教會開始增長,事工增加,許多的人力就會產生捉襟見肘的現象。有一些教會為了把人力資源好好掌握,所以漸漸地發展出一套系統,強調從上而下,嚴密的關係系統,要求順服、委身、高度參與。經過這些年,有不少教會漸漸地發現這種強調順服、委身,高度投入參與,出現了一些後遺症。最大的後遺症,就是家庭功能的失調與個人社會角色的失能。在某些教會中,會發現那些越熱心的核心同工,部分人其實沒有家庭生活,因為高度委身於教會服侍,夫妻、子女的關係受到嚴重擠壓,而使得家庭關係亮起紅燈。熱心參與服侍的結果被形容成為「愛主不愛家」,不少核心同工的家庭問題,也漸漸呈現出信徒忽略家庭生活的困難。另外有一些人被過度的強調服侍主的報酬,認為只要服侍主,就會得到主的祝福,所以要「愛主勝過愛這個世界」,這些人在教會裡參與投入,甚至犧牲自己的工作、求學時間,專專地投入教會服侍,長時間下來,在工作、課業上失長期的忽略,日後在工作場域失去了競爭力,這些問題,也讓教會不得不思考強調高度的委身,是否是犧生信徒的生活,以成就教會的事工。
平心而論,教會的資源有限,人力資源更是非常的缺乏,但是,教會以外的人力資源卻是相當的豐富。問題是教會能否使用這些人力資源?教會又要如何使用這些資源。有些人認為「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教會所要做的事,是否能讓那麼多非信徒參與?教會應該保持自己的主體性,以免失去了教會應有的堅持。
但是,事實上,有許多事,教會是可以與社會資源結合的,這些年的牧會經驗讓我有一些感受。教會應當關心這個社會中大家所關心的、熱切的事情,並在不違反我們信仰的原則下,參與社區議題,提供資源或成為資源的整合者。例如,在社區事工中,教會不一定要站在主導的立場,而是參與在社區居民所關心的議題、運動中,共同參與社區營造,成為社區有力的一份子。過往和平教會在青田社區中,一起參與了護樹、保護日式房舍的社區營造,雖然我們不是主導者,但是我們在社區中成為一個熱切的參與者,這也可以是我們「社區事工」的一環。
在八八風災的救災工作中,和平教會動員在一週裡動員了近五百人次前往佳冬地區救災,在基督教救助協會的統計中,這是全台教會動員最多人力的教會。事實上,和平教會在這樣的服務中,是整合大量的社會資源,包括來自各大專院校的非基督徒學生、社會人士、高鐵、台鐵、企業人士、醫療機構,並在總會災區同工的協調幫助下,成功的將140多位的熱心人士(大部分是非基督徒)送往災區協助救災,期間教會最大的工作是做行政資源的整合,聯絡、協調。這是和平教會結合社會資源,服務社會的一個最好例子。
在近年的「學習型服務隊」也是一個整合社會資源的服侍模式,和平教會所做的,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去服務偏鄉,而是整合現有的教育體制資源並連結公益團體專業的協助再加上現有的人力資源,透過這三方力量的結合,一起來完成對偏鄉的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幫助社區的中學生,能夠在服務中學習成長,重新認識自己,在課業以外的各種能力,對社區的中學生也有特別的幫助。
我相信,能夠與社區居民、社會大眾或社會脈動結合的教會,就更能善用這些社會的資源,在宣道、服務社會、關心鄰舍、愛土地的事工上,見證主的名。



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奉獻 (Offering)

感謝主的恩典,在2013年5月19日,第711次長執會中決議通過,要設置奉獻箱。總務部林士洋長老在2013年9月8日,第713次長執會建議採用舊堂長條椅木料,設計一個特製奉獻箱。2014年1月12日,第715次長執會,由總務部曾煥雯執事提案,選項一:採用舊堂檜木加上強化玻璃製成奉獻箱,約四萬元。選項二:採用投入式保險櫃,約五到十萬元 (價格因大小而異,不含客製化外殼)。經過詳細討論之後,過半數通過選項一。2014年4月17日,總務部林士洋長老請寶順家俱林文卿執事從我們教會寄存在他那裡的舊堂檜木料中,找出合適的木料,剖開切割併板,開始備料。2014年3月12日林士洋長老與仲容耕幹事兩人專程開車南下彰化,前往寶順家俱行與林文卿執事確認原木奉獻箱製作細圖。2014年4月25日,林士洋長老與仲容耕幹事兩人再度南下彰化,前往寶順家俱行現場檢視備料現況,並當面點交所需五金配料。仲容耕幹事
開始設計繪製絨布內套袋以及內套袋框之細部圖。6月3日林士洋長老自己南下現場,檢視半成品,並清楚列出需要改善的地方。6月24日林士洋長老與仲容耕幹事開車到現場,要驗收成品,卻發現由於組裝順序不正確,玻璃無法順利裝入。7月8日他們再次南下驗收成品。7月10日該原木奉獻箱終於從彰化運送到台北和平教會,進行最後的修飾。我們感謝林士洋長老與仲容耕幹事為了原木奉獻箱製作的設計與施作細圖繪製所奉獻上的心力與砮力。我們也感謝林文卿執事幫我們完成原木奉獻箱的製作。
我們還須要進行會友的宣導、財務同工標準作業流程規畫、其他相關配套措施都完成之後,由長執會議決由奉獻袋轉為奉獻箱的時程與開始實施之日期。
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提到,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後9:7) 盼望我們從奉獻袋改為奉獻箱之後,每位兄姐奉獻時,更能夠自由的照著自己內心對神的感恩而決定是否要奉獻以及要奉獻的金額。讓我們都成為捐得樂意且蒙神喜悅的奉獻者。
金錢只是我們能奉獻給上帝的一小部份,更重要的是我們願意把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才幹與時間也奉獻在上帝面前。上帝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更是創造我們生命並賞賜我們才幹的主。主耶穌為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的捆綁而捨命十字架。與這一切我們從上帝所領受的大恩典相比,我們所能擺上奉獻在上帝面前的實在是微不足道。感謝主,賞賜給我們奉獻的能力,意願與機會。願一切的榮耀全歸給賞賜各樣恩典給我們的三一真神上帝。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愛.超越害怕

農曆七月,也就是民間宗教所俗稱的鬼月。台灣民間信仰總認為在農曆七月諸事不宜,不宜外出、不宜嫁娶、不宜搬遷、不宜開店…凡事不宜。因為人們心中不安、害怕鬼魂、害怕災禍降臨,因此每到農曆七月,家家戶戶大拜、小拜一定要拜,俗語說:「有拜有保佑」。用拜拜來求平安,盼望得著神明的保護。
當然基督徒是不拜鬼魂,但當我們環看我們週遭的人們時,我們即會發現大部份的親朋好友在七月都還在拜。因此往年的這時候,七星中會北二區的教會都會聯合起來舉辦「平安七月暝」的福音餐會,讓這些未信主的親友有機會聽到福音,也讓每位基督徒可以有機會為主作見證。
今年福音餐會已決定:
日期:8月9月(六)
時間:上午11:00至下午15:30
主題:生命的盼望
講員:福音歌手~史茵茵
史茵茵除了分享詩歌以外,還會分享她的生命見證,盼望她的生命故事能讓我們的朋友從害怕鬼月,從害怕天降降禍的不安中得著平安。盼望她的信息,帶給人們明瞭神是愛,祂愛人們從起初到末了,相信祂就不再害怕農曆七月瞑。
然而你是否曾想過,人為什麼會「害怕」?人感到害怕的經驗是從何而來呢?
話說從頭,聖經創世記第三章記載:因「人違背了主上帝的命令,吃了主上帝叫他們不可吃的果子……當他們聽到主上帝在伊甸園裡走的聲音時,聖經說:他們就害怕,躲了起了……。」(創3:10)這是人們第一次嚐到害怕的滋味!
爾後,主上帝因他們的犯規,判他們出局,他們被趕出伊甸園,因此人們就帶著害怕、不安來到罪的世界。「害怕」似乎就成為人活在罪的世界中的本能之一,其中例如:人本能的會害怕危險的事物、人本能的對作惡的事物會害怕、人本能的對犯罪的事物會害怕。因此,這時害怕的本能是讓我們不去犯罪、不去作惡、不去作危險的事。但是「害怕」並非主上帝原要賞賜給人的心意,主上帝原是要祝福人、愛人。因此主上帝即親自來到世上,親自降生為人,祂帶來的愛是超越害怕犯罪、作惡本身的,就猶如當一個人愛他的鄰人,他就根本不會去對這個鄰人作出惡事來。這個心中有愛的人,也就用不著因害怕犯罪而不去作惡,也就是說「害怕」已不能控制他。
聖經記載:「有了愛,就除去恐懼,完全的愛驅除一切的恐懼。」(約壹4:18)在愛未降生時,人需守律法,害怕律法,如今愛已降生,我們雖還活在罪的世界中,但是我們卻是因愛而不會去作犯罪的事。愛的力量讓我們不再受「害怕」的綁綑,愛幫助我們勝過世界。
主上帝早在人被趕出伊甸園之後,祂知道人開始活在害怕中,因此祂曾多方曉喻先知向世人說:「……我的的子民哪,你雖弱小,也不要害怕。……我要幫助你。」(賽41:14)新約也有記載:在主耶穌要降生時,主上帝也曾透過天使向驚惶的牧羊人說:「不要害怕!我有好消息告訴你們,這消息要帶給萬民極大的喜樂。」(路2:10)
主內親愛的弟兄姐妹,今天我們已先聽到這好消息,並且先得著這極大的喜樂,我想我們應該猶如天使去向生活在驚惶中的親友,去向還在害怕七月暝的福音朋友們,傳報8月9日有一個福音餐會的好消息,帶他們來與我們一同享受這愛的饗宴。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初代教會與基督徒的良心

六月在講道中與弟兄姊妹分享保羅所提到基督徒的自由,自己在神學院教書或是教會生活中,也不斷聽到同工和神學生的分享,確實在基督徒的生活中要實踐基督徒的自由,特別在台灣的處境,往往要經過一番的掙扎。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來說,過去長老教會的女性傳道人,在面對自己是不是應該接受全職服侍的呼召,往往必須經過非常長時間的掙扎,因為周圍愛護這些女性信徒的長輩們或是家人,往往最先反對這些有全職呼召的女性之決定,主要是因為教會還沒有準備好,要接納女性傳道人.無法接納的原因是台灣福佬社會長期以來的重男輕女,這個觀念的背後有著社會結構的因素,一方面男性無法想像一個女人怎麼可能有領導能力或是達到他們期待的領袖特質,第二個是女性的肩膀不夠強大,不足以撐起領導整個教會的重責;二方面教會總是期待牧者應該是所謂的健康家庭,符合教會主流家庭的思維 
我在讀書的時候,接觸到加爾文在日內瓦做宗教改革的時候,他如何面對當時歐洲的處境,我想他真的會說台灣人真是太過於守成而缺乏變通,以女性講道這件事來說,在宗教改革時期,日內瓦尚未完全成為新教區,還在轉換的過程中,城市中的修女只好講道和教導聖經的內容,當然宗教改革以後,還是男性主導的社會,教會也是如此。加爾文認為當社會達到可以接受女性領導的時候,女性就可以成為領導者,這最明顯就是他支持當時英國伊莉莎白一世擔任女王,宗教改革者對伊莉莎白是否可以擔任國王一事有不同的看法;約翰諾斯克(John Knox)主張女性不應該擔任國王的職分,但是加爾文卻支持女性擔任國王,因為加爾文認為所有的教會制度平行於政治制度,在各時代因時制宜,而政治制度是要盡量能夠維持百姓有穩定和健康的生活,人民在政治穩定的社會中,才能敬拜上帝,而任何政府也應該鼓勵人民敬拜上帝。
加爾文和路德面對教廷的腐敗,基於在上帝面前的良心,開始從事宗教改革。十九和二十世紀普世教會逐漸接納女性成為全職的傳道人,當台灣教會內,有一些女性被上帝呼召,她們也面對良心的掙扎,特別當社會價值不斷挑戰她們,福佬文化認為女性應該三從四德和順服時,有特殊呼召的女性就必須突破傳統價值,類似馬丁路德突破教廷的要求一般。長老教會從1949年設立第一位女牧師李幫助 (在普世教會算是相當早的創舉),教會雖然逐漸接納女性牧者,但是根據調查資料(2005-2008) 顯示,教會仍普遍有重男輕女的觀念,這特別在台灣長老教會對待牧師娘的態度可見一般,最近的研究則發現,比較年輕的教會和會友,對於牧師娘和女牧師顯然比較能夠接受,也比較友善!這是在說教會面對女性是否可以擔任聖職一事,往往不是接受聖經中教導,認為人有上帝形象,人人可以為自己的救恩負責,每個人也必須面對上帝,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可惜有許多基督徒,往往無法跟隨經文的教導,而是隨著文化的價值改變,而改變教會文化,也就是教會是隨著社會改變而改變,不是深入認識真理,跟隨真理而改變,這是值得思考的!
台灣的教會仍處在類似初代教會的階段,基督徒良心的掙扎還有很多的面向, 例如:祭祖的事宜、與不同信仰親屬的相處、面對祭拜過祖先的東西、以及向政府繳稅、或是工作需要必須交際應酬、花費錢財可以到甚麼程度等,這些都不斷在生活中挑戰我們。
二十一世紀生活忙碌的基督徒,我們可能需要學習像耶穌,在忙碌過後,有充分休息並回到上帝面前,安靜整理自己,或者應該說安靜下來,讓上帝幫助我們整理自己,在經文教導中和聖靈的光照中,得到安慰並重新出發。而對於較困難的議題,可能就要請小會來處理,運用資源,帶領教眾一起尋求真理。